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智算融合网络的自主防御范式研究
1
作者 刘颖 夏雨 +3 位作者 于成晓 张维庭 汪润虎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2-1441,共10页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供给模式的变革,以算力为核心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已成为实现算力资源共享、支撑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在算力网络中,多元异构用户终端通过多种方式高频接入网络以随时随地获取算力服务,网络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增大...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供给模式的变革,以算力为核心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已成为实现算力资源共享、支撑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在算力网络中,多元异构用户终端通过多种方式高频接入网络以随时随地获取算力服务,网络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增大,算力网络将面临更严峻的安全挑战.然而,基于传统网络的安全防御模式通常针对具体安全问题静态式增补安全防护组件,无法主动适配用户需求灵活调整防御策略,难以应对算力网络中的安全风险.因此,本文面向新型算力网络安全需求,将安全功能作为网络内部属性,基于智算融合网络提出一种多维协同自主防御范式.结合智算融合网络“三层”“三域”的设计思想,在“三层”中,以广义服务层定义安全固有服务,以映射适配层智慧适配安全功能,以融合组件层执行安全策略;在“三域”中,以实体域先导资源适配,以知识域驱动安全服务流程,以感控域实施具体安全技术,构建“检测”“溯源”“防御”三维一体的完整基础管控流程,其中安全策略与技术可根据场景扩展性与业务安全性进行灵活调整.最终,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范式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为未来智算融合安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算融合网络 算力网络 自主防御 防御范式 网络攻击
下载PDF
信息计量学的创新之道:近年优秀国际期刊论文的启示
2
作者 张洋 谢迎花 +1 位作者 梁以安 余厚强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目的/意义]在智联网时代,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环境、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揭示近年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创新之道,有助于了解信息计量学领域的前沿知识,为信息计量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系统梳理... [目的/意义]在智联网时代,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环境、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揭示近年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创新之道,有助于了解信息计量学领域的前沿知识,为信息计量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系统梳理了2019—2022年的国际信息计量学研究,归纳出三类创新之道。[结果/结论]一是通过引入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先进知识,实现交叉融合创新;二是辩证思考经典的计量方法、计量指标和计量模型,实现分析方法创新;三是顺应智能预测和因果推断的时代潮流,实现研究范式创新。结论表明,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信息计量学研究者必须积极汲取多学科知识,拓展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不断突破面向国家需求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计量学 创新之道 交叉融合 计量指标 计量模型 因果推断 分析方法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驱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吴晓波 李王镕 +2 位作者 林福鑫 余点 浦贵阳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4期110-118,共9页
产业链创新链(以下简称“双链”)融合发展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的必然要求,但链结构差异、网络碎片化、政策非协同等问题影响其流转效率及协同效果。在创新范式转变中,数字孪生技术展现出独特的动态过程映射和实时双向互动能力,为创... 产业链创新链(以下简称“双链”)融合发展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的必然要求,但链结构差异、网络碎片化、政策非协同等问题影响其流转效率及协同效果。在创新范式转变中,数字孪生技术展现出独特的动态过程映射和实时双向互动能力,为创新管理带来新思路。基于对“双链”内涵、融合现状与数字孪生技术特征、使能作用的系统性梳理,提出以数字孪生技术驱动“双链”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在数字化标准表达与数据融合中实现全过程整合,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尺度实现互动与协同。具体来看,数字孪生技术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全过程整合与全时空交互中调节“双链”上下游各参与主体在运行机制、认知或目标上的结构性差异,控制产业网络和创新网络在发展过程中的碎片化趋向,转变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在设计布局、资源分配上的非协同问题,实现从单点优化范式到“双链”协同范式的重构与升级。然而,数字孪生技术仍存在技术实现、隐私安全、权责管理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数字化 全过程整合 全时空交互 创新范式
下载PDF
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协同治理与范式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志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是城市与乡村内部结构、组织功能与相互关系发生质的变化,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需要多主体、跨区域的协同治理。基于SFIC协同治理模型对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的协同治理基础与过程展开研究后发现,现阶段长三角城... 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是城市与乡村内部结构、组织功能与相互关系发生质的变化,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需要多主体、跨区域的协同治理。基于SFIC协同治理模型对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的协同治理基础与过程展开研究后发现,现阶段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协同治理需要从分级领导协商、社会力量动员、信息融合共享、快速响应协作与成本责任共担方面做好机制构建。未来,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协同治理范式创新要迈向“统合型包容”,但统合型包容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持续性过程,仍要立足于长三角城乡融合协同治理全过程与共同富裕发展新需要,从主体统合、任务统合、资源统合与技术统合等四个层面以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乡融合 共同富裕 协同治理 统合型包容 范式创新
下载PDF
ChatGPT催生情境-网络整合学习新范式:来自新唯物主义的阐释
5
