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tudy on Seasonal Transportation of the Suspended Sediments in the Modern Yellow River Mouth Effected by the Artificial Water and Sediment Regul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Nan QIAO Lulu +5 位作者 LI Guangxue ZHONG Yi SONG Dehai DING Dong GAO Fei JI Fengy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0-30,共11页
Since 2002, an artificial water and sediment regulation(AWSR) has been carried out, which largely reduced water and sediment discharg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into the Bohai Sea. Although the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 Since 2002, an artificial water and sediment regulation(AWSR) has been carried out, which largely reduced water and sediment discharg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into the Bohai Sea. Although the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Yellow River Mouth(YRM) has been observed and modeled intensively since AWSR, but preferentially for the non-storm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a three-dimensional current-wave-sediment coupled model, DHI-MIKE numerical model,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seasonal suspended-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YRM after the AWS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suspended-sediments in the YRM is dominated by wind and wave rather than river input. The major transport pathway of suspended-sediments is from the western Laizhou Bay to the Bohai Strait during the winter monsoon, especially in storm events. In addition, about 66% of the river sediments deposit within 30 km of the YRM, which is smaller than previous estimations. It suggests that the YRM has been eroded in recent dec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River MOUTH artificial water and sediment regulation MIKE suspended-sediment transport SEASONAL variation
下载PDF
黄河河南段水沙变化规律与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轩晓博 窦明 刘柏君 《人民珠江》 2024年第4期62-70,共9页
黄河河南段为典型游荡型河段,其水沙变化剧烈、主槽摆动频繁、河床变形严重,对河道生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以1960—2019年小浪底、花园口、高村水文站水沙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究了黄河... 黄河河南段为典型游荡型河段,其水沙变化剧烈、主槽摆动频繁、河床变形严重,对河道生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以1960—2019年小浪底、花园口、高村水文站水沙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究了黄河河南段水沙变异周期特征,并应用双累积曲线法定量评估了降雨和人类活动对河南段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河南段年输沙减少趋势大于年径流减少趋势,小浪底到花园口间基本冲淤平衡,花园口到高村间以淤积为主,河南段汛期以泥沙淤积为主、非汛期冲刷;小浪底站输沙量在1997年发生突变,而花园口、高村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在1985年发生突变;调水调沙对于径流量增加效果要大于输沙量增加,人类活动对河南段径流输沙减少起主导作用,对河南段径流量平均贡献率为80.94%,对输沙量平均贡献率为9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变异 贡献程度 黄河河南段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easonal transport variations and mechanisms of suspended sediment discharg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to the Bohai Sea 被引量:5
3
作者 LI Guosheng WANG Hailong LIAO Hep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6期923-937,共15页
Based on sediment and discharge flux data for the Yellow River, realistic forcing fields and bathymetry of the Bohai Sea, a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module is driven by a wave-current coupled model to research sea... Based on sediment and discharge flux data for the Yellow River, realistic forcing fields and bathymetry of the Bohai Sea, a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module is driven by a wave-current coupled model to research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mechanisms of sus- pended load transport to the Bohai Sea.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surfac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dicates a distinct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that varies seasonally in the Bohai Sea.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rather high near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seasonal variations of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quantity of sediment from the YeUow River,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reaches its maximum during summer and fall. Furthermor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rapidly in other seas far from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and maintains a very low level in the center of the Bohai Sea, and is dominated by seasonal variations of climatology wind field in the Bohai Sea. Only a small amount of sediments import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are delivered northwestward to the southern coast of the Bohai Bay. Majority of sediments are transported southeastward to the Laizhou Bay, where sediments are con- tinuously delivered into the center of the Bohai Sea in a northeastward direction, and part of them are transported eastward alongshore through the Bohai Strait. 69% of sediments from the Yellow River are deposited near the river delta, 31% conveyed seaward, within which, 4% exported to the northern Yellow Sea through the Bohai Strait. Wind wave is the most essential contributor to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Bohai Sea,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idal currents is also significant in shallow waters when wind speed i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Yellow River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seasonal variation dynamic mechanism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in the transport of sediment in river
4
作者 杨俊清 F.X.LeDimet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8年第5期473-485,共13页
The variational method of data assimilation is used to solve an inverse problem in the transport of sediment in river,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ang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ost function is defined t... The variational method of data assimilation is used to solve an inverse problem in the transport of sediment in river,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ang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ost function is defined to measure the error between model predictions and field observations. The adjoint model of IAP river sedimentation model is created to obtain the gradient of the cost function with respect to control variables.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re taken as the control variables; their optimal values can be retrieved by minimizing the cost function with limited memory quasi Newton method (LMQ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joint method approach can successfully make the model prediction well fit the simulated observations. And it is expected to use this method to solve other inverse problems of river sedimentation. But some numerical problems need to be discussed before applying to real river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ASSIMILATION transport of sediment variationAL method.
