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ping and understanding degradation of alpine wetlands in the northern Maloti-Drakensberg, southern Africa
1
作者 Johan van TOL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9期2956-2966,共11页
The alpine terrestrials of the Maloti-Drakensberg in southern Africa play crucial roles in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livelihoods,yet they face escalating degradation from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overgrazing and climat... The alpine terrestrials of the Maloti-Drakensberg in southern Africa play crucial roles in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livelihoods,yet they face escalating degradation from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overgrazing and climate change.This study employs advanced Digital Soil Mapping(DSM)techniques coupled with remote sensing to map and assess wetland coverage and degradation in the northern Maloti-Drakensberg.The model achieved high accuracies of 96%and 92%for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data,respectively,with Kappa statistics of 0.91 and 0.83,marking a pioneering automated attempt at wetland mapping in this region.Terrain attributes such as terrain wetness index(TWI)and valley depth(VD)exhibit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wetland coverage and erosion gully density,Channel Network Depth and slope were negative correlated.Gully density analysis revealed terrain attributes as dominant factors driving degradation,highlighting the need to consider catchment-specific susceptibility to erosion.This challenge traditional assumptions which mainly attribute wetland degradation to external forces such as livestock overgrazing,ice rate activity and climate change.The sensitivity map produced could serve as a basis for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ICM)projects,facilitating tailore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pand on this work to include other highland areas,explore additional covariates,and categorize wetlands based on hydroperiod and sensitivity to degradation.This comprehensive study underscores the potential of DSM and remote sensing in accurately assessing and managing wetland ecosystems,crucial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lpine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Soil mapping Gully density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 Remote sensing Wetland degradation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Visualization Strategy of Probabilistic Susceptibility Maps for Analyzing Different Types of Slope Failures
2
作者 Hirohito Kojima Ryo Nozaki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2年第8期451-460,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ative visualization strategy of slope failure susceptibility maps for analyzing different types of simultaneous occurrences of slope failures. Through the 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ative visualization strategy of slope failure susceptibility maps for analyzing different types of simultaneous occurrences of slope failures. Through the 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lope failure susceptibility maps are produced by using causal factors (i.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atellite remotely sensed data). As for a conventional pair-wise comparative proced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sceptibility maps are delineated on difference maps, that can be, however, applied for evaluating differences only between pairs of susceptibility maps. One of the strong requirements from specialists working on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is a comparative and visualization strategy of susceptibility maps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types of simultaneous slope failures", for which the discussion is insufficient in the previous research activities for constructing the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slope failure hazard mapping. As a measure, a color composite map based on susceptibility maps has been produced. The combination of assigning susceptibility maps to RGB-color planes is determined based on an index of "NCCT (normalized 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which re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maticity and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Through the cases examin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color composite map, as a heuristic visualization strategy, is useful for 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the hazardous are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slope fail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s of slope failures simultaneous slope failures hazard mapping 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structural equationmodeling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基于OTFS的城轨T2T通感一体化信号设计与优化