作者 高意博 阮婷婷 +1 位作者 蒋慧芳 黄甫全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1,共10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倡导将生成式对话预训练模型(ChatGPT)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从“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和“思...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倡导将生成式对话预训练模型(ChatGPT)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从“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和“思维链”三大ChatGPT核心技术视角,解蔽了ChatGPT的生成性、介导性和关系性特征。研究应用新唯物主义视角下的整体主义学习观、学习智能代理主体实在论以及衍射转换三维融通关系框架,阐明了学习观念、学习理论和学习方式三个层面催生的情境-网络整合式学习范式的作用原理。进而彰显出ChatGPT催生的情境-网络整合式学习新范式的三大转化路径:藉由生成式预训练技术创作整体主义学习观念,发挥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催生智能代理主体实在学习理论,依凭思维链技术萌芽衍射转换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学习范式 情境-网络整合学习范式 新唯物主义
下载PDF
基于动态完整性的城市历史景观保护范式研究
6
作者 孙剑桥 邵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3,36,共9页
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为研究对象,引入动态完整性理论,运用跨学科交叉、文献解读与分析、历史地理空间数据叠加等方法,构建在动态语境中维系公众与时空连续体的双向建构与认同关系的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范式,并以城市历史景观试点... 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为研究对象,引入动态完整性理论,运用跨学科交叉、文献解读与分析、历史地理空间数据叠加等方法,构建在动态语境中维系公众与时空连续体的双向建构与认同关系的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范式,并以城市历史景观试点城市之一的巴拉瑞特市为例进行保护范式的案例研究,为城市历史景观认知、城市遗产保护、动态完整性理论的实践提供范式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历史景观 动态完整性 保护范式 公众共有价值
下载PDF
基于城市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拓展
7
作者 吴尤 章明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目的】基于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模式转型,以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学科定位调整,拓展面向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在建成环境再生中的引领作用。【方法】在理论上,结合场域理论(field th... 【目的】基于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模式转型,以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学科定位调整,拓展面向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在建成环境再生中的引领作用。【方法】在理论上,结合场域理论(field theory)和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指出城市建成环境再生范式的三大转变,即“场域”关系的视角转变、城市更新的路径转变、设计主体的身份转变。在实践上,依托从上海“一江一河”到全国“大江大河”的滨水空间营造、街区综合环境提升,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与景观化的大量实践,深化建成环境再生的“六维空间再生体系”。【结果】强化理论与实践层面对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拓展的影响,包括空间营造的系统性知识、历史文脉的文化性知识、基础设施的复合性知识、场景节点的建构性知识、环境修复的生态性知识和公共空间的艺术性知识。【结论】倡导“大设计观”下多学科、多领域、多工种的设计跨界与融合,优化范式转变下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的拓展路径,推动风景园林共同体为建成环境再生创造新价值、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知识体系 城市更新 景观都市主义 场域理论 多学科融合 范式转变
下载PDF
浅谈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21)立项数据
8
作者 梁昌玉 吕大炜 +1 位作者 初航 任建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9-357,共9页
中国工程地质学始终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本文根据中国工程地质领域自1987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2021年期间获资助项目,系统分析了35 a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研究方... 中国工程地质学始终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本文根据中国工程地质领域自1987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2021年期间获资助项目,系统分析了35 a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演进。研究发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地质现象表征到地质规律总结,再到机制探索等阶段,呈现出国家战略的主导性、灾难性事件的驱动性、研究趋精细化和复杂化、学科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受资助单位的集中性等特点。未来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应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理念,推动工程地质学研究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改变;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工程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通,丰富并深化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使得工程地质学向着更科学、更具有多学科融合特点的方向发展,并催生新的科学生长点;抓住数据革命契机,开辟工程地质学研究新途径;始终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推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科发展特点 研究范式 学科交叉融通 数据驱动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研究
9
作者 陈羽飞 赵琦 +2 位作者 田晓鹏 何永君 李武峰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1期60-63,68,共5页
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体系,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重点技术领域、主要业务场景,以及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融合的典型应用范式,分析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与电力系统实际工程应用... 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体系,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重点技术领域、主要业务场景,以及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融合的典型应用范式,分析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与电力系统实际工程应用之间的差距,明确了企业经营、安全生产、客户服务、基础支撑四方面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融合的具体发展目标,提出了包括感知智能深化应用、认知智能发展实现、创造智能三阶段的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战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力系统 融合发展 应用范式 目标规划
