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up-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n retinal endothelial cells vi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but not nitric oxide 被引量:19
1
作者 ZHANG Xiao-ling WEN Liang +1 位作者 CHEN Yan-jiong ZHU Y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38-343,共6页
Background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s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of retinal vascular leakage and nonperfusion in diabetes. The 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is the key mediator o... Background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s involved in the initiation of retinal vascular leakage and nonperfusion in diabetes. The 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is the key mediator of the effect of VEGFs on retinal leukostasis. Although the VEGF is expressed in an early-stage diabetic retina, whether it directly up-regulates ICAM-1 in retinal endothelial cells (ECs) is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provided a new mechanism to explain that VEGF does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in retinal ECs. Methods Bovine retinal ECs (BREC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BRECs. The cultured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corresponding groups. Then, VEGF (100 ng/ml) and other inhibitors were used to treat the cells. Cell lysate and the cultured supernatant were collected, and then, the protein level of ICAM-1 and phosphorylation of the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were detected using Western blotting. Griess reaction was used to detect nitric oxide (NO). Results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the VEGF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protein and increased phosphorylation of the eNOS in retinal ECs. Neither the block of NO nor protein kinase C (PKC) altered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or the phosphorylation of eNOS. The result of the Western blotting also showed that inhibition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 o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Inhibition of PI3K also re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eNOS. Griess reaction showed that VEG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NO production. When eNOS was blocked by L-NAME or PI3K was blocked by LY294002, the basal level of NO production and the increment of NO caused by VEGF could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lusion ROS-NO coupling in the retinal endothelium may be a new mechanism that could help to explain why VEGF induces ICAM-1 expression and the resulting leukostasis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原文传递
复方莪术油乳膏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疗效观察及其对ICAM-1和NO的影响
2
作者 钱英 代义 +2 位作者 喻慧琳 格汝娜姆 赵婷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目的 观察复方莪术油乳膏对咪喹莫特乳膏(IMQ)诱导小鼠银屑病皮损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将4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MQ模型组、乳膏基质对照组、5%莪术油组和10%莪术油组,除... 目的 观察复方莪术油乳膏对咪喹莫特乳膏(IMQ)诱导小鼠银屑病皮损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将4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MQ模型组、乳膏基质对照组、5%莪术油组和10%莪术油组,除IMQ模型组12只外,其余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涂抹凡士林外,其他4组连续14 d涂抹62.5 mg 5%IMQ,诱导小鼠银屑病皮损模型,于第7天分别给予凡士林、乳膏基质、5%和10%莪术油乳膏治疗。根据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和皮肤厚度评估皮损炎症严重程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银屑病小鼠皮损组织学变化,观察脾脏形态并计算脾指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第8、11天IMQ模型组小鼠,以及第15天各组小鼠血清ICAM-1、NO水平。结果 复方莪术油乳膏明显降低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表皮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并减轻IMQ诱导的小鼠脾脏肿大,明显抑制血清ICAM-1水平,诱导NO释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莪术油乳膏可能通过抑制ICAM-1介导的炎性细胞黏附,同时,上调NO水平促进表皮屏障修复,改善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复方莪术油乳膏 细胞间黏附因子-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达纳康对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丽莎 杨露春 程佩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达纳康对脑血管内皮的保护性作用及脑血管扩张作用。方法:选用非开颅线栓法造成鼠大脑中动脉缺血,缺血2h后行再灌注术。分别检测再灌注不同时点下的细胞黏附分子-1(ICAM-1)、NO。结果:在不同再灌注时限,对照组3个亚组间ICAM-1... 目的:观察达纳康对脑血管内皮的保护性作用及脑血管扩张作用。方法:选用非开颅线栓法造成鼠大脑中动脉缺血,缺血2h后行再灌注术。分别检测再灌注不同时点下的细胞黏附分子-1(ICAM-1)、NO。结果:在不同再灌注时限,对照组3个亚组间ICAM-1有显著变化,尤其是再灌注12h组明显高于再灌注24h和48h组。在相同再灌注时间下,对照组ICAM-1高于服药组,NO低于服药组,结论:达纳康对ICAM-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通过NO释放的增加,增加血管张力,减轻再灌注的又一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间粘附分子-1 一氧化氮 生物黄酮类 达纳康 脑缺血 再灌注
下载PDF
