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ociation of asymptomat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denoid hypertrophy 被引量:4
1
作者 Vadisha Bhat Ivan Paraekulam Mani +3 位作者 Rajeshwary Aroor Marina Saldanha M.K. Goutham Deepika Pratap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19年第3期106-110,共5页
Objective: Clinical symptoms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are rarely brought forward to the guardians of young children who the disease is most prevalent in. This often leads to poor scholastic performances and diffi... Objective: Clinical symptoms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are rarely brought forward to the guardians of young children who the disease is most prevalent in. This often leads to poor scholastic performances and difficult social interac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asymptomatic cases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present in individuals with adenoid hypertrophy. Material and Methods: In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advocated in Justice K.S.Hegde Hospital, Karnataka India we evaluated one hundred patients above the age of three from August 2016 to December 2017. Candidates who presented with an adenoid nasopharyngeal ratio of more than 0.5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Individuals who complained of otological symptoms were not considered for the study. Patients cleared of other pathological ot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underwent audiological evaluation with pure tone audiometry and tympanometry for evaluating the middle ear status and hearing loss. Results: The study showed a total of 36% of patients evaluated presented with asymptomat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candidates who presented with a bilateral B tympanogram, 40% had significant conductive hearing loss of more than 25dB. Conclusion: An objective test such as impedance audiometry in all patients with adenoid hypertrophy would aid in the diagnosis of fluid in the middle ear, so that timely intervention can be done and possible complications be ave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e ADENOID HYPERTROPHY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GLUE ear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正华 单颖军 +2 位作者 韩扬 朱黎伟 马兆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0-513,共4页
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观察咽鼓管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鼓室内注射灭活的流感嗜血杆菌,建立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50只豚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40只造模,31只造模成功(听力下降,双侧中耳积液),再随机分为3... 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观察咽鼓管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鼓室内注射灭活的流感嗜血杆菌,建立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50只豚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40只造模,31只造模成功(听力下降,双侧中耳积液),再随机分为3组。造模组10只;生理盐水组10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D)11只。观察各组咽鼓管粘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比较各组咽鼓管光镜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发现造模组和生理盐水组咽鼓管粘膜肿胀,杯状细胞增生,纤毛倒伏、排列紊乱、部分脱落;PS治疗组咽鼓管粘膜稍肿胀,纤毛排列整齐、无倒伏,与正常组相似。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对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粘膜纤毛系统具有抗炎、保护纤毛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肺表面活性物质 咽鼓管 滴鼻 病理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听性脑干反应的应用及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倩 罗仁忠 +2 位作者 黄振云 钟建文 周佳霖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儿鼓膜置管术前、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变化,探讨ABR测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10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鼓... 