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hin radar-infrared stealth-compatible structure:Design,fabric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田浩 刘海韬 程海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333-338,共6页
A thin radar-infrared stealth-compatible structure with reflectivity below -10 dB in the whole radar X wave band and infrared emissivity less than 0.3 in the infrared region of 8μm-14 μm is reported. The designed st... A thin radar-infrared stealth-compatible structure with reflectivity below -10 dB in the whole radar X wave band and infrared emissivity less than 0.3 in the infrared region of 8μm-14 μm is reported. The designed stealth-compatible structure consists of metallic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MFSS), resis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RFSS), and metal backing from the top down, and it is only 2. l-mm thick. The MFSS is made up of some divided low infrared emissivity metal copper films, and the RFSS consists of a capacitive array of square resistive patches. They are placed close together, working as an admittance sheet because of a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m, and the equivalent admittance sheet greatly reduces the thickness of the whole structure. The proposed stealth-compatible structure is verified both by simulations an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r proposed stealth-compatible structure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tealth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infrared stealth-compatible structure absorbing property infrared emissivity
下载PDF
Research on Infrared Emissivity and Laser Reflectivity of Sn_(1−x)Er_(x)O_(2)Micro/Nanofibers Based on First-Principles 被引量:1
2
作者 Yuanjia Xia Fang Zhao +2 位作者 Zhizun Li Zhaogang Cheng Jianwei Hu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SCIE EI 2023年第2期921-936,共16页
Sn_(1−x)Er_(x)O_(2)(x=0%,8%,16%,24%)micro/nanofiber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combined with heat treatment using erbium nitrate,stannous chloride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PVP)as raw materials.The target produc... Sn_(1−x)Er_(x)O_(2)(x=0%,8%,16%,24%)micro/nanofiber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combined with heat treatment using erbium nitrate,stannous chloride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PVP)as raw materials.The target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X-ray diffrotomete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pectrophotometer and infrared emissivity tester,and the effects of Er^(3+)doping on its infrared and laser emissivity were studied.At the same time,the Sn_(1−x)Er_(x)O_(2)(x=0%,16%)doping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and the relate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such as their energy band structure,density of states,reflectivity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were analyzed,and further explained the mechanism of Er^(3+)doping on SnO_(2)infrared emissivity and laser absorption from the point of electronic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calcination at 600℃,single rutile type SnO_(2)was formed,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not changed by doping Er^(3+).The calcined products showed good fiber morphology,and the average fiber diameter was 402 nm.The infrared emissivity and resistivity of the samples both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Er^(3+)doping amount.When x=16%,the infrared emis-sivity of the sample was at least 0.71;and Er^(3+)dop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flectivity of SnO_(2)at 1.06μm and 1.55μm,when x=16%,its reflectivity at 1.06μm and 1.55μm are 50.5%and 40%,respectively,when x=24%,the reflectivity at 1.06μm and 1.55μm wavelengths are 47.3%and 42.1%,respectively.At the same time,the change of carrier concentration and electron transition before and after Er^(3+)doping were described by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and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infrared emissivity and laser reflectivity was explained.This study provides a certai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ingle-type,light-weight and easily prepared infrared and laser compatible-stealth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nano fibers Er^(3+)doping SnO_(2) laser and infrared compatible stealth material
