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郭金成 华琦 +3 位作者 许敏 温宇梅 刘东霞 李东宝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调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调查412例STEMI患者,记录患者延迟(PD)、转运延迟(TD)和院前延迟(PHD)。将PHD分为≤6h和>6h两组,分析社会描述性因素、临床因素和心理因素对PHD的... 目的调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调查412例STEMI患者,记录患者延迟(PD)、转运延迟(TD)和院前延迟(PHD)。将PHD分为≤6h和>6h两组,分析社会描述性因素、临床因素和心理因素对PHD的影响。结果412例STEMI患者院前延迟中位数:PD75min,TD50min,PHD170min。单因素分析与PHD有关的变量是:心绞痛史、典型症状、头晕、晕厥、严重疼痛、突然发作、症状进展、直接到指定医院、怀疑心肌梗死、认为是心脏起源疾病、恐惧感、重视症状、等待症状消失、不愿打扰别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直接到指定医院、突然发病、症状进展、重视症状和担心打扰他人是院前延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患者延迟和基层医院诊断延误是院前延迟的主要原因。直接到指定医院、突然发病、症状进展、重视症状和担心打扰他人是院前延迟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院前延迟 因素
下载PDF
小剂量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用于婴幼儿全身麻醉复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卿帅 孙广运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对婴幼儿全身麻醉复苏时间、血流动力学和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婴幼儿5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阿托品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在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后,纳洛酮组的... 目的研究小剂量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对婴幼儿全身麻醉复苏时间、血流动力学和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婴幼儿5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阿托品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在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后,纳洛酮组的患儿给予纳洛酮2μg/kg复合新斯的明20μg/kg静脉注射,阿托品组的患儿给予阿托品10μg/kg复合新斯的20μ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的患儿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分别观察和记录给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并比较患儿自然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气管拔管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三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纳洛酮组及阿托品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托品组相比,纳洛酮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氧饱和度下降的患儿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可以加快婴幼儿的麻醉苏醒和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拔管后氧饱和度的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纳洛酮 新斯的明 全麻 复苏
下载PDF
Successfu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a giant polyp in a 21-month-old female 被引量:2
3
作者 Eun-Young Jung Soon-Ok Choi +3 位作者 Kwang Bum Cho Eun Soo Kim Kyung Sik Park Jin-Bok H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期323-325,共3页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is now recognized a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modali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pithelial lesions.A 21-month-old female was admitted with a giant hyperplastic polyp causing a gastric o...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is now recognized a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modali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pithelial lesions.A 21-month-old female was admitted with a giant hyperplastic polyp causing a gastric outlet obstruction.Successful ESD was performed with caution.The post-procedural course was uneventful without a bleeding episode.Although further study of the feasibility of ESD in early children is necessary,ESD could be applied to avoid laparotomy even in young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TRUCTIO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nfanT Hyperplastic polyp
下载PDF
Resolution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treated with a novel polyphenol-based prebiotic 被引量:1
4
作者 Telma Noguera Robert Wotring +3 位作者 Chris R Melville Kara Hargraves Jochen Kumm John M Morto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4期12301-12307,共7页
AIM: To test efficacy and durability of a polyphenol-based prebiotic treatment for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a 300 patient double-blinded clinical study.
关键词 Prebiotic GASTROENTERITIS DIARRHEA ROTAVIRUS infant Mortality DEHYDRATION HEARTBURN POLYPHENOL Aliva Greenteaspoon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icroRNA-495-5p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孙祎璠 马俐 +2 位作者 龚小慧 洪文超 蔡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血清中microRNA-495-5p(miRNA-495-5p)的表达变化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miRNA-495-5p与BPD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NICU住院治疗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选...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血清中microRNA-495-5p(miRNA-495-5p)的表达变化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miRNA-495-5p与BPD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NICU住院治疗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选取具有早期BPD临床表现的20例患儿为BPD组,无早期BPD临床表现的2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儿末梢外周血,每组各随机选取5例患儿,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两组患儿血清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s;每组各随机选取6例患儿,采用RT-PCR技术再次验证其差异性表达。应用TargetScan、miRDB、miRWalk数据库对miRNA-495-5p进行靶基因预测;采用DAVID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BPD组患儿血清miRNA-495-5p表达显著上调(P<0.05)。通过3种数据库预测miRNA-495-5p的靶基因共有117个,其靶基因功能分别富集于转录调节活性、转录激活活性、转录辅助激活活性等分子功能,代谢过程的调控、依赖DNA的转录调控、血管模式等生物学过程,以及核质、膜组分、不溶性组分等细胞组分上(P<0.05);信号转导通路则显著富集于mTOR信号通路中(P<0.05)。结论miRNA-495-5p可能通过调控新生血管生成、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及自噬等参与BPD的发生发展,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在BPD中的作用及功能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microRNA-495-5p 生物信息学 早产儿
