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teady-state natural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type of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被引量:1
1
作者 GOU Jun-Li QIU Sui-Zheng SU Guang-Hui JIA Dou-N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14-320,共7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teady-state natural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type of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Through numerically solving the one-dimensional steady-state singl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teady-state natural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type of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Through numerically solving the one-dimensional steady-state single-phase conservative equations for the primary circuit and the steady-state two-phase drift-flux conservative equations for the secondary side of the steam generator,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 liminary calculat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natural circulation mass flow rate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the power and that the value of the exponent is related to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secondary side of the steam generator. The higher the outlet pressure of the secondary side of the steam generator, the higher the pri- mary natural circulation mass flow rate. The larger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re center and the steam generator center is favorable for the heat removal capacity of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压水堆 稳态自然循环 高度差 理论研究
下载PDF
Passive Cooldown Performance of Integral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2
作者 Shoubao Dai Chunnan Jin +1 位作者 Jingfu Wang Yuxiang Che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505-509,共5页
The design of an integral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IPWR) focuses on enhanc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actor by incorporating a number of inherent safety features and engineered safety features. However, ... The design of an integral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IPWR) focuses on enhanc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actor by incorporating a number of inherent safety features and engineered safety feature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for the marine reactors are quiet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the land nuclear power plant because of the more formidable and dangerous operation environments of them.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marine black out accident analyses. In the case of a transient, the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PRHRS) is designed to cool the reactor coolant system (RCS) from a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 to a hot shutdown condition by a natural circulation, and the shutdown cooling system (SCS) is designed to cool the primary system from a hot shutdown condition to a refueling condition by a forced circulation. A realistic calcul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RELAP5/MOD3.4 code an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to evaluate a passive cooldown capability. The results of the accident analyses show that the reactor coolant system and the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adequately remove the core decay heat by a natural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 INTEGRAL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IPWR) PASSIVE Safety System STYLING natural circulation
