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Factors of Kunming Temple Garden in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
作者 Qin LIU Yi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3期67-70,共4页
Being based on preliminary study of Kunming famous templ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field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about the framework of landscape,layout of waters,characteristic of structure and plant... Being based on preliminary study of Kunming famous templ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field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about the framework of landscape,layout of waters,characteristic of structure and plant furnishing in Tanhua temple,Black Dragon Pool,Masijid of Shuncheng,Haiyuan temple and Golden Shrine which are famous temple garden in Kunming. A simple interpretation was drawn of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n temple garden in Kunming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via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n many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garden of Dynasties of Ming and Qing. Then we have reviewed the elemental traits of temple garden built at that time,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ose temple garden now still exist in Kun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nming The period of QING and ming dynasties TEMP
下载PDF
明清之际文化转型中的经世实学——兼谈《虚实之辨:颜元的问题意识及其哲学展开》一书的新探索
2
作者 李振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17世纪中叶,亦即通常所说的明清之际,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李颙、傅山、颜元等一大批极富批判个性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古代后期封建宗法社会君权政治及其思想意识形态进行了总体性的批判与重构,开... 17世纪中叶,亦即通常所说的明清之际,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李颙、傅山、颜元等一大批极富批判个性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古代后期封建宗法社会君权政治及其思想意识形态进行了总体性的批判与重构,开启了封建文化内部的自我批判与时代转型。颜元实学思想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文化转型 经世实学 虚实之辨
下载PDF
肇建与重修:明代高阳文庙丛考——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为中心
3
作者 刘美然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明代地方府、州、县学,又称为庙学,其兴废盛衰是衡量当时某地文教科举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河北省社科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中与明代文庙有关者有12通,其中标题直接标识文庙重修者有4通。通过这些碑刻并结合其他典籍和碑刻资料可知,高阳... 明代地方府、州、县学,又称为庙学,其兴废盛衰是衡量当时某地文教科举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河北省社科院所藏高阳碑刻拓片中与明代文庙有关者有12通,其中标题直接标识文庙重修者有4通。通过这些碑刻并结合其他典籍和碑刻资料可知,高阳文庙肇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的说法是错误的,其至晚可追溯至宋元时期。自洪武三年易址重建后,各时期重修不辍,但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于明万历年间。这与该地当时文教和科举之盛呈正相关,并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阳碑刻拓片 明代 文庙 科举 万历
下载PDF
永乐至宣德时期明朝郡县安南新论
4
作者 李征鸿 段红云 《学术探索》 2024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明成祖时,因胡季犛的篡位以及明安边境的纠纷而导致两国矛盾冲突激化,从而有明朝征伐安南并将其重新设为郡县之举,并对安南进行了为期二十年的直接统治。然而由于明朝治理政策的失误,导致安南不断反抗明朝的统治。自明宣宗以后,鉴于安... 明成祖时,因胡季犛的篡位以及明安边境的纠纷而导致两国矛盾冲突激化,从而有明朝征伐安南并将其重新设为郡县之举,并对安南进行了为期二十年的直接统治。然而由于明朝治理政策的失误,导致安南不断反抗明朝的统治。自明宣宗以后,鉴于安南自身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及明朝对统治安南利弊的权衡,明朝便决定放弃对安南的直接统治。笔者认为,明成祖在征安南前后便已经做出了郡县安南的决定;明朝郡县安南的原因除了明成祖的个人因素外,还包括对传统“天下观”和“春秋大义”的维护,以及中原王朝“安南情结”的影响。但这一行为已经背离了“兴灭继绝”的初衷,违背了藩属体系的原则,并在本质上体现了双方对“华夷”身份的不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至宣德 郡县安南 明朝
