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w patter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of large pump system with low head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磊 陆伟刚 +2 位作者 陆林广 董雷 王兆飞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4年第6期675-688,共14页
The flow patterns in the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have a decisive effect on the safe, st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pump in a large pumping station with low hea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ree-dim... The flow patterns in the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have a decisive effect on the safe, st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pump in a large pumping station with low hea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3D) turbulence flow in conduit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tudy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conduct an optimum hydraulic design for the conduits. With the analyses of the flow patterns in the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m can be determined. The main obtaine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 Under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re is essentially no pre-swirl flow at the impeller chamber inlet of an axial-flow pump system, based on which the boundary condition at the inlet conduit may be defined. (ii) The circulation at the guide vane outlet of an axial-flow pump system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the outlet conduit, and there is optimum circulation for the performance. Therefore,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o design the guide vane according to the optimum circulation. (iii) The residual circulation at the guide vane outlet needs to be considered for the inlet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outlet conduit, and the value of the circulation may be measured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test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pattern boundary condition inlet conduit outlet conduit pump system low head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ffected by Spiral Inlet and Outlet in a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wer 被引量:4
2
作者 LIU Xiaomin LU Jun +1 位作者 GAO Renheng XI Gu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The flow in the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wer is very complex.The existing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cannot provide the detailed flow information,especially flow characteristics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whi... The flow in the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wer is very complex.The existing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cannot provide the detailed flow information,especially flow characteristics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which is unfavorabl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wer.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piral inlet and outlet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wer,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 three-lobe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wer with and without the spiral inlet and outlet are simulated by solving Navier-Stokes equations coupled with RNG k-ε turbulent model.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dynamic mesh technique and overset mesh updating method are used.