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elastic displacement ratio of low-to mid-rise BRBFs designed under variable levels of seismicity
1
作者 Hamdy Abou-Elfath Mostafa Ramada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763-775,共13页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BRBs)have shown their capability to provide building structures with stiffness,strength,and ductility.Estimating the seismic drifts of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frames(BRBFs)is an important...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BRBs)have shown their capability to provide building structures with stiffness,strength,and ductility.Estimating the seismic drifts of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frames(BRBFs)is an important design step to control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ral damage.In current practice of seismic design,the estimation of seismic drifts of BRBFs is performed by using empirical calculations that are independent upon either the type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or the design level of seismicity.In these empirical calculations,the seismic drifts are estimated by amplifying the reduced elastic drifts obtained under design lateral loading with a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factor(DAF).The value of DAF is considered equal to the product of the response modification factor R and the inelastic displacement ratioρ.The goal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to assess the value ofρfor low-to mid-rise BRBFs designed under low and high levels of seismicity.This goal has been achieved by conducting a series of elastic and ine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es pertaining to an ensemble of earthquake records on 3-,6-and 9-story BRBF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ρ-ratio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design seismic intensity and an increase in experienced inelasticity.The range ofρfor low seismicity designs ranges from 0.63 to 0.9,while for high seismicity designs this range stretches from 0.83 to 1.29.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onsideration of a generalρ-ratio of 1.0 is a reasonable estimation for the design of the BRBF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factor inelastic displacement ratio SEISMICITY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seismic drift seismic design
下载PDF
Combined Effect of Concept Drift and Class Imbalance on Model Performance During Stream Classification
2
作者 Abdul Sattar Palli Jafreezal Jaafar +3 位作者 Manzoor Ahmed Hashmani Heitor Murilo Gomes Aeshah Alsughayyir Abdul Rehman Gilal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3年第4期1827-1845,共19页
Every application in a smart city environment like the smart grid,health monitoring,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generates non-stationary datastreams. Due to such nature,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data changes over... Every application in a smart city environment like the smart grid,health monitoring,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generates non-stationary datastreams. Due to such nature,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data changes overtime, leading to class imbalance and concept drift issues. Both these issuescause mode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Most of the current work has beenfocused on developing an ensemble strategy by training a new classifier on thelatest data to resolve the issue. These techniques suffer while training the newclassifier if the data is imbalanced. Also, the class imbalance ratio may changegreatly from one input stream to another, making the problem more complex.The existing solutions proposed for addressing the combined issue of classimbalance and concept drift are lacking in understating of correlation of oneproblem with the other. This work studi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ceptdrift and class imbalance ratio and then demonstrates how changes in classimbalance ratio along with concept drift affect the classifier’s performance.We analyzed the effect of both the issues on minority and majority classesindividually. To do this, 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on benchmark datasetsusing state-of-the-art classifiers especially designed for data