目的通过比较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儿鼓膜置管术前、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变化,探讨ABR测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10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鼓膜置管术前进行ABR测试,其中有30例(60耳)术后再次行ABR测试,并与50例(100耳)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另外将该30例(60耳)患儿根据鼓室分泌物黏稠度分两组,分泌物黏稠组16例(32耳),分泌物稀薄组14例(28耳),将两组ABR波Ⅴ阈值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0例(10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术前ABR波Ⅴ阈值及波Ⅰ潜伏期均正常者占13%,漏诊率为13%;波Ⅴ阈值正常占41%,轻度异常52%,中度异常7%;波Ⅰ潜伏期正常19%,72%波Ⅰ潜伏期延长,9%出现波Ⅰ缺失。术前OME组患儿的ABR波Ⅰ、Ⅲ、Ⅴ各波潜伏期比正常儿童延长,阈值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Ⅰ-Ⅲ、Ⅰ-Ⅴ波间期缩短,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ABR波Ⅴ阈值及波Ⅰ潜伏期均正常者占46.7%;波Ⅴ阈值正常占70.5%,轻度异常29.5%;波Ⅰ引出率100%,潜伏期正常占50.2%;OME组中术前、术后ABR各波潜伏期、波Ⅴ阈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波波间期比较无差异,术后听力有明显改善,但与正常组比较部分患儿波Ⅴ阈值仍高,波Ⅰ、Ⅲ潜伏期仍延长,Ⅰ-Ⅲ、Ⅰ-Ⅴ波间期缩短(P<0.05);分泌物黏稠组波Ⅴ阈值较稀薄组高。结论单用ABR作为诊断OME的依据是有欠缺的,但大部分患儿可以通过该检查进行听力损失的评估,以了解鼓膜置管术后的听力状况及恢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听性脑干反应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中白细胞介素-10的测定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洁 赵守琴 +1 位作者 刘华 王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在成人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者中耳积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OME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6例(45耳)成人OME患...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在成人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者中耳积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OME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6例(45耳)成人OME患者中耳积液、外周血浆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浆中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IL-10在中耳积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同组患者外周血浆中含量(P<0.01),而后者与正常人血浆中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OME患者中耳积液及外周血浆中IL-10含量显著高于急性OME组(P<0.01,P<0.05);慢性OME患者中耳积液中IL-10的含量显著高于同组患者血浆中含量(P<0.01),而后者与正常人血浆中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2次及以上鼓膜穿刺/置管OME患者中耳积液中IL-10含量高于首次鼓膜穿刺/置管OME患者(P<0.05),同组患者血浆中IL-10的含量在以上2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性中耳积液中IL-10的含量高于浆液性中耳积液(P<0.05)。结论 IL-10作为重要的免疫介质可能与成人OME的慢性持续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积液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喻妮 韩红蕾 +1 位作者 刘剑锋 王成元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对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方法对72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所致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非手术组治疗后听阈≤20dB12耳,手术组治疗后听阈≤20dB36耳,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对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方法对72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所致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非手术组治疗后听阈≤20dB12耳,手术组治疗后听阈≤20dB36耳,两组治疗后听阈改变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腺样体切除术对分泌性中耳炎所致的听力下降的改善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术 分泌性中耳炎 听力
下载PDF
颌下径路阻塞咽鼓管创建大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乔振花 戴艳红 +1 位作者 徐琳 佘万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的纯物理学方法 ,为建立无化学因素影响的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提供一种造模参考方法。方法 24只清洁级SD大鼠右侧耳为模型组,左侧为对照组。模型组用木塞经右侧颌下径路阻塞咽鼓管创建分泌性中耳炎大...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的纯物理学方法 ,为建立无化学因素影响的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提供一种造模参考方法。方法 24只清洁级SD大鼠右侧耳为模型组,左侧为对照组。模型组用木塞经右侧颌下径路阻塞咽鼓管创建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用ABR和鼓室导抗图检测动物听功能和中耳功能的变化,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中耳黏膜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24耳中有20耳ABR反应阈从造模前的34.25±5.45dB升高到57.63±5.46dB,造模前后ABR反应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鼓室导抗图为A型或As型,模型组中20耳为B型。