下载PDF
一回路自然循环优化研究
3
作者 郝承明 徐慧天 +6 位作者 喻巧 曲自信 夏军宝 孙冠宇 张皓 颉利东 王艺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鉴于对提升反应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的需求,本文建立了反应堆一回路自然循环计算模型,并运用混合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旨在减少压力容器的高度并提升自然循环冷却剂流量。研究结果显示,在追求压力容器高度最小化的方案中... 鉴于对提升反应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的需求,本文建立了反应堆一回路自然循环计算模型,并运用混合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旨在减少压力容器的高度并提升自然循环冷却剂流量。研究结果显示,在追求压力容器高度最小化的方案中,总高度降低了19.21%,相应的冷却剂流量减少了9.64%;而在最大化冷却剂流量的方案中,压力容器总高度增加了12.25%,冷却剂流量得到了29.26%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一回路系统 自然循环 多目标优化算法 优化研究 运行效率 安全性能 压力容器尺寸 冷却剂流量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非能动系统可靠性分析
4
作者 王晨阳 夏庚磊 +2 位作者 彭敏俊 徐青蓝 陈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3-389,共7页
许多先进反应堆采用非能动设计来提高安全性,开展可靠性分析研究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由于非能动安全系统依赖于自然循环等物理法则实现系统功能,更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热工水力过程失效是导致非能动系统失效的主要原... 许多先进反应堆采用非能动设计来提高安全性,开展可靠性分析研究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由于非能动安全系统依赖于自然循环等物理法则实现系统功能,更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热工水力过程失效是导致非能动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而传统的故障树等方法无法分析这类失效概率。本文通过热工水力结果训练代理模型,并基于自适应抽样策略有效减少热工水力程序调用次数,通过高度非线性测试函数验证了算法的计算效率,并应用于某一体化压水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克里金模型相比于传统蒙特卡罗与传统克里金模型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安全系统 可靠性 代理模型 概率安全分析 一体化压水堆 RELAP5 自适应抽样
下载PDF
摇摆耦合升功率条件下一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流动特性研究
5
作者 廉海波 李胜强 +1 位作者 姜胜耀 朱宏晔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96-99,共4页
为研究摇摆耦合升功率条件下一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流动特性,建立自然循环典型三维分析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摇摆条件下的自然循环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针对不同升功率过程中的的速度和温度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幅... 为研究摇摆耦合升功率条件下一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流动特性,建立自然循环典型三维分析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摇摆条件下的自然循环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针对不同升功率过程中的的速度和温度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幅升功率工况对应的温度和流量存在更为明显的“过冲”现象,摇摆强化了上升传热部件内部壁面换热热通量;在摇摆较为剧烈的条件下,下降段流道存在对于换热器出口冷流体显著的再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 摇摆 升功率
下载PDF
一体化压水堆板状燃料元件流道堵塞事故特性分析
6
作者 李昂 陈玉清 +2 位作者 蔡琦 傅晟威 赵鑫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3-77,共5页
板状燃料元件的冷却剂流道相对狭窄,当出现流道堵塞事故时,可能威胁反应堆的运行安全。针对某采用板状燃料元件的小型船用一体化压水堆,以RELAP5/MOD3.0程序为基础,建立其堆芯热工水力模型,并基于简化的理论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分... 板状燃料元件的冷却剂流道相对狭窄,当出现流道堵塞事故时,可能威胁反应堆的运行安全。针对某采用板状燃料元件的小型船用一体化压水堆,以RELAP5/MOD3.0程序为基础,建立其堆芯热工水力模型,并基于简化的理论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分析单个流道入口处不同的流道堵塞程度,以及组件尺度多个流道同时堵塞的热工水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未完全堵塞的情况下,单流道与组件堵塞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只是导致安全裕量降低;但单流道入口完全堵塞则有导致堆芯安全参数超限的风险,燃料板最高温大约将比设计报告规定的鼓泡温度限值高80 K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压水堆 板状燃料元件 单流道堵塞
下载PDF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启动策略试验研究
7
作者 黄晨 赵斌 +1 位作者 孟兆明 孙中宁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115-119,共5页
