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nel Correlation Based User Grouping Algorithm for Nonlinear Precod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1
作者 Ke Wang Baorui Feng +5 位作者 Jingui Zhao Wenliang Lin Zhongliang Deng Dongdong Wang Yi Cen Genan Wu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200-214,共15页
Low Earth Orbit(LEO)multibeam satellites will be widely use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whose inter-beam interference will inevitably limi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Nonlinear ... Low Earth Orbit(LEO)multibeam satellites will be widely use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whose inter-beam interference will inevitably limi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Nonlinear precoding such as 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THP)algorithm has been proved to be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solve this problem,which has smaller noise amplification effect compared with linear precoding.However,the similarity of different user channels(defined as channel correlation)will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THP algorithm.In this paper,we qualitatively analyze the inter-beam interferenc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LEO satellite over a specific coverage area,and the impact of channel correlation on Signal-to-Noise Ratio(SNR)of receivers when THP is applied.One user group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annel correlation,which could decrease the number of users with high channel correlation in each precoding group,thu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P.Furthermore,our algorithm is designed under the premise of co-frequency deployment 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which leads to more users under severe inter-beam interference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geostationary orbit satellites broadcasting systems.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user grouping algorithm possesses higher channel capacity and better bit error rate(BER)performance in high SNR conditions relative to existing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 correlation inter-beam interference multibeam satellite 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 user grouping
下载PDF
星间通信系统高精度分光镜的研制
2
作者 王振宇 付秀华 +6 位作者 林兆文 黄健山 魏雨君 吴桂青 潘永刚 董所涛 王奔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1,共8页
随着星间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数据传输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分光镜作为系统的核心元件,其光谱特性和面形精度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传输精度。本文基于薄膜干涉理论,选取Ta_(2)O_(5)与SiO_(2)作为高低折射率膜层材料进行膜系设计,采用电子... 随着星间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数据传输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分光镜作为系统的核心元件,其光谱特性和面形精度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传输精度。本文基于薄膜干涉理论,选取Ta_(2)O_(5)与SiO_(2)作为高低折射率膜层材料进行膜系设计,采用电子束蒸发的方式在石英基板上制备高精度分光镜。同时根据膜层应力补偿原理建立面形修正模型,修正分光镜面形。光谱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分光镜在入射角度为21.5°~23.5°内,1563 nm透过率大于98%,1540 nm反射率大于99%。激光干涉仪检测结果显示,分光镜反射面形精度RMS由λ/10修正至λ/90(λ=632.8 nm),透过面形精度RMS为λ/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通信 分光镜 应力补偿 面形精度
下载PDF
模块式四芯光纤信道分束器及其性能测试方法
3
作者 吴杉 杨世泰 +3 位作者 陈意坚 段劭琛 徐陈睿 苑立波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针对传统多芯光纤分束器与多芯光纤连接方式的不足,如拆卸困难和测试方案需额外引入测试分束器等问题,采用双包层光纤束拉锥法制备了四芯光纤信道分束器。为了方便器件的测试和连接,在单模光纤和四芯光纤的尾端分别制备了LC/PC型的活动... 针对传统多芯光纤分束器与多芯光纤连接方式的不足,如拆卸困难和测试方案需额外引入测试分束器等问题,采用双包层光纤束拉锥法制备了四芯光纤信道分束器。为了方便器件的测试和连接,在单模光纤和四芯光纤的尾端分别制备了LC/PC型的活动连接器,从而形成了单个模块式的四芯光纤信道分束器;同时,提出了一种针对该模块式器件的镜像反射式测试方法。这种测试方法仅需要一个LC/PC活动连接器式反射器,就可以轻松完成器件的插入损耗和芯间串扰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四芯光纤信道分束器性能优异,其最大插入损耗和最大芯间串扰分别为0.84 dB和-46.3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芯光纤 信道分束器 光纤活动连接器 插入损耗 芯间串扰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波束卫星带宽功率联合分配
