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次推进: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静 马雪莲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教育作为继往开来、培基铸魂的基础工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夯实基础、筑牢根基的重要作用。学校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格局,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形成不同学... 教育作为继往开来、培基铸魂的基础工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夯实基础、筑牢根基的重要作用。学校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格局,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形成不同学段纵向螺旋上升、不同学科横向融合贯通和不同部门协同发力的“一体化”教育网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使教学、育人、管理体系有序衔接。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并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梯次性,使教育内容循序渐进推进;以不同区域“试点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形式,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深入推进各学科融通、各学段贯穿的课程体系,实现教材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通过梯次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作用,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基于“四个维度”的梯次推进,助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一步一级逐渐提升,按照梯次推进的理念不断积累以达千里之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教育 梯次推进 一体化建设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对策研究
2
作者 刘玲妍 黄敏 +1 位作者 周玉玲 李碧华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发展是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只有不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阶段的客观需要,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书同文、语同音、心相通、情相融。文章基于民... 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发展是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只有不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阶段的客观需要,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书同文、语同音、心相通、情相融。文章基于民族地区通用语言教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既有文献及研究成果,了解当前民族语言教育发展现状,就部分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语言教育师资队伍、加大语言教育投入力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课程思政在语言教育课堂的融合程度四条策略,并认为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民族地区语言教育进程,以语言相通促进各族群众的沟通交流和国家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 语言教育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中文纳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的样态特征、驱动因素和发展指向
3
作者 李宝贵 薛婧婧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中文纳入海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内的中文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具有典型性。中文纳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呈现出纳入考试体系和“由高向低”“部分纳入”等样... 中文纳入海外国家国民教育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内的中文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具有典型性。中文纳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呈现出纳入考试体系和“由高向低”“部分纳入”等样态特征。推动纳入的驱动因素为:战略互信不断加强、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中文需求持续增长、教育合作逐步深化、孔子学院/课堂助力中文纳入等。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中文纳入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各学段纳入进程不一致、教学资源比较匮乏、中文教育地位偏低、孔子学院/课堂助力不足等。推动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内的中文教育走深走实,需加强中文教育统筹规划,加快白俄罗斯本土教育资源建设,切实提高中文教育地位,加大孔子学院/课堂助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国际传播 中文教育本土化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音乐史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陈艳秋 孙文怡 王欣昕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105-108,共4页
中国音乐史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是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可以深入挖掘、有效整合课程内容,确立与中国音乐三大发展阶段相对应的6个思政主题、25项思政案例和思政点,构建线索鲜明、专题突出... 中国音乐史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是音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可以深入挖掘、有效整合课程内容,确立与中国音乐三大发展阶段相对应的6个思政主题、25项思政案例和思政点,构建线索鲜明、专题突出、案例典型的“音乐+历史+现实+思政”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在课程改革中进一步探索数字赋能教学新模式,并以“思政+通识”为目标,在“三全育人”格局下打造高质量中国音乐史公共选修课和线上慕课,对音乐课程思政推进和数字化革新等具有探索、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音乐史 课程思政 行动研究法
下载PDF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职语文教育的路径探析——以扬州地区为例
5
作者 杨青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高职语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职语文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正向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以扬州地区为例,通过探索推动扬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育优势融合、...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高职语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职语文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正向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以扬州地区为例,通过探索推动扬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育优势融合、力量聚合、效能契合,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了解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喜爱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 高职 语文教育 扬州
下载PDF
元白话语言接触研究综述
6
作者 杨春宇 张姗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由于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元白话表现出独特的语言接触面貌。目前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学界对其研究可以说表现为从断代的静态描写到历时的动态描写,从文献的混同分析到分类对照考察,且逐渐兼顾汉语本身演变规律和语言融合因素的双... 由于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元白话表现出独特的语言接触面貌。目前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学界对其研究可以说表现为从断代的静态描写到历时的动态描写,从文献的混同分析到分类对照考察,且逐渐兼顾汉语本身演变规律和语言融合因素的双重影响。不过研究成果虽多,但也存在研究广度欠缺、研究视域狭窄,对内在机制动因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站在长城地带北方话语言接触底层研究的视角上,认为“汉儿言语”并非某个朝代所独有,至少在魏晋南北朝以来不断发展递变,在长城内外已构成“汉儿言语联盟”。站在北方话发展历史的角度观照“汉儿言语”“辽代汉儿言语”“蒙式汉语”“满式汉语”等均是其不同时代的变体。理清这一汉语发展脉络,对我们认识汉语基础方言的演变、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白话 汉儿言语 长城地带北方话语言接触底层 汉语基础方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
下载PDF
新时代职普融通的教育强国战略与评价改革赋能路径 被引量:9
7
