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小作战单元处置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研究
1
作者 邢志 宋维才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1-36,共6页
近年来,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在全国多地时有发生,因其具有暴力性强、对抗性强、舆情扩散快等特点,成为当前公安机关及民辅警面对的第一大威胁。最小作战单元构想具备组成结构较为稳定、处置方法灵活多变、应急构建成型迅速等特点,经过各... 近年来,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在全国多地时有发生,因其具有暴力性强、对抗性强、舆情扩散快等特点,成为当前公安机关及民辅警面对的第一大威胁。最小作战单元构想具备组成结构较为稳定、处置方法灵活多变、应急构建成型迅速等特点,经过各级公安机关的实践,逐步成为当前公安机关处置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的主角,具有较大的优势与发展空间。最小作战单元在处置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时,需要具备指挥决策、处置程序、装备保障等要素,结合其固有优势和特点,对刀斧砍杀类警情处置提出盾、叉、长棍、手枪等不同警械组合战法,对车辆冲撞类警情处置总结紧急避险、抵近强攻、车辆逼停等措施,对纵火爆炸类警情处置梳理爆炸物识别与先期处置、盾、叉、灭火器组合等处置方法,为一线实战单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作战单元 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 处置方法
下载PDF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研究——以“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暴打”事件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武桥 黄永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90,27,共7页
"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暴打"事件满城风雨,成为各新闻媒体舆论聚集的焦点,并引起网络舆论对社会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高度关注。通过对"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暴打"事件的网络传播研究发现:主流网络媒体在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报... "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暴打"事件满城风雨,成为各新闻媒体舆论聚集的焦点,并引起网络舆论对社会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高度关注。通过对"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暴打"事件的网络传播研究发现:主流网络媒体在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报道议题引导上占主导地位,在舆论引导、声援反暴力、反不文明现象作用明显。但是在议程设置上处于被动地位、引导舆论上仍存发力不足、网民情绪引导上缺乏力度,而增强主流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媒体公信力、提高信息准确性、发挥平台优势将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 网络舆情传播 社会公共安全
下载PDF
报复社会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历史演变与综合防治(1978-2013)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春雷 任韧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1-109,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中,报复社会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从之初的个别省市偶发逐渐蔓延至全国且逐年攀升,并呈现出以男性犯罪人为主、以纵火和爆炸为主要作案手段、公共场所及中小学校园成为主要作案地点、私人恩怨和个人需求未得到政府满足...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中,报复社会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从之初的个别省市偶发逐渐蔓延至全国且逐年攀升,并呈现出以男性犯罪人为主、以纵火和爆炸为主要作案手段、公共场所及中小学校园成为主要作案地点、私人恩怨和个人需求未得到政府满足为案件主要起因、以不特定公众为主要侵害对象、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为了有效防控报复社会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需要全面提高罪前的综合防控与预测预警能力、罪中的现场处置与应急反应能力以及罪后的严厉打击与妥善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复社会 极端暴力犯罪 预测预警 现场处置 应急 防控
下载PDF
关于极端主义的概念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政勋 程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77-85,共9页
极端主义是以歪曲的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表现或者实施的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主张和行为,包括极端民族主义、极端环保主义和极端动物保护主义、反堕胎极端主义等,但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具有目的的政... 极端主义是以歪曲的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表现或者实施的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主张和行为,包括极端民族主义、极端环保主义和极端动物保护主义、反堕胎极端主义等,但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具有目的的政治性和反社会性、主张的异己否定性、手段的暴力型、本质的非宗教型的特征,它肇始于非法宗教活动,通过坚定恐怖主义信念、发展暴恐组织成员、传授暴恐犯罪非法、勾结境外敌对势力等方式催生着恐怖主义。国家打击和遏制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以铲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主义 恐怖主义 思想基础 煽动歧视 煽动仇恨 暴力
下载PDF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及其防控机制研究——基于75个犯罪案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冯卫国 王超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7-45,共9页
当前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呈现多发态势。如何有效防控此类犯罪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运用频率统计、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从公开媒体收集到的2001~2014年的75例相关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该类犯罪的特征,并对其制... 当前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呈现多发态势。如何有效防控此类犯罪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运用频率统计、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从公开媒体收集到的2001~2014年的75例相关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该类犯罪的特征,并对其制约因素和刑罚威慑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犯罪人的贫困发生率是制约其犯罪的重要原因,而刑罚对其犯罪的威慑效应较小。因此,对此类犯罪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做到社会控制与社会支持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刑罚威慑效应 贫困率 实证检验
下载PDF
防范和遏制宗教极端主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叶小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10,共6页
