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he Early Introduction of Mild Mobilization Performed by Nurses on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1
作者 Yuta Mitobe Yu Koyama +11 位作者 Hagiko Aoki Utako Shimizu Yoshiyuki Muramatsu Chikayo Koyama Sayuri Sakai Yuka Iwasa Jun Kikunaga Megumi Taguchi Masakazu Nitta Hiroshi Endoh Masaki Kitajima Shinichiro Morishita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6年第12期969-976,共9页
Rationale: Recent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arly introd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for preventing muscle weakness in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The early introduction of full-scale r... Rationale: Recent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arly introd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for preventing muscle weakness in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The early introduction of full-scale rehabilitation by a physical therapist is difficult in some cases because of disease severity and/or patient conditions. However, mild mobilization by a nurse (MMN), as a part of standard care performed, may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patient recovery.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he early introduction of MMN on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in the ICU.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examined patients admitted to Niigata University Hospital’s ICU during between April 2014 and March 2015 who were recei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7 days or mor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ate of initiation of MMN: group L comprised patients for whom MMN was started after 72 hours and group E comprised patients for whom MMN was started within 72 hours after ICU admission.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Fisher test, Mann-Whitney U test, and Wilcoxon tes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defined as P Results: Sixty-thre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42 patients in group L and 21 in group 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patients’ background, including the type of illness, steroid use, presence of sepsis or diabetes, and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 score on ICU admission;however, the SOFA score at ICU discharg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group E compared to that in group L (6.21 versus 4.30;P = 0.034). 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MN may reduce disease severity if started within 72 hours after ICU ad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nursE MOBILIZATION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 Score
下载PDF
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与NAS相关性和一致性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悦 杜丽丽 +1 位作者 曹秀秀 何树娟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期171-174,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与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对我国今后ICU护理工作量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ICU病人200例,应用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与NAS测...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与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对我国今后ICU护理工作量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ICU病人200例,应用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与NAS测定其护理工作量,应用Spearman、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相关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对二者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与NAS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69(P<0.001)。其中直接护理工时与NAS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69,间接护理工时与NAS总分无相关性。基础护理和ICU专科护理总体上与NAS 7个维度存在线性相关(P<0.001)。其中:基础护理与基础活动、通气支持、心血管支持和营养支持存在相关性(P<0.05);ICU专科护理与基础活动、通气支持、心血管支持、肾脏支持和ICU特殊干预存在相关关系(P<0.05)。两种工具测量值96%的差值点均落在95%的一致性界限内(-1.07,1.07),二者一致性较高。结论: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与NAS相关性、一致性均较高,可互换使用,较好反映ICU护理工作量;目前国内测定ICU护理工作量的“金标准”尚未统一,建议临床护理研究者、管理者参考本研究结果进行ICU护理工作量测定的研究,推进护理工作量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工时 护理活动评估量表 相关性 一致性
下载PDF
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高爱红 程艳伟 《临床研究》 2022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昏迷程度(GCS)、神经功能(NIHSS)、生活质量(SS-QOL)变化,统计两组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GC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S-QOL评分各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NSS评分下的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昏迷程度,缩短气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系统护理干预 重症颅脑损伤 昏迷
下载PDF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4
