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pH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沈丹琪 刘敏 +1 位作者 曹凑贵 江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湘晚籼12号、黄华占、玉针香为试验材料,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在不同土壤背景条件下(试验地点分别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和黄冈市浠水县)开展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弱碱性土壤... 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湘晚籼12号、黄华占、玉针香为试验材料,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在不同土壤背景条件下(试验地点分别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和黄冈市浠水县)开展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弱碱性土壤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中稻田土壤中Cr、As、Cd、Pb和Hg的含量降低,水稻根、茎、穗以及糙米中Cd、Pb含量降低;在弱酸性土壤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中稻田土壤中Cr、As、Cd、Pb和Hg的含量升高,水稻根中Cd、Pb含量升高,水稻茎叶穗中Cd含量升高,Pb含量降低,水稻糙米中Cd、Pb含量均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H土壤背景下稻虾模式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致,但稻虾模式均可明显降低稻米中Cd和Pb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稻田综合种养 土壤pH 稻田重金属 水稻品种 水稻重金属 绿色稻米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投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旭 倪明理 +5 位作者 吕岩 郭子元 叶鑫 张文宇 尚永青 汪金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的稻米品质和效益,通过设置秸秆还田投食(SF)、秸秆还田不投食(SNF)、秸秆不还田投食(NSF)和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处理,并以水稻单作秸秆还田(CK-S)和水稻单作秸秆不还田(CK-NS)为对照,对秸秆还田和投食对稻米品质... 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的稻米品质和效益,通过设置秸秆还田投食(SF)、秸秆还田不投食(SNF)、秸秆不还田投食(NSF)和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处理,并以水稻单作秸秆还田(CK-S)和水稻单作秸秆不还田(CK-NS)为对照,对秸秆还田和投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投食(F)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小龙虾产量和稻米营养品质,在秸秆还田(S)与秸秆不还田(NS)的条件下,F处理比不投食(NF)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7.41%和36.16%,差异显著。S处理与F处理的交互作用可显著影响稻米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和精米率在NSNF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SF、SNF、NSF;秸秆还田、投食及其交互作用对蒸煮、食味品质无显著影响,稻米RVA黏滞性谱差异性较小;稻虾模式可提高稻米外观品质,稻虾共作模式下各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都低于稻田单作,与CK-S相比,SF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降低了15.09%、15.65%。结果表明,稻虾共作秸秆还田与投食2种措施可以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稻虾共作模式 稻米品质 秸秆还田 水稻产量 绿色种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对水稻、养殖动物和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瑛涵 汤丹瑶 +3 位作者 张骏 潘璇 张杨 戴传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31-136,共6页
近年来,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以其稳产提质、改善环境、绿色增效等特点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基于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养殖动物和环境的影响,对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汇总,以期为中国稻田综合种养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水稻 养殖动物 环境
下载PDF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平平 龚彦超 任丽平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4期51-53,共3页
近年来,稻田生态种养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产业,通过种养结合和生态循环,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种养协调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对国内外稻田生态种养研究的梳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稻渔(稻虾、... 近年来,稻田生态种养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产业,通过种养结合和生态循环,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种养协调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对国内外稻田生态种养研究的梳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稻渔(稻虾、稻鱼、稻蟹)、稻鸭、稻蛙等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稻田生态种养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更好地开展稻田生态种养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生态种养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温室气体
下载PDF
稻鸭共作系统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全国明 章家恩 +1 位作者 黄兆祥 许荣宝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360-365,共6页
稻鸭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型的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中国多个省份和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中得到应用和推广。稻鸭共作系统中具有很多的生态学效应。对该系统中鸭子活动对水稻植株产量性状、群体结构、稻田杂草、水稻病虫害与天敌、稻田土壤... 稻鸭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型的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中国多个省份和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中得到应用和推广。稻鸭共作系统中具有很多的生态学效应。对该系统中鸭子活动对水稻植株产量性状、群体结构、稻田杂草、水稻病虫害与天敌、稻田土壤、稻田水体、稻米品质、稻田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应加强对上述生态学效应的内在机理与生态学过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效应 研究进展 系统 生态农业技术 稻鸭共作技术 水稻病虫害 生态学过程 亚洲国家 产量性状 水稻植株 群体结构 稻田杂草 稻田土壤 稻米品质 影响效应 环境质量 内在机理 环保型 鸭子 天敌
下载PDF
论农田生态种养工程 被引量:8
6
作者 黄璜 傅志强 +10 位作者 刘小燕 陈灿 黄兴国 王华 戴振炎 余政军 廖晓兰 张亚 郑华斌 龙攀 徐莹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339-345,共7页