原文传递
嘉陵江流域输沙时空变化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蒋蒙 田鹏 +1 位作者 穆兴民 赵广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1,128,共7页
河流输沙过程变化对河流系统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嘉陵江流域输沙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嘉陵江流域进一步治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嘉陵江流域实测降雨输沙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分析输沙时空... 河流输沙过程变化对河流系统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嘉陵江流域输沙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嘉陵江流域进一步治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嘉陵江流域实测降雨输沙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分析输沙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定量分析了典型区间内水文站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输沙变化贡献率。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各子流域年代输沙模数整体呈减少趋势,2007—2015年,仅武都—碧口区间输沙模数高达3323.48 t/(km^(2)·a)。典型区间内北碚、武胜、罗渡溪、小河坝4站1960—2015年输沙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以3.40×10^(6),1.80×10^(6),4.0×10^(5),3.40×10^(5)t/a的速率下降,以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措施为主的人类活动减沙贡献率为75.93%~96.43%,其输沙序列分别于1990年、1990年、1988年、1984年发生极显著突变。嘉陵江流域各子流域年代输沙模数整体呈减少趋势,干流修建多座大型控制性水库对河道输沙的影响尤为明显,武都—碧口区间应视为未来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模数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嘉陵江
下载PDF
60年来湘江干流径流泥沙过程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光伟 毛德华 +2 位作者 张旺 许滢 邓武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6,共5页
运用M-K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和均值差异T检验法对1951—2011年湘江干流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逐步减少趋势,但输沙量的减少趋势较为显著;(2)年径流量未... 运用M-K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和均值差异T检验法对1951—2011年湘江干流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逐步减少趋势,但输沙量的减少趋势较为显著;(2)年径流量未发生明显突变,年输沙量在1997年发生了突变;(3)年输沙量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将输沙序列分为1951—1996年的多沙期和1997—2011年的少沙期;(4)年径流量存在35年、11年、16年、6年和4年的周期性,输沙量存在32年、11年、20年、4年和6年的周期性规律;(5)在1951—2011年湘江干流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其年输沙量显著减少归因于人为作用,主要是水利工程拦沙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导致湘江输沙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变化特征 驱动力 湘江
下载PDF
青岛旅游海滩沉积物粒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输运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永红 孙静 庄振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6,共7页
