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Estimation of Term Structure of Interbank Rates in China
1
作者 闵晓平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6年第3期285-290,共6页
Nelson-Siegel model ( NS model) and 2 extended NS models were compared by using daily interbank government bond data Based on the grouping of bonds according to the residual term to maturity, the empirical research ... Nelson-Siegel model ( NS model) and 2 extended NS models were compared by using daily interbank government bond data Based on the grouping of bonds according to the residual term to maturity, the empirical research proceeded with in-sample and outof-sample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3 models are almost equivalent in estimating interbank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Within the term to maturities between 0 and 7 years, the gap of the absolute errors of the 3 models between in-sample and out-of-sample is smRller than 0.2 Yuan, and the absolute values of the in-sample and out-of-sample errors are smaller than 0. 1 Yuan, so the estimation is credible. Within the term to maturities between 7 and 20 years, the gap of the absolute errors of the 3 models between in-sample and out-of-sample is larger than 0.4 Yuan, and the absolute values of the in-sample and out-of-sample errors are larger than 1.0 Yuan, so the estimation is incred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bank bond market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ESTIMATION
下载PDF
宏观审慎政策能否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2
作者 顾海峰 黄娟娟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8,共14页
选取2010—2020年中国225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相对于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宏观审慎政策对股份制银... 选取2010—2020年中国225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相对于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宏观审慎政策对股份制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更大。(2)同业负债、贷款集中度及杠杆率在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中承担着多重中介作用,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降低银行同业负债、贷款集中度及杠杆率渠道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宏观审慎政策—同业负债/贷款集中度/杠杆率—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均有效。(3)跨境资本流入对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跨境资本流入规模增大会减弱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4)银行家信心对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银行家信心提升会减弱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该成果将为提升宏观审慎监管效率及防控中国银行业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银行风险承担 同业负债 贷款集中度 杠杆率
下载PD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mpacts on Money and Stock Markets
3
作者 Fang Fang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on both the money market and stock markets,assuming that non-policy variables would not respond contemporaneously to changes in policy variables.Monetary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on both the money market and stock markets,assuming that non-policy variables would not respond contemporaneously to changes in policy variables.Monetary policy adjustments are swiftly observed in money markets and gradually extend to the stock market.The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shocks using three primary instruments:interest rate policy,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and open market operations.Monthly data from 2007 to 2013 were analyzed using vector error correction(VEC)models.The findings suggest a likely presence of long-lasting and stable relationships among monetary policy,the money market,and stock markets.This research hold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policymakers,particularly in managing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fluctuation risks linked to high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aiming to achieve autonomy in monetary policy and formulate effective monetary strategies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oney market Chinese stocks market Monetary policy 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SHIBOR)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s
下载PDF
中国—东盟区域流动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疫情冲击及RCEP生效视角
4
作者 莫国莉 于学增 谭春枝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89,共20页
自2018至2023年,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遭遇了疫情冲击,但同时获得了贸易规模升级、RCEP协议生效的发展成果,经济金融的“同频”效应加强。文章从流动性风险视角运用Vine-Copula类模型来研究该区域流动性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 自2018至2023年,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遭遇了疫情冲击,但同时获得了贸易规模升级、RCEP协议生效的发展成果,经济金融的“同频”效应加强。文章从流动性风险视角运用Vine-Copula类模型来研究该区域流动性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采用R-Vine-Copula模型及设计的流动性风险指标,较好地刻画了该区域2018—2023年期间流动性风险溢出状况,还揭示了影响风险变动的主要因素;(2)2018—2020年初疫情发生前、疫情发生后至2022年初RCEP协议生效前、RCEP生效后这三个阶段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各不相同:疫情发生前区域的整体流动性风险值在三个阶段中最低;疫情期间整体溢出效率最低且整体流动性风险值处于最高位,2022年后整体流动性风险值由于俄乌冲突与疫情反扑等内外部因素冲击未能回落到2018—2020年初状态,而整体溢出效应却达历史新高;(3) RCEP协议在带来更加紧密经济金融合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区域流动性风险整体溢出效应,但各国间的溢出关系从负向溢出更多地变为正向溢出,中国—东盟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在逐渐代替竞争关系。论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东盟区域流动性风险溢出问题的研究成果,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出的“流动性竞争”理论概念为研究金融风险溢出问题开辟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流动性风险 拆借利率 Vine-Copula
下载PDF
流动性供给、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流动性分层
5