下载PDF
Ultrabroad Microwave Absorption Ability and Infrared Stealth Property of Nano-Micro CuS@rGO Lightweight Aerogels 被引量:13
3
作者 Yue Wu Yue Zhao +4 位作者 Ming Zhou Shujuan Tan Reza Peymanfar Bagher Aslibeiki Guangbin Ji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17,共17页
Developing ultrabroad radar-infrared compatible stealth materials has turned into a research hotspot,which is still a problem to be solved.Herein,the copper sulfide wrapped by reduced graphene oxide to obtain three-di... Developing ultrabroad radar-infrared compatible stealth materials has turned into a research hotspot,which is still a problem to be solved.Herein,the copper sulfide wrapped by reduced graphene oxide to obtain three-dimensional(3D)porous network composite aerogels(CuS@rGO)were synthesized via thermal reduction ways(hydrothermal,ascorbic acid reduction)and freeze-drying strategy.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phase components(rGO and CuS phases)and micro/nano structure(microporous and nanosheet)were well-modified by modulating the additive amounts of CuS and changing the reduction ways,which resulted in the variation of the pore structure,defects,complex permittivity,microwave absorption,radar cross section(RCS)reduction value and infrared(IR)emissivity.Notably,the obtained CuS@rGO aerogels with a single dielectric loss type can achieve an ultrabroad bandwidth of 8.44 GHz at 2.8 mm with the low filler content of 6 wt%by a hydrothermal method.Besides,the composite aerogel via the ascorbic acid reduction realizes the minimum reflection loss(RL_(min))of−60.3 dB with the lower filler content of 2 wt%.The RCS reduction value can reach 53.3 dB m^(2),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the target being detected by the radar detector.Furthermore,the laminated porous architecture and multicomponent endowed composite aerogel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and IR stealth versatility.Thus,this work offers a facile method to design and develop porous rGO-based composite aerogel absorbers with radar-IR compatible st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absorption Ultrabroad bandwidth Composite aerogel radar cross section radar-infrared compatible stealth
下载PDF
隐身直升机红外辐射与雷达散射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磊 单勇 +1 位作者 张靖周 陈新蕾 《直升机技术》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为实现直升机红外/雷达综合隐身,将一体化红外抑制器融入隐身直升机的设计中,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悬停状态下直升机的温度场、红外辐射特性以及雷达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在一体化红外抑制器引射气流和旋翼下洗气流的作用下,直升机排气混合... 为实现直升机红外/雷达综合隐身,将一体化红外抑制器融入隐身直升机的设计中,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悬停状态下直升机的温度场、红外辐射特性以及雷达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在一体化红外抑制器引射气流和旋翼下洗气流的作用下,直升机排气混合管和后机身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冷却;尾桨通流作用下的高温排气对左侧机身的局部加热效应更显著;排气系统与后机身一体化设计方案使得机身可以有效地遮挡高温混合管,所以3~5μm波段总红外辐射主要来源于气体和机身蒙皮;而在8~14μm波段,气体红外辐射可以忽略不计;在3 GHz、6 GHz、10 GHz和15 GHz频率下,隐身直升机周向RCS均值都控制在4 dBsm以下,表明一体化设计方案在降低红外辐射的同时也具备较好的雷达隐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一体化红外抑制器 红外隐身 雷达隐身
下载PDF
