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al Instinct and Structural Theories: DSM-5-TR
1
作者 Lawrence Greenman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4年第4期374-379,共6页
The genetic based Dual Instinct Theory is determined by evolutionary history. Aggression is required for survival and sex for propagation of species. Aggressive and sexual drive derivatives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de... The genetic based Dual Instinct Theory is determined by evolutionary history. Aggression is required for survival and sex for propagation of species. Aggressive and sexual drive derivatives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defence mechanisms are combined with biologically based stages of infant/child development and the functional entity of Structural Theory. This model of human nature is the applied to the diagnostic categories of DSM-5-TR. Objectives: To follow the innate Dual Instinct Theory from life to death and throug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nnect it with biologic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Structural Theory and illustrate its manifestations in DSM-5-TR classifications. Method: Review of selected published literature.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focus and cognition of informed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nate drive derivativ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tructural Theory. Both theories are functional entities with no structures involved. Sigmund Freud’s biologically based stages of development;oral, anal, genital pubic, adult, and geriatric along with a variety of unconscious, automatic, and persistent defense mechanisms are selectively folded into diagnosis listed in the manu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instincts Structural Theory Stages of Development Drive Derivatives Mechanisms of Defense
下载PDF
弗洛伊德的驱力概念辨析及其转向
2
作者 孙惠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60,共6页
基于弗洛伊德文本,比较与分析了驱力、力比多以及本能三个相关术语。力比多一词由弗洛伊德所造,是精神能量的一种。狭义上的力比多就是性驱力。驱力是可以转移贯注对象的、人类所特有的本能。英译与中译的驱力长期被混同于本能。在辨析... 基于弗洛伊德文本,比较与分析了驱力、力比多以及本能三个相关术语。力比多一词由弗洛伊德所造,是精神能量的一种。狭义上的力比多就是性驱力。驱力是可以转移贯注对象的、人类所特有的本能。英译与中译的驱力长期被混同于本能。在辨析德语原文、英译以及中译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与梳理驱力概念的两种分类。不同类型的驱力之间表现出矛盾、融合又互相转化的特性。应对诸多质疑,驱力模型自身仍表现出了新的发展以及与弗洛伊德其他理论模型相辅相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力 力比多 本能 压抑 升华
下载PDF
论施蛰存现代派小说中的生死本能——以《梅雨之夕》《将军底头》为例
3
作者 费振华 孟子涵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0-45,96,共7页
施蛰存的现代派小说借助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用富有个性的文学笔法表现了现代人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冲突与融合。其代表性小说集《梅雨之夕》《将军底头》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跳跃式的疯狂联想,令无意识中建设性的生本能与破坏性的死本... 施蛰存的现代派小说借助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用富有个性的文学笔法表现了现代人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冲突与融合。其代表性小说集《梅雨之夕》《将军底头》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跳跃式的疯狂联想,令无意识中建设性的生本能与破坏性的死本能共存,暗合小说“爱与死”的主题。生本能主要表现为产生爱欲、超现实幻想和逃避危险,死本能呈现死亡意识、攻击冲动和秩序解构等特征。小说实现心理分析理论与小说艺术的共融,呈现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结合、现实与超现实交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无意识 本能理论 男性心理
下载PDF
到阴曹地府走一遭——论张翎的《归海》
4
作者 翟业军 《华文文学》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战争的孩子”三部曲之二《归海》是女儿对于母亲、生者对于死者生平隐秘的一次追忆和探访。正是死亡把一个平淡无奇的女人转换成一道谜,一个宝藏,里面藏着人性的珍珠。剖蚌取珠式的写作存在一种困境:人都是拒绝靠近、刻画的。张翎的... “战争的孩子”三部曲之二《归海》是女儿对于母亲、生者对于死者生平隐秘的一次追忆和探访。正是死亡把一个平淡无奇的女人转换成一道谜,一个宝藏,里面藏着人性的珍珠。剖蚌取珠式的写作存在一种困境:人都是拒绝靠近、刻画的。张翎的解决方法是,杀了她,让她敞开,再拼接遗存的碎片,让她复活。就在拼接、复活的过程中,人性的珍珠熠熠生辉。珍珠绝不是爱,爱在张翎那里不具备优先性,甚至是被狐疑、打击的;而女性像春雨、泥土一样“宁静而持久的耐力”,她们靠着耐力熬过苦难,熬过苦难的她们就是“苦难的英雄”。张翎的苦难书写的意义在于:书写、阅读苦难,可以让我们汲取对抗苦难的力量,如果苦难不会消失,苦难书写的光彩就不会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 《归海》 复活 本能
