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嵌而融:东部沿海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维互嵌要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21-31,共11页
东部沿海城市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全方位相互嵌入的重要场域。人口要素、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和文化互嵌构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场域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依归。以天津市为例,在人口基础要素方面,民族成份齐全多元,... 东部沿海城市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全方位相互嵌入的重要场域。人口要素、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和文化互嵌构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场域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依归。以天津市为例,在人口基础要素方面,民族成份齐全多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增长较快等,使得各民族社会交往的人口资源增量较为丰富。在空间互嵌环境方面,民族空间交往的场域环境存具区际分布结构、民族聚居结构和社区互嵌结构的差异性。在经济互嵌条件方面,民族就业领域存在集中化现象,各民族围绕职业领域和就业分布进行民族生产交往。在文化互嵌依归方面,通过各民族文化互嵌共生,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增进了民族精神交往。要坚持“并重”思维,理性看待民族就业分布集中化现象,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顺势而为地推动东部沿海城市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互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东部沿海城市
下载PDF
青海湖南岸倒淌河镇蒙古村的通婚圈变迁研究
2
作者 旺宗 拉毛才让 赤列曲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3,共8页
通婚圈是用来描述择偶规律和结构的重要“指标”,表示某一社会群体成员配偶对象的来源范围。它可以从“社会距离”和“地理距离”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定义和测量。通婚圈的变化反映婚姻交往的变化,通婚圈扩大意味着人们择偶范围的扩大,... 通婚圈是用来描述择偶规律和结构的重要“指标”,表示某一社会群体成员配偶对象的来源范围。它可以从“社会距离”和“地理距离”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定义和测量。通婚圈的变化反映婚姻交往的变化,通婚圈扩大意味着人们择偶范围的扩大,远距离交往交流的扩展;通婚圈缩小意味着人们的择偶空间变小,地域交往封闭或不对称。文章以蒙藏汉聚居区青海湖南岸蒙古村为田野调查点,从人类学视角对其通婚圈的形成、特点及其发展变迁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蒙古村的通婚圈按照通婚形式可分为族内通婚和族际通婚,而通婚圈的变迁主要表现在通婚辐射半径逐渐延长、两性通婚圈的不对等和通婚民族趋于多样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婚圈 族内通婚 族际通婚 蒙古村
下载PDF
社会网络视角下党建引领西藏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以扎囊县德吉新村为考察中心
3
作者 郑洲 罗瑞泽 刘礼源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7,125,共12页
基层党组织是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党建引领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则是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根本路径。西藏自治区扎囊县德吉新村党组织以社会网络构建为突破口,遵循“节点激活-边线联结-域面优化”的社会网络... 基层党组织是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党建引领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则是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根本路径。西藏自治区扎囊县德吉新村党组织以社会网络构建为突破口,遵循“节点激活-边线联结-域面优化”的社会网络再造路径,即以党建引领组织建设激活并统合民族互嵌式社区各关系节点,以党建引领制度建设与党建引领文化建设为民族互嵌式社区各关系节点联结提供外在支撑与内在活力,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建设为民族互嵌式社区各关系节点提供结构连带优势与实践场域,催生社会网络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增强社会网络的内在凝聚力。构建以增进社会有机团结为价值取向、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价值追求、以提升基层社区社会治理效能为价值目标的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以期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提供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民族互嵌式社区 社会网络 社区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与未来进路——基于五省(区)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绩效的调查
4
作者 单菲菲 罗晶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121,共11页
民族互嵌式社区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实践化的关键场域,提升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绩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价值目标同一性,二者是耦合互构关系。从治理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设计考察指标,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甘... 民族互嵌式社区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实践化的关键场域,提升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绩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价值目标同一性,二者是耦合互构关系。从治理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设计考察指标,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五省(区)的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绩效进行整体性审视。结果显示,当前民族互嵌式社区基本形成“一核多元”的治理结构,各族居民对社区各项治理内容满意度较高、社区归属感较强,具有一定的社区参与意愿,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以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民族互嵌式社区在资源获取、居民有效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未来可从深化治理理念、调适主体结构、优化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方式四个方面不断提升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绩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层实践 民族互嵌式社区 社区治理绩效
下载PDF
“一线七治”民族互嵌社区现代化治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华 龚永辉 吕广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在我国人口大规模、高频次流动的当下,基于民族互嵌社区场域的治理情境,探索民族互嵌社区现代化治理模式,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的现实回应。广西南宁市中华... 在我国人口大规模、高频次流动的当下,基于民族互嵌社区场域的治理情境,探索民族互嵌社区现代化治理模式,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的现实回应。广西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在治理实践中以我国基层社会基本治理体系“三治融合”为原型,以人民为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元主体在协商共治中将法治、德治、情治、语治、文治、智治等多种治理方式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线七治”的民族互嵌社区现代化治理模式。在“一线七治”模式下,多项机制联动发力,中华中路社区内的信息流与情感流持续交互,丰富充裕的信息与浓厚深切的情感深度融合,实现了各族居民的居住互嵌、语言互通、生活互依、文化互认、情感互融,社区治理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社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现代化治理 三治融合
下载PDF