超材料在军用隐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鹏飞 朱洪立 +3 位作者 李明俊 张成军 王兴一 潘士兵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随着探测手段的发展,智能化与高精化的军用隐身探测技术对隐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材料受限于本身的性能很难实现轻量、宽频、强吸收等隐身要求,而超材料由于其可以按人的意志设计、调整结构并获得相关性能,在隐身领域具有... 随着探测手段的发展,智能化与高精化的军用隐身探测技术对隐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材料受限于本身的性能很难实现轻量、宽频、强吸收等隐身要求,而超材料由于其可以按人的意志设计、调整结构并获得相关性能,在隐身领域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因此超材料在军用隐身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受到了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超材料的发展、特殊性能及应用,着重讨论了雷达隐身超材料、红外隐身超材料、雷达/红外兼容隐身超材料以及激光/红外兼容隐身超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指出目前超材料在军用隐身方面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实验阶段,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今后应将研究集中在低成本制备与应用、宽频多波段兼容以及高耐温、高耐蚀性与高户外稳定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雷达隐身 红外隐身 兼容隐身 激光隐身
下载PDF
电磁超表面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孟跃宇 李勇峰 +4 位作者 王甲富 郑麟 闫明宝 蒋进明 屈绍波 《信息对抗技术》 2024年第3期1-23,共23页
电磁超表面能够利用散射调控和电磁波吸收2种主要机理进行隐身是隐身技术中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技术途径。对电磁超表面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超表面散射调控机理进行隐身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介绍了相... 电磁超表面能够利用散射调控和电磁波吸收2种主要机理进行隐身是隐身技术中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技术途径。对电磁超表面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超表面散射调控机理进行隐身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介绍了相位梯度超表面、编码超表面和超表面隐身套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其次介绍了基于吸波机理的超表面隐身技术研究进展,包括完美吸波结构、多频带吸波结构、宽频带吸波结构、宽角域吸波结构;再次介绍了超表面雷达隐身与其他功能的复合设计研究,包括超表面隐身强度复合设计、超表面吸波透波散射一体化、雷达红外兼容隐身等内容;最后总结了一些超表面在隐身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表面 隐身技术 散射调控 吸波材料 隐身强度复合设计 吸波透波散射一体化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
下载PDF
多功能红外隐身材料的设计及应用
7
作者 于思珂 鲍艳 +1 位作者 高璐 张文博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9-1362,共14页
红外探测设备的高速发展对军事设备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红外隐身技术是提升军事设备生存、打击和突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国防工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战场环境复杂多变,仅具有红外隐身性能的材料在面临雷达探测、雨林、山地... 红外探测设备的高速发展对军事设备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红外隐身技术是提升军事设备生存、打击和突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国防工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战场环境复杂多变,仅具有红外隐身性能的材料在面临雷达探测、雨林、山地、海洋、沙漠等环境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开发多功能红外隐身材料势在必行。本文从红外隐身材料的机理出发,综述了不同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如低发射率材料、温度控制材料、可变发射率材料以及协同工作模式材料,讨论了不同红外隐身材料的调控手段;其次,重点介绍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多功能红外隐身材料,例如,多波段隐身、电磁屏蔽、抗菌防水、耐高温、防腐蚀以及阻燃性能的红外隐身材料,并对其设计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多功能红外隐身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隐身 多功能 动态自适应材料 协同工作模式材料 多波段兼容隐身
原文传递
凹凸形周期结构遮障面的雷达及红外隐身性能分析
8
作者 李浩 许卫东 +3 位作者 肖菲菲 俞宙 吴昌峰 黄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3-598,共6页
为了提高遮障面的雷达及红外隐身效果,采用外形隐身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凸起和凹陷的周期结构遮障面。首先建立4种不同形状的模型,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仿真与实验数据相关系数在09以上,仿真结果准确可用... 为了提高遮障面的雷达及红外隐身效果,采用外形隐身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凸起和凹陷的周期结构遮障面。首先建立4种不同形状的模型,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仿真与实验数据相关系数在09以上,仿真结果准确可用。其次分析各模型的电磁散射机理,为遮障面外形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然后设计具有起伏特征的遮障面,经过仿真计算,发现凸起和凹陷程度半径r达到24mm时,遮障面反射系数小于-10dB,r达到28mm时反射系数小于-17dB。最后,在遮障面的凸起部分填充隔热材料,仿真其覆盖在运行温度为80℃的装(设)备上,发现具有隔热材料的遮障面温度降低35℃,具有一定的红外伪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障 起伏 隐身 雷达技术 红外技术
下载PDF
用于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9