stream classification.Precision, recall, F1 score, and geometric mean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performance. Our findings show that when both class imbalance and conceptdrift problems occur together the performance can decrease up to 15%. Our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imbalance ratio can cause a 10% to15% decrease in the precision scores of both minority and majority classes.The study findings may help in designing intelligent and adaptive solutionsthat can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non-stationary data streams like conceptdrift and class imbal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FICATION data streams class imbalance concept drift class imbalance ratio
下载PDF
不同性能水平下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位移角限值研究
3
作者 孙传智 缪长青 +3 位作者 董勃 李爱群 高立 庄美玲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2,共13页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位移角限值研究,对于推广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17根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和3根HRB400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其抗震性能。与HRB400钢筋混凝土柱相...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位移角限值研究,对于推广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17根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和3根HRB400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其抗震性能。与HRB400钢筋混凝土柱相比,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的形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试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将基于Kunnath损伤模型计算的损伤指数与试验中测量的损伤指数范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Kunnath损伤模型可以准确计算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指标。根据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特点,以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作为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性能水平控制点。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将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性能水平划分为5个性能水平,即正常使用、暂时使用、修复后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性能水平。结合参考文献中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数据,对65个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各特征点的位移角进行了相对频率统计分析,得到了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在暂时使用、修复后使用和接近倒塌3个性能水平下具有超过90%安全保证率的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150、1/80和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Pa级高强钢筋 抗震性能 损伤指数 性能水平 位移角限值
下载PDF
震后RC桥墩竖向承载力最优工程需求参数的选取方法
4
作者 董慧慧 马睿 +1 位作者 韩强 杜修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0,共12页
桥墩结构的震后竖向承载力是评估梁式桥梁震后通行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其难以测量。为了快速定量地评估桥梁结构的震后通行能力,对评估梁式桥梁结构震后竖向承载力的最优工程需求参数(EDP)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选取与墩柱残余侧移和损... 桥墩结构的震后竖向承载力是评估梁式桥梁震后通行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其难以测量。为了快速定量地评估桥梁结构的震后通行能力,对评估梁式桥梁结构震后竖向承载力的最优工程需求参数(EDP)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选取与墩柱残余侧移和损伤相关的5个EDPs,通过对考虑了材料不确定性的RC桥墩进行Pushover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5个EDPs,进一步对震后的桥墩进行Pushdown分析获取震后竖向承载力。然后采用回归模型对所选EDPs与震后竖向承载力损失比的关系曲线进行回归分析,选取竖向承载力损失比关系曲线的最优回归模型为在ln(x)-y坐标系中的正态累积函数模型,进一步通过最优EDP评价准则对评估竖向承载力损失比的5个EDPs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当考虑震后可计算性时,峰值侧移率最优;当考虑震后可测性时,残余侧移率最优;当考虑余震时,改进的Park-Ang指标最优。通过选取的最优EDP可以建立桥梁结构功能指标与抗震性能指标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桥梁结构的抗震韧性评估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震后通行能力 竖向承载力损失 最优EDP 残余侧移率 损伤程度
下载PDF
主余震序列作用对剪力墙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5
作者 曾庆立 管民生 +1 位作者 王森 杜宏彪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为了研究主余震序列作用对高层剪力墙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某超高层作为研究基础建立了其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选取10个真实主余震序列作用事件,构造了14条主余震序列作用作为输入的地震荷载;以PGA、PGV、PGA/PGV... 为了研究主余震序列作用对高层剪力墙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某超高层作为研究基础建立了其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选取10个真实主余震序列作用事件,构造了14条主余震序列作用作为输入的地震荷载;以PGA、PGV、PGA/PGV等作为表征地震动强度的指标,计算了结构在主余震序列作用及仅主震作用下的结构塑性耗能、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的增量损伤比及Karl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结构塑性耗能及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特点和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增量损伤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主余震序列作用加剧了结构损伤,其塑性耗能增量平均达24%~28%;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结构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少。基于塑性耗能的结构主余震增量损伤比与PGV、SED、SI等速度相关的地震动强度表征指标均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可考虑作为选择和调整主余震序列作用地震波的指标;基于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结构主余震增量损伤比则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剪力墙结构 动力响应 主余震序列作用 塑性耗能 残余层间位移角