农田生态种养工程是以农田为平台,农作物与水产、家禽进行立体生产的工程.阐述了农田生态工程的框架与内涵,分析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背景与机遇、功能与优势,介绍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类型、形成与发展,对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理论进行分... 农田生态种养工程是以农田为平台,农作物与水产、家禽进行立体生产的工程.阐述了农田生态工程的框架与内涵,分析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背景与机遇、功能与优势,介绍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类型、形成与发展,对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方法与技术、农艺与条件,总结了农田生态种养持续发展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生态工程 稻田生态种养 旱地生态种养
下载PDF
上海市稻田耕作制度演变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金文 曹林奎 +2 位作者 曹燕 倪远之 钱晓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水稻生产不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稻田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湿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上海稻田耕作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熟制转变为两熟制,到2010年代又从两熟制逐渐调整为一熟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相... 水稻生产不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稻田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湿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上海稻田耕作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熟制转变为两熟制,到2010年代又从两熟制逐渐调整为一熟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部分地区成功探索了稻田种养结合的绿色生产模式,并逐步实现了品牌化生产。然而,上海水稻绿色生产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粮食稳产压力、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及高度依赖财政补贴、自身盈利能力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今后稻田耕作制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在确保耕地面积、稻田比例不下降与稳定单产潜力的基础上,稳定全市粮食产量;创新和集成绿色栽培技术,提升稻田湿地生态功能;深化稻米品牌建设,以品牌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升水稻绿色种植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稻田 绿色农业 低碳农业 面源污染 种养结合 生态服务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绿色效应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34
8
作者 王强盛 韦琮 +2 位作者 薄雨心 刘晓雪 章泳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11-14,共4页
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为了优化稻田种养结构、实现优质稻米供给侧改革、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 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为了优化稻田种养结构、实现优质稻米供给侧改革、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稻米和丰富的水禽产品,还满足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休闲观光需求,发挥了生态增效的作用。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具有明显的减肥减药、稳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综合效应,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稻田综合种养的绿色效应,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途径,以期为稻田生态系统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绿色效应 发展途径
下载PDF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模式种养技术与前景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建欣 徐志军 +2 位作者 杨洁 李端奇 江汉青 《中国稻米》 2018年第2期24-27,共4页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对稻田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本研究从稻田生态系统构建的角度,利用稻田生态位和食物供应链原理分析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科学性;从共生...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对稻田空间利用更加充分的新型生态种养模式。本研究从稻田生态系统构建的角度,利用稻田生态位和食物供应链原理分析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科学性;从共生田准备、水稻种植、共生对象的饲养、大田管理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技术流程;分析了"稻-鳖-鱼-鸭"复合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鳖-鱼-鸭”复合共生模式 稻田生态 种养技术 效益
下载PDF
中国生态学技术改善稻米品质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灿 焦文献 +1 位作者 袁娇 黄璜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8,共7页
分析了合理栽培、耕作方式、稻田生态种养和土壤重金属生态调控等不同中国生态学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各生态学技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使水稻处于适宜生长状态,整体上使稻米品质变优。稻米品质的形成机... 分析了合理栽培、耕作方式、稻田生态种养和土壤重金属生态调控等不同中国生态学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各生态学技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使水稻处于适宜生长状态,整体上使稻米品质变优。稻米品质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应用生态学技术改善米质是生产绿色优质安全稻米的有效途径;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选用优质的水稻品种,综合利用好气候、土壤、栽培等因素,并将各生态技术科学耦合,发挥技术群体的优势,才能实现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技术 水稻 合理栽培与耕作 稻田生态种养 重金属生态调控 稻米品质
下载PDF
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主要模式生产效益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灿 王忍 +7 位作者 张印 黄璜 傅志强 余政军 蔡教明 余长生 翟晓明 蒲方黑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473-477,共5页
