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China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被引量:1
1
作者 Que Weimin1,Wang Haifeng1,Niu Yuqing1,Zhang Feifeng2,Gu Wancheng1(1.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etallurgy,CNNC,Beijing 101149,China 2.China National Uranium Corporation,CNNC,Beijing 100822,China) 《工程科学(英文版)》 2007年第4期84-97,共14页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in China has been reviewed generally,emphasizing on investigation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 levels of uranium min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in-situ le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in China has been reviewed generally,emphasizing on investigation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 levels of uranium min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in-situ leaching,heap leaching,stope leaching: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status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and problems existed,also considering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deposit resources,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in China is pointed out.The industry of China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is faced to new opportunity of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 in 21st century,the only way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s to develop new technology on mining,ore beneficiation and metallurgy,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level of uranium resources,low down impact on environment caused by mining and metallu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anium mining in-situ leaching HEAP leaching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DEVELOPMENT
下载PDF
基于K_(d)的某酸法地浸铀矿山地下水铀运移模拟
2
作者 杨冰 孟童 +3 位作者 郭华明 连国玺 陈帅瑶 杨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91,共11页
地浸铀矿山地下水U污染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地质问题,准确预测地浸铀矿山采区外围地下水中U的运移范围对辐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某酸法地浸铀矿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模拟和预测了不同生产时间地下水中... 地浸铀矿山地下水U污染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地质问题,准确预测地浸铀矿山采区外围地下水中U的运移范围对辐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某酸法地浸铀矿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模拟和预测了不同生产时间地下水中U的运移范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浸生产会明显改变采区流场形态,形成指向采区内部的水力梯度,生产井的抽注是改变流场形态的主控因素。在流场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不考虑吸附作用的地下水U运移模型与基于K_(d)值的U阻滞运移模型。根据采区内生产井及采区外围不同距离处监测井地下水pH情况,对阻滞运移模型中的K_(d)进行了分区赋值。对比两个模型的模拟结果可以发现,当考虑含水介质对地下水中U的吸附阻滞作用后,模拟结果能够跟现场监测数据更好拟合,表明地浸采区外围地下水中U的运移范围受含水介质的吸附阻滞作用明显;这种情况下,U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距离缩短了53%,运移范围缩小了41%;阻滞运移模型预测的投产5年后采区外围地下水中U迁移距离为50 m。该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数值模拟手段可以为地浸铀矿山地下水U分布范围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铀矿山 地下水环境 数值模拟 溶质运移
下载PDF
内蒙古某矿山开采主要污染物治理与环境保护研究
3
