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sing the loop between data mining and fast decision support for intelligent train scheduling and traffic control
1
作者 Ingo A. HANSEN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The existing Big Data of transport flows and railway operations can be mined through advanced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predict well the train speed, punctuality, track... The existing Big Data of transport flows and railway operations can be mined through advanced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predict well the train speed, punctuality, track capac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accurate modelling of the real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line and network transport, traffic and performance stimulates a faster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obust and resilient timetable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decision support tools for real-time rescheduling of train schedules. In combination with advanced train control and safety systems even (semi-.) automatic piloting of trains on main and regional railway lines will become feasible in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train rescheduling train control BIG railway data statistical learning robust TIMETABLING
下载PDF
A train timetable rescheduling approach based on multi-train tracking optimiza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s
2
作者 Rongsheng Wang Tao Zhang +2 位作者 Zhiming Yuan Shuxin Ding Qi Zhang 《Railway Sciences》 2023年第3期358-370,共13页
Purpose–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a train timetable rescheduling(TTR)approa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train track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mutual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in the high-speed railway signal... Purpose–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a train timetable rescheduling(TTR)approa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train track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mutual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in the high-speed railway signaling system.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Firstly,a single-train trajectory optimization(STTO)model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rain dynamic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train kinematics parameters,including acceleration,speed and time at each position,are calculated to predict the arrival times in the train timetable.A STTO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optimize a single-train time-efficient driving strategy.Then,a TTR approach based on multi-train tracking optimization(TTR-MTTO)is proposed with mutual information.The constraints of temporary speed restriction(TSR)and end of authority are decoupled to calculate the tracking trajectory of the backward tracking train.The multi-train trajectories at each position are optimized to generate a timeefficient train timetable.Findings–The numerical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on the Beijing-Tianjin high-speed railway line and CR400AF.The STTO algorithm predicts the train’s planned arrival time to calculate the total train delay(TTD).As for the TSR scenario,the proposed TTR-MTTO can reduce TTD by 60.60%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TR approach with dispatchers’experience.Moreover,TTR-MTTO can optimize a time-efficient train timetable to help dispatchers reschedule trains more reasonably.Originality/value–With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and mutual information between train rescheduling and control,the proposed TTR-MTTO approach can automatically generate a time-efficient train timetable to reduce the total train delay and the work intensity of dispatc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train timetable rescheduling Multi-train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integration of train rescheduling and control
下载PDF
Study on key technologies of GNSS-based train state perception for traincentric railway signaling
3
作者 Baigen Cai Jingnan Liu +1 位作者 Xurong Dong Jiang Liu 《High-Speed Railway》 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
