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ideration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under the Cross Field of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1
作者 Yi Ding Yiqian Wang +3 位作者 Zhen Qin Yang Zhao Mingsheng Cao Zhiguang Qin 《计算机教育》 2021年第12期106-114,共9页
The slogan of“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proposed in“Made in China 2025”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to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However,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nd challenge for schools and educ... The slogan of“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proposed in“Made in China 2025”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to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However,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nd challenge for schools and educators to effectively adapt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rain new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talents,and explore and cultivate new subject growth points.In order to deal with engineering change and a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facing the challenge of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re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edical engineering cross-graduate training,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cross field postgraduate training plan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下载PDF
国际合作培养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交叉领域创新型人才项目的执行分析和思考
2
作者 李凌 姚静然 +2 位作者 权凌 黄健 李文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是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的关键抓手。如何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科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优质合作交流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为了满足中国对高层次国际化的脑科学交叉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是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的关键抓手。如何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科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优质合作交流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为了满足中国对高层次国际化的脑科学交叉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为了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拓展和提升,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开展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交叉领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选拔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背景的硕士研究生攻读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博士学位,以培养具有强交叉背景的下一代神经科学家。本文针对该项目展开深入探讨,就项目执行现状、项目运行经验、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进行梳理分析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神经科学 交叉领域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下载PDF
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模式下计算机类专业“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包头医学院为例
3
作者 唐思源 刘亮 崔媛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6期1-3,共3页
文章探讨了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实现计算机类专业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包头医学院为例,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以及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促使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并加强与其... 文章探讨了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实现计算机类专业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包头医学院为例,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以及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促使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并加强与其他专业的合作和交流,从而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特质的医工交叉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类专业 专创融合 跨学科课程
下载PDF
基于医工交叉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浙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龙小军 胡科鹏 宋章法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期50-52,60,共4页
目的 探究医工交叉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浙江大学为例,研究组调研了14名2016~2018级的医工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对照组随机挑选了18名2016~2018级医药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分别从是否延毕、课程培养情况、科研成... 目的 探究医工交叉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浙江大学为例,研究组调研了14名2016~2018级的医工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对照组随机挑选了18名2016~2018级医药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分别从是否延毕、课程培养情况、科研成果及就业方向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延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P<0.05);研究组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和总影响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86、2.54,P均<0.05)。研究组就业方向集中在科研院所和企业,对照组集中在高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P<0.05)。结论 医工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科研产出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高科研产出伴随着低延毕率,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医工交叉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融合 交叉学科 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