大鼠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后脑膜ICAM-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何秋 王怀良 +3 位作者 章新华 陈磊 宗志宏 王继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偏头痛不同时相脑膜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 1(ICAM 1)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硝酸甘油 (GTN) 2 μg/kg·min-1iv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采用Westernblot法观察对照组、GTNiv 0 .5 ,2 ,4 ,6 ,10h组脑膜中的ICAM 1蛋白表... 目的 :观察大鼠偏头痛不同时相脑膜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 1(ICAM 1)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硝酸甘油 (GTN) 2 μg/kg·min-1iv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采用Westernblot法观察对照组、GTNiv 0 .5 ,2 ,4 ,6 ,10h组脑膜中的ICAM 1蛋白表达量。结果 :GTNiv后 4h大鼠脑膜ICAM 1蛋白表达量增高 ,6h蛋白表达量达高峰 ,然后逐渐回落 ,至 10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GTNiv呈时限性ICAM 1蛋白表达增强 ,提示ICAM 1参与了偏头痛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一氧化氮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偏头痛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诱导内皮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NOS及ICAM-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旭东 陈爱华 +2 位作者 何非 李志梁 刘映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CRP)诱导内皮细胞炎症相关因子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及1、5、10、20mg/L CRP处理组,分别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相应浓度的CR...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CRP)诱导内皮细胞炎症相关因子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及1、5、10、20mg/L CRP处理组,分别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相应浓度的CRP处理。采用RT-PCR法检测对照组及各CRP处理组HUVEC细胞的ICAM-1 mRNA表达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1、5、20mg/L组CRP诱导的HUVEC中ICAM-1、i NO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各组均有ICAM-1 mRNA表达,1、5、10mg/L CRP组与对照组比较,ICAM-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0mg/L CRP组ICAM-1 mRNA的表达(1.125)为对照组(0.760)的1.48倍。ELISA检测结果显示1、5mg/L CRP组ICAM-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mg/L CRP组与其他组比较,ICAM-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1、5mg/L CRP组与对照组相比较,i NOS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mg/LCRP组与其他组比较,i NOS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 CRP在正常生理水平对内皮细胞的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影响不大,仅在较高浓度(>20mg/L)才可能对内皮细胞诱导炎症相关因子表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一氧化氮合酶 胞间黏附分子1 内皮细胞
下载PDF
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GSH-PX活力、NOS及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曾玉 邓红 +2 位作者 王筠 苏宁 刘东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状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 0 4,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RT- PCR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 1)mRNA水平,免疫细胞化...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状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 0 4,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RT- PCR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 1)mRNA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结果:高糖组GSH- PX活力明显下降,eNOS、iNOS蛋白表达明显增高,ICAM- 1mRNA水平也显著上升。结论:在较短时间内糖浓度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GSH PX活力下降,ICAM -1mRNA、eNOS和iNOS蛋白表达增高,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早期进展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H-PX活力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ICAM-1表达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内皮细胞株ECV304 血管内皮细胞 MRNA水平 分光光度比色法 细胞间粘附分子 免疫细胞化学法 糖尿病血管病变 体外培养条件
下载PDF
茶多酚对高糖时内皮细胞产生NO、NOS和ICAM-1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曾玉 邓红 +1 位作者 王筠 苏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研究在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产生一氧化氮(NO)量及其合酶和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鄄1)的变化,以及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s)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ECV304,加入不同培养液,... 目的:研究在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产生一氧化氮(NO)量及其合酶和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鄄1)的变化,以及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s)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ECV304,加入不同培养液,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组、茶多酚干预组,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的代谢产物NO2/NO3鄄(NOX-)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液中NOS活性,用逆转录鄄多聚酶链反应(RT鄄PCR)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ICAM鄄1的基因和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组NO含量、NOS活性、ICAM鄄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且ICAM鄄1的蛋白表达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茶多酚干预组显著抑制高糖时NO含量、NOS活性以及ICAM鄄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高糖时内皮细胞NOS的激活、NO的大量释放以及ICAM鄄1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对糖尿病早期进展起一定作用,茶多酚对这种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茶多酚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EGF经由PKC/NO上调ICAM-1表达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玲 丁延宁 +1 位作者 朱媛 文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2,217,共5页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KC),上调一氧化氮(NO)含量,促使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升高的信号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糖尿病...