族际交往互动视域下的民国涉藏文物展陈研究
6
作者 李沛容 谌海霞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民国时期的涉藏文物展陈因性质、时长的差异,可以分为涉藏文物特展、综合性边疆文物展陈或博物馆中的涉藏文物展陈三种类型。涉藏文物特展与综合性边疆文物展陈通常采用短期的临展方式。博物馆涉藏文物展陈则以常设型为主。在边疆危机... 民国时期的涉藏文物展陈因性质、时长的差异,可以分为涉藏文物特展、综合性边疆文物展陈或博物馆中的涉藏文物展陈三种类型。涉藏文物特展与综合性边疆文物展陈通常采用短期的临展方式。博物馆涉藏文物展陈则以常设型为主。在边疆危机、开发边疆的历史背景下,上述展陈均以促进族际间的交往互动为旨趣。研究发现受现代博物馆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影响,涉藏文物收集、整理、陈列同样也离不开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参与互动,才能有效地向参观者传达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 交往互动 涉藏文物展陈
下载PDF
牛羊育肥与族际互动:农牧交错地带多民族共生互惠共同体的生成
7
作者 朱金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牛羊育肥作为农牧结合地带的一种特色产业,不仅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而且串联起不同区域与环节过程中的各个民族,将之编织到同一个有机的经济社会网络之中,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青海循化的牛羊育肥产业在牛... 牛羊育肥作为农牧结合地带的一种特色产业,不仅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而且串联起不同区域与环节过程中的各个民族,将之编织到同一个有机的经济社会网络之中,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青海循化的牛羊育肥产业在牛羊贩运、育肥、屠宰、出售等各个阶段中,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等民族都存在着广泛且深入的交往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跨区域跨民族的互惠互助关系。牛羊育肥所推动形成的多民族共生互惠关系,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树立了典型案例,对当前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育肥 农牧交错 族际互动 共生互惠共同体
下载PDF
功夫的纽带:论《电报大街》中美国华裔与黑人族际关系的重建
8
作者 金科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41-149,共9页
在当代美国,华裔与黑人间团结的族际关系随着平权法案的实施走向终结。迈克尔·夏邦在《电报大街》中探索华裔与黑人族际关系的重建。小说通过对功夫影响下的老中青三代黑人的塑造,揭示了功夫在20世纪70年代是“黑人权力”运动思想... 在当代美国,华裔与黑人间团结的族际关系随着平权法案的实施走向终结。迈克尔·夏邦在《电报大街》中探索华裔与黑人族际关系的重建。小说通过对功夫影响下的老中青三代黑人的塑造,揭示了功夫在20世纪70年代是“黑人权力”运动思想和行动的源泉,启迪了颠覆白人文化统治的黑人剥削电影,在当下根植到黑人说唱音乐中。小说钩沉历史,展望未来,将为黑人赋权的功夫文化作为纽带,旨在重建华裔与黑人的族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大街》 功夫 美国华裔与黑人的族际关系 重建
下载PDF
民族自治区域省际边缘区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发展建构——基于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调研
9
作者 张华艳 赵心宪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134,共10页
民族自治区域省际边缘区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建构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方面。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的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调研发现,该区域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建构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民族自治区域省际边缘区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建构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方面。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的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调研发现,该区域团结协作公共空间的建构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共治共建理念不牢,资源整合度较低;共享意识不足,配合意识欠缺;“六联”机制不够深入,涉及面较窄;民众交往交流交融度不够,情感体验较弱。其原因有五个方面:区域顶层设计不足,缺乏具体政策和标准试点;公共空间协作政策不统一,基层实施有较大难度;考核评价机制缺失,干部和民众内生动力不足;品牌意识不强,团结协作缺乏精准目标;思想认识不足,未能形成社会合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五个对策建议: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创设精准目标;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文化联谊活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校园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区域 省际边缘区团结协作公共空间 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 公共空间发展与建构
下载PDF
榫卯联结: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传统文化根基
10
作者 红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1,共9页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当前基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自发形成的北京市古北口河西村、西城区牛街社区和云南郑家庄进行调研和观察,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自发形成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从社会结构和心理认同上与中华...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当前基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自发形成的北京市古北口河西村、西城区牛街社区和云南郑家庄进行调研和观察,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自发形成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从社会结构和心理认同上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榫卯结构的文化精髓有异曲同工的相似表达。“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和谐共存与互补共生”“中和思想与以柔克刚”“和而不同与守正创新”的理念成为各民族互嵌生活的认知和遵循。榫卯联结的传统文化思想,其核心在于各元素既独立存在,又相互支撑,形成稳定与和谐的整体。这一思想理念在河西村、牛街和郑家庄千百年的存续中得到了较为鲜明的体现,可以从经济生产互嵌、生活环境互嵌、乡村管理互嵌、文化交融互嵌、心理相依互嵌五个维度来梳理和实证。在新时代,民族互嵌式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路径主要从文化内容维度、文化传播维度和文化创新维度展开,包括榫卯联结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建设和谐共生、充满活力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榫卯联结 传统文化思想 民族互嵌式社区 和谐共生 文化融合
下载PDF
中华民族认同、民族互嵌与民众的政治支持——基于贵州、云南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杜洪文 鄢英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8-48,共11页
基于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认同对民众政治支持具有显著影响。尽管学界关于政治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已较为丰富,但鲜有研究将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互嵌联系起来共同探讨对政治支持的影响。研究利用课题组在贵州、云南两省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 基于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认同对民众政治支持具有显著影响。尽管学界关于政治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已较为丰富,但鲜有研究将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互嵌联系起来共同探讨对政治支持的影响。研究利用课题组在贵州、云南两省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互嵌对民众政治支持的影响。相关结果表明,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互嵌对民众政治支持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民族互嵌在中华民族认同与民众政治支持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且相较于中华民族认同,民族互嵌对民众政治支持的影响力更强。基于此,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应进一步强化民族平等团结,注重社会公平,深入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更好地提升我国民众的政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认同 民族互嵌 政治支持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成都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创新实践与价值意蕴