4
作者 尹旭东 王恒 +1 位作者 行鸿彦 蒋建瑞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1-46,共6页
由于卫星平台的限制,卫星转发器的功率和带宽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带宽功率联合分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带宽功率联合分配方案。该方案以最小系统总二阶业... 由于卫星平台的限制,卫星转发器的功率和带宽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带宽功率联合分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带宽功率联合分配方案。该方案以最小系统总二阶业务拒绝量为优化目标,通过引入了惯性权重、局部抑制机制和罚函数的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其最优解,最终在系统的总容量和用户获取容量的公平性之间取得平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进行对比,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的带宽功率联合分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卫星 粒子群算法 波束间干扰 罚函数 带宽功率联合分配
下载PDF
面向5G毫米波通信中基于深度图搜索的波束干扰协调
5
作者 张雨亭 徐少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4,共9页
在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通信中,波束成形(Beam Forming,BF)技术使得小区间的干扰模型不同于工作在低频带的情况,小区间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ICI)的影响随着小区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为了解决毫米波小区间波束干扰研究... 在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通信中,波束成形(Beam Forming,BF)技术使得小区间的干扰模型不同于工作在低频带的情况,小区间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ICI)的影响随着小区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为了解决毫米波小区间波束干扰研究中较多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开销和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问题,以时隙调度波束为基础设计了多个小区的波束调度算法.首先针对相邻的毫米波小区在同一时隙向同一边缘用户进行服务会产生较差的传输质量这一特征,构建了波束冲突矩阵.其次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不同服务时隙数量,不同的小区波数数量,小区链路数有限等限制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图搜索的波束干扰协调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明显降低波束碰撞的数量,提高信噪比,改善网络和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小区间干扰 波束冲突 波束调度 深度图搜索
下载PDF
基于回波模型仿真的ADCP实验室校准中波束间干扰研究
6
作者 刘建遥 焦君圣 +1 位作者 郭世旭 张纪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47-1855,共9页
针对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水域环境校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验室水池环境下多个波束同时校准方案。通过建立一种精准的仿真回波模型,并进行湖试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经由换能器对回波模型在实验室消声水池中进行回发,... 针对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水域环境校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验室水池环境下多个波束同时校准方案。通过建立一种精准的仿真回波模型,并进行湖试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经由换能器对回波模型在实验室消声水池中进行回发,可以实现对ADCP多个波束同时校准,同时利用回波模型探究校准时波束间的干扰误差。在底跟踪校准模式中,波束间的干扰误差与底速度成正相关,在速度1.6 m/s以下,相对误差在0.5%以下,超过1.6 m/s时,误差超出实验ADCP的测量精度;水跟踪校准模式下波束间的干扰误差呈现高斯噪声的特性,其相对误差集中在0%附近。实验与仿真的结果证明了ADCP实验室多个波束同时校准方案的可行性,其误差经过有效屏蔽能控制在测量精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计量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波束间干扰 回波模型 校准
下载PDF
考虑波束间干扰的多波束卫星功率带宽联合分配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史煜 张邦宁 +1 位作者 郭道省 杨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6,113,共5页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由于频率复用导致波束间存在干扰。为此,通过引入干扰系数,构建带宽功率联合分配模型,将该资源分配问题拆分为功率分配、带宽分配和对偶变量更新3个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分配算法。算法在初次完成功率以及带宽分配后,...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由于频率复用导致波束间存在干扰。为此,通过引入干扰系数,构建带宽功率联合分配模型,将该资源分配问题拆分为功率分配、带宽分配和对偶变量更新3个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分配算法。算法在初次完成功率以及带宽分配后,利用子梯度算法更新对偶变量,对功率和带宽进行再分配,如此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满足对偶变量收敛条件,由此实现分配结果的最优。仿真结果表明,与功率和带宽均匀分配算法及按比例分配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明显降低系统二阶业务拒绝量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多波束 波束间干扰 资源分配 联合分配 凸优化