下载PDF
脉冲电场诱导组织阻抗谱动态变化测试的实验教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亚军 亓露豪 +1 位作者 崔行磊 方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5-212,共8页
该文设计了一个将脉冲电场作用于马铃薯块茎引起组织阻抗谱实时变化的医工交叉实验教学研究方案。该方案采用马铃薯块茎模拟待消融组织,实现了消融效果的可视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测量了组织阻抗谱,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并获得... 该文设计了一个将脉冲电场作用于马铃薯块茎引起组织阻抗谱实时变化的医工交叉实验教学研究方案。该方案采用马铃薯块茎模拟待消融组织,实现了消融效果的可视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测量了组织阻抗谱,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并获得了等效电路元件参数变化规律,探索了其与消融效果之间的关联。该实验加深了学生对负载阻抗特性及电路模型概念的理解,并应用于解释实际生物医学现象,体现了“两性一度”的高校课程理念。该教学方案有助于学生了解交叉学科前沿知识,增强交叉学科认知,提升科研素养。该实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不可逆电穿孔 阻抗谱 组织消融 医工交叉
下载PDF
医工融合视角下的医学影像成像系统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思琪 钟仁云 陈昆涛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医工融合、医工学科交叉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医学类高等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全面阐述了面向医学学科高等教育阶段发展医工融合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并结合医学影像学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医工融合、医工学科交叉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医学类高等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全面阐述了面向医学学科高等教育阶段发展医工融合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并结合医学影像学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医学影像成像系统课程教学进行了具体分析。医工融合背景下新教研模式的建立需要从深入研究并全面解读指导政策开始,然后进行交叉学科设计和学科交叉培养方案制定,进而将医工融合理念多样化地融入教学实践中,最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医工融合 教学模式 交叉学科 培养方案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医工跨学科数字信号处理实践的探索——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理论
7
作者 李璐娟 吕勇 +1 位作者 杨德山 曹倩倩 《嘉兴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36-140,共5页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变构学习模型,从学生发生认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和医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建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充裕的交流空间,并利用有效的评价与反馈促进学习者的反思,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提炼与吸...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变构学习模型,从学生发生认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和医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建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充裕的交流空间,并利用有效的评价与反馈促进学习者的反思,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提炼与吸收.这一探索不仅推进了医学与工程学科的融合,还为培养具有工科思维和视野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医工跨学科 变构学习模型 数字信号处理
下载PDF
新医科视域下医工融合培养模式在临床肿瘤学科教学改革中的研究
8
作者 陈伟彬 李泽茂 +4 位作者 阎红灿 赵雅宁 赵亚婷 戈艳蕾 孙国贵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医工融合是医学与工学的技术交叉、渗透,引入工科技术解决医学问题,服务于临床一线,以最大可能满足社会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减轻患者病痛、提升其生活质量。为探讨如何在医工融合模式下培养肿瘤诊疗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本文拟... 医工融合是医学与工学的技术交叉、渗透,引入工科技术解决医学问题,服务于临床一线,以最大可能满足社会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减轻患者病痛、提升其生活质量。为探讨如何在医工融合模式下培养肿瘤诊疗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本文拟梳理新医科视域下临床肿瘤学科发展中医工融合现状、医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为肿瘤学科的教学改革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工融合 临床肿瘤学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知识图谱个性化导学范式与实施路径——面向医、工交叉跨学科思维的冲突
9
作者 施雯 习佳宁 《办公自动化》 2024年第18期4-6,共3页
文章探讨通过信息化手段,特别是知识图谱和个性化导学范式,提升医工交叉学科教育的效果。随着医学与工程学交叉领域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要求。作者们提出构建跨学科知识图谱,帮助学生理解和整合医学与工程学... 文章探讨通过信息化手段,特别是知识图谱和个性化导学范式,提升医工交叉学科教育的效果。随着医学与工程学交叉领域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要求。作者们提出构建跨学科知识图谱,帮助学生理解和整合医学与工程学知识,促进知识应用。个性化导学系统基于学生的学习历史和兴趣,推荐最适合的学习资源和路径,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智能学习平台集成虚拟实验室和在线讨论工具,提供支持跨学科学习的环境,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实时调整学习内容,提供科学反馈,促进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交叉学科 知识图谱 个性化导学
下载PDF
八年制医学生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方向医工交叉课程改革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钰 徐泉 +4 位作者 吴琼 李欣 杨绯 窦维蓓 季林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3-1488,共6页