The application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s)in the intelligent railway systems is rapidly developing all over the world.With the GNSs-based train positioning and moving state perception,the autonomy a... The application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s)in the intelligent railway systems is rapidly developing all over the world.With the GNSs-based train positioning and moving state perception,the autonomy and flexibility of a novel train control system can be greatly enhanced over the existing solutions relying on the track-side facilities.Considering the safety critical features of the railway signaling applications,the GNSS stand-alone mode may not be sufficient to satisfy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In this paper,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applying GNSS in novel train-centric railway signaling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including the multi-sensor data fusion,Virtual Balise(VB)capturing and messaging,train integrity monitoring and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vel train control system under the moving block mode,the details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are introduced.Field demonstration results of a novel train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presented technologies under the practical railway operation condition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chievable performance feature of autonomous train state perception using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and related solutions.It reveals the great potentials of these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next generation train control system and other GNSS-based railway implemen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signaling train contro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Sensor data fusion Virtual Balise train integr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探索——以陕西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4
作者 唐玲 艾桃桃 李文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6期9-14,共6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成形工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是材料、机械、控制和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也是典型的工程应用型专业。陕西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拥有40余年办学历史,经过长期建设,成为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成形工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是材料、机械、控制和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也是典型的工程应用型专业。陕西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拥有40余年办学历史,经过长期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伴随专业的发展,实验室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当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存在实验教学理念落后、形式单一、实际工程受限、理论及方法研究不足等问题,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通过构建和完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材控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路径,专业构建出多方位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基本框架,提出“四个层次、六个模块、两个开放”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培养模式,借此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新时代 融合式实验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轨道交通信号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软硬件设计
5
作者 邓丽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0期134-137,共4页
该文主要探究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内容。该系统的软件部分使用VC++6.0开发,包含4个功能模块,分别是进路选排、进路锁闭、信号开放与进路解锁,可以实现车站与区间范围内信号设备的一体控制,并处理进路命令和控制地面设备;该... 该文主要探究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内容。该系统的软件部分使用VC++6.0开发,包含4个功能模块,分别是进路选排、进路锁闭、信号开放与进路解锁,可以实现车站与区间范围内信号设备的一体控制,并处理进路命令和控制地面设备;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STM32主控芯片和PCI版驱动采集板,以及CAN通信接口等,在保证通信速率与通信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信息共享与可靠交互。该系统以轨道交通信号为基础数据,在数据采集、分析的基础上为监控列车运行和保障行驶安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信号 联锁列控一体化 进路锁闭 PCI驱采板 通信接口
下载PDF
汽车总线技术课程ECU控制专项实训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胡雪芳 王可栋 +1 位作者 刘守峰 单科臻 《电子质量》 2024年第9期120-123,共4页
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以培养智能汽车电子控制器(ECU)相关岗位技能人才为目标,对汽车总线技术课程ECU控制专项实训进行系统设计及实施,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实现途径,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汽车行业对ECU相关岗位复合型... 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以培养智能汽车电子控制器(ECU)相关岗位技能人才为目标,对汽车总线技术课程ECU控制专项实训进行系统设计及实施,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实现途径,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汽车行业对ECU相关岗位复合型紧缺人才的需求。该研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及其他机械类专业培养ECU控制相关岗位的技术人才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子控制器控制专项实训 实践教学改革 产学融合
下载PDF
基于BIM的列控数据自动集成与可视化动态验证
7
