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农牧业氮素环境排放特征和脆弱风险评价
1
作者 杨颂祺 张楠楠 +2 位作者 柏兆海 王选 马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3-1053,共11页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农牧系统发展迅速,进而导致源于农牧生产系统的氮素损失增加,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农牧系统精准优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农牧系统氮素损失风险评价则是系统精准优化调控的重要前提。鉴于...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农牧系统发展迅速,进而导致源于农牧生产系统的氮素损失增加,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农牧系统精准优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农牧系统氮素损失风险评价则是系统精准优化调控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本文利用NUFER-county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农牧业氮素环境排放进行估算,并根据《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划定的京津冀5个农业生态功能区,结合文献综述,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形态氮素损失风险阈值,并划定该地区氮素损失风险脆弱区,从而实现根据区域功能分区进行区域尺度不同形态氮素损失风险的精准划定。本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农牧系统总氮损失约为157.001万吨,单位面积氮素损失量为221.64 kg·hm^(-2),氮素损失风险总体较高,所有区域均存在风险。就空间分布来看,氮素损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为山前平原高产区、生态涵养山区和都市高值农业区,且不同形态氮素损失拥有相似的空间变异规律,主要与当地的农业生产强度、化肥施用量和畜禽养殖量有关。此外,京津冀地区整体来看,氨挥发损失风险较高,硝酸盐损失风险相对较低。基于以上内容,未来可以针对京津冀不同农业生态功能区的氮素损失风险区进行分区分步优化,积极推广应用农牧业氮素分区精准管理调控措施,降低并尽可能消除农牧业导致的氮素损失风险,这对于该地区农牧业未来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区 京津冀地区 氨排放 硝酸盐损失 氨挥发风险脆弱区 硝酸盐损失风险脆弱区
下载PDF
6.25km高分辨率降尺度数据对雄安新区及整个京津冀地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的预估 被引量:14
2
作者 石英 韩振宇 +2 位作者 徐影 周波涛 吴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基于RCP4.5情景下6.25 km高分辨率统计降尺度数据,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分析雄安新区及整个京津冀地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可能变化。首先对当代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集合平均模拟可以较好地再现大部分极端气候事件... 基于RCP4.5情景下6.25 km高分辨率统计降尺度数据,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分析雄安新区及整个京津冀地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可能变化。首先对当代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集合平均模拟可以较好地再现大部分极端气候事件指数的分布,且对与气温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模拟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定偏差,特别是对连续干旱日数(CDD)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差。集合平均的预估结果表明,未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雄安新区及整个京津冀地区均表现为极端暖事件增多,极端冷事件减少,连续干旱日数减少,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多。具体来看,到21世纪末期,日最高气温最高值(TXx)和日最低气温最低值(TNn)在整个区域上都是增加的,大部分地区增加值分别超过2.4℃和3.2℃;夏季日数(SU)和热带夜数(TR)也都表现为增加,但两者的变化分布基本相反,其中SU在山区增加幅度较大,平原地区增加幅度较小,而TR在平原地区的增加值较山区更显著,两个指数未来增加值分别为20~40 d和5~40 d;霜冻日数(FD)和冰冻日数(ID)都表现为减少,减少值分别超过10 d和5 d;与降水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CDD、降雨日数(R_(1mm))和中雨日数(R_(10mm))的变化均以减少为主,但数值较小,一般都在-10%~0之间;最大5 d降水量(R_(X5day))、降水强度(SDII)和大雨日数(R_(20mm))主要表现为增加,增加值一般在0~25%之间。从区域平均的变化来看,与气温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显著,与降水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变化趋势较小。两个区域对比来看,雄安新区模式间的不确定性更大,反映出模式对较小区域模拟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雄安新区 京津冀地区 极端事件
下载PDF
“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评估 被引量:17
3
作者 彭菲 於方 +1 位作者 马国霞 杨威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93-1999,共7页
为了评估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对"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效果,利用"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清单,结合巡查期间279家"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调查数据,利用... 为了评估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对"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效果,利用"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清单,结合巡查期间279家"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调查数据,利用污染物治理成本法,对重点行业"散乱污"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成本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家具制造与板材加工和塑料加工行业是"2+26"城市"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重点行业,这两种行业的企业数量分别占"2+26"城市6. 2×104家"散乱污"企业的35. 2%和15. 9%.(2)京津冀地区"散乱污"企业中砖瓦窑行业企业扣除环境治理成本后的产值利润率为2%,家具制造与板材加工行业企业扣除环境治理成本后的产值利润率为负值(-2%),均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散乱污"企业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企业利润,扣除环境治理成本后,企业盈利能力很低,需要升级改造或予以淘汰.(3)规模越小的"散乱污"企业,环保治理设施与投入越少,这些企业也基本不缴纳税收,导致微小型"散乱污"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规模以上企业.(4)"2+26"城市"散乱污"企业中砖瓦窑行业企业就业职工数占规模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职工总数的9. 1%,家具制造与板材加工行业就业职工数占规模以上家具制造行业职工总数的50. 3%."散乱污"企业的取缔整改,将对"散乱污"企业集中分布地区的劳动就业产生一定影响.研究显示,"散乱污"企业过去总体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的黑色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乱污”企业 环境治理成本 社会经济效益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进程比较——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国平 籍艳丽 马军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7-121,共5页
