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lligent back-looking distance driver model and stability analysis for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 被引量:8
1
作者 YI Zi-wei LU Wen-qi +2 位作者 XU Ling-hui QU Xu RAN B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499-3512,共14页
The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s)technologies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to drivers in the car-following(CF)process.Unlike the human-driven vehicles(HVs),which only considers information in front,the CAVs circu... The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s)technologies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to drivers in the car-following(CF)process.Unlike the human-driven vehicles(HVs),which only considers information in front,the CAVs circumstance allows them to obtain information in front and behind,enhancing vehicles perception ability.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lligent back-looking distance driver model(IBDM)considering the desired distance of the following vehicle in homogeneous CAVs environment.Based on 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the IBDM integrates behind information of vehicles as a control term.The stability condition against a small perturbation is analyzed using linear stability theory in the homogeneous traffic flow.To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on a single lane under the open boundary condition,and compared with the IDM not 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vehicle and the extended IDM considering the information of vehicle preceding and next preceding.Six scenarios are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disturbance strength,disturbance location,and initial platoon space distance.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BDM has an advantage over IDM and the extended IDM in control of CAVs car-following process in maintaining string stability,and the stability improves by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 new i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stability intelligent driver model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
下载PDF
道路几何设计对IDM模型跟驰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覃频频 裴世康 +2 位作者 杨春兰 孟强 万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4,共8页
考虑道路几何设计参数转弯半径、超高、坡度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对车辆跟驰智能驾驶员模型(IDM)进行了改进.结合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改进后的跟驰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分析发现:在具有转弯、超高和坡度的... 考虑道路几何设计参数转弯半径、超高、坡度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对车辆跟驰智能驾驶员模型(IDM)进行了改进.结合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改进后的跟驰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分析发现:在具有转弯、超高和坡度的道路上,改进后的模型,其跟驰车辆车头时距增大,行驶速度减小,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车辆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随半径和超高的增加而减小,保证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行为 车辆动力学 智能驾驶员模型 道路几何设计
下载PDF
高速公路平直路段雾霾天气下的IDM跟驰模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嘉宇 李泽州 +1 位作者 张家伟 涂辉招 《交通运输研究》 2015年第1期86-91,98,共7页
雾霾等恶劣气候对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分析雾霾天气下驾驶行为规律,利用高逼真度驾驶模拟器,构建了高速公路平直路段雾霾天气场景,开展了自由加速、紧急制动和跟驰试验;基于采集的试验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对IDM(Intelligent Driver Mo... 雾霾等恶劣气候对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分析雾霾天气下驾驶行为规律,利用高逼真度驾驶模拟器,构建了高速公路平直路段雾霾天气场景,开展了自由加速、紧急制动和跟驰试验;基于采集的试验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对IDM(Intelligent Driver Model)跟驰模型进行了标定,并与晴天同路段标定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雾霾天气下IDM模型中起步加速度和舒适减速度参数并无显著差异,但安全距离、安全车头时距、期望速度等参数比晴天情况显著减小,由此表明雾霾天气下的交通冲突风险显著增大,应加强雾霾天气下的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m跟驰模型 雾霾天气 遗传算法 模型验证 高逼真驾驶模拟器
