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 AND CAUSES OF PERSISTENT DROUGHT EV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1
作者 林爱兰 李春晖 +1 位作者 谷德军 郑彬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2年第1期54-64,共11页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sistent drought ev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re analyzed using 45-year(1961-2005) and 86-station observational precipitation data of Guangdong,and the causes of drought events are disc...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sistent drought ev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re analyzed using 45-year(1961-2005) and 86-station observational precipitation data of Guangdong,and the causes of drought events are discussed from different angles(e.g.,atmospheric circulation,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n the basis of global coverage dataset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elements.It is found that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persistent drought ev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once every 26 months on average,and autumn-winter or winter-spring persistent drought events take up the majority.The persistent drought events possess large scal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While the 1960s is the most frequent and strongest decade of drought events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the occurrence is more frequent and the intensity is stronger in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the 21st century(2001-2005).This reflects the response of regional extreme climatic events in Guangdong to global climatic change.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ea surface temperature,etc,appear to have different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when drought events happen in different seasons.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provide some good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he drought forecast,especially for the dynamic interpretation of climatic mode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istent drought events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CAUSES Guangdong province
下载PDF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WINTER AS A CAUSE OF SUSTAINED DROUGHT IN GUANGDONG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2
作者 纪忠萍 吴小芳 +2 位作者 蔡洁云 胡丽甜 林少冰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0年第1期86-90,共5页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winter (between October and the following March, to be referred to as just "the winter" hereaft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from 19...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winter (between October and the following March, to be referred to as just "the winter" hereaft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from 1957 to 2006)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cific SST are studied using the methods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wavelet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uangdong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winter exhibits quasi-periodic significant oscillations of 40 years and 2 years; rainfall is less from the end of the 1950s to the start of the 1970s and from the end of the 1990s to the present than from the mid 1970s to the mid 1990s. The frequency of sustained drought is more than sustained flooding during the winter. The Guangdong precipitation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is in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the equatorial central and eastern Pacific SST, but in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Pacific SST east of the Philippine Sea. 61.5% of the sustained drought occurred in the phase of negative anomalies of the Nifio3.4 index and 38.5% in the phase of positive ones. A composite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s performed for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hases of the Nifio3.4 region associated with the sustained drough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weak polar vortex, a strong trough in Europe and a ridge near Balkhash Lake, active cold air and consistent northerly wind anomalies controlling Guangdong at low levels, an inactive westerly low disturbance in the low-mid latitude of the Asian continent, and a weak southern branch westerly trough, are all mutual causes for the sustained drou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gdong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WINTER cause for sustained drought
下载PDF
1981─2020年河北省基于SPEI的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魏丽欣 赵春雷 +2 位作者 张良玉 高万泉 王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5-101,共7页