作者 任锦荣 王浩 +1 位作者 闫纪帆 张振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内蒙古某大型铀矿床采用CO_(2)+O_(2)地浸开采技术,以CO_(2)+O_(2)作为溶浸剂配制溶浸液,与矿层中的铀络合生成离子,在井场浸出和浸出液水冶处理过程中产生废井液和工艺废水污染物。在治理污染物的过程中,通过固井、地表固化和回收方式... 内蒙古某大型铀矿床采用CO_(2)+O_(2)地浸开采技术,以CO_(2)+O_(2)作为溶浸剂配制溶浸液,与矿层中的铀络合生成离子,在井场浸出和浸出液水冶处理过程中产生废井液和工艺废水污染物。在治理污染物的过程中,通过固井、地表固化和回收方式对废井液进行处理;对树脂转型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将反渗透浓水、树脂反冲废水等排至蒸发池蒸发。研究结果显示,废井液放射性较低,U天然平均浓度为38 mg/L,226Ra活度浓度平均为79 Bq/L。树脂转型水反渗透处理后U天然浓度<0.05 mg/L,226Ra活度浓度<1.1 Bq/L。蒸发池残渣中U天然平均比活度为426.90 Bq/L,226Ra平均比活度696.67 Bq/kg。通过对污染物进行治理,固井、地表固化均符合环保要求,工艺废水和蒸发池残渣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为该类型矿山污染物治理提供了方法和思路。通过采用本文方法可以达到污染物治理的目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泥浆 废井液 工艺废水 蒸发池残渣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探采结合技术在新疆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
4
作者 丁印权 段柏山 +3 位作者 周根茂 徐丽文 马骥 秦淦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以新疆蒙其古尔P0线以西的矿床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矿体变化系数大、埋藏深、赋存条件复杂、规模化开发困难等问题,采用勘探钻孔与生产钻孔相结合的“探采结合”一体化模式,使勘探钻孔的利用率达到了61%,节约了钻孔投入成本,提高了资源质... 以新疆蒙其古尔P0线以西的矿床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矿体变化系数大、埋藏深、赋存条件复杂、规模化开发困难等问题,采用勘探钻孔与生产钻孔相结合的“探采结合”一体化模式,使勘探钻孔的利用率达到了61%,节约了钻孔投入成本,提高了资源质量,缩短了矿床建设周期,减少了植被破坏,做到了矿山绿色可持续发展。该技术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显著,为复杂砂岩地浸铀矿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探采结合 地浸 井型 井距 井网设计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在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中的应用
5
作者 毛鑫磊 《化工管理》 2024年第6期82-84,共3页
随着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深入及当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企业整体运作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企业的沟通、应用、安全管理等工作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信息化建设工作从信息协同角度入手,开展基础设施和网络应用... 随着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深入及当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企业整体运作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企业的沟通、应用、安全管理等工作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信息化建设工作从信息协同角度入手,开展基础设施和网络应用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生产数据有效传输与安全生产过程全流程自动化的绿色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数字化矿山 信息化技术 信息协同
下载PDF
无人机巡检技术在某地浸铀矿山的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冯小刚 沈立华 +4 位作者 李喜龙 曹俊鹏 张渤 周文蒙 庄治旭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研究了无人机巡检技术在某地浸铀矿山的应用方法。采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和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矿山运行情况的无人机巡检和监测,由无人机巡检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检。结果显示,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孔口、架空线路等情况进行动... 研究了无人机巡检技术在某地浸铀矿山的应用方法。采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和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矿山运行情况的无人机巡检和监测,由无人机巡检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检。结果显示,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孔口、架空线路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能实时发现异常情况;利用负载镜头实现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对矿山地表物理特征结构进行精准扫描。无人机巡检提高了矿山的巡检水平和效率,降低了矿山巡检和监管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巡检 无人机 北斗导航系统 红外热成像 激光扫描 地浸铀矿山
