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0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Convection in an Inclined Porous Layer Subjected to a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1
作者 Ivan Shubenkov Tatyana Lyubimova Evgeny Sadilov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4年第9期1957-1970,共14页
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onset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convection in a tilted porous layer saturated with a liquid.The layer is subjected to a gravitational field and a strictly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 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onset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convection in a tilted porous layer saturated with a liquid.The layer is subjected to a gravitational field and a strictly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Typically,problems of thermal convection in tilted porous media saturated with a liquid are studied by assuming constan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t the boundaries of the layer,which prevent these systems from supporting conductive(non-convective)states.The boundary conditions considered in the present work allow a conductive state and are representative of typical geological applications.In an earlier work,we carried out a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conductive state.It was shown that at any layer tilt angles,the most dangerous type of disturbances are longitudinal rolls.Moreover,a non-zero velocity component exists in z-direction.In the present work,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convection regimes are studied.The original three-dimensional problem is reduced to two-dimensional one with 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for the velocity z-component v_(z)=v_(z)(x,y).It is shown that the critical Rayleigh number values obtained through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obtained 2D problem by a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different layer inclination angles,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predicted by the linear theory.The number of convective rolls realized in nonlinear calculations also fits the linear theory predictions for a given cavity geometry.Calculations carried out at low supercriticalities show that a direct bifurcation takes place.With increasing supercriticality,no transitions to other convective regimes are detected.The situation studied in this problem can be observed in oil-bearing rock forma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geothermal temperature gradient,where the ensuing fluid convection can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throughout the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convection inclined layer porous media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emisolid A356 Alloy Feedstock Cast via a Pipe Consisting of Partial Inclined and Partial Vertical Sec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Xiaorong Yang Weimin Mao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73-276,共4页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microstructures of A356 feedstock cast via a pipe consisting of partial inclined and partial vertical se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misolid feedstock wit...