作者 王宇 李华 +2 位作者 李赛飞 牛家祺 吴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192,共9页
为探究在列控数据验证领域中存在的工作量大、可视化效果差以及动态验证支持弱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基于BIM可视化的列控工程数据动态验证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数据模型驱动的场景构建方法,在Unity平台实现3D站场的自动集成,生成... 为探究在列控数据验证领域中存在的工作量大、可视化效果差以及动态验证支持弱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基于BIM可视化的列控工程数据动态验证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数据模型驱动的场景构建方法,在Unity平台实现3D站场的自动集成,生成接近真实的铁路站场;然后,基于铁路相关规范,采用连续碰撞检测技术实现列车运行的动态可视化仿真;最后,基于3D站场和列车仿真运行,完成对列控工程数据的动态验证。对于3D站场集成部分,该方案能够自动且迅速调用铁路基础设备模型,准确完成站场的3D构建,构建的设备包括线路轨道、道岔、信号机等。在列车3D模拟运行中,能够自动完成轨道区段占用检测及相应的信号机点灯、行车许可计算与执行、车地通信读取应答器数据等功能,并且能够根据行车许可,执行超速防护,控制列车在3D场景中仿真运行,模拟出铁路联调联试的场景。在模拟列车运行过程中,若出现失常,则判断该数据设计存在风险,验证结束并给出警告。代入黔常线咸丰站站场及相关区间数据进行实验,结果显示:(1)1LQG长度不符合规定,无法满足列车出站时80 km/h的初速度,建议1LQG长度由305 m增加至满足所有型号列车运行要求的525 m;(2)分相区与邻近信号机距离350 m无法满足CRH-200型列车正常运行通过分相区,数据存在问题,建议修正为524 m以上。该研究成果可为BIM方法在列控工程数据验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列控数据 数据验证 参数化集成 可视化 行车模拟 动态验证
下载PDF
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关键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禹志阳 郜新军 万林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9,共8页
随着我国高铁线路网络化规模持续扩大及列控系统运用需求日趋复杂,仿真测试手段作为高铁现场测试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已成为列控系统测试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适用于工程化的列控系统仿真测试技术研究,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总体架构;重点... 随着我国高铁线路网络化规模持续扩大及列控系统运用需求日趋复杂,仿真测试手段作为高铁现场测试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已成为列控系统测试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适用于工程化的列控系统仿真测试技术研究,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总体架构;重点研究平台快速搭建与切换、虚实结合与虚实互换、测试案例编制与序列自动生成等关键测试技术,从而实现仿真平台自动测试功能,并结合实际线路进行广泛验证。应用效果表明,仿真测试平台能有效提高测试的覆盖度和测试深度,并在现场试验前提前发现问题,满足工程化应用需求。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成功研制,为现场联调联试提供了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仿真测试 云平台 虚拟化 联调联试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数据驱动无模型自适应积分滑模预测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中奇 周靓 杨辉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10,共17页
同许多复杂系统一样,动车组(Electric multiple unit,EMU)运行过程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以及非线性等特性,这严重影响着列控系统的性能.针对包含外部扰动的动车组自动驾驶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 同许多复杂系统一样,动车组(Electric multiple unit,EMU)运行过程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以及非线性等特性,这严重影响着列控系统的性能.针对包含外部扰动的动车组自动驾驶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数据驱动积分滑模预测控制(Integral sliding mode predictive control,ISMPC)算法.首先,该算法基于与动车组运行过程等效的全格式动态线性化(Full format dynamic linearization,FFDL)数据模型,设计一种离散积分滑模控制(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ISMC)律.为了使系统能够获得更高的输出跟踪误差精度,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代替ISMC的切换控制,进一步推导出ISMPC算法.同时,通过对FFDL数据模型的未知扰动、参数误差等不确定项进行延时估计,提升了算法的控制性能和对系统的等价描述程度.在提供两种算法的稳定性证明分析之后,以实验室配备的CRH380A型动车组仿真实验台对提出的ISMC和ISMPC算法进行仿真测试,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ISMPC算法控制性能较好,动车组各动力单元速度跟踪误差均在±0.132 km/h以内,满足列车的跟踪精度需求;控制力和加速度分别在[-52 kN,42 kN]和±0.9249 m/s2以内且变化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动驾驶 数据驱动控制 速度跟踪 积分滑模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全格式数据模型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华 蒋修定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加强数控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整合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夹具的设计制作、零件的数控加工、精度检测、电气电路设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数控技术 综合实训 课程建设
下载PDF
适应四网融合的市域(郊)铁路列控系统互联互通设计方案研究
11
作者 王力 王冬海 +4 位作者 李雪飞 弓剑 池春玲 温艳辉 李红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近年来,“四网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对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战略,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是实现“四网融合”的关键条件。从信号系统应用情况看,近期市域(郊)铁路信号系统列控制式大多数采用CTCS2+ATO,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信号系统主要采用CBTC,有... 近年来,“四网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对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战略,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是实现“四网融合”的关键条件。从信号系统应用情况看,近期市域(郊)铁路信号系统列控制式大多数采用CTCS2+ATO,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信号系统主要采用CBTC,有必要对这两种列控系统互联互通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依托实际工程应用需求,采用重点内容举例和类比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互联互通土建及设备系统需要具备的工程条件,并对两种典型列控系统情况进行说明;之后,结合国内互联互通线路接驳及车站配线工程需求,阐述互联互通主要设计原则、制式转换最关键的共管区设计要点,以举例分析方式对停车和不停车切换的典型运营场景进行说明;最后,根据不同的设备设置方式,从调度指挥、车载列控和联锁设备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全独立和完全融合两种系统互联互通的建议方案;系统阐述互联互通需要具备的工程条件、共管区结合列控系统统一布置的设计要点,按两套车载设备同时在线和作业流程研究典型运营场景,提出了完全独立和完全融合两种方案的调度信息处理、车辆接口方式和联锁处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 列车控制系统 四网融合 互联互通 共管区 运营场景 接口 融合