宗教极端主义一般都具有极端性、狂热性、蛊惑性的特点,常常能够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成为暴力恐怖主义的思想工具。在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三股恶性思潮合流,成为威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最大... 宗教极端主义一般都具有极端性、狂热性、蛊惑性的特点,常常能够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成为暴力恐怖主义的思想工具。在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三股恶性思潮合流,成为威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最大敌人。防范和遏制宗教极端主义,在新阶段要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针对"祸水东渐"推进"战略西进";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基本方针,保护信教群众的信仰自由权利,发挥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要严厉打击那些制造、传播宗教极端主义的不法分子;要善于审时度势,认清祸水源头,强调宗教极端主义是一切民族、一切宗教的公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极端主义 暴力恐怖主义 民族分裂主义 宗教方针政策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阈下基于系统脆弱性分析的城市公交应急管理研究——以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成都“6·5”公交纵火案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卢文刚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9-226,共8页
城市公交与民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公交系统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复杂系统,其系统脆弱性特征明显。如何及时有效应对公交突发事件,推进城市公交公共安全治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基于... 城市公交与民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公交系统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复杂系统,其系统脆弱性特征明显。如何及时有效应对公交突发事件,推进城市公交公共安全治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基于系统脆弱性的城市公交相关风险因素,对公交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成都"6·5"公交车纵火事件的应急处置进行剖析,提出了风险社会视阈下基于系统脆弱性分析的构建城市公交公共安全长效机制,加强公交应急管理对策建议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交 应急管理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 系统脆弱性 成都“6·5”公交车纵火案
下载PDF
改革深水区个体极端暴力事件应对与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峰 《阅江学刊》 2014年第3期82-87,112,共7页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个体极端暴力事件呈高发态势,暴露出的是政府与社会关系长期疏离致使社会进入转型期后一些社会个体境遇问题愈益突出和复杂,而基于传统管制思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对乏力。治本之策是立足"以人为本",从国...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个体极端暴力事件呈高发态势,暴露出的是政府与社会关系长期疏离致使社会进入转型期后一些社会个体境遇问题愈益突出和复杂,而基于传统管制思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对乏力。治本之策是立足"以人为本",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层面推动创新社会管理向创新社会治理转变,构建善治意义上的治理服务型政府,通过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解决公共安全问题,为民造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极端暴力事件 治理 善治 社会治理 以人为本
下载PDF
现场处置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的战法探析——以持刀斧砍杀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锋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8-80,121,共4页
囿于我国对于枪支的严格管控,公共场所的个人极端暴力行为多以持刀斧砍杀的形式出现。近年来我国持刀斧砍杀个人极端暴力行为案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界定并剖析以持刀斧砍杀为典型的个人极端... 囿于我国对于枪支的严格管控,公共场所的个人极端暴力行为多以持刀斧砍杀的形式出现。近年来我国持刀斧砍杀个人极端暴力行为案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界定并剖析以持刀斧砍杀为典型的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的概念及其特点,围绕目前我国公安民警在应对此类案(事)件现场处置中的突出问题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现场处置战法,可为公安民警安全有效处置持刀斧砍杀个人极端暴力行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行为 现场处置 战法
下载PDF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维扬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6-79,共4页
社会戾气背景下的极端暴力事件因其社会危害性极大、屡屡击破人们心理底线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体认知、情感以及家庭、社会、文化等方面,试图加深对这一社会现象... 社会戾气背景下的极端暴力事件因其社会危害性极大、屡屡击破人们心理底线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体认知、情感以及家庭、社会、文化等方面,试图加深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戾气 极端暴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生成原因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卫国 《警学研究》 2022年第1期5-16,共12页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生成原因可以归纳为宏观原因、中观原因和微观原因三个层次。此类犯罪的生成机理,就是上述三个层次及其各自包含的多种致罪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治理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略,坚持司法惩治与治安防控并...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生成原因可以归纳为宏观原因、中观原因和微观原因三个层次。此类犯罪的生成机理,就是上述三个层次及其各自包含的多种致罪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治理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略,坚持司法惩治与治安防控并重,社会控制与社会支持并重,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并重,犯罪治理与社会治理并重。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会心态建设等,应是有效控制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原因 治理 治安防控 应急处置
下载PDF
喜剧与暴力·暴力与死亡·死亡与救赎——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被引量:17
12
作者 方汉泉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3-67,共5页
奥康纳的短篇故事《好人难寻》表面上并不复杂 ,但对于不太了解其宗教和哲学观的中国读者来说较难读懂。本文从喜剧与暴力 ,暴力与死亡 ,死亡与救赎三个相关的层面去解读这篇名作。
关键词 奥康纳 《好人难寻》 喜剧 暴力 死亡 救赎 宗教观 极端化
下载PDF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产生的心理原因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科莲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5期129-131,共3页
近一、两年来,我国个人极端暴力事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个体的心理原因起决定性作用;个人极端暴力事件... 近一、两年来,我国个人极端暴力事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个体的心理原因起决定性作用;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合力,齐抓共管,实施社会和心理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 挫折 认知归因 心态建设
