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UM OF PRESSURE RATIOS OF MULTI-STAGE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WITH PRACTICAL INTER-COOLING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卫华 昂海松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The optimum pressure ratio distribution of a multistage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i.e. the inter stage cooling is perfect and there are no pressure lo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he optimum pressure ratio distribution of a multistage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i.e. the inter stage cooling is perfect and there are no pressure lo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wo or three stage pressure ratio is analyzed in two cases of constant heat transfer rate for the inter cooler or constant inter stage inlet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minimum of the sum of theoretical compression power at each stage about a multi stage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Furthermore, with an example of two stage compressor the influence on the sum of the power of each stage is analyzed when practical pressure ratio deviates from the optimum value. It is obtained that under different cooling conditions the optimum pressure ratio distribution of the multi stage compression is various, and the change of the optimum pressure ratio within a small range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sum of the power each stage. For the two stage compression, this range can be represented as ε 1=(0 96~1 06)ε 1j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 cooler multi stage compressor pressure ratio OPTIMUM
下载PDF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被引量:7
2
作者 颜卫国 俞小莉 +1 位作者 陆国栋 周健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5,共4页
为了研究重力热管在车辆中冷器上的应用可行性,设计用于冷却高温增压空气的热管中冷器.选用水作为工作介质,在风洞实验台架上进行热管中冷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实验.测试热管中冷器在不同冷侧空气流速、冷﹑热侧空气进口温差、热侧空气流... 为了研究重力热管在车辆中冷器上的应用可行性,设计用于冷却高温增压空气的热管中冷器.选用水作为工作介质,在风洞实验台架上进行热管中冷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实验.测试热管中冷器在不同冷侧空气流速、冷﹑热侧空气进口温差、热侧空气流量下的散热量和压力降,比较并分析测试结果.结果表明,热管中冷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高增压内燃机的散热要求.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变化趋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热交换器 热虹吸器 传热特性 中冷器
下载PDF
一种新型车用柴油机中冷器的热力计算方法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何雅玲 唐连伟 +1 位作者 高健 陶文铨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7-450,共4页
针对某新型平行流式内燃机“空—空”式中冷器进行了热力计算和分析。建立了该型中冷器计算模型,采用稳态分布参数方法研究了中冷器的散热能力和空气侧的阻力特性。计算结果和试验值的对比,阻力值的偏差不超过5%,换热率的偏差在10%以内... 针对某新型平行流式内燃机“空—空”式中冷器进行了热力计算和分析。建立了该型中冷器计算模型,采用稳态分布参数方法研究了中冷器的散热能力和空气侧的阻力特性。计算结果和试验值的对比,阻力值的偏差不超过5%,换热率的偏差在10%以内,说明此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平行流式中冷器的设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式中冷器 性能分析 热设计方法
下载PDF
顺排圆管涡产生器式中冷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永恒 梅元贵 +1 位作者 王良璧 董元信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7,共5页
针对 16 V2 80型机车柴油机中冷器 ,应用涡产生器式翅片设计了新型顺排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 ,通过传质、传热比拟实验和真实元件的凝结传热实验 ,证明顺排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换热能力强 ,空气压力损失小 ,与圆管光片换热板芯相比 ,换热... 针对 16 V2 80型机车柴油机中冷器 ,应用涡产生器式翅片设计了新型顺排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 ,通过传质、传热比拟实验和真实元件的凝结传热实验 ,证明顺排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换热能力强 ,空气压力损失小 ,与圆管光片换热板芯相比 ,换热能力平均提高 2 0 %左右。应用涡产生器的顺排圆管管片式中冷器能够满足 16 V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车 柴油机 中冷器 涡产生器 顺排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双级压缩带中间冷却器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田华 马一太 +2 位作者 王洪利 李敏霞 王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5-689,共5页
