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秦汉新城胡家沟秦府库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卫红 张杨力铮 +8 位作者 王颉(执笔/整理) 郑思文(执笔/整理) 狄明(照相/绘图) 赵震(照相) 姜继豪(整理) 韩诣深(整理) 张振腾(整理) 魏一宁(整理) 刘琪(整理)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43,共27页
2016~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街道胡家沟村东北发掘秦代府库建筑一座。该建筑东距秦咸阳城宫殿建筑区1.1千米,局部遭到破坏,剩余主体为东西向联排房址1座。建筑以外北侧发现储水池、排水管道、建筑废料堆积坑等... 2016~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街道胡家沟村东北发掘秦代府库建筑一座。该建筑东距秦咸阳城宫殿建筑区1.1千米,局部遭到破坏,剩余主体为东西向联排房址1座。建筑以外北侧发现储水池、排水管道、建筑废料堆积坑等使用过程中的同期遗存。在该建筑内发现大量建筑材料,另在F3内出土数量众多的刻铭石磬,文字内容有“北宫乐府”等官署名称及编次位置、音律等。推断该建筑毁于火,可能与秦末战争有关。本次发现证明秦咸阳城宫殿区以西存在以少府为主的中央官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咸阳城 府库建筑 刻铭石磬
下载PDF
中国文字起源试探 被引量:12
2
作者 曹定云 《殷都学刊》 2001年第3期25-27,共3页
汉字中,甲骨文并非中国文字之开端。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陶文,是夏代文 字,其中许多可以与甲骨文、金文相对应。二里头文化陶文结构复杂、简繁并存,故还不是 最早的中国文字。距今约6300年—42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陶器上的刻... 汉字中,甲骨文并非中国文字之开端。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陶文,是夏代文 字,其中许多可以与甲骨文、金文相对应。二里头文化陶文结构复杂、简繁并存,故还不是 最早的中国文字。距今约6300年—42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已脱离了原始图画的范畴,具备了文字的性质和特征,这才是汉字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甲骨文 二里头文化 陶文 新石器时代 刻划符号 原始文字 起源 汉字
下载PDF
对曾侯乙编磬“闲(间)音”的再认识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安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2期41-44,共4页
曾侯乙墓出土编磬铭辞“闲(间)音”,业界对之尚存歧义。立足于曾磬出土现状,笔者进行了合乎实际的乐律学分析,得出了与现存各说及其论证方式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 曾侯乙编磬 闲音 间音 乐律学 铭文
下载PDF
齐国故城发现的石磬铭文释说 被引量:1
4
作者 侯乃峰 《励耘语言学刊》 2010年第2期87-93,共7页
山东临淄市齐都镇齐国故城东南部韶院村发现的石磬,上刻铭文二字,其中第二字有多种考释意见。根据齐系古文字类似字形的释读,可推知石磬铭文的第二字当分析为"从宀,垖声",读为"殿",训为"止"。石磬上所刻的两个字铭文是要标示此石... 山东临淄市齐都镇齐国故城东南部韶院村发现的石磬,上刻铭文二字,其中第二字有多种考释意见。根据齐系古文字类似字形的释读,可推知石磬铭文的第二字当分析为"从宀,垖声",读为"殿",训为"止"。石磬上所刻的两个字铭文是要标示此石磬在演奏时的音律位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磬铭文 殿
下载PDF
木拓法帖与印刷术
5
作者 何朝晖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9年第2期83-95,共13页
以往追溯印刷术的起源,都将石碑拓印作为印刷术的重要技术源头之一,但并未对与印刷术关系更为密切的木拓法帖给予足够的关注。木拓法帖由石碑拓印、石板刻帖发展而来,在所用材质、刻版方法、成品样式等方面已经与雕版印刷十分接近。木... 以往追溯印刷术的起源,都将石碑拓印作为印刷术的重要技术源头之一,但并未对与印刷术关系更为密切的木拓法帖给予足够的关注。木拓法帖由石碑拓印、石板刻帖发展而来,在所用材质、刻版方法、成品样式等方面已经与雕版印刷十分接近。木拓法帖不是印刷术,但它与雕版印刷术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与雕版印刷术相互渗透、融合。将木拓法帖纳入印刷史研究的视野,不仅可以深化对木拓法帖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中国印刷史研究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拓法帖 碑帖 拓印 雕版印刷 印刷术 印刷史
下载PDF
南阳汉代画像石墓志题记题刻和现存汉代碑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宪波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南阳目前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有许阿瞿墓志汉画像石、唐河郁平大尹冯孺人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杨官寺西汉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方城"胡奴门"画像石题记等。现存的汉代碑刻主要有:张景造土牛碑、李孟初神祠碑、赵蓟碑、南... 南阳目前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有许阿瞿墓志汉画像石、唐河郁平大尹冯孺人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杨官寺西汉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方城"胡奴门"画像石题记等。现存的汉代碑刻主要有:张景造土牛碑、李孟初神祠碑、赵蓟碑、南阳都乡正为弹碑等。这些珍贵的汉画像石墓墓志题记和汉代碑刻记录了汉代的社会历史、书法等内容。对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汉代 画像石墓志题记题刻 碑刻 研究