基于1981─2020年河北省138个气象站点的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计算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利用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近40年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2020... 基于1981─2020年河北省138个气象站点的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计算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利用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近40年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2020年河北省月、季、年尺度的SPEI值均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时间尺度的加大,发生干旱的频率下降,持续时间延长。春季、夏季和年际的SPEI值均呈下降趋势,秋季和冬季的SPEI值均呈上升趋势。2016─2020、2011─2020年春季和冬季均处于变湿状态,夏季和秋季均处于变干状态。2011─2020年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呈干旱状态。不同年代季尺度和年尺度的干旱频率整体上呈增加趋势。河北省发生的轻、中度干旱事件多于重度以上干旱事件。20世纪90年代、21世纪10年代SPEI值减少区域的占比大。20世纪80年代、21世纪00年代SPEI值增加区域的占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SPEI指数 干旱 变化特征
下载PDF
近55年来云南区域性干旱事件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金燕 况雪源 +2 位作者 晏红明 万云霞 王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9-1178,共10页
本文利用一种简化的区域性干旱事件识别方法,对近55年来云南区域性干旱事件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选取区域性干旱事件的持续天数、影响站点数、平均强度、累积强度和极端最大强度这5个单一事件评价指标,构建了云南区域性干旱的综合评... 本文利用一种简化的区域性干旱事件识别方法,对近55年来云南区域性干旱事件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选取区域性干旱事件的持续天数、影响站点数、平均强度、累积强度和极端最大强度这5个单一事件评价指标,构建了云南区域性干旱的综合评估模型,确定干旱等级划分标准。进一步分析表明,云南区域性干旱的发生频次、累积强度和累积影响站次均呈现上升趋势;云南在12、1和3月干旱发生最多,7、8月干旱发生最少;干旱持续天数集中在15~45 d,最长的可达222d;云南多发全省性的干旱且旱情偏重。云南中部区域干旱偏多、偏重发生;在严重的干旱事件中,中部型发生频次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区域性干旱事件 识别方法 变化特征
下载PDF
陕西省冬小麦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连喜 缪淼 +3 位作者 李琪 薛兴权 孙晓宇 吴东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2,共8页
利用陕西省1981-2013年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冬小麦生育期及产量资料,在考虑水分敏感系数与底墒期降水的基础上,分生育期构建了陕西省冬小麦的干旱指数,并且采用统计模型分离干旱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按关键生育期划分干旱指数等... 利用陕西省1981-2013年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冬小麦生育期及产量资料,在考虑水分敏感系数与底墒期降水的基础上,分生育期构建了陕西省冬小麦的干旱指数,并且采用统计模型分离干旱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按关键生育期划分干旱指数等级范围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陕西省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干旱频率与干旱减产率有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陕北、关中及陕南部分地区近30a冬小麦干旱有增强趋势,而各生育期的减产率变化趋势则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冬小麦 干旱指数 时空变化 特征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陕西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蔡新玲 叶殿秀 +2 位作者 李茜 张存杰 王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利用1961—2010年陕西省72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法,统计分析了近50年陕西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年及四季干旱发生频次和干旱日数总体上呈北高(多)南低(少)分布特征。四季中夏旱频... 利用1961—2010年陕西省72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法,统计分析了近50年陕西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年及四季干旱发生频次和干旱日数总体上呈北高(多)南低(少)分布特征。四季中夏旱频率最高,强度最强,春季其次。各等级干旱日数中轻旱日数最多,中、重和特旱日数依次减少。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及关中中东部既是干旱高发区,也是干旱重发区;近50年陕西区域干旱强度和干旱日数均存在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春秋两个季节的变化,而夏季和冬季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近50年陕西共发生32起持续性干旱事件,以春夏连旱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持续性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强,反映出陕西区域极端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变化特征
下载PDF
广东省持续性干旱事件的变化及其成因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爱兰 李春晖 +6 位作者 谷德军 郑彬 梁建茵 潘蔚娟 王婷 曾侠 李琼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1-650,共10页
利用1961年1月—2005年12月广东省86个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ERSST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全球大气多要素资料,定义了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分析了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的变化特征,从多种角度(包括大气环流、海温、海气温差)讨论广... 利用1961年1月—2005年12月广东省86个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ERSST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全球大气多要素资料,定义了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分析了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的变化特征,从多种角度(包括大气环流、海温、海气温差)讨论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平均出现频率为每26个月发生1次,以秋冬旱或冬春旱为主,持续性干旱事件具有大范围全省性的空间分布特征;1960年代是20世纪下半叶干旱较频繁且强度较强的年代,但2001—2005年干旱出现的概率和强度都超过1960年代,反映了广东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各季节大气环流和海温等在广东干旱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异常变化特征:春季华南冷空气偏弱,夏季则夏季风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贝加尔湖槽及北太平洋洋中槽偏强,秋季亚洲大陆高压偏弱、冷空气活动较少,冬季则冬季风偏强、海平面气压场的北太平洋涛动(NP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两种遥相关型同时出现。以上结果为干旱预测尤其是气候模式产品的动力释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持续性干旱事件 变化特征 成因 广东省