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n the variation of flow rate with the outlet pressure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method presen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flow rate with the change of pressure is slightly affec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spiral inlet and outlet,but the internal flow state is largely affected.In the exhaust region,the fluctuations of pressure,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average values of velocity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This illustrates that the spiral outlet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fluctuations of pressure,thus reducing reflux shock and energy dissipation.In the intake area,the average value of pressure,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are slightly declined,but the fluctuations of them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indicating that the spiral inlet plays the role in making the flow more stable.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reveal the three-dimensional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wer with spiral inlet and outlet,an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empirical correction in the noise-reduction design of the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w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wer spiral inlet and outlet unsteady flow dynamic mesh technique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高学平 袁野 +1 位作者 朱洪涛 刘殷竹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6,共14页
竖井式进出水口是抽水蓄能电站水道系统两端控制水流的常用进出水口型式之一。竖井式进出水口双向过流,水流在短距离内经历两次90°流向转变(水平-竖直-水平),流向变化剧烈,水力条件复杂,深入研究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进而优化... 竖井式进出水口是抽水蓄能电站水道系统两端控制水流的常用进出水口型式之一。竖井式进出水口双向过流,水流在短距离内经历两次90°流向转变(水平-竖直-水平),流向变化剧烈,水力条件复杂,深入研究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进而优化其体型结构,对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及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竖井式进出水口应用背景及体型特点,分析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存在的问题;其次,对竖井式进出水口孔口流量分配、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漩涡和水头损失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最后,归纳了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研究方法,探讨了今后研究应聚焦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竖井式进出水口 水力特性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侧式进/出水口各孔道流量分配差异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高学平 马一鸣 +1 位作者 刘殷竹 朱洪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3-641,共9页
对于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各孔道流量分配,现有设计规范规定进/出水口相邻中边孔道的流量不均匀程度不宜超过10%,但实际工程设计难以达到此要求.本文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为例,通过优化进/出水口各体型参数,利用数值模拟... 对于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各孔道流量分配,现有设计规范规定进/出水口相邻中边孔道的流量不均匀程度不宜超过10%,但实际工程设计难以达到此要求.本文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为例,通过优化进/出水口各体型参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各孔道流量等水力参数,重点分析分流墩布置对各孔道流量分配的影响及其规律,试图使进流工况和出流工况相邻中边孔道的流量不均匀程度均最小.研究表明,改变扩散段分流墩布置能有效改善流量不均匀程度.对于3墩4孔侧式进/出水口,相邻中边孔道的流量不均匀程度在出流工况下随中边孔宽度比增大而增大,在进流工况下随中边孔宽度比增大而减小;当中边孔宽度比增大且中墩后移距离减小时,出流工况和进流工况下的流量不均匀程度均减小.对于2墩3孔侧式进/出水口,相邻中边孔道的流量不均匀程度不论在出流工况下还是在进流工况下,均随中边孔宽度比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优化后的3墩4孔侧式进/出水口的中边孔宽度比取0.228∶0.272,中墩后移距离取0.36D(D为隧洞直径),其相邻中边孔道的流量不均匀程度均较优,在出流工况下为18.47%~19.43%,在进流工况下为19.82%~19.83%;优化后的2墩3孔侧式进/出水口的中边孔宽度比取0.310∶0.345,其相邻中边孔道的流量不均匀程度均较优,在出流工况下为19.47%~19.63%,在进流工况下为18.66%~18.67%.相邻中边孔道的流量不均匀程度较难满足不宜超过10%的设计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规范》中关于进/出水口水力指标要求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体型优化 流量分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侧式进/出水口水头损失系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