在考虑指标具有代表性、数据易得性等原则下选择了9对既可地区比较也能进行进程监测的比值指标评价体系,对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比较排序,并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3省3市2008~2013年间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监测... 在考虑指标具有代表性、数据易得性等原则下选择了9对既可地区比较也能进行进程监测的比值指标评价体系,对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比较排序,并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3省3市2008~2013年间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从2008~2013年间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尤其2011年以来,3省3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整体呈收敛趋势,表明我国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研究表明: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3省3市城乡一体化江苏表现最好,城乡一体化水平呈现较为缓慢的上升态势;而河北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与其他3市2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且这种差距并无缩小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一体化 评价指标体系 京津冀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与“长珠三角”之比较及其发展取向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慧超 李燕飞 金浩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79,共5页
通过统计数据,建立经济评估体系,对三大都市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表明:京津冀的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长三角"、"珠三角"有一定差距;京津冀... 通过统计数据,建立经济评估体系,对三大都市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表明:京津冀的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长三角"、"珠三角"有一定差距;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内工业结构趋同。与"长珠三角"比较,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应把充分利用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 被引量:69
6
作者 王海涛 徐刚 恽晓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7-374,共8页
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第三增长极的京津冀区域,也正在迅速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当中。通过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对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进... 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第三增长极的京津冀区域,也正在迅速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当中。通过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对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形成了结构性障碍。通过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定量预测,发现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正在朝着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演进,若辅以国家的适当调控,必将迅速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结构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类型的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自强 李静 鲁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7,共6页
乡村经济类型是对在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上具有相对一致性的乡村经济体的高度抽象,对其进行划分并对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是制定乡村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模比系数法进行乡村经济发展程度的划分,分别采用以不同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 乡村经济类型是对在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上具有相对一致性的乡村经济体的高度抽象,对其进行划分并对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是制定乡村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模比系数法进行乡村经济发展程度的划分,分别采用以不同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均值与标准差之和进行主导产业类型的判定,将两个判定结果相结合最终确定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的类型。依据此方法对1994—2009年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类型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程度经历了脱贫期、成长期和提升期;主导产业类型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再向商贸业主导演变,综合发展型乡村的数量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总体来讲,京津冀地区共有4个区域,其内部的乡村经济类型的演变具有相对一致性,可以分别作为政策扶持的类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经济类型 乡村发展程度 主导产业类型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基于协整与Granger因果分析的地区一体化进程研究——以京津冀和长三角为例 被引量:19
8
作者 踪家峰 刘姗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京津冀和长三角1980年以来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都在不断加深。京津冀地区,1980—1992年,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间都不存在Granger关系,天津和... 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京津冀和长三角1980年以来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都在不断加深。京津冀地区,1980—1992年,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间都不存在Granger关系,天津和河北不存在协整关系;1993—2004年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不断加深,北京是河北、北京是天津的Granger原因;长三角地区,上海与江苏不存在协整关系,1980—1992年,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1992—2004年,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均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一体化 GRANGER因果关系 京津冀 长三角
