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在社会运动集体认同建构中的作用初探——以“启东事件”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9-96,共8页
本文以"启东事件"为例,将事件划分为环境运动和民权运动两个阶段,采用戈夫曼的"框架理论",通过对两个阶段中新媒体平台中新闻报道和网民意见的分析,再现该事件中集体认同形成的过程,探讨新媒体在集体认同形成的过... 本文以"启东事件"为例,将事件划分为环境运动和民权运动两个阶段,采用戈夫曼的"框架理论",通过对两个阶段中新媒体平台中新闻报道和网民意见的分析,再现该事件中集体认同形成的过程,探讨新媒体在集体认同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认为,新媒体在社会运动集体认同形成过程中主要起到范畴化、唤醒并生产集体记忆、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和提供不同类型话语间充分竞争的可能性的作用,这些作用在认同形成的"聚合""融合"和"磨合"的三个环节中都有体现。而新媒体的作用均是依附于既有的现实展开的,对这一问题更为深入的讨论应该对阶级、个人利益、文化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检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认同 新媒体 环境运动 转型 民权运动
下载PDF
集体记忆视角下的工业设施元素价值利用与设计
2
作者 乔治 石宇翔 薛艳敏 《包装工程》 CAS 2024年第18期202-215,239,共15页
目的构建集体记忆视角下工业设施元素利用与设计方法,探索基于集体记忆的工业设施保护再利用设计路径,阐释文化遗产价值,完成文化遗产的记忆元素识别提取,将记忆元素植入到工业设施的再利用中,营造工业文化遗产过去生活场景,最终重塑工... 目的构建集体记忆视角下工业设施元素利用与设计方法,探索基于集体记忆的工业设施保护再利用设计路径,阐释文化遗产价值,完成文化遗产的记忆元素识别提取,将记忆元素植入到工业设施的再利用中,营造工业文化遗产过去生活场景,最终重塑工业集体文化记忆。方法通过调查分析相关基础资料,形成对文化遗产的记忆认知,进行记忆元素的提取转化,将记忆元素与工业设施的情景联系结合,从物质性与非物质性记忆元素两个角度对工业设施保护再利用进行设计研究。结果通过集体记忆视角构建了工业设施元素利用与设计方法,建立了地方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完成了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凸显、凝聚传承,实现了集体记忆的重塑和延续。结论工业设施保护再利用研究是以集体记忆重塑为目的,用集体记忆引导工业设施再利用设计,完成记忆元素对工业设施的设计植入,达成文化遗产的形态重构、功能植入,优化厂区布局,焕发厂区活力,最终构建地方认同、完成记忆重塑,为工业设施保护再利用研究提供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施 集体记忆 记忆元素 元素转化 地方认同
下载PDF
奥斯曼(Otto)与鲁米(Rumi):外籍“景漂”与景德镇陶瓷人文景观建构的互动关系
3
作者 邝蓝岚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156,共10页
"奥斯曼"(Otto)与"鲁米"(Rumi)是土耳其籍"景漂"艺术家Ekrem Yazici来到中国后替自己选择的代称。以Ekrem Yazici为对象展开的初步田野调研案例说明,外籍"景漂"的文化自觉以及他们作为行动者... "奥斯曼"(Otto)与"鲁米"(Rumi)是土耳其籍"景漂"艺术家Ekrem Yazici来到中国后替自己选择的代称。以Ekrem Yazici为对象展开的初步田野调研案例说明,外籍"景漂"的文化自觉以及他们作为行动者对景德镇陶瓷人文艺术景观建构的主动参与,反映了在建构过程中,外籍"景漂"由"他者"到"行动者"身份的转变、认同与重塑,同时也论证了现当代外籍在华艺术家群体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行动者",是现当代中国人文艺术景观建构过程中不应被忽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景漂” “行动者” 人文艺术景观建构 田野调研 身份认同及转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