对双级压缩系统中间冷却器从理论上分析了带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循环的性能规律.在给定的蒸发温度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系统存在最优的压缩机排气压力使得性能最优;同时在每一个压缩机排气压力下,也存在最优的中间压力使得系统性能... 对双级压缩系统中间冷却器从理论上分析了带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循环的性能规律.在给定的蒸发温度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系统存在最优的压缩机排气压力使得性能最优;同时在每一个压缩机排气压力下,也存在最优的中间压力使得系统性能最优;对比选择超临界CO2和亚临界CO2在管外、管内的换热及压降关联式,设计和模拟中间冷却器.建立带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系统,通过实验探索此种双级压缩系统的规律,验证了带中间冷却器双级压缩系统最优压缩机排气压力和最优中间压力的存在以及在提高CO2跨临界循环性能的作用.利用自行设计的中间冷却器,在实验工况下,系统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制热性能系数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双级压缩系统 中间冷却器 最优中间压力
下载PDF
离心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管束振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喜冠南 时超 +1 位作者 李凯 李大永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级间冷却器采用管翅式换热器,是离心式压缩机主要配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管翅式换热器可能因振动导致管束损害,影响压缩机系统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对完整管翅式换热器管束的谐响应分析方法。基于ANSYS有限元法,建立管翅式换热... 级间冷却器采用管翅式换热器,是离心式压缩机主要配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管翅式换热器可能因振动导致管束损害,影响压缩机系统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对完整管翅式换热器管束的谐响应分析方法。基于ANSYS有限元法,建立管翅式换热器的模型,对翅片进行简化,发现在每个换热区间的翅片简化到40层时,换热器固有频率趋于稳定。结合理论计算和Fluent仿真,求取了冷却器振动的激励载荷;获得了结构在指定频率时的响应量,找出了频率范围内的共振点,为管翅式换热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间冷却器 管翅式换热器 翅片 谐响应分析 风载
下载PDF
两级增压系统参数对泵气损失影响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浩 郑尊清 +3 位作者 毛斌 官维 黄冠衍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1-228,共8页
建立了两级增压系统热力学模型,分别分析了压比分配、级间中冷、增压器效率和排气温度等参数对泵气损失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参数下的最佳压比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低压级压气机入口温度和增压器效率均相同时,压比分配为1时可获得... 建立了两级增压系统热力学模型,分别分析了压比分配、级间中冷、增压器效率和排气温度等参数对泵气损失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参数下的最佳压比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低压级压气机入口温度和增压器效率均相同时,压比分配为1时可获得最低泵气损失;降低高压级压气机入口温度能明显降低泵气损失,最佳压比分配随高压级压气机入口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增压器总效率的提高能显著降低泵气损失,级间无中冷且增压器总效率一定的情况下,泵气损失随压气机效率的提高而减小;级间无中冷时,不同增压器效率对应的最佳压比分配存在突变,但此时泵气损失对压比分配变化不敏感;泵气损失随涡前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增加,这对新型燃烧方式的涡轮增压器设计和匹配提出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两级增压 泵气损失 压比分配 级间中冷 增压器效率
下载PDF
车用柴油机欧Ⅲ标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雷吉平 陈健美 朱浩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分析车用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基础上,采用高压共轨喷射、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等新技术在YC6L330-30型车用柴油机上做达标欧Ⅲ的试验研究。应用效果表明,对车用柴油机进行技术提升可以达到欧Ⅲ排放法规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 高压共轨喷射 增压中冷 废气再循环
下载PDF
内调相型脉管制冷机的理论分析
9
作者 张小斌 邱利民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对内调相型脉管制冷机进行热力学理论分析。内调相型脉管制冷机的特点是两个冷头在脉管热端通过针阀串联,两边脉管内的压力和流量耦合,通过调节各自的输入压力相位来主动调节脉管冷端流量与压力的相位差,输入压力相位由一个具有双出口... 对内调相型脉管制冷机进行热力学理论分析。内调相型脉管制冷机的特点是两个冷头在脉管热端通过针阀串联,两边脉管内的压力和流量耦合,通过调节各自的输入压力相位来主动调节脉管冷端流量与压力的相位差,输入压力相位由一个具有双出口的旋转阀来实现。分析表明,该调相方法可使脉管冷端流量与压力同相,从而使制冷量最大,而且相比于传统的小孔加气库型和双向进气型脉管制冷机,其制冷效率大大提高。该结构省却了体积较大的气库,结构更加紧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内调相型 热力学
下载PDF
PAP Plus 950DA3型空压机级间进气温度高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松林 《压缩机技术》 2016年第3期42-46,共5页
针对PAP Plus 950DA3型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一级级间进气温度经常出现高温报警,影响空压机正常运行的原因分析,总结出引发该类型空压机级间进气温度高的几种常见原因。
关键词 离心式空压机 级间进气温度 中间冷却器 翅片 中冷密封条
下载PDF
圆管百叶窗翅片中冷器结构参数的确定
11
作者 张永恒 梅元贵 《铁道机车车辆》 2002年第2期11-14,共4页
以 4种机车柴油机中冷器设计指标为依据 ,通过优化设计对圆管百叶窗式中冷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 ,讨论了优化设计中目标函数对结构参数取值及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圆管百叶窗式中冷器能满足不同机车柴油机中冷器的性能要求。