下载PDF
220GHz回旋单腔管的设计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学松 鄢扬 +2 位作者 傅文杰 钟任斌 刘盛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77-1679,共3页
根据回旋管的线性理论和回旋管自洽非线性理论设计出工作频率为220 GHz,工作电压为20kV,工作电流为2 A的回旋单腔振荡管,采用的工作模式为TE03模。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得到的注波互作用效率达到37%,平均输出功率为... 根据回旋管的线性理论和回旋管自洽非线性理论设计出工作频率为220 GHz,工作电压为20kV,工作电流为2 A的回旋单腔振荡管,采用的工作模式为TE03模。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得到的注波互作用效率达到37%,平均输出功率为15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起振电流 太赫兹 注波互作用效率
下载PDF
单元波束夹角对和差单脉冲测角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雷剑梅 陈世勇 陈旻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26-30,共5页
和差比幅单脉冲测角技术一直以其高精度著称,但测角范围的狭窄限制了其应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在中频或基带利用软件实现单脉冲测角成为可能。只要处理能力足够,软件单脉冲系统中的单元波束指向是可以单独控制的。通过讨... 和差比幅单脉冲测角技术一直以其高精度著称,但测角范围的狭窄限制了其应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在中频或基带利用软件实现单脉冲测角成为可能。只要处理能力足够,软件单脉冲系统中的单元波束指向是可以单独控制的。通过讨论使和差单脉冲比有意义的条件,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单元波束的夹角,可以改变单脉冲系统的测角范围和精度。本文通过对一个单元间距为二分之一波长的均匀线阵的仿真,分析了单元波束夹角的变化对测角范围和精度的影响,以及在被测目标位于不同角度时这种影响的大小程度,给出的结论能够帮助提高单脉冲系统的测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和差单脉冲 单元波束夹角 测角范围 灵敏度
下载PDF
天线波束对飞机射频隐身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寰宇 柏鹏 王谦喆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8-133,137,共7页
射频隐身是新一代军用飞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从隐身飞机的实际使用环境出发,针对以往只考虑个体对抗特性,采用Schleher截获因子评价飞机射频隐身性能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整体对抗特性,采用联合截获概率评估射频隐身性能的新方法,为射... 射频隐身是新一代军用飞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从隐身飞机的实际使用环境出发,针对以往只考虑个体对抗特性,采用Schleher截获因子评价飞机射频隐身性能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整体对抗特性,采用联合截获概率评估射频隐身性能的新方法,为射频隐身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隐身飞机的射频使用环境建模,计算了天线波束的空、地覆盖区大小,结合联合截获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仿真了不同情况下天线波束宽度对联合截获概率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天线波束对飞机射频隐身性能的影响,其结论可为隐身飞机天线设计时的折中考虑提供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战 射频隐身 截获接收机 天线波束 截获概率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高铁车地通信的自适应多波束成形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锐 尹惠 徐友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6-270,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高铁车地通信的自适应多波束成形方法。在该方法中,基站利用毫米波同时发射多个具有不同宽度的波束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提升系统的吞吐量。多波束传输方法也可以降低系统的通信中断概率。但是,多个波束同时传输...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高铁车地通信的自适应多波束成形方法。在该方法中,基站利用毫米波同时发射多个具有不同宽度的波束进行信号传输,从而提升系统的吞吐量。多波束传输方法也可以降低系统的通信中断概率。但是,多个波束同时传输信号会引发波束间干扰的问题。为了减弱其影响,采用一种自适应波束激活算法来实时调整激活波束的数量,使系统在当前时刻保持最佳的吞吐量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高铁车地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同时还可以获得较低的通信中断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通信 毫米波 多波束成形 波束间干扰
下载PDF
四杆型射频四极场加速器的极间电压调谐及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泉丰 陆元荣 +4 位作者 朱昆 颜学庆 刘戈 郭之虞 陈佳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5期124-128,共5页
为了提高射频四极场加速器(RFQ)的束流传输效率,需要对纵向分布不均匀的极间电压进行补偿,并且准确测量束流实验中极间电压的绝对数值。考虑到极间电压分布不均匀是由于分布电容和端部效应造成的,而采用调谐块可以调节分布电感,通过电... 为了提高射频四极场加速器(RFQ)的束流传输效率,需要对纵向分布不均匀的极间电压进行补偿,并且准确测量束流实验中极间电压的绝对数值。考虑到极间电压分布不均匀是由于分布电容和端部效应造成的,而采用调谐块可以调节分布电感,通过电磁场数值模拟研究了调谐块对极间电压分布的影响,最终极间电压的平整度被调整到优于95%。在束流实验中,通过测量轫致辐射谱测定了极间电压的数值,通过束流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多能峰产生的原因,并最终标定了70kV极间电压对应的输入功率值284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杆型RFQ 极间电压 束流动力学 冷测 束流调试
下载PDF
User-Level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Beam Satellite Systems with Full Frequency Reuse 被引量:1