下载PDF
基于LQR的智能驾驶汽车横纵向控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爱云 肖寒 付主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55,M0004,M0005,共17页
为了提高智能驾驶汽车跟踪控制器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算法和驾驶员预瞄模型的横向跟踪控制策略,结合纵向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实现横纵向控制。首先建立带有前馈的LQR控制器,采用梯度下... 为了提高智能驾驶汽车跟踪控制器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算法和驾驶员预瞄模型的横向跟踪控制策略,结合纵向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实现横纵向控制。首先建立带有前馈的LQR控制器,采用梯度下降优化算法优化LQR控制器权重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驾驶员预瞄模型,设计了基于经验的预瞄距离自适应控制器;其次建立双PID纵向控制器进行速度控制。最后通过Car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以及实车测试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工况下最大横向偏差小于0.035 m,最大航向偏差小于0.09 rad,实车测试工况下也能够良好遵循规划轨迹的整体趋势,速度跟踪效果良好且前轮转角与横摆角速度变化平稳。因此,该控制器能够保证较高精度且平稳的轨迹跟踪,在高速状态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汽车 轨迹跟踪 线性二次型 梯度下降法 驾驶员模型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长波 许恩永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辅助驾驶控制是智能汽车的重要功能,可有效协助驾驶员完成驾驶操作,减少驾驶疲劳并提升驾驶安全。智能车辆的辅助驾驶控制需要在不干扰驾驶员的情况下,提供合适的车辆运动控制量并防止可能发生的碰撞。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 辅助驾驶控制是智能汽车的重要功能,可有效协助驾驶员完成驾驶操作,减少驾驶疲劳并提升驾驶安全。智能车辆的辅助驾驶控制需要在不干扰驾驶员的情况下,提供合适的车辆运动控制量并防止可能发生的碰撞。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驾驶员正常操作时符合驾驶员的操作特性,在可能发生碰撞时纠正驾驶员的转向操作,能够保证安全性且不干扰驾驶员。为了避免与周围车辆的碰撞,基于周围车辆位置建立约束条件,并引入模型预测辅助驾驶控制设计。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辅助驾驶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控制方法可以帮助驾驶员避免与附近车辆可能发生的碰撞,从而保证智能汽车的行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辅助驾驶 模型预测控制 驾驶员行为
下载PDF
基于IDM与RBFNN的组合型车辆低速跟驰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颖 秦文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54-2357,2380,共5页
目前针对车辆低速跟驰驾驶的建模研究较少。通过最优加权理论将理论驱动型跟驰模型与数据驱动型跟驰模型进行结合,建立了一种基于智能驾驶者模型(IDM)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组合型车辆低速跟驰模型。首先对NGSIM公开数据集进行... 目前针对车辆低速跟驰驾驶的建模研究较少。通过最优加权理论将理论驱动型跟驰模型与数据驱动型跟驰模型进行结合,建立了一种基于智能驾驶者模型(IDM)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组合型车辆低速跟驰模型。首先对NGSIM公开数据集进行筛选与处理得到基础研究数据;之后分别建立基于IDM与RBFNN的低速跟驰模型,前者侧重于保证跟驰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后者则能够输出与真实值更为相符的预测结果;最后通过改进的最优加权目标函数得到最优组合权重,从而建立起了IDM-RBFNN组合模型。用平均相对误差(MARE)进行了评估,并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组合模型具有比单一模型更优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低速跟驰 NGSIM 智能驾驶者模型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最优加权法
下载PDF
Model calibration concerning risk coefficients of driving safety field model 被引量:5
7
作者 LI Yang WANG Jian-qiang WU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494-1502,共9页
Driving safety field(DSF)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represent comprehensive driving risk formed by interactions of driver-vehicle-road in mixed traffic environment. In this work, we establish an optimization model ba... Driving safety field(DSF)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represent comprehensive driving risk formed by interactions of driver-vehicle-road in mixed traffic environment. In this work, we establish an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grey relation degree analysis to calibrate risk coefficients of DSF model. To solve the optimum solution, a genetic algorithm is employed. Finally, the DSF model is verified through a real-world driving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SF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driver's hazard perception and more sensitive than TTC. Moreover, the proposed DSF model offers a novel way for criticality assessment and decision-making of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driving safety field (DSF) model parameter calibration GREY RELATION degree