下载PDF
论著作权对象认定的范式转换
10
作者 苏泽祺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86,共20页
受历史因素影响,现行法对作品的认定采用了以独创性结果为核心的结果论范式。这种认定范式仅关注事实层面客观结果的表现形态是否具有独创性,未能从规范层面证成著作权的对象。究其根源,在于忽视了创作对于作品的内在规定性意义及其在... 受历史因素影响,现行法对作品的认定采用了以独创性结果为核心的结果论范式。这种认定范式仅关注事实层面客观结果的表现形态是否具有独创性,未能从规范层面证成著作权的对象。究其根源,在于忽视了创作对于作品的内在规定性意义及其在著作权制度中的规范价值。从创作行为出发可以弥补结果论认定范式的不足,实现从独创性结果到著作权对象的转变。创作行为与独创性结果分别立足于规范层面与事实层面,统一于著作权对象认定之中。构建包含行为、意志、结果、因果关系等要件的“行为―结果”一体论认定范式,有利于争议解决,促进著作权对象认定范式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对象 认定范式 作品 独创性 “行为―结果”一体论
下载PDF
艺科融合溯源下智能设计的创新思维范式
11
作者 王思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8,共5页
对艺科融合溯源下智能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研究问题,对创新思维提出新范式与新路径。通过艺科融合和智能设计相关概念的分析,归纳了艺科融合溯源下智能设计的普遍性价值,并从方法路径、教育模式、细分领域几方面阐述了研究现状... 对艺科融合溯源下智能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研究问题,对创新思维提出新范式与新路径。通过艺科融合和智能设计相关概念的分析,归纳了艺科融合溯源下智能设计的普遍性价值,并从方法路径、教育模式、细分领域几方面阐述了研究现状,梳理了智能语境下创新思维的特点。总结了艺科融合溯源下智能设计的创新思维范式,包括视物为信息的能动机、发挥“增强智能”的力量、生成式人工智能协同参与、设计畅通的人机合作机制和设计可拓展的技术友伴。艺科融合拓展了智能设计的渠道,夯实了智能设计的伦理基础,为其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思维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科融合 智能设计 创新思维 范式
下载PDF
以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为中心推动新区域协调发展——新发展阶段和十五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路
12
作者 杨开忠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5,共9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前沿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相结合,从生产力范式变革高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学理阐释。其一,揭示人类已进入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爆发阶段、新质生产力即绿智综合生产力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前沿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相结合,从生产力范式变革高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学理阐释。其一,揭示人类已进入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爆发阶段、新质生产力即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的生产力,指出基于可再生新能源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电动交通技术的动态结合且以数据、算力、算法为关键生产要素,以循环流动为物质代谢关键特征的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是生态文明的生产力范式;其二,揭示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的最佳生产力布局模式四项特征,即物的智能化再生产与人的再生产空间共聚程度倒“U”型变化、高品质地方成为创新-生活一体化的新质创新综合体、韧性网状网络模式和物质代谢区位指向变化,指出把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放在新区域协调发展中心位置是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变革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三,系统揭示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战略途径,提出以畅通空间对流为关键推进新质生产力空间一体化的道路以及基于“4D”塑造新质空间一体化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 区域协调发展 新质空间一体化
下载PDF
论高等工程教育范式的嬗变机理及实现方式
13
作者 堵威 卢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3期133-136,共4页
高等工程教育的“融合创新范式”是对以往高等工程教育的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的扬弃,是新经济发展趋势下新工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它将创新精神培养贯穿高等工程教育始终,凸显跨界、渗透、融合、交叉的融合本质,主要以课程的跨界... 高等工程教育的“融合创新范式”是对以往高等工程教育的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的扬弃,是新经济发展趋势下新工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它将创新精神培养贯穿高等工程教育始终,凸显跨界、渗透、融合、交叉的融合本质,主要以课程的跨界安排、专业的跨界设置、知识的跨界渗透、能力的跨界综合为主要途径,进而生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崭新功能,形成培养具有新工科特质的工程人才的完整系统,最终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素养的新工科专业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教育范式 融合创新 运行机理
下载PDF
基于“心胆论治”针灸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14
作者 周忆蓉 阎路达 符文彬(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735-738,755,共5页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为主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符文彬教授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提出以“心胆论治”为核心的整合针灸模式——一针二灸三巩固,灵活运用针刺、艾灸、皮内针、耳穴压豆等中...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为主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符文彬教授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提出以“心胆论治”为核心的整合针灸模式——一针二灸三巩固,灵活运用针刺、艾灸、皮内针、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达到调心胆行气血、腰膝同治、调神固本的治疗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胆论治 膝骨性关节炎 整合针灸模式 符文彬 针刺 精灸 皮内针
下载PDF
“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范式
15
作者 覃彩銮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是壮族重要传统节日,也是全区各族人民会聚交流、共同欢庆的节日。“壮族三月三”歌圩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借鉴和吸收了汉族三月三上巳节的节期及活动形式,融入壮族的诗性思维、能歌善唱、以歌交友、依歌传情、... “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是壮族重要传统节日,也是全区各族人民会聚交流、共同欢庆的节日。“壮族三月三”歌圩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借鉴和吸收了汉族三月三上巳节的节期及活动形式,融入壮族的诗性思维、能歌善唱、以歌交友、依歌传情、倚歌择偶的传统,使“三月三”成为融祭祖、对歌、赏歌、娱乐为一体的盛大节日。遍布壮乡的歌圩,人潮涌动,歌声飞扬,塑成了广西“歌海”的美誉,是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三月三 汉族上巳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典型范式