下载PDF
贞烈演绎:明清女诗人的绝笔诗
5
作者 刘倚含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明清两代女性文学的繁荣蔚为大观。绝命诗作为特殊时期文本,对于研究女性心态及贞烈风气意义非常。女诗人面对离乱场景时投江、投崖、投井,毁容、自刎、投缳等行为选择说明了女性的主观贞烈心态,而这些文本的保存又彰显着被动的社会需... 明清两代女性文学的繁荣蔚为大观。绝命诗作为特殊时期文本,对于研究女性心态及贞烈风气意义非常。女诗人面对离乱场景时投江、投崖、投井,毁容、自刎、投缳等行为选择说明了女性的主观贞烈心态,而这些文本的保存又彰显着被动的社会需求。从女性绝命诗的书写主题可以看到她们向完美的“贞烈才媛”靠拢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馈了女作家们对于贞烈的定义。绝命诗的不断流传与社会需求桴鼓相应,与妇教闺训彼此滋养,加固了明清社会的妇德教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女诗人 明清闺秀 绝笔诗 贞烈
下载PDF
明世宗崇道研究——以嘉靖朝道士群体的行为解读为中心
6
作者 佘巧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明世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道君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广征道士入京,助其斋醮修炼,还给予道士群体贵极人臣的无上恩荣。然而这些道士在以道术和妖法获宠之后,却凭借着世宗的宽纵和信任,援引同类,交结朝臣,干涉朝政,最终对嘉靖朝政治造成了... 明世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道君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广征道士入京,助其斋醮修炼,还给予道士群体贵极人臣的无上恩荣。然而这些道士在以道术和妖法获宠之后,却凭借着世宗的宽纵和信任,援引同类,交结朝臣,干涉朝政,最终对嘉靖朝政治造成了众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朝 明世宗 道士群体 崇道 谄媚
下载PDF
江南抗倭时期“唐宋派”的经世活动与海洋书写
7
作者 朱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唐宋派”作为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文学流派,他们取法唐宋以溯秦汉,反对佶屈聱牙、摹拟剽窃的复古文风,其文论思想注重“文”与“道”的并重,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情怀。嘉靖年间的江南沿海地区,海疆不靖,倭寇侵扰频繁,沿海民众深受其害。... “唐宋派”作为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文学流派,他们取法唐宋以溯秦汉,反对佶屈聱牙、摹拟剽窃的复古文风,其文论思想注重“文”与“道”的并重,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情怀。嘉靖年间的江南沿海地区,海疆不靖,倭寇侵扰频繁,沿海民众深受其害。面对这“不靖的海”,“唐宋派”成员在抗倭的时代背景下,其文学创作、经世实践等都发生了明显的“海洋转向”,抗倭、海洋诗文书写成为他们生命历程与文学创作中十分耀眼的篇章。这种“海洋转向”为“唐宋派”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影响的扩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动江南文人海洋诗文创作一代风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派 海洋转向 嘉靖大倭寇 海洋诗文
下载PDF
“守备任莫重此矣”:明代凤阳守备太监职任考
8
作者 李明阳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2-128,共7页
成化年间,明廷在凤阳设置守备太监一职,至南明弘光政权覆亡而终止,一百七十余年中至少有二十六人担任过凤阳内守备一职。他们之中,基本来自明中央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司礼监、内官监、御马监、御用监及神宫监等衙门之中。其职责范围包括... 成化年间,明廷在凤阳设置守备太监一职,至南明弘光政权覆亡而终止,一百七十余年中至少有二十六人担任过凤阳内守备一职。他们之中,基本来自明中央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司礼监、内官监、御马监、御用监及神宫监等衙门之中。其职责范围包括:守护皇陵、兼管皇城、看管高墙,监管罪宗、统摄军民及岁贡时鲜等。在各时期尤其是朝局的剧烈变化之下,他们的职权范围也随之波动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阳守备太监 明成化年间 宦官
下载PDF
《长物志》中“水”的三重属性与晚明文人理水思想
9
作者 王立群 马珂 陈飞虎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17世纪的文人著作《长物志》“水石”卷中记述了文震亨对于理水的方法和见解。通过分析《长物志》中水的可观、可用和可食三重属性,探讨晚明文人阶层的理水方式、生活美学和思想内涵。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水有着形而上学的哲学认知,《长物... 17世纪的文人著作《长物志》“水石”卷中记述了文震亨对于理水的方法和见解。通过分析《长物志》中水的可观、可用和可食三重属性,探讨晚明文人阶层的理水方式、生活美学和思想内涵。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水有着形而上学的哲学认知,《长物志》的理水观对现代理水营造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时期 《长物志》 园林 理水 文人思想
下载PDF
晚明时期江南游船设计中的文人审美研究
10
作者 李宁 马敏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4期147-150,155,共5页
