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体内荭草花活性成分的PK-PD研究
1
作者 杨青波 杨兴美 +4 位作者 向文英 郑林 黄勇 迟明艳 蒲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66-974,共9页
目的建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结合模型,探讨荭草花提取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体内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与其药效消长之间的关系。方法荭草花药材经水煮醇沉、正丁醇萃取得荭草花提取物;取SD大鼠6只,采用冠脉结扎... 目的建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结合模型,探讨荭草花提取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体内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与其药效消长之间的关系。方法荭草花药材经水煮醇沉、正丁醇萃取得荭草花提取物;取SD大鼠6只,采用冠脉结扎法制备MIRI模型,术前大鼠灌胃荭草花提取物86 g/kg,3次/d、连续5 d,于末次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1.0 h、1.5 h、2.0 h、4.0 h、6.0 h、8.0 h、10.0 h、12.0 h、24.0 h、36.0 h及48.0 h经尾静脉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血浆样本中6种活性成分(原儿茶酸、槲皮苷、花旗松素、N-p香豆酰酪胺、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及山奈素-3-O-α-L-鼠李糖苷)的质量浓度,获取各成分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浆样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获取效应-时间曲线;通过Winnonlin 6.4软件分别对药物浓度-时间与效应-时间进行拟合,建立PK-PD模型。结果荭草花提取物中各有效成分均能够较好地与各药效指标拟合,以SOD为药效指标时,各成分的PK-PD模型以Sigmoid E_(max)拟合较优;以LDH、CK-MB及cTn-I为药效指标时,各成分的PK-PD模型以Inhibitory Effect拟合较优。结论荭草花提取物中的原儿茶酸、槲皮苷、山奈素-3-O-β-D-葡萄糖苷及山奈素-3-O-α-L-鼠李糖苷、花旗松素、N-p香豆酰酪胺具有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其浓度与药效指标SOD、LDH、CK-MB及cTn-I的水平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药代动力学 荭草花提取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效动力学 pk-pd模型 活性成分 药效指标
下载PDF
头孢吡肟/阿维巴坦M-H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学建立及在体外动态PK/PD模型中的应用
2
作者 颜冰倩 郭思维 +4 位作者 李尤 田淼梅 徐兵 蒋蓉 李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建立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在Mueller-Hinton(M-H)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并于头孢吡肟/阿维巴坦体外动态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模型中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M-H肉汤中头... 目的:建立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在Mueller-Hinton(M-H)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并于头孢吡肟/阿维巴坦体外动态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模型中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M-H肉汤中头孢吡肟进行测定;采用液质联用法(LC-MS/MS)对M-H肉汤中阿维巴坦进行测定。建立头孢吡肟/阿维巴坦2.5 g q8 h给药方案下体外动态PK/PD感染模型,进行头孢吡肟/阿维巴坦抗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抗菌作用研究。结果: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在0.5~120μg/mL和0.1~25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下限浓度为0.5、0.1μg/mL,肉汤培养基中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的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8.0%~101.7%和90.9%~95.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2%。在体外PK/PD模型中,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实测浓度在理论浓度的±20%范围内。对于MIC=8μg/mL和MIC=16μg/mL的CRKP,头孢吡肟阿维巴坦2.5gq8h的给药方案在24 h时菌落分别下降2.783 Log10 CFU/mL、1.325Log10CFU/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头孢吡肟及阿维巴坦在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体外动态PK/PD模型显示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常规给药下对MIC≤8μg/mL的CRKP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阿维巴坦 HPLC LC-MS/MS 体外动态pk/pd模型
下载PDF
基于PK/PD模型与蒙特卡洛模拟对大肠埃希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分析
3
作者 王莹 姚银辉 +2 位作者 王领弟 胡俊辉 臧亚茹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基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te Carlo simulation,MCS),分析大肠埃希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过程,为临床感染患者构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基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te Carlo simulation,MCS),分析大肠埃希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过程,为临床感染患者构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一患者因不明原因发热入院,初步诊断为尿路感染和脓毒症休克。入院后第一时间完善了相关实验室检查,随后采用PK/PD模型和MCS依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及其药敏试验确定最优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入院第3天,微生物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随后的药敏试验提示其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中介;采用PK/PD模型和MCS对拟定的几个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美罗培南(1 g,q8h)和亚胺培南(0.5 g,q6h)的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均为100.00%,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 g,q12h)的PTA为1.14%,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 g,q8h)的PTA为7.65%;最终,临床选择了美罗培南(1 g,q8h)治疗,1周后患者的感染指征基本消失。结论:PK/PD模型和MCS两个工具可以较好地帮助临床药师预测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可能效果,从而更好地协助医生制定和优化治疗方案,进而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蒙特卡洛模拟 脓毒症休克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PK-PD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曾洁 王素军 +1 位作者 杨本坤 莫李立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61-464,F0003,共5页