3
作者 杨骞 苏宏升 +1 位作者 刘大为 魏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09-5220,共12页
为了在B5G/6G商用频谱资源紧缺的环境下,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设施基础上进行改造,以实现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信息传递,提出基于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的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设计。首先提出单符号和多符号OTFS时域信号模糊函数... 为了在B5G/6G商用频谱资源紧缺的环境下,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设施基础上进行改造,以实现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信息传递,提出基于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的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设计。首先提出单符号和多符号OTFS时域信号模糊函数模型,对两者的距离模糊性和速度模糊性进行仿真对比,以验证原始多符号OTFS信号感知性能的优越性。再提出蚁群优化(ACO)算法与经典选择映射法(SLM)的结合ACO-SLM算法,设计应用ACO-SLM算法的OTFS系统发射机结构,用来对原始OTFS信号的高峰均功率比进行抑制,并将抑制作用通过仿真实验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最后经过ACO-SLM算法处理后的OTFS时域信号模糊性与传输误比特率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算法参数进行横向对比显示,16QAM星座调制作为输入序列,用相位因子组数为16的ACO-SLM算法处理OTFS信号,峰均功率比为6.03,为最低水平;纵向对比显示,ACO-SLM算法相比于其他传统算法,对峰均功率比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对ACO-SLM算法处理的多符号OTFS时域信号进行模糊性仿真分析,显示其测距和测速性能有所提升,且传输误比特率与传统算法处理后的OTFS信号相比,几乎不受影响。研究结果为面向B5G/6G的城轨车-车通信感知一体化实现和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正交时频空 蚁群优化 选择映射法 峰均功率比
下载PDF
空天地一体化多源数据在县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姚远 傅海洋 《安徽地质》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为实现多源、多级地质灾害调查信息集成与应用,本文具体分析了利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具体为遥感技术、无人机测绘和地面调查等方法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对地质灾害、孕灾条件等的... 为实现多源、多级地质灾害调查信息集成与应用,本文具体分析了利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具体为遥感技术、无人机测绘和地面调查等方法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对地质灾害、孕灾条件等的识别和应用。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能力,对孕灾地质条件进一步的查明和为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通过运用空天地一体化多源数据对某县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识别研究,深化了空天地一体化多源数据在县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的适用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调查技术 遥感技术 无人机测绘 地面调查 应用识别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验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杰 黄艺璇 +3 位作者 杜涛 阙杭 夏树强 金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54,共12页
针对技术落地面临的实际挑战,对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验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首先,概括基于单节点的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系统在定位、环境制图、成像、波形设计和波束追踪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实测性能。接着,从车联网... 针对技术落地面临的实际挑战,对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验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首先,概括基于单节点的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系统在定位、环境制图、成像、波形设计和波束追踪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实测性能。接着,从车联网和物联网场景入手,分析基于多点协作的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系统的实际增益。然后,聚焦基于跨设备的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验证,总结各传感器的优劣势和实测融合效果。最后,针对现有原型验证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指出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实现和技术验证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原型验证 定位 环境制图 成像 波形设计 波束追踪
下载PDF
利用等高线数据制作大规模3D遥感影像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远华 姜琦刚 张秉仁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5年第2期76-79,共4页
把图像数据库的建库思想引入到大规模3D遥感影像的制作中。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合并分割法制作大规模3D遥感影像。将经过特殊处理的等高线数据制成小块DEM,采用两种模式将遥感影像与这些DEM进行纹理映射,从而制作成大规模3D遥感影像。... 把图像数据库的建库思想引入到大规模3D遥感影像的制作中。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合并分割法制作大规模3D遥感影像。将经过特殊处理的等高线数据制成小块DEM,采用两种模式将遥感影像与这些DEM进行纹理映射,从而制作成大规模3D遥感影像。这种方法提高了大规模3D遥感影像的制作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大规模3D遥感影像的信息量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3D遥感影像 合并分割法 纹理映射 DEM
下载PDF
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125
7
作者 陈述彭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7,共7页
人类认识自己住居的星球是漫长的,然而是加速度的。学科的分化和交叉是多层次的。统一地理学一再遭受过冲击,但它的合理的内核——地理综合体是客观存在的。地图和遥感作为信息载体证实了这一观点。地理系统的概念反映当代科学技术进步... 人类认识自己住居的星球是漫长的,然而是加速度的。学科的分化和交叉是多层次的。统一地理学一再遭受过冲击,但它的合理的内核——地理综合体是客观存在的。地图和遥感作为信息载体证实了这一观点。地理系统的概念反映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而地理信息系统为地理学发挥区域性与综合性的优势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高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信息
下载PDF
多种遥感数据的综合编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春梅 丁谦 曹文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3期25-29,共5页
分析了多光谱、卫星测高和成像雷达3种数据的几何定位精度、水深反演有效范围和灵敏度等特性,利用TM、SPOT和SAR数据,研究其水深反演精度和同一性,由此确定了水深综合编图的原则。采用加权平均的数据融合技术,探讨了编制理想综合图件的... 分析了多光谱、卫星测高和成像雷达3种数据的几何定位精度、水深反演有效范围和灵敏度等特性,利用TM、SPOT和SAR数据,研究其水深反演精度和同一性,由此确定了水深综合编图的原则。采用加权平均的数据融合技术,探讨了编制理想综合图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综合编图 融合 海洋地质调查
下载PDF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遥感系列制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全志杰 李元科 +1 位作者 毛晓利 程鹏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57-64,共8页
