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future power interconnection scheme in ASEAN 被引量:2
1
作者 Han Jiang Yi Gao +1 位作者 Pengfei Xu Jun Li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19年第6期550-560,共11页
The current energy supply trajectory in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region is not sustainable.Factors such as rising standards of living and demographic patterns,including population growth,lead t... The current energy supply trajectory in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region is not sustainable.Factors such as rising standards of living and demographic patterns,including population growth,lead to continuous increase in power demand,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using limited fossil fuel resources.Thus,a transition toward clean energy sources is needed in the region.While ASEAN member countries are rich in clean energy resources,such resources are located far from demand centers;thus,allocation of clean energy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its utilization.In this study,power demand is forecas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rediction methods.A model to evaluate the installed capacity and power exchange potential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mismatch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the clean energy base and the load center.Furthermore,the concept of cross-regional allocation of clean energy between the ASEAN region,China,and South Asia is presented.A power interconnection scheme among the ASEAN member countries as well as neighboring countrie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ower exchange potential.The proposed grid interconnection scheme contributes to the utilization of clean energy in the ASEAN region,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clean energy in the generation mix,which ensures that the region becomes a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society with a clean and low carbon development route.Furthermore,the proposed power interconnection scheme will generate valuable economic,social,environmental,and resource allocation benef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intercon nection Power demand In stalled capacity plan ning Power excha nge potential plan ning ASEAN
下载PDF
北京地铁房山线综合监控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接口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森林 梁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北京地铁房山线综合监控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的接口方式能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实施和调试,是目前国内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最典型实用的接口方式之一。介绍了房山线综合监控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综合监控系... 北京地铁房山线综合监控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的接口方式能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实施和调试,是目前国内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最典型实用的接口方式之一。介绍了房山线综合监控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综合监控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之间接口的物理结构、连接原理、数据流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系统 接口 集成 互联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NoC互连测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川佩 张结龙 任智新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7-571,共5页
针对互连测试难题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NoC互连测试方案。该方案采用NoC重用测试机制的方法,在功耗限制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测试端口和最短测试路径,同时根据互连测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对算法进行适当改进,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No... 针对互连测试难题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NoC互连测试方案。该方案采用NoC重用测试机制的方法,在功耗限制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测试端口和最短测试路径,同时根据互连测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对算法进行适当改进,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NoC互连测试模型,旨在获取最优矢量集的同时,测试代价更小。当NoC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采用划分测试方法,缩短测试路径,降低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以SoCIN结构电路为仿真平台,分别对不同规模的NoC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快速有效地收敛到最优解,在测试运行代数及测试生成时间上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片上网络 测试生成 划分测试 互连测试
下载PDF
车路协同技术下ACC车辆交叉口灯态互联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燎 李金桐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17期88-93,共6页