通过对2010年4和10月青岛市区主要旅游海滩(一浴、二浴、三浴和石老人浴场海滩)的15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试验,分析了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4个海滩沉积物粒度的季节变化较为显著,从4~10月,沉积物平均粒... 通过对2010年4和10月青岛市区主要旅游海滩(一浴、二浴、三浴和石老人浴场海滩)的15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试验,分析了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4个海滩沉积物粒度的季节变化较为显著,从4~10月,沉积物平均粒径变细,分选性变好。4月样品65%为细砂,以负偏、窄峰态为主,平均粒径为344μm(1.54Φ),分选性较差(σi=1.04);10月样品95%为细砂,以负偏、窄峰态为主,平均粒径为233μm(2.1Φ),分选性中等(σi=0.81)。滩肩和滩面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季节变化都较为明显。波浪特征是控制海滩沉积物变化的主要原因,另外海滩所处的地理位置等使不同海滩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变化程度不同。由海滩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化可以推断其输移特征,二浴和三浴海滩基本是单向输运,而一浴和石老人海滩存在沉积物双向输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季节变化特征 沉积物输移 青岛旅游海滩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沙输移特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香萍 杨吉山 陈中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8-95,共8页
该文通过对长江上、中、下游 (以宜昌站、汉口站、大通站为代表 )径流量和输沙量自186 5~ 1985年记录的统计以及两者的相关分析 ,阐明了长江水沙输移的时空分布特征 :径流量从上游向下游明显增加 ;输沙量洪季自上游向中游递减 ,下游较... 该文通过对长江上、中、下游 (以宜昌站、汉口站、大通站为代表 )径流量和输沙量自186 5~ 1985年记录的统计以及两者的相关分析 ,阐明了长江水沙输移的时空分布特征 :径流量从上游向下游明显增加 ;输沙量洪季自上游向中游递减 ,下游较中游稍有增加但仍低于上游 ,枯季从上游向下游增加。这种分布特征受河道比降、河流类型、水流流速、沉积物粒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河流输移 季节变化 长江流域 径流量 泥沙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近期水沙变化趋势 被引量:33
9
作者 戴会超 王玲玲 蒋定国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26-231,共6页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长江上游来沙量明显减少,这将对三峡水库的效益产生影响。本文首先用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双累积曲线统计分析法及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分析了三峡上游来水来沙减少的事实,并统计得到了近期来水来沙量的相关关系...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长江上游来沙量明显减少,这将对三峡水库的效益产生影响。本文首先用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双累积曲线统计分析法及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分析了三峡上游来水来沙减少的事实,并统计得到了近期来水来沙量的相关关系,该关系可用于预测近期三峡水库的入库年沙量。然后研究了上游大中小水库群拦沙淤积对减沙的影响系数,α相关分析结果表明α与水库下游沿程距离L呈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文 长江上游 三峡水库 输沙量变化 水库群拦沙
下载PDF
新时期黄河下游滩区治理方向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田勇 孙一 +1 位作者 李勇 马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0,35,共6页
黄河下游滩区经济社会发展与黄河防洪安全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滩区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滩区治理方向长期悬而难决,主要面临4方面挑战,在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各种挑战及其解决思路,包括:通过流域系统治理以应对水... 黄河下游滩区经济社会发展与黄河防洪安全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滩区治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滩区治理方向长期悬而难决,主要面临4方面挑战,在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各种挑战及其解决思路,包括:通过流域系统治理以应对水沙变化不确定性,解除下游河道长期泥沙淤积风险;通过对含沙洪水与非含沙洪水进行精准分类,解决大洪水对宽河与高效输沙对窄河需求各异的难题,使得下游河道"宽"与"窄"相得益彰;通过对河势控制薄弱河段加强治理,解决"二级悬河"形势依然严峻和游荡型河道河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短板问题;通过走人水和谐的滩区治理道路,解决滩区人水争地长期矛盾的困局。针对人民不断提高的治河需求,综合考虑防洪减淤情势及保障能力,提出了下游实施"一河两道"建设战略的建议,即在维持下游河道现状"一条宽河"前提下,全面加强"高效行洪输沙通道"和"美丽生态文化廊道"建设,让河槽行洪和滩区发展环境得到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滩区治理 水沙变化 行洪输沙 生态环境 "一河两道"战略
下载PDF
1950-2015年黄河下游河道排洪输沙时空演变 被引量:5
11