光镜下可见模型组病变主要在中耳腔及咽鼓管,有浆细胞大量渗出,咽鼓管腔狭窄,纤维增生,毛细血管扩张。结论通过颌下径路用木塞阻塞大鼠咽鼓管的方法可以影响其咽鼓管的功能,成功建立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SD大鼠 动物模型 咽鼓管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敛容 卢永德 +1 位作者 田丰 任基浩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为探讨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中耳积液(MEE)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存在及其在OM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3例OME患者MEE及血清中TNFα的浓度。结果:ME... 目的:为探讨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中耳积液(MEE)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存在及其在OM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3例OME患者MEE及血清中TNFα的浓度。结果:MEE中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对应血清中含量(P<0001);粘液组MEE中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浆液组MEE中的含量(P<0001);儿童组中耳积液TNFα水平明显高于成人组(P<0001)。结论:中耳局部可产生TNFα,TNFα可能与MEE的形成有关;粘液性中耳炎TNFα明显增高,反映其局部炎症程度较浆液性中耳炎重;儿童、成人MEE中TNFα的水平差异表明发病机理可能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分泌性 中耳炎 中耳积液
下载PDF
腭裂修复术对腭裂患者中耳状况及听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林 孙勇刚 +2 位作者 马莲 赵伟 吴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 了解腭裂修复术对腭裂患者中耳状况及听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分析23例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平均复诊时间8.6个月)声阻抗检查结果及纯青听阈变化情况。结果 腭裂修复术后渗出性中耳炎患病率及平均听阈值均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而... 目的 了解腭裂修复术对腭裂患者中耳状况及听力状况的影响。方法 分析23例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平均复诊时间8.6个月)声阻抗检查结果及纯青听阈变化情况。结果 腭裂修复术后渗出性中耳炎患病率及平均听阈值均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耳声反射阳性率有明显提高。结论 腭裂修复术后短时间内,咽鼓管功能及听力恢复表现的不明显,声反射是反映中耳状况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作为腭裂患者术前、术后渗出性中耳性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中耳状况 听力状况 修复术 影响
下载PDF
婴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干预策略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映勤 李果 +6 位作者 马静 陈泉东 肖洋 李霞 苏栋 张铁松 林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婴儿分泌性中耳炎(SOM)影响因素,探讨婴儿SOM临床干预措施。方法对确诊为SOM的65例(112耳)婴儿进行跟踪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次,随访时对每例患儿复查声导抗、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耳纤维内镜组合检... 目的分析婴儿分泌性中耳炎(SOM)影响因素,探讨婴儿SOM临床干预措施。方法对确诊为SOM的65例(112耳)婴儿进行跟踪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次,随访时对每例患儿复查声导抗、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耳纤维内镜组合检查,分析其SOM病情的变化,且在随访时询问家长患儿是否有反复呛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是否处于二手烟环境等影响因素。结果第1次随访时存在不同颜色鼓室积液耳转归为正常声导抗结果为:淡黄色积液、琥珀色积液、咖啡色积液转归分别为26、25、15耳,转归比分别为68.42%、59.52%、46.88%;第2次随访时存在不同颜色鼓室积液耳转归为正常声导抗结果为:淡黄色积液、琥珀色积液、咖啡色积液转归分别为10、9、7耳,转归比分别为83.33%、52.94%、41.18%。首次确诊时ABR阈值、第1次随访ABR阈值、第2次随访ABR阈值逐渐降低,两两之间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病例中未痊愈的患儿与反复呛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是否处于二手烟环境显著相关(P<0.05)。结论淡黄色积液型SOM转归为正常声导抗的几率最大,琥珀色次之,咖啡色最小;SOM有较强的自愈性,有效的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正确指导患儿家长喂养和生活环境管理有助于婴儿分泌中耳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中耳炎 伴渗出液 听力检查 鼓室积液
下载PDF
婴幼儿中耳乳突MRI异常信号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登茂 苏金柱 +4 位作者 左路杰 耿江桥 宋英鸾 焦祺 郑文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无耳部临床表现的婴幼儿中耳乳突存在异常信号的MRI病例,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结合硬性耳内镜和1000 Hz声阻抗检查,总结分析42例(62耳)患儿无临床表现的中耳乳突存在异常信号影的MRI资料。结果这些中耳乳突存在长T2信号影... 目的总结分析无耳部临床表现的婴幼儿中耳乳突存在异常信号的MRI病例,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结合硬性耳内镜和1000 Hz声阻抗检查,总结分析42例(62耳)患儿无临床表现的中耳乳突存在异常信号影的MRI资料。结果这些中耳乳突存在长T2信号影病例中,50耳可诊断为中耳炎,占80.7%;10耳提示存在一定的中耳功能障碍,占16.1%;2耳尚不能明确中耳异常长T2信号原因,占3.2%。结论无耳部临床表现的婴幼儿中耳鼓室存在异常长T2信号的MRI患儿中有80.7%以上是与中耳炎相关,据此有助于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儿童 中耳 磁共振成像 声阻抗试验 中耳炎 伴渗出液
下载PDF