作者 熊杰 黄素芳 +1 位作者 刘伟权 房明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ntensive care nursing scoring system,ICNSS)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应用ICNSS量表评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量,然后...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ntensive care nursing scoring system,ICNSS)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应用ICNSS量表评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量,然后依据评估结果配置护理资源;应用平均分床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即每个护士平均负责一定数量患者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I、CU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I、CU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及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ICNSS量表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ICU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 资源配置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莲叶 陈静 +2 位作者 李广玉 张琳琪 曲斌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调查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于2019年3月1日至31日连续31 d,每天3个时间点,即每班次下班时的1600、0000、800,共93个时点对当班所有患儿进行数据采集,评估住院所有患... 目的调查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于2019年3月1日至31日连续31 d,每天3个时间点,即每班次下班时的1600、0000、800,共93个时点对当班所有患儿进行数据采集,评估住院所有患儿所有班次的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结果共采集了2703份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相关数据。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患儿护理活动评分量表得分平均为(58.63±10.81)分;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总体配置上,每例患儿每班次实际配置的护士数小于理论应配置护士数,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班次每例患儿实际配置的护士数与理论应配置护士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应该与成人ICU持平或高于成人ICU。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总体配置和各班次配置均不足,夜班护士工作负荷尤其过重。护理管理者应努力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总体配置水平和各班次配置水平,并根据白夜班护理工作量的差异,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精确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理工作量 护理活动评估量表 护理人力资源 儿童
下载PDF
运用两种评分法对神经内科ICU急性期患者护理工作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芳 热孜亚 岳鹏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第10期706-707,共2页
目的通过两种评分方法评价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量。方法根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修订量表的内容与计时法,对入住神经内科ICU急性期的25例患者进行护理工作量和护理时间的评价。结果神经内科ICU患者不同班次的护理工作量差异具... 目的通过两种评分方法评价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量。方法根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修订量表的内容与计时法,对入住神经内科ICU急性期的25例患者进行护理工作量和护理时间的评价。结果神经内科ICU患者不同班次的护理工作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每例患者护理所消耗的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修订量表与计时法反映了神经内科不同班次、不同危重程度患者的护理工作量,为动态调配护士人力资源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计时法 ICU 护理工作量
下载PDF
TISS在SICU护理工作量评定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彦虎 周苗苗 吴晓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1期41-44,共4页
目的:应用治疗干预计分系统(TISS)评定、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护理工作量,为临床管理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观察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SICU半年内每天的护理记录并收集366例患者每天的TISS计分,统计SICU病房每天所有患者的TISS... 目的:应用治疗干预计分系统(TISS)评定、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护理工作量,为临床管理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观察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SICU半年内每天的护理记录并收集366例患者每天的TISS计分,统计SICU病房每天所有患者的TISS总分。结果:根据TISS给定的分级方法,826例次SICU患者的TISS计分均数为39.52,约需要1:1的护患比。其中有46.97%例次的TISS计分在40~87分之间,属于TISS分类Ⅳ级的重患者,需要1名或者1名以上的护士直接护理。SICU每天护理工作总量的TISS计分均数为195.74,每天满足患者直接护理需要的护士岗位职数为15人。TISS的76个护理干预项目中,心电图监护、每24小时的常规摄入及排出、留置导尿管的操作频次占前3位。结论:SICU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TISS为SICU护理工作量的评估和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护患比例失调,护士编制不足,是监护病房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干预评分 护理工作量 护患比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ICU早期开展护理风险评估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文娟 张银英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ICU收治危重患者早期(24 h内)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重症护理工作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方法:将826例患者随机分为M组(MEWS组)和C组(对照组),M组根据MEWS评分分级,C组根据三级监测评估系统分级...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ICU收治危重患者早期(24 h内)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重症护理工作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方法:将826例患者随机分为M组(MEWS组)和C组(对照组),M组根据MEWS评分分级,C组根据三级监测评估系统分级。根据评分制定护理计划及分配护理资源。结果:M组的24 h非计划拔管率、24 h ICU内病死率、24 h ICU内心肺复苏率、ICU住院时间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24 h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有助于指导早期开展护理风险评估,减少意外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风险 预报器
下载PDF
时间压力及工作经验对护士风险评估和决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丁力 蒋银芬 +2 位作者 田凤美 邹婷婷 陈香凤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4年第3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探讨时间压力和工作经验对护士风险评估和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依据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编制50例情景模拟病例,每例病例含有7项体征,并对170名注册护士分别在无时间限制和有时间限制(15s)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根据信号决策理论,分析... [目的]探讨时间压力和工作经验对护士风险评估和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依据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编制50例情景模拟病例,每例病例含有7项体征,并对170名注册护士分别在无时间限制和有时间限制(15s)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根据信号决策理论,分析护士的风险评估能力和决策能力。[结果]有时间限制和无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护士的风险评估能力和决策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有无重症护理经验对护士的风险评估能力和决策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情景模拟病例的背景中,时间压力降低了护士的风险评估和决策能力,但在时间压力下,重症护理经验对护士的风险评估和决策能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时间压力 工作经验 风险评估 决策能力 早期预警评分 重症护理
下载PDF