下载PDF
破坏冲动、毁灭欲望与强迫性重复——论哈尔姆斯荒诞戏剧中的死亡本能
5
作者 高羽 《中国俄语教学》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哈尔姆斯以俄罗斯荒诞派戏剧先驱的身份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在其戏剧中,破坏、毁灭与死亡现象屡见不鲜,这背后隐藏着他潜意识中的死亡本能。死亡本能的破坏性、攻击驱力、强迫性重复特征在哈尔姆斯戏剧的创作理念、人物塑造、舞台呈现方... 哈尔姆斯以俄罗斯荒诞派戏剧先驱的身份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在其戏剧中,破坏、毁灭与死亡现象屡见不鲜,这背后隐藏着他潜意识中的死亡本能。死亡本能的破坏性、攻击驱力、强迫性重复特征在哈尔姆斯戏剧的创作理念、人物塑造、舞台呈现方面均有鲜明体现。受破坏本能驱使,哈尔姆斯消解戏剧语言的中心地位,打破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用“破坏性戏剧”颠覆传统戏剧范式。在攻击本能的操纵下,剧作家向人物灌注毁灭他人的强烈欲望,镜像式呈现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对抗、疏离。通过对创伤语言、创伤记忆的强迫性重复书写,哈尔姆斯将个体生存困境与集体创伤体验展现在观众面前,构建了一幅创伤全景图,创作出形式独特、意蕴深远的荒诞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姆斯 荒诞戏剧 死亡本能 老强迫性重复
下载PDF
精神分析视角下《聊斋志异》文本新解
6
作者 李慧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高峰,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有些学者从西方的精神分析视角来剖析这部短篇小说集的创作心理动因等,而重新从精神分析视角对该小说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还反映出了...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高峰,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有些学者从西方的精神分析视角来剖析这部短篇小说集的创作心理动因等,而重新从精神分析视角对该小说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还反映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人的两种“本能”,即“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其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集体无意识”;其三,“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不同的人格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精神分析 本能 集体无意识 人格结构
下载PDF
The Double Manipulations of Mass Media on Psychological World and Sense Instinct of People
7
作者 高虹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1期261-262,270,共3页
Don DeLillo is one of the post-modernist novelists with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in America.His work White Noise is the most classic art of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in America,which hit great commercial successes and ... Don DeLillo is one of the post-modernist novelists with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in America.His work White Noise is the most classic art of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in America,which hit great commercial successes and deserved universal atten tion in the field of criticism immediately after its publication.This paper is trying to analyze the functions of mass media in White Noise,discuss the double dominations of mass media on psychological world and sense instinct through analyze the effects of mass media on psychology,action and values of modern people,and then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mass media in post-modernist so ciety.Then all of these may provide some implications to work and life of modern people who depend on mass media ove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 Noise mass media PSYCHOLOGICAL world SENSE i
下载PDF
Conscious, Explicit Memory, Implicit Memory, and Instincts as the Four-Component Mind for the Mental Origins of Psychotherapy and Personality
8
作者 Dingyu Chung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20年第11期471-516,共46页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conscious, explicit memory, implicit memory, and instincts constitute the four-component mind for the mental origins of psychotherapy and personality. The mental origin of the personality theo...