下载PDF
学习者中心视角下的一体化网络学习空间构建
16
作者 陈路 胡惟佳 +1 位作者 陆文婧 孙子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5期8-12,共5页
目前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存在资源内容静态化碎片化、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善、教与学质量评价手段欠缺等问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高校网络学习空间应该以资源为支撑、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依托一体化网络学习空... 目前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存在资源内容静态化碎片化、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善、教与学质量评价手段欠缺等问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高校网络学习空间应该以资源为支撑、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依托一体化网络学习空间贯通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各个环节,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教学管理、教育治理的常态化,推动教学范式改革研究,构建“互联网+教学”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者中心 网络学习空间 一体化 教学范式改革
下载PDF
计算思维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横向价值探讨与培养模式思考
17
作者 阙仁波 《重庆建筑》 2024年第8期18-23,共6页
该文探讨了计算思维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横向价值与融合培养模式。介绍了计算思维的一般特征,以及如何将之迁移并融入“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通过程序设计习得的计算思维,可赋能专业软件开发,赋能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透视专业软件... 该文探讨了计算思维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横向价值与融合培养模式。介绍了计算思维的一般特征,以及如何将之迁移并融入“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通过程序设计习得的计算思维,可赋能专业软件开发,赋能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透视专业软件“黑箱”,促进软件学习和应用;或通过不插电的方式赋能专业学习,进行体系建构。通过计算思维的赋能,可更好地理解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逻辑,适应和促进“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范式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土木工程” 横向价值 融合培养模式 数字化时代 范式变革
下载PDF
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的演进历程、国际经验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传忠 王亚丽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31,共13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伴随着数智技术的迭代升级,经济形态相继实现了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动态演进历程。运用“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从基础设...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伴随着数智技术的迭代升级,经济形态相继实现了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动态演进历程。运用“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从基础设施、核心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变革4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促进数实融合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动力体系数智化、要素体系数智化、产业体系数智化和治理体系数智化4个维度,研究了中国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的实践路径。有鉴于此,提出大力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数字技能水平、继续深化要素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数实融合 数智化 数字经济 技术—经济范式
下载PDF
新理论范式下工程经济学课程构建理念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贻林 郭少丹 +1 位作者 柯洪 张琳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27-431,共5页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摆脱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难以从事全面工程造价工作的困境,本研究根据天津理工大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三大理论范式集成”理念,即“思政与专业集成、技术与经济集成、管控与增值集成”三大理论范式,对工程造价的核心...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摆脱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难以从事全面工程造价工作的困境,本研究根据天津理工大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三大理论范式集成”理念,即“思政与专业集成、技术与经济集成、管控与增值集成”三大理论范式,对工程造价的核心专业课《工程经济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该理念下《工程经济学》课程确立三个方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实施路径和运行机制保证新的课程体系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经济学 “三大理论范式集成”理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范式转型的体育学术共同体构建与体育学融合发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9,共8页
在新时代,中国体育呈现整体性发展的新特征,出现的问题也具有关联性和综合性。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将多学科构成的散状体育学整合起来,以学科融合回应体育问题的时代性变化。学科融合是多领域知识的贯通,其实质是多领域研究者的协同... 在新时代,中国体育呈现整体性发展的新特征,出现的问题也具有关联性和综合性。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将多学科构成的散状体育学整合起来,以学科融合回应体育问题的时代性变化。学科融合是多领域知识的贯通,其实质是多领域研究者的协同。这就要更新支配体育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活动的范式,将学科聚合力缺失的赶超导向型体育学范式转换为有内在凝聚力的生活导向型体育学范式,从而形成新的价值共识,构建学科关联,汇聚研究视角,打造共享平台,构建整体的、有内生机制的体育学术共同体。这不仅是今天中国体育实践对理论的新要求,也是体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术共同体 体育学范式 学科融合 赶超导向型 生活导向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