为研究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passive containment heat removal system,PCS)启动策略,支撑电厂故障应对策略的制定,本文结合“华龙一号”PCS系统配置,提出了4种系统启动策略并开展详细研究,根据分析结果优选出2种方案进行试验研究... 为研究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passive containment heat removal system,PCS)启动策略,支撑电厂故障应对策略的制定,本文结合“华龙一号”PCS系统配置,提出了4种系统启动策略并开展详细研究,根据分析结果优选出2种方案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CS系统采用双阀开启方案或冷管段隔离阀关闭方案时能够获得较优的启动性能;采用双阀开启方案,系统启动过程较为平稳;采用冷管段隔离阀关闭方案,为避免在启动过程中发生故障,建议系统启动时换热器传热管内液体温度不要超过120℃。试验结果对“华龙一号”PCS系统启动规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安全壳喷淋系统 华龙一号 系统启动策略 超设计基准事故 汽锤 两相流 自然循环
下载PDF
新型蒸汽发生器泄漏监测仪及其能量刻度
8
作者 吴敬 李瑞 +4 位作者 范磊 王强 蔺常勇 王轶 张淮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一体化压水堆通常在压力容器内集成多个蒸汽发生器,快速、准确地定位发生泄漏的蒸汽发生器对反应堆安全尤为重要。介绍了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泄漏监测仪,可通过蒸汽发生器二回路侧蒸汽取样及^(16)N核素探测的方式定位发生泄漏的蒸汽发生... 一体化压水堆通常在压力容器内集成多个蒸汽发生器,快速、准确地定位发生泄漏的蒸汽发生器对反应堆安全尤为重要。介绍了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泄漏监测仪,可通过蒸汽发生器二回路侧蒸汽取样及^(16)N核素探测的方式定位发生泄漏的蒸汽发生器。为证明其可实现^(16)N核素探测的功能,使用Pu-C源等放射源对其进行能量刻度。在4~7.5 MeV的能窗范围内,峰能量的拟合值和真实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5‰,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压水堆 蒸汽发生器泄漏定位 取样探测装置 能量刻度 Pu-C源
下载PDF
核电厂稳压器液位控制优化分析研究
9
作者 牛茂龙 《自动化仪表》 CAS 2023年第5期51-55,共5页
某压水堆核电厂调试期间,在执行稳压器液位控制系统定值扰动试验过程中,发现控制系统存在积分饱和现象,导致超调较大、稳定时间较长的问题。对稳压器液位原控制策略进行了剖析,结合定值扰动试验响应结果和控制器运算规律,分析了控制系... 某压水堆核电厂调试期间,在执行稳压器液位控制系统定值扰动试验过程中,发现控制系统存在积分饱和现象,导致超调较大、稳定时间较长的问题。对稳压器液位原控制策略进行了剖析,结合定值扰动试验响应结果和控制器运算规律,分析了控制系统产生积分饱和的根本原因,并设计了积分分离、调节器限制替代这两种抗积分饱和优化方案。在核电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解决了稳压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设计缺陷,提高了核电厂瞬态响应能力和运行水平。该研究成果显著改善了稳压器液位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对于核电厂的控制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为解决自动控制系统积分饱和问题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厂 稳压器 液位 积分饱和 分布式控制系统 动态响应特性
下载PDF
开式自然循环回路流动不稳定性及其抑制措施研究
10
作者 石雪垚 王辉 +3 位作者 黄政 李精精 郑云涛 黄树亮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为了研究开式自然循环回路运行过程中的流动不稳定现象,并对可能的抑制措施进行验证,本文采用RELAP5程序建立了详细的实验回路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在模拟开式自然循环回路流动及其不稳定现象的... 为了研究开式自然循环回路运行过程中的流动不稳定现象,并对可能的抑制措施进行验证,本文采用RELAP5程序建立了详细的实验回路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在模拟开式自然循环回路流动及其不稳定现象的准确性。在该模型基础上,对自然循环回路运行过程中的流动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分析,对采用不可凝气体注入以抑制流动不稳定性现象的措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在回路上升段注入一定速率的不可凝气体,能够较好地抑制回路运行过程中的流动不稳定现象,并且能够提高回路的循环流速,有利于提高回路排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 流动不稳定性 闪蒸 非能动安全系统 RELAP5 “华龙一号” 不可凝气体 换热效率
下载PDF
“华龙一号”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程序与STAR-CCM+程序耦合计算方法
11
作者 李精精 黄政 陈巧艳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26-30,共5页
为更好地对“华龙一号”(Hua-long pressurized reactor 1000,HPR1000)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passive containment heat removal system,PCS)周围的流场和浓度场进行分析,针对HPR1000 PCS基于漂移流模型开发了一套一维自然循环瞬态... 为更好地对“华龙一号”(Hua-long pressurized reactor 1000,HPR1000)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passive containment heat removal system,PCS)周围的流场和浓度场进行分析,针对HPR1000 PCS基于漂移流模型开发了一套一维自然循环瞬态计算程序,并将该系统程序与STAR-CCM+程序开展耦合计算研究。PCS程序读取来自STAR-CCM+程序计算的温度、压力及气体组分参数开展计算,并将PCS传热管温度作为返回值传递给STAR-CCM+程序,通过在PCS传热管壁面附近第一层网格内设置冷凝通量的方法将PCS冷凝量及冷凝对应能量从系统中移除。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经过验证的PCS程序和耦合计算方法对PCS空间进行计算分析,可以有效控制空间内的温度和压力,PCS周围形成明显的温度和浓度梯度。本研究建立的PCS程序与STAR-CCM+程序耦合计算方法能够用于后续HPR1000及华龙后续机型的PCS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华龙一号” STAR-CCM+ 耦合计算方法 热工水力 漂移流模型 自然循环
下载PDF
“华龙一号”安全壳热工水力现象综合性能实验数值计算研究
12