下载PDF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预防路径解析——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加民 卜全民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稳定寄予新期待。结合个人极端暴力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犯罪这一社会热点事件,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视角分析近年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探究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稳定寄予新期待。结合个人极端暴力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犯罪这一社会热点事件,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视角分析近年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犯罪预防的社会治安防控综合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 个人极端暴力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极端暴力犯罪心理的生成及预防——以“贫困生劫匪”黎某抢劫案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亚文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9-33,共5页
近年来,伴随着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日益严峻,以经济问题为主要原因所导致的贫困大学生极端暴力犯罪现象也随之暴露。贫困大学生极端暴力犯罪心理的生成主要基于如下两个原因:一是因经济问题所引起的紧张心理,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日益严峻,以经济问题为主要原因所导致的贫困大学生极端暴力犯罪现象也随之暴露。贫困大学生极端暴力犯罪心理的生成主要基于如下两个原因:一是因经济问题所引起的紧张心理,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心理问题导致低的社会控制。针对个体面临的客观问题,贫困大学生应当形成理性的挫折反应和准确的角色定位,努力平衡自身的需要结构,让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扬长避短,实现个人的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极端暴力犯罪 犯罪心理 犯罪预防
下载PDF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犯因性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海 王慧如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作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社会矛盾激发的社会失序现象。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治安形势日益复杂,正确认识并有效预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为全社会面临的共同命题。近期媒体呈现的典型案件,能够...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作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社会矛盾激发的社会失序现象。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治安形势日益复杂,正确认识并有效预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为全社会面临的共同命题。近期媒体呈现的典型案件,能够集中反映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犯因性因素。深究这些犯因性因素有利于加强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针对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犯因性分析 治理对策建议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猛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
近年来,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学术界对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研究多是从心理学和犯罪学等微观角度来进行,较少考察社会因素对犯罪主体的重要影响,鉴于这一情况... 近年来,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学术界对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研究多是从心理学和犯罪学等微观角度来进行,较少考察社会因素对犯罪主体的重要影响,鉴于这一情况,应着重探讨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宏观社会背景,从社会排斥理论出发,分析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发生机理,进而从社会融合理论的角度提出化解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路径,实现对受社会排斥的社会群体的融合,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下载PDF
极端暴力犯罪事件的起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晓春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6期63-66,共4页
近年来,国内频繁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极端暴力犯罪的产生,既有外在环境的原因,也有犯罪人主观心理上的内因。对此,一方面要加强防控,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警务战术训练,研究战术原则和战术对策,提高... 近年来,国内频繁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极端暴力犯罪的产生,既有外在环境的原因,也有犯罪人主观心理上的内因。对此,一方面要加强防控,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警务战术训练,研究战术原则和战术对策,提高处突防暴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力 犯罪事件 战术 对策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行为极化: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生成机理及防控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子琪 赵云亭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8-68,I0002,共12页
个体报复社会事件频发是风险社会背景下个体力量膨胀的具体表现。此类事件的生成机理多为外部社会排斥引发个体的情感畸变,从而导致其行为极化,最终个体以表演式暴力寻求社会承认,展示自我的越轨过程。社会排斥必然会导致个体能力的剥... 个体报复社会事件频发是风险社会背景下个体力量膨胀的具体表现。此类事件的生成机理多为外部社会排斥引发个体的情感畸变,从而导致其行为极化,最终个体以表演式暴力寻求社会承认,展示自我的越轨过程。社会排斥必然会导致个体能力的剥夺与生活机会的限制,大致分为市场、政治参与、公共服务与社会关系等四种类型的排斥。而报复动机的形成是个体情感极化的结果,由社会排斥带来的某些负性情感体验经过环境的持续刺激趋向极端化。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由遭遇排斥到最终的个体报复行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对于此类事件的预警与防控必须摒弃"突发""偶然"的陈旧观念,树立过程控制的理念,在维持刚性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弹性社会心态的舒展中寻求柔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报复社会 社会排斥 行为极化 表演式暴力
下载PDF
社会稳定视角下个人极端暴力事件问题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馨培 马振超 《警学研究》 2019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当前社会大局稳定,但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多发。以"张扣扣事件"为例,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经媒体报道的点燃、公众的集体共鸣以及公众对事件的持续关注使得事件影响扩大。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原型"... 当前社会大局稳定,但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多发。以"张扣扣事件"为例,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经媒体报道的点燃、公众的集体共鸣以及公众对事件的持续关注使得事件影响扩大。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原型"因素、互联网因素三个方面,具有危害公共安全、引发社会危机、导致民粹主义泛滥、对维稳工作提出挑战的消极社会影响。防范、应对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政府要以人为本、信息公开、增强基层官员素质、维护法治权威;社会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共治效能;同时公安机关应当转变态度提高警惕、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加大网络媒体监管和惩处力度、完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 社会稳定 “张扣扣事件”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