应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评估肝胆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量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庆华 杨丽翠 +4 位作者 何蕾 魏艳菊 史安云 万飞燕 彭丽萍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运用治疗干预计评分系统对肝胆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对管理者合理排班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利用治疗干预评分量表-76每日分3个班次统计当班时患者病情最重时的评分,并统计1周不同工作日的治疗干预计评分系统总分,对1周不同... 目的运用治疗干预计评分系统对肝胆外科监护室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对管理者合理排班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利用治疗干预评分量表-76每日分3个班次统计当班时患者病情最重时的评分,并统计1周不同工作日的治疗干预计评分系统总分,对1周不同工作日的总分及每个班次的治疗干预计评分系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周中不同工作日之间的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班与小夜班工作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班与大夜班及小夜班与大夜班工作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专科监护室的特点合理调整周末及夜班护理人力资源,以满足护理工作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肝胆外科 监护室 护理工作量
下载PDF
颅脑创伤术后对侧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早期护理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邹琳 张华 史文筠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6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术后对侧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PEDH)的临床特点及早期护理观察要点。方法对43例颅脑创伤术后对侧PEDH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护理观察和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3例PEDH患者,于首次开颅术后6h确诊...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术后对侧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PEDH)的临床特点及早期护理观察要点。方法对43例颅脑创伤术后对侧PEDH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护理观察和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3例PEDH患者,于首次开颅术后6h确诊。其中额部3例,颞顶部19例,顶部5例,枕顶部12例,枕部4例。首次开颅术后无颅内压(ICP)监测的25例中,术后意识状态无明显好转伴对侧瞳孔散大者6例;意识状态无好转者14例;一度好转后又恶化者5例。首次开颅术后有ICP监测的18例中,均有ICP的进行性增高;其中4例出现对侧瞳孔散大。本组1例保守治疗;42例再手术清除血肿,其中41例PEDH处见颅骨骨折。出院时GOS评估:5分11例,4分13例,3分12例,2分2例,1分5例。结论颅脑创伤术后对侧PEDH多见于冲击部位,动态ICP监测和GCS评估是早期护理观察中关键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 颅内压 重症监护 GLASGOW评分 护理
下载PDF
不同量表在测量ICU护理工作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晓平 廖常菊 +2 位作者 明淑兰 邹雪梅 张会礼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6期4-5,共2页
目的了解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ursingactivitiesscore,NAS)和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版(simplifiedtherapeuticinterventionscoringsystem,TISS-28)测量ICU护理工作量情况,分析两种量表间的一致性。方法选择在自贡市两所医院ICU住院治疗的... 目的了解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ursingactivitiesscore,NAS)和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版(simplifiedtherapeuticinterventionscoringsystem,TISS-28)测量ICU护理工作量情况,分析两种量表间的一致性。方法选择在自贡市两所医院ICU住院治疗的305例患者,同时应用TISS-28量表和NAS量表测量ICU护理工作量,分析两种量表间的一致性及测算两所医院ICU护患比。结果两所医院应用TISS-28量表和NAS量表测量ICU的护理工作量比较,r=0.808,P<0.001;r=0.925,P<0.001,两种量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所测得两所医院的护患比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SS-28量表和NAS量表内在一致性较好,具有简单、快速、有效的优势,可选择任何一种量表测量ICU护理工作量,为ICU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活动量表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ICU 护理工作量
下载PDF
治疗干预计分系统在ICU护理工作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慧丽 赖江明 刘燕玲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5期72-73,21,共3页
目的应用治疗干预计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TISS)评定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护理工作量,为ICU护理工作量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自2009年5-12月收集本院236例次患者每天的TISS计分,统计... 目的应用治疗干预计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TISS)评定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护理工作量,为ICU护理工作量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自2009年5-12月收集本院236例次患者每天的TISS计分,统计ICU病房每天所有患者的TISS总分。结果 ICU患者每天TISS计分均数为(41.32±13.27)分,其中有48.73%例次的TISS计分≥40分,属于TISS分类IV级的重患者。ICU每天护理工作总量的TISS计分均数为(206.55±89.41)分。76项护理干预项目中,心电监护、记录24h出入量、留置导尿管的操作频次占前3位。结论 ICU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ICU护士人力资源现状与所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尽快缩小和消除这一差距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干预计分系统 护理工作量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彭巧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7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120例,以1-6月收治的重症患者56例为对照组,7-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6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将患者平均...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120例,以1-6月收治的重症患者56例为对照组,7-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6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将患者平均分配给各管床护士;观察组患者按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资源配置。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价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压疮、计划外拔管、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控评分及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资源配置可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理评分系统 护理资源配置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小儿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量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媛园 周彩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了解小儿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ICU)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对护士工作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小儿CICU入住的患儿209例,CICU护理人员15人,调查小儿CICU的患儿和护理人员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护理人... [目的]了解小儿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ICU)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对护士工作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小儿CICU入住的患儿209例,CICU护理人员15人,调查小儿CICU的患儿和护理人员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情况,使用护理活动量表(NAS)评价小儿CICU的护理工作量,分析影响护理活动量表得分的因素。