PK-PD模型把剂量-浓度、浓度-效应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更有助于描述、预测量效关系。PK-PD模型可分为4类:直接连接与间接连接、直接反应与间接反应、软连接与硬连接及时间依赖和非时间依赖模型。PK-PD模型已广泛用于药物临床前及... PK-PD模型把剂量-浓度、浓度-效应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更有助于描述、预测量效关系。PK-PD模型可分为4类:直接连接与间接连接、直接反应与间接反应、软连接与硬连接及时间依赖和非时间依赖模型。PK-PD模型已广泛用于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的各方面研究,如制定给药剂量、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价。本文对PK-PD模型分类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分类 应用
下载PDF
中药多组分网络靶点效应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乐 狄留庆 +5 位作者 周伟 汪素娟 蔡宝昌 毕肖林 赵晓莉 单进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4-1830,共7页
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特点,使得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体内过程、生物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相当复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多组分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对阐明中药复方本质及其规律具有... 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特点,使得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体内过程、生物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相当复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多组分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对阐明中药复方本质及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中药多组分网络靶点PK-PD结合模型,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药效物质基础,建立合理的网络靶点效应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智能计算方法、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和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中药复方给药方案,促进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和药物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结合模型 中药多组分 网络靶点效应
下载PDF
基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巩仔鹏 李梅 +4 位作者 胡建春 吴林霖 王爱民 李勇军 李月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7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芍药内酯苷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方法]首先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辛芍组方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芍药内酯苷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 [目的]建立芍药内酯苷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方法]首先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辛芍组方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芍药内酯苷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获得时效曲线。然后用Win Non Lin软件采用房室模型的分析方法对芍药内酯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拟合,获得PK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固定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时效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相关的PD参数,根据PD参数,建立辛芍组方中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结果]当以SOD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为E=21.04+(7.16×Ce)/(Ce+372.4);当以LDH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代表成分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为E=216.83-(37.31×Ce)/(Ce+0.04)。[结论]SOD和LDH的浓度与芍药内酯苷的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芍药内酯苷可通过提高SOD、降低LDH发挥抗氧化作用来实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辛芍组方 芍药内酯苷 pk-pd模型
下载PDF
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给药频度的PK/PD模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莉文 赵志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第6期502-503,共2页
目的:研究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给药频度的合理性。方法:统计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的给药频度,并根据PK/PD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合理性较差,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合... 目的:研究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给药频度的合理性。方法:统计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的给药频度,并根据PK/PD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合理性较差,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合理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给药频度 注射用抗菌药物
下载PDF
灯盏甲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PK-PD结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巩仔鹏 李梅 +4 位作者 胡建春 吴林霖 李月婷 李勇军 王爱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4-558,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辛芍组方中灯盏甲素的PK-PD结合模型。首先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灯盏甲素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的两种药效指标(... 本研究旨在建立辛芍组方中灯盏甲素的PK-PD结合模型。首先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灯盏甲素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的两种药效指标(SOD和LDH),获得时效曲线。然后用Win Non Lin软件采用房室模型的分析方法对灯盏甲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拟合,获得PK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固定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时效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相关的PD参数,根据PD参数,建立辛芍组方中灯盏甲素的PK-PD结合模型。当以SOD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灯盏甲素的PK-PD模型为E=20.67+(1.22×Ce)/(Ce+5.58);当以LDH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代表成分灯盏甲素的PK-PD模型为E=214.17-(32.72×Ce)/(Ce+0.08)。结果表明,SOD和LDH的浓度与灯盏甲素的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辛芍组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灯盏甲素可通过提高SOD、降低LDH发挥抗氧化作用来实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辛芍组方 灯盏甲素 pk-pd模型