本文提出遥感系列制图的原则,详细阐述了判读制图的方法步骤,建立了彩红外航空像片土地利用现状主要类型的判读标志。还对面积量算和成图精度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证明遥感系列制图是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动态监测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综合治理 遥感调查 系列制图
下载PDF
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钾平衡试验研究──以禹城站试验地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锐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3-82,共10页
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三门独立的科学技术,但它们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以1991年太湖流域及南京地区洪涝灾害评估和199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扩展与开发区调查的动态制图为例,阐述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融合组... 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三门独立的科学技术,但它们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以1991年太湖流域及南京地区洪涝灾害评估和199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扩展与开发区调查的动态制图为例,阐述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融合组成的技术系统,并讨论三者一体化的接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生态系统 平衡试验
下载PDF
土地利用遥感分析——计算机绘图在土地利用成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效彩 王希勤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76-80,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遥感图像数据、地形图数据及土地资源野外调查数据等多元信息复合的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自动成图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快速地自动绘图,主要利用数字化仪,通过输入软件对边界信息输入,运用多种计...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遥感图像数据、地形图数据及土地资源野外调查数据等多元信息复合的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自动成图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快速地自动绘图,主要利用数字化仪,通过输入软件对边界信息输入,运用多种计算机语言对图形数据进行编辑、转换,并调用数据库系统数据对图形内容进行补充,用不同色彩表示各种土地利用的形式,最后通过输出设备将图形输出,从而实现将土地资源的动态信息反映到图形上,为决策者提供生动、直观的观察对比手段。本文以郊区县市的土地利用为例,介绍了上述方法的设计思路、结构和具体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计算机绘图 信息复合 遥感图像 土地资源 遥感技术 GIS
下载PDF
光-能谱集成技术系统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德长 叶发旺 赵英俊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本文阐述了遥感、物探、地质等多地学数据的综合应用技术和方法。作者从多源遥感数据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了铀矿地质的特色信息——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航放)信息,进行了信息融合,开发多光谱遥感、雷达遥感、高光谱... 本文阐述了遥感、物探、地质等多地学数据的综合应用技术和方法。作者从多源遥感数据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了铀矿地质的特色信息——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航放)信息,进行了信息融合,开发多光谱遥感、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航放四种信息融合的MR、MSR、HSR融合图像。在此基础上,将融合图像的解译成果与重力、磁力、地化、地质等其他地学信息进行复合分析,从而建立了具核工业特色的光-能谱集成技术系统。利用该系统在植被覆盖的花岗岩、火山岩和沉积盆地地区进行了地质填图和铀矿找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谱集成技术系统 地质填图 铀矿找矿
下载PDF
焦面拼接反射镜热稳定性对MTF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富强 蔡伟军 范俊杰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81,共7页
光学拼接是扩大航天相机视场的有效方法。焦平面采用光学拼接时,拼接反射镜的热稳定性对探测器的共线性和共面性有一定的影响,共线性和共面性误差会引起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的下降。文章首先在三... 光学拼接是扩大航天相机视场的有效方法。焦平面采用光学拼接时,拼接反射镜的热稳定性对探测器的共线性和共面性有一定的影响,共线性和共面性误差会引起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的下降。文章首先在三维欧式空间建立拼接反射镜热变形前后的平面方程,通过计算TDICCD顶点关于反射镜平面方程的镜像点得出反射镜热变形对TDICCD共线性和共面性的影响;其次,为了对热稳定性进行有效评价,以MTF为其评价函数,分别对TDICCD的共线性误差、共面性误差对TDICCD相机MTF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两种误差引起MTF下降的计算公式;最后,以某测绘相机光学拼接焦面为例,对拼接反射镜的热变形引起的探测器的共线性和共面性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积分级数下传递函数的下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积分级数为128级时,TDICCD共线性误差引起的飞行方向(X向)MTF下降近似为零,在线阵方向(Y向)MTF下降小于0.025%;共面性误差引起的MTF下降小于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拼接 反射镜 焦平面 调制传递函数 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 热稳定性 测绘相机 航天遥感
下载PDF
基于地基GPS与MODIS遥感影像的映射函数与大气可降水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光伟 王利 张秀霞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36-440,共5页
为了提高短期和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可降水汽预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利用西安地基GPS数据和MODIS遥感影像,采用NMF、GMF和VMF1映射函数设计了4种获取天顶干延迟初始值的方案,探讨了映射函数对计算天顶总延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卫星高度角... 为了提高短期和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可降水汽预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利用西安地基GPS数据和MODIS遥感影像,采用NMF、GMF和VMF1映射函数设计了4种获取天顶干延迟初始值的方案,探讨了映射函数对计算天顶总延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卫星高度角为10°时,VMF1映射函数反演效果和精度最佳,GMF映射函数次之,NMF映射函数最弱,而在卫星高度角为15°时,上述3种映射函数效果相当。最后,结合综合水汽含量与可降水汽的关系,通过计算地基GPS和MODIS遥感影像综合水汽含量,得到了地基GPS和MODIS遥感影像可降水汽(PPWV-GPS,PPWV-MODIS),并拟合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为PPWV-MODIS=1.421 7PPWV-GPS-2.143,相关系数为0.95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顶总延迟 映射函数 地基GPS MODIS遥感影像 综合水汽含量 可降水汽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GIS制图与建库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玲 张舒 +1 位作者 郭微 刘正纲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年第1期106-108,115,共4页