下载PDF
关于院前急救工作中医防融合模式的研究
12
作者 丁玲 郑廉波 韩鹏达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 通过对2021年通州急救中心站医防融合医生完成日常急救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医防融合医生如何更好地开展院前急救,为今后医防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并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2021年2月—10月在北京急救中心通州急救站完成... 目的 通过对2021年通州急救中心站医防融合医生完成日常急救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医防融合医生如何更好地开展院前急救,为今后医防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并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2021年2月—10月在北京急救中心通州急救站完成医防融合的13名医生(观察组)与同时间段通州急救中心站13名医生(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及出诊院前医疗运行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职称、学历高于对照组,入职时笔试成绩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医生执行急救任务的疾病谱分析排序差别不大,不同疾病之间所占比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心电图检查、心电监护、血糖检测、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输液泵操作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偏高,同时对照组90 min任务超时占比较观察组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输液、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心肺复苏(CPR)操作、气管插管、电除颤及简易呼吸器操作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2 min任务超时占比、救治率、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心肺复苏操作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医防融合医生虽可在短期培训后胜任院前急救工作,但仍需做好培训和质控考核,以保证医防融合工作的顺利实施,为首都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医防融合培训 急救质控考核
下载PDF
智能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红卫 高枫 +1 位作者 穆瑞琦 叶鹏迪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6,共10页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作为动车组典型代表,构建以牵引、制动、网络、安全监测等关键技术为支撑,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智能监控、节能环保为特征的动车组智能技术体系,持续引领国际高速列车技术发展趋势。下一代智能动车组,将以自主感知...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作为动车组典型代表,构建以牵引、制动、网络、安全监测等关键技术为支撑,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智能监控、节能环保为特征的动车组智能技术体系,持续引领国际高速列车技术发展趋势。下一代智能动车组,将以自主感知、自运行、自监控、自诊断、自决策、自保护为目标,开展智能感知、智能行车、智能控制、智能监测、智能诊断、智能服务、智能运维等关键技术研究,为智能高速铁路2.0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速动车组 以太网控制 应急自走行 车地传输 PHM 多网融合 运行安全监测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和贝叶斯网络的TIS系统风险评估
14
作者 赵映彩 武晓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6-84,共9页
目前我国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处于试验阶段,研究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的风险评估对其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及风险随时间发生变化的问题,提出基于证据理论和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列控联锁一体... 目前我国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处于试验阶段,研究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的风险评估对其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及风险随时间发生变化的问题,提出基于证据理论和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构建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故障树,并将其转化为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然后,引入模糊集理论和证据理论来确定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参数,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双向推理、重要度分析等方法,分析影响该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风险因素;最后,利用专家打分法量化风险损失,通过绘制风险矩阵确定系统的风险等级。仿真结果表明: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的风险等级属于铁路安全标准EN 50126中“Ⅳ级(可接受的风险)”,通信单元中与转辙机和轨道电路的通信接口及目标控制器单元为系统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信号系统安全 列控联锁一体化 风险评估 动态贝叶斯网络 证据理论 模糊集理论
下载PDF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电务维修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崔晓丹 刘晓峰 +1 位作者 李新新 张小维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是新型列控系统下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电务维修机(TISDM)软件需要与更多接口进行通信,并实时处理大量复杂数据。提出具有分层模块化、多进程、可配置的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TISDM软件设计方案,软件分为业务处理层、数据...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是新型列控系统下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电务维修机(TISDM)软件需要与更多接口进行通信,并实时处理大量复杂数据。提出具有分层模块化、多进程、可配置的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TISDM软件设计方案,软件分为业务处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通信层和界面层,实现维护数据并行处理、数据抽象统一处理、处理过程配置化、界面定制化等功能,较传统方案显著提升了软件的可扩展性、可复用性以及可维护性。基于该方案设计的TISDM软件已在和若铁路成功部署,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 电务维修机 软件设计 分层模块化
下载PDF
支持四网融合的列控系统关键技术方案研究
16
作者 张友兵 崔佳诺 +2 位作者 陈志强 王建敏 王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8,共8页
