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Nominal Indirect Anaphora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1
作者 张杰 《快乐阅读(开心辞典)(上)》 2011年第26期49-50,共2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ominal indirect anaphora to unveil the essence of nominal indirect anaphora and disclose the magic power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side it from the angle of cognitive lingui...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ominal indirect anaphora to unveil the essence of nominal indirect anaphora and disclose the magic power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side it from the angl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Thus we can apply the resolution mechanism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English learn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MINAL indirect anaphora RESOLUTION mechanism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下载PDF
间接回指的分类及其解释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明 李更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6-169,共4页
任何语篇都不能离开语篇使用者而存在,含有间接回指现象的语篇也不例外。因此,对于间接回指的现象不能仅从文本本身加以研究,更要从语篇接受者处理语篇的策略及其心理表征等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探究语篇连贯的根源性因素。
关键词 间接回指 句法分类 语义分类 阐释模式
下载PDF
论间接回指的释义基础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军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共6页
间接回指的释义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概念的连通过程 ,这是一种基于关联原则的认知推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先行激活的概念 (NP1)按照适量激活的原则使该概念的常规构成成分处于“待激活”的状态。如果在后续话语中常规构成成分始终得不到... 间接回指的释义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概念的连通过程 ,这是一种基于关联原则的认知推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先行激活的概念 (NP1)按照适量激活的原则使该概念的常规构成成分处于“待激活”的状态。如果在后续话语中常规构成成分始终得不到激活 ,它们就会逐渐被遗忘 ;而如果某一成分 (NP2 )得到激活 ,先行激活概念 (NP1)中相应的待激活成分的认知地位就会由于重复激活关系得以迅速提升 (待激活→完全激活 ) ,从而建立起 NP1和 NP2之间的语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回指 关联 适量激活 框架
下载PDF
“这”、“那”类的隐性回指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道英 贺筠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4-88,共5页
“这”、“那”指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的意义随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这”、“那”隐性回指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指示代词的所指不是明显地出现,而是隐含(implicit)在语句的隐性所指对象中,是一种语义上的衔接。回指项替换先行... “这”、“那”指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的意义随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这”、“那”隐性回指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指示代词的所指不是明显地出现,而是隐含(implicit)在语句的隐性所指对象中,是一种语义上的衔接。回指项替换先行项以后,意义也会随之改变,这给语言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一百万字语言资料的考察,主要探讨“这”、“那”类包括型、联想型和总括型三类隐性回指的所指规律或倾向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指 隐性回指 包括型 联想型 总括型
下载PDF
汉英间接回指形式对比初步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间接回指是由先行项和回指项之间的间接指称关系构成的,而回指项又是启动回指释义的关键,对其进行形式描写和对比,探究其在汉英间接回指结构中的异同,可为语用认知方面的解释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间接回指 回指释义 有定性 翻译
下载PDF
间接回指中先行语和回指语的指称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兰英 姚灯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20,共6页
在间接回指中,回指语与先行语虽指称不同却有关联。从表达形式来看,名词、从句和句子都可充当先行语,而回指语都是名词性成分,包括光杆名词、连体指示词+名词、指示词、人称代词等。从指称特征看,名词性先行语具有特定性,即其指称对象... 在间接回指中,回指语与先行语虽指称不同却有关联。从表达形式来看,名词、从句和句子都可充当先行语,而回指语都是名词性成分,包括光杆名词、连体指示词+名词、指示词、人称代词等。从指称特征看,名词性先行语具有特定性,即其指称对象必须是语境中存在的人或事物,非特定的名词性成分不能充当先行语。而回指语则具有有定性,即听话人能够从语境中将其所指对象辨别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回指 先行语 回指语 特定性 有定性
下载PDF