目前,GIS制图与GIS建库已成为地图应用的两大研究方向,但其对数据的要求各不相同:GIS制图应用更注重地图的符号化表达、地图的可视化表达,没有保留地物的完整性,导致数据无法满足后期的空间分析、地图服务发布、数据检索等要求;而GIS建... 目前,GIS制图与GIS建库已成为地图应用的两大研究方向,但其对数据的要求各不相同:GIS制图应用更注重地图的符号化表达、地图的可视化表达,没有保留地物的完整性,导致数据无法满足后期的空间分析、地图服务发布、数据检索等要求;而GIS建库应用虽然保留了地物的完整性,但不符合长期以来的地图制图规范和读者视觉上的要求。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产生了数据重复生产、数据冗余、更新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城区图的制作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Arc GIS软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获取原始数据、GIS数据库设计、自动建立GIS数据库、矢量化、数据处理、数据检查、自动制图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一库两用,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制图 GIS建库 城区图 一体化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下载PDF
地震灾区1∶25000影像地图快速制作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卫平 王海燕 庄元 《地理信息世界》 2008年第6期16-19,24,共5页
在地震灾区重建规划用图测绘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充分利用已有基础测绘资源及灾前灾后影像资料,采用航测遥感技术对多源遥感影像的处理及多源数据快速整合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可靠、及时、高效率制作地震灾区影像地图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地震灾区影像地图 多源数据快速整合 应急测绘服务 遥感影像 纠正与融合
下载PDF
论空天地一体化辅助城乡规划督察技术服务体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亮 余华飞 +1 位作者 王习祥 赵耀龙 《城市勘测》 2017年第4期76-78,83,共4页
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城乡规划督察现状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针对不足部分,提出以遥感监测为主要手段,集成卫星遥感、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地面移动测量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空天地一体化辅助城乡规划督察技术服务体系,尝试以督察图... 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城乡规划督察现状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针对不足部分,提出以遥感监测为主要手段,集成卫星遥感、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地面移动测量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空天地一体化辅助城乡规划督察技术服务体系,尝试以督察图斑快速定位与反馈技术、督察图斑精确定位与分发技术和无人机航测与地面移动测量集成的三维高速建模与取证技术为支撑,配以规范的空天地一体化辅助城乡规划督察技术指引,为卫星督察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督察 督察图斑 卫星遥感技术 空天地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城市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仁波 朱瑜馨 +4 位作者 郭仁杰 赵鹏飞 赵珂馨 朱洁 陈颖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5,共13页
建筑物是城市的载体和形象表达,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三维模型是构建数字城市、虚拟城市和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针对现有的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成本高、操作繁琐和复杂、劳动强度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城市建筑物... 建筑物是城市的载体和形象表达,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三维模型是构建数字城市、虚拟城市和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针对现有的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成本高、操作繁琐和复杂、劳动强度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城市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并借助GIS建模技术实现了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的自动构建。其主要原理和操作步骤为:首先,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建筑物轮廓电子地图和全景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和GIS系统集成平台下,通过数据集成和预处理,提取出建筑物的几何边界、高度、楼层数和屋顶类型等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其次,提出基于结构实体几何模型的建模物主体结构建模方案,借助GIS建模技术,组合数据处理、文件转换、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和脚本程序等多种ArcToolbox工具,通过设计模型实现了建筑物三维模型的自动构建;然后,通过纹理贴图技术实现模型的可视化;最后,选择淮阴师范学院北校区实验区域进行建模实证。通过对建模过程和可视化效果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现成本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并且构建的模型能满足较高的精度要求,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可为大规模城市建筑物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提供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物 三维建模 多源数据集成 遥感影像 电子地图 全景影像 GIS建模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多遥感指数集成火烧迹地制图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齐 张鹏林 《地理信息世界》 2022年第1期6-11,16,共7页
考虑到基于单一遥感指数的方法无法准确进行火烧迹地制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多遥感指数集成火烧迹地制图方法。首先从双时相遥感影像中计算与火烧迹地制图相关的各类遥感指数;然后运用差值法计算各个指数的变化强度图,并借助FC... 考虑到基于单一遥感指数的方法无法准确进行火烧迹地制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多遥感指数集成火烧迹地制图方法。首先从双时相遥感影像中计算与火烧迹地制图相关的各类遥感指数;然后运用差值法计算各个指数的变化强度图,并借助FCM(Fuzzy C-Means)聚类算法对各个强度图分别进行图像分解,得到每个像素属于过火区和非过火区的隶属度;最后,借助信息熵模型对各指数变化强度图的分解结果进行自适应加权集成,生成最终的火烧迹地地图。实验表明,与基于单一指数的方法相比,多指数集成方法能够生成精度更高的火烧迹地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制图 遥感指数 信息熵 集成
下载PDF
航空遥感技术及其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金鼎坚 王建超 +3 位作者 吴芳 高子弘 韩亚超 李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共10页
航空遥感技术是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阐述航空遥感概念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系统总结了航空遥感平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地质灾害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海岸带地质调查、矿山监测和航空... 航空遥感技术是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阐述航空遥感概念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系统总结了航空遥感平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地质灾害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海岸带地质调查、矿山监测和航空物探遥感综合勘查等为例介绍了航空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典型应用。该研究可为从事航空遥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 地质调查 地质灾害 矿物填图 海岸带 航空物探遥感综合勘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