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s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1
作者 Hu Xiong Hang Yan Yili Li 《计算机教育》 2022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Mathematics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a core course in the subjec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In view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ference in universities,finding a way to integrate t... Mathematics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a core course in the subjec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In view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ference in universities,finding a way to integrate this cours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tracts a lot of attention from the education community.This paper makes an assa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mathematics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rs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rse combined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content,cultivat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alents who study information sec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s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security
下载PDF
Research on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We-media age
2
作者 Guilan C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11期83-85,共3页
Self-media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object on gaining information changes reversibly, which challenged "teachers are" authority; the object of e... Self-media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object on gaining information changes reversibly, which challenged "teachers are" authority;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showing a strong "treasonable" , which is challenging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fission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s challeng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uld give up the identity of the authority, and reshape the image of contemporary educators, we should innovate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ilding a network of new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s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from the media, it' s an important means of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media era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NETWORK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3
作者 Yunsong Mao Qi W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7期35-38,共4页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gradually reveal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On the one hand,we must deeply understand its connotat...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gradually reveal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On the one hand,we must deeply understand its connotation.On the other hand,we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given by Marxist ecological ethics.At the same time,in different dimensions,we must explore and appreciate the social benefits created by the proposition of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y VALUE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on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4
作者 Hui A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5期44-46,共3页
In recent years,new media has been booming in our country.College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everything happening in the world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Internet,which speeds up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info... In recent years,new media has been booming in our country.College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everything happening in the world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Internet,which speeds up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However,due to the relatively simple environment the college students grew up in,the incomplete formation of their own values,and the mixture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learn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can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e in-depth and systematic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an in-depth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conducted,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improvement methods for the discussion and exchange of the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下载PDF
Construction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for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ajor 被引量:1
5
作者 Weishuang TONG Yanjiao LI +4 位作者 Jiafei SU Xining GENG Guang QI Pengqiang YAO Zhilu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3年第12期55-58,共4页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ajor,which follows the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ajor,which follows the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the 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and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every course.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the course should be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In view of th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uch as multi-disciplinary feature,wide coverage and rapid development,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by fully tapp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such as patriotism,scientific spirit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and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the course into the whole curriculum desig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URRICULUM desig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下载PDF
论“大思政课”的教育生态构建
6
作者 马其南 高亚南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大思政课”是一个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开放而实在的教育生态系统。“大思政课”教育生态系统以课堂生态为核心形成圈层结构,每一个生态圈层都有自身的课程要素、结构和环境系统,系统整体... “大思政课”是一个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开放而实在的教育生态系统。“大思政课”教育生态系统以课堂生态为核心形成圈层结构,每一个生态圈层都有自身的课程要素、结构和环境系统,系统整体关联、结构有序,不断统筹课程要素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调整并建构要素间协同平衡,更好地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大思政课”的教育生态构建是思政课建设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是充分发挥思政课整体功效的有效举措,更是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化与拓展。“大思政课”教育生态构建坚持系统性、协同性、开放性的教育生态原则,推动“大思政课”教育生态运行。通过打造育人共同体、建设“大师资”、优化载体与方法等,循序渐进推动“大思政课”教育生态革新升级,形成良好的生态合力效应。通过实施整体性评价、强化主体性评价、注重发展性评价,逐步完善“大评价”机制,推动“大思政课”教育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教育生态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素养与检索实践”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