作者 朱德全 王志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9,F0002,共13页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职普融通作为党的二十大在以往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创造性新思路,对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从“普职融通”到“职普融通”,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职业...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职普融通作为党的二十大在以往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创造性新思路,对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从“普职融通”到“职普融通”,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职业教育要融合普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吸引力;从“层次”到“类型”,职普融通是同等地位下两种教育类型的等值融通;从“类型”到“理念”,职普融通要超越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上升为一种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使职业教育在教育与生活中时时处处渗透融通。其表征指向人的发展的完整性的本质特征,开放、跨界与协同有序格局的结构特征,高质量发展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相统一的内容特征。职普融通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路径需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助力。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职普融通仍面临观念束缚、制度瓶颈、思维局限以及评价制约的现实困境与评价痼疾,阻碍职普融通教育强国战略的价值实现。应通过文化再塑,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制度重构,构建职普融通的国家资历框架;思维进阶,遵从融合共生的系统思维范式;评价引领,扭转不科学评价的负向功能,推动新时代职普融通在教育强国战略中的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教育强国战略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向驰 雷鹏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9,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是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高校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是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高校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制度乏力、课程单一、形式窄化、支撑不足等困境,当前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资源体系“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不断优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从而提升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交往交流交融 育人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融会“理解当代中国”目标的有益尝试
9
作者 舒翼 曹力前 曹贤文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将中文学习与当代中国国情教育相结合,引领来华留学生读懂中国理论、了解中国实践、表达世界观点,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加深文化理解,让来华留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向世界阐释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 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将中文学习与当代中国国情教育相结合,引领来华留学生读懂中国理论、了解中国实践、表达世界观点,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加深文化理解,让来华留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向世界阐释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南京大学以高级汉语水平的语言进修生和本科学历生为主要授课对象,积极探索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在语言文化课堂、国情教育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中的使用方法,打破课程壁垒,发挥三类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打开各国学生读懂当代中国的“思想之窗”,从而推动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体系建设,提升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当代中国 来华留学生 国情教育 高级中文教学
下载PDF
民族职业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优势、定位与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可峰 刘沛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民族职业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理想、共同目标以及共享发展机会、共建精神家园等方面肩负着神圣使命,同时由于发展上的全国支持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啮合性、教育模式上的强烈实践性以及教育内容上的鲜明融创品格,在铸牢中... 民族职业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理想、共同目标以及共享发展机会、共建精神家园等方面肩负着神圣使命,同时由于发展上的全国支持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啮合性、教育模式上的强烈实践性以及教育内容上的鲜明融创品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要在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基石地位、明确发展方位和特色定位的基础上,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包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铸魂”与“培能”并重,在教育支援理念上要“道义”与“共赢”并重,在人才培养面向上要“本地”与“全国”兼顾,在教育发展方向上要“现代”与“特色”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职业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五育融合”背景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价值取向研究——基于2019-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的分析
11
作者 李熹 董蓓菲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8-116,共9页
“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变革的发展趋向。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研究建构了“五育融合”背景下新时代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价值... “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变革的发展趋向。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研究建构了“五育融合”背景下新时代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通过回溯2019—2023年间我国全国卷和地方卷中的46道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并对其展开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新时代我国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全面考查了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辐射联动个体德性养成与共同体重塑,有机渗透体、美、劳育相关元素。未来,可通过研制“分析性作文”题型、融入丰富多元的社会议题和设计“真实性”问题情境等方式深化“五育融合”背景下我国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高考 语文作文命题 价值取向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语言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韦述启 吴秀菊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5期42-46,共5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民族院校语言文字类课程思政建设则是增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少数民族语言等语言文字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民族院校语言文字类课程思政建设则是增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少数民族语言等语言文字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因此,以少数民族语言课程思政为抓手,紧紧围绕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从课程专业知识及其关联内容中挖掘凝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政元素并进行隐性融入设计,在学生的课堂教学、田野调查实习、科研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等方面,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可以有效地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语言课程 思政路径探索与实践 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观念”变革:严复的探究与推进
13
作者 沙邱怀 杨卫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4-19,F0003,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严复依托源于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和经验科学方法论,立足中西文化宏观比较,揭“力、智、德”并重、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倡导“西学格致”、变化士民“心习”;突破“中体西用”、实现中西汇通等应对...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严复依托源于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和经验科学方法论,立足中西文化宏观比较,揭“力、智、德”并重、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倡导“西学格致”、变化士民“心习”;突破“中体西用”、实现中西汇通等应对思量,赋予“教育救国”理念深层蕴涵,彰显教育变迁的时代气息,助推中国教育近代化迈向“观念”变革的新阶段。尽管他的探究似有避重就轻之嫌,但瑕不掩瑜。其中,“三育”模式奠定的人的质量规格的近代化因子;注重科学方法训练与科学精神陶冶;不论新旧、不问中西,汲取精华冶为一炉等主张,对于当今教育改革仍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三育”救国 中西汇通 中国教育近代化 “观念”变革
下载PDF
大中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的路径探究
14
作者 孟洋洋 张丽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46-50,共5页
本文从大中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学段教学目标,实现跨学段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善用社会“大课堂”和学校“小课堂”,与此同时,提升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能力,... 本文从大中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学段教学目标,实现跨学段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善用社会“大课堂”和学校“小课堂”,与此同时,提升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能力,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对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一体化路径进行积极探究,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久久为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一体化 路径