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KC),上调一氧化氮(NO)含量,促使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升高的信号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大鼠PKC抑制剂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O含量,应用Western-blot检测VEGF及ICAM-1蛋白含量。结果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EGF、NO含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0.05)。应用PKC抑制剂24 h,视网膜组织中VEGF、NO含量明显下降,与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ICAM-1含量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ICAM-1较正常大鼠显著增高(P<0.01)。而应用PKC抑制剂24 h,I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二甲基亚砜对照组(P<0.01)。VEGF、NO、ICAM-1的含量在二甲基亚砜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中ICAM-1蛋白表达升高,可能是通过VEGF/PKC/NO这一信号通路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C 一氧化氮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sICAM-1)与一氧化氮、过氧化脂质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钟久昌 辛楠 +2 位作者 杨成悌 张缤 余静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 (sICAM 1 )水平并探讨其与一氧化氮 (NO)及过氧化脂质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 1浓度 ,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 (TBA)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NO...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 (sICAM 1 )水平并探讨其与一氧化氮 (NO)及过氧化脂质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 1浓度 ,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 (TBA)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NO水平、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6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sICAM 1浓度和MDA含量升高 (P <0 0 1 ) ,而NO水平和SOD活性降低 (P <0 0 1 )。相关分析发现 :血清sICAM 1浓度和MDA含量呈正相关 (r=0 94,P <0 0 1 ) ,而与NO水平和SOD活性水平呈负相关(r=- 0 58、r =- 0 93 ,P值均 <0 0 1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ICAM 1明显升高 ,且与机体氧化应激增强及NO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 一氧化氮 丙二醛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下载PDF
RNA干扰LOX-1表达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洪光 陶贵周 +2 位作者 李俊 黄建华 虞改雪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1-896,共6页
目的构建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干扰LOX-1表达后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小干扰RNA有效干扰序列,合成... 目的构建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干扰LOX-1表达后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小干扰RNA有效干扰序列,合成慢病毒LV-si-OLR1最佳干扰序列,测定滴度。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96 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LOX-1的抑制效率。转染72 h后加入150 mg/L ox-LDL处理24 h;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培养液一氧化氮(NO)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RhoA、Rho激酶1(ROCK1)、Rho激酶2(ROCK2)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证实,靶向人LOX-1的干扰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包装后慢病毒滴度为6×1011TU/L。转染组与未转染组比较,LOX-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x-LDL处理组能明显减低内皮细胞的存活率及NO的生成量,增高ICAM-1、MCP-1、RhoA、ROCK1、ROCK2的表达(P<0.05);与ox-LDL处理组相比,干扰LOX-1表达后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存活率、NO生成量减低和ICAM-1、MCP-1、RhoA、ROCK1、ROCK2表达增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干扰LOX-1表达,对ox-LDL诱导内皮细胞引起的ICAM-1、MCP-1高表达和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细胞存活率、NO生成量的减低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起到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为LOX-1作为靶基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RNA干扰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一氧化氮 RHOA/RHO激酶
下载PDF
银杏黄酮苷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产生NO、eNOS和ICAM-1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立宏 马娟 +3 位作者 张丽萍 王琳 高尔 王守训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2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苷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产生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传至3代后,以不同浓度的银杏黄酮苷分别作用于HUVEC,然后进行氧化损伤处理。以...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苷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产生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传至3代后,以不同浓度的银杏黄酮苷分别作用于HUVEC,然后进行氧化损伤处理。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的NO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内皮细胞eNOS的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CAM-1的含量。结果HUVEC在氧化损伤(H2O2100μmol/L,2h)后产生NO的量显著减少(P<0.01),eNOS表达下调,ICAM-1表达上调;银杏黄酮苷可以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内皮细胞NO生成量,上调eNOS的表达,下调ICAM-1表达。