12
作者 陈丁漫 王胡林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3-52,118,共11页
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实践如何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是当前我国城市民族事务工作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重要议题。作为区域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都市的民族互嵌式社区有其形成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征。新时代以来,在党... 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实践如何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是当前我国城市民族事务工作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重要议题。作为区域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都市的民族互嵌式社区有其形成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征。新时代以来,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成都市不断探索创新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社区差异性的利益诉求与发展需求,鼓励社区实施精细化的治理策略。另一方面,通过增进各族居民的文化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探索开展“两个标准”建设工作,夯实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思想基础,为全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参照标准。成都市的创新实践,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成都市加快建设城市治理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互嵌式社区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多民族交融叙事:早期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审美自觉与历史绵延(1930~1948)
13
作者 郑文杰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6期93-101,共9页
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范式逐渐从“族别研究范式”转向“族际研究范式”以及“多元一体”研究范式等并存的格局。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依旧停留在“族别研究范式”之下,其研究范式亟待更新。本文便以早期民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范式逐渐从“族别研究范式”转向“族际研究范式”以及“多元一体”研究范式等并存的格局。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依旧停留在“族别研究范式”之下,其研究范式亟待更新。本文便以早期民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运用“族际研究范式”和“多元一体研究范式”对这一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行史论分析。因为这一时期的电影正是通过讲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并在此过程中裹挟、孕育着少数民族的叙事元素,这由此形塑了早期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民族为书写对象的艺术表征与文化风貌,也即多民族交融叙事。这不仅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论证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族际研究范式”和“多元一体研究范式”上的亲缘性,促成其研究范式的转向,也从实证的角度揭示出少数民族电影史在多民族交融及民族共同体建构上的价值贡献与时代意义,促使其融汇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族际研究范式 多民族交融叙事 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文明驱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解码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会龙 李宇洋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4,共12页
文明是促使一个民族不断延续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又不断浸润和定义中华民族。党的二十大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列为未来五... 文明是促使一个民族不断延续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又不断浸润和定义中华民族。党的二十大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列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并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探寻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动力之源,需要对长周期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进行深度解码,即从历史政治学的角度出发提炼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学理性资源。根基深厚的农业文明、包容和合的天下观以及共享智慧的轴心时代,是保障中华民族历史赓续不断的文明驱动力;不断延续的“大一统”传统、成熟的科层制与中央集权制以及多民族国家交融一体的族际整合实践,构成了中华现代国家最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家国一体”的集体价值、“仁者爱人”的道德品质与“中庸之道”的行为准则,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伦理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凝聚力 文明驱动 中华民族 族际政治整合
下载PDF
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的系统审视与建构路径——以云南省洱源县郑家庄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洲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6,148,共13页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推进我国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既是促进各民族相互嵌入的基本着力点,也是落实民族工作“重在基层”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郑家庄典型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将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系统建构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推进我国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既是促进各民族相互嵌入的基本着力点,也是落实民族工作“重在基层”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郑家庄典型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将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系统建构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相结合、相融通,见微知著,研究和探讨多民族社区治理的普遍规律,在共同体叙事中探寻我国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内在机理与框架体系。郑家庄通过系统推进“居住互嵌、组织互嵌、经济互嵌、文化互嵌与心理互嵌”,探索建构民族互嵌式社区生活共同体、组织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与情感共同体,为多民族社区实现“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提供了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共同体 民族互嵌式社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推动经济互嵌式发展促进各民族同步现代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长德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9,154,共9页