[结果]小儿CICU中每个病人的护理活动量表得分77.70分±5.63分,每日护理活动量表得分206.92分±155.75分;根据最高工作量测算,该CICU需配置护士21人;CICU患儿在入住当日和最后1d时护理活动量表得分高于入住次日得分(P<0.01);手术病人护理活动量表得分高于非手术病人(P<0.05)[结论]该CICU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较大,护理人员配置不足;病人入住监护室的时间段、是否手术及病人的病种影响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工作量 护理活动评估量表 护理人力资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在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兰达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7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在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96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自我护理培训,观察组采取基于自我管理分型...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在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伴焦虑患者96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自我护理培训,观察组采取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抑郁以及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QOL-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在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中取得确切的护理效果,不仅能够降低患者SAS与SDS评分,而且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分型评估 特需护理模式 重症监护病房 抑郁症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预防儿科重症监护室严重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7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于预防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出现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4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8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严重感染性...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于预防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出现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4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8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严重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在PICU治疗期间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PICU患儿严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显著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儿科重症监护室 严重感染性疾病 满意度评分
下载PDF
NAS联合TISS-28测量三甲医院综合ICU护理工作量 被引量:9
18
作者 明淑兰 廖常菊 +6 位作者 张会礼 陈晓丽 丁娟 陈燕梅 陈谕 张碧 陈榛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1期56-57,共2页
目的:测量ICU护理工作量,为科学配置ICU护理人力资源和合理排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9月入住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的患者,应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版(TISS-28)和护理活动量表(NAS)联合测量护理工作量,记录每班护士人数。结果:周... 目的:测量ICU护理工作量,为科学配置ICU护理人力资源和合理排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9月入住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的患者,应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版(TISS-28)和护理活动量表(NAS)联合测量护理工作量,记录每班护士人数。结果:周一至周日每天总的护理工作量比较及周一至周日每天人均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班次护士的人均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人力的配置应以实际工作量测算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活动量表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ICU 护理工作量 护患比
下载PDF
应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ICU护理分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石青青 范宇莹 +3 位作者 张悦 王宇 王晓慧 常广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300例,应用APACHEⅡ、SAPS2、MPMⅡ3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横断面调查,以"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管理方法"作为校标,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这3种评分系统对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效果。[结果]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01);SAPS2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698)略高于APACHEⅡ(AUC=0.639)、MPMⅡ(AUC=0.651);3种评分系统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高于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P<0.001),而MPMⅡ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735)优于APACHEⅡ(AUC=0.695)、SAPS2(AUC=0.695)。[结论]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相关,应用SAPS2、MPMⅡ区分ICU病人护理分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 简化急性生理评分 病死概率模型 疾病严重程度 评分系统 重症监护室 护理分级
下载PDF
小儿危重评分评估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美 蔡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小儿危重评分评估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儿童预后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ICU收治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入院24 h时危重评分情况分为A组(极危重患儿)、B组(危重患儿)、C组(非危重患儿)。比较3组患儿PICU住院... 目的研究小儿危重评分评估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儿童预后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ICU收治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入院24 h时危重评分情况分为A组(极危重患儿)、B组(危重患儿)、C组(非危重患儿)。比较3组患儿PICU住院时间、抢救次数、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发生率、功能衰竭脏器个数、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28 d死亡率。结果A组PICU住院时间、抢救次数、MOSF发生率、功能衰竭脏器个数、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均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以上指标优于C组(P<0.05)。结论小儿危重评分在PICU儿童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工作中需加强对危重评分患儿的监护和相关护理,以减少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危重评分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护理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