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外向流源的近红外测光
1
作者 孙锦 毛信杰 +1 位作者 吴月芳 李守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91-92,共2页
星际介质中相对致密的区域是分子云,观测与理论已确认,恒星诞生于分子云。近10年来在恒星形成区不断观测到冷分子气体的高速外流,证明了在恒星演化早期,大多数星都将经历一个高能量的物质喷发阶段。目前对这类源的研究主要是通过CO分子... 星际介质中相对致密的区域是分子云,观测与理论已确认,恒星诞生于分子云。近10年来在恒星形成区不断观测到冷分子气体的高速外流,证明了在恒星演化早期,大多数星都将经历一个高能量的物质喷发阶段。目前对这类源的研究主要是通过CO分子谱线的观测与分析进行的。部分工作涉及分子外向流的中、远红外分析,采用的是红外天文卫星(IRAS)的资料。为了进一步弄清这类天体整个红外谱特征以及它与恒星早期物质喷发的关系,1988年1月、8月和1989年1月、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演化 分子外向流源 近红外测光
下载PDF
分子外向流源的近红外观测及红外谱分析
2
作者 孙锦 吴月芳 +1 位作者 毛信杰 李守中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本文给出了21个分子外向流源和两个具有稠密核的非分子外向流源的近红外观测结果.同时结合它们的IRAS和其它地面台站的红外观测资料,分析了分子外向流源红外谱的某些特性,平均地看,在2.28μ和25μ间分子外向流源的谱斜率要大于非外向流... 本文给出了21个分子外向流源和两个具有稠密核的非分子外向流源的近红外观测结果.同时结合它们的IRAS和其它地面台站的红外观测资料,分析了分子外向流源红外谱的某些特性,平均地看,在2.28μ和25μ间分子外向流源的谱斜率要大于非外向流源的谱斜率.大多数双极外向流的谱斜率则大于2.采用修正的黑体光球模型计算了分子外向流源中心年青天体和拱星包层对JHK观测流量的贡献.对那些已知热光度的源,通过模型拟合导出了其中心星的光球温度和拱星消光.结果表明:与分子外向流成协的年青星,大多数可能是 TTauri星(5000—7000K)或发射线—星(9000—26000K).由JHK流量导得的拱星消光大约在10—20星等.所有这些事实,陡的红外能谱,强的拱星消光和高的红外光度比率都说明分子外向流源仍然是深嵌在分子云稠密核内部或附近的年青天体.本文采用普朗克函数和λ>35μ时的λ^(-1)尘埃发射率模型对(3.5—25μ)和(60—160μ)的红外谱进行了模型拟合,由5个源的计算结果得到的分子外向流源拱星包层的温度分布规律为Td(r)ocr^-(0.39-0.48),与和HII区成协分子云的理论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光 分子外向流 主序前星
下载PDF
Cep OB4恒星形成区的IRAS观测
3
作者 罗绍光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对恒星形成区CepOB4的IRAS观测结果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表明,与年轻星团Be59相联系的分子云物质的原始分布是高度成块的。Be59诞生于一个平均密度为100─200cm(-3)云的背向太阳一侧。强烈的电离辐射以及星... 对恒星形成区CepOB4的IRAS观测结果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表明,与年轻星团Be59相联系的分子云物质的原始分布是高度成块的。Be59诞生于一个平均密度为100─200cm(-3)云的背向太阳一侧。强烈的电离辐射以及星风已经在其诞生地产生了一个半径大约为5pc的"水泡型(Blister)"电离氢区及与之相关的红外源。电离辐射也穿过云际介质到达与母云分离的另两个云的表面,形成了从侧面看到的电离波前及被压缩和加热的中性物质壳。在这个恒星形成区中,虽然有大量年轻恒星存在,但大质量恒星的形成已经停止。红外发射主要起源于标准尘埃粒子的热平衡发射。但在主激发星团Be59附近的HII区中25μm发射的显著增强可能与某种与电离气体相混合的新型尘埃粒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H区 分子云 红外发射 形成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