简易鼻气球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景艳 彭璐 +1 位作者 陈睿春 梁建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6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简易鼻气球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3-12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38耳,采用传统Valsava法进行咽鼓管自行吹张和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20例36耳,采用鼻气球吹张和药物对症治疗... 目的探讨简易鼻气球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3-12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38耳,采用传统Valsava法进行咽鼓管自行吹张和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20例36耳,采用鼻气球吹张和药物对症治疗,每天吹张3次。治疗2-3个月后检测患者鼓室图,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20耳,好转10耳,无效8耳。治疗组治愈27耳,好转5耳,无效4耳。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29,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75.00%(27/36)高于对照组的52.63%(20/38)(χ^2=5.129,P〈0.05)。结论简易鼻气球辅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简单方便,儿童容易接受和完成,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吹张治疗 鼻气球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上皮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12
作者 袁琨 张帆 +3 位作者 郭蓓 刘文华 贺海霞 向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 β1,TGF-β1)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探讨TGF-β1在OM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成熟白色豚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 β1,TGF-β1)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探讨TGF-β1在OM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成熟白色豚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处死提取听泡标本;其余60只为实验组,将灭活肺炎链球菌注入该组豚鼠中耳腔,制作OME动物模型,再将其分为注射后6小时、1天、3天、7天、14天、30天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豚鼠鼓室黏膜上皮TGF-β1的表达。结果在造模成功后的6小时、1天、3天实验组鼓室黏膜上皮中TGF-β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注射后7天实验组TGF-β1表达明显增强,第30天时达高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灭活肺炎链球菌致OME动物模型中,TGF-β1在鼓室黏膜中过度表达,且随病程延长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黏膜上皮
下载PDF
手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宝全 王丽欣 +1 位作者 王振霖 孔巧平 《黑龙江医学》 2000年第12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切开、置管术等手术治疗与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 2 0 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经过。其中 1 0 0例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 ,1 0 6例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采用保守治疗的病例转为慢性分泌性...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切开、置管术等手术治疗与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 2 0 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经过。其中 1 0 0例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 ,1 0 6例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采用保守治疗的病例转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者占 6 8% ,经手术治疗者转为慢性的仅占 2 3 6 % (P <0 0 1 )二组差异显著。结论 :具有中耳积液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经手术治疗可避免转为慢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手术治疗 儿童 转归 保守治疗 痊愈 手术冶疗 结论 目的 意义
下载PDF
听性脑干反应在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鸿雁 黄顺祥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2期80-86,共7页
目的分析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在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室进行常规筛查ABR的2177例婴幼儿资... 目的分析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在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室进行常规筛查ABR的2177例婴幼儿资料,对确诊OME的227例婴幼儿的ABR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数据显示,约90%的OME患儿ABR出现以波形分化良好、潜伏期显著延长(>5 sd)为特征的特异性改变;Ⅴ波阈值引出多集中在60~90 dB(88.5%),低分贝组到高分贝组对比(P<0.05)及各亚组间两两比较(P<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耳(62.1%)罹患率明显高于双耳(37.9%);以年龄进行分段,各年龄组之间患儿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患儿数量两两对比:7~9月龄组和1~3岁组对比,10~12月龄组和1~3岁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α'),其他亚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α')。确诊OME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1~6月龄(82.4%),6月龄后发病显著减少;部分患儿合并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4.5%)和中枢性脑损害(22.9%)。结论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ABR技术的良好应用对于婴幼儿OME的诊断,对侧别、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合并症等的判断以及治疗方案设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分泌性中耳炎(ome) 听性脑干反应(ABR) 周围性损害 中枢性损害 混合性损害