7
作者 袁帆 李佳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在“信息素养与检索实践”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以期提升新时代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及思想政治素养。通过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能力和知识目标为抓手,构建思政元素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 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在“信息素养与检索实践”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以期提升新时代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及思想政治素养。通过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能力和知识目标为抓手,构建思政元素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体系。研究表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及信息道德是培育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素,是促进高校信息素养教学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建立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为主的课程思政实践机制,有助于增强独立思考与批判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研究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教学策略和研究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文献检索 课程思政 建构主义
下载PDF
面向多源信息互促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洪丹 李冰 +2 位作者 张兰勇 张立伟 李芃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4期83-86,共4页
该文构建多学科交叉实践专业知识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研究,教-赛-科互促的研究生创业培养模式研究以及面向“引领共创”的专项创业引导培养模式研究,从而强化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完善现有研究生培养体系,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和科技力,将研... 该文构建多学科交叉实践专业知识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研究,教-赛-科互促的研究生创业培养模式研究以及面向“引领共创”的专项创业引导培养模式研究,从而强化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完善现有研究生培养体系,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和科技力,将研究生培养由学术型人才向创新创业型人才转化,构建思政创新创业研究生人才为指向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形成具有新工科特点的“思政融入-知识实践-教研孪生-师生双创”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为振兴民族经济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 人才培养 多源信息互促 思政教育
下载PDF
数字中国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成维莉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信息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课程着力于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其课程思政建设是响应新时代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提高全民数字素养的应然之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有力支撑。聚焦数字... 信息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课程着力于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其课程思政建设是响应新时代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提高全民数字素养的应然之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有力支撑。聚焦数字中国战略需求,对标数字中国建设规划,明确教学目标,深挖思政元素,创新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并通过科学开展评价、强化教师素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政功能,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思政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面向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跨课程协同思政探索
10
作者 刘建 马春江 +1 位作者 刘小汇 倪少杰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5期184-187,共4页
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入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有效保证课程思政质效,提高课程思政精准性和体系性,研究新时代北斗精神的跨课程协同思政。结合新时代北斗精神内涵,该文分析跨课程协同思政总体要求和协同思政目... 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入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有效保证课程思政质效,提高课程思政精准性和体系性,研究新时代北斗精神的跨课程协同思政。结合新时代北斗精神内涵,该文分析跨课程协同思政总体要求和协同思政目标,进一步从协同思政资源体系建设和协同思政教学模式两个层面给出推动新时代北斗精神跨课程协同思政的有效举措,最后对于常态化推动跨课程协同思政给出若干建议。该文工作成果对于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支撑实现协同育人、体系育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北斗精神 电子信息 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思政
下载PDF
民航精神融入人为因素与环境保护课课程思政的信息化教学
11
作者 郝鹏 胡静 +1 位作者 谭娜 陈聪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111-114,共4页
当代民航精神是中国民航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的升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航业的体现。人为因素与环境保护课程作为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以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航空业人才为导向。该... 当代民航精神是中国民航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的升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航业的体现。人为因素与环境保护课程作为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以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航空业人才为导向。该文围绕当代民航精神,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要素,结合信息化案例教学方式,旨在探究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精神 人为因素 课程思政 信息化 案例教学
下载PDF
基于思政教育驱动内生动力的专业课程教改探索——基于《数字电路基础》课程思政创新实践
12
作者 李小玲 刘昶 +2 位作者 袁继敏 李玥玥 段黎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当前,高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人为割裂性,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存在定位模糊、课程思政元素开发不足、思政“隐形”教育实际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围绕端正学生为国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强烈学习欲望,提升学生内在动力、厚... 当前,高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人为割裂性,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存在定位模糊、课程思政元素开发不足、思政“隐形”教育实际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围绕端正学生为国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强烈学习欲望,提升学生内在动力、厚植学生报国情怀和科学探索精神等,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定位、课程思政元素开发和教学组织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以《数字电路基础》课程专业思政为例,从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策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需立足激发内生动力、专业课程“思政”需融合科技伦理教育等方面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践举措,探索将科技伦理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模式,为促进高校专业课程思想教育打造特色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科技伦理 专业课程 信息伦理 教学
下载PDF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校园堆肥实践探索——以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堆肥为例
13
作者 王海霞 刘丽红 +5 位作者 张小梅 孙青 程斐 张衍雷 于梦瑶 予茜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本文针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头难、经费少、教学资源有限,参与学生数量庞大等问题,论证了校园堆肥项目作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循环起始点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适应性,分析了校园堆肥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生态文明、综合素养教育意义。在青岛农... 本文针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头难、经费少、教学资源有限,参与学生数量庞大等问题,论证了校园堆肥项目作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循环起始点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适应性,分析了校园堆肥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生态文明、综合素养教育意义。在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堆肥实例表明在高校依托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校园堆肥切实可行,并提倡校园堆肥在全国各地各级学校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堆肥 劳动教育 耕读教育 课程思政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串珠成线的农业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江西某高校为例
