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治性放化疗前^(18)F-FDG PET/CT代谢异质性参数结合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马希雅 季虎 +3 位作者 朱泽华 潘博 谢强 姚晓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6-971,共6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化疗(D-CRT)前^(18)F-FDG PET/CT代谢和异质性参数结合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D-CRT的106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了^(18)F-FDG PET/CT检查,通过...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化疗(D-CRT)前^(18)F-FDG PET/CT代谢和异质性参数结合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D-CRT的106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了^(18)F-FDG PET/CT检查,通过数据处理获得肿瘤原发灶的代谢和异质性参数。随访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肿瘤代谢和异质性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1、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4%、51.9%,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M分期、肿瘤代谢体积、病灶糖酵解总量、异质性指数-2(HI-2)、40%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阈值的变异系数(CV40%)与ESCC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CV40%是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9、<0.001)。结论N分期、肿瘤代谢异质性参数CV40%与ESCC D-CRT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肿瘤内代谢异质性 调强放疗 PET/CT 预后
下载PDF
自适应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2
作者 海盼盼 秦玲 温静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自适应调强放疗(AR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80例宫颈癌局部晚期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40例)与干预组(ART,40例)。治疗后对比2组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肿瘤标志物水平、不... 目的探讨自适应调强放疗(AR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80例宫颈癌局部晚期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40例)与干预组(ART,40例)。治疗后对比2组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率、危及器官剂量学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疾病控制率(95.00%)及客观缓解率(85.00%)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后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及血清鳞癌抗原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干预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组治疗的危及器官(膀胱、小肠、直肠)剂量学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干预组经过治疗后所评估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ART应用于宫颈癌局部晚期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对疾病进展的控制效果佳,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缓解病情,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强放疗 局部 晚期 宫颈癌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加量方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李文裕 何静 邱梅英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加量方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调强放疗加量方式的不同将82例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后程加量调强放疗)和研究组(n=41,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不同加量方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调强放疗加量方式的不同将82例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后程加量调强放疗)和研究组(n=41,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危及器官照射剂量、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疗完成时、放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2.68%、90.24%,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17%、6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直肠最大剂量(D_(max))、小肠D_(max)、膀胱D2c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外照射时间和整体治疗完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4.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后程加量调强放疗相比,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治疗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后程加量 同步加量 调强放疗 盆腹腔淋巴结转移 照射剂量
下载PDF
调强放疗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后装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董春红 张媛春 +1 位作者 王馥旭 张瑞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2期2420-2423,共4页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IMRT)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腔内后装(HDR-ICB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IMRT)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腔内后装(HDR-ICB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宫颈癌(肿瘤最大径≥5 cm或者6 cm,呈偏心性生长),且经盆腔外放疗与IMRT同步剂量补偿HDR-ICBT治疗。IMRT 45 Gy分25次,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IR-CTV 5~6 Gy/次、HR-CTV 7 Gy/次,治疗频率为5次。同时100例宫颈癌患者均行顺铂75 mg/m^(2),基础同步化疗每21天治疗1次,观察随访2年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00例宫颈癌患者均予以随访,随访时间2年。放射治疗过程中及完成后评估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0%,其中76例患者完全缓解(76.00%),24例患者部分缓解(24.00%)。随访2年局部控制率为95.00%,无进展生存率为86.00%,总生存率为90.00%。泌尿系统、消化道1~2级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15/100)、59.00%(59/100),3级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3/100)、7.00%(7/100);泌尿系统、消化道1~2级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6/100)、1.00%(1/100),3级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0%(1/100)。结论IMRT同步剂量补偿HDR-ICB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显著,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均较高,且严重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率后装疗法 宫颈癌 调强放疗 同步剂量补偿 局部晚期