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conscious, explicit memory, implicit memory, and instincts constitute the four-component mind for the mental origins of psychotherapy and personality. The mental origin of the personality theories including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the MBTI, the social style model, the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the Schwartz’s theory of basic human values is from the unconscious instincts (the six social and three mental protective instincts). The three mental protective instincts that contain the three instinctiv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three adversities are hyperactivity countermeasure against danger, phobia countermeasure against unfamiliarity-uncertainty, and comforter countermeasure against hardship. Each countermeasure is regulated (moderated) by a regulator to minimize overactive countermeasure as physical regulator to minimize overactive immunity in physical immune system. Severe adversities and ineffective regulators over-activate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generate overactive countermeasures as overactive hyperactivity, overactive phobia, and overactive comforter, corresponding to dramatic-impulsive cluster, anxious-fearful cluster, and odd-eccentric cluster, respectively for personality-mental disorders in the DSM-5. Such disordered behavioral habits are stored in unconscious implicit memory which generates disordered thought patterns in pre-conscious explicit memory. For psychotherapy,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normalizes disordered thought patterns in explicit memory to normalize disordered behavioral habit memory in implicit memory through the repetitive training in normalizing thought patterns, feelings, and behaviors. For psychotherapy, mindfulness meditation strengthens conscious attention (working memory) to normalize disordered behavioral habit memory through the repetitive training in directing conscious attention to the breath or body. In conclusion, the mental origin of personality-mental disorders is from the overactive mental protective instincts. The mental origin of psychotherapy is from therapeutic implicit memory and conscious attention for CBT an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respectively. The mental origin of personality is from the unconscious instincts. Therefore, the four-component mind of conscious, explicit memory, implicit memory, and instincts explains the origin, the storage,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personality-mental disorders for psychotherapy, and provides the mental origin of person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CIOUS Explicit Memory Implicit Memory instincts MIND PSYCHOTHERAPY PERSONALITY
下载PDF
Complex & Instinct, Thematic Concerns in The Great Gatsby
9
作者 田国柱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1998年第4期16-18,共3页
Love,in any form, has its definite way of expressin. Every nature of love is specifically demonstrated in one way or another———selfish love and selfless love ,love for outer fair appearance and love for inner fine ... Love,in any form, has its definite way of expressin. Every nature of love is specifically demonstrated in one way or another———selfish love and selfless love ,love for outer fair appearance and love for inner fine qualities, love out of admiration for one’s abilities and love manifest of jealous (that of Madea for Glauke^1),love sextual and love Platonic However,it is only in The Great Gatsby that love finds itself unprecedentedly expressed———in the form of psychological abnorma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inct COMPLEX
下载PDF
AMD携手百度推动AMD Radeon Instinct GPU技术助力百度AI战略
10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17年第8期5-5,共1页
AMD与百度宣布双方将携手合作,评估、优化AMD新型处理器技术在百度AI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开发与发展。AMD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潘晓明表示:'AMD是同时拥有GPU和x86CPU精深技术的公司,可以满足数据中心广泛需求,并帮助... AMD与百度宣布双方将携手合作,评估、优化AMD新型处理器技术在百度AI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开发与发展。AMD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潘晓明表示:'AMD是同时拥有GPU和x86CPU精深技术的公司,可以满足数据中心广泛需求,并帮助推动机器智能持续发展。AMD与百度的合作将利用两家公司世界一流的软件技术和工程上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 AMD Radeon instinct GPU GPU AI