下载PDF
某388m超高层建筑的侧移刚度与整体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侯悦琪 刘洺辰 段小廿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9,共10页
通过某带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加强层的边筒-周边框架体系超高层结构工程设计实例,讨论了高层建筑结构侧移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指出在计算结构侧移刚度时应考虑楼板面内有限刚度、地下室结构构件变形、混凝土抗侧向力结构构件开裂... 通过某带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加强层的边筒-周边框架体系超高层结构工程设计实例,讨论了高层建筑结构侧移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指出在计算结构侧移刚度时应考虑楼板面内有限刚度、地下室结构构件变形、混凝土抗侧向力结构构件开裂刚度折减及二阶效应,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构侧移变形和最低阶整体屈曲荷载因子。提出了利用弯矩-曲率分析方法,并根据构件实际受力状态,迭代计算混凝土抗侧向力结构构件的开裂刚度折减系数。比较了中国、欧盟及美国规范关于整体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提出在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时,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从而准确评估二阶效应。讨论了高层建筑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取值,并介绍了美国规范对层间位移角的计算方法和限值的建议。详细论述了当前中国规程中关于侧移刚度分析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侧移刚度 层间位移角限值 开裂刚度 弯矩-曲率分析方法 整体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8.5度设防区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季静 林浩宇 +2 位作者 付豪 吴梓楠 韩小雷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1-259,共9页
为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抗震设防高烈度区设计的结构竖向构件多,截面尺寸大,影响建筑使用空间。控制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除满足舒适度、装饰结构和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的需求外,主要目的是确保结构大震不倒。根据新... 为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抗震设防高烈度区设计的结构竖向构件多,截面尺寸大,影响建筑使用空间。控制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除满足舒适度、装饰结构和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的需求外,主要目的是确保结构大震不倒。根据新疆喀什地区(8.5度设防)128条强震地震动和当地实际工程,参照现行不同规范对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规定,以层间位移角和高度为控制参数,设计6个剪力墙结构模型,采用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6个剪力墙结构在8.5度大震作用下均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且在两倍大震作用下具有合理的屈服耗能机制。建议小震作用下新疆喀什地区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放松至1/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区 剪力墙结构 层间位移角限值 构件变形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横向激励下附加SCEB双柱式桥墩结构易损性分析
8
作者 董慧慧 李辉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2-546,共15页
为了研究桥墩结构的震后功能可恢复性,针对附加自复位耗能支撑(self-centering energy dissipation braces,SCEB)双柱式桥墩结构进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采用最大侧移率和残余侧移率作为性能指标,系统探讨其在近场脉... 为了研究桥墩结构的震后功能可恢复性,针对附加自复位耗能支撑(self-centering energy dissipation braces,SCEB)双柱式桥墩结构进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采用最大侧移率和残余侧移率作为性能指标,系统探讨其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为了对比分析,同时选取60条远场无脉冲型地震动记录对附加SCEB桥墩结构进行了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震作用下,SCEB仅为桥墩结构提供刚度和承载力,在大震作用下还可提供耗能能力,同时可以提供良好的自复位能力;附加SCEB可有效降低桥墩结构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最大侧移率和残余侧移率),特别是残余侧移率;附加SCEB桥墩结构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大于远场无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自复位耗能支撑可有效减小桥墩结构的失效概率,提高桥墩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 自复位耗能支撑 双柱式桥墩 最大侧移率 残余侧移率 易损性分析
下载PDF
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对6层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王飞 张郁山 +1 位作者 尤红兵 赵凤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9-820,共12页
深入揭示地震动峰值特性影响是推进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的有效手段。地震动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特性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尚需要探索。本文基于窄带时程叠加方法,人工合成具有相同加速度反应谱但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不同的4个序... 深入揭示地震动峰值特性影响是推进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的有效手段。地震动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特性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尚需要探索。本文基于窄带时程叠加方法,人工合成具有相同加速度反应谱但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不同的4个序列地震动时程。其中第1、2序列地震动峰值速度为0.20 m/s,峰值位移分别为0.20 dm和0.40 dm,而第3、4序列地震动峰值位移为0.30 dm,峰值速度分别为0.15 m/s和0.30 m/s。