关键词 圆管 结构参数 百叶窗翅片 中冷器 内燃机车 柴油机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防爆柴油机增压中冷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宫言川 杜长龙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0-202,共3页
基于对柴油机防爆改装后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煤矿井下环境的特殊性,提出用配有水-空进气中冷器的增压中冷技术改进防爆柴油机性能的方案,通过分析增压中冷技术对功率及排放的影响,表明该方案可提高防爆柴油机功率并降低排放。
关键词 防爆柴油机 增压中冷 水-空进气中冷器
下载PDF
两级增压柴油机级间冷却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金龙 王一江 +1 位作者 季建 杨振国 《现代车用动力》 2014年第4期1-4,51,共5页
柴油机两级增压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商用车柴油发动机上,用于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密度,降低排放污染物,提高燃油经济性。本文主要论述了一种两级增压型柴油机级间冷却系统的方案研究及台架开发,对冷却系统的方案、中间冷却器方案设计... 柴油机两级增压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商用车柴油发动机上,用于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密度,降低排放污染物,提高燃油经济性。本文主要论述了一种两级增压型柴油机级间冷却系统的方案研究及台架开发,对冷却系统的方案、中间冷却器方案设计等进行了研究及相关试验验证,为今后该机型冷却系统的开发明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增压 低温冷却系统 高压级中冷器 低压级中冷器 低温散热水箱 并联冷却
下载PDF
离心式空压机振动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青松 李文伟 《冶金动力》 2013年第11期41-42,44,共3页
介绍了京唐公司一起离心式空压机振动故障的经过,通过现象分析及影响因素的排除,解决了问题,为今后处理类似故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空压机 振动 冷却器 级间排气温度
下载PDF
甲醇柴油在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上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王云普 郭英男 谭满志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5,61,共6页
采用助溶剂解决柴油和甲醇相溶性问题并配制出柴油醇燃料,在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的结构和参数不作任何调整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甲醇含量柴油醇的燃烧、性能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供油量一定的情况下燃用柴油醇,发动机的燃... 采用助溶剂解决柴油和甲醇相溶性问题并配制出柴油醇燃料,在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的结构和参数不作任何调整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甲醇含量柴油醇的燃烧、性能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供油量一定的情况下燃用柴油醇,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发生变化,导致性能和排放变化,且随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变化趋势加剧,特别是在小负荷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 柴油 甲醇 混合燃料 燃料试验
下载PDF
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系统长周期运行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俊桦 曾淼洋 +1 位作者 邵杰锋 张恒珍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8年第4期36-42,69,共8页
茂名1号裂解装置裂解气压缩机在2011—2016年长周期运行中,出现了一段吸入压力和N因子增长、段间冷却器和排出管线结垢、碱洗塔堵塞、干燥器分子筛吸附性能下降等问题。通过优化压缩机洗油和阻聚剂注入量,做到了预防结垢和在线除垢同时... 茂名1号裂解装置裂解气压缩机在2011—2016年长周期运行中,出现了一段吸入压力和N因子增长、段间冷却器和排出管线结垢、碱洗塔堵塞、干燥器分子筛吸附性能下降等问题。通过优化压缩机洗油和阻聚剂注入量,做到了预防结垢和在线除垢同时进行,有效预防N因子增长。针对裂解气压缩机三段和四段换热器压差上涨,切换备用换热器定期清焦,有效降低了段间阻力降对压缩机功率的影响。针对碱洗塔塔盘堵塞,注入黄油抑制剂,加注冲洗油频率,投锅炉给水冲洗波动等方法,有效抑制了黄油的生成。分子筛粉化导致后系统出现冻堵,优化操作调整运行周期,解决了水分穿透问题。以上措施确保了乙烯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压缩机 一段吸入压力 N因子 段间冷却器 碱洗塔 干燥器
下载PDF
柴油机中冷器试验台风洞气动问题研究
17
作者 王勋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75,共5页
文章论述了扩容改建后的现柴油机中冷器试验台风洞电加热段的空气压力损失和空气流量测量段的流场情况 ,给出了柴油机中冷器空气压力损失系统及其相应的实际空气压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柴油机 中冷器 试验台 风洞气动试验
下载PDF
压缩机级间冷却器节能节水改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蕊涛 《化肥设计》 CAS 1997年第3期44-45,51,共3页
分析压缩机级间冷却器冷却效果对压缩机排气量和功率的影响,介绍管壳式、淋洒式冷却器节能节水的改造措施。
关键词 排气量 冷却器 压缩机 节能 技术改造 合成氨
下载PDF
小排量增压汽油机的设计构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成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第9期134-136,共3页
从分析现有的增压技术出发,介绍了小排量增压汽油机的设计构想;使用GT POWER对进行热力学计算来确定汽油机的基本特性,通过分析市场上优秀发动机的结构与有限元相结合,来设计小排量增加压汽油机;采用增压技术,减少泵气损失和机械磨擦损... 从分析现有的增压技术出发,介绍了小排量增压汽油机的设计构想;使用GT POWER对进行热力学计算来确定汽油机的基本特性,通过分析市场上优秀发动机的结构与有限元相结合,来设计小排量增加压汽油机;采用增压技术,减少泵气损失和机械磨擦损失,实现小排量化,让汽油机达到高的比扭矩水平,与自燃吸气发动机相比,燃油经济性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设计 涡轮增压技术 中冷器
下载PDF
中间冷却器对压缩机压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仪军 马科笃 《机械工程师》 2011年第8期144-145,共2页
在简述中间冷却器原理和作用的基础上,推导出压缩过程中的级间压力Pi,分析了中间冷却器压力降ΔP对压缩比的影响,提出了利用ΔP优化设计的技术思路,运用于实际设计指导性强。
关键词 中间冷却器 压力降 压缩比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