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度法研究L-半胱氨酸修饰的ZnS纳米粒子与牛血红蛋白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雨琴 张友玉 +3 位作者 叶敏 谭平 赵梦娇 姚守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11-1016,共6页
合成和表征了L-半胱氨酸修饰的ZnS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傅立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研究了PBS缓冲体系中L-半胱氨酸修饰的ZnS纳米粒子与牛血红蛋白(BovineHemoglobin,BH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 合成和表征了L-半胱氨酸修饰的ZnS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傅立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研究了PBS缓冲体系中L-半胱氨酸修饰的ZnS纳米粒子与牛血红蛋白(BovineHemoglobin,BH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修饰的ZnS纳米粒子与BHb有较强的作用,BHb能使修饰后的ZnS纳米粒子发生荧光猝灭现象。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得到猝灭常数为1.12×106L/mol。L-半胱氨酸修饰的ZnS纳米粒子很大程度上影响BHb的二级结构,使其构象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ZNS纳米粒子 牛血红蛋白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FTIR—ATR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与荧光光谱成像技术结合神经网络对正毛化橘红的快速鉴别 被引量:9
2
作者 潘莎莎 黄富荣 +2 位作者 肖迟 冼瑞仪 马志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61-2766,共6页
为探究一种快速、可靠的化橘红检测方法,本实验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化橘红进行鉴别,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以81个正毛化橘红,37个... 为探究一种快速、可靠的化橘红检测方法,本实验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化橘红进行鉴别,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以81个正毛化橘红,37个其他品种橘红共118个样品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样品的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图像。根据光谱曲线中不同样品间的差异,取红外光谱中550-1800cm^-1区段范围内的光谱数据和荧光光谱曲线中的400~720nm区段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化橘红的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再结合MLP神经网络对化橘红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实验中分别使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校正(SNV)、一阶导(FD)、二阶导(SD)以及Savitzky-Golay(SG)平滑数据预处理方法,并比较他们对鉴别模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红外光谱法(FTIR/ATR),经由Savitzky-Golay(SG)平滑预处理得到的数据,通过隐层函数为sigmoid的三层MLP模型,能够得到最优正毛化橘红识别率,其结果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都为100%;利用荧光光谱成像技术,由多元散射(MSC)预处理的结果是最理想的。经过预处理的数据,通过隐层函数为sigmoid函数的三层MLP模型,训练集识别率达到100%,测试集识别率达到96.7%。由此可见,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和荧光光谱成像技术分别与MLP神经网络构建的识别模式,均可对化橘红的判别达到快速、可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 荧光光谱成像技术 MlP神经网络
下载PDF
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问荆与节节草 被引量:7
3
作者 程存归 熊玮 金文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6-680,共5页
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ATR-FT-IR)测定中药问荆和同科植物节节草的FT-IR谱,运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多分辨率分析法对吸收较为相似的问荆及节节草的FT-IR进行特征提取。选择第8、9、10分解层数下的特征值作为分析的基... 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ATR-FT-IR)测定中药问荆和同科植物节节草的FT-IR谱,运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多分辨率分析法对吸收较为相似的问荆及节节草的FT-IR进行特征提取。选择第8、9、10分解层数下的特征值作为分析的基础,采用FT-IR-CWT-SVM法建立了问荆和节节草识别的模型。通过学习训练,对120个预测样品的识别准确率为90%以上。当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时,识别准确率达100%。样品的FT-IR经小波特征提取后的特征值有所差异,采用SVM进行识别可以很好地把两者分类。通过对样品的FT-IR小波变换后所得特征值进行SVM的分类,能够有效地进行区别鉴定形态较为相似的同科植物问荆及节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小波变换 支持向量机 问荆 节节草 鉴别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红外成像研究聚乳酸/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体外矿化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倩 姜小婷 +2 位作者 辛韵子 崔俊先 张普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成像技术(ATR-FTIR mapping)对多孔聚乳酸/生物活性玻璃(PLLA/BG)复合材料在PBS缓冲液中的矿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光谱分辨率为8 cm!1,累加扫描8次,基于A1044/A1755的吸光度比值生成红外图像。