作者 颜明 贺莉 +5 位作者 王彦君 刘慰 王随继 裴亮 郑明国 孙莉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12,共7页
基于1950—2015年长序列的水沙数据,以平滩流量作为漫滩洪水的参照值,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了黄河下游不同河段的排洪和输沙能力。结果表明:黄河下游的基本排洪能力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不同河段的排洪能力随时间变化具有比... 基于1950—2015年长序列的水沙数据,以平滩流量作为漫滩洪水的参照值,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了黄河下游不同河段的排洪和输沙能力。结果表明:黄河下游的基本排洪能力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不同河段的排洪能力随时间变化具有比较好的一致性;排洪能力随时间变化表现为阶段性减小,与上中游来水的丰枯具有密切关系,并部分受到水库调节的影响,尤其是小浪底水库在水沙调控中的作用。并对比分析了1950—2015年日平均流量大于平滩流量的发生情况,发现漫滩洪水的发生频率是逐渐减小的,输送的水量与小于漫滩流量输送的水量相比也是逐渐减少的。输沙能力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差异,高村以上的游荡河段在20世纪后期都是逐渐减小的,21世纪初期的输沙能力逐渐提高,高村以下河段在研究期内的输沙能力变化较小,艾山—洛口河段基本不变,孙口—艾山河段和洛口—利津河段在1998年以前的变化不大,之后前者略有提升,后者略有减弱。研究期内黄河的排洪输沙能力总体上是减弱的,虽然现今水沙量显著减少,但河道的淤积升高仍然给排洪输沙带来很大的压力,提高黄河下游整个河道的排洪输沙能力依然是河道治理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排洪输沙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延河流域径流和输沙周期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浩 张晓萍 李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18-22,共5页
用延河流域甘谷驿站1953—2000年实测月径流深和输沙模数数据和1957—2000年月均面降雨数据,采用小波多尺度方法,分析延河流域主要水文要素的周期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延河流域降雨、径流和输沙存在着显著的周期,且其大小非常接近,为... 用延河流域甘谷驿站1953—2000年实测月径流深和输沙模数数据和1957—2000年月均面降雨数据,采用小波多尺度方法,分析延河流域主要水文要素的周期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延河流域降雨、径流和输沙存在着显著的周期,且其大小非常接近,为3.0、6.5、13.0和23.0 a。降雨、径流和输沙主周期分别是3.0、23.0和23.0 a。延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后降雨量年际分配趋于均匀。3 a对应的小尺度上,70—80年代初3个水文序列对应曲线出现紊乱现象,与该时期大规模水利水土保持措施的修建有关。80年代后,由于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的削弱,3条曲线重新趋于一致。13 a对应的中尺度和23 a对应的大尺度上,均出现径流和输沙曲线不同步,或者滞后于降雨曲线现象。降水是径流和输沙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外动力因子,人类活动导致的流域下垫面变化则是不可忽视的另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周期变化特征 降雨量 径流深 输沙模数 延河
下载PDF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长江口南港底沙运动规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巩彩兰 恽才兴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2,共5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强大的数据输入和空间数据分析功能 ,将长江口南港 1988年至 2 0 0 0年的海图数字化 ,通过最小距离内插得到栅格水深图 ,并且通过相邻两年海图对应位置水深值相减 ,得到河床冲淤变化图 ,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成形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强大的数据输入和空间数据分析功能 ,将长江口南港 1988年至 2 0 0 0年的海图数字化 ,通过最小距离内插得到栅格水深图 ,并且通过相邻两年海图对应位置水深值相减 ,得到河床冲淤变化图 ,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成形沙体的特征 ,河道容积变化、河道淤积部位和底沙输移路线、预测下一年河道淤积部位、输沙率等 .研究表明GIS技术是定量研究底沙运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长江口南港近 12年内河道发生淤积 ,底沙主要来自洪水和落潮流冲刷上游河床底部 ,再在下游堆积形成新的淤积体 .长江口南港底沙输移趋势以进入下游南槽为主 ,少量进入北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长江口 南港 底沙运动 冲淤变化
下载PDF
长江与洞庭湖关系变化初步分析 被引量:48
14