通过对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投入产出情况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了不同稻渔模式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稻+鱼""稻+小龙虾"和"稻+鱼+鸭"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相对于单一水稻栽培,每公顷的利润均超过22500元,分别为... 通过对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投入产出情况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了不同稻渔模式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稻+鱼""稻+小龙虾"和"稻+鱼+鸭"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相对于单一水稻栽培,每公顷的利润均超过22500元,分别为33000、128100、38760元,且都具有良好的生态及社会效益.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的进一步发展应以"稻+鱼""稻+小龙虾"和"稻+鱼+鸭"模式为主导,兼顾其他各种模式,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带动辰溪县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山区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综合种养 模式 效益 辰溪县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严桂珠 孙飞 《中国稻米》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是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通过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收入来增收。在泰州,主要示范应用技术模式为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和稻田养小龙虾,相比单纯种稻,这3种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61.7%、215.2%和255.5%。但稻田综合...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是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通过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收入来增收。在泰州,主要示范应用技术模式为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和稻田养小龙虾,相比单纯种稻,这3种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61.7%、215.2%和255.5%。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也增加了农户养殖生产成本和风险,建议各地应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效益 水稻
下载PDF
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调控与机制 被引量:48
13
作者 王强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3-642,共10页
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种植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排放源。因此,控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稻田种养结合... 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种植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排放源。因此,控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具有稳产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功效,同时显著影响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以及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稻鸭共作、稻田养小龙虾、稻鱼共作、稻田养蟹、稻田养鳖等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由于稻田养殖生物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添加生态位、延长食物链的增环作用,通过其持续运动、觅食活动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GWP,总体呈现出减缓温室效应的趋势。本文概述了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CH_4和N_2O的排放特征及水分管理和施肥措施的影响效应,探讨了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减排途径,并分析了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前景,以期为我国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和稻田生态系统减排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种养结合 循环农业 CH4排放 N2O排放 水肥管理
下载PDF
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战略对策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国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共20页
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及整个耕作制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不断调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产量增加、品质改善、模式增多和功能增强等。当前,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 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及整个耕作制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不断调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产量增加、品质改善、模式增多和功能增强等。当前,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熟制缩减、耕地撂荒、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衰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效益降低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等。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与挑战,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对策与措施,具体是:(1)明确一个目标,即建立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2)遵循三大原则,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发展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3)采取“一保”“二扩”“三建”“四改”“五节”的具体措施,即保护耕地资源;扩种冬作、扩大稻作;建设绿色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单季稻改双季稻、籼稻改粳稻、普通品种改优质品种、连作改轮作;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耕作制度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 节能降碳 稳产增效 综合种养
下载PDF
云贵高原东南缘水资源维护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康隆 刘明珠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8,共8页
世代生息于云贵高原东南缘地区的民族众多,这些民族通过世代积累形成各具特色的生计方式,包括低山丘陵带的立体河网稻田建构、"稻鱼鸭"共生复合种养以及森林抚育的林粮间作等。这些传统生计方式对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都能够... 世代生息于云贵高原东南缘地区的民族众多,这些民族通过世代积累形成各具特色的生计方式,包括低山丘陵带的立体河网稻田建构、"稻鱼鸭"共生复合种养以及森林抚育的林粮间作等。这些传统生计方式对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都能够做到高度适应。只需确保这些民族传统生计方式的传承、利用、有序推广和提升,就可以发挥对该地区水资源的维护功能,对江河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东南缘 立体河网稻田 稻鱼鸭复合生计 林粮间作
下载PDF
以养带种、以畜促草 加快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伟 魏丽芳 +4 位作者 刘振宇 崔素倩 智健飞 谢楠 刘忠宽 《农业科技管理》 2018年第2期60-62,92,共4页