13
作者 Tao Leng Yanan Wang +2 位作者 Dongwei Hu Gaofeng Cui Weidong W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179-192,共14页
Multi-bea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n improv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system capacity effectively.However,the inter-beam interference,especially for the satellite system with full frequency reuse,will de... Multi-bea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n improv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system capacity effectively.However,the inter-beam interference,especially for the satellite system with full frequency reuse,will degrad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greatly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beam satellite antennas.In this article,the user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 multi-beam satellite system with full frequency reuse are jointly studied,in which all beams can use the full bandwidth.With the strong inter-beam interference,we aim to minimize the system latency experienced by the users during the process of data downloading.To solve this problem,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s used to schedule users and allocate bandwidth and power resources to mitigate the inter-beam interference.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other reference algorithm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beam satellite full frequency reuse inter-beam interference latency optimizati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下载PDF
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梁柱组合件层间剪力-变形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英俊 梁兴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91,共13页
通过分析梁柱组合件层间变形与梁端变形、柱端变形和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之间的关系,梁端、柱端弯矩与曲率之间的三折线关系及节点核心区剪力与柱顶剪力之间的关系,提出预期损伤部位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梁柱组合件层间剪力-变形计算... 通过分析梁柱组合件层间变形与梁端变形、柱端变形和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之间的关系,梁端、柱端弯矩与曲率之间的三折线关系及节点核心区剪力与柱顶剪力之间的关系,提出预期损伤部位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梁柱组合件层间剪力-变形计算模型;以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为主要破坏模式,分析 FRC 梁柱组合件在开裂点、屈服点和峰值点处的层间剪力、梁端变形、柱端变形和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及各部分变形引起的层间变形占层间总变形中的比例及变化规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层间剪力-变形理论计算模型可较好地反映FRC梁柱组合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变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梁柱组合件 层间变形 梁端变形 柱端变形 节点剪切变形
下载PDF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二维力传感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世政 廖超 +2 位作者 李洁 蒙志强 向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目前多维力传感器难以同时兼顾电磁干扰、接线复杂、维间耦合较大及灵敏度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二维力传感器。首先,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理论和简支梁弯曲变形理论,设计了十字横梁结构的传感器弹性体,并揭... 针对目前多维力传感器难以同时兼顾电磁干扰、接线复杂、维间耦合较大及灵敏度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二维力传感器。首先,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理论和简支梁弯曲变形理论,设计了十字横梁结构的传感器弹性体,并揭示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漂移量与力的映射关系;其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弹性体的应变分布特性,确定光纤布拉格光栅最佳封装位置;最后,搭建了实验标定平台,对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维间耦合误差以及重复性误差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x、y方向的波长灵敏度分别约为7.464、7.520 pm/N,线性度分别约为3%、2%,维间耦合误差分别约为1.01%、0.218%,重复性误差分别约为4.898%、5.828%。该传感器可应用于机器人腕部二维力测量,对提高机器人关节的高精度控制反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二维力传感器 十字横梁结构 维间耦合
下载PDF
高速铁路32m简支槽形梁桥结构噪声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克冰 张楠 +3 位作者 夏禾 苏伟 张雷 马广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9,共8页