为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研究车路协同技术(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与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技术结合下的车辆,在经过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通行特征。基于HELLY跟驰模型,扩展定义敏感系数C1和C2,构建... 为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研究车路协同技术(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与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技术结合下的车辆,在经过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通行特征。基于HELLY跟驰模型,扩展定义敏感系数C1和C2,构建V2I技术应用下的ACC车辆灯态互联模型,并划分出三类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特征方程。利用MATLAB编译程序进行仿真模拟,对比分析在有无V2I技术应用下的ACC车辆通过交叉口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特征,仿真结果表明,V2I技术应用下的灯态互联模型,在减速刹车和加速起步通过交叉口时,车流运行效益得到提升。最后,搭建实车试验场景,验证V2I技术应用到ACC车辆的可行性并采集实车数据,由时空轨迹图分析得:V2I技术应用下的车辆能更为及时地预判执行加减速,灯态互联模型提升了车流交叉口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驰模型 信号控制交叉口 车路协同 灯态互联模型 自适应巡航控制
下载PDF
视频监控系统中协议融合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金萍 《科技广场》 2014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本文在分析现有视频监控系统在互联互通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目标模糊决策的协议融合算法,设计了一个兼容异构系统的信令服务器。通过对呼叫数据包进行协议解析,计算每个约束条件的隶属度,参考隶属度进行综合评判,判定是... 本文在分析现有视频监控系统在互联互通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目标模糊决策的协议融合算法,设计了一个兼容异构系统的信令服务器。通过对呼叫数据包进行协议解析,计算每个约束条件的隶属度,参考隶属度进行综合评判,判定是否能够正常建立会话。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协议融合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能够与其他协议多媒体终端建立会话,可作为组建下一代大型视频监控网络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监控系统 智能终端 模糊决策 协议融合 互联互通
下载PDF
Global Mapper在物探绘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钟菊芬 《物探装备》 2013年第5期335-338,346,共5页
传统的物探施工设计图通常包含测线、测点等元素以及其所在区域的行政图、地形图、地质图等栅格图形或构造底图,老的绘图软件大都功能有限,在坐标转换、形变矫正、兼容其它数据格式及方便操作等方面不能兼顾。引入功能强大的Global Map... 传统的物探施工设计图通常包含测线、测点等元素以及其所在区域的行政图、地形图、地质图等栅格图形或构造底图,老的绘图软件大都功能有限,在坐标转换、形变矫正、兼容其它数据格式及方便操作等方面不能兼顾。引入功能强大的Global Mapper软件,可以克服上述不足,通过与老软件的交互使用制作出准确、美观、信息丰富的平面图和三维立体图,大大提高了物探绘图精度和可视性,从而提高物探设计的品质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MAPPER 图像矫正 导入格式 共享地理信息 立体图 相互转换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煤电机组与分布式光伏系统耦合发电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霆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以托克托发电厂10 MW分布式光伏供电示范项目为背景,展开600 MW超临界煤电机组与分布式光伏系统耦合发电应用技术研究。设计光伏供电并网保护系统和监控系统,完成光伏供电监控系统与煤电机组监控系统的集成,确保光伏供电系统并网可靠性... 以托克托发电厂10 MW分布式光伏供电示范项目为背景,展开600 MW超临界煤电机组与分布式光伏系统耦合发电应用技术研究。设计光伏供电并网保护系统和监控系统,完成光伏供电监控系统与煤电机组监控系统的集成,确保光伏供电系统并网可靠性。开发分布式光伏清洁能源与传统煤炭能源联合发电系统,弥补了常规光伏电站建设并网及送出难的问题,提高了火电机组发电效率,综合节能减排效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系统 超临界煤电机组 用户侧并网 耦合发电
下载PDF
低压配电物联网台区拓扑识别技术测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家齐 刘浩军 +3 位作者 童力 周金辉 任广振 马振宇 《浙江电力》 2022年第12期12-20,共9页
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低压配电物联网的核心业务应用——台区拓扑自动识别,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识别可靠性、识别准确率与识别抗扰能力的拓扑自动识别技术测试方案,并研制专用的配电物联网台区“边-端”交互试验平台。对浙江省电力有限... 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低压配电物联网的核心业务应用——台区拓扑自动识别,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识别可靠性、识别准确率与识别抗扰能力的拓扑自动识别技术测试方案,并研制专用的配电物联网台区“边-端”交互试验平台。对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主流技术方案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全方位测评,选取“有功电流注入+频域信号检测”作为最优拓扑识别技术方案。台区拓扑识别技术测试研究可为后续实现配电物联网互联、互通、互操作建设,推动配电网数字化的转型发展奠定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物联网 台区拓扑自动识别 “边-端”交互试验平台 互联、互通、互操作
下载PDF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及其车辆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立 《铁道机车车辆》 2012年第6期57-61,共5页
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类型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便利的换乘系统将不同类型的线路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化运营,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畅通,这也有利于车辆的运用、维修、资源共享以及实现在运营网络内同类型列车的互联互通。
关键词 网络化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类型 车辆运用 维修 资源共享 互联互通
下载PDF
城市共享停车规划对策研究——以湖南金融中心片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可 《中外建筑》 2020年第7期120-124,共5页