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microstructures of A356 feedstock cast via a pipe consisting of partial inclined and partial vertical se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misolid feedstock with ideal microstructures can be obtaine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645℃ and above by the proposed process, and the solid shell inside the pipe can be avoided at the optimum pouring temperature. Thus the process is attractive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slanted angle of inclined section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optimum pouring temperature. That is, the bigger the slanted angle, the higher the optimum pouring temperature, but accordingly, the greater the possibility of solid shell occurring inside the pipe. Therefore, small slanted angle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a certain nucleation. The formation of semisolid feedstock is owed to the coactions of wall nucleation and stirring resulting from fluid flow. The inclined section greatly affects nucleation, and the vertical section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both nucleation and generating stir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SOLID Microstructure inclined pipe vertical pipe Primary α-Al
下载PDF
Two-phase slug flow in vertical and inclined tubes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国栋 周芳德 胡明胜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32-237,共6页
Two-phaseslugflowinverticalandinclinedtubesXiaGuo-Dong(夏国栋),ZhouFang-De(周芳德)andHuMing-Sheng(胡明胜)(StateKeyLab... Two-phaseslugflowinverticalandinclinedtubesXiaGuo-Dong(夏国栋),ZhouFang-De(周芳德)andHuMing-Sheng(胡明胜)(StateKeyLaboratoryofMultip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相流 垂直管 水平管
下载PDF
城市浅埋隧道自然排烟竖井临界间距研究
4
作者 王洁 王璐 姜学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竖井间距会改变竖井内外压差,当竖井内外压差为0时,隧道火灾烟气将无法排出,此时竖井对应位置为竖井临界间距。由竖井内外口压差理论分析,给出竖井临界间距理论模型,再采用FDS模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置竖井可明显降低隧道温度,... 竖井间距会改变竖井内外压差,当竖井内外压差为0时,隧道火灾烟气将无法排出,此时竖井对应位置为竖井临界间距。由竖井内外口压差理论分析,给出竖井临界间距理论模型,再采用FDS模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置竖井可明显降低隧道温度,竖井间距为临界间距时,温度下降幅度接近150℃,人员疏散路径温度低于60℃,竖井排烟效率在55%~80%,可有效进行竖井排烟;当竖井间距大于竖井临界间距时,隧道内烟气压强小于竖井出口处风压,竖井排烟效率低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浅埋隧道 竖井排烟 竖井临界间距模型 自然排烟
下载PDF
地下工程竖井定向连接四边形法最优图形分析
5
作者 郑佳荣 张丽丽 +5 位作者 喻静 张胜利 郑阔 桂维振 郑俊刚 赵小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68,共4页
为了提高地下工程竖井定向精度,阐释了连接四边形法竖井定向方法,用一个角和一条边为参数确定对称四边形,构建了连接四边形严密平差模型,采用间接平差进行网形精度评估。编写程序遍历条件角和条件边计算定向边精度,绘制等值线,定量分析... 为了提高地下工程竖井定向精度,阐释了连接四边形法竖井定向方法,用一个角和一条边为参数确定对称四边形,构建了连接四边形严密平差模型,采用间接平差进行网形精度评估。编写程序遍历条件角和条件边计算定向边精度,绘制等值线,定量分析连接四边形法最优图形。该研究对于地下工程竖井定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竖井定向 连接四边形法 间接平差 最优图形
下载PDF
考虑松动圈影响的公路隧道大直径竖井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6
作者 任兆丹 冀成 +3 位作者 史育峰 邱军领 邹祯祥 赖金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448-6458,共11页