作者 李精精 王辉 孙婧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事故条件下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作用下安全壳内的热工水力行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搭建安全壳综合性能实验装置(PlAtform for iNteGral TH behaviour of containment,PANGU)并开展了3种事故序列大破口事故(堆芯未... 为了更好地研究事故条件下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作用下安全壳内的热工水力行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搭建安全壳综合性能实验装置(PlAtform for iNteGral TH behaviour of containment,PANGU)并开展了3种事故序列大破口事故(堆芯未熔)、大破口事故(堆芯熔化)和全厂断电事故下的实验研究。采用GOTHIC程序建立安全壳综合性能实验装置数值计算模型,并针对已开展的3个实验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对于3个事故序列,程序计算的穹顶区域水蒸气浓度与实验值趋势上保持一致,特别是长期阶段水蒸气浓度实验值与计算值符合良好;计算模型所计算的安全壳内温度压力无论是峰值还是长期值均与实验值保持在较小的误差范围内;简化后的PCS模型计算的PCS功率略低于实验测量的PCS功率,72 h内计算的PCS总排热量与实验测量值相当。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华龙一号”PCS系统计算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壳综合性能实验装置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GOTHIC程序 华龙一号 热工水力 严重事故 安全壳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00MW核供热站方案设计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大中 林家桂 +2 位作者 马昌文 董铎 郑文祥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200MW核供热示范站反应堆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自然循环、一体化布置、自稳压、双层壳结构、控制棒水力驱动系统和非能动式安全系统等,使得供热站更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易于建造和维修。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站的安全原则、主... 200MW核供热示范站反应堆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自然循环、一体化布置、自稳压、双层壳结构、控制棒水力驱动系统和非能动式安全系统等,使得供热站更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易于建造和维修。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站的安全原则、主要设计考虑、总体方案和主要设计特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布置 自然循环 安全 供热堆
下载PDF
5MW低温核供热试验堆(5MW THR)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大中 董铎 +1 位作者 马昌文 林家桂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8-14,共7页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5MW 低温核供热试验堆(5MW Test Heating Reactor,以下简称 5MWTHR)。其中包括建堆目的、总体参数、技术特点、关键技术研究、安全分析及运行试验结果,说明这种堆具有很高的固有安全性及运行可靠性,是城市集中供热的理...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5MW 低温核供热试验堆(5MW Test Heating Reactor,以下简称 5MWTHR)。其中包括建堆目的、总体参数、技术特点、关键技术研究、安全分析及运行试验结果,说明这种堆具有很高的固有安全性及运行可靠性,是城市集中供热的理想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核供热 5MW 安全性
下载PDF
起伏因素影响自然循环流动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胜耀 杨星团 +4 位作者 宫厚军 刘志勇 郝文涛 李军 葛裴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92-96,共5页
以一体化全功率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回路为物理原型,建立了起伏条件下自然循环流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并通过编制程序进行离散求解,分析了起伏对自然循环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起伏对自然循环具有重要影响,起伏幅度越大,或起伏周期越... 以一体化全功率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回路为物理原型,建立了起伏条件下自然循环流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并通过编制程序进行离散求解,分析了起伏对自然循环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起伏对自然循环具有重要影响,起伏幅度越大,或起伏周期越长,流量波动越大;2)起伏条件下的自然循环是交变力场和密度分布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3)起伏对自然循环的影响在一定参数条件下可能比摇摆更显著,从而可能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需要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 自然循环 一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
下载PDF
压水堆稳态自然循环载热能力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金玲 郭玉君 +3 位作者 苏光辉 秋穗正 贾斗南 喻真烷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7-101,共5页
