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理论体系下西药的运用——西药中药化的方法探究
1
作者 张钰沁 林莉 《广州医药》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医学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西药因囿于西医体系,很难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临床诊疗上发挥作用,极有必要走西药中药化之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本文以阿司匹林为主要范例,从推测西药的中药性质入手,...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医学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西药因囿于西医体系,很难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临床诊疗上发挥作用,极有必要走西药中药化之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本文以阿司匹林为主要范例,从推测西药的中药性质入手,总结归纳几种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大致总结目前研究西药中药化上的诸多不足,同时收集汇总目前相关文献中提到的西药的中药性质,以抛砖引玉,供后续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西药中药化 中体西用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试论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晋平 李慧吉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139-140,共2页
中西医结合是推进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理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试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为例,探索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从生理、病理及致病因素等几方面,用中医学的太过、不及、气血等理论阐释现代医学... 中西医结合是推进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理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试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为例,探索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从生理、病理及致病因素等几方面,用中医学的太过、不及、气血等理论阐释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理论结合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阴阳失调 气血失调
下载PDF
张锡纯论大气下陷 被引量:18
3
作者 贾建义 周维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研究张锡纯大气学术思想,总结其治疗大气下陷的经验。[方法]通过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大气下陷的论述与案例的整理、分析与归纳,阐述大气的内涵与功用,大气下陷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大气下陷及其兼证的治疗。[结果]张锡... [目的]研究张锡纯大气学术思想,总结其治疗大气下陷的经验。[方法]通过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大气下陷的论述与案例的整理、分析与归纳,阐述大气的内涵与功用,大气下陷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大气下陷及其兼证的治疗。[结果]张锡纯认为:生理上",大气者,充满胸中,以司肺呼吸之气也","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病理上,"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愦,脑力心思为之顿减。若其气虚而且陷,或下陷过甚者,其人即呼吸顿停,昏然罔觉"治疗上",若其下陷或仅一半,其剧者或至强半,皆可挽回其下陷之气以复其本位",并创制升陷汤及其系列方以治疗大气下陷证。[结论]张锡纯系统地阐述了大气的学术内涵及大气下陷的辨治经验,首创升陷汤及其系列方以治疗大气下陷证,补前人之未备,并在继承中逐步完善和创立了系统的胸中大气学说,发扬和丰富了中医学理论,是对中医学术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下陷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大气论 升陷汤 治疗经验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血概念的中西医比较及其跨文化交流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春月 烟建华 《中医药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本文选择中医基本概念血为研究对象,与西方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血的概念相比较,分析中西医血概念的异同之处,提出中医基本概念血跨文化交流的原则并探讨了中医跨文化交流理论发展特点。
关键词 血概念 整体观 中西医比较 四体液说 跨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与中西医结合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睿林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中医体质学说自20世纪70年代确立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结合现代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科学方法和手段,使体质研究出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发展前景。文章从中医体质学概念的研究,中医体质学分型的研究,... 中医体质学说自20世纪70年代确立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结合现代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科学方法和手段,使体质研究出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发展前景。文章从中医体质学概念的研究,中医体质学分型的研究,中医体质学治疗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说明中西医结合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学 中西医结合 发展
下载PDF
对“癌毒”定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16
6
作者 岳小强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29-831,共3页
本文针对凌昌全教授提出的癌毒定义,从有助于阐明恶性肿瘤的病因,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面探讨了其提出的科学价值,并围绕癌毒这一定义,指出应该从深化对癌毒病理属性的认识,加强癌毒与中医证候量化及药效关系研究,探索癌毒产生的原因几个... 本文针对凌昌全教授提出的癌毒定义,从有助于阐明恶性肿瘤的病因,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面探讨了其提出的科学价值,并围绕癌毒这一定义,指出应该从深化对癌毒病理属性的认识,加强癌毒与中医证候量化及药效关系研究,探索癌毒产生的原因几个方面开展对癌毒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病因(中医) 中西医结合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从中医经典探求基础理论研究的方向 被引量:3
7