下载PDF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作物生长期不同气象干旱指标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姚瑶 张鑫 +2 位作者 马全 于东平 廖清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7-184,共8页
干旱一直是制约青海东部农业区农牧业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利用青海东部12个气象站点近46年(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降水Z指数和相对湿润度指数(M),并对各干旱指标表征的年、春季和夏季的干旱强度和干旱频... 干旱一直是制约青海东部农业区农牧业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利用青海东部12个气象站点近46年(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降水Z指数和相对湿润度指数(M),并对各干旱指标表征的年、春季和夏季的干旱强度和干旱频率与实际干旱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其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而分析研究区的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种干旱指标相比,相对湿润度指数(M)对实际干旱事件的反映更准确,且能反映出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的差异。选取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区域干旱监测指标,得出时间上区域的春季干旱强度>年干旱强度>夏季干旱强度,夏季的干旱强度有不显著的增大趋势,而年尺度和春季的干旱强度有不显著的减小趋势;空间上,区域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均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标 作物生长期 适用性 干旱变化特征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
下载PDF
近50年广东冬半年降水的变化及连旱成因 被引量:26
9
作者 纪忠萍 温晶 +4 位作者 方一川 高晓容 谷德军 吴秀兰 李茵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6,共8页
利用EOF分析、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东近50年(1957—2006年)冬半年(当年10月—次年3月)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冬半年降水存在显著的准40年、准2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偏少阶段主要发生... 利用EOF分析、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东近50年(1957—2006年)冬半年(当年10月—次年3月)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冬半年降水存在显著的准40年、准2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偏少阶段主要发生在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1990年代末至今。冬半年发生连旱的频率远大于连涝的频率。广东冬半年降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与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连续干旱年出现在Nio3.4区的海温为负、正异常年的频率分别为61.5%、38.5%。通过对冬半年异常连旱年Nio3.4区海温分别为正、负异常时的大气环流场进行合成分析,可知极涡偏弱,欧洲槽偏强,巴尔喀什湖附近的高压脊偏强,广东为一致的偏北风距平场控制,冷空气活跃,而亚洲大陆中低纬度西风带低压扰动不活跃,南支槽活动偏弱,是导致广东冬半年产生连续干旱的共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旱成因 EOF分析 冬半年降水 变化特征
下载PDF
雌雄异株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9
10
作者 何梅 孟明 +3 位作者 施大伟 王涛 李圆 谢寅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6,共8页
依据大量的文献,从生长和生殖、生理和代谢以及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差异特征及抗性差异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由于雌雄异株植物的雌株和雄株间存在... 依据大量的文献,从生长和生殖、生理和代谢以及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差异特征及抗性差异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由于雌雄异株植物的雌株和雄株间存在不同的繁殖消耗、生存策略以及适应进化特征,因而,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雌株和雄株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性、生殖分配、生理生化特征(包括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保护酶系统与渗透调节物质水平等)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包括核酸序列、同功酶谱和蛋白质组学特性等)也均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因植物种类、习性(草本或木本)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异。总体上看,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多数雌雄异株种类的雄株具有更佳的生长特性、更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细胞中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较高,因而,对干旱环境的抗性及适应性也强于雌株。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认为今后应从种群水平和分子水平开展雌雄异株植物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性别差异特征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雌雄异株植物 性别差异 生理生态特性 生殖分配 遗传变异
下载PDF
苗期干旱胁迫对棉花生理特性、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海标 陈全家 +6 位作者 刘鹏鹏 张海燕 曾凯 柴颜军 朱燕飞 江群 曲延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72-2181,共10页
【目的】于棉花苗期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分析其生理特性、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的变化情况,研究棉花苗期的抗旱机制,筛选出抗旱性强的棉花品种。【方法】选取4个棉花品种新陆早26号、塔什干1号、军棉1号和中棉所35号作为材料,设干旱... 【目的】于棉花苗期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分析其生理特性、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的变化情况,研究棉花苗期的抗旱机制,筛选出抗旱性强的棉花品种。【方法】选取4个棉花品种新陆早26号、塔什干1号、军棉1号和中棉所35号作为材料,设干旱胁迫与正常灌水两个处理,干旱胁迫处理5 d后复水,分别在干旱胁迫后第1、3、5 d与复水后1、2 d采样,于收获期进行数据调查,分析水分胁迫对棉花叶片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水势的影响以及干旱胁迫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与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SOD活性、水势、含水量下降,复水后升高;脯氨酸与MDA含量升高,复水后下降;干旱胁迫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表现在,马克隆值升高、成熟度增强、比强度增强、整齐度下降、伸长率降低、上半均长变短、纺稳参数变小;干旱胁迫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在:株高降低、果枝数减少、单株铃数减少、衣分降低、单铃重增加。【结论】棉花的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遗传机制,依据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的抗旱性评价结果为:新陆早26号>塔什干1号>军棉1号>中棉所3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胁迫 生理特性 产量构成因素 纤维品质 抗旱系数 变异系数
下载PDF
甘肃冬小麦主产区40年干旱变化特征及影响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姚小英 张强 +3 位作者 王劲松 王莺 周忠文 马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2,共7页