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标定至400 cm/s2和800 cm/s^(2),并以此作为输入开展建设地震观测系统的6层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使得结构发生不同弹塑性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在不同序列地震动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和延性系数等结构工程需求参数差别,探索峰值位移和峰值速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在非线性反应阶段后,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延性系数的变异系数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增加而增大,地震动峰值特性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延性系数等参数有一定影响,影响幅度随输入地震动增加而增大,且峰值速度较峰值位移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进行结构设计地震动参数选取时,应重视地震动速度和位移峰值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速度 峰值位移 弹塑性地震反应 层间位移角 延性系数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墩损伤量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章亮 魏标 +1 位作者 蒋丽忠 李姗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8,共9页
高速铁路桥墩的损伤判定及其量化是评估整个高速铁路桥梁损伤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根据抗震性能目标定义了高速铁路桥墩的损伤等级。其次,选取墩顶飘移比作为损伤指标,通过统计大量符合高速铁路桥墩特征的低配筋实心和空心桥墩拟静力... 高速铁路桥墩的损伤判定及其量化是评估整个高速铁路桥梁损伤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根据抗震性能目标定义了高速铁路桥墩的损伤等级。其次,选取墩顶飘移比作为损伤指标,通过统计大量符合高速铁路桥墩特征的低配筋实心和空心桥墩拟静力试验数据,获得了不同损伤等级下的墩顶飘移比分布及不同保证率对应的墩顶飘移比限值。最后,统计振动台试验结果初步确定了墩顶飘移比作为损伤指标用的保证率,同时对比非统计样本的桥墩抗震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所提损伤指标量化值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低配筋实心桥墩和空心桥墩墩顶飘移比大致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和正态分布;建议分别采用90%和95%保证率的墩顶飘移比限值量化高速铁路实心桥墩和空心桥墩的地震损伤;所提出的高速铁路桥墩损伤指标准确、合理且计算简便,可以供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梁损伤评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墩 损伤指标 墩顶飘移比 保证率
下载PDF
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閤东东 安楠 +3 位作者 刘谦敏 苗启松 陈曦 钱永熹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4,共9页
针对传统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薄弱层控制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结构最大层间变形控制和薄弱层控制双重需求的并联式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相比于已有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具有刚度和耗能能力利用率高的优点。基于某钢框架-... 针对传统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薄弱层控制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结构最大层间变形控制和薄弱层控制双重需求的并联式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相比于已有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具有刚度和耗能能力利用率高的优点。基于某钢框架-支撑原型结构,设计了2个传统屈曲约束支撑案例和3个新型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案例,通过对比各案例的关键地震响应,明确了新型支撑的结构最大变形控制效果和薄弱层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相比于屈曲约束支撑,新型支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峰值可降低6.2%~21.6%;表征薄弱层损伤集中程度的层间位移角集中系数分别由1.54和1.51最低降至1.29,绝大部分楼层具有了相近的位移角,且小于屈曲约束支撑结构,表明新型支撑引导了薄弱层的迁移,显著减轻了结构变形损伤集中问题。本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为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地震响应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 最大层间位移角控制 薄弱层控制 钢框架-支撑结构
下载PDF
基于抗震韧性的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成彪 彭有开 吴徽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3,共7页
为解决大震后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残余位移较大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抗震韧性的思想,对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和震后可修复性。以... 为解决大震后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残余位移较大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抗震韧性的思想,对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和震后可修复性。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和基于抗震韧性的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对其进行抗震设计,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的结构抗震性能和抗倒塌易损性。结果表明:大震下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最大残余位移角为1/15,超过《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中建议的可修复范围限值1/200;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最大残余位移角为1/207,处于可修复范围,且倒塌概率远低于10%,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对于实现建筑震后快速修复或继续使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防屈曲支撑 功能可恢复 抗震韧性 残余位移角 易损性
下载PDF
既有框架结构隔震改造后体系稳定性与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巧智 包超 +3 位作者 马肖彤 曹纪兴 谭伏波 高宁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1,共9页