14
作者 李冬梅 吴青林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05-109,118,共6页
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课程思政主线,同时作为组织课程教学的轴线,将思政内容细分为十个维度,以培养具有评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一懂两爱三有”的新农科人才为目标,通过基于问题... 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课程思政主线,同时作为组织课程教学的轴线,将思政内容细分为十个维度,以培养具有评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一懂两爱三有”的新农科人才为目标,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启发研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分组汇报等多种思政育人途径,串珠成线,设计并实践了全过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还就顶层设计、系统思维、问题与案例、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检索 课程思政 基于问题的学习 信息素养
下载PDF
信创背景下数智赋能软件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5
作者 李颖 苏锦河 蔡国榕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聚焦信创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数智赋能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育人机制、优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强化工程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信创产业需求紧密契合,为培养创新... 聚焦信创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数智赋能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育人机制、优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强化工程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信创产业需求紧密契合,为培养创新实践型高素质信创人才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创 数智赋能 新质生产力 课程思政 精准教学 产教融合
下载PDF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王静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2,共6页
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持续创新思政工作模式,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一招,其构成要素、功能定位、机制设计、实践路径等各项具体内容有待深入研究。文章立足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调... 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持续创新思政工作模式,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一招,其构成要素、功能定位、机制设计、实践路径等各项具体内容有待深入研究。文章立足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调整育人主客体供需关系、提升育人资源间协同作用等方面,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环境配置和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逻辑建构导向。从突出个体要素、促进学生发展,优化近侧历程、提升育人质效,完善环境系统、涵养校园文化,贯通育人要素、实现“三全育人”等维度,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功能定位、要素分析提供方法指导。同时,指明了整合社区空间、营造育人环境,突出学生主体、优化育人模式,完善工作机制、凝聚育人合力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理论 “一站式”学生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中的思政融入路径研究
17
作者 郑东方 张瑞娥 韩名利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互联网的发展引领传统翻译行业步入信息化时代,译者的信息素养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在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课堂的当下,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和翻译教学有机结合,提出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从译者的文化能力培养、信息意识... 互联网的发展引领传统翻译行业步入信息化时代,译者的信息素养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在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课堂的当下,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和翻译教学有机结合,提出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从译者的文化能力培养、信息意识引导和信息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着手,为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教学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信息素养 融入路径
下载PDF
高职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性评价要素指标研究
18
作者 宋杰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
基于高职思政教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义,以DPSIR理论为基础,解析了高职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性评价要素指标。研究发现高职思政教育应着力推进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联动的正向效应;资源整合乏力、环境改善欠佳、功能发挥受... 基于高职思政教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义,以DPSIR理论为基础,解析了高职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性评价要素指标。研究发现高职思政教育应着力推进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联动的正向效应;资源整合乏力、环境改善欠佳、功能发挥受限等生态失衡问题是其压力的主要来源;提升拓展生态位宽度、改善生态位效度、实现生态共生互利是改善其状态的重要抓手;增强师资力量集聚力、提升文化生态承载力、改善资源有效整合力是提升其影响力的关键;结构体系调整优化、投入活力充分提升、产出价值有效发挥的联动效应是强化其响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思政教育 生态系统 生态性评价 DPSIR模型
下载PDF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Z学院课程建设为例
19
作者 高大伟 张一帆 张培宾 《管理工程师》 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
课程思政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议焦点,尽管学界已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但针对图情专硕课程思政改革的专项研究仍显不足。在充分吸收现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一个根本+两条链路”的教学改革体系。该体系以“立... 课程思政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议焦点,尽管学界已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但针对图情专硕课程思政改革的专项研究仍显不足。在充分吸收现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一个根本+两条链路”的教学改革体系。该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纵向而言,从团队建设、课程设计、要素挖掘到全面评价,形成一条完整的课程思政建设链路;横向而言,则通过技术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党建融合四个维度的内容供给,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最后,本文以Z学院电子档案管理课程为例,进行实证验证,充分展现课程思政改革体系的实践可行性和教育价值,为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 图书情报 电子档案
下载PDF
拔尖人才培养的思政底蕴与“中国范式”
20
作者 白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我国拔尖人才计划主要聚焦于基础学科创新型顶尖人才培养,这就决定着此人才培养战略的内蕴超出单纯的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领域而指向教育自身的本质层面和人才培养、人才判定、人才评价系统的底层逻辑,即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从... 我国拔尖人才计划主要聚焦于基础学科创新型顶尖人才培养,这就决定着此人才培养战略的内蕴超出单纯的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领域而指向教育自身的本质层面和人才培养、人才判定、人才评价系统的底层逻辑,即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从而达成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内在一致,因此应凸显我国“大思政”育人模式在其中的独特价值和基本优势。拔尖人才培养战略与“大思政”育人模式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性,“大思政”育人模式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一体,以横贯纵深的立体网络把立德树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因此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引领和助推作用不仅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二者相辅相成,交互催发,共同构建着具有时代特质、适应现实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即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范式”。以科教兴国基本战略为引领,通过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重新厘定“人才”之为“人才”的时代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时代和国情的顶尖人才培养之教育传统,应当共同构成此范式的基本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人才 中国范式 大思政 培养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