下载PDF
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15
作者 洪雷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学校教育的着力点。学校教育在共同语言、共同交往空间、民族情感记忆、资源供给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其既为各族师生广泛开展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共同场域,又在厚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学校教育的着力点。学校教育在共同语言、共同交往空间、民族情感记忆、资源供给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其既为各族师生广泛开展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共同场域,又在厚植中华民族情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实践存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平衡不充分、教育互动方式不够多样、教学研究深度不够、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现实困境。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实现路径中,要坚持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拓展学校教育互动方式,构筑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增强民族情感巩固中华民族共有集体记忆;扩大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夯实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教育 共同语言 交往空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与发展——基于学段差异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计量分析
16
作者 武小军 王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38,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反映了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对接的新发展趋向。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既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反映了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对接的新发展趋向。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既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下国民教育的基础工具。文章以我国西南地区藏、彝族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R 4.3.0统计软件,使用LSD多重比较法,对四个学段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声韵母、声调、语调、变调、儿化、轻声等实施偏误计量检验分析,发现藏、彝族中小学生虽已基本达到《课标》所设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要求,但其语音偏误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学段差异,第一学段学生虽没有表现出民族间差异但却呈现出明显的城乡间差异,随着学段的升高,其偏误均值渐趋降低。要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和语言能力,应正视不同学段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特征及差异反馈,要特别强化提高第一学段学生尤其是乡村学校第一学段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地区 中小学教育 国家通用语言 语言调查
下载PDF
新时代“中文”服务世界的新使命
17
作者 周金声 李少平 林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新时代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好中文服务世界的职能,已经成为新的重要时代课题。从“音义语言”到“文字语言”时代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语言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从“引进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到“... 新时代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好中文服务世界的职能,已经成为新的重要时代课题。从“音义语言”到“文字语言”时代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语言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从“引进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到“走出去”的“汉语国际教学”,再到“国际中文教育”,标志着国家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真正开始转向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新时代。数智时代,发挥好中文高质量服务世界的功效,要求我们深入理解“中文”的价值意蕴。立足中文,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字语言学学术体系;改革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造适应国际中文教育需要的教材教法。守正创新,做好中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才能更好担负起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使命,真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世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服务世界 国家战略 新时代 新使命
下载PDF
教育生态视角下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18
作者 杨岭 纪梦茹 +1 位作者 刘思洋 杨佳茵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契合华文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区域分化,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区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生态视角下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要夯实科学、... 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契合华文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区域分化,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区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生态视角下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要夯实科学、全面的宏观统筹与法律保障,打造华文教育生态链;明确区域华文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增强华文教育生态系统的协同互动;强化海外华人基本盘,以文化认同为枢纽建立华文教育群落生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促进华文教育区域资源的高效整合;基于生态平衡法则,建立华文教育区城化发展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华文教育 区域整合
下载PDF
浅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儿童出版物中的融入方式
19
作者 阿茹汗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我国56个民族构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新时代要求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儿童出版物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基础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把握时代脉搏,结合时代背景,在儿童出版物,尤其是在民族儿童出版物... 我国56个民族构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新时代要求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儿童出版物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基础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把握时代脉搏,结合时代背景,在儿童出版物,尤其是在民族儿童出版物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我们要通过加强选题策划、丰富出版物类型、创新出版结构等方式更好地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儿童出版物中的融入方式,充分发挥民族儿童出版物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儿童出版物 融入
下载PDF
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统一:徐特立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20
作者 王梓睿 韩再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民国初年,政府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角色缺失,反向促进了文化精英与知识团体对教育革新的多元探索,徐特立便是诸多导夫先路者中的翘楚。他在借鉴国外教育理论、扬弃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系统化、科学化与民族化的构想,为尚... 民国初年,政府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角色缺失,反向促进了文化精英与知识团体对教育革新的多元探索,徐特立便是诸多导夫先路者中的翘楚。他在借鉴国外教育理论、扬弃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系统化、科学化与民族化的构想,为尚在草创阶段的语文学科提供了现代化转型的思路与方案。在语文教育观上,徐特立提出形式与实质二元统一的观点,并据此形成了贯通一体的语文教育本体论、功能论与教学论,廓清了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内容、教材选文标准等重要问题;在语文教学法上,徐特立提出了科学合理、多元互补的识字教学方法,并一反历史惯习,设计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上首个话法教学方案;在语文知识体系上,徐特立拟订了语法和修辞教学大纲,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由此初具雏形。徐特立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深厚的民族意识,对中国式语文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小学语文 语文教育思想 民族化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