作者 高学平 陶文杰 +1 位作者 朱洪涛 刘殷竹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
进/出水口水头损失是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水头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计算水头损失是评估电站运行经济效益的重要需求。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14个实际侧式进/出水口的水头损失系数;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侧式进/出水... 进/出水口水头损失是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水头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计算水头损失是评估电站运行经济效益的重要需求。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14个实际侧式进/出水口的水头损失系数;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侧式进/出水口体型参数计算水头损失系数的回归方程,分析了侧式进/出水口体型参数对其水头损失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侧式进/出水口体型参数对水头损失系数的影响程度,对出流工况较显著,而对进流工况不显著;出流工况,侧式进/出水口体型参数对水头损失系数的相关性,扩散段长度、扩散段分流墩中墩缩进距离、水平扩散角、垂向扩散角、分流墩墩头中边孔宽度比和反坡段坡比为正相关,调整段长度和防涡梁段长度为负相关;利用回归方程得到的水头损失系数与数值模拟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本文建立的回归方程为计算侧式进/出水口水头损失系数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水头损失系数 体型参数 数值模拟 回归方程
下载PDF
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下泄水温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余丹 杨世伟 +1 位作者 陈俊光 梁瑞峰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5-81,共7页
【目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特性与常规电站相比存在差异,本文旨在掌握抽水蓄能电站水温的变化规律,为水库管理调度提供参考。【方法】以紧水滩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3水温模型模拟不同进/出水口高程以及不同抽水流量工况的下泄水... 【目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特性与常规电站相比存在差异,本文旨在掌握抽水蓄能电站水温的变化规律,为水库管理调度提供参考。【方法】以紧水滩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3水温模型模拟不同进/出水口高程以及不同抽水流量工况的下泄水温,据此探讨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下泄水温的影响。【结果】抽蓄水流会对下泄水温产生影响,相对于现状无抽水工况的下泄水温,抽蓄工况下的下泄水温基本表现为5—9月略有下降,其余月份略有升高,下泄水温的最大降幅不超过0.7℃,最大升幅不超过0.8℃。【结论】进/出水口高程对于下泄水温影响较大,且高程越低,下泄水温差异越大。然而抽水流量对于下泄水温差异影响并不显著,但整体上也呈现出随着抽水流量增加,水温差异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下泄水温 进/出水口高程 抽水流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侧式进 出水口顶板扩张角对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影响规律研究
7
作者 高学平 曾庆康 +1 位作者 朱洪涛 刘殷竹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12,共12页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双向过流,其顶板扩张角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是否均匀,甚至出现反向流速。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规范将3°~5°作为侧式进出水口顶板扩张角的推荐范围,其依据是矩形渐扩管阻力系数最小的扩张...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双向过流,其顶板扩张角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是否均匀,甚至出现反向流速。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规范将3°~5°作为侧式进出水口顶板扩张角的推荐范围,其依据是矩形渐扩管阻力系数最小的扩张角度,但侧式进出水口体型较之复杂很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以某侧式进出水口体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11种角度的顶板扩张角对出流工况和进流工况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流工况下,随着顶板扩张角的增大,中孔拦污栅断面的主流位置由居中部逐渐向底部降低,断面流速分布由上下基本对称趋于底部大上部小的上下不对称,当顶板扩张角较大时中孔拦污栅断面上部出现反向流速;随着顶板扩张角的增大,边孔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由基本均匀逐渐变为底部大上部小的不均匀分布;随着顶板扩张角的增大,中、边孔孔口流速不均匀系数均逐渐增大,但中孔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受顶板扩张角影响更大。在进流工况下,随着顶板扩张角的增大,中、边孔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及孔口流速不均匀系数均无明显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优化侧式进出水口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顶板扩张角 拦污栅断面流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适用过程模拟的等熵多级压缩机模块开发
8
作者 陈玉石 赵芳磊 王建平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4年第3期29-35,共7页