作者 王妍 林思涵 王继红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2,共15页
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微观结构出发,基于整合的同业存单发行数据、信贷收支数据以及财务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间市场融资流动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而分析中央银行流动性供给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层的影响。... 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微观结构出发,基于整合的同业存单发行数据、信贷收支数据以及财务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间市场融资流动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而分析中央银行流动性供给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常备借贷便利提供的短期流动性供给可能会提升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引发流动性分层问题,在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后,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常备借贷便利工具引发流动性分层的主要原因是不完全融资可得性导致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差异。因而,可将央行流动性供给和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总量和结构变化纳入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以预防流动性集中投放引发的流动性分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供给 资产配置结构 同业存单 流动性分层
下载PDF
宏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侯垚鑫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2-74,共13页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通过隐匿信贷资产规避微观审慎监管,而宏观审慎监管在理论上能够防止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宏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进行监管套利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搜集商业银...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通过隐匿信贷资产规避微观审慎监管,而宏观审慎监管在理论上能够防止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宏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进行监管套利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搜集商业银行财务数据构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指标及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压力指标,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变动刻画其监管套利行为。首先,分析了微观审慎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的影响;其次,在模型中加入宏观审慎监管压力指标,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监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规避监管,但针对同业业务的资金拆出方和资金拆入方的政策效果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监管套利
下载PDF
预期信用损失与同业业务:基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检验
7
作者 赖金露 《经济管理学刊(中英文版)》 2024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自2013年新的资本监管办法实行以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实施监管套利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商业银行系统资金大量空转,“脱实向虚”现象十分显著。另一方面,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减值开始采用预... 自2013年新的资本监管办法实行以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实施监管套利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商业银行系统资金大量空转,“脱实向虚”现象十分显著。另一方面,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减值开始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与原有的已发生模型相比较,新的减值办法计提范围更加广泛、考虑减值的时间跨度更长,因此计提减值的规模也更大。以此为背景,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角度,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采用如何影响同业业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同业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以及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随后,本文以2013年至2020年我国A股及H股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GMM的估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同业负债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呈现负向效应,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冲该效应,而基于当前数据的同业资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预期信用损失与同业资产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的研究补充和丰富了资产减值损失、同业业务等领域的研究文献,对我国“脱实向虚”现象的进一步治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业业务 预期信用损失 风险承担 商业银行
下载PDF
危机时接管银行的选择与比较--基于银行间市场复杂网络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若微 周萌 +1 位作者 丁鑫 步亦趋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共7页
根据2021年我国银行间市场相关数据,构建复杂网络模型研究银行间风险传染路径,比较接管银行的两种现实选择,并运用仿真模拟考量风险管理效果。研究表明:选择与危机银行拥有较多连锁债务关系的银行进行接管,比选择市场上活跃度较高的银... 根据2021年我国银行间市场相关数据,构建复杂网络模型研究银行间风险传染路径,比较接管银行的两种现实选择,并运用仿真模拟考量风险管理效果。研究表明:选择与危机银行拥有较多连锁债务关系的银行进行接管,比选择市场上活跃度较高的银行进行接管,其效果更优,可显著降低银行间市场的风险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管银行 复杂网络 风险管理 银行间市场
下载PDF
银行竞争有助于化解系统性风险吗——基于僵尸企业贷款、同业业务及私人部门存款渠道 被引量:2
9
作者 顾海峰 卞雨晨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33,共21页
银行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业全局安全。本文从僵尸企业贷款、同业业务及私人部门存款视角对银行竞争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理论诠释,在此基础上,选取2011—2020年中国32家A股上市银行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 银行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业全局安全。本文从僵尸企业贷款、同业业务及私人部门存款视角对银行竞争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理论诠释,在此基础上,选取2011—2020年中国32家A股上市银行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银行竞争会通过缩减僵尸企业贷款规模、同业业务规模及降低私人部门存款占比而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错配水平并提升资本充足率,由此控制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这种控制作用仅存在于非国有银行部门。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力度提高与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增强银行竞争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上升会减弱银行竞争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该成果为“竞争-稳定”理论提供了证据支持,并对防范和化解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政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竞争 银行系统性风险 僵尸企业贷款 同业业务 私人部门存款
下载PDF