下载PDF
山东省东营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爱玲 单秀民 +1 位作者 崔向东 吴隆声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12期836-837,共2页
目的了解全民食盐加碘后东营市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和学龄儿童等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方法采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定尿碘;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结果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3.78μg/L,不同孕期尿碘水平无显著差异,哺... 目的了解全民食盐加碘后东营市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和学龄儿童等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方法采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定尿碘;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结果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3.78μg/L,不同孕期尿碘水平无显著差异,哺乳期妇女为151.25μg/L,0~2岁婴幼儿尿碘中位数为187.46μg/L,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6.54μg/L,其尿碘值低于50μg/L的构成比均在10%以下。调查家庭食用盐1250份,碘盐覆盖率为99.28%,中位数为31.46mg/kg。结论东营市重点人群的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相对于学生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尿碘水平明显向低值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孕与哺乳期妇女 婴幼儿 碘营养 尿碘 监测
下载PDF
163例早产儿0~36月龄系统管理生长发育情况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佳佳 李婷玉 解雪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925-929,共5页
目的:监测并分析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早产儿0~36月龄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为不断优化早产儿系统保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出生,并在3岁内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的163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分为小于胎龄儿(S... 目的:监测并分析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早产儿0~36月龄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为不断优化早产儿系统保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出生,并在3岁内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的163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15例和适于胎龄儿(AGA)组148例2个亚组。另选择同年龄段足月儿170名为对照组。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各月龄的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质量在1月龄、6月龄及36月龄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身长在1、6、12、18、24、30、36月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在1、6及36月龄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年龄别身长Z评分(HAZ)在1、6、12、18、24、30、36月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早产儿SGA组WAZ在1月龄至18月龄均低于AGA组(P<0.05~P<0.01),HAZ在1月龄至30月龄均低于AGA组(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SGA、AGA组营养不良率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0~36月龄内,早产儿追赶性生长发育趋势良好,但至36月龄仍落后于足月儿,1~12月龄是一个生长高峰期;早产儿SGA组追赶性生长速度低于AGA组,在24~36月龄是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应重视该段时期的儿童保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系统管理 生长发育 Z评分 营养性疾病
下载PDF
1岁以内婴儿先心病伴肺高压的急诊手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景皓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5年第2期71-73,共3页
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1岁以内婴儿先心病伴肺高压11例,年龄平均5.7月±0.8,体重平均在5.2公斤±0.6,所有病例术前均有反复肺部感染及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心衰,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一... 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1岁以内婴儿先心病伴肺高压11例,年龄平均5.7月±0.8,体重平均在5.2公斤±0.6,所有病例术前均有反复肺部感染及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心衰,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缺损修补的急诊手术,其中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方法,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死亡1例。本文着重对急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对这类病儿术后肺高压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先天性心脏病 急诊手术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西甲硅油联合微量泵泵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佳群 陈新瑶 +2 位作者 方幼玉 郭梓伟 黄伟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41-42,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探讨一种更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生存率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本院儿科住院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180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方式喂养。A组行常规胃管鼻饲,B组行微量泵泵奶,C组行西甲硅油联合... 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探讨一种更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生存率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本院儿科住院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180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方式喂养。A组行常规胃管鼻饲,B组行微量泵泵奶,C组行西甲硅油联合微量泵泵奶,观察各组喂养情况及喂养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B组较A组明显(P<0.01),C组较B组明显(P<0.01)。喂养并发症方面C组最少,B组次之。结论西甲硅油联合微量泵泵奶更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甲硅油 微量泵泵奶 早产儿
下载PDF