作者 黎敬波 马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6期5-9,共5页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有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如中医的临床治疗范围是否已不能拓展,甚或越来越狭窄了;中医在现代医学、现代科学背景下的优势和作用是否只是光...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有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如中医的临床治疗范围是否已不能拓展,甚或越来越狭窄了;中医在现代医学、现代科学背景下的优势和作用是否只是光环,甚或已经逐渐丧失,或只是浮在暗流上面的泡沫;中医是否能在国外发展,是否必须用西方科学思想来改装它,才是走向科学的唯一出路等。这些问题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因此,如何从中医经典出发,冷静思考,制定合理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规划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者应高度重视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狭窄 临床治疗 现代医学 中医学 研究 作用 优势 出路 发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先小乐 肖相如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92-194,共3页
过敏性紫癜(HSP)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紫癜肾炎(HSPN)发病率较高(12%~40%)且易反复发作。在激素加抗生素普遍应用于紫癜肾炎的同时,笔者借鉴张士卿、张琳琪、导师肖相如等前辈的经验方,采用传统的中... 过敏性紫癜(HSP)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紫癜肾炎(HSPN)发病率较高(12%~40%)且易反复发作。在激素加抗生素普遍应用于紫癜肾炎的同时,笔者借鉴张士卿、张琳琪、导师肖相如等前辈的经验方,采用传统的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在中西医理论对该疾病认识的基础上探讨现代中医药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研究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肾炎 中西医理论 中医辨证治疗 经验
下载PDF
从理论体系形成管窥中西医医学的差异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应科 魏飞跃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6-79,共4页
从医学理论形成的角度分析中西医医学差异及其优劣形成的原因发现:第一,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第二,二者的知识基础迥异;第三,二者所采用的方法论不同。在比较差异的同时,我们不难窥见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各自优缺点:中医的优势在于宏观把握... 从医学理论形成的角度分析中西医医学差异及其优劣形成的原因发现:第一,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第二,二者的知识基础迥异;第三,二者所采用的方法论不同。在比较差异的同时,我们不难窥见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各自优缺点:中医的优势在于宏观把握,西医的缺点是过于孤立和片面。西医学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病因探究具体、深入,在器质性疾病治疗中游刃有余;而中医学立足于从内外环境去研究疾病的发生,对致病因素的认识抽象、笼统,于器质性疾病治疗回天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体系 中西医学 差异 优缺点
下载PDF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昭纯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亟需解决三个问题:①溯本探源,统一和规范中医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这是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根本前提,舍此,任何层次上的现代研究都将成为无本之木,都是毫无意义的。②实事求是,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科学价值和... 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亟需解决三个问题:①溯本探源,统一和规范中医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这是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根本前提,舍此,任何层次上的现代研究都将成为无本之木,都是毫无意义的。②实事求是,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局限。要弄清中医理论中哪些是对实象的客观记录,哪些是对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概括,哪些属于思辨结果抑或臆说,并以此指导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③直面现实,正确理解和对待中西医结合。要纠正中西医结合研究向西医学一边倒的局面,改变用西医学理论验证中医理论、甚或以西医理论来代替中医理论的研究思路,增强中医学在中西医结合中的主体意识,否则中医理论乃至整个中医学将面临主体性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概念 现代研究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饮食保健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燕宪涛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4-25,共2页
《医学衷中参西录》对辨证论治、选药立方、注重实践、讲求疗效均有独创见解。文章试从食疗的角度探析其中医饮食保健学的思想。
关键词 《医学衷中参西录》 食疗 中医饮食保健学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与情志因素关系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改琳 孙志广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49-150,共2页
从与IBS有关的情志因素、情志因素在IBS发病中的可能机制、IBS患者的精神心理(情志)治疗、中医对情志因素与IBS关系的认识四个方面,对中西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与情志因素关系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情志因素 中西医 进展
下载PDF
中西医对调节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广 罗富里 +1 位作者 董必成 吴国庆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9期176-179,共4页
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而肠道菌群失调通过蓄积内毒素、降低免疫功能及诱导全身微炎症反应等途径加重肾脏的损伤。大量实验证明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患者的代谢功能、免疫功能及微炎症状态,延缓肾脏损伤进展,保护... 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而肠道菌群失调通过蓄积内毒素、降低免疫功能及诱导全身微炎症反应等途径加重肾脏的损伤。大量实验证明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患者的代谢功能、免疫功能及微炎症状态,延缓肾脏损伤进展,保护残存肾功能,其治疗符合中医"脾肾学说""伏毒学说"等理论,与肠-肾轴、慢性肾脏病-结肠轴等学说不谋而合。故从中西医病理观、中医药延缓肾衰竭进展机制方面探讨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慢性肾脏病 中西理论 相关性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王兴山教授2型糖尿病治验
14
作者 陈伟 《光明中医》 2020年第6期831-833,共3页