针对隔震改造后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与地下室下支柱组成的串联隔震体系的地震稳定性问题,采用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将叠层橡胶支座简化为一种具有水平刚度和抗弯刚度的特殊铰支座,RC柱简化为弯曲型竖杆,建立橡胶支座和RC... 针对隔震改造后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与地下室下支柱组成的串联隔震体系的地震稳定性问题,采用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将叠层橡胶支座简化为一种具有水平刚度和抗弯刚度的特殊铰支座,RC柱简化为弯曲型竖杆,建立橡胶支座和RC柱串联隔震体系的理论模型,推导地下室下支柱的临界承载力方程;通过实际案例求解出该串联隔震体系的临界承载力具体表达式,并对典型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下支柱截面尺寸不同的6种柱顶隔震模型,对下支柱柱顶、隔震支座、下支柱与隔震支座串联后整体位移响应以及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推导的临界承载力表达式变化规律与柱顶隔震设计模型数值模拟相一致;下支柱截面增大对上部结构和隔震支座的动力响应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可以明显减小下支柱的位移;在既有建筑隔震改造实际工程中,增加下支柱的截面尺寸是保证下部结构的抗震能力高于上部结构既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实际工程中截面增量普遍较大且偏于保守,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支柱 串联隔震体系 临界承载力 位移响应 层间位移角
下载PDF
深圳恒裕后海金融中心B、C塔超大高宽比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森 魏琏 +3 位作者 刘冠伟 许璇 曾庆立 林旭新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0-25,共6页
深圳恒裕后海金融中心B、C塔楼结构高宽比接近11,核心筒高宽比接近35,为沿海地区高宽比超大的超高层建筑。根据场地周边环境,合理确定了塔楼不同方向的地面粗糙度类别,得到了更准确的风荷载值。针对超大高宽比引起结构刚度弱的特点,选... 深圳恒裕后海金融中心B、C塔楼结构高宽比接近11,核心筒高宽比接近35,为沿海地区高宽比超大的超高层建筑。根据场地周边环境,合理确定了塔楼不同方向的地面粗糙度类别,得到了更准确的风荷载值。针对超大高宽比引起结构刚度弱的特点,选择受力合理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并在不同避难层设置伸臂桁架加强层或黏滞阻尼器,以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或附加阻尼。由于场地岩层埋深很深,确定采用后注浆工艺的旋挖成孔灌注桩基础。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放松了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楼层位移角限值,但确保结构构件承载力及抗震安全性满足要求。同时对阻尼器设置、加强层方案及高含钢率的型钢混凝土柱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超大高宽比 框架-核心筒结构 层间位移角 黏滞阻尼器 伸臂桁架加强层
下载PDF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摄影测量位移噪声的限值要求
15
作者 高文俊 赵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69-176,共8页
在振动台试验中,摄影测量所得数据中的噪声会造成测量误差,过大的噪声会导致测量数据无法合理反映模型结构在模拟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反应。针对振动台试验中摄影测量的位移噪声以及相关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对摄影测量的噪声数据进行分析,获... 在振动台试验中,摄影测量所得数据中的噪声会造成测量误差,过大的噪声会导致测量数据无法合理反映模型结构在模拟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反应。针对振动台试验中摄影测量的位移噪声以及相关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对摄影测量的噪声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该噪声信号的基本统计参数与低频段的显著分布范围(0~5 Hz)。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噪声信号的方差与标准差对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层间位移角四种结构反应的测量误差进行估计,推导结果表明:在有限差分法所得速度与加速度结果中,噪声的标准差被分别放大了f_(s)倍与f■倍(f_(s)为采样频率)。最后,结合常用的振动台试验参数,对摄影测量位移噪声的范围给出限值要求,为振动台试验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与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误差分析 层间位移角 加速度 振动台试验 摄影测量
下载PDF
一种高电源抑制比低温漂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
16
作者 钱星 蒋品群 +2 位作者 宋树祥 岑明灿 蔡超波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10-1916,共7页
针对传统带隙基准电压源温度系数大、电源抑制比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温漂高电源抑制比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将具有二阶温度项的亚阈值状态NMOS管漏电流转化为电压,以消除输出支路三极管的二阶温度项,实现二阶温度补偿;增加了一个前置的... 针对传统带隙基准电压源温度系数大、电源抑制比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温漂高电源抑制比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将具有二阶温度项的亚阈值状态NMOS管漏电流转化为电压,以消除输出支路三极管的二阶温度项,实现二阶温度补偿;增加了一个前置的新型预稳压电路,以提高基准源的电源抑制能力。SMIC 180 nm CMOS工艺下的后仿真结果表明,当供电电压为3.3 V时,在-40~140℃,温度系数为3.05×10-6/℃;在低于1 kHz的频率范围内,电源电压抑制比(PSRR)为-105 dB,整体静态电流仅为32μ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基准电压源 预稳压 亚阈值曲率补偿 高电源抑制比 低温漂
下载PDF
考虑残余变形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17
作者 魏世龙 韩建平 黄林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6,共11页
震后残余变形对于工程结构震后损伤和可修复性能的评价至关重要。首先,选取790条地震动记录对一个5层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线性回归得出结构各损伤状态(性能水平)与残余层间位移角的量化关系;然后,分别对一个8层和一... 震后残余变形对于工程结构震后损伤和可修复性能的评价至关重要。首先,选取790条地震动记录对一个5层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线性回归得出结构各损伤状态(性能水平)与残余层间位移角的量化关系;然后,分别对一个8层和一个11层RC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研究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两种损伤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后,对8层和11层结构分别进行基于两种损伤指标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残余层间位移角与最大层间位移角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所得残余层间位移角无明显差异性,同样以残余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所得最大层间位移角也无明显差异性;以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为损伤控制指标,各损伤状态下50%超越概率对应的谱加速度Sa(T1,5%)无明显偏差;以规范给出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损伤控制指标相对文章提出的残余层间位移角较为保守。因此,将残余层间位移角作为性能指标的研究对于基于层间位移角的震后结构性能评估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层间位移角 地震易损性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损伤指标 性能水平