下载PDF
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及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黄晓燕 陈雄 李永青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8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究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及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老年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78例,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其中39例实施放化疗,作为对照组,39例实施化... 目的 探究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及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老年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78例,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其中39例实施放化疗,作为对照组,39例实施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及调强放疗,作为研究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丁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水平、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宫颈癌老年患者采用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及调强放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老年患者 化疗 阿帕替尼 调强放疗
下载PDF
直肠癌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培峰 杨咏强 +4 位作者 周钢 陈列松 朱雅群 田野 陈子晗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 比较直肠癌术后放疗中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1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分别进行双弧VMAT和7野IMRT的计划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 目的 比较直肠癌术后放疗中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1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分别进行双弧VMAT和7野IMRT的计划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MRT和VMAT治疗计划的治疗剂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IMRT和VMAT计划的适形指数(CI)及均匀指数(H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MRT和VMAT计划的正常组织如小肠、膀胱、骨盆和股骨头的剂量均相似.IMRT和VMAT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分别为581.80和960.37(P=0.001),相应的治疗时间分别为558s和170s(P=0.003).结论 直肠癌VMAT和IMRT计划均可满足患者临床要求,采用VMAT计划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容积调强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剂量学
下载PDF
中段食管癌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危及器官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林 洪浩 +2 位作者 唐虹 汪志 叶冬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9-731,共3页
目的比较中段食管癌常规三野放疗与三维适形(3DCRT)、调强放疗对危及器官(OAR)剂量学的影响。方法4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行模拟定位,CT扫描成像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三维重建并勾画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OAR。40例... 目的比较中段食管癌常规三野放疗与三维适形(3DCRT)、调强放疗对危及器官(OAR)剂量学的影响。方法4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行模拟定位,CT扫描成像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三维重建并勾画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OAR。40例均做常规放疗(前垂直野、后两等中心野)、3DCRT和调强计划。评估、优化后比较3种计划对OAR剂量学的影响。结果常规三野放疗和3DCRT、调强放疗分别为:脊髓Dmax和心脏V50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之间V5~V10的比较,除了V10在3D和IMRT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指标在不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中段食管鳞癌长度4~7cm放射治疗,常规三野放疗与3DCRT、调强放疗对OAR剂量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相同的野同等的剂量照射情况下,调强放疗对OAR的影响明显比常规3DCRT放疗方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适形/副作用 放射疗法 强调适形/副作用
下载PDF
不同调强放疗方案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晓娟 史颖 崔晓萍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70例,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分为IMRT组(35例)和V... 目的探讨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70例,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分为IMRT组(35例)和VMAT组(35例),两组分别在化疗基础上同步给予IMRT和VMAT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和复发转移时间,治疗前后卡氏行为状态(KPS)评分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远处转移时间和局部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VMAT组高于IMRT组(P<0.05)。VMAT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IMRT组(P<0.05)。结论 IMRT和VMAT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总体效果接近,但VMAT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容积旋转调强