晚明时期,仕途不得志的文人寄情山水,在江南地区掀起一股旅游之风,游船作为游玩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也在文人话语中被频繁提起。为凸显个人审美品味,文人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并从坐而论道转向躬而行之,积极参与到游船设计的实践中。以晚... 晚明时期,仕途不得志的文人寄情山水,在江南地区掀起一股旅游之风,游船作为游玩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也在文人话语中被频繁提起。为凸显个人审美品味,文人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并从坐而论道转向躬而行之,积极参与到游船设计的实践中。以晚明文人作品中对游船设计的描述为研究基础,对其审美理念进行整理,总结出江南游船中文人审美趣味的四个方面,即精在体宜的尺度之美、简约自然的装饰之美、俨如精舍的陈列之美、恍若图画的视觉之美。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进一步探讨出文人在游船设计中所体现出的审美倾向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身份认同的渴望,其背后隐含的是动荡社会下,文人对自身身份的焦虑和自我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时期 游船设计 文人审美
下载PDF
无奈的选择:明代守御客兵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宇 《史志学刊》 2023年第1期4-18,共15页
客兵是明代九边防守军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演变之过程与明代军事制度的变化紧密联系。明初,客兵多指调往他卫戍守的卫所旗军,其与土兵和当地的卫所军相区别。明中叶以后,随着边防形势的紧张,客兵逐渐变成了既包含卫所旗军又包含... 客兵是明代九边防守军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演变之过程与明代军事制度的变化紧密联系。明初,客兵多指调往他卫戍守的卫所旗军,其与土兵和当地的卫所军相区别。明中叶以后,随着边防形势的紧张,客兵逐渐变成了既包含卫所旗军又包含募兵的开放性概念。客兵的身份也可以实现由“客”向“主”的转化。因此,《明史·兵志三》《明史·食货志六》以及《崇祯长编》中对客兵概念的界定皆是单一且不准确的。正统至正德时期,明廷不支持大规模使用客兵。嘉靖以后,蒙古俺答部向东进犯宣大京师蓟镇等要地,明廷被迫以营为编制大规模调动客兵戍守东部边镇,西北边镇仍以主兵作为防御主力。然而,大量客兵的聚集对军饷供应及驻地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嘉靖后期,明廷采取减客兵、练主兵的措施试图减少客兵的使用,但收效甚微。万历后期辽战爆发,客兵与辽人矛盾日益激化,但冲突很快随着辽东的沦陷而告终,客兵依旧参与重要军事行动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客兵 募兵 嘉靖
下载PDF
江户时期旅日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的传播
12
作者 黄艺娜 赖正维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13-319,共7页
江户初期,日本社会迎来相对稳定的时代。而此时中国战乱频发、明清易代、迁界海禁,包括海商、船主、官吏、士大夫、僧侣在内的大批明末遗民东渡日本,东渡时间持续几十年,僧侣东渡甚至持续一个世纪。江户时期旅日华侨华人传播先进的文化... 江户初期,日本社会迎来相对稳定的时代。而此时中国战乱频发、明清易代、迁界海禁,包括海商、船主、官吏、士大夫、僧侣在内的大批明末遗民东渡日本,东渡时间持续几十年,僧侣东渡甚至持续一个世纪。江户时期旅日华侨华人传播先进的文化与科技的活动包括传播儒家思想与文化、传播佛学经义,推广科学技术和丰富日常生活等4个类别。旅日华侨华人成功传播中华文化的原因有三,一是江户时期旅日华侨华人带去的是明朝的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二是兼容并蓄的思维和开放包容的胸襟,三是融入当地社会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期 旅日华侨华人 明遗民 中华文化
下载PDF
洪武时期天长县的移民与制度
13
作者 曹树基 王志高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152,共13页
有旧谱为依据的天长县各族谱,在始迁祖的迁入时间、迁入地点、迁出地点、户帖制度、军屯制度、迁移制度等各方面,均可与《明太祖实录》《明史》与其他明代文献及地方志中记载的移民史实与制度相互印证。这样在一些官修文献完全漏载的地... 有旧谱为依据的天长县各族谱,在始迁祖的迁入时间、迁入地点、迁出地点、户帖制度、军屯制度、迁移制度等各方面,均可与《明太祖实录》《明史》与其他明代文献及地方志中记载的移民史实与制度相互印证。这样在一些官修文献完全漏载的地区,利用族谱等民间文献进行明代移民史与制度史的研究,就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时期 天长县 移民 制度 族谱
下载PDF
明洪武时期凤阳农政考
14
作者 李明阳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8-82,共5页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元末,随着朱元璋等淮西军事政治集团的崛起,凤阳地区的政治地位也日渐重要。在洪武一朝,明太祖在凤阳派驻重臣,经营屯田,免除税粮,发展生产,一定程度地扭转了元末以来两淮地区的凋敝残破局面,有利于地方社会...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元末,随着朱元璋等淮西军事政治集团的崛起,凤阳地区的政治地位也日渐重要。在洪武一朝,明太祖在凤阳派驻重臣,经营屯田,免除税粮,发展生产,一定程度地扭转了元末以来两淮地区的凋敝残破局面,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造成明中叶以后凤地人口大量逃亡,田园荒废。凤阳农业的兴衰嬗递,人口的繁衍迁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明代社会变迁的投影与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洪武 农业 凤阳
下载PDF
青白淡雅--论成化青花高士图纹饰风格成因
15