成像结果表明,随着...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成像技术(ATR-FTIR mapping)对多孔聚乳酸/生物活性玻璃(PLLA/BG)复合材料在PBS缓冲液中的矿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光谱分辨率为8 cm!1,累加扫描8次,基于A1044/A1755的吸光度比值生成红外图像。成像结果表明,随着矿化进行,材料表面产生的羟基磷灰石(HA)也逐渐增多,当矿化进行到84 d后,材料表面大部分已被HA覆盖。但随着矿化时间的继续延长,矿化不均匀性也逐渐加剧。矿化曲线显示矿化过程存在4个阶段:矿化初期(前21 d),产生的HA很少;矿化增长期(21~70 d),BG逐渐转变为HA;快速增长期(70~91 d),矿化加速,并在91 d时达到最大;矿化后期(91 d后),曲线先显示平稳然后又从105 d起出现下降。研究表明,红外成像技术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重要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衰减全反射 聚乳酸 生物活性玻璃 体外矿化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于宏伟 解立斌 +5 位作者 时甜甜 郭华 阴雪利 王婷婷 赵栋梁 白良魁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5年第5期54-57,共4页
在303~ 393 K温度范围内,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分别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在1 800~600 cm-1的频率范围内,PET主要存在着C=... 在303~ 393 K温度范围内,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分别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在1 800~600 cm-1的频率范围内,PET主要存在着C=O伸缩振动模式(vC=O)、苯环C=C伸缩振动模式(vc=c)、CH2变角振动模式(δCH2)、CH2面外摇摆振动模式(ωCH,)、苯环CH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δCH)和苯环CH面外弯曲振动模式(γCH).并进一步研究温度对PET分子结构的影响,拓展了ATR-FTIR技术在PET材料热变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 一维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全反射红外光谱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下载PDF
宝石的红外反射光谱表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36
6
作者 亓利剑 袁心强 曹姝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1-25,共5页
采用红外反射光谱测试技术,并配合背衬镜反射、Dispersion校正、Kramers-Kronig变换等方法,对市场上面市的翡翠与其相似玉、琥珀与人造树脂仿琥珀、绿松石与碳酸盐仿绿松石、象牙与角质物仿象牙、仿古玉及充填处理宝玉石的红外反射光谱... 采用红外反射光谱测试技术,并配合背衬镜反射、Dispersion校正、Kramers-Kronig变换等方法,对市场上面市的翡翠与其相似玉、琥珀与人造树脂仿琥珀、绿松石与碳酸盐仿绿松石、象牙与角质物仿象牙、仿古玉及充填处理宝玉石的红外反射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红外区的官能团和指纹区范围内,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配备的镜(漫)反射器,能有效地测定由不透明或透明宝石中羟基、水分子的内、外振动及阴离子、络阴离子的伸缩或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光谱以及有机宝石中各种官能团、配位基的伸缩和弯曲振动致红外吸收光谱。对宝石的红外反射光谱表征及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一并予以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反射光谱 Kramers—Kronig变换 表征与应用 宝玉石
下载PDF
Highly efficient 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catalysis of CO_(2)methanation over La1-xCexNiO_(3)perovskite-catalyst
7
作者 Ting Li Zhen-Yu Zhang +5 位作者 De-Cun Luo Bo-Yu Xu Rong-Jiang Zhang Ji-Long Yao Dan Li Tao Xie 《Nano Research》 SCIE EI 2024年第9期7945-7956,共12页
Solar-driven photo-thermal catalytic CO_(2)methanation reaction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s posed by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However,designing advanced photo-thermal catalysts remains a rese... Solar-driven photo-thermal catalytic CO_(2)methanation reaction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s posed by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However,designing advanced photo-thermal catalysts remains a research challenge for CO_(2)methanation reaction.In this work,a series of ABO3(A=lanthanide,B=transition metal)perovskite catalysts with Ce-substituted LaNiO3(La1-xCexNiO3,x=0,0.2,0.5,0.8,1)were synthesized for CO_(2)methanation.The La0.2Ce0.8NiO3 exhibited the highest CH4 formation rate of 258.9 mmol·g^(-1)·hcat-1,CO_(2)conversion