作者 卢金友 罗恒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26,共3页
长江中游枝城至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已于1959年建闸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资、沅、澧四水经湖区调节后于城陵矶汇入长江,形成了复杂的江湖关系。受自然的和人为的因... 长江中游枝城至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已于1959年建闸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资、沅、澧四水经湖区调节后于城陵矶汇入长江,形成了复杂的江湖关系。受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江湖关系不断地发生调整变化,这直接关系到长江和洞庭湖的演变及其治理,因此,深入分析江湖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对研究三峡工程修建后江湖关系调整趋势及江、湖的治理均有重要意义。实测资料分析表明,近几十年来,长江与洞庭湖关系的调整变化,对长江和洞庭湖的演变及防洪产生了一定影响,应加强江、湖治理研究,通过治理使江湖关系朝着江、湖两利的方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河相关系 长江 洞庭湖 荆江三口
下载PDF
清水冲刷不连续宽级配床面阻力特性及输沙规律试验研究(Ⅱ)——输沙规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丽 卢金友 徐海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9,共6页
以天然河床中广泛存在的不连续宽级配床沙为例,开展了清水冲刷水槽试验研究。通过水槽试验对清水冲刷不连续宽级配床面推移质输沙率衰减规律、推移质级配及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到了清水冲刷不连续宽级配床面的一系列... 以天然河床中广泛存在的不连续宽级配床沙为例,开展了清水冲刷水槽试验研究。通过水槽试验对清水冲刷不连续宽级配床面推移质输沙率衰减规律、推移质级配及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到了清水冲刷不连续宽级配床面的一系列输沙规律,揭示了不连续宽级配床面与连续宽级配床面输沙规律的联系,为进一步认识不连续宽级配床沙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宽级配床沙 输沙率变化 推移质级配 输沙规律
下载PDF
中国东部陆架海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萍 王厚杰 +2 位作者 毕乃双 吴晓 张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42,共18页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陆架海不同季节的航次观测数据与HYCOM模式数据,分析了HYCOM模式输出的水体温盐数据在中国东部陆架海的适用性,并探讨了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盐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陆架海不同季节的航次观测数据与HYCOM模式数据,分析了HYCOM模式输出的水体温盐数据在中国东部陆架海的适用性,并探讨了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盐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度锋(盐度锋)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不考虑冲绳海槽以东的海域),但底层锋面的强度和锋区范围明显大于表层。锋面的位置很好的体现了海区流系的基本格局。表、底层温度锋面基本处于几大水团的交界处,说明表、底层温度锋面的分布与研究区环流和水团配置情况密切相关。而表、底层盐度锋面的分布则与研究区入海径流、沿岸流以及暖流等的分布密切相关。此外,对比锋面与中国东部陆架各泥质沉积区的位置可以发现,研究区温盐锋面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对于泥质沉积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陆架海 锋面 时空变化 细颗粒沉积物 沉积物输运 泥质沉积区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及输移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二凤 陈沈良 +2 位作者 谷国传 杨海飞 王如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8-151,共14页
本文基于4次洪枯季同步水文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垂向分布、纵向分布和悬沙输移及其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过程在大中潮期以M型(双峰型)为主,下段主槽内在大潮期多出现V型,上段... 本文基于4次洪枯季同步水文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垂向分布、纵向分布和悬沙输移及其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过程在大中潮期以M型(双峰型)为主,下段主槽内在大潮期多出现V型,上段在枯季可出现涨潮单峰型;小潮期可出现无峰、单峰或双峰型。涨、落潮悬沙浓度峰值及均值,在枯季多涨潮大于落潮,洪季中小潮特别是小潮期易出现落潮大于涨潮;下段主槽内在大潮期易出现落潮大于涨潮。悬沙浓度的垂向分布及其变化特点,在大中潮期与悬沙的潮周期变化型式有关,其中M型存在显著的洪枯季差异。纵向上,最高悬沙浓度在枯季出现于中段灵甸港至三和港之间及附近河段,洪季则在下段三条港附近。潮周期悬沙净输移,枯季大多向陆特别是大中潮期,洪季中上段大多向海,下段大潮期多向陆、中小潮易出现向海;下段主槽内在大潮期易出现向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浓度 悬沙输移 时空变化 长江口北支