作者 王清丽 何鑫蕊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6,共8页
高士图自元始绘于瓷器上,至明成化年间已取得辉煌成就,传递着时代精神与审美风尚。本文以现存成化青花高士图纹饰史料文献以及出土实物为基础,结合传统隐士文化,总结出成化年间青花高士纹饰有着传统绘画构图、古法线条以及随形赋色的风... 高士图自元始绘于瓷器上,至明成化年间已取得辉煌成就,传递着时代精神与审美风尚。本文以现存成化青花高士图纹饰史料文献以及出土实物为基础,结合传统隐士文化,总结出成化年间青花高士纹饰有着传统绘画构图、古法线条以及随形赋色的风格特征,并从传统色彩观的传承、青料的改变以及文人绘画的角度探讨其风格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成化 隐士文化 青花 高士图纹饰
下载PDF
从几组副词看《元曲选》宾白的写成时期
16
作者 范培培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通过四组副词的历史消长情况,考察《元曲选》宾白的写成时期。推断《元曲选》宾白使用的是明代的底本,主要反映明代前期的语言面貌。
关键词 《元曲选》宾白 写成时期 副词 历史消长 明代前期
下载PDF
明朝服饰与文艺复兴意大利时期风格服饰形态比较研究
17
作者 阮燕妹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6期12-14,共3页
文艺复兴意大利时期的服饰形态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明朝时期的服饰形态风格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南北两种流派风格。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时期典型服装服饰形态的比较研究,揭示出文艺复兴意大利时期与明朝服饰形态在形制、结构、装饰和... 文艺复兴意大利时期的服饰形态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明朝时期的服饰形态风格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南北两种流派风格。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时期典型服装服饰形态的比较研究,揭示出文艺复兴意大利时期与明朝服饰形态在形制、结构、装饰和色彩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和差异,并以此为依据,探索明代服饰文化与文艺复兴意大利服饰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意大利时期风格 明朝
下载PDF
明嘉万御器厂青花瓷生产估青与估银的数理分析——以《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为例
18
作者 柯蔚芳 《陶瓷研究》 2023年第5期12-14,共3页
青花瓷是明代官民窑生产的主流陶瓷品种,而青料是青花瓷不可或缺的生产原料,其在青花瓷生产中的耗费是成本的组成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明王宗沐编撰,陆万垓增订的《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明嘉万时期御器厂青花... 青花瓷是明代官民窑生产的主流陶瓷品种,而青料是青花瓷不可或缺的生产原料,其在青花瓷生产中的耗费是成本的组成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明王宗沐编撰,陆万垓增订的《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明嘉万时期御器厂青花瓷生产估青与估银存在对应关系,分析了明嘉万时期御器厂青花瓷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瓷 估青 估银 明代嘉靖万历朝 御器厂
下载PDF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结构、特点与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良品 李思睿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8,共6页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宗族组织的结构包括宗祠、族谱、族训族规、族长及族田。宗族组织具有族内的等级性、族长的权威性、执法的宗法性、族田的福利性等特点。由于明清中央王朝在意识形态上对宗族组织提供支持,这无形之中鼓励...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宗族组织的结构包括宗祠、族谱、族训族规、族长及族田。宗族组织具有族内的等级性、族长的权威性、执法的宗法性、族田的福利性等特点。由于明清中央王朝在意识形态上对宗族组织提供支持,这无形之中鼓励了宗族组织的快速发展,故使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不仅成为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维护中央王朝统治和封建宗法伦理秩序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西南民族地区 宗族组织 结构 特点 作用
下载PDF
明清茶学思想的审美内涵——以茶诗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秀萍 朱海燕 朱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1-76,共6页
明清茶诗是研究明清茶美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明清时期茶美学思想表现为对古典美的完美总结和极端叛逆的矛盾纠结:一面是美善同一、仁厚恭谨、立象尽意的儒家美学思想的发展和终结;另一面是大反正统... 明清茶诗是研究明清茶美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明清时期茶美学思想表现为对古典美的完美总结和极端叛逆的矛盾纠结:一面是美善同一、仁厚恭谨、立象尽意的儒家美学思想的发展和终结;另一面是大反正统,或追求清雅性灵,或看重闲适平常。如此多样而充满张力的审美意识形态注定了中国传统茶美学由兴入盛,再由盛转衰的必然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诗 美学思想 明清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