基于国产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开发了针对具有多流股中间级进出料的等熵多级压缩机单元模块。首先建立了多级串联等熵压缩和中间换热的数学模型以及求解步骤,然后利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和COM组件技术开发了等熵多级压缩机模块,最后采用轻... 基于国产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开发了针对具有多流股中间级进出料的等熵多级压缩机单元模块。首先建立了多级串联等熵压缩和中间换热的数学模型以及求解步骤,然后利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和COM组件技术开发了等熵多级压缩机模块,最后采用轻烃压缩、催化裂化装置的富气压缩等工段的实际数据校验模块计算准确性。结果表明,压缩机功率与冷凝器热负荷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80%和0.39%,压缩机出口物流组成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77%和0.73%,压缩机出口物流流量与密度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15%和0.46%。实际案例验证表明,模拟结果与工业实际值吻合良好,说明等熵多级压缩机模块稳定可靠,对化工流程中气体压缩过程的模拟计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压缩机 等熵模型 模块开发 中间级进出料
下载PDF
基于夹点的带喷射器CO_(2)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9
作者 杨俊兰 张鑫 +2 位作者 王林秀 韩一飞 杜雨帆 《暖通空调》 2024年第3期92-97,171,共7页
为了研究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内部过冷热泵系统(TCISE),基于夹点建立了TCISE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及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冷却水进水温度从25℃降低到15℃时,最优高压压力从9.3 MPa降至8.8 MPa,降低了5.4%... 为了研究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内部过冷热泵系统(TCISE),基于夹点建立了TCISE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及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冷却水进水温度从25℃降低到15℃时,最优高压压力从9.3 MPa降至8.8 MPa,降低了5.4%,最大COP从3.83提升至4.27,提高了11.49%;TCISE存在临界冷却水出水温度和临界冷却水质量流量,当冷却水进水温度一定时,在出水温度低于临界出水温度或质量流量高于临界质量流量时,系统COP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热泵 喷射器 夹点 内部过冷 冷却水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流量
下载PDF
叶轮与导叶宽度匹配参数对LNG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韩传军 李言希 程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9-1366,共8页
应用CFD技术研究了叶轮和导叶宽度匹配设计对LNG潜液泵压力脉动特性影响,进行了宽度匹配设计,采用K-epsilon湍流模型进行了多工况数值模拟,引入无量纲参数R(导叶进口宽度/叶轮出口宽度)进行结果分析,分析验证了泵的外特性,得到了LNG泵... 应用CFD技术研究了叶轮和导叶宽度匹配设计对LNG潜液泵压力脉动特性影响,进行了宽度匹配设计,采用K-epsilon湍流模型进行了多工况数值模拟,引入无量纲参数R(导叶进口宽度/叶轮出口宽度)进行结果分析,分析验证了泵的外特性,得到了LNG泵的时、频域压力脉动特性等。结果表明:压力脉动主频为叶轮的叶频,次频为其倍频。时域峰值与监测点处的相对位置有关,相对于交界面越近,时域峰值越大。压力脉动幅值随R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最佳宽度匹配方案使得泵压力脉动峰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动 LNG潜液泵 匹配设计 叶轮出口宽度 导叶进口宽度
下载PDF
进出口流道对轴流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11
作者 黄滨 刘艺涵 +2 位作者 卢尚翔 杨新 刘祥松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冷却剂流态是影响核主泵装置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而进出水流道的结构影响着进出水流态。在保证叶轮和导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探究不同的进出口流道结构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使用三个常用的商业计... 冷却剂流态是影响核主泵装置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而进出水流道的结构影响着进出水流态。在保证叶轮和导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探究不同的进出口流道结构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使用三个常用的商业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采用不同入口弯管、蜗壳和出口直管的轴流泵进行网格无关性分析和全流域稳态数值计算。经计算,两个模型的外特性参数一致,流量特性曲线几乎重合,且轴流泵的进出水流态相似。不同商业流体力学计算软件得到的曲线和云图的趋势一致,各软件计算误差均在5%以内,证明本次研究中进出口结构改型对泵的水力性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进出水流道 蜗壳 CFD数值模拟
下载PDF
侧式进/出水口偏流出流下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港归 刘亚坤 +2 位作者 魏杰 曹泽 张帝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4,共13页