of 55.4%and 97.2%CH4 selectivity at 300℃with the light intensity of 2.9 W·cm^(-2).Then the catalysts were thoroughly analyzed by physicochemical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zations.The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the A-site provided more active sites for the adsorption and activation of CO_(2)/H_(2).The sources of the active sit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oxygen vacancies(Ov)created by lattice distortions due to different species of ions(La^(3+),Ce^(4+),Ce^(3+))and exsolved Ni0 by H_(2)reduction.The catalysts have excellent light absorption absorbance and low electron-hole(e-/h+)recombination rate,which greatly contribute to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catalysis(PTC)CO_(2)methanation.The results of in situ irradiated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ISI-EPR)and ISI-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indicated that the aggregation of unpaired electrons near the defects and Ni metal(from La and Ce ions to Ov and Ni0)accelerated adsorption and activation of CO_(2)/H_(2).At last,the catalyst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proposed reaction mechanism from the in situ diffuse reflection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um(DRIFTS)measurements.The in situ precipitation of the B-site enhanced the dispersion of Ni,while its enriched photoelectrons upon illumination further promote hydrogen dissociation.More H^(*)spillover accelerated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RDS)of HCOO*hydrogenation.This work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talyst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thermal catalysis CO_(2)methanation perovskite A-site substitution in situ diffuse reflection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um(DRIFTS)
原文传递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 被引量:14
8
作者 余丽娟 郑建明 朱文雷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4期112-113,128,共3页
建立快速测定酒精饮品中乙醇含量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以ZnSe槽行板为ATR晶体,以水为背景采集样品的FTIR图。以1 044 cm-1的C-OH伸缩振动为特征峰,用峰面积表示整个吸光度以消除尖峰干扰,建立了其线性关系数0.9... 建立快速测定酒精饮品中乙醇含量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以ZnSe槽行板为ATR晶体,以水为背景采集样品的FTIR图。以1 044 cm-1的C-OH伸缩振动为特征峰,用峰面积表示整个吸光度以消除尖峰干扰,建立了其线性关系数0.998 6,乙醇水溶液的检测限为0.2%。该方法准确、方便、快速,适用于酒精饮品中乙醇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乙醇 酒精饮品
下载PDF
红外光谱技术的近代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桂清 刘敏娜 《现代仪器》 2002年第2期1-4,11,共5页
对红外光谱技术的近代进展,如漫反射、衰减全反射、联用技术、差谱技术和数据压缩等及其应用作了简单地介绍。
关键词 漫反射 衰减全反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联用技术 差错 数据压缩 数据库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新生 谢益民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56-659,共4页
以测定的紫丁香醛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信号为标准,随机加入了一噪音信号,采用Daubechies小波系中的DB5小波函数,以4种阈值选取方法(最小最大准则阈值、Stein无偏似然估计阈值、混合阈值和固定阈值)和2种阈值函数(软阈值函数和硬阈值函数)... 以测定的紫丁香醛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信号为标准,随机加入了一噪音信号,采用Daubechies小波系中的DB5小波函数,以4种阈值选取方法(最小最大准则阈值、Stein无偏似然估计阈值、混合阈值和固定阈值)和2种阈值函数(软阈值函数和硬阈值函数)组合对含噪音的光谱信号进行了小波去噪处理试验,以均差MSE评价组合各种阈值选取及阈值函数方法的去噪优劣。结果表明,对于该类型的光谱信号,采用最小最大阈值和软阈值函数组合,得到最优的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小波变换 去噪
下载PDF
六亚甲基四胺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维 杜林楠 +4 位作者 吴贤 苏苗苗 关胜琴 孙佳玥 于宏伟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7年第6期40-44,共5页