下载PDF
赤子之心的教育意蕴及其回归
11
作者 赵建梅 拓丹丹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7,共9页
赤子之心的理念孕育于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赤子的生命是自然的、纯粹的、至朴的,赤子本身便蕴含着自然之道,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赤子之心是天赋的,是个体成其为“大人”的心灵养分和内在基础。作为一种追求... 赤子之心的理念孕育于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赤子的生命是自然的、纯粹的、至朴的,赤子本身便蕴含着自然之道,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赤子之心是天赋的,是个体成其为“大人”的心灵养分和内在基础。作为一种追求回归生命本源的思想观念,赤子之心象征着至上的大德,对陶冶个体自然本性、润养个体浩然之气、提升个体生命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呼唤赤子之心的回归,旨在引导人回归自然,追求自我内在生命的和谐,消解功利主义教育对个人精神的压制,追求至真质朴的道德境界,成就自我德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之心 自然本性 至真质朴 浩然之气 个体成人
下载PDF
厌恶情绪与自杀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婷炜 董洁 +2 位作者 梁飞 王福顺 李洋 《心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8,共12页
自杀导致人类死亡的人数与日俱增,然而自杀的心理机制却并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厌恶情绪是导致自杀的主要情绪因素,个体因为自身厌恶而走向自杀。厌恶情绪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排泄物等反感的基本情绪,促进个体远离毒性和疾病,从而产生... 自杀导致人类死亡的人数与日俱增,然而自杀的心理机制却并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厌恶情绪是导致自杀的主要情绪因素,个体因为自身厌恶而走向自杀。厌恶情绪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排泄物等反感的基本情绪,促进个体远离毒性和疾病,从而产生“免疫行为”。许多心理问题来自于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厌恶,有自杀行为的个体对自身极其厌恶,说明他们的厌恶情绪出现了问题。如同躯体免疫攻击自身一样,自身厌恶是自杀意念的关键因素,早年创伤是其根源,生活压力和精神疾病也参与厌恶诱发自杀意念。厌恶诱发自杀意念的神经基础与HPA轴和五羟色胺系统有关。未来研究可利用神经影像和电生理等神经科学技术,检验自杀行为的神经机制,探讨厌恶情绪影响自杀行为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恶情绪 死亡本能 基本情绪 抑郁 自杀行为
下载PDF
“超华生”的胎动:郭任远激进行为主义思想的历史重估
13
作者 王勇 王佳慧 +1 位作者 鲍晨烨 陈巍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1-297,共7页
20世纪初期,中国青年学者郭任远凭借其激进的观点,在国际“本能论战”中有力地声援了行为主义运动。本文结合郭任远的自述和相关史料,将其反本能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并由此管窥郭任远激进行为主义思想的雏形及其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历史进... 20世纪初期,中国青年学者郭任远凭借其激进的观点,在国际“本能论战”中有力地声援了行为主义运动。本文结合郭任远的自述和相关史料,将其反本能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并由此管窥郭任远激进行为主义思想的雏形及其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尽管如此,郭任远在本能论战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他作为“超华生”的胎动。行为学——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科学将为郭任远开启新的学术征程,并最终推动其建构行为渐成论,进而为行为的发生发展指明认识论上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任远 本能 行为主义 行为学 行为渐成论
下载PDF
反本能研究的复旦学派:从郭任远到蔡乐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勇 陈巍 郭本禹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1-1517,共7页
从McDougall的目的论主张到Lorenz与Tinbergen的动物行为学新进路,欧洲学派一直坚持本能研究的传统。以郭任远为奠基人,蔡乐生为继承者的反本能研究的复旦学派通过系列实验室证据批判欧洲学派的主张,否认本能存在的科学性。他们试图超... 从McDougall的目的论主张到Lorenz与Tinbergen的动物行为学新进路,欧洲学派一直坚持本能研究的传统。以郭任远为奠基人,蔡乐生为继承者的反本能研究的复旦学派通过系列实验室证据批判欧洲学派的主张,否认本能存在的科学性。他们试图超越先天—后天的二分法,用系统发展的视角看待行为发生,进而构建一个能够解释人类行为动力发展的新理论——行为发展的或然渐成论。这既是对表观遗传学的丰富与发展,推动了后成表现型新进路的建立,更直接奠定了发展心理生物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基础,对揭示有机体在发育过程中的生物行为发展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任远 蔡乐生 本能 行为渐成论 复旦学派
下载PDF
民间艺术色彩的情理与规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哲 李梓怡 《色彩》 2023年第11期97-99,共3页
民间美术色彩首先产生于感情层面,然后又在规则之中合理地运用,而大量的颜色能够达到造物、表达思想、表达感情的作用。在人类的主观审美和文化理念的支持下,颜色具有非常丰厚的社会含义,带给人们一种美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内... 民间美术色彩首先产生于感情层面,然后又在规则之中合理地运用,而大量的颜色能够达到造物、表达思想、表达感情的作用。在人类的主观审美和文化理念的支持下,颜色具有非常丰厚的社会含义,带给人们一种美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内涵的渗透。本文通过对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与审美的剖析,对民间美术色彩的“合情”和“礼制”的运用进行论述,并对其运用的原因和限度进行剖析,归纳出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体验和感受,从美学的视角理解色彩对民俗、情感、意念的物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色彩 色彩本能 情理