作者 马超 解帅 +3 位作者 王永超 冀志江 吴子豪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试验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炭黑对相变材料相变温度的影响较小,潜热仅降低了约1.9%;500次冷热循环后,相变材料的潜热留存率为78.3%,循环稳定性较好。相变单元和膨胀珍珠岩均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能力,且反射损耗在-5~-15 dB可调。相变单元通过吸收大量热量来降低目标外表面温度,削弱红外辐射。相变材料的加入会增加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但相变材料高储热密度和珍珠岩低热导率的共同作用使得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隔热效应更加显著,从而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磁损耗仅出现在水泥基体中,相变单元通过电阻损耗来影响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热量传递在相变单元处受阻,传导热通量在相变单元边缘处的传输过程出现弯曲。当相变材料相变完成后,热量趋于均匀分布。因此,水泥基复合材料可通过损耗电磁波来降低雷达回波信号,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目标的热量来降低红外辐射,从而实现不同复杂环境下建筑材料的红外和雷达波等多波段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红外隐身 雷达波隐身 相变材料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超材料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真 李广德 +3 位作者 崔光振 王义 刘东青 程海峰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8,共8页
运用各种侦察探测手段,实现战场透明化是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基本特点。红外探测和雷达探测被广泛应用于战场,这促使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技术成为了对抗探测的研究重点。相较于传统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基于超材料的新型红外/雷达兼容... 运用各种侦察探测手段,实现战场透明化是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基本特点。红外探测和雷达探测被广泛应用于战场,这促使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技术成为了对抗探测的研究重点。相较于传统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基于超材料的新型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本文对实现红外/雷达兼容隐身的原理和途径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基于光子晶体、吸波超材料和编码超材料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并分析了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雷达兼容隐身 光子晶体 吸波超材料 编码超材料
下载PDF
基于FTO/Ag/FTO构型的高透明红外隐身薄膜设计
11
作者 王龙 汪刘应 +5 位作者 刘顾 唐修检 葛超群 王滨 许可俊 王新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62-170,共9页
红外隐身与可见光隐身对光谱响应的诉求不同,导致两者功能耦合材料设计难以调和,因此发展光学特征选择性调控技术至关重要.基于FTO/Ag/FTO堆叠膜层结构提出一种可见光与红外兼容隐身超构薄膜,建立可见光高透射与红外低辐射一体化协同设... 红外隐身与可见光隐身对光谱响应的诉求不同,导致两者功能耦合材料设计难以调和,因此发展光学特征选择性调控技术至关重要.基于FTO/Ag/FTO堆叠膜层结构提出一种可见光与红外兼容隐身超构薄膜,建立可见光高透射与红外低辐射一体化协同设计方法,诠释微结构特征对可见光透射光谱与红外反射光谱的影响机制,进而优化设计高透明红外隐身薄膜,并对其兼容性隐身性能测试表征.研究表明,可见光透射取决于半导体介质层与金属层耦合匹配作用,而红外辐射抑制主要取决于金属层.经优化设计的FTO/Ag/FTO膜层结构厚度为40/12/40 nm时,具备高水平的背景透视复现与高温红外辐射抑制能力.该研究可为可见光与红外兼容隐身材料设计及应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谱兼容隐身 高透明 红外低辐射 材料设计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的红外隐身技术发展
12
作者 金斌 孙海文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3年第5期30-35,共6页
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材料按照一定结构周期性排列形成光子晶体,可规律性地控制光子传输,该材料的红外隐身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详细介绍了光子晶体相关概念以及国外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发展概况,总结了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技术的特点,... 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材料按照一定结构周期性排列形成光子晶体,可规律性地控制光子传输,该材料的红外隐身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详细介绍了光子晶体相关概念以及国外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发展概况,总结了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技术的特点,针对光子晶体兼容隐身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给出了未来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技术发展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红外隐身技术 兼容隐身技术
下载PDF
多频谱隐身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邓龙江 周佩珩 +3 位作者 陆海鹏 翁小龙 梁迪飞 谢建良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8期449-462,共14页
随着军事隐身技术以及民用物联网电磁兼容、抗电磁干扰技术的发展,隐身涂层材料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该类材料逐渐成为功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在需求牵引和技术革新的带动下,隐身涂层材料从材料体系、设计方法到制备技术... 随着军事隐身技术以及民用物联网电磁兼容、抗电磁干扰技术的发展,隐身涂层材料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该类材料逐渐成为功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在需求牵引和技术革新的带动下,隐身涂层材料从材料体系、设计方法到制备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中心开展的主要工作,介绍了当前广泛发展的雷达吸波涂层、红外低发射率涂层以及多频谱兼容隐身涂层这3类涂层的隐身机理、材料特性以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先进材料体系和设计方法对隐身涂层材料的牵引,包括各向异性磁性材料/介电材料、纳米结构动态磁化理论以及材料复合技术等;最后通过对各种材料技术的分析,提出多频谱隐身涂层材料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材料 涂层 雷达吸波 红外低发射率 多频谱兼容
下载PDF
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马成勇 程海峰 +1 位作者 唐耿平 谢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6-128,132,共4页