下载PDF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20例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敬光怀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鼓膜置管术和鼓膜切开术应用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更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被施用鼓膜置管术疗法,对照组被施用鼓膜切开术疗法,术后... 目的:通过对比鼓膜置管术和鼓膜切开术应用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更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被施用鼓膜置管术疗法,对照组被施用鼓膜切开术疗法,术后对比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5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术应用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婴幼儿挠耳的病因调查及分析
16
作者 李熙星 崔卫娜 +2 位作者 张瑞峰 荣婷 赵宇亮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5-4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因有挠耳习惯而就诊或被转诊到耳鼻咽喉科的婴幼儿的病因并对常见诊断作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主诉为“挠耳现象”而就诊的86例婴幼儿,对所有的婴幼儿进行家庭访谈,询问并记录所有婴幼儿挠耳...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因有挠耳习惯而就诊或被转诊到耳鼻咽喉科的婴幼儿的病因并对常见诊断作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主诉为“挠耳现象”而就诊的86例婴幼儿,对所有的婴幼儿进行家庭访谈,询问并记录所有婴幼儿挠耳的频率、发生时间、季节以及既往有无已知的皮肤病和食物过敏史。进行耳科检查,对耳科检查异常的患儿作出诊断分类,而对耳科检查结果正常的婴幼儿请儿童发育专家衡量其发育情况,拟找出除了一些家长可发现的耳部疾病之外所隐藏的婴幼儿挠耳的病因,发现其中对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根据“挠耳现象”出现的时间和频率,分为3类:日间数次、整日连续不断、仅睡眠时;并划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以此来研究婴幼儿挠耳行为发生的时间及频率、季节分布与常见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37.2%的婴幼儿耳部检查正常,发育量表评估也并未发现存在发育迟缓的病例。耳部异常的诊断按例数多少依次为耵聍栓塞(33.7%)、分泌性中耳炎(OME)(23.3%)、外耳道湿疹(4.7%)、红耳综合征(1.2%)。耵聍栓塞患儿挠耳更多出现在夏季,OME患儿挠耳更多出现在冬季。日间数次挠耳婴幼儿中诊断耵聍栓塞较多而正常较少;整日连续不断挠耳患儿中诊断OME较多而正常较少;仅睡眠时挠耳的患儿,耳部检查多为正常。结论存在挠耳行为的婴幼儿中多数耳部检查结果正常,且“挠耳现象”与婴幼儿发育情况之间无明确相关性,在病因学上可能存在其他一些不同的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耳部异常的因素中,除了耵聍栓塞外,OME诊断率较高,考虑到OME对婴幼儿的负面影响,重视“挠耳现象”,从中诊断出OME变得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耵聍栓塞 婴幼儿 挠耳
下载PDF
婴儿分泌性中耳炎评估方法
17
作者 马潇然 黄丽辉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婴儿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持续性中耳炎可导致听觉及言语发育障碍,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226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对6月龄以内婴儿中耳功能评估不敏感,1000Hz鼓室导抗图测试是婴儿中耳功能有效及可靠的方... 婴儿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持续性中耳炎可导致听觉及言语发育障碍,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226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对6月龄以内婴儿中耳功能评估不敏感,1000Hz鼓室导抗图测试是婴儿中耳功能有效及可靠的方法。此外,在各种听力学检查方法中,有的参数也能很好反映婴儿的中耳功能。本文重点就婴儿分泌性中耳炎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便为早期发现、早期评估和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infants) 中耳炎 伴渗出液(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声导抗 (tympanometries)
原文传递
226Hz和1000Hz鼓室声导纳在不同年龄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辉 莫玲燕 +5 位作者 吕静 陈雪静 陈静 姬晨 陈雪清 刘志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1-704,共4页
目的:以影像学检查为诊断分泌性中耳性的标准,分析不同年龄段分泌性中耳炎常婴幼儿226Hz和1000Hz2种探测音鼓室声导纳曲线类型分布特点和趋势,比较2种方法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经颞骨薄层CT证实为分泌性中... 目的:以影像学检查为诊断分泌性中耳性的标准,分析不同年龄段分泌性中耳炎常婴幼儿226Hz和1000Hz2种探测音鼓室声导纳曲线类型分布特点和趋势,比较2种方法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经颞骨薄层CT证实为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177例(226耳),中耳结构正常的婴幼儿158例(266耳),年龄1~60个月。根据年龄分为6组,分别为O~6月龄组,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18~24月龄组,24~36月龄组,36~60月龄组,分别进行226Hz和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纳测试。用配对Y。