下载PDF
基于修正IDM模型的交叉口跟驰模型仿真研究
8
作者 代宇婷 郭今达 宋利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2-79,共8页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拥堵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消散交通流行为,进而应用到智能交通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基于多个交叉口的高峰拥堵时段实测交通流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绿灯启亮时影响头车加速度的因素。在智能驾驶员模型(IDM)的基础上...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拥堵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消散交通流行为,进而应用到智能交通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基于多个交叉口的高峰拥堵时段实测交通流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绿灯启亮时影响头车加速度的因素。在智能驾驶员模型(IDM)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交通拥堵时绿灯放行状态的基于改进头车启动模型的跟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前方道路剩余长度对头车加速度的影响。利用遗传算法标定改进模型参数,对其进行效果验证,并与IDM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拥堵条件下绿灯启亮后的交叉口交通流行为,且明显优于重新标定的IDM模型,对解决智能交通基础问题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流仿真 智能驾驶员模型 信号交叉口
下载PDF
人机共驾智能汽车紧急工况下的驾驶员应激反应
9
作者 袁朝春 夏林 +2 位作者 陈龙 JIE Shen 何友国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7-504,共8页
基于L2-L3级别智能汽车在人机共驾工况下驾驶员的认知特征,建立人机共驾智能汽车紧急工况下的驾驶员应激转向模型,该模型反映了驾驶员在应激过度状态下的转向特性.通过应激转向曲线中转向盘转角幅值与转向频率之间的拟合关系来表征驾驶... 基于L2-L3级别智能汽车在人机共驾工况下驾驶员的认知特征,建立人机共驾智能汽车紧急工况下的驾驶员应激转向模型,该模型反映了驾驶员在应激过度状态下的转向特性.通过应激转向曲线中转向盘转角幅值与转向频率之间的拟合关系来表征驾驶员的应激程度.考虑高速大转角下的车身侧倾,并引入非线性轮胎模型,建立3自由度非线性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侧向加速度的跟踪仿真对驾驶员应激转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驾驶员在应激过度行为下会使车辆产生过度的前轮转角;模型输出结果和实车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匹配度,模型可以描述驾驶员应激转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驾驶员模型 人机共驾 驾驶员应激反应 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智能驾驶员模型算法的长期跟车车速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缴文政 孙志强 +1 位作者 付景顺 孙凤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4,共8页
针对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中难以长期、精准地预测车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参数化车速预测方法,利用传感器和GPS提供的前瞻数据预测车辆的速度轨迹。首先根据整车动力学和车辆停车转弯趋势建立基于智能驾驶员模型(IDM)的车速预测... 针对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中难以长期、精准地预测车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参数化车速预测方法,利用传感器和GPS提供的前瞻数据预测车辆的速度轨迹。首先根据整车动力学和车辆停车转弯趋势建立基于智能驾驶员模型(IDM)的车速预测算法;然后,从NGSIM公开数据集中筛选数据用于参数标定及仿真;最后,利用遗传算法(GA)对算法参数进行标定。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速预测算法在通畅或拥堵的交通环境中,对于长期车速预测均有较高的精度,误差可控制在8%~13%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速预测 新能源汽车 智能驾驶员模型 整车动力学 参数标定 数据预测 拥堵 参数化
下载PDF
自动驾驶车辆队列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张涛 柳祖鹏 +1 位作者 陈玲娟 谭志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8-42,50,共6页
随着智能交通和网联车辆迅速发展,控制智能网联车辆在道路上高效行驶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使智能网联汽车在道路上有序行驶,提出纵向控制策略和横向控制策略相结合的车队行驶控制策略,使车辆形成车队行驶,提高行驶效率,降低交通道路拥堵... 随着智能交通和网联车辆迅速发展,控制智能网联车辆在道路上高效行驶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使智能网联汽车在道路上有序行驶,提出纵向控制策略和横向控制策略相结合的车队行驶控制策略,使车辆形成车队行驶,提高行驶效率,降低交通道路拥堵和车祸风险。为验证此控制策略,运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建立带有匝道的城市高架路段,通过编辑外部驾驶员模型文件和外部导入,对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以默认车辆组成和车队控制策略车辆在仿真情形下做对比,进行仿真实验采集数据。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与普通驾驶模式相比有较大优势,为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方案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自动驾驶 车队控制策略 VISSIM 外部驾驶员模型
下载PDF
考虑后视效应和速度差的智能驾驶模型仿真
12
作者 徐银 蒲云 +1 位作者 刘海旭 谭一帆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62-1571,共10页