下载PDF
基于渗流-化学-应力多场耦合的砂岩型铀矿CO_(2)+O_(2)地浸开采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牛庆合 何佳彬 +6 位作者 王伟 苏学斌 周根茂 赵利信 袁维 常江芳 胡明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2,共9页
为探明不同影响因素对CO_(2)+O_(2)地浸采铀效果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首先建立了适合CO_(2)+O_(2)地浸的渗流-化学-应力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其次,结合实际现场工况,开展了注液速率、渗透率、O_(2)配加浓度、HCO3-配加浓度和铀矿石平均品... 为探明不同影响因素对CO_(2)+O_(2)地浸采铀效果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首先建立了适合CO_(2)+O_(2)地浸的渗流-化学-应力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其次,结合实际现场工况,开展了注液速率、渗透率、O_(2)配加浓度、HCO3-配加浓度和铀矿石平均品位对CO_(2)+O_(2)地浸采铀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CO_(2)+O_(2)地浸过程中,抽液井铀浓度呈现“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下降-趋于稳定”的阶段性变化趋势;矿层渗透率、铀矿石平均品位、O_(2)配加浓度、HCO3-配加浓度与抽液井铀浓度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溶浸液的注入速率与抽液井铀浓度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CO_(2)+O_(2)地浸过程中应该选择初始渗透率大且铀品位高的矿层,同时应该适当加大O_(2)和HCO3-的配加浓度,并控制好溶浸液注入速率,可实现铀资源的高效开采。本研究对CO_(2)+O_(2)地浸矿层的选择和地浸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O_(2) 地浸采铀 多场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某CO_(2)+O_(2)地浸采铀场抽液钻孔氡浓度与释放量的估算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辉 牛洁 +1 位作者 邓君 徐乐昌 《同位素》 CAS 2023年第3期320-328,共9页
CO_(2)+O_(2)原位浸出采铀是第三代铀矿冶技术的典型代表,该技术在辐射防护方面具有氡释放量、所致公众有效剂量均明显低于非地浸铀矿山技术的特征。地浸抽液管是分布于地浸井场的半封闭体系,具有分散排放放射性气体氡的特点。针对目前... CO_(2)+O_(2)原位浸出采铀是第三代铀矿冶技术的典型代表,该技术在辐射防护方面具有氡释放量、所致公众有效剂量均明显低于非地浸铀矿山技术的特征。地浸抽液管是分布于地浸井场的半封闭体系,具有分散排放放射性气体氡的特点。针对目前缺乏地浸抽液钻孔氡释放量测量方法问题,本研究采用理论模型推算了氡浓度释放浓度特征,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O_(2)+O_(2)原位浸出采铀场的抽液钻孔氡释放量为30.83 GBq/a,归一化释放量为0.085 TBq/tU。进一步证实了CO_(2)+O_(2)原位浸出采铀先进性,并为地浸采铀进一步控制氡释放量,降低辐射环境影响提供了方法借鉴与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浸出铀矿山 抽液钻孔 辐射防护
下载PDF
溶浸铀矿开采回顾及电动地浸采铀展望
9
作者 王文吉 李春光 +5 位作者 刘龙成 谭凯旋 张翀 刘振中 李咏梅 柳琪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41,共9页
传统溶浸采铀方法不能经济、高效、环保地开采超低品位、低渗透性铀矿。为了解决低品位、低渗透性铀矿浸出效率低以及浸出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综述了近60年来的溶浸采铀物理、化学、微生物增效方法及电动技术的研究进展... 传统溶浸采铀方法不能经济、高效、环保地开采超低品位、低渗透性铀矿。为了解决低品位、低渗透性铀矿浸出效率低以及浸出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综述了近60年来的溶浸采铀物理、化学、微生物增效方法及电动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原地浸出方法和电动技术,分析发现电动原地浸出(EK-ISL)技术主要通过电迁移和电渗透的作用提高溶浸剂的均匀渗透能力和离子的定向迁移速度,从而促进含矿层目标矿物和脉石溶解,显著提高矿层渗透系数及铀浸出率,并在电场的定向作用下降低溶浸剂向采场外迁移的风险。电动原地浸出采铀技术在低渗透、低品位铀矿开采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铀矿 低渗透铀矿 开采方法 电动地浸 回顾展望
下载PDF
我国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连国玺 孙娟 +4 位作者 李梦姣 杨冰 孟童 张昊岩 安毅夫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0期80-87,共8页