银行流动性创造与系统性风险——基于同业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晔 陈珏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2,共11页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期间中国上市银行数据,在现有研究关于中国银行流动性创造对系统性风险存在U型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将流动性创造拆分成同业和非同业两个部分,补充了流动性创造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创...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期间中国上市银行数据,在现有研究关于中国银行流动性创造对系统性风险存在U型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将流动性创造拆分成同业和非同业两个部分,补充了流动性创造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创造较多的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较大。从结构来看,流动性创造的系统性风险效应基本来源于同业流动性创造。影响机制表现为流动性创造加剧银行的个体风险,而同业流动性创造会同时增加银行的个体风险与系统关联度。基于2017年流动性创造骤减典型事实的分析发现,强监管政策能够抑制银行过多的流动性创造,起到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效果。研究还发现流动性创造的风险效应在规模较小、同业参与程度较高和盈利水平较高的银行中更为明显。当经济增速放缓、股票市场动荡时,该效应相应增强;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能够缓解流动性创造的风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创造 系统性风险 同业业务 强监管
下载PDF
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是否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海峰 朱慧萍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8-76,共9页
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177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1)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股份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 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177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1)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股份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流动性创造的抑制力度更大。资管新规的实施有助于减缓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抑制力度。(2)同业业务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主要通过降低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渠道来抑制银行流动性创造。(3)区分同业业务类型的渠道检验表明,相对于新兴同业业务渠道,传统同业业务渠道的中介效应占比更大,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更易通过传统同业业务渠道来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为提升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监管效率及防控流动性创造维度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银行金融机构 影子贷款 银行流动性创造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下载PDF
资产支持证券对银行同业拆借替代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晟 李晓宇 《金融理论探索》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新冠肺炎疫情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少有涉及。本文从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资产支持证券和同业业务入手,使用2015—2020年A股41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新冠肺炎疫情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少有涉及。本文从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资产支持证券和同业业务入手,使用2015—2020年A股41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同业业务存在替代效应,并验证出在中小型、存贷比低、成本收入比高的商业银行中这种效应更显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显著地降低了商业银行对同业业务的使用,提高了商业银行资产支持证券对同业资产的替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流动性 同业拆借 替代效应
下载PDF
流动性创造、市场利率预期与银行利率动态调整
13
作者 陆军 黄嘉 《管理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35,共24页
在银行体系局部流动性问题频发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把握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是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研究了流动性创造如何影响银行利率对市场利率及其预期的动态调整,并考虑了忽略... 在银行体系局部流动性问题频发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把握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是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研究了流动性创造如何影响银行利率对市场利率及其预期的动态调整,并考虑了忽略预期市场利率可能产生的遗漏变量问题.研究发现:1)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具有负向的影响,且考虑流动性创造后市场利率对存款利率的传导相对较低.2)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市场利率对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传导不够顺畅.3)预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利率的短期传导,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市场利率的长期传导,尤其是对于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言.4)在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制中,同业拆借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市场利率异质性传导的原因在于流动性创造在同业市场中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效应.基于此,建议从实现存款利率并轨、提高中小银行同业市场参与度、加强预期管理着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货币政策跨周期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利率 市场利率预期 流动性创造 同业拆借
下载PDF
基于DebtRank算法的银行系统性风险仿真研究
14
作者 范宏 庞琮远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6-261,共6页
银行系统性风险是指一个或几个重要银行机构的违约通过银行网络引起的大范围的银行机构违约风险。目前,大部分的学者通过单一渠道来仿真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而且以银行倒闭的数量来判定银行系统性风险,但是,现实世界中,发生银行倒闭的... 银行系统性风险是指一个或几个重要银行机构的违约通过银行网络引起的大范围的银行机构违约风险。目前,大部分的学者通过单一渠道来仿真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而且以银行倒闭的数量来判定银行系统性风险,但是,现实世界中,发生银行倒闭的事件很少,很难用银行倒闭的数量来判定银行系统性风险。而债务等级法的判定,不需要有银行倒闭,就可以用来衡量整个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但是目前,采用债务等级法(DebtRank)来判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还缺乏。另外针对双渠道传染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也少见。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构建双渠道传染模型,然后基于DebtRank算法构建银行系统的债务等级,利用银行系统的债务等级评判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研究杠杆、平均连接度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杠杆和平均连接度对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有较大影响;杠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单调增加的作用,且直接传染渠道占优下作用更大;平均连接度对间接传染渠道占优下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单调增加的作用,而直接传染渠道占优下只有当其较小时才具有单调增加的作用,当平均连接度较大时,反而是单调减少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传染渠道之间存在一个(杠杆和连接度的)阈值,随着平均连接度的增大,阈值会在更大的杠杆下产生;同样的,随着杠杆的增大,阈值需要在更大的平均连接度下产生。上述研究可以为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等级 杠杆 平均连接度 同业拆借 共同持有资产
下载PDF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控制权转移与信用利差
15