下载PDF
蒙古国的基督教遗存:简介与新进展
7
作者 宝乐日玛·乌云其木格 殷小平(译)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本文立足于蒙古国境内出土的基督教考古遗址及出土文物,尤其是最新的一些考古发现,管窥中古时期蒙古草原的基督教历史。文章介绍了约10件草原基督教碑刻,包括刻有古汉语、古叙利亚语及古突厥语的碑铭计4方,刻有十字架图案的岩刻3方,以及... 本文立足于蒙古国境内出土的基督教考古遗址及出土文物,尤其是最新的一些考古发现,管窥中古时期蒙古草原的基督教历史。文章介绍了约10件草原基督教碑刻,包括刻有古汉语、古叙利亚语及古突厥语的碑铭计4方,刻有十字架图案的岩刻3方,以及1座疑为有十字架图案的突厥石像。论文还介绍了10余件小型便携的基督教遗物,包括4个铜十字器,1个白色十字架,1个刻有十字架图案的银碗等等。通过对相关基督教考古发现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古时期基督教曾在蒙古草原广泛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聂斯脱里派(景教) 十字架岩刻 铜十字 碑铭
下载PDF
读《东坡先生墓志铭》札记 被引量:1
8
作者 乔建功 苏航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1-5,共5页
文章依据有关文字史料,对《东坡先生墓志铭》的石材规模,何人书丹、题盖、刊刻进行了有益地探析和推测,阐释了《东坡先生墓志铭》的写作特点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 东坡墓志铭 规模 书丹 志盖 刊刻
下载PDF
论碑文的形成
9
作者 王银忠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碑文的形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其形成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文体自身演进的结果。碑的形制由古代的识日影、丽牲、下棺之碑发展到汉代的墓碑,汉碑的形成还受刻石文字等的影响。一般来讲,碑文主要是指墓碑文。
关键词 刻石文 墓碑文
下载PDF
房山石经题记所见唐代幽州地区妇女刻经相关问题的考察
10
作者 姜欣玥 《科学.经济.社会》 2022年第6期47-61,共15页
从房山石经题记看,唐代幽州地区妇女出资刻经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社邑,集体刻经。以男女混合社邑最为普遍,有些妇女还成为社邑首领。刻经社邑呈现出宗教色彩浓厚、地域主义鲜明的特点。二是以家庭(族)或个人为... 从房山石经题记看,唐代幽州地区妇女出资刻经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社邑,集体刻经。以男女混合社邑最为普遍,有些妇女还成为社邑首领。刻经社邑呈现出宗教色彩浓厚、地域主义鲜明的特点。二是以家庭(族)或个人为单位进行刻经活动。这些妇女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家庭财产支配权,成为社邑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刻经出现的妇女身份有幽州地方军政官员家属、工商业妇女、农村妇女、尼姑女冠等几种。除了为家人祈福、为亲人疾患刻经等常见目的,还出现了大量专门为幽州节度使祈福祝寿的刻经活动,参与妇女有军将家属、社邑成员及独立个体,说明在观念认同上,当地民众心目中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地方节度使,百姓的忠义也是针对地方现任执政者,而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皇帝。这种地域主义的特色正是河朔三镇长期割据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山石经题记 唐代 幽州地区 妇女 刻经
下载PDF
史前至汉代磬的发现与研究
11
作者 段迪 方辉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98,149,共19页
磬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乐器,本文在系统梳理史前至汉代磬的发现和研究现状基础上,大致将磬的学术史划分为金石学阶段、金石学与考古学融合阶段、综合研究阶段。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学术特点,首先以著录器形、铭文为主,然后是利用出土资... 磬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乐器,本文在系统梳理史前至汉代磬的发现和研究现状基础上,大致将磬的学术史划分为金石学阶段、金石学与考古学融合阶段、综合研究阶段。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学术特点,首先以著录器形、铭文为主,然后是利用出土资料研究其音律、形制和起源,再到运用多学科研究这一时期礼乐制度、社会文化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至汉代 类型学 铭文 乐器组合
原文传递
秦始皇刻石铭文书写模式刍议
12
作者 尚洁 李俊标(指导)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20年第1期60-64,69,共6页
秦始皇刻石铭文作为秦王朝官方文献,与前代青铜铭文相比,在仪式媒介与施用对象、叙述模式与仪式语言、思想内核与制度建构方面都发生了变革。文本结构上,呈现出神灵与百姓的双重受众模式;文本内核上,建构起以个人为中心的功绩陈述模式;... 秦始皇刻石铭文作为秦王朝官方文献,与前代青铜铭文相比,在仪式媒介与施用对象、叙述模式与仪式语言、思想内核与制度建构方面都发生了变革。文本结构上,呈现出神灵与百姓的双重受众模式;文本内核上,建构起以个人为中心的功绩陈述模式;文本思想上,揭示了秦王朝在礼法关系模式上的曲折探求,探索出一条纳礼于法的政治道路。七篇刻石铭文作为秦王朝的官方文献自成范式,重新建构了具有秦朝大一统特色的铭文书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刻石铭文 书写模式 双重受众模式 功绩陈述模式 礼法关系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