下载PDF
1956-2018年资江干流径流输沙演变规律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光伟 张明 +2 位作者 黄作维 邓武军 刘玉安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2,共7页
研究资江径流泥沙演变规律与变异特征,了解资江干流径流变异与输沙量变化情况,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政策建议。根据资江流域干流主要控制站1956-2018年长时间序列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运用累积距平法、M-K法、集中度与集中期、小... 研究资江径流泥沙演变规律与变异特征,了解资江干流径流变异与输沙量变化情况,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政策建议。根据资江流域干流主要控制站1956-2018年长时间序列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运用累积距平法、M-K法、集中度与集中期、小波分析法和均值差异T检验法等分析资江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演变规律与特征。结果表明:(1)径流量不同年代时段的变化率-18.2%~25.8%,Z统计值为0.7058,径流量变化趋势不显著;而输沙量减少趋势较为明显,Z统计值为-5.0592,通过信度99%的显著性检验;(2)资江年径流量未发生明显的突变,而输沙量在1995年发生了突变;(3)资江径流存在第一主周期为26a的周期性,输沙量存在第一主周期为34a的周期性规律;(4)资江径流量变化存在1956-1966年、1982-1988年2002-2015年3个少水期,1967-1981年、1989-2001年、2016-2018年3个多水期,输沙量变化存在1956-1976年、1988-1997年2个多沙期,1977-1987年、1998-2018年2个少沙期;(5)径流量集中度为31.8%,输沙量集中度为73.7%,资江径流泥沙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输沙 变异特征 演变规律 非参数检验 资江流域
下载PDF
长江沙量变化和减沙途径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鉴远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8,共11页
本文主要探讨长江上游输沙量、含沙量变化和减沙途径。在上游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1 95 0~ 1 985年长江输沙量、含沙量约每 1 2年以 4%的速率缓慢增长 ,1 992~1 997年大量减少。追根溯源系水库淤积的减沙作用。若无水... 本文主要探讨长江上游输沙量、含沙量变化和减沙途径。在上游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1 95 0~ 1 985年长江输沙量、含沙量约每 1 2年以 4%的速率缓慢增长 ,1 992~1 997年大量减少。追根溯源系水库淤积的减沙作用。若无水库淤积拦沙 ,长江上游输沙量、含沙量年增长率将约达 1 % ,是相当可观的。根据水库拦沙效益 ,提出长江上游修建溪洛渡、亭子口、瀑布沟、构皮滩和白鹤滩等 5座大型水电站 ,与三峡枢纽共同进行水库泥沙联合调度 ,可使宜昌河段含沙量减少 1 / 2的年限延长达 1 5 0~ 2 0 0年 ;同时开展水土保持 ,可改变三峡下游河床冲刷后再淤积的不利局面。治水必治沙 ,通过“蓄水减沙 ,借水攻沙”的工程措施 ,和坚持不懈的水土保持 ,“标本兼治”,可使长江输沙量、含沙量长期减少 1 / 2 ,恢复到唐宋时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沙量变化 减沙途径
下载PDF
三维水沙模型在永定河河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凤霞 何国建 方红卫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61,共6页
为了检验永定河现状治导工程能否有效控制河势,采用CREST三维水沙数值模拟系统模拟分析河势走向、水沙浓度以及河床变形。根据永定河卢梁段河流泥沙和河床变化特征,引入合理床面悬移质平衡输沙浓度、推移质平衡输沙率以及平面分配系数,... 为了检验永定河现状治导工程能否有效控制河势,采用CREST三维水沙数值模拟系统模拟分析河势走向、水沙浓度以及河床变形。根据永定河卢梁段河流泥沙和河床变化特征,引入合理床面悬移质平衡输沙浓度、推移质平衡输沙率以及平面分配系数,建立永定河卢梁段三维水沙模型并进行河床变形验证;模拟分析了河道流速场分布、悬沙浓度分布及河床变形规律,以及现状治导工程在控导河势方面发挥的作用,得到了河道环流、丁坝头绕流等复杂水流规律,并对游荡型河道流势、流向和顶冲点位置以及洪水主槽冲刷、边滩丁坝保护区淤积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河道治导工程在控制河势方面依然起到主导作用,部分丁坝坝顶受漫流冲刷破坏,局部河道需要添加少量短丁坝以巩固堤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沙模型 平衡输沙率 河势 河床变形 治导工程 永定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