下载PDF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华茂 卢彦达 +1 位作者 周平 王顺 《中国医药》 2016年第7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于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175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应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于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175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应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急性期(治疗1周后)及治疗末期(放化疗结束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6%(83/85)比67.8%(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急性期主要不良反应为上消化道反应[98.8%(84/85)]、口腔黏膜炎[98.8%(84/85)]、皮肤损伤[97.6%(83/85)]和鼻黏膜炎[94.1%(80/85)],治疗末期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损伤[67.1%(57/85)]、唾液腺损伤[60.0%(51/85)]和耳损伤[60.0%(51/8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中晚期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但治疗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中晚期 调强放疗 化疗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胸上段食管癌3D-CRT与IMRT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粉霞 翟倩倩 +3 位作者 孙晓东 王慧涛 张强 王银亮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比较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放疗剂量学的差异,为临床医师选择放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5例胸上段食管癌病例(临床分期为Ⅰ~Ⅲ期),应用Oncentra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每一位... 目的:比较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放疗剂量学的差异,为临床医师选择放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5例胸上段食管癌病例(临床分期为Ⅰ~Ⅲ期),应用Oncentra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每一位患者的靶区进行3D-CRT和IMRT治疗计划设计,拟定95%PTV处方剂量为60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参数,对95%等剂量线所包括的PTV体积百分比(V95)、靶区适形度指数(CI)、剂量不均匀指数(HI)和危及器官所受照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MRT和3D-CRT两种不同放疗计划:V95分别为(99.91±0.14)%、(95.73±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最大剂量Dmax分别为(6658.26±215.29)cGy、(6664.20±465.16)cGy,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最小剂量Dmin分别为(5458.88±184.06)cGy、(4541.60±599.0)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平均剂量Dmean分别为(6232.80±53.00)cGy、(6105.78±163.34) 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值分别为(0.76±0.04)、(0.5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值分别为1.07±0.02、1.1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3889.68±712.69)cGy、(4337.48±178.49)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20分别为(20.94±5.32)%、(21.90±6.9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10分别为(35.39±11.41)%、(29.0±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5分别为(44.95±15.55)%、(37.27±1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强放疗在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中显示出95%等剂量线所包括的PTV体积、靶区适形度及靶区内平均剂量、脊髓保护方面均优于3D-CRT技术;但是双肺低剂量照射区域有所增加,肺损伤的风险就有可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上段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剂量对比
下载PDF
质子调强放疗技术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在全中枢照射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解传滨 杨涛 +4 位作者 王子申 方春锋 徐寿平 曹林 曲宝林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5期38-42,52,共6页
目的:比较质子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proton therapy,IMPT)技术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实施全中枢照射(cranio spinal irra... 目的:比较质子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proton therapy,IMPT)技术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实施全中枢照射(cranio spinal irradiation,CSI)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2例接受CSI患者的CT定位图像,完成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勾画,对所有病例均分别设计VMAT、HT及IMPT 3种放疗计划,并定义为VMAT组、HT组及IMPT组。分析比较靶区及各器官剂量学参数并探讨3种技术实施CSI的剂量学差异。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的要求,其中VMAT组与HT组D95均高于IMPT组。对于D2、Dmean 2种指标,IMPT组略优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组,且仅HT组与IMPT组的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3组的D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MAT、HT及IMPT 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比较,仅VMAT组与IMPT组的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8,P=0.031)。在各OAR的保护上,IMPT组在低剂量区域(V5、V10)体现出明显优势。3组计划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NT)的Dmean仅VMAT组与H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2,P=0.782),IMPT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VMAT、HT及IMPT 3种技术在CSI中均能实现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在正常器官保护上,IMPT技术相较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中枢照射 质子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鼻咽癌不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楚可新 朱小东 +4 位作者 付庆国 杨海明 李龄 曲颂 唐步坚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放疗技术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及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8例,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个病例分别模拟常规分割二维放疗(CRT)、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全程调强适形放疗(IMRT),比较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受照... 目的比较不同放疗技术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及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8例,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个病例分别模拟常规分割二维放疗(CRT)、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全程调强适形放疗(IMRT),比较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及相关受照剂量体积。结果在临床靶区1(CTV1)、临床靶区2(CTV2)调强组的靶区覆盖优于另两组(P<0.05)。调强组脑干和脊髓的最高受量分别为57.25 Gy和42.52 Gy,腮腺、颞叶、颞颌关节和下颌骨的平均受量分别为38.66、19.84、44.53、43.5 Gy,且各危及器官超过最小耐受剂量(TD5/5)的体积均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结论调强技术能够减少大多数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剂量学 模拟常规分割二维放疗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适形放疗