实际工程中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引水洞在水平上存在转角,导致出流工况来流不均,进/出水口内部紊流特性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利用大涡模拟对某带水平弯段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进行数值计算,其流速、概率密度分布与模型试验吻合较好... 实际工程中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引水洞在水平上存在转角,导致出流工况来流不均,进/出水口内部紊流特性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利用大涡模拟对某带水平弯段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进行数值计算,其流速、概率密度分布与模型试验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偏流出流下进/出水口各流道分流比分别为0.64、0.81、1.26和1.29,水平方向流速分布极为不均;垂直方向主流靠近中下部,垂向雷诺切应力在扩散段内呈一正一负峰值分布,该现象主要由中上部的流动分离和底部的壁面剪切造成;两中间流道的回流区高度大于两边流道,导致中间流道的拦污栅更易受到反向流速影响;流动分离使拦污栅附近存在三轴漩滚,靠近过水断面中上部和底部产生2处能量集中的低频脉动,且各流道在偏流条件下的紊动强度相比均匀来流的紊动强度分别提高11%、25%、29%、3%,不利的水流流态和较高的紊动强度可能对拦污栅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偏流出流 雷诺切应力 流动分离 低频脉动
下载PDF
开口条件下高速离心机机室流场模拟及试验研究
13
作者 杨鑫 陈红永 +4 位作者 黎启胜 龚志斌 宋琼 李心耀 尹益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2-1118,共7页
为研究离心机机室开口条件下机室内流场特性及开口对风阻功率的影响,首先基于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某离心机机室流场分析模型,针对机室开口状态进行了模拟,对比了风口竖直及倾斜对换热的影响;其次在某高速离心机上开展了流场测... 为研究离心机机室开口条件下机室内流场特性及开口对风阻功率的影响,首先基于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某离心机机室流场分析模型,针对机室开口状态进行了模拟,对比了风口竖直及倾斜对换热的影响;其次在某高速离心机上开展了流场测试试验,获得了机室内压力及风速的空间分布,及随离心机转速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圆盘转子与转臂转子的风阻功率差异。研究表明滑移网格技术可用于计算离心机机室内旋转流场,倾斜通风口更有利于机室通风换热,并降低离心机运行的风阻功率;对旋转部件上凹坑等进行整流可有效降低风阻功率;圆盘转子的压差阻力远小于转臂转子。通过合理设计通风口可提高机室换热效率,研究可为高速离心机机室及温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机室 流场 风阻功率 模拟 试验
下载PDF
摩托车散热器护罩结构对其进风量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谭礼斌 袁越锦 +2 位作者 王栋 唐琳 邹汪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5-263,共9页
为保护散热器不被泥土污染,需在散热器进风端添加散热器护罩。散热器护罩添加后对散热器进风量有明显的影响。为获取较优的散热器护罩结构设计,采用CFD分析方法搭建摩托车整车外流场计算域模型,结合不同散热器护罩结构方案,分析散热器... 为保护散热器不被泥土污染,需在散热器进风端添加散热器护罩。散热器护罩添加后对散热器进风量有明显的影响。为获取较优的散热器护罩结构设计,采用CFD分析方法搭建摩托车整车外流场计算域模型,结合不同散热器护罩结构方案,分析散热器护罩结构对其进风量的影响,选取合适的散热器护罩方案开展整车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散热器护罩上导流板角度130°且散热器护罩与芯体间的间隙为1 mm时,散热器进风量为281.7 g/s,与无护罩状态的进风量相当。护罩与芯体间存在间隙可提升散热器进风量,建议间隙控制在1~2.5 mm;散热器护罩网孔倾斜和导流板开孔不利于风量提升。经对比测试,怠速工况、最高车速工况及最大扭矩工况下,散热器添加护罩后的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无护罩状态的发动机出水温度基本一致。适当减小风扇罩挡风面积可进一步提升散热器进风量,散热器添加护罩后,人体大腿两侧不会出现明显热风。研究结果可为摩托车散热器护罩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 散热器 护罩 发动机出水温度 进风量
下载PDF
用于催化裂化装置强制循环泵的三元导叶设计方法及性能分析研究
15
作者 裴林 李国君 张建茹 《风机技术》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强制循环泵是催化裂化装置烟气热量回收系统中重要的水循环动力设备,蜗壳为半球形结构带导叶的LUV型泵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强制循环泵,其导叶结构对泵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强制循环泵二元导叶在不同叶高处的进口叶片安装角... 强制循环泵是催化裂化装置烟气热量回收系统中重要的水循环动力设备,蜗壳为半球形结构带导叶的LUV型泵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强制循环泵,其导叶结构对泵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强制循环泵二元导叶在不同叶高处的进口叶片安装角与水流角不匹配的问题,发展了采用后盖板和前盖板的叶片中弧线角度分布和叶片厚度分布来构建叶型的三元导叶叶片结构设计方法,并数值研究了导叶后盖板和前盖板处进出口叶片安装角对泵额定工况效率和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后盖板叶片进出口安装角中一个变量的增大,额定流量点效率均先增大后减小;设计的三元导叶方案比二元导叶方案在额定工况下的效率提高了0.9%;后盖板附近的叶片安装角与水流角的匹配性对泵的效率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三元导叶方案在后盖板附近0.1叶高截面上进口水流角与叶片安装角的匹配关系得到改善,此截面上的旋涡区减少,导叶内的能量耗散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循环泵 离心泵 数值模拟 导叶设计 导叶进出口角 流动分析
下载PDF
圆明三园进出水口探析
16
作者 贾贯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3,共5页
圆明三园作为京西海淀山水御园,河网密布,水系勾连,引玉泉山水、万泉河水入园,辅以自有泉水,遂有河湖溪渠,山泉瀑布之胜景。三园周边环绕护园河,外围河水通过水闸、涵洞、暗沟等流入三园,主水自藻园门东进水闸而入,自长春园东墙出水闸... 圆明三园作为京西海淀山水御园,河网密布,水系勾连,引玉泉山水、万泉河水入园,辅以自有泉水,遂有河湖溪渠,山泉瀑布之胜景。三园周边环绕护园河,外围河水通过水闸、涵洞、暗沟等流入三园,主水自藻园门东进水闸而入,自长春园东墙出水闸闸、七孔闸、绮春园东墙二孔闸、五孔闸出,合“西北为首,东南为尾”之势。由样式雷图及文献可见,三园进出水口数量约30处,起到进水、出水、沟通水系、连接园区的作用,三园进水、出水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圆明三园 样式雷图 进出水口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附近区域水流汇聚和分散特性研究
17