下载PDF
“思考者的嗜好”:论威廉·戈尔丁的小说创作思想
16
作者 杜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47-56,共10页
自威廉·戈尔丁半个多世纪前成名至今,国内外学界一直对其保持较高的研究热情。学界研究视野大多聚焦该作家作品本身,侧重主题阐释、写作技法和平行比较等维度,而对戈尔丁的小说创作思想一直缺乏细致剖析,鲜见专论。其实,对于小说... 自威廉·戈尔丁半个多世纪前成名至今,国内外学界一直对其保持较高的研究热情。学界研究视野大多聚焦该作家作品本身,侧重主题阐释、写作技法和平行比较等维度,而对戈尔丁的小说创作思想一直缺乏细致剖析,鲜见专论。其实,对于小说艺术本质和小说家的使命、如何突破传统影响进行创新写作、读者之于作家作品的意义等问题,戈尔丁均提出过一些可圈可点的见解,散见于相关文集、访谈录及传记等文献。戈尔丁认为,小说是“讲故事”的技艺,小说家作为“讲故事的人”应以故事叙写宏大人类经验,即人之为何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这是小说创作的终极意义。戈尔丁从古希腊剧作和英国小说传统中寻找素材来源,获得创作灵感,更以“反拨性实验”力行差异写作,主张小说家打破常规创作个性化作品;他提醒小说家重视开篇写作技巧和动态人物塑造,以此吸引和掌控读者,实现读者在阅读中的“本能合谋”。上述小说创作思想是戈尔丁进行文学创作的根本内驱力,在其写作实践中得到明确体现,最终生成了英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小说作品。深入研究戈尔丁小说创作理念有助于完善现有研究成果,激发后续研究兴趣,从而达成对这位经典作家作品的创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戈尔丁 “讲故事” “反拨性实验” “本能合谋”
下载PDF
基于用户本能层次APP界面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17
作者 何扬帆 《色彩》 2023年第12期29-31,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用户本能层次中的APP界面色彩设计方法,目标是深入理解用户在使用APP时对界面色彩的反应,如何通过色彩设计更好地激发用户的本能感知。方法是通过用户问卷调查,收集关于用户对不同颜色的喜好和直觉感受的数据。最后用分... 本研究旨在探讨用户本能层次中的APP界面色彩设计方法,目标是深入理解用户在使用APP时对界面色彩的反应,如何通过色彩设计更好地激发用户的本能感知。方法是通过用户问卷调查,收集关于用户对不同颜色的喜好和直觉感受的数据。最后用分析案例,来证实本能层次设计方法对界面颜色选择准确性,为界面设计师提供相应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本能层次设计方法运用色彩巧妙,是创造出富有情感共鸣、符合用户需求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能层次 界面色彩 交互设计
下载PDF
特性黏度对SiO_(2)气凝胶改性PET非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映 王路 +2 位作者 刘海霆 司虎 刘传生 《合成技术及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将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粉体经分散处理,与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等进行原位聚合制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特性黏度SiO_(2)气凝胶改性PET聚酯的结晶行为,利用Jeziorny法处理非等温结... 将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粉体经分散处理,与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等进行原位聚合制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特性黏度SiO_(2)气凝胶改性PET聚酯的结晶行为,利用Jeziorny法处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改性PET特性黏度的增加,冷结晶过程中晶粒尺寸分布逐渐变窄,熔融结晶晶粒尺寸分布小幅变宽;同时冷结晶能力变弱,但Z_(c)下降,半结晶时间t_(1/2)变短,冷结晶速率加快;熔融结晶能力变弱,Z_(c)减小,t_(1/2)增大,熔融结晶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二氧化硅气凝胶 特性黏度 结晶性能
下载PDF
中国武术演化史论
19
作者 李建威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1-80,共10页
认识,来自当下;了解,始于过去;读懂,面对未来的把握。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大部分人止于认识阶段,少部分人止于了解阶段,极少部分人止于读懂阶段。当然,还有一部分罕见之人,是处于对中国武术的“非正常”研究阶段。科学研究本就是一个不断... 认识,来自当下;了解,始于过去;读懂,面对未来的把握。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大部分人止于认识阶段,少部分人止于了解阶段,极少部分人止于读懂阶段。当然,还有一部分罕见之人,是处于对中国武术的“非正常”研究阶段。科学研究本就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只要在理性的范围内进行想象和推演,就符合科学的章程。基于此,研究运用思想实验法和逻辑思维法,以中国武术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武术的演变进程。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的演化经历着本能时代、工具时代、军事时代、文化时代、体育时代等五个演化史段。每个时代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中国武术为题材,将一幅幅时代画卷串联起一部演化史,给世人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其意义不在于新的假说、学说、理论的提出,而是获得对中国武术的另一种新视角、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演化史 本能时代 工具时代 军事时代 文化时代 体育时代
下载PDF
《老子》系列论文之五:《老子》初始本的逻辑结构和义理层次
20
作者 张远山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117-131,共15页
该文论证《老子》不是出关往秦应关尹之请即兴书写的格言集锦,而是体大思精的毕生著作,具有宏观而严密的逻辑结构,微观而缜密的义理层次。老子自定的《老子》上下经结构是上经《德经》“贵德”,下经《道经》“尊道”,包括“人道/天道”... 该文论证《老子》不是出关往秦应关尹之请即兴书写的格言集锦,而是体大思精的毕生著作,具有宏观而严密的逻辑结构,微观而缜密的义理层次。老子自定的《老子》上下经结构是上经《德经》“贵德”,下经《道经》“尊道”,包括“人道/天道”内涵结构和“经/经说”形式结构,是《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代表作普遍仿效的思维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德/尊道”结构 “人道/天道”内涵结构 “经/经说”形式结构 下经证上经 天道证人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