下载PDF
甘露醇右旋糖酐40在家兔体内的PK-PD模型研究
9
作者 谭然然 金青 +2 位作者 李冉 陈传秀 王兴娜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右旋糖酐40甘露醇复方注射剂和甘露醇单方注射剂中甘露醇的药动学及药效学关系,建立其在家兔体内的PK-PD(药动-药效)模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甘露醇的质量浓度,以规定时间内家兔排尿量作为甘露醇利尿效应指标。结果... 目的研究右旋糖酐40甘露醇复方注射剂和甘露醇单方注射剂中甘露醇的药动学及药效学关系,建立其在家兔体内的PK-PD(药动-药效)模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甘露醇的质量浓度,以规定时间内家兔排尿量作为甘露醇利尿效应指标。结果甘露醇静注给药后其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单方组和复方组均出现最大利尿效应滞后于血药质量浓度的现象,复方组药效明显高于单方组;甘露醇的药理效应和效应室质量浓度的关系符合Sigmoid-Emax模型,且该模型所得预测药效值与实测药效值接近。结论建立的PK-PD模型预测所得甘露醇静注给药后的血药质量浓度及药理效应准确可靠,为改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结合模型 甘露醇 Sigmoid-Emax模型 右旋糖酐40
下载PDF
PK-PD模型在兽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先强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18-124,共7页
近年来,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优化兽药给药方案和降低耐药风险等方面的研究。PK-PD模型是把剂量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浓度与效应的之间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研究,将更有助于描述和预测量效关系。文章就目前PK-PD模... 近年来,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优化兽药给药方案和降低耐药风险等方面的研究。PK-PD模型是把剂量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浓度与效应的之间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研究,将更有助于描述和预测量效关系。文章就目前PK-PD模型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PK-PD模型在兽药领域扩大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研究现状 应用进展
下载PDF
泰比培南对小鼠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的PK/PD研究
11
作者 汪辉 苏珊 +3 位作者 陈向东 姜剑伟 王岩岩 靳悦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通过泰比培南对小鼠大腿克雷伯菌感染模型PK/PD研究,预测最佳PK/PD参数。方法:选用临床肺炎克雷伯菌1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分三种剂量(50、15、3mg·kg^(-1)... 目的:通过泰比培南对小鼠大腿克雷伯菌感染模型PK/PD研究,预测最佳PK/PD参数。方法:选用临床肺炎克雷伯菌1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分三种剂量(50、15、3mg·kg^(-1))给予受试药物,观察给药24 h后大腿组织感染量变化,并采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结果:体外测得MIC为0.03μg·mL^(-1);在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中,50、15、3mg·kg^(-1)三种剂量均对感染有治疗作用,PK/PD参数AUC/MIC、C_(max)/MIC、T>MIC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0.75、0.54。结论:体内PK/PD研究表明,AUC/MIC、C_(max)/MIC参数是反映泰比培南对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治疗效果主要的PK/PD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比培南 大腿感染模型
下载PDF
基于PK/PD模型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在鸡混饮给药方案的药效再评价
12
作者 高嫣珺 王美红 +2 位作者 聂雅 王震 卜仕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99-3207,共9页
旨在对不同日龄雏鸡开展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混饮给药的药动学研究,并利用获得的药动学参数通过PK/PD模型结合Monte Carlo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评价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推荐给药方案的合理性。分别在1、7和14日龄雏鸡进行恩诺沙... 旨在对不同日龄雏鸡开展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混饮给药的药动学研究,并利用获得的药动学参数通过PK/PD模型结合Monte Carlo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评价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推荐给药方案的合理性。分别在1、7和14日龄雏鸡进行恩诺沙星可溶性粉75 mg·L^(-1)(以恩诺沙星计)混饮给药,按预定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经验证的HPLC法测定各时间点每只鸡的血药浓度,拟合药动学参数。将获得的药动学参数与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给出的恩诺沙星对禽大肠杆菌的敏感性折点值(0.25μg·mL^(-1))结合计算PK/PD参数,并通过MCS获得当前给药方案在大肠杆菌不同MIC分布下的达标率(target attainment rate,TAR)。结果显示,1、7和14日龄雏鸡3个处理组在第0天达峰浓度(C _(max))分别为0.561、0.564和0.550μg·mL^(-1),24 h曲线下面积(AUC _(0-24))分别为8.85、9.85和9.27μg·h·mL^(-1);3个处理组给药第4天C _(max)分别为0.599、0.550和0.487μg·mL^(-1),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_(avg))分别为0.513、0.493和0.432μg·mL^(-1),AUC _(0-24)分别为12.31、11.82和10.37μg·h·mL^(-1),C _(max)/MIC分别为2.40、2.20和1.95,C_(avg)/MIC分别为2.05、1.97和1.73,AUC _(0-24)/MIC分别为49.24、47.28和41.48。恩诺沙星对MIC≤0.25μg·mL^(-1)的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1、7和14日龄雏鸡给药期间TAR为75.01%~76.11%。以上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按目前的推荐给药方案对敏感菌PK/PD参数比值和TAR均达不到预期,不仅杀菌效果有限,且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pk/pd模型 Monte Carlo模拟 雏鸡
下载PDF
Based on PK/PD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Dosing Regimens of Micafungin in Children with Febrile Neutropenic
13
作者 Jiuli Hu Ying Wang +2 位作者 Junhui Hu Xiaolei Yu Xiaoqin Zhu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CAS 2022年第4期711-717,共7页