共享停车是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以湖南金融中心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市民意愿调查,总结得出金融中心实施共享停车存在政策机制、信息化水平、共享意愿、空间距离、停车管理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 共享停车是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以湖南金融中心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市民意愿调查,总结得出金融中心实施共享停车存在政策机制、信息化水平、共享意愿、空间距离、停车管理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规范停车、规划审批、节点优化五个方面提出了8条具体对策,旨在为金融中心共享停车提供有效落地方案,助力金融中心共享停车示范区建设,也是为城市停车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停车 政策机制 共享平台 互联互通 规划审批
下载PDF
并行处理系统互连通信技术研究
11
作者 孙红强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9期I0426-I0426,共1页
本文综述了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研究工作的概况,指出其研究热点和关键技术是实现高效的互连通信。文中重点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结点结构、网络接口、切换技术、拓扑结构、路由算法、通信机制、通信协议、计算模型等。
关键词 大规模并行处理 通信开销 互连网络 虫洞技术 主动消息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印度与缅甸互联互通发展探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昕 《南亚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57-74,共18页
经过多年实践,印度对缅甸的"建设性接触"外交并未完全实现政策设计的目标。以辛格总理访问缅甸为标志,印度将对缅政策从"建设性接触"升级到"互联互通"的战略新高度。通过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双边或多边国... 经过多年实践,印度对缅甸的"建设性接触"外交并未完全实现政策设计的目标。以辛格总理访问缅甸为标志,印度将对缅政策从"建设性接触"升级到"互联互通"的战略新高度。通过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双边或多边国际机制平台和跨国人员交流三种路径,印度期望借助互联互通战略带动东北各邦的经济发展、构建跨南亚和东南亚的新经济区、为"东向外交"注入新的活力并提高本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印度既具备实施互联互通战略的有利条件,也面临多种制约因素,政策实施前景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缅关系 建设性接触 互联互通
原文传递
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圣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33-4638,共6页
为探讨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既往治疗的97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47例(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B组50例(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 为探讨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既往治疗的97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47例(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B组50例(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均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X线下曝光时间、术后功能锻炼起始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手术后3个月,B组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日常活动及Mayo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手术后6个月,A组和B组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活动及Mayo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6个月,A组和B组患者的Mayo功能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手术并发症率(4.26%)与B组患者(2.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证明,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早期功能恢复佳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 肱三头肌-肘肌瓣入路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原文传递
High speed optical modulation in Ge quantum wells using quantum confined stark effect
14
作者 Yiwen RONG Yijie HUO +8 位作者 Edward T.FE Marco FIORENTINO Michael R.T.TAN Tomasz OCHALSKI Guillaume HUYET Lars THYLEN Marek CHACINSKI Theodore I.KAMINS James S.HARRIS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2012年第1期82-89,共8页
We focu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SiGe material deposition,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parasitic capacitance of the probe pads for high speed, low voltage and high contrast ratio operation. The device fabrication is based ... We focu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SiGe material deposition,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parasitic capacitance of the probe pads for high speed, low voltage and high contrast ratio operation. The device fabrication is based on processes for standard Si electronics and is suitable for mass-production. We present observations of quantum confinement and quantum-confined Stark effect (QCSE) electroabsorption in Ge quantum wells (QWs) with SiGe barriers grown on Si substrates. Though Ge is an indirect gap semiconductor, the resulting effects are at least as clear and strong as seen in typical III-V QW structures at similar wavelengths. We also demonstrated a modulator, with eye diagrams of up to 3.5 GHz, a small driving voltage of 2.5 V and a modulation bandwidth at about 10 GHz. Finally, carrier dynamics under ultra-fast laser excitation and high- speed photocurrent response ar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bsorption effect Ge optical intercon-nections optical modulators quantum-confined Stark effect(QCSE) Ge/SiGe quantum wells (QW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