作者 任在民 鞠彬 +1 位作者 孙田田 刘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80,195,共6页
研究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区域的水动力特性,对保障电站取水防沙以及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水动力数学模型,对MQ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动力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抽水过程中进/出水口上游“汇... 研究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区域的水动力特性,对保障电站取水防沙以及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水动力数学模型,对MQ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动力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抽水过程中进/出水口上游“汇聚”效应、放水发电过程中向进/出水口上游“分散”效应均逐渐减小,下游均逐渐增加;抽水工况下,进/出水口附近水域流态整体平顺,对岸出现环流,并逐渐扩散移动至上游;放水发电工况下,进/出水口放水水流两侧形成环流,上游侧环流在放水发电过程中向对岸移动,并向上游扩散,下游侧环流在放水过程中向下游扩散;河段内放水发电工况流态较抽水工况更为复杂,环流的数量、尺度均大于抽水工况。结果可为电站取水防沙及水工设计提供依据,并可为其他类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进/出水口 汇聚 分散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流体滑环压损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
18
作者 帅高鹏 王能慧 +2 位作者 叶佳钰 吴海燕 吴海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为研究流体滑环旋转传输过程中的流道压损,对流体滑环旋转传输局部压损进行简化分析,提出流体滑环压损理论估算方法,并基于Comsol软件对流体滑环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不同流体出入口夹角及环形流道宽度对流道压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 为研究流体滑环旋转传输过程中的流道压损,对流体滑环旋转传输局部压损进行简化分析,提出流体滑环压损理论估算方法,并基于Comsol软件对流体滑环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不同流体出入口夹角及环形流道宽度对流道压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体压损理论计算相对数值仿真、试验测试结果误差在20%以内,所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可指导流体滑环压损快速评估;流体滑环压损随流体出入口夹角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逐步减小的趋势,当流体出入口夹角为30°时,流体滑环压损最大;流体滑环压损随流道宽度系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当宽度系数增加至一定值时,流道压损减损效果减弱,最佳流道宽度为等截面设计宽度的0.8~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滑环 流道压损 宽度系数 数值分析 出入口夹角
下载PDF
连接隧洞段断面类型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影响
19
作者 刘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178,224,共7页
抽水蓄能电站实际工程布置中,侧式进/出水口与闸门井之间往往存在一定长度的连接隧洞段,目前设计过程中缺乏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的选择依据。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开展了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圆型、城门洞型、方型)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头损... 抽水蓄能电站实际工程布置中,侧式进/出水口与闸门井之间往往存在一定长度的连接隧洞段,目前设计过程中缺乏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的选择依据。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开展了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圆型、城门洞型、方型)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头损失、流速分布及流量分配等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出流工况下,连接隧洞段横断面为方型时其内部水平扩散和垂向扩散最充分,各项水力指标较好,水头损失系数有所减小但变化不大,流速分布及孔口流量分配更均匀,中、边孔口流速不均匀系数均小于1.5,流量不均匀程度均小于10%。进流工况下,不同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影响较小,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侧式进/出水口连接隧洞段体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连接隧洞段 水力特性 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张宣科技氢基竖炉无喷氧生产的变化及应对措施
20
作者 王海涛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1,76,共5页
张宣科技氢基竖炉氧气系统检修,不能实施喷氧部分燃烧。竖炉进口温度由1020℃下降至933℃,炉内热量收入减少,还原段温度下降,CH_(4)重整减少,H_(2)含量下降,煤气利用率下降,DRI日产量、金属化率降低,COG单耗、DRI含碳量升高。通过提高... 张宣科技氢基竖炉氧气系统检修,不能实施喷氧部分燃烧。竖炉进口温度由1020℃下降至933℃,炉内热量收入减少,还原段温度下降,CH_(4)重整减少,H_(2)含量下降,煤气利用率下降,DRI日产量、金属化率降低,COG单耗、DRI含碳量升高。通过提高加热炉出口温度、提高循环气体流量、增加循环气体湿分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氢基竖炉技术经济指标的劣化程度。无喷氧生产实践表明,高压COG直接补充至还原回路的措施是不可取的,对提高循环气体中H_(2)、CO含量作用甚微,而提高底气流量补充至还原回路是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基竖炉 喷氧 竖炉进口温度 循环气体 加热炉出口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