为研究公路隧道大直径竖井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基于极限平衡法推导,并与官田竖井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最后分析了竖井直径、侧压力系数、围岩等级对竖井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本文公式的平均误差度在... 为研究公路隧道大直径竖井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基于极限平衡法推导,并与官田竖井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最后分析了竖井直径、侧压力系数、围岩等级对竖井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本文公式的平均误差度在12.85以内,相比其他公式的误差度在180以上,使相对误差减小了167.15以上,可指导工程人员进行竖井的施工设计;②竖井开挖直径越大,竖井井壁围岩压力越大,但是围岩压力的增长幅度随直径增大而逐渐减弱;③在未达到极限深度之前,侧压力系数越大,竖井井壁围岩压力越大;达到极限深度以后,不同侧压力系数下井壁的围岩压力一样大。侧压力系数越大,井壁围岩压力随竖井深度的增长越大,更快达到最大井壁围岩压力,即极限深度越小;④围岩等级越高,竖井的井壁围岩压力越小,在达到极限深度之后的围岩压力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压力 公路隧道 大直径竖井 松动圈
下载PDF
斜撑钢管板桩直立式海堤结构受力分析
7
作者 张博杰 唐云 刘堃 《水运工程》 2024年第8期276-281,共6页
某填海工程的实施可能影响邻近桥梁的安全性,拟采用斜撑钢管板桩直立式海堤结构,通过Plaxis 3D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该海堤结构的受力特性及变位,以及其对邻近桥梁桩基变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直立式海堤结构受力特性较好、变位较小,... 某填海工程的实施可能影响邻近桥梁的安全性,拟采用斜撑钢管板桩直立式海堤结构,通过Plaxis 3D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该海堤结构的受力特性及变位,以及其对邻近桥梁桩基变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直立式海堤结构受力特性较好、变位较小,且对邻近桥梁桩基变位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撑钢管板桩 直立式海堤 桥梁桩基变位
下载PDF
环境压力对隧道竖井排烟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赵江平 鲍旺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819,共7页
通过FDS数值模拟,研究环境压力对隧道火灾的烟气蔓延规律、烟气分层特性和竖井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压环境下隧道顶棚的烟气具有更高的温度,火源-竖井和竖井下游区域顶棚温度的纵向衰减曲线均符合指数分布,温度衰减系数随着环境... 通过FDS数值模拟,研究环境压力对隧道火灾的烟气蔓延规律、烟气分层特性和竖井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压环境下隧道顶棚的烟气具有更高的温度,火源-竖井和竖井下游区域顶棚温度的纵向衰减曲线均符合指数分布,温度衰减系数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火源-竖井区域的烟气运动由热浮力主导,层化曲线变化趋势不明显,竖井下游区域层化曲线受环境压力的影响较大,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层化曲线出现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层化强度降低,烟气层稳定性下降;低压环境中竖井的排烟效果要优于常压状态下的竖井,且竖井底部产生吸穿现象的临界高度也有所增加。因此,与一般海拔地区相比,海拔较高地区的隧道发生火灾时,较高竖井的排烟效果更好,吸穿临界高度更高,对下游烟气层稳定性的影响更小,更利于疏散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竖井排烟 环境压力 烟气分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鹤壁九矿工作面开采对副井井筒采动影响分析
9
作者 许胜军 尹士献 +1 位作者 许国胜 李德海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煤矿副井是地下开采活动的重要通道,肩负着矿井的人员提升、物料运输和通风等重要功能,在井筒保护煤柱开采中对井筒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以鹤壁九矿新副井保护煤柱内工作面开采为研究对象,利用概率积分法计算井筒移动变形规律,并以此... 煤矿副井是地下开采活动的重要通道,肩负着矿井的人员提升、物料运输和通风等重要功能,在井筒保护煤柱开采中对井筒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以鹤壁九矿新副井保护煤柱内工作面开采为研究对象,利用概率积分法计算井筒移动变形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Drucker-Prager准则对井筒全段岩层的破坏情况进行判定,以此来评价开采方案对新副井的采动影响,可为煤矿的生产规划提供依据,为类似条件矿井井筒保护煤柱开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影响 立井破坏 概率积分法 DRUCKER-PRAGER准则
下载PDF
深井掘进技术在厚层高渗透性粉细砂层中适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周洁 刘成君 +2 位作者 徐杰 张振光 李泽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81-3388,共8页