给出了压水堆稳态自然循环的物理与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用于分析、计算压水堆稳态自然循环载热能力及与相应参数间关系的程序MISARS。利用MISARS,计算了反应堆各参数对自然循环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符合自然循环规律。本工... 给出了压水堆稳态自然循环的物理与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用于分析、计算压水堆稳态自然循环载热能力及与相应参数间关系的程序MISARS。利用MISARS,计算了反应堆各参数对自然循环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符合自然循环规律。本工作对先进压水堆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 载热能力 压水反应堆 分析与计算
下载PDF
一体化小型堆主回路自然循环稳态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成 杨星团 +1 位作者 刘志勇 姜胜耀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73-178,共6页
在模拟一体化小型堆主回路的自然循环试验台架上,进行了小型堆主回路自然循环稳态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输入的外部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实验本体内的自然循环流动保持了很好的对称性;影响自然循环流量的主要因素是加热功率... 在模拟一体化小型堆主回路的自然循环试验台架上,进行了小型堆主回路自然循环稳态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输入的外部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实验本体内的自然循环流动保持了很好的对称性;影响自然循环流量的主要因素是加热功率,入口温度、系统压力等参数的影响较小;提出了一个表征系统自然循环能力的综合特征参数k,可当作指标参数来衡量不同的自然循环回路或不同的运行工况下的自然循环能力,对进一步优化一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的参数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 一体化小型堆 稳态特性
下载PDF
海洋运动对自然循环流动影响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宫厚军 杨星团 +1 位作者 姜胜耀 刘志勇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6,共5页
以一体化全功率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回路为物理原型,建立了非惯性系下自然循环流动理论分析模型。分别计算了稳态、横摇、纵摇、横倾、纵倾、起伏以及复合运动条件下满功率的自然循环流动,分析了附加惯性力对流体作用的机理。结果表... 以一体化全功率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回路为物理原型,建立了非惯性系下自然循环流动理论分析模型。分别计算了稳态、横摇、纵摇、横倾、纵倾、起伏以及复合运动条件下满功率的自然循环流动,分析了附加惯性力对流体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摇摆附加惯性力引起各段流体波动,但不是导致堆芯流量波动的直接原因;起伏改变驱动压头大小,各段流量波动一致;倾斜工况下,不同空间位置的流道流量变化不同,堆芯流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 自然循环 一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
下载PDF
高温高压冶金用热水循环泵模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厚林 白羽 +2 位作者 董亮 刘明明 肖佳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为获得冶金用热水循环泵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对泵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进行了实体造型,并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对无预应力模态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温度不同导致的材料性质变化对2部件模态性能的影响.以泵外特性试验为基础,应用流... 为获得冶金用热水循环泵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振动特性,对泵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进行了实体造型,并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对无预应力模态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温度不同导致的材料性质变化对2部件模态性能的影响.以泵外特性试验为基础,应用流固耦合技术,对常温常压与高温高压2种环境下的有预应力模态进行计算,对比了不同环境下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幅.从临界转速方面校核了转子系统的刚度,并给出了2部件前6阶模态下的振型.结果表明:冶金用热水循环泵零件结构和材料性质是决定其各阶固有频率的主要因素,而预应力对各阶固有频率的影响很小;不同条件下,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各阶模态的振幅几乎没有变化,零件结构形状决定了其各阶模态下的振幅;该泵的转子是一个稳定的刚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循环泵 高温高压 模态分析 流固耦合 固有频率
下载PDF
对称双环路倾斜条件下自然循环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星团 朱宏晔 +2 位作者 宫厚军 刘志勇 姜胜耀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27,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倾斜条件下多回路传热系统自然循环特性进行研究。实验在一对称双环路自然循环回路上进行,利用海洋工况模拟实验台实现倾斜条件。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热负荷下,倾斜使总循环流量低于...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倾斜条件下多回路传热系统自然循环特性进行研究。实验在一对称双环路自然循环回路上进行,利用海洋工况模拟实验台实现倾斜条件。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热负荷下,倾斜使总循环流量低于倾斜前,而冷、热管段温差则高于倾斜前。由于上、下联箱内流体存在密度差,在倾斜条件下将产生垂直于主循环驱动力方向的附加驱动力,使流体产生沿外环流动的趋势,并最终导致支路循环的不平衡性;缩短换热器间距离、增大换热器与加热段距离可以降低倾斜导致的支路不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 一体化反应堆 倾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