下载PDF
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远期并发症及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胡丹 熊俊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6期716-718,共3页
目的比较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将16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调强放疗组远期口干、颈部纤维化和放射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 目的比较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将16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调强放疗组远期口干、颈部纤维化和放射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远期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和听力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4~7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放疗,远期生存率高于常规放疗,远期疗效优于常规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常规放疗 调强放疗 远期并发症 生存率
下载PDF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疗法治疗鼻咽癌的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惠 章恒 《中国医药》 2014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射疗法(IMRT)治疗鼻咽癌的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初治有完整资料的鼻咽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采用IMRT治疗(调强放疗组);另外选择同...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射疗法(IMRT)治疗鼻咽癌的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初治有完整资料的鼻咽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采用IMRT治疗(调强放疗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采用常规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5例(常规放疗组).调强放疗组患者均按照根治性放疗,根据病变勾画靶区及需保护的正常重要器官,定义大体靶区鼻咽大体肿瘤靶体积、临床靶区、计划靶区.按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对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进行评价,并对2组患者急性期皮肤的放疗毒性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强放疗组皮肤急性反应1级发生率85.0%(51/60);2级发生率11.7%(7/60);3级发生率3.3%(2/60).2组患者急性期皮肤放疗毒性反应比较,常规放疗组Ⅲ度毒性反应1例(1.5%);Ⅰ+Ⅱ度毒性反应64例(98.5%);调强放疗组Ⅲ度毒性反应2例(3.3%).2组Ⅲ度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放疗比较,IMRT治疗鼻咽癌对正常组织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降低放疗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急性反应 晚期损伤
下载PDF
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刚 朱佳浩 +4 位作者 魏贤顶 冀胜军 顾科 杨波 赵于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959-3963,共5页
目的:评价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调强放疗与分段三维适形放疗两种方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放疗模式在31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疗效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疾病生存(disease free... 目的:评价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调强放疗与分段三维适形放疗两种方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放疗模式在31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疗效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疾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及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基于CTCAE 4.0(Common Toxicit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准则评估两种放疗技术的晚期副反应差异。结果:纳入的311例患者中,有195例接受了整体调强放疗,116例接受传统三维适形放疗。整体调强放疗组和分段三维适形放疗组5年DFS分别为88.7%和78.8%(P=0.013),5年OS分别为93.8%和89.4%(P=0.280)。单因素分析显示,T、N分期、分化程度、内乳淋巴结照射及放疗方式是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DFS的预后因素,T分期、分化程度是O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内乳淋巴结照射及放疗方式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化程度、内乳淋巴结照射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两种放疗方式常见的晚期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化调强放疗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复发率,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乳腺癌 晚期副反应
下载PDF
右乳腺癌保乳术后留置银夹对后程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瘤床靶区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凯恋 林菲 +3 位作者 张芬 潘香 赵彪 杨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右乳腺癌保乳术后有银夹标记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行早期右乳腺癌保乳术后加放射治疗的女性患者30例.年龄25~61岁,中位年龄44.2岁。根据右乳腺癌保乳术中瘤床有无放置银夹分为有银夹组15... 目的探讨右乳腺癌保乳术后有银夹标记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行早期右乳腺癌保乳术后加放射治疗的女性患者30例.年龄25~61岁,中位年龄44.2岁。根据右乳腺癌保乳术中瘤床有无放置银夹分为有银夹组15例.无银夹组15例。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后程同步瘤床电子线补量照射,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剂量学参数。结果无银夹组瘤床靶体积大于有银夹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乳腺靶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银夹组瘤床靶体积与全乳腺靶体积比值大于有银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瘤床靶体积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乳腺靶区Dmax、Dmin和V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mean、V105和V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乳腺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床靶区适形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床靶区均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肺V5、V10、V20左肺Dmean、全肺V20,心脏V5,V15、Dmean,脊髓Dmax、左乳腺Dmea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银夹组与无银夹组大部分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银夹组瘤床靶区体积及适形度方面比无银夹组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银夹标记 同步电子线补量 调强放射治疗 瘤床靶区