推动经济互嵌式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渗透关系,通过经济互嵌式发展,不仅... 推动经济互嵌式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渗透关系,通过经济互嵌式发展,不仅扩大了各民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选择空间和技能、偏好的匹配空间,而且还展现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自由、相互包容的精神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从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综合评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发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已有显著提升,但族际差异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各民族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经济互嵌发展 经济互嵌指数 现代化
下载PDF
多民族村落乡村振兴与民族互嵌的耦合机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兰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加快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立全方位民族互嵌式格局。多民族聚居村落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条件和经济原因等影响,在乡村振兴及民族互嵌构建中存在诸多障碍,为此需要构建两者的融... 为加快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立全方位民族互嵌式格局。多民族聚居村落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条件和经济原因等影响,在乡村振兴及民族互嵌构建中存在诸多障碍,为此需要构建两者的融通,形成互促机制。通过分析多民族村落的乡村振兴和民族互嵌的内在逻辑一致性,提出可以从培育新型村落主体,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的角度构建主体共融机制;通过打造基于农民技能和当地资源禀赋的全方位村落发展格局,建立内容互促机制;通过打破地域局限,构建城乡融合的外源帮扶构建体制共通。研究认为通过三位一体的耦合机制的打造,促进民族村落乡村振兴和民族互嵌的深度融合,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村落 乡村振兴 民族互嵌 耦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从“嵌入”到“融入”: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云南省兰坪县永福社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艳 陈思颖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2-89,共8页
民族互嵌式社区不仅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深化民族关系的重要场域,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社会单元。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效果的好坏与各民族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紧密相关。治理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 民族互嵌式社区不仅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深化民族关系的重要场域,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社会单元。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效果的好坏与各民族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紧密相关。治理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治理模式是否科学有效。通过分析探究永福社区“嵌入式”治理的实践情况,发现“嵌入式”治理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致使民族互嵌式社区难以变革发展。因此,为解决治理困境问题,基于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要素和治理逻辑,建构了价值共同体—主体共同体—规范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四个子共同体,继而建构形成了“嵌入式”—“融入式”社区治理模式。在“嵌入式”—“融入式”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寻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由“嵌入式”向“融入式”模式转变的实践路径,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互嵌”,以期为具有相似治理情境的民族互嵌式社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治理 融入式治理 民族互嵌式社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永福社区
下载PDF
基于互嵌式发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维路径
19
作者 唐剑 李竺宇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5,140,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互嵌式发展的阐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到“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互嵌式发展的阐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到“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路径,因此,“民族互嵌”始终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方式。本文立足于互嵌式发展的基本视角,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在生存空间完备多样的中华大地、发展空间兼具普同性与差异性的场域中形成了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在以“家”文化为隐喻的“共同体化”社会结构、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化”社会结构中形成了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同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联结二者的中介桥梁,促使互嵌式社区环境、互嵌式社会结构共同形成了互嵌式社会条件,再与民族“三交”活动互动共促,最终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立体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互嵌式发展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社区老年教育协同治理的现实与理性思考——兼论成都市民族互嵌社区老年教育协同治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盛聪 李宜芯 +1 位作者 陈思诗 卢人绮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3-91,共9页
社区老年教育是应对规模庞大、增速迅猛的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式。社区老年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只有整合社区内外不同部门、不同主体,才能形成跨区域、跨层级、全社会合作共育共治共享的社区教育生态图景,从源头上破解当前我国社区老年... 社区老年教育是应对规模庞大、增速迅猛的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式。社区老年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只有整合社区内外不同部门、不同主体,才能形成跨区域、跨层级、全社会合作共育共治共享的社区教育生态图景,从源头上破解当前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的碎片化、短缺化、低效化和重复化的现状。社区老年教育的协同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的使然、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正义的本质体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其特点具有多主体性、共生性、共享性和跨域性。应以政策立法推动协同治理,以协同治理创新社区老年教育机制,以协同治理丰富教育内容与方式,以协同治理打造更加公平、包容的社区老年教育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教育 民族互嵌 协同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