结论银杏黄酮苷可能通过增加HUVEC eNOS的表达增加N0的释放、抑制ICAM-1的表达等机制对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苷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NO 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间黏附分子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NO、sICAM-1、sVCAM-1、脂联素、GDF-15的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义森 张冬荣 +2 位作者 吴明红 王义涛 郑德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66-69,9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脂联素、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经冠脉造影检测确诊的...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脂联素、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经冠脉造影检测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冠心病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3例,另选4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血清NO、脂联素比较,冠心病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脂联素比较,SAP组高于UAP组和AMI组(P〈0.05),UAP组高于AMI组(P〈0.05);血清sICAM-1、sVCAM-1、GDF-15比较,SAP组测定值小于uAP组、AMI组(P〈0.05),UAP组测定值小于AMI组(P〈0.05);血清NO、脂联素比较,单支病变患者的测定值大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的测定值大于三支病变组(P〈0.05);血清sICAM-1、sVCAM-1、GDF-15的水平比较,单支病变组测定值小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测定值小于三支病变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NO、sICAM-1、sVCAM-1、脂联素、GDF-15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并且与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一氧化氮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 脂联素 生长分化因子-15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玉雯 张磊 +1 位作者 严喜胜 柳星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HFpEF患者112例,根据治...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HFpEF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予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加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均治疗6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9%(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A峰与E峰流速比值及血清NO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血清sICAM-1和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的再住院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6%(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1.43%比12.50%,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HFpEF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调节血清sICAM-1,ET-1,NO的表达水平,缓解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减少再住院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心功能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梅 温进坤 韩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73-375,共3页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介导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致动脉粥样硬化及一氧化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硝普钠为一氧化氮供体 ,采用细胞粘附实验、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一氧化...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介导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致动脉粥样硬化及一氧化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硝普钠为一氧化氮供体 ,采用细胞粘附实验、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一氧化氮对肿瘤坏死因子 α诱导的细胞间粘附分子 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发现一氧化氮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α诱导的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粘附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 1。结果表明一氧化氮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 1基因表达及降低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粘附率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单核细胞 动脉硬化 血管平滑肌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血清BNP、TNF-α、NO和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关系以及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郗爱旗 褚以德 +5 位作者 李英兰 赵文蕊 钟欣 廖宝霞 李国峰 尚玲 《青海医药杂志》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关系及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血红蛋白浓度、血浆BN...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关系及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血红蛋白浓度、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按血红蛋白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和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和LVEF则逐渐降低,而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CHF贫血组患者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均升高,明显高于非贫血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CHF患者血浆BNP、血清TNF-α、NO和ICAM-1水平以及MWS和LVMI进一步升高(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Hb水平、血浆BNP、TNF-α、NO和ICAM-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HF患者Hb水平的降低和TNF-α、NO和ICAM-1水平的升高参与了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CHF患者贫血的出现使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程度加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细胞间黏附分子-1 B型钠尿肽左心室质量指数 室壁应力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sICAM-1、血清NO检测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潘晓华 吴泰璜 +2 位作者 穆庆岭 苏忠学 吴亚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4-6,共3页