新生儿PICC穿刺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月霞 冯永荣 李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1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急危重症新生儿采用PICC置入上腔静脉行营养及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置管成功,留置管时间平均(23.5±0.78)d,出现穿刺部位渗血2... 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急危重症新生儿采用PICC置入上腔静脉行营养及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置管成功,留置管时间平均(23.5±0.78)d,出现穿刺部位渗血2例,导管堵塞2例,静脉炎1例。无一例出现导管脱落和断裂。结论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安全可靠,可减轻对患儿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PICC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婴儿骨骺骨髓炎3种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何明哲 孙一硕 +2 位作者 张放 崔硬铁 甄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分析骨骺骨髓炎3种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骨骺骨髓炎的患儿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各30例,A组行关节切开冲洗引流+干骺端钻孔减张术,B组行单纯冲洗引流术,C组未行手术治疗。随访时每组剩21例,比较各组治疗前... 目的分析骨骺骨髓炎3种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骨骺骨髓炎的患儿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各30例,A组行关节切开冲洗引流+干骺端钻孔减张术,B组行单纯冲洗引流术,C组未行手术治疗。随访时每组剩21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8例)、髋关节活动度(7例)和膝关节活动度(6例)以及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治疗后6个月,A组和B组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和后伸活动度、C组外展和后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A组和B组肩关节外展、前屈和后伸活动度均较C组增加,A组又均较B组增加(P<0.05)。治疗后6个月,3组髋关节屈曲、外展和内收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A组和B组髋关节屈曲、外展活动度均较C组增加(P<0.05)。治疗后6个月,3组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3组间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住院时间少于C组,A组又少于B组,A组拔管时间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切开引流+干骺端钻孔减张术对于恢复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前屈和后伸)活动度、髋关节(屈曲、外展和内收)活动度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有较好的疗效,且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短,可以降低该疾病的致残率,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骨骺 婴儿
下载PDF
沐舒坦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储昭乐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沐舒坦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30例早产儿随机分组,观察组67例应用沐舒坦30mg/(kg·d),4次/d。对照组63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NR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NRDS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 目的探讨沐舒坦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30例早产儿随机分组,观察组67例应用沐舒坦30mg/(kg·d),4次/d。对照组63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NR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NRDS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沐舒坦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沐舒坦
下载PDF
1000例儿童低视力的病因及康复调查报告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淑英 王雁 王思慧 《眼科》 CAS 1999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对1000例低视力儿童进行病因及康复调查,以达到提高视功能的目的,进而解决受教育问题。方法:应用远用、近用助视器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有480例接受了远用助视器,其中375例(405只眼)视力由002~03提... 目的:对1000例低视力儿童进行病因及康复调查,以达到提高视功能的目的,进而解决受教育问题。方法:应用远用、近用助视器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有480例接受了远用助视器,其中375例(405只眼)视力由002~03提高到03以上。脱残率为7873%。接受近用助视器者275例,其中165例(225只眼)近视力由01~05提高到05以上。而学龄儿童对助视器的要求高于学龄前儿童。结论:通过应用助视器提高了低视力儿童的视觉功能,使有残余视力的儿童摆脱了盲文学习,有了接受正常教育的机会。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拓宽知识领域及升学就业无疑是莫大的帮助。提示开展特殊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同时证实了低视力康复中心是提高低视力患者视功能的最后一次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次正常 婴幼儿 儿童 病因 康复 助感器
原文传递
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18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作谨 于宇 林琼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比较Nd∶YAG激光治疗不同类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186例,年龄5d至12个月。其中草莓状血管瘤114例,海绵状血管瘤37例,混合型血管瘤35例。Nd∶YAG激光波长1 064 nm,脉冲宽度10~30 ms,频率1~10 Hz,能... 目的比较Nd∶YAG激光治疗不同类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186例,年龄5d至12个月。其中草莓状血管瘤114例,海绵状血管瘤37例,混合型血管瘤35例。Nd∶YAG激光波长1 064 nm,脉冲宽度10~30 ms,频率1~10 Hz,能量密度10~50 J/cm2,光斑直径1~3 mm。治疗2~5次后,比较三种血管瘤的疗效。结果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8.2%,18.47%和80.0%。结论 Nd∶YAG激光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有效方法,草莓状血管瘤的疗效好于海绵状血管瘤与混合型血管瘤,后两种血管瘤的疗效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皮肤血管瘤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不同性别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结局及其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志文 梁少珍 +5 位作者 黄小霞 吴璜 魏坚伟 贾春宏 吴繁 崔其亮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临床结局的影响及ELBWI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ELBWI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性别分为男婴组和女婴组... 目的探讨性别对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临床结局的影响及ELBWI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ELBWI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性别分为男婴组和女婴组,比较两组患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和死亡率;根据两组患儿结局再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二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ELBWI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37例ELBWI,男婴组311例,存活率57.9%(180/311);女婴组326例,存活率57.4%(187/326)。男婴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和重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高于女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LBWI存活率呈逐年增加趋势(P<0.01);两组存活率、积极救治死亡率和放弃救治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弃治疗(P<0.01)和肺出血(P<0.05)导致两组ELBWI死亡风险增加。结论男性ELBWI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重度脑室内出血的风险高于女性ELBWI;放弃治疗和肺出血是导致所有ELBWI死亡的共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因素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并发症 存活率 死亡率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修侠 吴小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疑似感染患儿50例,入院时、入院第5天检测血清PCT、CRP值、血常规、血培养。