前指关系的类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宇红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文从前指词语与先行词之间的句法特征、前指词语的形态特征、音系特征、概念相容性特征以及概念结构等方面对前指关系的类型进行了探讨。这其中 ,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同时作用于前指关系 ,使前指关系的类型学特征更加复杂、丰富。
关键词 前指 间接前指 先行词 认知 概念相容性
下载PDF
英语话语中的间接照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礼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照应语所以叫间接照应 ,依据在于 :其照应对象 (i)在上文中未明确提及 ,(ii)但可根据篇内已知信息获得。
关键词 话语 间接照应 照应语 推导
下载PDF
“框棂关系”对间接回指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军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7,共3页
“框棂关系”是廖秋忠提出的汉语语流中存在的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的一种相互依赖关系,这一形象的比喻对间接回指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分析表明,无论间接回指的先行项或回指项表现为何种语言形式,它们之间在概念层面上的关系... “框棂关系”是廖秋忠提出的汉语语流中存在的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的一种相互依赖关系,这一形象的比喻对间接回指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分析表明,无论间接回指的先行项或回指项表现为何种语言形式,它们之间在概念层面上的关系均可归结为框与棂的关系。本文进一步对框与棂在间接回指中的激活顺序进行了分析,藉此表明,这种新的理解模式尚有某些特征需要进一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棂关系 间接回指 释义
下载PDF
间接照应与语篇理解 被引量:11
10
作者 项成东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7-90,共4页
间接照应是语言学中一项较新的研究领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间接照应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并在Halliday&Hassan关于语篇照应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可从语篇世界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语篇间接照应这一问题。
关键词 间接照应 特征 语篇世界 语篇理解
下载PDF
间接照应及其认知推理 被引量:20
11
作者 项成东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9,共5页
间接照应是语言学中一项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间接照应语的四种句法形式和三种语义关系。作者根据 Ariel (1990 )的可及性 (accessibility)理论和 Gundel et al.(1993)提出的已知信息等级结构(Givenness Hierar... 间接照应是语言学中一项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间接照应语的四种句法形式和三种语义关系。作者根据 Ariel (1990 )的可及性 (accessibility)理论和 Gundel et al.(1993)提出的已知信息等级结构(Givenness Hierarchy) ,探讨了间接照应的认知推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 间接照应语 语义关系 信息等级结构 可及性理论 认知推理
下载PDF
《左传》篇章零形回指分布概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建光 朱淑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文章以《左传》为封闭语料,在Givón(1983)话题连续性理论框架内对《左传》12273个篇章零形回指用例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发现:间接回指和抽象回指也有少数使用零形回指的用例。不过,该书用例的主体部分还是先行语为词语的单指类直接回... 文章以《左传》为封闭语料,在Givón(1983)话题连续性理论框架内对《左传》12273个篇章零形回指用例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发现:间接回指和抽象回指也有少数使用零形回指的用例。不过,该书用例的主体部分还是先行语为词语的单指类直接回指;对于这些用例,文章进而专门从先行语的句法位置、指称距离和潜在干扰三个角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也有一些初步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形回指 指称距离 潜在干扰 间接回指
下载PDF
转喻理论视阈下的语篇间接回指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宏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研究了语篇间接回指的转喻问题。语言学界公认转喻的主要功能是指称。语料分析表明,在语篇中间接回指的转喻机制受到语义关联关系、认知框架转化和概念突显属性的制约,语言具有转喻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 间接回指 回指转喻 转喻机制 动态语义
下载PDF
直接回指与间接回指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军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篇章回指通常都是指直接回指,对间接回指现象的关注相对较少。对两种回指的形式、功能和释义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旨在阐明两种回指形式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共性及个性,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直接回指 间接回指 对比
下载PDF
英语定冠词the的语篇照应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9-122,140,共4页