运用车桥耦合动力理论并结合基于间接边界元法的噪声分析方法,对高速铁路32m简支槽形梁桥结构噪声的声辐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简支槽形梁的抗扭刚度小,抗扭性能弱;6.3Hz以下频率的振动噪声主要由梁体的整体振动产生,6.3Hz... 运用车桥耦合动力理论并结合基于间接边界元法的噪声分析方法,对高速铁路32m简支槽形梁桥结构噪声的声辐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简支槽形梁的抗扭刚度小,抗扭性能弱;6.3Hz以下频率的振动噪声主要由梁体的整体振动产生,6.3Hz以上频率的振动噪声主要由梁体构件的局部振动产生,振动噪声受构件的局部振动影响显著,声压级峰值频率为25Hz;横桥向,随着距桥梁中线距离的增大,场点声压级逐渐变小,距离每增大5m声压级平均降低1.2~2.5dB;梁下区域距桥梁中线15m范围内,行车侧声场声压级大于非行车侧,10m处行车侧场点声压级平均大1.87dB,距桥梁中线25m范围以外,行车侧声场声压级小于非行车侧,30m处行车侧场点声压级平均小1.46dB;底板的声压贡献系数要比腹板和翼板大的多,远场声压主要受底板的影响;地面附近的噪声基本由底板产生;应当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改善结构的振动噪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槽形梁 结构噪声 间接边界元法 全过程迭代法 高速铁路
下载PDF
萨那芒特棱镜对不同束腰半径的单模高斯光束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丽丽 吴福全 +2 位作者 宋连科 郝殿中 王涛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根据光在萨那芒特棱镜胶合介质层中的干涉效应,分析了萨那忙特棱镜对不同束腰半径单模高斯光束光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某一波长的入射光,束腰半径越小,光强分布受棱镜的影响越明显,并且随着束腰半径的减小,高斯光束的形状也会发... 根据光在萨那芒特棱镜胶合介质层中的干涉效应,分析了萨那忙特棱镜对不同束腰半径单模高斯光束光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某一波长的入射光,束腰半径越小,光强分布受棱镜的影响越明显,并且随着束腰半径的减小,高斯光束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比较而言棱镜对透射o光的影响要大于e光,但从总体上看,当单模高斯光束束腰半径在(0.01 mm-1 mm)范围内取值时,棱镜无论对o光还是对e光光强的影响均小于1%,所以在要求不特别严格的应用中,可以忽略萨那忙特棱镜对单模高斯光束光强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学 偏光棱镜 高斯光束 透射光强 干涉
下载PDF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坚 李开禧 张利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3年第2期21-23,共3页
提出了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的一种基于连续化方法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这种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即节点柔性连接(或称半刚性连接),在本方法中同时也可考虑梁柱二阶效应的影响。明确了在进行钢框架—... 提出了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的一种基于连续化方法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这种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即节点柔性连接(或称半刚性连接),在本方法中同时也可考虑梁柱二阶效应的影响。明确了在进行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的计算分析时,应考虑节点柔性连接和梁柱效应。推导了考虑节点柔性连接和梁柱效应时,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层间抗侧刚度。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计算简便,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一混凝土 剪力墙 柔性连接 层间抗侧刚度 梁柱效应 高层建筑 混合结构
下载PDF
部分剪力连接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变形计算的积分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文彬 徐业愚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9-31,共3页
对曲率微分方程进行积分 ,建立部分剪力连接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变形精确计算方法 ,得出部分剪力连接简支组合梁的变形与剪力连接程度系数之间的关系与规律 ,公式简单。
关键词 部分剪力连接 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 变形 积分法
下载PDF
卷边PEC柱(弱轴)-钢梁组合框架层间抗震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冯进 包张君 +1 位作者 方有珍 王玉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9-316,共8页
为揭示新型卷边PEC柱(弱轴)-削弱截面钢梁组合框架结构的层间抗震机理,按1∶2缩尺比例设计制作1榀组合框架层间子结构试验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基于试验观察和数据整理,对试件结构的破坏过程与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刚度退化、... 为揭示新型卷边PEC柱(弱轴)-削弱截面钢梁组合框架结构的层间抗震机理,按1∶2缩尺比例设计制作1榀组合框架层间子结构试验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基于试验观察和数据整理,对试件结构的破坏过程与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与变形模式等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件结构最终破坏模式为梁端削弱截面处充分屈服形成塑性铰的理想塑性破坏机构;试件中间层推拉方向位移延性系数μu分别为3.91和3.97,层间最大等效黏滞阻尼系数(ζeq)max=0.359;试件结构侧移分布规律呈理想的倒三角弯剪型变形模式;试件结构在承载力下降到极限承载力的85%时,对应试件层间相对侧移大于4.9%,而节点转角最小值为0.366 rad,均超过大震层间侧移限值下限的1/30,表明试件具有良好的抗倒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PEC柱 削弱截面梁 组合框架层间子结构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抗震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