科学合理高效开发深层地下空间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重要难题。深井掘进技术(vertical shaft machine,VSM)是一种开挖超深竖井的新型工法,该技术施作的竖井结构形式简单、结构受力状态好、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扰动小、适用性广... 科学合理高效开发深层地下空间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重要难题。深井掘进技术(vertical shaft machine,VSM)是一种开挖超深竖井的新型工法,该技术施作的竖井结构形式简单、结构受力状态好、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扰动小、适用性广泛,可被广泛用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点状开发。以中国首例使用VSM施工的南京市儿童医院沉井停车库项目为原型,建立在砂性土中开挖60 m竖井的数值模型,重点研究VSM竖井在厚层高渗透性的粉细砂层开挖过程的变形情况与开挖面的稳定性问题。数值模型结果表明:60 m竖井开挖过中地表变形量均控制在毫米数量级,且最大地表变形量不超过13 mm;在水位差1 m的水下施工过程中安全系数均较好控制在2.0以上。对于变形问题,分析不同开挖深度下的井底隆起变形和地表变形情况,表明在60 m开挖深度内,使用VSM开挖砂性土竖井在深度、安全性和对周边环境扰动上均具有明显优势。针对开挖面稳定性,计算分析与竖井内外水位差和竖井深度相关的开挖面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可用于指导实际施工,实现分段施工与精细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掘进技术(VSM) 粉细砂 数值模型 地表变形 井底隆起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宽式防旋墩环形堰竖井水力特性分析
11
作者 姜治兵 蒋哲宇 +1 位作者 韩松林 杨晓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186,共8页
目前许多拟建抽蓄工程泄洪洞的环形堰竖井入口设置了新型宽式防旋墩,以消除喉口处由不可控漩流引起的呛水等不利流态,而宽式防旋墩环形堰竖井的水气特性与以往采用起旋墩和窄式防旋墩的竖井存在较大差异,业内对其认识尚不清晰。以石台... 目前许多拟建抽蓄工程泄洪洞的环形堰竖井入口设置了新型宽式防旋墩,以消除喉口处由不可控漩流引起的呛水等不利流态,而宽式防旋墩环形堰竖井的水气特性与以往采用起旋墩和窄式防旋墩的竖井存在较大差异,业内对其认识尚不清晰。以石台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泄洪洞的竖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流态、流速、压力、消能率等水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宽式防旋墩引导水流平顺进入竖井形成脱壁流,其尾部可形成顺畅的进气通道,空气经此通道可充分进入竖井以保持井内流态与压力的稳定;新型竖井过流能力满足要求,各部位流速、压力分布正常,总消能率达85%以上;宽式防旋墩可消除不可控漩流导致的呛水现象并引导水流在竖井内形成脱壁流态,使竖井壁面免于空蚀破坏;墩尾通气量足够时,可取消通气管及环形堰与竖井结合部突扩体型,简化工程布置。相关经验可供类似抽蓄电站工程的泄洪洞竖井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式防旋墩 环形堰竖井 脱壁流 水力特性 消能率 石台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黄金矿山深井开采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12
作者 赵兴东 《黄金》 CAS 2024年第8期1-18,共18页
详细阐述了黄金矿山深井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围绕采动岩石力学理论、岩体结构识别与岩体质量分级、矿山三维工程灾害建模、深部采矿设计方法研究、深部采场爆破落矿技术、采动地压调控、采动地压监测、自承载主动释... 详细阐述了黄金矿山深井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围绕采动岩石力学理论、岩体结构识别与岩体质量分级、矿山三维工程灾害建模、深部采矿设计方法研究、深部采场爆破落矿技术、采动地压调控、采动地压监测、自承载主动释压支护技术、深部采动对地表岩移影响、通风降温技术、智能开采技术、超深竖井建设等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与分析;对于黄金矿山非爆采矿机器人研制、采动岩石力学、深部采动地压灾害防控、深井降温技术、超深竖井建设、基于采动地压均衡的深部连续智能化开采技术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为黄金矿山深井开采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矿山 深井开采 采动岩石力学 采矿方法 通风降温 智能开采 地压调控 超深竖井
下载PDF
反井钻机施工大直径风井工程结构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木林 程守业 +3 位作者 宋亚新 高峰 王永峰 谷群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针对大直径反井工程在扩孔期间的围岩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反井钻井法工艺特点的竖井结构稳定性评价方法,确定了围岩自稳能力是其关键因素,基于强度折减法,提出了以围岩稳定系数为核心的井帮围岩自稳能力定量评估方法,通过数值模... 针对大直径反井工程在扩孔期间的围岩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反井钻井法工艺特点的竖井结构稳定性评价方法,确定了围岩自稳能力是其关键因素,基于强度折减法,提出了以围岩稳定系数为核心的井帮围岩自稳能力定量评估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确定了围岩极限自稳状态的强度折减系数k0,并以此作为围岩的稳定系数。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预防空帮失稳的工程处理措施,在扩孔阶段实施随钻临时支护作业,实现围岩的快速封闭。最后以李家壕煤矿回风暗立井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局部失稳风险评估意见,并依托工程实践对评估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表明评估结论与实际结果一致,验证了该井帮围岩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工程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井钻井 竖井 强度折减法 通风井 围岩自稳
下载PDF
竖井巷道掘进超前地质探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翔宇 杨仁树 +3 位作者 杨立云 段云 游帅 李东择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5-152,共8页