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研究了六亚甲基四胺的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实验发现,在3 000~600 cm^(-1)的频率区间内,六亚甲基四胺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亚甲基C—H伸缩振动模式(ν_(C—H))、亚甲基C—H变角振动模... 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研究了六亚甲基四胺的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实验发现,在3 000~600 cm^(-1)的频率区间内,六亚甲基四胺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亚甲基C—H伸缩振动模式(ν_(C—H))、亚甲基C—H变角振动模式(δ_(CH_2))、亚甲基C—H面外摇摆振动模式(ω_(CH_2))、C—N伸缩振动模式(ν_(C—N))和亚甲基C—H面内摇摆振动模式(ρ_(CH_2))等。以六亚甲基四胺ν_(C—N)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了六亚甲基四胺ν_(C—N)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的研究,进一步考察温度变化对于六亚甲基四胺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四胺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伸缩振动 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FTIR结合曲线拟合对万寿菊植株中酯类的研究
12
作者 李栋玉 时有明 +1 位作者 王媛 晏翠琼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6-19,共4页
叶黄素酯是以棕榈酸二酯、肉豆蔻酸二酯等为主要成分的一种酯类物质,在万寿菊中含量最为丰富.为了研究叶黄素酯在万寿菊植株中的分布情况,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试了万寿菊花瓣、茎秆和叶片的光谱.它们的红外光谱中均在1735 cm... 叶黄素酯是以棕榈酸二酯、肉豆蔻酸二酯等为主要成分的一种酯类物质,在万寿菊中含量最为丰富.为了研究叶黄素酯在万寿菊植株中的分布情况,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试了万寿菊花瓣、茎秆和叶片的光谱.它们的红外光谱中均在1735 cm^-1附近出现酯类物质羰基的特征吸收峰,表明花瓣、茎秆和叶片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酯类物质.由于羰基吸收峰受到蛋白质吸收带的叠加影响,因此未能准确测定它的强度.为了获取羰基吸收峰的信息,曲线拟合分析技术被用于分离吸收带的叠加峰.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万寿菊植株中叶黄素酯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花瓣、茎秆、叶片.研究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对万寿菊植株中酯类物质的含量进行快速定性分析,为万寿菊植株中酯类物质的合成和运输研究提供一种便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万寿菊 叶黄素酯 曲线拟合
下载PDF
NO_2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郝腾 王军 +2 位作者 于铁 王建强 沈美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7-1574,共8页
主要考察了NO2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在整个温度范围内(100-500°C)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性能的影响.研究所使用样品为新鲜Cu/SAPO-34催化剂在750°C下水热处理4 h的稳定期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主要考察了NO2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在整个温度范围内(100-500°C)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性能的影响.研究所使用样品为新鲜Cu/SAPO-34催化剂在750°C下水热处理4 h的稳定期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以及形貌进行表征,采用SCR活性评价、动力学实验以及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DRIFTS)表征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催化剂表面物种的变化.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NO2会抑制催化剂的低温(100-280°C)活性,但其存在会提高催化剂的高温(280°C以上)活性.与此同时,随着反应物中NO/NO2的摩尔比例减少,由于NH4NO3物种的分解,副产物(N2O)的浓度增大.动力学结果表明,Cu/SAPO-34催化剂上快速SCR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64.02 kJ?mol-1)比标准SCR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48.00 kJ?mol-1)更大.In situ-DRIFTS实验结果表明NO比NO2更容易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硝酸盐,并且NO2更容易与吸附在Br?nsted酸性位上的NH3物种反应生成NH4NO3.低温下,催化剂表面的NH4NO3物种会覆盖SCR反应的活性位,造成活性降低,但在高温时,形成的NH4NO3物种一部分会被NO还原为N2,而另一部分会直接热分解为N2O,造成催化剂的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NOx(NO和NO2) CU SAPO-34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硝酸铵
下载PDF
不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土壤光谱特征的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明洋 朱兆龙 +2 位作者 李好好 冯程龙 安韶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28,共8页
