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仁型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丁聪聪 王希 +3 位作者 林芳 于乐 陈慧 董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探讨核仁型抗核抗体(ANA)在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就诊患者临床样本71 78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临床标本的ANA,统计核仁型ANA在临床就诊患者中的阳性率,以及核仁型ANA... 目的 探讨核仁型抗核抗体(ANA)在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就诊患者临床样本71 78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临床标本的ANA,统计核仁型ANA在临床就诊患者中的阳性率,以及核仁型ANA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和实验室特征。结果 在71 780例患者ANA常规检测中,ANA阳性的有16778例,阳性率为23.37%。其中核仁型有1708例,占所有ANA常规检测的2.38%,在ANA阳性者中的比例为10.18%。>20~<50岁组和≥50岁组中不同性别患者核仁型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岁组中不同性别患者核仁型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女性的核仁型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20~<50岁组女性核仁型ANA阳性率为最高。不同年龄组男性核仁型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A阳性率以风湿免疫科患者为最高(70.35%),但核仁型ANA阳性主要见于生殖医学中心(12.90%)、呼吸内科(12.40%)及神经内科(11.29%)等科室,且科室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08例核仁型ANA阳性者中,420例做了ANA滴度,包括34例AID患者,386例非AID患者。核仁阳性滴度在非AID患者与AID患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仁型是ANA阳性者中的常见荧光模式,在ANA阳性者中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核仁型ANA阳性率和滴度在不同AID疾病中均存在差异。联合其他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A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型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广杰 陈洁 李士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2814-2816,共3页
目的比较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诊断自身免疫疾病的价值。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33例,非SLE自身免疫疾病组59例,非自身免疫疾病组43例,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2种方法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抗核抗体... 目的比较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诊断自身免疫疾病的价值。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33例,非SLE自身免疫疾病组59例,非自身免疫疾病组43例,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2种方法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抗核抗体(ANA),并进行分析。结果 ELISA法检测SLE组、非SLE自身免疫疾病组中高效价的ANA分别为(2.621±1.700)、(2.248±1.781),IIF法分别为(2.715±0.730)、(2.544±0.59),但前者测出非自身免疫疾病中的ANA(1.034±1.050)低于后者ANA的效价(2.253±0.691)。结论 ELISA检测可提高ANA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辽宁省部分地区人群疱疹病毒-6型的抗体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玉坤 高文武 +4 位作者 侯继东 李颖 张会仁 侯美华 张彦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沈阳、阜新、本溪三地区进行了抗人疱疹病毒-6型(HHV-6)抗体的调查。结果,健康脐带血的阳性率为100%(30/30),幼儿急疹患儿急性期血与HHV-6抗原均无特异性阳性反应,恢复期血100%转...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沈阳、阜新、本溪三地区进行了抗人疱疹病毒-6型(HHV-6)抗体的调查。结果,健康脐带血的阳性率为100%(30/30),幼儿急疹患儿急性期血与HHV-6抗原均无特异性阳性反应,恢复期血100%转阳(12/12),其抗体IgG效价在1∶80~1∶320之间,健康人血清的总阳性率为72.4%(299/415)。6个月~2岁的婴幼儿抗体阳性率最高(84%~96%)。提示,这一新发现的幼儿急疹病原体人疱疹病毒-6型早已在我国人群之间广泛感染蔓延。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力逐渐下降,6个月以后抗体升高,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表明HHV-6感染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6型 抗体 免疫荧光抗体法
下载PDF
抗寨卡病毒包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史凤娟 刘静娴 +3 位作者 温恬 曾晓燕 郭喜玲 焦永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59-661,共3页
目的制备抗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其免疫反应特异性。方法将ZIKV重组E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用50%聚乙二醇(PEG)融合,经过含有次黄嘌呤、氨基喋呤和胸腺嘧... 目的制备抗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其免疫反应特异性。方法将ZIKV重组E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用50%聚乙二醇(PEG)融合,经过含有次黄嘌呤、氨基喋呤和胸腺嘧啶的培养基筛选出阳性克隆,采取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株。利用筛选到的单抗作为一抗,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免疫转印试验,鉴定单抗的反应特异性。结果筛选出1株针对寨卡病毒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命名为13E7-E9),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免疫转印试验结果表明,该单抗可与寨卡病毒E蛋白结合,且与登革病毒无交叉。结论成功筛选1株抗寨卡病毒E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为研发寨卡病毒的免疫诊断试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包膜蛋白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免疫转印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丁耀东 范雪丽 +3 位作者 胡彦 陈华 谭立明 陈娟娟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697-700,共4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ds DNA)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度,并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情况的一致性,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640例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进行研究,其中215例SLE患者...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ds DNA)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度,并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情况的一致性,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640例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进行研究,其中215例SLE患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线性印迹法(LIA)、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同时检测抗ds DNA抗体。结果抗ds DNA抗体用IIF、LIA和RIA法在SLE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0.00%、43.72%、47.44%,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三种方法特异性分别为98.35%、96.24%、94.59%,符合率分别为78.75%、78.59%、78.75%,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三种方法在SLE活动期的检出率分别为60.76%、58.23%、60.76%,与SLE稳定期有显著差异,用RIA检测的抗ds DNA抗体的浓度与SLE活动性存在显著的线性趋势(P<0.05)。结论抗ds DNA抗体不仅可以作为SLE患者的诊断标准还对其活动性的评估有着指导作用;三种方法学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有条件的医院建议联合采用两种以上方法相互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链DNA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线性印迹法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抗核抗体复筛查试验阴性与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阳性的关联 被引量:1