阐述了实现红外与雷达隐身兼容的技术途径,综述了导电高聚物、纳米材料、掺杂氧化物半导体和复合型多波段隐身材料等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和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 导电高聚物 纳米材料 掺杂氧化物半导 体多波段隐身材料
下载PDF
近中红外与1.06μm和1.54μm激光兼容隐身光子晶体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继魁 时家明 +3 位作者 苗雷 王启超 赵大鹏 曾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0-1134,共5页
为实现飞行器高温部分的红外与激光兼容伪装,设计了一种基于一维光子晶体的近中红外与1.06μm和1.54μm激光兼容隐身材料。基于薄膜的传输矩阵法和异质结构理论,拓展了光子晶体的禁带宽度,使之覆盖近中红外波段;随后,利用掺杂原理,在光... 为实现飞行器高温部分的红外与激光兼容伪装,设计了一种基于一维光子晶体的近中红外与1.06μm和1.54μm激光兼容隐身材料。基于薄膜的传输矩阵法和异质结构理论,拓展了光子晶体的禁带宽度,使之覆盖近中红外波段;随后,利用掺杂原理,在光子晶体周期结构中引入了两种缺陷。结果显示,在1~5μm的带隙中出现了波长分别为1.06μm和1.54μm的缺陷模,反射率分别为1.21%和1.79%,这种具有"光谱挖空"特性的光子晶体可以实现近中红外与1.06μm和1.54μm激光兼容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近中红外 激光 兼容伪装
下载PDF
红外隐身涂层的制备及其与雷达吸波涂料的兼容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凤雷 徐国跃 +3 位作者 余慧娟 胡晨 邵春明 程传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5-419,共5页
采用双层涂覆的方法制备了雷达-红外隐身兼容涂层,研究了红外隐身涂层的填料种类、含量以及涂层厚度对雷达隐身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条件得到对雷达吸波性能影响最小的红外隐身涂层。实验结果表明,用双层涂覆的方法,以特殊形态... 采用双层涂覆的方法制备了雷达-红外隐身兼容涂层,研究了红外隐身涂层的填料种类、含量以及涂层厚度对雷达隐身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条件得到对雷达吸波性能影响最小的红外隐身涂层。实验结果表明,用双层涂覆的方法,以特殊形态片状微米级铝粉作为顶层红外隐身涂层的填料,填充量为40%,且涂层厚度达到20μm时,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可达0.15左右,其对底层雷达吸波层吸波性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隐身 雷达隐身 兼容隐身 饱和厚度
下载PDF
一种基于超材料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君哲 田浩 +2 位作者 刘海韬 程海峰 侯中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37-5143,共7页
首先阐述了基于超材料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频率选择表面和电阻型周期表面双层超材料结构形式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其次,构建了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等效电路模型,从等效电路的角度分析了其吸波机理;最后... 首先阐述了基于超材料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频率选择表面和电阻型周期表面双层超材料结构形式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其次,构建了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等效电路模型,从等效电路的角度分析了其吸波机理;最后,对设计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结构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表明,实验结果和设计结果一致,当制备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厚度<3 mm时,其反射率在4~8GHz范围内小于-6dB,红外发射率仅为0.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 频率选择表面 电阻型周期表面
下载PDF
雷达与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哈恩华 黄大庆 +2 位作者 王智勇 何山 丁鹤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325-327,共3页
雷达与红外兼容隐身材料在军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对雷达与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状况及应用,详细分析了粘结剂对材料隐身性能的影响以及半导体填料对实现雷达与红外兼容隐身的可能性。
关键词 雷达与红外兼容隐身材料 粘结剂 掺杂半导体
下载PDF
国外军用烟幕隐身剂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冬梅 赵升红 +2 位作者 乔衍华 曹文杰 朱春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76-378,383,共4页
烟幕隐身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战役、战斗保障的积极手段,一直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简要介绍了国外军用烟幕剂的作用机理、发展历程、种类,并对军用烟幕隐身剂的发展前景做了初步预测。
关键词 烟幕隐身剂 雷达 红外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中红外材料及其隐身功能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范有余 羊毅 +1 位作者 姜雄伟 张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随着红外技术与光电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红外窗口的雷达隐身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介绍了一种中红外光学玻璃——氟镓酸盐玻璃IRG-05,以IRG-05为基质成功研制出了具有雷达隐身功能的中红外功能材料。与以往采用镀膜-刻蚀技术在表面... 随着红外技术与光电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红外窗口的雷达隐身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介绍了一种中红外光学玻璃——氟镓酸盐玻璃IRG-05,以IRG-05为基质成功研制出了具有雷达隐身功能的中红外功能材料。与以往采用镀膜-刻蚀技术在表面制备周期性的金属网栅而实现的隐身功能的红外材料相比,这种雷达隐身红外材料在3~5μm波段有着更高的红外透过率和更加稳定的金属网栅。对红外晶体与红外玻璃直接复合以及由超强超快激光诱导实现的雷达隐身中红外材料的研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材料 雷达隐身 电磁屏蔽 氟镓酸盐玻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