以掘进机为代表的机械破岩是未来竖井巷道掘进技术发展的方向,为保障竖井巷道快速机械智能化掘进的安全,超前地质探测是不可或缺的工序。从探测范围、适用条件以及优势不足等方面对常规超前地质探测技术和随掘超前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 以掘进机为代表的机械破岩是未来竖井巷道掘进技术发展的方向,为保障竖井巷道快速机械智能化掘进的安全,超前地质探测是不可或缺的工序。从探测范围、适用条件以及优势不足等方面对常规超前地质探测技术和随掘超前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类总结,常规超前探测技术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钻爆法施工环境中得到了较好地应用。在面对掘进机复杂的施工环境时,常规超前探测技术难以适用。而随掘超前探测可以实现掘进与超前地质探测同步进行,实时预测工作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是井巷机械智能化掘进超前地质探测技术研究的重点。其中,竖井全断面掘进机是综合机械化凿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但其施工环境非常复杂,基于掘进机破岩震源地震波的超前地质探测是有效的预测方法。针对全断面竖井掘进机破岩震源超前探测方法的难点,即施工环境和破岩震源地震波场的双重复杂性,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思路:针对震源先导信号,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去噪,压制破岩震源干扰波;对于地震记录信号,采用以互相关为核心的地震记录重构方法恢复有效波场;开展竖井全空间三维立体探测和高精度成像的研究等。此外,开展多种随掘物探方法联合反演能够提高地质判识的可靠性和解释精度。研发竖井掘进机的掘探一体化装备是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巷道 超前地质探测 随掘探测 竖井掘进机 掘探一体化
下载PDF
寒区特长隧道斜井对隧道内温度影响实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杰 朱小明 +5 位作者 李晓民 张坤 樊江 曹贵 穆彦虎 郑波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研究目的:寒区隧道内温度分布是保温设计和冻害防治的关键和前提,其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三类,即环境气象、工程结构以及交通因素。相较于环境气象和交通因素,目前针对工程因素,尤其特长隧道通风设施对隧道内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不足。结合... 研究目的:寒区隧道内温度分布是保温设计和冻害防治的关键和前提,其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三类,即环境气象、工程结构以及交通因素。相较于环境气象和交通因素,目前针对工程因素,尤其特长隧道通风设施对隧道内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不足。结合青藏高原东南缘某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系统开展了隧址区环境气象与不同建设阶段隧道内气温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的连续观测,重点论述了通风斜井对隧道内温度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1)隧道贯通前,洞内通风差,环境气温对隧道内温度的影响进深为300~400 m,隧道洞口段气温年平均值和振幅随进深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和减小;(2)隧道开挖至斜井并与其连通后,在烟囱效应作用下,冷季时自进口至斜井形成稳定的单向风,洞内气温基本呈线性分布,梯度约为0.5℃/100 m;(3)隧道贯通后,冷季时斜井烟囱效应引发隧道内形成稳定的自进口、出口至斜井的双向通风,洞内温度呈现基本以斜井为中心的对称分布,全隧道范围内出现显著负温;(4)通风斜井对隧道内温度分布规律及负温段长度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寒区隧道保温设防和冻害防治中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通风斜井 温度分布 烟囱效应 现场监测
下载PDF
煤矿矿井建设技术与装备70余年创新发展及推广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志强 宋朝阳 +3 位作者 程守业 荆国业 高伟 李生生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83,共19页
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煤矿矿井建设技术从引进吸收、自主发展到再创新的历程,以及在基础研究、工艺创新、技术突破、装备研制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涉及钻爆法、冻结法、注浆法、钻井法、沉井法等凿井技术... 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煤矿矿井建设技术从引进吸收、自主发展到再创新的历程,以及在基础研究、工艺创新、技术突破、装备研制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涉及钻爆法、冻结法、注浆法、钻井法、沉井法等凿井技术以及煤矿岩巷掘进技术。目前,以钻爆破岩为主的凿井配套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煤矿千米级深井短段掘砌综合凿井技术趋于成熟,竖井凿井最大深度达到1 341.6 m。冻结法、注浆法等凿井地质保障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逐步代替了帷幕法、板桩法和降水法等凿井技术,竖井最大冻结深度达990 m,斜井最大冻结段斜长达681 m,采用工作面注浆建成煤矿最长斜井为5 875 m,竖井地面预注浆加固深度达1 355 m。机械破岩井巷掘进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反井钻机最大钻井直径达6 m,最大钻井深度达562 m;竖井钻机钻井法实现了最大钻井直径10.8 m,最大钻井深度660 m,且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竖井掘进机钻井法实现了零的突破,为煤矿竖井智能化凿井奠定了基础;煤矿岩巷机掘法作业线已经形成,岩巷全断面掘进机平均成巷速度超400 m/月。综上,70余年来我国煤矿矿井建设技术与装备创新发展,显著提升了煤矿井巷掘进作业环境、施工效率和安全水平,实现了井巷掘进工作面无人化、自动化、全机械化作业,解决了我国煤炭开发各阶段井巷建设的难题,保障了煤矿基础建设及开采接续建设。同时,从煤矿矿井建设发展起来的技术装备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在水力发电、市政轨道交通、山岭交通隧道、引水隧道等地下工程领域得到了推广实践,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建设 井巷工程 竖井 斜井 机械破岩