针对实际跟驰驾驶中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来调整本车运动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后视效应和速度差的智能驾驶模型,应用线性稳定性分析获得了模型的临界稳定性条件。设计仿真实验,分析了车辆加速过程中的跟驰特性,对模型进行... 针对实际跟驰驾驶中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来调整本车运动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后视效应和速度差的智能驾驶模型,应用线性稳定性分析获得了模型的临界稳定性条件。设计仿真实验,分析了车辆加速过程中的跟驰特性,对模型进行了交通安全性评价。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小扰动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稳定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论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在改进模型中车辆加速度变化更平缓,车辆达到最大速度进入匀速状态的时间更短;考虑后视效应和速度差有助于提高交通流稳定性和交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模型 后视效应 交通流稳定性 交通安全性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跟驰模型的车辆虚拟仿真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涛 刘箴 +3 位作者 刘婷婷 刘翠娟 柴艳杰 方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5-309,共5页
在城市道路交通仿真中,现有智能驾驶模型存在车辆启动较慢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智能驾驶模型。该模型考虑两车间距对车辆速度的影响,增加基于车间距的加速度调整项,引入车间距与期望间距差,使汽车在启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加速度,... 在城市道路交通仿真中,现有智能驾驶模型存在车辆启动较慢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智能驾驶模型。该模型考虑两车间距对车辆速度的影响,增加基于车间距的加速度调整项,引入车间距与期望间距差,使汽车在启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加速度,同时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对城市道路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城市十字路口交通状况,实现城市车流仿真动画,以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减少汽车起步较慢和车间距变化异常的现象,使汽车的行驶行为更符合真实城市交通的驾驶特点,逼真再现城市道路交通中车辆的跟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模型 启动速度 跟驰 车间距 交通仿真
下载PDF
智能汽车人机协同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2
14
作者 胡云峰 曲婷 +4 位作者 刘俊 施竹清 朱冰 曹东璞 陈虹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61-1280,共20页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按照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将智能汽车的发展分为手动驾驶、驾驶辅助、...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按照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将智能汽车的发展分为手动驾驶、驾驶辅助、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6个级别,虽然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汽车智能化技术正迅猛发展,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工况自动驾驶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智能汽车必然面对人机协同控制的局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汽车人机协同控制中驾驶员建模及人机驾驶权动态优化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简要介绍了智能汽车测试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炼了共性问题,并对人机协同控制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协同控制 驾驶员建模 测试与评价
下载PDF
基于预瞄最优曲率模型的大曲率转向控制方法 被引量:25
15
作者 沈峘 凌锐 李舜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111-2116,共6页
针对自主车辆的大曲率转向控制问题,研究拟人转向控制模型。模仿驾驶员对预瞄点运动状态的判断,采用2个并联的模糊控制器,分别估计预瞄偏差角和偏差距离对转向意愿的判断。以道路曲率半径作为约束,利用杠杆原理对并联控制器的输出进行决... 针对自主车辆的大曲率转向控制问题,研究拟人转向控制模型。模仿驾驶员对预瞄点运动状态的判断,采用2个并联的模糊控制器,分别估计预瞄偏差角和偏差距离对转向意愿的判断。以道路曲率半径作为约束,利用杠杆原理对并联控制器的输出进行决策,获得期望的方向盘转角。双移线和直角弯2种道路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预瞄最优曲率模型的大曲率转向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车辆轨迹,运动过程平稳,适用于大曲率转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驾驶 模糊逻辑 驾驶员模型 智能车辆
下载PDF
基于轨迹-速度耦合策略的复杂道路汽车行驶速度决策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进 赵军 +1 位作者 罗庆 邵毅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7-589,共13页