针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采用的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hina train control system,CTCS)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CBTC)系统互不兼容,阻碍四网融合发展和轨道交通系统整... 针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采用的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hina train control system,CTCS)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CBTC)系统互不兼容,阻碍四网融合发展和轨道交通系统整体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对支持四网融合的列控系统的车载设备、地面设备、重叠区设计、制式切换过程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列车自动防护技术、列车自动驾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列车接口技术的一体化车载设备关键技术,支持列车跨线运行的重叠区地面设备关键技术,支持列车不停车安全、平滑切换制式的重叠区设计技术,并分析列车在重叠区内不停车从CTCS到CBTC制式的互相切换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车载设备兼容地面设备实现跨线运行,可以减少地面设备数量,简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且具有成本优势;采用一体化车载设备,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对安装空间要求较低,是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的兼容CTCS和CBTC的列控系统关键技术可用于指导系统设计、研发和应用,对实现四网融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市域铁路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 互联互通 跨制式运行
下载PDF
高铁联调联试列控数据验证系统研究
17
作者 李宏 罗云飞 +1 位作者 王先帅 赖平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列控数据作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据,保证其正确性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的根本保障,列控数据管理贯穿列控系统的设计、研发、测试以及应用全过程。首先分析了目前列控数据的验证方法及覆盖面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列控数据进... 列控数据作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据,保证其正确性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的根本保障,列控数据管理贯穿列控系统的设计、研发、测试以及应用全过程。首先分析了目前列控数据的验证方法及覆盖面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列控数据进行定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1套列控数据验证系统,以静态和动态2种方式,实现所有车载设备的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数据的验证。通过应用实践调研,发现列控数据验证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找出合理解决方案,为室内环境下模拟验证列控数据的正确性打下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调联试 列控数据 数据管理 数据验证 CTCS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市域快线多网融合列控系统研究
18
作者 曲睿 雷彬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89-95,共7页
列控系统作为轨道交通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能的核心系统,在多网融合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市域快线多网融合建设需求,从建设目标、系统选型、技术路线等方面重点分析主流列控系统的特点与差异,阐述... 列控系统作为轨道交通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能的核心系统,在多网融合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市域快线多网融合建设需求,从建设目标、系统选型、技术路线等方面重点分析主流列控系统的特点与差异,阐述融合方案及难点,为后续列控系统的选型与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多网融合 市域快线
下载PDF
基于硬件在环的双挂汽车列车高速横向稳定性控制研究
19
作者 曹艺凡 邓召文 +2 位作者 高伟 孔昕昕 王保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8,共10页
针对双挂汽车列车在高速超车工况的横向失稳、挂车折叠和甩尾等危险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差动制动控制策略,分别以双挂汽车列车TruckSim非线性模型与四... 针对双挂汽车列车在高速超车工况的横向失稳、挂车折叠和甩尾等危险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差动制动控制策略,分别以双挂汽车列车TruckSim非线性模型与四自由度线性模型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的偏差及其偏差变化率为目标,设计了2种差动制动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分别为仅牵引车控制的单控模式和牵引车加挂车都控制的多控模式,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和TruckSim软件联合仿真以及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平台对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高速超车工况下,相较于无控制车辆和单控模式车辆,多控模式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更能降低车辆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铰接角和车辆后部放大(Rearward Amplification,RWA)系数,在改善双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挂汽车列车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差动制动 模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硬件在环验证
下载PDF
基于综合视频分析的列车占用双通道确认方案与实现
20
作者 齐跃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18,共6页
京沪高铁目前全线ZPW-2000轨道电路列控系统已增加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但针对故障占用、占用丢失等状态,尚未有技防手段进行高效处理。提出“列车占用双通道确认”方案,通过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将列控系统轨道电路信息与综合视频监控系... 京沪高铁目前全线ZPW-2000轨道电路列控系统已增加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但针对故障占用、占用丢失等状态,尚未有技防手段进行高效处理。提出“列车占用双通道确认”方案,通过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将列控系统轨道电路信息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信息进行提取、融合、对比、分析;对视频采用运动目标检测及追踪检测算法,基于YOLO v8模型分析出列车类型及区段占用情况,通过相关系统的数据融合与比对分析,形成轨道电路和基于现场视频反馈的轨道区段状态双通道确认,从而提高处理故障占用、占用丢失的效率,提升列车追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铁 列控系统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区间占用 三点检查 智能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