Neutropenia with fever is a special group of patients. Due to low immune function, inflammation-related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re often not obvious,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infection focus are not clear. Fev... Neutropenia with fever is a special group of patients. Due to low immune function, inflammation-related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re often not obvious,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infection focus are not clear. Fever may be the only sign of infection. If appropriate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is not given in time, infection-related mortality is high. In our study, we aimed to optimize the dosage regimen of Micafungin in children with febrile neutropenic against Candida spp. by Mote Carlo Simulation (MCS).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and microbiological data of Micafungin were collected. Then we used MCS to calculate 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 (PTA) and 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 (CFR). With dosages of 0.5 mg/kg, 1 mg/kg, 1.5 mg/kg, 2 mg/kg, 3 mg/kg, and 4 mg/kg in oral group and dosages of 100 mg, and 200 mg in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ll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antifungal effect. But when the dosage regimen was 50 mg IV,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icafungin against Candida spp. was not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 model Mote Carlo Simulation MICAFUNGIN Febrile Neutropenic
下载PDF
K-PD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search of Veterinary Antimicrobials
14
作者 Bing LI Jiyu ZHANG +5 位作者 Jianyong LI Yajun YANG Xuzheng ZHOU Jianrong NIU Xiaojuan WEI Jinshan L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4期96-100,104,共6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K-PD model,its application in veterinary antimicrobials has also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theory of PK-PD model,and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osing regimens of...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K-PD model,its application in veterinary antimicrobials has also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theory of PK-PD model,and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osing regimens of various antibiotics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of antimicrobial drugs,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linical drug delivery plan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clinical antibi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 model ANTIMICROBIAL DOSING REGIMEN
下载PDF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惠梦雨 刘平 张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研究目的在于确定药物浓度与效应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对药效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于化学药物有明确的成分与作用机制,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的特点,因此PK-PD结合模型在中医...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研究目的在于确定药物浓度与效应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对药效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于化学药物有明确的成分与作用机制,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的特点,因此PK-PD结合模型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基于中药PK-PD结合模型研究现状,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PK-PD结合模型研究体系及探索建立合适的PK-PD结合模型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量-时-效间关系,有望为中药研究及其合理应用、开发以及确定剂量、剂型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动学 药效学 pk-pd结合模型 效应成分 量效关系 学科交叉
下载PDF
白芥子穴位给药配伍对延胡索乙素药效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高远 李冀 +1 位作者 韩东卫 周梦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h穴位皮下透析液,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法检测方中君药延胡索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浓度,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应时间点模型动物血清中IgE水平,获得药效学参数;对药动学、药效学参数进行PK-PD模型拟合。结果:白芥子配伍后的药峰浓度(C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平均滞留时间(MRT_(0-t))均显著增加(P<0.01,P<0.01,P<0.05),达峰时间(T_(max))提前(P<0.01);“浓度-时间-效应”三维曲线表明,方中有白芥子配伍时,药效出现更快、消退更慢,起效时间晚于峰浓度,具有一定滞后性。结论:动力学参数、PK-PD模型结果表明,白芥子配伍能够改变“方中君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穴位局部的皮下分布,促进方中君药有效成分快速吸收,延长滞留时间,在方剂中起到主药、改善其他药物分布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穴位给药 配伍研究 延胡索乙素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 “冬病夏治”方 “浓度-时间-效应”三维关系 滞后曲线
下载PDF