采用 EL ISA与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PL C)患者的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与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 PL C患者的 s ICAM- 1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P<0 .0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P<0 .0 1)... 采用 EL ISA与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PL C)患者的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与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 PL C患者的 s ICAM- 1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P<0 .0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P<0 .0 1)及健康对照组 (P<0 .0 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随 PL C临床分期逐渐升高。 PL C患者血清 NO水平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与慢性乙型肝炎及健康对照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PL C血清 NO与 s ICAM- 1呈正相关 (r=0 .5 97)。认为 :PL C高水平的 s ICAM- 1主要来自肿瘤细胞 ,监测 s ICAM- 1有助于了解 PL C病情进展、瘤负荷。 s ICAM- 1调高了 NO的产生 ,但肝癌细胞产生的 NO在 PL C患者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一氧化氮 PLC
下载PDF
低氧对肺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张建初 夏蕾 +2 位作者 杨卫兵 陶晓南 白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658,66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低氧状态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变化,探讨低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低氧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大鼠动脉内皮细胞中eNOS... 目的通过检测低氧状态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变化,探讨低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低氧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大鼠动脉内皮细胞中eNOS、ICAM-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同常氧组相比,低氧1 h时eNOS、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无变化,而6、12、24 h时eNOS、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但eNOS mRNA与ICAM-1 mRNA的表达变化在同一时间点并不一致。结论低氧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eNOS与ICAM-1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低氧性肺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间黏附因子-1 低氧
下载PDF
脱氢表雄酮对内皮细胞NO,ET-1生成及ICAM-1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周娟 杨予白 +1 位作者 奥沛源 雷立权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对内皮细胞NO合成、ET 1分泌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 4经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DHEA处理后 ,采用硝酸还原酶及放免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NO及ET 1水平 ,用SABC免疫组化法...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对内皮细胞NO合成、ET 1分泌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 4经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DHEA处理后 ,采用硝酸还原酶及放免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NO及ET 1水平 ,用SABC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随着DHEA浓度的增加 ,培养液中NO的含量从 (387± 12 )降至 (2 4 2± 11) μmol/L (P <0 .0 5 ) ,而ET 1的浓度却从 (397± 13)增至 (6 2 6± 2 9)ng/L (P <0 .0 5 ) .随着时间的延长 ,各对照组培养液中NO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DHEA组NO生成量却逐渐降低 (P <0 .0 5 ) ,呈时间依赖 .培养液中ET 1浓度无论是对照组还是DHEA组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P <0 .0 5 ) ,但DHEA组升高的更为明显 .无论是增加浓度还是延长时间 ,DHEA均不影响细胞表面I CAM 1的表达 .结论 :DHEA可通过调节内皮细胞NO及ET 1生成量对血管功能进行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 ECV304细胞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福辛普利与缬沙坦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及NO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王斌 管思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目的研究福辛普利与缬沙坦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 ar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硝酸还... 目的研究福辛普利与缬沙坦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 ar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O的含量,细胞ELISA法测定细胞表面ICAM-1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像分析测定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含量。结果ox-LDL可明显增加脐静脉内皮细胞各时点ICAM-1的表达,并减少NO及NOS的表达,且有浓度依赖性。福辛普利与缬沙坦均可显著抑制ox-LDL的上述作用,两者作用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并增加内皮细胞NO的合成,可能为福辛普利与缬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辛普利 缬沙坦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大鼠多发性脑梗死后脑组织ICAM-1蛋白和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
20
作者 向红兵 晋光荣 吴颢昕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多发性脑梗死后脑组织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蛋白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多发性脑梗死模型,梗死后分别于1 h到14 d不同时间点处死并取脑,应用免疫组织... 目的:观察大鼠多发性脑梗死后脑组织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蛋白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多发性脑梗死模型,梗死后分别于1 h到14 d不同时间点处死并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NADPH-d组化法标记脑组织切片ICAM-1蛋白和NOS阳性神经元,设对照组和正常组,各6只大鼠。结果:多发性脑梗死后2 h ICAM-1蛋白表达达到高峰,NOS阳性神经元表达也同样达到高峰。结论:ICAM-1和NOS神经元参与大鼠多发性脑梗死的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