检验对不同年龄组受试儿童两种声导纳测试法结果进行检验,并用ROC方法分析2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各组226Hz鼓室声导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1.1%、35.2%、46.9%、42.0%、62.5%及68%,1000Hz鼓室声导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4.7%、98.1%、96.9%、91.2%、95.8%及88.0%。中耳功能正常婴幼儿,226Hz鼓室声导纳正常型检出率分别为95.1%、88.6%、85.1%、93.3%、88.5%及93.5%,l000Hz鼓室声导纳正常型检出率分别是为87.8%、94.3%、89.4%、95.6%、94.2%及97.8%。2种测试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检出率在36月龄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种测试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0~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个月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6月龄以下婴幼儿探测分泌性中耳炎应以1000Hz鼓室声导纳为主,36~60月龄幼儿应同时测试226及1000Hz鼓室声导纳。以单峰型和双峰型1000Hz鼓室声导纳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正常标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薄层CT 婴幼儿 鼓膜 中耳炎积液
原文传递
检测婴儿中耳炎的听力学方法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19
19
作者 黄丽辉 马潇然 +8 位作者 王硕 鲜军舫 莫玲燕 刘辉 唐向荣 杨宜林 唐小青 郭连生 韩德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86-890,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听力学检查中婴儿中耳炎诊断相关的的敏感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儿48例(96耳),男31例,女17例;年龄1.5—12个月(平均4.3个月)。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颞骨CT薄层扫描和常规听力学测试。听力学检查包... 目的探讨常规听力学检查中婴儿中耳炎诊断相关的的敏感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儿48例(96耳),男31例,女17例;年龄1.5—12个月(平均4.3个月)。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颞骨CT薄层扫描和常规听力学测试。听力学检查包括气导和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AERP)、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声反射及226Hz、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统计软件采用SPSS14.0标准统计软件包。以颞骨CT结果作为诊断的依据,与以下9项因素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单因素Х^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因素包括:226Hz及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ABR气导反应阈值、ABR骨气导反应阈值差值、ABRI波潜伏期、ABRⅠ~Ⅴ波间期、40Hz-AERP反应阈值、DPOAE反应幅值及声反射阈值。结果96耳中,CT确诊中耳炎77耳,中耳正常19耳。以颞骨CT扫描结果作为金标准,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1000Hz鼓室声导抗测试、ABR气导反应阈值、ABRI波潜伏期、40Hz—AERP反应阈值和DPOAE与颞骨CT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均〉0.04,P值均〈0.001)。单因素分析提示,有7个因素与婴儿中耳功能有关(P值均〈0.001):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声反射阈值、ABR气导反应阈值、ABR气骨导反应阈值差值、ABRI波潜伏期、40Hz—AERP反应阈值和DPOAE。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P〈0.001)和40Hz—AERP反应阈值(P=0.004)可以列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1000Hz鼓室声导抗可作为婴儿中耳炎检出的敏感因素,ABR气导反应阈值、ABRI波潜伏期、40Hz-AERP反应阈值和DPOAE可较好地反映婴儿的中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伴渗出液 婴儿 声阻抗试验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婴幼儿中耳炎的听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秋菊 史伟 +2 位作者 兰兰 王大勇 张亚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91-895,共5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中耳炎的听力学特征,探讨多种听力学测试方法在婴幼儿中耳炎的诊断和干预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由外院转入本院进行听力学诊断性检查后确诊或高度怀疑中耳炎的56例婴幼儿患者(男40例,女16例)。初... 目的分析婴幼儿中耳炎的听力学特征,探讨多种听力学测试方法在婴幼儿中耳炎的诊断和干预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由外院转入本院进行听力学诊断性检查后确诊或高度怀疑中耳炎的56例婴幼儿患者(男40例,女16例)。初诊年龄为42d至3岁,平均为5个月。患儿在完成耳鼻咽喉科常规检查后,进行了多种听力学测试方法联合诊断,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耳声发射(OAE)、鼓室声导抗测试(226和1000Hz探测音),4例患儿完成了小儿行为测听。结果56例(112耳)中有87耳诊断为中耳炎,31例为双侧,25例为单侧。56例中有49例在出生后3d内进行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其中36例初筛未通过;42d时行进一步筛查的有52例(其中有3例未行初筛直接进行了复筛),显示均为未通过。4例患儿未经过听力筛查,为家长发现听力不佳来诊。52例(104耳)进行了226Hz鼓室声导抗测试,其中20例(28耳)鼓室图B型或C型;39例(78耳)进行了1000Hz鼓室声导抗测试,其中38例(55耳)出现异常;56例(112耳)进行了ABR检查,其中49例(74耳)出现ABR的波Ⅰ潜伏期延长;56例(112耳)进行了OAE测试,其中55例(81耳)未通过;4例(8耳)完成了小儿行为测听,均出现骨、气导差。结论联合应用226Hz及1000Hz鼓室声导抗测试、ABR潜伏期及阈值测试、小儿行为测听、OAE测试多种方法能够发现婴幼儿中耳炎的特征性表现,在早期诊断中具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伴渗出液 婴儿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声阻抗试验 新生儿筛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