目的观察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方向医工交叉课程改革对八年制医学生的学习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至2019年清华大学学习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课程的八年制医学实验班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年入对照组(n=20),2019年入观察组(n=18)。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方向医工交叉课程改革对八年制医学生的学习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至2019年清华大学学习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课程的八年制医学实验班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年入对照组(n=20),2019年入观察组(n=18)。对照组采用常规课程和康复医学专业教师,观察组课程增加神经科学理论和新进展、功能磁共振发展和康复医学领域应用、医学工程新技术和进展,并增加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和医学院教师。两组考核均分为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平时考核,观察组在平时考核中增加综述成绩。另设计调查问卷,在观察组开课前和考核后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平时考核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94,P<0.01),两组操作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课程的了解程度、对医工交叉/医工转化进展了解程度及设置医工转化课程必要性的评分在课程结束后增加(|Z|>2.304,P<0.05)。对康复医学医工交叉和医工转化研究比较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从77.78%增加到94.44%(P=0.222),表示比较可能和非常可能从事康复医学领域医工交叉和医工转化学生比例从61.11%增加到83.33%(P=0.043)。结论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方向医工交叉课程改革能一定程度提高八年制医学生对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年制医学生 课程改革 医工交叉 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 调查问卷
下载PDF
大工程观下融合型FabLab模式在双创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冷春涛 郝丽 +4 位作者 武书昆 楚朋志 黄宏成 李劲松 徐季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针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着重建设创新能力训练和创新孵化平台,探索出课程—竞赛—创新创业递进互补式三角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法,建立跨学科多平台的FabLab创新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想法的"孵化器"。通过理论与实践&qu... 针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着重建设创新能力训练和创新孵化平台,探索出课程—竞赛—创新创业递进互补式三角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法,建立跨学科多平台的FabLab创新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想法的"孵化器"。通过理论与实践"交叉共进",建立阶梯式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引进层次化的高水平竞赛平台,"点面互补"巩固课程知识、拓展创新能力;以"零距离"校企合作,实现创新能力与社会需求产业化的无缝衔接,打造开放式FabLab软硬件环境,突出"科技创新磁场"氛围等措施,探索并实践出跨学科多平台融合型FabLab模式,在大工程观下实现跨界交叉融合,更好地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经过2年多的实际应用,取得了预期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Lab模式 双创教育 大工程观 科技创新磁场 跨学科多平台
下载PDF
医工交叉复合型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锋 李艳 +11 位作者 魏沙沙 郭卉 王渊 吴小健 李涤尘 邵金友 张谞丰 王浩华 吴荣谦 张明 刘昌 吕毅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年第6期717-722,共6页
医工交叉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要求。以培养明临床需求、善工程思维、具前沿知识、强创新潜质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构建“医学+X”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组建“医... 医工交叉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要求。以培养明临床需求、善工程思维、具前沿知识、强创新潜质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构建“医学+X”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组建“医学-工科-企业”三导师团队,搭建多元交叉的育人平台,创建“医学生产品研发试用”的“Med-CDIO-T”培养模式,建立医工交叉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机制体制等举措,从而构成了医工交叉复合型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医工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复合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交叉 复合型人才 Med-CDIO-T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西交模式
下载PDF
磁外科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苗苗 李艳 +3 位作者 马锋 张耀丹 吕毅 严小鹏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1年第4期500-502,507,共4页
磁外科是新兴的综合性临床技术学科,也是融临床医学、材料学、生物力学等理工医为一体的典型交叉学科。磁外科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临床推广磁外科技术至关重要。但由于目前磁外科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该文... 磁外科是新兴的综合性临床技术学科,也是融临床医学、材料学、生物力学等理工医为一体的典型交叉学科。磁外科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临床推广磁外科技术至关重要。但由于目前磁外科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该文从夯实实验室硬件设施、搭建跨专业协作平台、制定分层次培养目标、开辟多元化学习方式、建立全方位激励措施五个方面介绍了磁外科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取得的良好培养效果,并对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外科 医工交叉 医学人才培养 外科梦工场
下载PDF
理工与医学交叉对医学教育改革理念的启示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旻 罗润 +1 位作者 徐灿华 杨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第3期18-20,共3页
17世纪以后,理工学科对医学的交叉渗透促使西医产生巨大进步,使西医脱颖而出,在现代医学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在分析理工学科与生物医学交叉结合推动西医发展的特点基础上,就当代医学教育改革的理念进行初步讨论,提出在当代医学教育改革... 17世纪以后,理工学科对医学的交叉渗透促使西医产生巨大进步,使西医脱颖而出,在现代医学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在分析理工学科与生物医学交叉结合推动西医发展的特点基础上,就当代医学教育改革的理念进行初步讨论,提出在当代医学教育改革中重视和加强交叉科学知识教育的建议,以期推动医学教育在更高起点和更宽视野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科学 医学教育改革
下载PDF
医工信交叉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5
作者 龚薇 李幼农 斯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年第11期3-4,共2页