异功散中陈皮对脾虚大鼠MTL分泌和人参皂苷Rb1药动学影响及PK-PD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段新屹 兰昀羲 +2 位作者 沈龙宇 朱昕昀 黄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81-1786,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异功散全方组与异功散去陈皮方组脾虚大鼠体内MTL分泌结果和人参皂苷Rb1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差异,分析参数PK-PD相关性,探讨行气药能否增效补益剂。方法采用脾虚大鼠灌胃给药异功散全方(Y组)、异功散去陈皮方(Y-C组)、单味陈皮... 目的通过比较异功散全方组与异功散去陈皮方组脾虚大鼠体内MTL分泌结果和人参皂苷Rb1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差异,分析参数PK-PD相关性,探讨行气药能否增效补益剂。方法采用脾虚大鼠灌胃给药异功散全方(Y组)、异功散去陈皮方(Y-C组)、单味陈皮方(C组)及生理盐水(M组),于颈静脉不同时间点取血,运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b1血浆浓度、ELISA法检测MTL血浆浓度,拟合PK-PD模型。结果2个组药时曲线均呈双峰,Cmax、Tmax均有两个值,Y组两次达峰浓度均明显高于Y-C组(P<0.001),Y-C组第2次吸收量明显多于第1次(P<0.01)。灌胃后16、36h,各给药组大鼠血浆中MTL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Y组>Y-C组>C组。PD结果为Y组EC_(50)、γ平均值低于Y-C组、Emax平均值高于Y-C组,与PK-PD模型拟合结果基本一致。PK-PD模型拟合结果为Y组Ka1、Ka2、AUC0-t、CL1、CL2、CL3、F、Tlag、EC_(50)、Emax平均值更大;Y-C组Vd1、Vd2、γ、Ke0值更大。结论脾虚大鼠体内人参皂苷Rb1及MTL血药浓度改变与灌胃所用异功散含陈皮有一定相关性。异功散中陈皮发挥增强补益剂补益功效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促进异功散中人参皂苷Rb1的吸收增多、吸收速率增快,分布更集中于效应部位,使人参皂苷Rb1与MTL之间亲和力更强,从而导致MTL分泌增多,促进胃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功散 陈皮 脾虚 人参皂苷RB1 MTL 药动学 药效学 pk-pd结合模型
原文传递
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的研究方法及在中药领域中的优势与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丽平 刘思佳 +2 位作者 姚雅琦 李遇伯 蔡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7-374,共8页
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模型旨在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定量反映药效-剂量关系,客观分析时间-药物浓度-效应三维关系,对于预测给药剂量、时间与中药安全性评价有重要... 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模型旨在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定量反映药效-剂量关系,客观分析时间-药物浓度-效应三维关系,对于预测给药剂量、时间与中药安全性评价有重要意义。随着PK和PD的不断发展,PK-PD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中药研究中应用仍相对较少,为了更好地发掘我国中药资源宝库,对PK-PD模型在中药领域中的优势与应用等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安全用药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药动学 药效学 药物浓度 安全用药
原文传递
关于动物实验的PK-PD模型对中药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兰昀羲 胡宇 +1 位作者 黄巍 唐宋琪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5-397,共3页
结合动物实验建立PK-PD模型是中药基础性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综述了基于动物实验建立PK-PD模型对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及复方等研究的贡献,讨论了PK-PD模型的动物实验方案中关于PK成分指标的选择及其... 结合动物实验建立PK-PD模型是中药基础性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综述了基于动物实验建立PK-PD模型对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及复方等研究的贡献,讨论了PK-PD模型的动物实验方案中关于PK成分指标的选择及其检测方法、PD指标选择及其采样方式等重点问题,评价了PK、PD及PK-PD结合模型的分析方法,为PK-PD模型研究更好地适应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PK-PD模型的中药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关于PK-PD模型的中药研究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动物实验 中药研究 中药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A PK/PD model of saxagliptin:to simulate its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healthy adults and patients with impaired hepatic func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Lu Shi Feng Miao +2 位作者 Guopeng Wang Wenyan Sun Yang Liu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19-132,共14页
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a whole-body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WB-PBPK)/pharmacodynamic(PD)model for saxagliptin,simulate its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in health... 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a whole-body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WB-PBPK)/pharmacodynamic(PD)model for saxagliptin,simulate its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in healthy adults and patients with hepatic function impairment,and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the research to the clinical pharmacy of special patients.Based on the drug-specific properties,such as log D,plasma protein binding collected by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the WB-PBPK model and the PD model were established.After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concentration-time profiles and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ith data in healthy adults from oral and intravenous clinical investigation,the WB-PBPK model could be optimized.After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DPP-4 inhibition profile with the observed pharmacodynamic in healthy subjects,the PD model could be optimized.The PK/PD model was utilized to predict the mean and variability of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files in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hepatic impairment.All of the predicted pharmacokinetic curves were comparable to the observed curves both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hepatic impairment subjects(Cmax and AUC were less than 1.3-fold).The predicted pharmacodynamic curves were comparable to the observed ones in different oral dosage after optimization,and pharmacodynamics of saxagliptin in hepatic impairment subjects were predicted successfully.The WB-PBPK/PD model can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saxagliptin in normal adults and different hepatic impaire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 modeling Hepatic impairment SAXAGLIPTIN GastroPl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