地浸采铀是我国天然铀生产的主要工艺,生产过程中向含矿含水层中注入了一定量的化学试剂,矿床终采后的残余溶液不可避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存在严重环境隐患,因此,地浸终采后开展地下水修复十分必要。针对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存在的若... 地浸采铀是我国天然铀生产的主要工艺,生产过程中向含矿含水层中注入了一定量的化学试剂,矿床终采后的残余溶液不可避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存在严重环境隐患,因此,地浸终采后开展地下水修复十分必要。针对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了我国地浸采铀矿山终采区地下水源项特征,对比了酸法地浸和中性地浸地下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水平,调研了国外地浸矿山地下水修复目标值,提出了我国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目标值的确定方法,探讨了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主流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总结了国外地浸矿山地下水修复周期,讨论了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的时机。基于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涉及的问题提出了见解,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地浸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地下水 天然铀 地下水修复 环境治理
下载PDF
CO_(2)+O_(2)地浸采铀中CaCO_(3)沉淀堵塞条件模拟
11
作者 杨诗琪 刘金辉 +5 位作者 阳奕汉 李鹏 张传飞 李光辉 徐奇 陈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59,共10页
CO_(2)+O_(2)地浸工艺是我国第三代铀矿采冶技术,地浸过程中溶浸液与含矿层矿物反应后,在将铀从矿石中浸出的同时,由于地下水矿化度增高又会产生化学沉淀,导致含矿层堵塞。CaCO_(3)沉淀是CO_(2)+O_(2)地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堵塞的重要原... CO_(2)+O_(2)地浸工艺是我国第三代铀矿采冶技术,地浸过程中溶浸液与含矿层矿物反应后,在将铀从矿石中浸出的同时,由于地下水矿化度增高又会产生化学沉淀,导致含矿层堵塞。CaCO_(3)沉淀是CO_(2)+O_(2)地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堵塞的重要原因。为探索CaCO_(3)沉淀堵塞条件,根据内蒙古纳岭沟铀矿CO_(2)+O_(2)浸铀过程中浸出液化学成分数据,通过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对含矿层堵塞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CaCO_(3)沉淀是造成CO_(2)+O_(2)地浸中含矿层化学堵塞的重要原因。当溶浸液pH>6.5时,CaCO_(3)将发生沉淀,溶浸液的pH、HCO_(3)^(-)浓度、Ca^(2+)浓度是影响CaCO_(3)沉淀的主要因素,过高的pH与HCO_(3)^(-)浓度、Ca^(2+)浓度都会造成CaCO_(3)沉淀的产生。根据模拟结果获得了不产生CaCO_(3)沉淀条件下pH、HCO_(3)^(-)浓度、Ca^(2+)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认为,维持溶浸液较低的Ca^(2+)浓度与较低的pH是预防与缓解CaCO_(3)沉淀堵塞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O_(2)地浸采铀 CaCO_(3)沉淀 含矿层堵塞 饱和指数 边界值 纳岭沟铀矿
下载PDF
铀矿爆破增渗改造的爆生气体返排规律研究
12
作者 路小茜 王伟 +3 位作者 郑永香 尹超 李亚东 周星宇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72,共12页
为了分析爆破后裂隙内气体的返排规律,基于气液两相流规律,借助相场方法对两相流界面进行追踪,模拟了驱替压差、裂隙开度和接触角等对裂隙内气体返排过程中水气界面形态和位置的时空演化规律;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最... 为了分析爆破后裂隙内气体的返排规律,基于气液两相流规律,借助相场方法对两相流界面进行追踪,模拟了驱替压差、裂隙开度和接触角等对裂隙内气体返排过程中水气界面形态和位置的时空演化规律;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最终建立了气体返排效果评价流程。研究表明,单因素分析裂隙内气体返排效率同驱替压差、裂隙开度成正比。通过多因素分析,以气体排出速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CO_(2)气体返排效果评价流程。该研究内容对低渗砂岩型铀矿的爆破增渗后气体返排工艺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增渗 气体返排 两相流 界面追踪 低渗砂岩型铀矿 地浸开采
下载PDF
地浸采铀工艺分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8
13
作者 周义朋 沈照理 +3 位作者 史维浚 孙占学 刘金辉 刘亚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随着地浸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工艺很难简单地用传统的酸、碱分类方法进行界定,出现工艺归类与地浸实际工作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也造成了技术交流的不便。在综述目前主要地浸工艺及其铀迁移原理的基础上,对地浸采铀工艺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 随着地浸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工艺很难简单地用传统的酸、碱分类方法进行界定,出现工艺归类与地浸实际工作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也造成了技术交流的不便。在综述目前主要地浸工艺及其铀迁移原理的基础上,对地浸采铀工艺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别以地浸工作液pH和浸出铀的迁移形式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工艺分类 酸法地浸 碱法地浸 中性地浸