为了提供复杂道路上汽车自动驾驶的目标速度,提出了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速度决策算法:首先决策出前视断面的轨迹点,算出每个点位的轨迹曲率并将其作为输入数据;然后从时间最省、驾驶最舒适、定速巡航以及混合模式中选择其一作为决策目标... 为了提供复杂道路上汽车自动驾驶的目标速度,提出了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速度决策算法:首先决策出前视断面的轨迹点,算出每个点位的轨迹曲率并将其作为输入数据;然后从时间最省、驾驶最舒适、定速巡航以及混合模式中选择其一作为决策目标;在速度界限以及纵向/侧向舒适性约束下进行滚动时域优化,决策出前视断面上的期望速度值,随着车辆的行驶前视断面依次向前滚动,最终得到沿行驶距离变化的速度曲线.用复杂山区道路的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精度,以2条公路和1条赛道作为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通过组合不同的轨迹决策目标和速度决策目标,能够得到多种驾驶模式的速度曲线,进而模拟出多种实际驾驶行为;(2)由于前视轨迹是在通道边界内生成,弯道半径、转角、回旋线、路宽、偏转方向等用于确定通道边界的道路变量,都会改变轨迹特性进而影响行驶速度,因此,本文算法能够适应复杂的道路几何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车路系统 智能驾驶 目标速度 运行速度 速度决策 驾驶行为 驾驶员模型
下载PDF
智能车辆设计中驾驶员模型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涛 李晓旭 +1 位作者 孙林 魏朗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回顾智能车辆设计中驾驶员模型的发展历程,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将其分为方向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速度综合控制模型,其中方向控制驾驶员模型包括补偿跟踪模型、预瞄跟踪模型和智能控制模型。对不同应用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驾驶员模型进... 回顾智能车辆设计中驾驶员模型的发展历程,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将其分为方向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速度综合控制模型,其中方向控制驾驶员模型包括补偿跟踪模型、预瞄跟踪模型和智能控制模型。对不同应用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驾驶员模型进行介绍,阐述各类模型的研究过程,讨论各类模型的结构特点和在智能车辆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展望了智能车辆设计中驾驶员模型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驾驶员模型 方向控制 速度控制
下载PDF
基于动态重复博弈的车辆换道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小明 郑淑晖 蒋新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125,共6页
在对车辆换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动态重复博弈原理建立车辆换道模型的方法,对每个阶段车辆的博弈过程以及车辆行为策略进行了描述,并利用速度期望的值作为车辆不同行为决策概率,在此基础上,考虑影响车辆速度期望的各个因... 在对车辆换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动态重复博弈原理建立车辆换道模型的方法,对每个阶段车辆的博弈过程以及车辆行为策略进行了描述,并利用速度期望的值作为车辆不同行为决策概率,在此基础上,考虑影响车辆速度期望的各个因素来对车辆速度期望的获得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交通流条件下实际调查的车辆换道次数与仿真值进行比较,表明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 换道模型 动态重复博弈 驾驶行为
下载PDF
三车道动态环境下汽车驾驶倾向性的转移概率及其预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敬磊 王晓原 +3 位作者 王梦莎 王云云 刘亚奇 尹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90,97,共10页
驾驶倾向性是汽车行驶中驾驶员情感偏好等特征的动态测度,易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并影响驾驶员意识和汽车操控行为;另一方面,其类型和转移概率又同时受到后者的作用与影响.准确揭示动态环境下驾驶倾向性转移概率,对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和辅... 驾驶倾向性是汽车行驶中驾驶员情感偏好等特征的动态测度,易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并影响驾驶员意识和汽车操控行为;另一方面,其类型和转移概率又同时受到后者的作用与影响.准确揭示动态环境下驾驶倾向性转移概率,对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车道为例,从环境变化,特别是从刻画交通态势复杂性的车辆编组关系演化角度出发,设计三车道条件下的驾驶实验,采集不同行驶环境下驾驶员倾向性并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环境嬗变情况下,汽车驾驶倾向性转移概率.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倾向性转移概率对汽车驾驶员倾向性进行预测的结果与实时辨识结果相吻合,平均准确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驾驶倾向性 状态转移概率 隐马尔科夫模型 车辆编组关系
下载PDF
基于城市主干路交通流数据的跟驰模型标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金亮 史忠科 房雅灵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4年第6期82-88,共7页
根据某种机理建立的交通流模型需要通过模型标定和验证后才能具体应用到实际中。通过采用视频处理技术,对陕西省西安市二环主干路和浙江省舟山市昌洲大道上上下高峰时期内的车辆微观运动录像进行技术处理,提取得到了包括位移、速度和加... 根据某种机理建立的交通流模型需要通过模型标定和验证后才能具体应用到实际中。通过采用视频处理技术,对陕西省西安市二环主干路和浙江省舟山市昌洲大道上上下高峰时期内的车辆微观运动录像进行技术处理,提取得到了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车辆微观运动轨迹数据。根据这些交通流数据,采用Levnberg-Marquardt算法,分别对跟驰理论中2个典型的跟驰模型,即惯性模型中的敏感系数、安全时间间隔、最小安全车间距、允许速度和智能驾驶人模型中的理想速度、安全时间间隔、静止安全距离、启步加速度和舒适加速度进行了标定和验证。针对惯性模型,当允许速度大于实际速度时,位移均方差和速度均方差的平均值分别为2.8m和0.58m/s,当允许速度小于实际速度时,位移均方差和速度均方差的平均值分别为2.22m和0.49m/s;针对智能驾驶人模型,利用早、中、晚3组数据进行标定,得到的位移均方差和速度均方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12m和0.10m/s,0.07m和0.10m/s,0.75m和0.27m/s。因此,惯性模型与智能驾驶人模型都可用于描述城市主干路近饱和状态(即跟随车辆的最大速度远小于允许速度的行驶状态)下的车辆跟驰行为,而且当智能驾驶人模型中的加速度指数取较大的值时,它较前者更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模型标定与验证 惯性模型 智能驾驶员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