干旱是影响甘肃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运用1971-2010年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区8县(区)气象站降水资料及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40 a 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干旱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风险评估指数,对冬小麦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等级干... 干旱是影响甘肃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运用1971-2010年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区8县(区)气象站降水资料及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40 a 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干旱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风险评估指数,对冬小麦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等级干旱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春旱以陇东黄土高原出现频率最高,为0.35~0.39次?a -1;徽成盆地及两江流域出现频率最少,为0.18次?a -1;初夏旱出现频次最高的地区为环县,为0.35次?a -1,最少为西峰、成县及秦安;伏旱出现频率最高地区为环县及麦积,最低为张家川;秋旱出现频率最高为环县,最低为武都。各地干旱均以轻旱为主,其次为中旱。40 a 中,20世纪90年代干旱出现频次最多,80年代最少。进入21世纪,秋旱发生频次明显减少,春旱则有相对增多的趋势。冬小麦全生育期徽成盆地及两江流域受旱灾影响风险最小,种植保险率最高,为92%~93%;其次为关山区,种植保险率为91%,干旱风险较小;渭河流域及渭北旱区风险较大,种植保险率为88%~89%;陇东黄土高原种植保险率最低,为83%~85%,冬小麦生长受干旱胁迫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主产区 干旱灾害 变化特征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两种沙地灌木能源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龙 彭祚登 +1 位作者 王冲 杨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4,共6页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两种灌木能源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选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1年生实生苗和多花柽柳(Tamarix hohenackeri Bunge)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4个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盆栽试验,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两种灌木能源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选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1年生实生苗和多花柽柳(Tamarix hohenackeri Bunge)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4个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盆栽试验,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多花柽柳在各个土壤水分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沙枣,多花柽柳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增加,沙枣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绿素仍然有较高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2个树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的趋势,在中度干旱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更明显,但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多花柽柳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出"双峰"曲线,11:00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呈现"单峰"曲线;沙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上午明显高于下午。两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曲线,呈现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多花柽柳 沙枣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夏季气象干旱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慧敏 刘春云 +2 位作者 贾健 路光辉 赵德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3-700,共8页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乌鲁木齐地区夏季气象干旱的变化特征并研究其成因,以乌鲁木齐地区5个站点的历史降水资料为基础,统计得到其1961—2015年夏季累积降水在100~250 mm范围内变化,并通过计算Z指数来表征干旱变化特征,利用Mann-Kendall检验...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乌鲁木齐地区夏季气象干旱的变化特征并研究其成因,以乌鲁木齐地区5个站点的历史降水资料为基础,统计得到其1961—2015年夏季累积降水在100~250 mm范围内变化,并通过计算Z指数来表征干旱变化特征,利用Mann-Kendall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归纳了乌鲁木齐夏季气象干旱在1980年代中期的突变特征以及1986年以来12 a左右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JRA海表温度(SST)等数据,通过对比典型旱/涝年的异常特征,对夏季气象干旱发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低纬东风输送强时水汽可由80°~90°E向北越过青藏高原影响新疆地区,反之则包括乌鲁木齐在内的天山以北地区可降水量都偏少,并且指出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所导致的赤道纬向垂直环流异常是导致这一差异的可能成因。此外还对乌鲁木齐夏季气象干旱与大气环流指数存在的关联进行了讨论。这些结果为乌鲁木齐降水机理研究以及气候预报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人工影响天气和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降水 气象干旱 变化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1961~2004海南岛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俞胜宾 翟盘茂 张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根据1961 ̄2004年海南岛18个观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作为旱涝等级划分标准,计算了海南岛干旱强度与干旱覆盖范围,诊断了海南干旱强度与干旱范围的趋势和变化,并重点分析了2004年的干旱情况。研究发现在过去44年中最严重的干旱... 根据1961 ̄2004年海南岛18个观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作为旱涝等级划分标准,计算了海南岛干旱强度与干旱覆盖范围,诊断了海南干旱强度与干旱范围的趋势和变化,并重点分析了2004年的干旱情况。研究发现在过去44年中最严重的干旱年份是1977年,其次是1969,1987和2004年。从长期趋势来看,全岛逐年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干旱范围趋于减小。海南岛干旱覆盖百分率还存在明显年际和年代际振荡:在1987年之前以6~8年长周期的低频变化为主,并且周期逐渐加长,但1987年之后4 ̄5年短周期振荡明显。在2003年秋冬季持续干旱的基础上,2004年各季节干旱继续发展,2004年秋季干旱成为过去44年中干旱最严重的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程度 干旱范围 振荡周期 演变特征
下载PDF
近60a来淮河流域干旱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岽 徐京京 +2 位作者 周亮广 张延兵 吴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338-343,共6页