下载PDF
中国铀矿采冶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51
14
作者 阙为民 王海峰 +2 位作者 牛玉清 张飞凤 谷万成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3期44-53,共10页
对中国铀矿采冶工业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重点介绍了中国铀矿地浸、堆浸、原地爆破浸出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水平;在对中国铀矿采冶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床资源的特点,指出了中国铀矿采冶技术发展的方向。21世纪中国铀... 对中国铀矿采冶工业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重点介绍了中国铀矿地浸、堆浸、原地爆破浸出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水平;在对中国铀矿采冶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床资源的特点,指出了中国铀矿采冶技术发展的方向。21世纪中国铀矿冶工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只有开发新的采、选、冶技术,提高铀资源的利用水平,减少铀矿采冶对环境的影响,才能实现铀矿冶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开采 地浸 堆浸 提取 纯化 发展
下载PDF
新疆某矿床碱法地浸采铀试验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海峰 武伟 +5 位作者 汤庆四 刘乃忠 苏学斌 徐益群 王新贵 刘国宏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9-173,共5页
结合新疆某铀矿床碱法地浸采铀现场试验,讨论了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介绍了最佳井型的应用,并分析了氧气、CO2和NH4HCO3使用时地下浸出过程及浸出效果,提出适宜矿床的开采工艺。
关键词 铀矿床 地浸 采铀 试验
下载PDF
中国铀矿采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7
16
作者 孙占学 Fiaz Asghar +3 位作者 赵凯 周义朋 黎广荣 徐玲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共8页
中国铀矿包括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和煤岩型等多种类型。铀矿采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火山岩型和煤岩型铀矿常规地下开采为主,部分埋藏较浅的矿床则以露天开采的方式进行;铀的提取采用破磨搅拌浸出或堆浸工艺。2... 中国铀矿包括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和煤岩型等多种类型。铀矿采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火山岩型和煤岩型铀矿常规地下开采为主,部分埋藏较浅的矿床则以露天开采的方式进行;铀的提取采用破磨搅拌浸出或堆浸工艺。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向砂岩铀矿开采转型,以采冶一体的原地浸出方式进行开采和铀的提取,按浸出剂的不同主要分为酸法、碱法、中性(CO_(2)+O_(2))等工艺,其中酸法和中性浸出工艺在中国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微生物浸出技术在铀矿堆浸和地浸方面均有所突破,部分实现工业应用。清洁、高效和数字赋能是铀矿采冶发展的主要趋势,建设绿色、高效、智能的铀矿大基地也正在成为中国天然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采冶 硬岩型铀矿 砂岩型铀矿 地下开采 地浸 智能矿山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硬岩型铀矿石浸出中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玉龙 谭凯旋 +2 位作者 胡鄂明 李广悦 丁德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基于溶浸采铀技术、硬岩铀矿石的性质及表面活性剂功能,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硬岩铀矿石浸出中应用的可能性。选用P1和P22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铀矿石的搅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①表面活性剂P1在临界胶束浓度范围内(0.2~10mg/L)可显著提高铀... 基于溶浸采铀技术、硬岩铀矿石的性质及表面活性剂功能,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硬岩铀矿石浸出中应用的可能性。选用P1和P22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铀矿石的搅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①表面活性剂P1在临界胶束浓度范围内(0.2~10mg/L)可显著提高铀矿石的浸出率;②表面活性剂P2在临界胶束浓度范围内(50~150mg/L)亦可明显提高铀矿石的浸出率;③表面活性剂P1提高铀矿石浸出率的效果比表面活性剂P2提高铀矿石浸出率的效果要明显;④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改善大块度铀矿石的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硬岩铀矿石 溶浸采铀 浸出率