医工信交叉的不断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和生命科学研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何培养与学科、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人才,是如今医工信学科大类及产业进步所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培养交叉融合型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培养现状、存在问题... 医工信交叉的不断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和生命科学研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何培养与学科、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人才,是如今医工信学科大类及产业进步所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培养交叉融合型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并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工信交叉人才培养的对策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信 交叉人才培养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理工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英红 孙存杰 胡长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培养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理工医结合的复合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优化教学和实践技能培训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材料与方法:调查徐州医学院2003级、2004级和2005级五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 目的:培养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理工医结合的复合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优化教学和实践技能培训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材料与方法:调查徐州医学院2003级、2004级和2005级五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以及对该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需求。结果:该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专业素质良好,但科研创新能力稍欠缺,且知识更新速度稍显滞后。结论:与该专业就业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革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学 理工医结合 就业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医、工专业学生交叉类通识课程学习表现和教学评价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文鑫 王乐军 +2 位作者 王静 朱睿 沈霞 《科教导刊》 2020年第30期41-42,50,共3页
通过对同济大学交叉类通识课程"生物力学"教学实践,研究医、工专业学生对交叉课程教学的需求和表现差异。研究认为开设面向跨学科学生的医工交叉课程非常有必要。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并建议从教学组织方面合理安... 通过对同济大学交叉类通识课程"生物力学"教学实践,研究医、工专业学生对交叉课程教学的需求和表现差异。研究认为开设面向跨学科学生的医工交叉课程非常有必要。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并建议从教学组织方面合理安排高年级学生的交叉类通识课程,促进各自专业的学习和创新,增进不同专业知识的交叉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课程 通识课 医工交叉 教学效果 学习表现
下载PDF
智能医工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文兴 《交通医学》 2022年第5期463-465,共3页
在当前大力发展新工科的形势下,针对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需求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能医工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新思路。该思路从顶层设计培养方案和重构课程体系入手,将人工智能类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实施由学校、医院、... 在当前大力发展新工科的形势下,针对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需求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智能医工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新思路。该思路从顶层设计培养方案和重构课程体系入手,将人工智能类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实施由学校、医院、医疗企业不同背景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的多师联导制度,实行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和校内外联合培养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在专业课程中推行“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举措,从知识-能力-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通过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医工融合 智能交叉学科 复合型人才 智能医学 多师联导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中国医工结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2019年版) 被引量:41
19
作者 王璐 马峥 +1 位作者 许晓阳 刘亚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医工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医学交叉研究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式。首先,本研究从医工结合的概念展开,分别从医工结合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归纳了目前中国医工结合的热点应用领域和热门交叉学科。其次,本研究还提出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 医工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医学交叉研究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式。首先,本研究从医工结合的概念展开,分别从医工结合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归纳了目前中国医工结合的热点应用领域和热门交叉学科。其次,本研究还提出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全流程,包括从基础研究开始、经企业导向的应用研究、最后到成果转化形成产品3个阶段。再次,本研究基于医工结合协同创新3个阶段分析了中国医工结合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推动中国科研机构医工结合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结合 应用领域 交叉学科 科研机构 成功转化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
下载PDF
“护理+工程”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邻雁 李玲利 +4 位作者 贺婷婷 王晶 赵春林 杨雪 陈潇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22期2094-2097,共4页
医工结合日益成为新时代学科发展的趋势,培养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疗护理领域前沿问题的创新型护理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国内外护理与工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护理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机遇、挑战及培养目标,... 医工结合日益成为新时代学科发展的趋势,培养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疗护理领域前沿问题的创新型护理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国内外护理与工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护理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机遇、挑战及培养目标,提供相关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护理+工程”学科体系创新型护理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结合 跨学科 交叉学科 护理教育 护理 研究生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