下载PDF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下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艳荣 张长念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既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体育领域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研究表明,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在于:整体发展失衡,结构亟待优化;... 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既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体育领域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研究表明,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在于:整体发展失衡,结构亟待优化;市场发育不足,行业竞争加剧;资源环境恶化,低碳锁定障碍;顶层设计不足,合作机制缺失。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体育产业错位发展;培育消费市场,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完善合作机制,推动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一体化发展 发展路径 京津冀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下载PDF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水平测算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永伟 穆东 崔介何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采用整体发展高度、发展均衡性及协调性三要素构建了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水平测算模型, 并从基础设施条件、物流运营效率、产业贡献及低碳化水平四方面指标计算和比较了2008-2012 年我国三大经济圈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表明, 京津冀物... 采用整体发展高度、发展均衡性及协调性三要素构建了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水平测算模型, 并从基础设施条件、物流运营效率、产业贡献及低碳化水平四方面指标计算和比较了2008-2012 年我国三大经济圈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表明, 京津冀物流整体发展高度及发展协调性低于长三角经济圈但高于珠三角经济圈, 而发展均衡性却显著低于其他两大经济圈.本研究旨在为加快推进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物流一体化 发展水平 测算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次中心城市高技术产业动力缺陷--以石家庄市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华晟 李强 刘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4,71,共6页
以河北石家庄市为例,运用企业问卷调查和重点企业访谈等方法,探讨京津冀地区次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缺陷。研究发现,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资源缺乏直接导致次中心城市难以依靠内力实现自主发展。由于不具备集群优势和要素价格优... 以河北石家庄市为例,运用企业问卷调查和重点企业访谈等方法,探讨京津冀地区次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缺陷。研究发现,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资源缺乏直接导致次中心城市难以依靠内力实现自主发展。由于不具备集群优势和要素价格优势,次中心城市成为中心城市产业扩散的"真空地带",因而缺乏足够的外力驱动。然而,次中心城市还要受到中心城市极化效应的影响,有限的高级要素资源大量外流。这种内外乏力的状况具有深厚的文化制度背景,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制度安排不仅降低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效率,还阻碍外部资源便捷通畅地进入。定向引进资本、推进制度创新、培养企业家精神以及扶持焦点企业等是未来改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中心城市 高技术产业 产业集群 京津冀地区 石家庄市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交通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林昌 赵丹阳 +1 位作者 郭世鹏 赵娇娇 《物流技术》 2017年第5期12-17,36,共7页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研究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尤为重要。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交通运...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研究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尤为重要。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且这种作用有持续增加的趋势;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其影响有待进一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交通一体化 区域经济发展 VAR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设施农业发展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中华 张学军 +3 位作者 吴政文 丁小明 杜立英 陈松云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期241-245,共5页
设施农业是京津冀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设施农业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该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地区设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设施农业是京津冀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设施农业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该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地区设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提出促进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一体化 设施农业 发展 思考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民用机场交通可达性及其与人口密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亚飞 刘高焕 顾秋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28-334,共7页
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交通可达性研究是明晰机场服务范围,促进机场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京津冀地区机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运用成本栅格加权... 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交通可达性研究是明晰机场服务范围,促进机场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京津冀地区机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运用成本栅格加权距离算法,在GIS支持下,计算京津冀地区民用机场的交通可达性,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而探讨京津冀地区交通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分布的关系,揭示京津冀不同区域和不同小时圈中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内在机制,为区域机场协调发展、促进京津冀地区机场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机场可达性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间地区强于边缘地区的趋势。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机场可达性百分比的增加,人口密度百分比成减小的趋势,相关系数达-0.73(P<0.01),这种负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幂指数的方程来定量表达;1.5小时圈是目前京津冀地区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产生作用的最远距离,反映了机场服务范围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地,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布局的相关性差异显著;北京和河北省地区的机场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主要作用圈在1~1.5 h圈;天津地区的主要作用圈在0.5~1 h圈,主要与城市规划和机场布局相关。在未来的机场规划中,新建机场应在1.5 h圈范围以外,同时考虑区域的人口密度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可达性 人口密度 空间分异 成本栅格加权距离 京津冀
下载PDF