为了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土壤中官能团的定量分析,通过比较3种不同傅里叶变换技术下土壤特征吸收峰的差异,来选取最佳的光谱技术应用于土壤的相关研究。采用透射(T-FTIR)、衰减全反射(ATR-FTIR)和漫反射(DR-FTIR)3种... 为了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土壤中官能团的定量分析,通过比较3种不同傅里叶变换技术下土壤特征吸收峰的差异,来选取最佳的光谱技术应用于土壤的相关研究。采用透射(T-FTIR)、衰减全反射(ATR-FTIR)和漫反射(DR-FTIR)3种光谱技术分别对有机物(苯甲酸、硬脂酸)和土壤(辽东栎)进行了分析。并将辽东栎和草地土壤样品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T-FTIR和DR-FTIR对混合土样进行光谱测定,用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物样品在3种光谱技术中均出现特征吸收峰,苯甲酸在1600~1400 cm^(-1)出现苯环C=C骨架特征峰,硬脂酸在2900~2800 cm^(-1)显现甲基的特征峰。有机物中羧酸-COOH内羰基-C=O在1720~1680 cm^(-1)出现伸缩振动吸收峰,羟基-OH分别在1430~1410 cm^(-1),940~930 cm^(-1)附近出现面内和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有机物在T-FTIR技术中需要用溴化钾(KBr)对其稀释。(2)辽东栎土壤样品在T-FTIR和DR-FTIR技术测试中发现,其土壤谱图中有较多有效特征吸收峰,土壤样品在T-FTIR技术中也需要用KBr进行稀释并使样品均匀的分布在锭片中;而ATR-FTIR技术测试中仅出现个别有效特征吸收峰,不利于对土壤谱图鉴别与进一步分析。(3)辽东栎和草地土壤样品按不同比例混合的测试结果表明:T-FTIR和DR-FTIR技术测试中质量分数与峰面积比呈正相关,线性拟合分别为R 2=0.70和R 2=0.88。土壤在3种不同红外技术中,DR-FTIR光谱具有较好的土壤特征吸收峰,对土壤样品可以不用KBr稀释。测试步骤简单易操作,可用于土壤样品定量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 透射光谱 衰减全反射光谱 漫反射光谱 土壤光谱
下载PDF
三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车漆的快速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俊明 颜文杰 +2 位作者 宋亚军 王继芬 高春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91-1995,共5页
为了解决公安工作中对嫌疑车辆的掉落车漆进行无损、快速和准确的鉴别,本实验提出一种基于三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的方法。通过实验收集并分析了59个车漆样本的光谱数据及其三阶导数谱图,... 为了解决公安工作中对嫌疑车辆的掉落车漆进行无损、快速和准确的鉴别,本实验提出一种基于三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的方法。通过实验收集并分析了59个车漆样本的光谱数据及其三阶导数谱图,在实验预处理上采用峰面积归一化、Savitzky-Golay平滑和自动基线校正,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对每个样本的原始光谱图进行求导,得出各个样本的高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并汇总所有样本的各个阶次的导数数据,建立不同阶次导数光谱数据的判别分析模型,对其区分准确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车漆样本的三阶导数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的判别分析模型区分准确率高达到98.3%,可准确度地对6个不同品牌的车漆进行有效区分。经过多次实验分析数据,三阶导数光谱可以有效放大各个样本的数据差异、挖掘隐藏于复杂谱峰中的有用信息,可以更准确的对其进行区分,实验结果表明三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红外显微图像分析方法,可为其他的物理证据的鉴定与分析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油漆 三阶导数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鉴别
下载PDF
一种耐高温胶带化学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建军 梅一飞 《中国建材科技》 2012年第3期50-53,共4页
基材以及胶粘剂的化学成分是影响耐高温胶带性能和用途的决定因素,分别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胶带基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进而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胶粘剂... 基材以及胶粘剂的化学成分是影响耐高温胶带性能和用途的决定因素,分别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胶带基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进而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胶粘剂的化学组成。最后采用热重法确定了胶带中各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胶带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差示扫描量热法 热重法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检测血液样本在疾病筛查及诊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吴忻禹 张陆成 黎永青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35-340,共6页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光谱技术以其快速、准确、无创的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中显示出巨大潜力。该技术记录样本中分子的振动光谱,提供生物...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光谱技术以其快速、准确、无创的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中显示出巨大潜力。该技术记录样本中分子的振动光谱,提供生物样品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化学结构信息,可用于疾病筛查和诊断。