作者 周少甫 叶宁 《经济与管理》 2023年第4期61-71,共11页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数据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导致公司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信用利差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关系只存在于东部沿...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数据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导致公司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信用利差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关系只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较高和管理层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通过对公司信息环境质量组和低掏空组的验证,排除了信息假说和掏空假说,验证了控制权转移风险假说的唯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债务融资工具 银行间债券市场 控制权转移风险
下载PDF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间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AS-MVMQ-CAViaR模型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白雪 吴影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4-72,共9页
基于非对称多元分位数条件自回归在险价值模型(即AS-MVMQ-CAViaR模型),对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间存在着风险互溢效应,商业银行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排序为信托>其他金融... 基于非对称多元分位数条件自回归在险价值模型(即AS-MVMQ-CAViaR模型),对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间存在着风险互溢效应,商业银行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排序为信托>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排序为其他金融机构>信托,证券类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是弱效应;负向市场冲击对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要高于正向市场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业业务 银信合作 银证合作 AS-MVMQ-CAViaR模型
下载PDF
考虑网络结构的影子银行与银行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弘杰 范宏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探讨网络结构与影子银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复杂网络和演变的资产负债表模型,引入影子银行,构建考虑不同银行间网络结构的动态银行间网络系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是风险传染的主要载体,带有影子银行的银行系统性风... 为探讨网络结构与影子银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复杂网络和演变的资产负债表模型,引入影子银行,构建考虑不同银行间网络结构的动态银行间网络系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是风险传染的主要载体,带有影子银行的银行系统性风险较高且其与银行间网络结构密切相关;相对集中的无标度和小世界网络更容易传播风险,分散的随机网络可以缓解风险传染,但过强的外部冲击会使缓解作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银行间网络结构 风险传染 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的同业溢出效应——基于投资者关注视角的SDM模型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顺平 朱顺和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1,共10页
投资者关注造成的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变化具有明显的同业溢出效应。本文创新性地将空间计量模型引入上市公司研究,使用2017年1月—2021年12月33个门类共899家上市公司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投资者关注对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的... 投资者关注造成的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变化具有明显的同业溢出效应。本文创新性地将空间计量模型引入上市公司研究,使用2017年1月—2021年12月33个门类共899家上市公司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投资者关注对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的同业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同业自相关特征;投资者关注对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具有正向影响,且存在显著的同业溢出效应;机构持股比例越高,投资者关注引起的股票自身流动性和价格波动就越容易受到抑制,却显著促进了同业其他公司投资者关注与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的关系。此外,后疫情时代抑制了投资者关注与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的关系,也抑制了股票流动性和价格波动的同业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流动性 股价波动 行为金融 同业溢出 空间计量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同业业务中介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宗杰 张水平 强子玲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5-32,共8页
我国正处在数字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革期,传统金融与数字科技的结合在推动了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给我国银行系统的风险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本设计在厘清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36家商业银... 我国正处在数字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革期,传统金融与数字科技的结合在推动了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给我国银行系统的风险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本设计在厘清数字金融对银行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36家商业银行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金融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提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数字金融、同业业务和银行风险承担存在中介效应,且数字金融对同业业务发展有正向影响,同业业务发展对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也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同业业务 银行风险承担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流动性创造的总体效应与结构影响
20
作者 吴雨媚 田增瑞 《金融经济》 2023年第10期50-63,共14页
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重塑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而且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造成了冲击。本文选取国内2011—2021年177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流动性创造的总体效应与结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数... 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重塑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而且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造成了冲击。本文选取国内2011—2021年177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流动性创造的总体效应与结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能促进其加速实现流动性创造功能,提升流动性创造的总体水平。从结构来看,数字化转型会降低商业银行对同业业务市场的偏好,同业流动性创造占比会显著降低。宏观环境的调节机制检验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数字金融都会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促进流动性创造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风险承担起负向调节作用。微观特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投入更能带来流动性输出,农村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投入对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流动性创造 同业业务 数字金融 风险承担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