新时期京津冀区域产业合作的方向与重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孙久文 《河南科学》 2014年第11期2337-2342,共6页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城市群,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近年来,在各级力量的推动和引导下,京津冀区域在多个产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合作的强度和范围正在不断加强.在简要分析合作现状,系统剖析面临的挑战,理...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城市群,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近年来,在各级力量的推动和引导下,京津冀区域在多个产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合作的强度和范围正在不断加强.在简要分析合作现状,系统剖析面临的挑战,理性审视合作潜力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京津冀区域产业合作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未来,三地将在第二产业的电子信息、医药制造、钢铁、石油化工等领域以及第三产业的金融保险、商业服务和旅游等领域展开更深更广的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合作 重点领域 京津冀区域
下载PDF
浅析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专利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芳 崔鑫生 刘畅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9-73,共5页
京津冀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从专利的视角,对比分析京津冀地区研发活跃的程度、技术对经济的促进程度以及三个地区的研发主体及其技术优势领域。整体看来,虽然北京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不可动摇,但资源利用率相对偏低;天津... 京津冀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从专利的视角,对比分析京津冀地区研发活跃的程度、技术对经济的促进程度以及三个地区的研发主体及其技术优势领域。整体看来,虽然北京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不可动摇,但资源利用率相对偏低;天津的互联网相关技术领域正处于发展热点,高校研发优势正逐渐体现;河北省研发潜力较大,当地GDP对专利较敏感。京津冀应当加强技术研发领域的合作,用技术研发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京津冀一体化 技术 区域经济研发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一次臭氧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伟 王帅 +2 位作者 何友江 杨小阳 孟凡 《环境影响评价》 2017年第5期7-12,共6页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对京津冀地区2015年6月21日至27日一次近地面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识别了京津冀地区的臭氧生成控制区,并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臭氧及其生成前体物NO_x和VOCs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除部分城市的中心...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对京津冀地区2015年6月21日至27日一次近地面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识别了京津冀地区的臭氧生成控制区,并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臭氧及其生成前体物NO_x和VOCs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除部分城市的中心城区为VOCs控制区域外,大部分地区为NO_x和VOCs的共同控制区,因此控制NO_x和VOCs排放均有利于减轻臭氧污染。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NO_x和VOCs以本地贡献为主,但区域间的相互传输对各城市的臭氧浓度有很大影响。保定、承德和张家口本地NO_x排放对本地的NO_x贡献分别为89%、88%、95%;本地VOCs排放对本地的VOCs贡献分别为54%、33%、50%;本地排放对本地的臭氧贡献分别为14%、1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臭氧数值模拟 来源贡献解析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我国城市跨界公共危机与整体性治理——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志安 李国龙 杨植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68-76,共9页
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然而现阶段的城市跨界公共危机却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障碍。文章针对京津冀城市群跨界公共危机的新特点,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运用系统规范研究方法对公共危机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揭示... 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然而现阶段的城市跨界公共危机却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障碍。文章针对京津冀城市群跨界公共危机的新特点,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运用系统规范研究方法对公共危机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揭示跨界公共危机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流程、治理机制方面存在的困境,并尝试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给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跨界公共危机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公共危机 整体性治理 城市群 京津冀发展
下载PDF
京津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玉焕 王乾 《中国能源》 2016年第10期34-40,共7页
本文基于1986—2013年京津冀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面板数据,使用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京津冀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了京津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 本文基于1986—2013年京津冀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面板数据,使用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京津冀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了京津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及双向因果关系。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如何制定和落实京津冀区域碳减排政策,以及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治理的目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碳排放 京津冀
下载PDF
论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耀军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0期50-53,共4页
京津冀一体化至少包括经济一体化,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及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要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让大中小城市各司其职;回归居民的流动及居住自由选择权;经济一体化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社会基本公共... 京津冀一体化至少包括经济一体化,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及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要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让大中小城市各司其职;回归居民的流动及居住自由选择权;经济一体化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及生态环保需要政府的主导;此外,改革现有公有制并促进公众参与对于京津冀一体化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路径选择 京津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