并根据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将50例患儿分别分为细菌感染组32例和非细菌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疑似感染患儿50例,入院时、入院第5天检测血清PCT、CRP值、血常规、血培养。并根据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将50例患儿分别分为细菌感染组3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18例,并进行PCT、CRP、血常规、血培养值比较。结果 细菌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值≥2 μg/L 27例,WBC升高6例,CRP阳性7例,血培养(3 d)阳性4例,非细菌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值≥2 μg/L 2例、WBC升高2例,CRP阳性3例,血培养(3 d)阳性1例; 入院第5天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值≥2 μg/L 23例、WBC升高15例,CRP阳性6例,血培养(5 d)阳性9例,非细菌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值≥2 μg/L 1例、WBC升高3例,CRP阳性4例,血培养(5 d)阳性1例。两组入院时WBC,CRP,血培养阳性例数比较,χ^2值分别是0.50,0.19,0.62,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T值: χ^2= 25.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第五天两组CRP阳性例数比较: χ^2= 0.8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T, WBC,血培养比较: χ^2=20.30、4.39、8.56, 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PCT检测可作为新生儿早期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血常规及血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感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早产儿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全发 邓皓辉 +1 位作者 李锐钦 柴鸣荣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3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32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71例<32周早产儿根据有无机械通气分为预防组(51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胎龄、Apgar评分、体重均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的用药剂量、用药后血...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32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71例<32周早产儿根据有无机械通气分为预防组(51例)和治疗组(20例),两组胎龄、Apgar评分、体重均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的用药剂量、用药后血气变化,HMD的发生情况,并发症及其转归。结果预防组和治疗组PS用药剂量分别为(71·2±18·0)mg/kg和(75·1±21·1)mg/kg(t=0·79,P>0·05)。PS注入前后两组组内对比,pH、PaO2差异显著,显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纠正。预防组HMD发生率为27·45%,治疗组发生率为80%(χ2=16·26,P<0·01)。两组的主要并发症除肺感染和脑室出血外,均无明显差异。预防组存活率98·04%,治疗组70%(χ2=9·75,P<0·01)。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HMD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肺透明膜病
原文传递
儿童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18
作者 于洁 王晓洁 庞秀琴 《眼科》 CAS 1999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手术,特别是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94例(98只眼)先天性、外伤性、后发性白内障分别行不同术式的手术,对术后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比术前提高者90只...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手术,特别是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94例(98只眼)先天性、外伤性、后发性白内障分别行不同术式的手术,对术后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比术前提高者90只眼,随访37只眼,视力提高29只眼。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后囊混浊(PCO)、前房炎症反应等。结论:白内障摘除术是处理儿童白内障的有效手段。儿童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与成人相比有其特殊性。适时恰当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 儿童 手术并发症 后囊破裂
原文传递
2013年-2015年甘肃省平凉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亚孔 于德山 +2 位作者 何军霞 刘丽 阎峻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3472-3474,3477,共4页
目的调查平凉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4种常见病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12份。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测定法(ELISA)进行A组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星状病毒(Ast V)、人... 目的调查平凉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4种常见病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12份。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测定法(ELISA)进行A组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星状病毒(Ast V)、人杯状病毒(Hu CV)、肠道腺病毒(Ead V)及RV的基因型别检测。结果检出110例(51.9%)至少感染一种病毒。4种病毒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u CV 21.7%、A-RV 17.0%、Ast V 17.0%、Ead V 9.0%。混合感染的病例数占25.5%(28/110),其中以Hu CV和Ast V重叠感染11份最为多见。以≤2岁散居儿童为主。冬季是诺如病毒发病高峰,以NV GⅡ为主;秋季是轮状病毒发病高峰,G9P8是主要流行株。结论 RV和Hu C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G9P8基因型RV和诺如病毒GⅡ型是主要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 病毒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早产儿先天性胃肠道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要点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琳琳 孙守栈 +3 位作者 孙永涛 杨迪超 刘阳 王月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先天性胃肠道疾病早产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6月36例行胃肠道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胎龄分为3组:25周≦胎龄?28周组(A组,9例),28周≦胎龄?30周组(B组,19例)和胎龄≧37周... 目的探讨合并先天性胃肠道疾病早产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6月36例行胃肠道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胎龄分为3组:25周≦胎龄?28周组(A组,9例),28周≦胎龄?30周组(B组,19例)和胎龄≧37周组(C组,8例).3组患儿均实施精细化综合护理对策,记录各组患儿术前(T0)、麻醉诱导后(T1)、麻醉后30 min(T2)、麻醉后1 h(T3)、术毕(T4)5个时点心率、SpO2、MAP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6例手术患儿,其中2例术后1周内死亡,其余34例康复出院.C组患儿体重明显高于A组、B组,日龄明显小于A组、B组(P<0.05).A组患儿T0时SpO2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A组患儿T3、T4时Sp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低氧血症、低体温、再次插管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P<0.05);B组患儿低氧血症、低体温、再次插管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早产儿围手术期应该采取精细化综合护理措施,体温与呼吸管理为重中之重.安全有效的保温措施可提高患儿的围手术期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胃肠道疾病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