湖北省罗田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该县通过国家扶贫资金结合当地优良黑山羊品种,采取了以养带种、种养结合的精准脱贫方式发展农牧业;河北省黄骅市以政府激励、引导为主,国家建设项目为辅,积极引进大型农牧企业,开展了以草促农、以畜促草、... 湖北省罗田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该县通过国家扶贫资金结合当地优良黑山羊品种,采取了以养带种、种养结合的精准脱贫方式发展农牧业;河北省黄骅市以政府激励、引导为主,国家建设项目为辅,积极引进大型农牧企业,开展了以草促农、以畜促草、草畜一体化农牧业发展方式的改革创新。两县(市)均以"草、畜"为突破口,在南方多山贫困区和北方平原盐碱区深入开展了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农牧产业发展方式的改革创新。文章在调研两地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农区农牧业结构改革发展地方农业经济的路径,以期对我国县域农牧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业 以养带种 以畜促草 种养结合 草畜一体化 结构调整
下载PDF
推进农林牧渔结合发展 重在找准利益结合点——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鸿毅 王国刚 刘合光 《农业展望》 2017年第6期53-58,共6页
针对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三五"时期国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湖北省农林牧渔结合发展情况来看,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粮(油)改饲—种... 针对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三五"时期国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湖北省农林牧渔结合发展情况来看,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粮(油)改饲—种养循环模式具有可推广性。湖北省的经验表明,推进农林牧渔结合发展,原则是发挥比较优势,关键是找准利益结合点,核心抓手是挖掘市场与产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农林牧渔结合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粮(油)改饲—种养循环模式 湖北
下载PDF
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安徽模式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云生 何吉祥 +4 位作者 蒋业林 王芬 郑露 王佳佳 奚业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7期53-55,64,共4页
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利用冬闲稻田进行稻虾绿色种养,构建稻渔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安全。全椒县创制了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安徽模式,稻虾连作共作稻田比对照田,水稻增产1222kg/... 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利用冬闲稻田进行稻虾绿色种养,构建稻渔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安全。全椒县创制了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安徽模式,稻虾连作共作稻田比对照田,水稻增产1222kg/hm2,增加利润2744元/hm2。在水稻稳产增产的背景下,实现化肥减量457kg/hm2,农药减少使用10.74kg/hm2,水稻和小龙虾合计投入产出比1︰2.66。该模式应用前景广阔,可引导安徽沿江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稻田 小龙虾 连作 共作
下载PDF
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郭瑶 肖求清 +5 位作者 曹凑贵 江洋 袁鹏丽 孙自川 刘卿君 汪金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4,共8页
为探究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运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方法,通过调查区域在1 a(RC1)、2 a(RC2)、4 a(RC4)和9 a(RC9)等4个不同稻虾共作年限稻田和1 a小区控制试验稻田(CK)田面和田埂杂草物种数变化、杂草数量变化... 为探究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运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方法,通过调查区域在1 a(RC1)、2 a(RC2)、4 a(RC4)和9 a(RC9)等4个不同稻虾共作年限稻田和1 a小区控制试验稻田(CK)田面和田埂杂草物种数变化、杂草数量变化以及杂草盖度变化,研究不同稻虾共作年限稻田杂草的群落变化特点及控草效果。结果显示:稻虾共作稻田的杂草生物多样性指标随年限增长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CK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杂草优势度显著高于稻虾处理,RC4处理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RC9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年限稻虾田,但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随稻虾共作年限的增加,稻田杂草总数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均显著低于CK处理。不同种杂草的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I值)随稻虾共作年限增长呈现不同的规律,千金子、稗草、双穗雀稗和飘拂草的I值随年限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通泉草、空心莲子草、鳢肠、鸭舌草等的I值在稻虾共作稻田中表现出小于水稻单作稻田并逐年降低的规律。在大田控制试验中,经过1 a稻虾共作模式后,稻田田内和田埂的杂草物种数、杂草个体数和盖度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短期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的抑制作用明显,长期的稻虾共作会逐步形成新的杂草群落结构,需要采取对应的杂草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稻田种养 生态农业 稻田 杂草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绿色防控
下载PDF
稻虾共作系统中水稻生长及养分吸收对秸秆还田与投食的响应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丽娜 闫淋淋 +2 位作者 曹凑贵 江洋 汪金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6,共9页
为探究稻虾共作系统中不同秸秆还田与投食处理下水稻生长发育特征、光合变化规律及氮素养分吸收状况,以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S:秸秆还田量为12200 kg/hm^2;NS:秸秆残茬7200 kg/hm^2)和投食(F:投食量为1600 kg/hm... 为探究稻虾共作系统中不同秸秆还田与投食处理下水稻生长发育特征、光合变化规律及氮素养分吸收状况,以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S:秸秆还田量为12200 kg/hm^2;NS:秸秆残茬7200 kg/hm^2)和投食(F:投食量为1600 kg/hm^2;NF:投食量为0)不同处理在水稻生育中后期生长发育特征、叶片光合特征、群体冠层结构、氮素利用效率与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F能显著增加水稻的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和每穂粒数,显著提高成熟期水稻植株氮含量;NS+F处理实际产量最高,为9.34 t/hm^2,分别高出其他处理3.43%~11.72%;S处理主要在水稻生育后期起作用,可延缓水稻叶片衰老,降低成熟期根系伤流强度降幅;F处理可增加水稻的分蘖数,促进分蘖稳定,显著降低了水稻的蒸腾速率,增加了水稻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量;NS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水稻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秸秆还田和投食处理各有千秋,实际农事操作中,当秸秆还田量比较大时,可以适当投喂小龙虾饲料以补充氮素供微生物分解秸秆和植株生长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稻田种养 生态农业 秸秆还田 投食 光合特性 氮素吸收 绿色种养 绿色生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