ATR-FTIR光谱技术在地中海贫血、艾滋病毒感染、乳腺癌、卵巢癌和脑瘤等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提示该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疾病的快速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ATR-FTIR光谱技术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相结合,以定量法分析人外周血样品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等地中海贫血筛查指标,筛查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达到100.0%和95.3%。采用ATR-FTIR光谱技术,基于遗传算法的线性判别分析法,分析血液样本红外图谱中1653 cm-1(酰胺Ⅰ带)、1558 cm-1(酰胺Ⅱ带)、1506 cm-1(环基)和901 cm-1(磷酸二酯伸缩带)处的特征峰,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妇血液样本的辨别准确率为8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92%。采用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法对乳腺患者血液ATRFTIR光谱进行识别,其灵敏度与特异度高达92.3%与87.1%此外,ATR-FTIR光谱技术还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其他方面,如细胞和组织学样本的检测、疾病严重程度的分类等。ATR-FTIR光谱技术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面临环境干扰、样本污染等挑战。未来,随着ATR-FTIR光谱技术的优化、发展,其有望在更多疾病的临床血液学检验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临床血液学
下载PDF
ATR-FTIR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蜂蜜中果糖的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奇峰 李珊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3-285,共3页
建立了ATR-FTIR二阶导数光谱直接测定蜂蜜中果糖含量的新方法。绘制果糖标准溶液的ATR-FTIR二阶导数谱,选择果糖的特征峰(965.8±1 cm-1)为定量峰,绘制果糖质量分数(ρ)与相应二阶导数谱特征峰高(h)的标准工作曲线,在果糖百... 建立了ATR-FTIR二阶导数光谱直接测定蜂蜜中果糖含量的新方法。绘制果糖标准溶液的ATR-FTIR二阶导数谱,选择果糖的特征峰(965.8±1 cm-1)为定量峰,绘制果糖质量分数(ρ)与相应二阶导数谱特征峰高(h)的标准工作曲线,在果糖百分含量为0.20~0.60 g·m L-1范围内,两者的线性回归方程为h=-0.000 74ρ-0.000 02,线性相关系数r=0.991 8,方法检出限为0.041 g·m L-1。利用该方法测得蜂蜜样品中果糖的含量为27.45%,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0.7%,测定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二阶导数光谱 果糖
原文传递
红外反射光谱的原理和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岗 王楠林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73-878,共6页
固体的光学性质是凝聚态物理学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它可以用一系列的光学常数进行描写.在实验上,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量材料在一个尽可能宽的频率范围内的正入射反射率,然后通过Kramers-Kronig(KK)变换的方法来得到光学常数.文章介绍了傅里... 固体的光学性质是凝聚态物理学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它可以用一系列的光学常数进行描写.在实验上,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量材料在一个尽可能宽的频率范围内的正入射反射率,然后通过Kramers-Kronig(KK)变换的方法来得到光学常数.文章介绍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的原理、仪器组成和一种原位蒸发镀膜技术.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测量包括小尺寸和不规则样品在内的材料从数个毫电子伏至数个电子伏范围内的反射率,因而在研究固体的各种不同的单粒子激发(或集体激发)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光谱 红外 傅里叶变换
原文传递
基于多糖组成和含量的3种基原黄精质量比较和识别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陶爱恩 杜泽飞 +2 位作者 赵飞亚 夏从龙 段宝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67-2473,共7页
目的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黄精3种基原植物中多糖的组成和含量差异,为黄精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和柱前衍生化-HPLC(PMP-HPLC)法比较3种基原黄精中多糖的差异;采用紫外光谱法(UV)测定... 目的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黄精3种基原植物中多糖的组成和含量差异,为黄精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和柱前衍生化-HPLC(PMP-HPLC)法比较3种基原黄精中多糖的差异;采用紫外光谱法(UV)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 3种基原黄精多糖的IR平均光谱和二阶导数图谱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聚类分析(HCA)分析均可将3种基原的黄精加以区分;PMP-HPLC图谱显示3种基原黄精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存在差异,共有成分为D-甘露糖、D-核糖、L-鼠李糖、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D-葡萄糖、D-木糖、D-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结果表明,所测样品多糖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方法为黄精类药材的多糖组成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D-甘露糖 D-核糖 l-鼠李糖 D-半乳糖醛酸 D-葡萄糖醛酸 D-半乳糖 D-葡萄糖 D-木糖 D-阿拉伯糖 l-岩藻糖 红外光谱 柱前衍生化 紫外光谱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