中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2型糖尿病属于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类疾病;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导致的,对胰岛素需求增多,从而使体内的血糖升高,出现尿... 中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2型糖尿病属于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类疾病;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导致的,对胰岛素需求增多,从而使体内的血糖升高,出现尿糖,并出现脂肪、蛋白质、糖三大营养代谢紊乱,从而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患者在患病后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加以治疗,否则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从而使病情难以控制。鉴于此,王兴山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从脾作为切入点,脾肾同调,创立"调脾降糖饮";久病入络致气滞血瘀,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并注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兴山 糖尿病 脾肾同调 衷中参西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胰腺炎的思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云飞 尚东 +5 位作者 陈海龙 张桂信 白长川 项红 关溪 赵亮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致死率高等特点。AP的中医论治思路主要包括“通腑泻热”“消、托、补”及“滞”与“浊”学说,中西医协同治疗AP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致死率高等特点。AP的中医论治思路主要包括“通腑泻热”“消、托、补”及“滞”与“浊”学说,中西医协同治疗AP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依据相关中医理论,对AP进行了基础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治的实践,提出了“SELECT”理念、“胰-肠-炎(毒)-肺”理论、从“痈”论治、“胰脾一体”以及“滞”与“浊”学说等理论,并开发出特色中药颗粒制剂,使得AP的临床诊治效果大幅提高。本文将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践总结的中西医结合诊治AP思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衷中参西论尤氏种子安胎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曾倩 尤昭玲 +3 位作者 章刚 魏世胤 夏宛廷 杨红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49,共3页
尤昭玲教授针对子宫内膜容性差与卵泡发育异常所致的不孕、反复流产以及IVF-ET中胚胎反复着床失败等常采用健脾养膜法以种子,摄托系固法以安胎。所谓摄托系固即从脾肾着手,分期安胎,停经40天前,土生万物,重在摄托;停经40天后,水润万物,... 尤昭玲教授针对子宫内膜容性差与卵泡发育异常所致的不孕、反复流产以及IVF-ET中胚胎反复着床失败等常采用健脾养膜法以种子,摄托系固法以安胎。所谓摄托系固即从脾肾着手,分期安胎,停经40天前,土生万物,重在摄托;停经40天后,水润万物,重在系固,其疗效显著,增加了妊娠成功率,为不孕症治疗和IVF-ET中的中医生殖辅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安胎 摄托系固 尤昭玲 衷中参西
原文传递
重新认识“辨证论治”及构建中医诊疗新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久亮 毛敏 李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309-6312,共4页
“辨证论治”是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的中医诊疗模式。该模式的实际作用有限,且存在缺陷:(1)缺乏理论支点;(2)“证”概念的混乱,且还造成相关中医概念之间关系的混乱;(3)在疾病并存时,缺乏对“证”归属的分辨,可将合并疾病之“证”误认为... “辨证论治”是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的中医诊疗模式。该模式的实际作用有限,且存在缺陷:(1)缺乏理论支点;(2)“证”概念的混乱,且还造成相关中医概念之间关系的混乱;(3)在疾病并存时,缺乏对“证”归属的分辨,可将合并疾病之“证”误认为是所针对疾病之“证”。缺陷使其不宜继续作为中医的诊疗模式。文章提出构建一个新的诊疗模式,该模式既保留了“辨病脉证治”的内容,又可使中西医之病互通、二者可以接轨。具体方法: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内分析西医的一个病,以中医思维模式表达、命名该病,使中医所辨之病即为西医所诊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中医诊疗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中医诊疗新模式
原文传递
西医传入对中医脏腑学说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延卫 李文伟 +2 位作者 黄建华 朱敏 刘毅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51-355,共5页
脏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以历史语境分析,明末清初以前,中国人所讲的五脏六腑,应当是解剖学意义的脏器。明末清初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传人中国,中西医学的碰撞累积到20世纪初,触发了影响深远的中西医大论争。在这种特定... 脏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以历史语境分析,明末清初以前,中国人所讲的五脏六腑,应当是解剖学意义的脏器。明末清初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传人中国,中西医学的碰撞累积到20世纪初,触发了影响深远的中西医大论争。在这种特定背景下,恽铁樵明确提出中医脏腑不是解剖学的脏腑,而是以“四时”气化为特征的理论模型,成为以功能单位阐释中医五脏六腑实质的开端,推动了近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演变。准确把握人们对中医脏腑概念的认识历史及西方学说传人后人们的认识演变历程,将有助于明确中医脏腑现代研究的意涵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学说 西医解剖学 中西医比较
原文传递
从现代解剖学角度探讨中西医脏腑认知差异性问题的解决途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长海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2387-2389,共3页
人体解剖是人们认识生命及开展医学工作的基础,虽然中医学在组织器官上的认识与西医学有共同之处,但是在诸如五脏六腑的功能上却无法与现代解剖学的功能相对应,影响了中西医的有效沟通。对此,中医学应该采取主动吸收、借鉴利用、保留特... 人体解剖是人们认识生命及开展医学工作的基础,虽然中医学在组织器官上的认识与西医学有共同之处,但是在诸如五脏六腑的功能上却无法与现代解剖学的功能相对应,影响了中西医的有效沟通。对此,中医学应该采取主动吸收、借鉴利用、保留特色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差异性问题,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1)全面接受现代解剖学知识。西医成熟的解剖学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完全可以拿来应用,认真学习掌握,并从中医自身的理论入手进行新的探索。(2)中医脏腑应该分类而行。能与西医学达成一致的认识,应该完全地统一起来;没有沟通清楚,还有研究价值的就要继续研究沟通;对于没有价值的内容可以舍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解剖学 中医学 西医学 脏腑 中医理论
下载PDF
回顾近20年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世茂 赵恒侠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83-385,共3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泛化、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这3个论点是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的主要方面。继承和创新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继承和创新的辨证关系和侧重点上;中医学理论的标准化和泛化之争则是以"阴阳"...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泛化、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这3个论点是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的主要方面。继承和创新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继承和创新的辨证关系和侧重点上;中医学理论的标准化和泛化之争则是以"阴阳"为主要代表的"泛化"理论和中医术语、理论、诊疗体系"标准化"的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观点的争鸣则集中在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要遵循的原则和实现的途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理论 继承与创新 标准化与泛化 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