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穆棱市奋斗水库工程鱼道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景全 朱建华 +1 位作者 吕福财 曹羽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5期33-36,共4页
奋斗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前对鱼道设计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并根据模型试验对原设计中进行修改、优化,取得更为合理的方案。在鱼道设计中,流速和水深是两个重要的水力学要素,本工程依托1∶20鱼道整体模型试验,对鱼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确... 奋斗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前对鱼道设计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并根据模型试验对原设计中进行修改、优化,取得更为合理的方案。在鱼道设计中,流速和水深是两个重要的水力学要素,本工程依托1∶20鱼道整体模型试验,对鱼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确保鱼道在主要鱼季满足鱼类对水深和流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 进出口布置 流速 水深
下载PDF
大型电站叠梁门分层取水进水口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段文刚 黄国兵 +2 位作者 侯冬梅 杜兰 刘红庆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0-384,390,共6页
电站进口前加设叠梁门后引起局部水流条件复杂,本文以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系统阐述了叠梁门分层取水进口水流流态、门顶最小运行水深、水头损失和叠梁门反向附加水击压力等。研究表明,加设叠梁门后机组各栅孔进流较为均化,门... 电站进口前加设叠梁门后引起局部水流条件复杂,本文以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系统阐述了叠梁门分层取水进口水流流态、门顶最小运行水深、水头损失和叠梁门反向附加水击压力等。研究表明,加设叠梁门后机组各栅孔进流较为均化,门井水面波动加大,主要引流区间在门顶以下10 m—门顶以上25 m水域,叠梁门门顶最小运行水深一般为15~30 m,进口段水头损失1.20~1.95 m(水头损失系数为0.45~1.15),较无叠梁门时增大1.11~1.63 m,对机组发电经济效益将产生一定影响,机组甩负荷对叠梁门下游面板产生的附加水击压力(2.9~3.0)×9.81 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进水口 分层取水 叠梁门 水头损失 门顶水深 附加水击压力
下载PDF
适应下游水位变动的堰孔式鱼道进口段隔板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魏萍 王晓刚 +3 位作者 何飞飞 杨宇 谢红 张陆陈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工程鱼道进口处的水位衔接状况对其内部流场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靠近进口的多个池室的流场以及池室水深影响非常明显。一些工程由于水文情势发生改变或者由于规划调整,鱼道进口实际运行水位与原设计水位相差较大,给鱼类上溯带来了困... 工程鱼道进口处的水位衔接状况对其内部流场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靠近进口的多个池室的流场以及池室水深影响非常明显。一些工程由于水文情势发生改变或者由于规划调整,鱼道进口实际运行水位与原设计水位相差较大,给鱼类上溯带来了困难。依托某枢纽鱼道改造工程,采用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堰孔结合式鱼道进鱼口段池室优化方法,以解决鱼道进鱼口水位不衔接问题。通过调整进口段10个鱼道池室隔板,比选5种孔口尺寸,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堰孔组合型式。结果发现,优化后的隔板型式在下游水位为0.8 m时,能减缓鱼道进口附近池室水面线的陡降,以及流速的陡增;鱼道进口段水深在0.8~1.3 m变动时,鱼道内水流条件仍能够满足鱼类上溯要求,鱼道适应下游水位变动的能力增加了0.4 m。该方法可为类似鱼道工程的改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水深 原型观测 堰孔结合式鱼道 隔板优化
下载PDF
竖直U型地埋管的换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长兴 胡松涛 +1 位作者 刘国丹 李绪泉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3,共5页
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热性能直接影响地埋管设计参数的确定。本文以有限长线热源理论为基础,采用叠代法,计算了竖直U型地埋管的换热特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相关参数对单U和双... 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热性能直接影响地埋管设计参数的确定。本文以有限长线热源理论为基础,采用叠代法,计算了竖直U型地埋管的换热特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相关参数对单U和双U并联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为准确确定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换热器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性能 换热器水流量 埋管进水温度 钻孔深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