下载PDF
地铁暗挖竖井深孔注浆止水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志鹏 张功 +3 位作者 李皓 李丛林 陈浩然 王少华 《建筑技术》 2024年第5期572-574,共3页
针对承压水粉细砂地层竖井施工发生流水涌砂及坍塌的难题,采用深孔注浆止水帷幕代替人工降水。通过对注浆帷幕的设计以及增加预防竖井侧壁滑塌的棚盖措施,有效阻隔了竖井开挖过程中的地下水,满足暗挖施工无水作业的条件。
关键词 承压水 粉细砂层 竖井 深孔注浆 止水帷幕
下载PDF
高瓦斯特长高铁隧道通风方案设计及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斌强 申慧涛 +2 位作者 景银丰 刘培全 金爱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07-3415,共9页
成都至自贡高铁白云山隧道全长13340 m,为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问题严重制约着隧道运营施工与人员安全。通过工作面最大通风量、最大供风量及沿程风压损失对不同工区施工阶段进行通风计算,设计单工区通风方案及隧道总... 成都至自贡高铁白云山隧道全长13340 m,为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问题严重制约着隧道运营施工与人员安全。通过工作面最大通风量、最大供风量及沿程风压损失对不同工区施工阶段进行通风计算,设计单工区通风方案及隧道总体贯通顺序,并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处理地下水及自动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瓦斯浓度。分析表明:施工的大部分时间内,2#~6#斜井的瓦斯浓度均偏低,说明合理的通风方案及工区贯通顺序可以有效降低隧道瓦斯浓度;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将地下水和瓦斯分别排出,可进一步降低隧道内瓦斯浓度;监控系统对2#、3#和6#斜井出现的瓦斯排放异常情况及时报警提示并断电保护,保证了隧道施工进度及人员安全。针对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基于隧道通风方案、贯通顺序、水气分离处理及瓦斯监测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通风监测设计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高瓦斯隧道 隧道通风 通风计算 瓦斯监测 主副斜井
下载PDF
膨胀性泥岩地层斜井支护优化研究
19
作者 韩天宇 单仁亮 +3 位作者 吴浩田 乔东杰 许镇宇 白瑶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119,共9页
针对我国蒙东地区膨胀性泥岩地层斜井井壁设计问题,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在不均匀地压和膨胀接触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圆形井壁理论模型,获得了受不均匀地压和膨胀接触压力共同作用下井壁的应力、位移解析解;并在井壁理论解析解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蒙东地区膨胀性泥岩地层斜井井壁设计问题,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在不均匀地压和膨胀接触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圆形井壁理论模型,获得了受不均匀地压和膨胀接触压力共同作用下井壁的应力、位移解析解;并在井壁理论解析解的基础上,研究了井壁厚度对井壁应力和位移的影响;基于FLAC3D中的热力耦合模块对不同井壁厚度的优化方案进行模拟,通过优化井筒断面和支护形式,确定了更合理的支护参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外层井壁达到600 mm、内层井壁达到600 mm时,继续增大井壁厚度对井壁位移变形量的影响不明显;优化后支护方案可有效地抵抗膨胀性泥岩地层井筒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冻结法施工 膨胀接触压力 斜井 弹性力学 井筒支护 支护优化
下载PDF
列车齿轮箱新型轴端密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20
作者 林佳旭 沙智华 李宝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列车齿轮箱轴承端盖处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有效阻止减速器内外流体交换,在前期设计的密封结构基础上,对两侧叶轮的内径、叶片两侧倾角、叶片底部倾角、叶片侧边倒圆角以及中部叶轮叶片数目等密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 为进一步提升列车齿轮箱轴承端盖处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有效阻止减速器内外流体交换,在前期设计的密封结构基础上,对两侧叶轮的内径、叶片两侧倾角、叶片底部倾角、叶片侧边倒圆角以及中部叶轮叶片数目等密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合流体动力学分析结果及前期实验数据,探究各参数对密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侧叶轮叶片内径、叶片侧面倾角对密封效果影响较大,其他参数对密封效果影响较小;相较于原密封结构,优化设计后轴端密封结构中部叶轮相对两侧叶轮的关键平面平均压差从22.97 Pa提升至357.94 Pa,且从速度流线图可以看出在密封结构中部会形成明显的隔离区,能有效阻止齿轮箱内外流体沟通,提升轴端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轴端密封 叶片倾角 速度流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