下载PDF
Controlling interstory drift ratio profiles via topology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18
作者 Wenjun GAO Xilin LU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165-178,共14页
An approach to control the profiles of interstory drift ratios along the height of building structures via topology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herein.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volves solving ... An approach to control the profiles of interstory drift ratios along the height of building structures via topology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herein.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volves solving a min-max optimization problem to suppress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rift ratio among all stories.Two formulations are suggested:one inherits the bound formulation and the other utilizes a p-norm function to aggregate all individual interstory drift ratios.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an shape the interstory drift ratio profiles into inverted triangular or quadratic patterns because it realizes profile control using a group of shape weight coefficients.The proposed formulations are validated via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amples.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two formulations is clear.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show the optimal structur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rstory drift ratios under different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story drift ratio aggregation function bound formulation min-max problem topology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地震动持时对RC框架结构损伤指标影响研究
19
作者 刘俊 公茂盛 赵一男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18-723,共6页
如何准确考虑地震动持时对结构地震反应及性态的影响,是目前地震工程领域重要热点课题之一。为了研究地震动持时对结构不同反应指标的定量影响,本文首先基于目标谱匹配,得到了频谱相同但持时不同的长、短持时地震动记录各100条,然后基于... 如何准确考虑地震动持时对结构地震反应及性态的影响,是目前地震工程领域重要热点课题之一。为了研究地震动持时对结构不同反应指标的定量影响,本文首先基于目标谱匹配,得到了频谱相同但持时不同的长、短持时地震动记录各100条,然后基于OpenSees软件,建立了一个6层RC框架结构模型,并以长、短持时两组地震动为输入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地震动持时对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滞回耗能及损伤指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动持时对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影响不大,但对结构的滞回耗能和损伤指数影响很大,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滞回耗能是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2.8倍左右,而损伤指数最大则为1.9倍,说明地震动持时对结构不同类型反应参数影响程度差别较大。本文结果和结论可供结构抗震设计、时程分析及性能评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地震动持时 最大层间位移角 滞回耗能 损伤指数
下载PDF
Room-temperature degradation of o-xylene in simulated air using an online-regenerable plasma-catalysis reactor with low amounts of nanosized noble metals on Co_(3)O_(4)
20
作者 狄书成 徐家成 +8 位作者 姚水良 李晶 吴祖良 高尔豪 朱佳丽 戴连欣 刘卫华 张补河 张峻维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26-36,共11页
The plasma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xylene in simulated air was improved by loading low amounts of Pt,Pd,or Au onto Co_(3)O_(4).At room temperature,o-xylene conversion and CO_(x)selectivity using a0.1 wt%Pt/Co_(3)O_... The plasma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xylene in simulated air was improved by loading low amounts of Pt,Pd,or Au onto Co_(3)O_(4).At room temperature,o-xylene conversion and CO_(x)selectivity using a0.1 wt%Pt/Co_(3)O_(4)catalyst reached 98.9%and 80%,and the energy efficiency was at the top level in comparison with values in the literature.A stable o-xylene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could be obtained by online regenerating the heat-insulated reactor with a high energy density.After characteriza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loading of nanosized Pt not only increased the Co^(3+)/Co^(2+)ratio,where the Co^(3+)benefitted the form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but also conduced Pt^(0)to oxygen activation,resulting in effective promotion of complete o-xylene oxidation.Operando plasma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demonstrated the complete o-xylene oxidation and proved that Pt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complete oxidation of o-xyl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zed Pt Co_(3)O_(4) 0-xylene degradation operando plasma driftS Co^(3+)/Co^(2+)rati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