下载PDF
淋巴结≥2 cm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后程缩野加量调强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雅雯 章玲玲 +1 位作者 李凌 涂海燕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4期668-671,共4页
目的比较淋巴结直径≥2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MRT)时选择后程缩野加量或同步加量照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组1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伴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且直径≥2 cm的患者,调强放疗(IMRT)时随机... 目的比较淋巴结直径≥2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MRT)时选择后程缩野加量或同步加量照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组1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伴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且直径≥2 cm的患者,调强放疗(IMRT)时随机接受后程缩野加量(n=76)及同步加量(n=77)照射。后程缩野加量组:计划靶体积(PTV):45 Gy/25 F/1.8 Gy,完成治疗后行第2次CT定位扫描,仅勾画可见肿瘤靶体积(GTV)即转移淋巴结:14.4 Gy/8 F/1.8 Gy。同步加量组:PTV:45 Gy/25 F/1.8 Gy,GTV:同步加量至60 Gy/25 F/2.4 Gy。结果后程缩野加量组与同步加量组相较,两组近期有效率为82.9%vs.87%;远期有效率分别为77.6%vs.81.8%(P>0.05);复发率为15.8%vs.13%(P>0.05)。两组均未出现Ⅲ~Ⅳ级的近期及远期放射性反应。其中,两组患者Ⅰ~Ⅱ级的近期放射性反应主要为放射性皮炎(1.3%vs.3.9%;P<0.05)、放射性肠炎(3.9%vs.15.6%;P<0.05)、放射性胃炎(1.3%vs.5.2%;P<0.05)、放射性膀胱炎(6.5%vs.1.3%;P<0.05)。Ⅰ~Ⅱ级的远期放射性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肠炎(7.8%vs.1.3%;P<0.05)、放射性膀胱炎(3.9%vs.1.3%;P<0.05)。结论对于淋巴结≥2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后程缩野加量放疗疗效并不劣于同步加量放疗,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却明显低于后者。因此后程缩野加量放疗或可成为该部分患者的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2 cm 后程缩野放疗 同步加量
下载PDF
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翟小娟 张风华 +1 位作者 方敏 韦又芳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期5-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 目的观察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试验组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及预后。结果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清TSGF、SCC-Ag水平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MRT应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抑制肿瘤进展,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血清肿瘤标志物 预后
下载PDF
口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晚期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娅 周亚宁 +2 位作者 左丹 易俊林 张烨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5,共5页
调强放疗是口咽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整体5年生存率为60%左右,而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高达80%。调强放疗后晚期不良反应常有发生,包括口干、吞咽困难、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织纤维化、放射性骨坏死和龋齿、后组脑神经... 调强放疗是口咽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整体5年生存率为60%左右,而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高达80%。调强放疗后晚期不良反应常有发生,包括口干、吞咽困难、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织纤维化、放射性骨坏死和龋齿、后组脑神经损伤等,严重影响长期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HPV相关口咽癌降低强度治疗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但其中对晚期反应关注较少。现对近年来调强放疗后晚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预测指标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降低强度治疗的放疗损伤研究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优化综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晚期反应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中复合指标预测放射性肺炎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韩蕾 卢冰 +6 位作者 付和谊 胡银祥 甘家应 徐冰清 王刚 梁娜 粟惠芹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正常肺V5和V10联合V20评价放射性肺炎(RP)的意义.方法 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其中Ⅲa期6例、Ⅲb期29例、Ⅳ期55例.放疗剂量61~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正常肺V5和V10联合V20评价放射性肺炎(RP)的意义.方法 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其中Ⅲa期6例、Ⅲb期29例、Ⅳ期55例.放疗剂量61~80 Gy,中位数70 Gy.由剂量体积直方图计算全肺V5、V10、V20、V30、平均肺剂量(MLD),对侧肺V5、V10及同侧肺V30.用CTC3.0标准评估肺损伤.结果 90例患者中发生RP为1级29例、2级23例、3级5例、4级1例、5级1例.全肺V5、V10、V20、对侧肺V10、大体肿瘤体积(GTV)、计划靶体积、射野数目与≥1级RP相关(χ2=2.04、2.05、2.01、4.62、6.50、5.61、5.61,P=0.044、0.043、0.047、0.030、0.010、0.020、0.020),全肺V5、V10、V20和V30、MLD与≥2级RP相关(χ2=2.05、2.20、2.96、4.96、5.20,P=0.040、0.030、0.000、0.030、0.020).多因素分析显示GTV与≥1级RP发生相关(χ2=4.06,P=0.044),V20与≥2级RP发生相关(χ2=9.61,P=0.002).全肺V5、V10、V20的中位数分别为66%、48%、31%.V20〉31%时≥2级RP概率增加,V20〉31%+V10〉48%+V5〉66%时≥2级RP概率增加,V20〉31%+V5〉66%时≥2级RP概率增加;V20〉31%时V10〉48%与〈48%比较RP概率相似,V20≤31%时V5〉66%与〈66%、V10〉48%与〈48%比较RP概率也相似.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KPS与≥1、2级RP无关.结论 肺V5、V10联合V20评价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可能提高预测放射性肺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或调强 放射疗法 后程加速超分割 放射性肺炎 剂量体积直方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