6
作者 肖静 杨元好 +1 位作者 梁燕 刘文毅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0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复筛查试验阴性与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阳性的关联。方法对2065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阴性结果的样本进行免疫印迹法(LIA)检测,并使用ELISA进行辅助检测。观察IIF阴性结果下LIA、ELISA检测结果,并对样本稀释度...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复筛查试验阴性与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阳性的关联。方法对2065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阴性结果的样本进行免疫印迹法(LIA)检测,并使用ELISA进行辅助检测。观察IIF阴性结果下LIA、ELISA检测结果,并对样本稀释度对结果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 165例IIF阴性样本经LIA确认为阳性,其中以SS-A最多,达到29.76%。通过ELISA检测SS-A,发现与LIA符合率达到88.0%;而通过降低样本稀释度,可以发现50%的样本是因为特异性抗体的浓度较低才漏检的。结论对于高度怀疑为AID的患者,不管IIF检测是否为阳性,都应该进行LIA的复检,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特异性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在APP疫苗保护效果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7
作者 邵美丽 刘思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0,I0001,共4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免疫攻毒后小鼠肺脏中的APP抗原进行了定位,比较了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对小鼠肺脏中APP抗原的清除能力,同时与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肺脏的病理学变化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表明,灭活疫苗组和重组亚单位疫...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免疫攻毒后小鼠肺脏中的APP抗原进行了定位,比较了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对小鼠肺脏中APP抗原的清除能力,同时与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肺脏的病理学变化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表明,灭活疫苗组和重组亚单位疫苗组小鼠肺脏的荧光强度、数量均明显弱于对照组,而重组亚单位疫苗组又明显弱于灭活疫苗组。说明两种疫苗均对APP抗原有一定的清除和中和作用,且重组亚单位疫苗的作用强于灭活疫苗。该结果与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和肺脏病理学损伤的结果一致。说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定位免疫攻毒后小鼠肺脏中的APP抗原作为疫苗保护效果的一种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 APP疫苗 保护效果 评价
下载PDF
广东地区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8
作者 李云珍 姚少濠 +1 位作者 李玲 苏坤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是否存在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是否存在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的病原体阳性率以及合并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92例患者中有368例阳性,阳性率为11.53%,女性阳性率13.29%高于男性阳性率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组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阳性患者中,93.75%为单一一种病原体感染,6.25%为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以MP最常见,其次是INFB和CB,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模式为MP+INFB;(4)病原体流行的时间段为春夏两季,MP、CB、ADV和PIVs好发于春季和夏季,其他5种病原体感染未见明显季节性变化。结论该地区老年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女性较男性易感,感染病原体以MP最高,其次为INFB和CB。呼吸道病原体不同季节流行情况不同,采用9项病原体IgM抗体联检可快速检测出病原体,为当地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呼吸道疾病 病原体IgM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流行特点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左克 李生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3-54,57,共3页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与印迹法(LIA)检测ANA谱(ANAS)的诊断结果,并分析二者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风湿科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住院及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IIF与LIA分...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与印迹法(LIA)检测ANA谱(ANAS)的诊断结果,并分析二者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风湿科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住院及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IIF与LIA分别检测ANA与抗核抗体谱ANA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ANA阳性共127例,ANAS阳性84例,最终确诊AID 96例,各种特异性抗体均有检出,优势性检验发现总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IIF检测ANA的阳性率高于LIA,但对于疾病的诊断价值,则LIA检测ANAS优于IIF检测ANA,临床上二者不可互相代替,应联合检测,防止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法 印迹法 抗核抗体 相关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不同检测技术检测抗核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燕华 王伟佳 马京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对不同检测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2例,非SLE AID患者97例,非AID患者92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 目的对不同检测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2例,非SLE AID患者97例,非AID患者92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ANA。结果 ELISA法与IIFA法检测ANA在3组受试者中平均符合率为78.8%。ELISA法与IIFA法检测ANA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598,P<0.05)。AID组及非AID组均存在ANA检测IIFA+LIA-者,荧光滴度分布均以1∶100为主。