[目的]研究淮河流域近60年来干旱的变化特征,为以后防旱抗灾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利用WAP(weight average of precipitation)指数法、空间Kriging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淮河流域干旱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春季WAP指数在21世... [目的]研究淮河流域近60年来干旱的变化特征,为以后防旱抗灾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利用WAP(weight average of precipitation)指数法、空间Kriging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淮河流域干旱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春季WAP指数在21世纪初下降幅度较大,易发生春旱,冬季WAP指数在1980年以后明显增加,冬旱有所减轻;年均WAP指数表征的干旱存在2-3a的主周期和6-7a的次主周期;在空间上,WAP指数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干旱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结论]WAP指数能够很好地表征淮河流域干旱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时空变化特征 WAP指数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湘江流域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国华 李滔 +2 位作者 盛丰 邵全喜 顾庆福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74-82,91,共10页
研究湘江流域干旱特征变化规律,为该区域的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8年湘江流域1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干旱频率、干旱强度、干旱站次比等干旱评估指标分析湘江流域近58年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湘江流域干旱特征变化规律,为该区域的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8年湘江流域1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干旱频率、干旱强度、干旱站次比等干旱评估指标分析湘江流域近58年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年尺度干旱多发区域集中在流域南部,全流域干旱范围略减,干旱强度略增。干旱时空特征反映在季尺度上的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春旱风险最小,但有变旱的趋势,夏旱风险较大,多发于东北和南部地区,干旱强度和范围均呈减小的趋势,秋旱风险最大,多发于中部和南部,发生范围微增,干旱强度略减,冬旱风险略高于春旱,发生范围和干旱强度均有增大趋势。月尺度干旱风险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1~6月干旱范围和强度较小,呈减小趋势,7~12月干旱范围和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0月的干旱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干旱指数 干旱年际变化特征 干旱年内变化特征 干旱空间变化特征 MANN-KENDALL检验 干旱等级 湘江流域
下载PDF
1970-2009年冬季昆明准静止锋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精华 张万诚 +1 位作者 郑建萌 马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8-1306,共9页
利用1970-2009年冬季逐日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环流指数资料,统计分析了1970-2009年冬季昆明准静止锋的移动变化特征,并分析了贵阳、昆明、沾益的阴天日数、降雨日数、干旱变化与准静止锋活动的联系。结果表明:1970... 利用1970-2009年冬季逐日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环流指数资料,统计分析了1970-2009年冬季昆明准静止锋的移动变化特征,并分析了贵阳、昆明、沾益的阴天日数、降雨日数、干旱变化与准静止锋活动的联系。结果表明:1970-2009年,昆明准静止锋的活动总体呈减少趋势,准静止锋影响范围的变化明显,锋面位于沾益与贵阳之间最为频繁,影响贵阳最多,其次是锋面在沾益与昆明之间,而锋面影响昆明最少。昆明准静止锋对昆明的影响总体呈减少趋势,对滇东北沾益的影响总体上变化不明显,但从2000/2001年冬季至2008/2009年冬季影响次数则呈增加趋势,对贵阳的影响次数总体呈略减弱趋势。昆明准静止锋对贵阳的阴天日数均有影响。随着影响昆明的准静止锋减少,昆明的阴天日数呈减少趋势。准静止锋的影响时间与降雨日数呈正相关,而与干旱日数的变化呈反相关。昆明冬季降雨日减少以及干旱次数增加与准静止锋明显减少有关。不同的天气系统对静止锋位置变化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准静止锋的活动范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的相关最好,且与静止锋影响云南的日数呈正相关。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且维持时影响云南的静止锋较少,东退时则影响云南的静止锋偏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与影响贵州的静止锋持续时间呈反相关。另外,准静止锋位于云南的时间还与南支槽、副热带高压面积和强度、亚洲纬向环流指数、欧亚纬向环流呈负相关,与亚洲极涡面积的活动呈正相关;而准静止锋位于贵州的日数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南支槽的影响有关,且均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准静止锋 变化特征 降雨日数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 干旱日数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迷迭香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天虹 陈训 +2 位作者 刘国道 姚庆群 袁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4期215-219,共5页
利用CI-301PS光合作用测定仪研究了4种不同水分条件下迷迭香的光合作用日进程特征。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进程曲线均呈“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的日进程曲线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利用CI-301PS光合作用测定仪研究了4种不同水分条件下迷迭香的光合作用日进程特征。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进程曲线均呈“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的日进程曲线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水分利用效率为“多峰”型。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中湿润状态与半湿半干状态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干旱状态。饱和状态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其它3个处理。相关分析表明,迷迭香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与光强和温度成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耐旱性 光合特性 日进程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永强 张亮亮 朱明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4,131,共7页
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 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反距离权重法对辽西北地区的气象、水文综合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整体旱情呈显著加重趋势,1971年-198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旱情较严重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1990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1980年-2010年是重度干旱高发期,但特大干旱少有发生;辽西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干旱较轻,因此抗旱减灾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综合干旱 可变模糊 时空变化 级别特征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