下载PDF
原地溶浸开采中的多过程耦合作用与反应前锋运动:2.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谭凯旋 王清良 +2 位作者 胡鄂明 胡凯光 周泉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61,共5页
基于流体流动、溶解反应、孔隙度变化、质量守恒等机理建立了原地溶浸开采的多过程耦合与反馈的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模拟程序。应用该模型和程序可以对原地溶浸开采过程中反应前锋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以用硫酸和氧化剂配制的溶液作溶... 基于流体流动、溶解反应、孔隙度变化、质量守恒等机理建立了原地溶浸开采的多过程耦合与反馈的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模拟程序。应用该模型和程序可以对原地溶浸开采过程中反应前锋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以用硫酸和氧化剂配制的溶液作溶浸剂的原地溶浸采铀为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均匀孔隙岩石中还是在非均匀孔隙岩石中都可产生复杂形态的反应前锋运动,反应前锋的运动特征和形态稳定性与流体流速和模拟区域大小有关。反应前锋的动力学模拟与研究在原地溶浸采铀的生产和技术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溶浸开采 数值模拟 前锋 运动 耦合作用 动力学模型 形态稳定性 动力学模拟 流体流动 溶解反应 过程耦合 质量守恒 模拟程序 开采过程 模拟结果 流体流速 孔隙度 溶浸剂 氧化剂 非均匀 特征和 应用 采铀 岩石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U(VI)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易正戟 谭凯旋 +2 位作者 澹爱丽 余振勋 王世强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4-739,共6页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SRB)生物(还原)沉淀法消除地浸含铀废水中的放射性U污染,研究了pH值、SO42-和NO3-对混合SRB菌群对地浸废水中U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厌氧序批式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U生物沉淀存在显著影响,在pH=6.0时U的沉淀率最高达...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SRB)生物(还原)沉淀法消除地浸含铀废水中的放射性U污染,研究了pH值、SO42-和NO3-对混合SRB菌群对地浸废水中U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厌氧序批式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U生物沉淀存在显著影响,在pH=6.0时U的沉淀率最高达99.4%,随pH值的降低其U的沉淀率也不断降低.SO42-质量浓度低于4 000 mg/L时对U生物沉淀没有影响,但超过5 000 mg/L时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初始SO42-浓度的上升而加强.NO3-的存在会严重抑制SRB还原沉淀U,只有先彻底去除NO3-才能利用SRB还原沉淀U.因此,寻找分离或驯化培养出嗜酸性SRB菌群以及应用SRB和反硝化细菌(DNB)的混合菌群协同作用对酸法地浸采铀地下水进行原位生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SRB) 含铀废水 生物(还原)沉淀 酸法地浸采铀 硫酸根 硝酸根
下载PDF
共存离子对地浸废水中铀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谭凯旋 易正戟 +2 位作者 澹爱丽 余振勋 王清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6,28,共3页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还原)沉淀法消除地浸废水中的放射性铀污染,研究了共污染离子Cu(II)、Zn(II)、Fe(III)和SO42-分别对铀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序批式实验结果表明,初始Cu(II)浓度低于10mg/L或Zn(II)浓度低于20mg/L时对铀生物沉淀过...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还原)沉淀法消除地浸废水中的放射性铀污染,研究了共污染离子Cu(II)、Zn(II)、Fe(III)和SO42-分别对铀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序批式实验结果表明,初始Cu(II)浓度低于10mg/L或Zn(II)浓度低于20mg/L时对铀生物沉淀过程影响不大,当Cu(II)浓度超过15mg/L或Zn(II)浓度超过25mg/L时,该过程会因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用受到完全抑制。在含有Fe(III)的氧化环境中,铀生物沉淀过程与Fe(III)还原过程同时进行,但铀沉淀速度相对减慢。初始SO42-浓度低于4000mg/L时对铀生物沉淀过程影响很小,超过5000mg/L时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SO42-浓度的上升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SRB) 还原沉淀 地浸采铀 SO4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