AID组及非AID组IIFA+LIA-者荧光模式均以核颗粒型为主,分别占67.44%和54.69%,2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核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IFA-LIA+组中AID患者占73.3%,比例高于非AID组,AID组IIFA-LIA+患者以SSA/Ro60、SSA/Ro52、SSB/La为主要阳性自身抗体,而非AID组IIFA-LIA+患者以anti-Sm、SSA/Ro52、SSB/La、CenpB为主要阳性抗体。结论临床上诊断AID时应注重多指标多方法联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间接免疫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线性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抗体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文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1期90-92,共3页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方法(CLIA)、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和被动凝集法(PPA)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可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153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被动凝...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方法(CLIA)、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和被动凝集法(PPA)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可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153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被动凝集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比较这三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的差异,以协助临床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 PA法检测出(IgM+IgG)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数分别为60(39.22%)和93(60.78%);CLIA检测出(IgM)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数分别为57(37.25%)和96(62.75%);IFA检测出(IgM)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数分别为54(35.29%)和99(64.71%);以上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IFA/PA、IFA/CLIA和CLIA/PA进行一致性分析,CLIA/PA组、CLIA/IFA组和IFA/PA组的Kappa值分别0.903、0.929和0.867,三种检测方法一致性好(Kappa系数均> 0.75)。结论电化学发光方法(CLIA)、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和被动凝集法(PPA)均在检测肺炎支原体中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均可用于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且CLIA法由于检测MP分型抗体具备精密度高、用时短、操作自动化等优势,有望替代IFA法和PA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 被动凝集法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清银 涂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7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检测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中的结果应用分析。方法分别采用IIFA和胶乳法检测5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抗核抗体(ANA)。结果 IIFA法检测血清ANA的灵敏度为76%,胶乳法检测血清ANA的灵敏度...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检测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中的结果应用分析。方法分别采用IIFA和胶乳法检测5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抗核抗体(ANA)。结果 IIFA法检测血清ANA的灵敏度为76%,胶乳法检测血清ANA的灵敏度为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IFA法检测ANA的敏感度明显高于胶乳法,提高了临床的阳性检出率。IIFA法用于ANA的筛查,阳性标本在进行滴度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胶乳法
下载PDF
肾脏病患者血清ANCA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福利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在肾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ⅡF)法检测抗ANCA,联合ELISA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3),观察99例肾脏病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应用Ⅱ...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在肾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ⅡF)法检测抗ANCA,联合ELISA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3),观察99例肾脏病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应用ⅡF检测ANCA,联合ELISA检测MPO和PR3,肾脏病ANCA阳性率37%,其中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阳性率分别为57%、21%和20%。结论:ANCA在肾小球肾炎和紫癜性肾炎中阳性率高,有重要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肾脏病
下载PDF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PRV/gE蛋白及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DF)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和超 梁婉 +5 位作者 范桂芳 彭忠 华琳 汤细彪 陈焕春 吴斌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28-1434,共7页
为了建立高效灵敏的伪狂犬病病毒(PRV) gE蛋白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诊断方法,本研究将PRV/HN/SMX/2012毒株gE蛋白的自身信号肽及胞外域片段克隆到pFastBacHT B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B-gE,并转化至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 为了建立高效灵敏的伪狂犬病病毒(PRV) gE蛋白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诊断方法,本研究将PRV/HN/SMX/2012毒株gE蛋白的自身信号肽及胞外域片段克隆到pFastBacHT B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B-gE,并转化至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过3次蓝白斑筛选获得含有gE基因的重组杆粒rBacmid-gE。随后,将该杆粒转染至sf9昆虫细胞中,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AcMNPV-gE。经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进行鉴定分析,发现重组gE蛋白在sf9细胞中表达。利用该sf9细胞建立检测血清中gE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DF)方法,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发现,将血清和羊抗猪FITC-IgG分别进行1∶40和1∶2 000稀释时所建立的方法能针对血清中gE抗体产生较强的特异性荧光;通过与商业化的ELISA检测gI/gE试剂盒(IDEXX)比较,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与商业化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3.18%(164/176),阳性结果符合率93.75%(120/128),阴性结果符合率91.67%(44/48),2种方法存在很强的一致性(Kappa=0.832,CI=95%);-20℃条件下保存2个月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PRV) GE基因 杆状病毒Bac to Bac表达系统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d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