尽管英语定冠词the只是一个小品词,但其在英语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语言学界关于定冠词the的研究表明,该词在语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衔接功能,如语篇照应功能。为了更好的理解、掌握定冠词the的语篇照应功能,文章在总结、归纳已有关于定冠... 尽管英语定冠词the只是一个小品词,但其在英语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语言学界关于定冠词the的研究表明,该词在语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衔接功能,如语篇照应功能。为了更好的理解、掌握定冠词the的语篇照应功能,文章在总结、归纳已有关于定冠词the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了定冠词the的语篇照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冠词THE 语篇照应 间接照应 指示照应
下载PDF
“X_1是Y...X_2VP”结构中人称代词的间接回指分析
16
作者 于善志 王培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2-56,共5页
基于Jackendoff的平行构架,探讨"X_1是Y...X_2VP"假设复句中的人称代词间接回指现象。"X_1是Y...X_2VP"结构所表述的概念结构分为描述层和指称层,人称代词在两个层面的回指也有不同表现,与其句法结构之间存在不匹... 基于Jackendoff的平行构架,探讨"X_1是Y...X_2VP"假设复句中的人称代词间接回指现象。"X_1是Y...X_2VP"结构所表述的概念结构分为描述层和指称层,人称代词在两个层面的回指也有不同表现,与其句法结构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文章把认知系统中各结构成分之间的这种非严格对应关系视为句法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弱接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构架 X1是Y...X2VP 人称代词 间接回指 弱接口
下载PDF
有定名词短语间接回指与语用推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的大脑通过交际活动话语中的某个明说内容或结构对其非明说的指称对象进行推理的一系列非显性思维活动构成了间接回指现象。由有定名词短语建立的间接回指的成因和理据有Grice的“适量准则”和Levinson的“信息原则...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的大脑通过交际活动话语中的某个明说内容或结构对其非明说的指称对象进行推理的一系列非显性思维活动构成了间接回指现象。由有定名词短语建立的间接回指的成因和理据有Grice的“适量准则”和Levinson的“信息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联理论对于间接回指语现象有着更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定名词短语 间接回指 语用推理
下载PDF
间接回指的概念转喻机制研究
18
作者 宋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43-47,共5页
在间接回指的释义过程中,回指语和其隐性先行语之间能够建立起心理实体的同指关系,是由于转喻的操作机制在起作用。这一过程中,相关概念能够被有效地激活和接受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且,回指语和隐性先行语必须是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 在间接回指的释义过程中,回指语和其隐性先行语之间能够建立起心理实体的同指关系,是由于转喻的操作机制在起作用。这一过程中,相关概念能够被有效地激活和接受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且,回指语和隐性先行语必须是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之内的概念映现,才能实现转喻的概念框架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回指 概念转喻 转喻机制 概念框架
下载PDF
小说代词间接回指语汉译的伦理研究——以The Catcher in the Rye两个汉译本为例
19
作者 岑群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35-42,共8页
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观照,以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施咸荣、孙仲旭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结果表明:(1)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方法从宏观上看,以直译为主,辅之以回指语的去除、明晰化和回指语的增益、转换等,虽然施... 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观照,以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施咸荣、孙仲旭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结果表明:(1)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汉译方法从宏观上看,以直译为主,辅之以回指语的去除、明晰化和回指语的增益、转换等,虽然施译本的直译比例远超孙译本;当涉及到具体句子,不同译本中代词间接回指语的译法颇有差异;(2)"文化转向"背景下的翻译伦理及其再现、服务、交际、规范等伦理细则是一个合适的参照和分析手段,可以从微观上分析代词间接回指语各译例的得失;(3)两个汉译本服务于各自的时代,施译更多地想要忠实原文和作者,而孙译兼顾作者和读者。虽然总体上在回指语翻译方面孙译本超过施译本,但都体现了翻译伦理,因此各有千秋,说明了译者风格的客观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代词间接回指语 汉译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下载PDF
基于主观化的小说代词间接回指语翻译
20
作者 岑群霞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5-50,共6页
代词间接回指作为有理据的语言现象,具有语言学、语用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本文基于认知视角,以英汉小说为语料来源,从主观化和主观化对等探讨在识解基础上的小说代词间接回指语翻译。结论如下:1)代词间接回指可借助代词的突显、触发语... 代词间接回指作为有理据的语言现象,具有语言学、语用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本文基于认知视角,以英汉小说为语料来源,从主观化和主观化对等探讨在识解基础上的小说代词间接回指语翻译。结论如下:1)代词间接回指可借助代词的突显、触发语激发的认知框架和百科知识框架获得所指对象的识解;代词间接回指的深层认知动因是主观化,是对回指对象的主观化情绪表达和评价;2)代词间接回指语的翻译是在尽量保持原文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原文和译文中该代词回指语的主观化对等,即说话人对代词间接回指对象的主观情绪和评价的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化 主观化对等 小说代词间接回指 翻译 认知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