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分析肠道菌群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因果关系
1
作者 卢传丹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索肠道菌群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肠道菌群遗传数据全基因组关联统计学显著性意义水平设置为P<1×10^(-5)以及r^(2...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索肠道菌群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肠道菌群遗传数据全基因组关联统计学显著性意义水平设置为P<1×10^(-5)以及r^(2)=0.001和clumping距离=10000 kb以消除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剩余的强相关联且独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作为遗传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nts,IV)用于MR分析。敏感性分析包括MR-PRESSO global检验、MR-Egger intercept检验、Cochran's Q检验和留一法。结果总共8种肠道微生物群包含109个SNP被纳入研究。结果显示包括Bacteroidetes门、Bacteroidia纲、Bacteroidales目、Anaerotruncus属、Eubacterium hallii group属、Family XIII UCG001属和Intestinibacter属均与AA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_(IVW)=1.343,95%CI 1.030~1.752,PIVW=0.029;OR_(IVW)=1.386,95%CI 1.094~1.757,PIVW=0.007;OR_(IVW)=1.386,95%CI 1.094~1.757,PIVW=0.007;OR_(IVW)=1.365,95%CI 1.036~1.799,PIVW=0.027;OR_(IVW)=1.224,95%CI 1.008~1.488,PIVW=0.042;OR_(IVW)=1.399,95%CI 1.085~1.804,PIVW=0.010;OR_(IVW)=1.244,95%CI 1.034~1.497,PIVW=0.021)。相反,Parasutterella属与AA发病风险呈负相关(OR_(IVW)=0.835,95%CI 0.703-0.992,PIVW=0.041)。逆向MR没有观察到AA对肠道菌群存在因果效应。结论两样本MR方法证实肠道菌群对AA存在潜在的因果作用,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再生障碍性贫血 孟德尔随机化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工具变量
下载PDF
新疆汉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璠 胡安华 +3 位作者 杨妍 谢平 王晓娜 曲建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0,194,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3例新疆汉族AA患者(AA病例组)和200例新疆汉族人群作为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研究HL...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3例新疆汉族AA患者(AA病例组)和200例新疆汉族人群作为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研究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AA患者的相关性。结果 AA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有相同之处,均表现为DRB1*15表达最高,同时DRB1*4、DRB1*7、DRB1*9、DRB1*12表达均较高,频率最低的均为DRB1*17;AA病例组中DRB1*8等位基因频率(13.73%)显著高于对照组(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02,P<0.05);AA病例组DRB1*12、DRB1*14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A病例组女性等位基因DRB1*12(5.41%vs 10.00%,OR=0.2079,P<0.05)和AA病例组男性DRB1*14等位基因频率(2.11%)显著低于对照组(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403,P<0.05);AA病例组女性DRB1*15等位基因频率(27.45%)显著高于对照组(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33,P<0.05)。结论 DRB1*08可能是AA患者的易感基因;DRB1*12可能是女性AA患者拮抗基因;DRB1*14可能是男性AA患者的拮抗基因;DRB1*15可能是女性AA患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基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态性
下载PDF
CYP2E1和GSTM1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晓春 张阳德 +1 位作者 王铁兵 陈海霞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CYP2E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别研究104例再障患者和110名健康对照的GSTM1和CYP2E1的PstⅠ基因型。结果... 目的探讨CYP2E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别研究104例再障患者和110名健康对照的GSTM1和CYP2E1的PstⅠ基因型。结果CYP2E1(c1c2,c2c2)基因型在再障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49.04%、4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M1(-)基因型在再障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75.96%、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分析时发现,CYP2E1(c1c2,c2c2)+GSTM1(-)基因型的个体患再障危险性升高[比值比(OR)=10.56,95%可信区间(CI)=4.34-22.87];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较差和饮酒是再障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YP2E1(c1c2,c2c2)+GSTM1(-)基因型可能是再障遗传易感性标志物,携带该基因型的个体患再障的危险性高于其他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细胞色素P450 多态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干扰素-γ CA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家友 常红 孟文彤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5,58,共4页
目的研究IFN-γ CA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易感性的关系,探讨AA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血液科确诊的54例AA患者的静脉血和/或骨髓标本,51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采用PCR及非... 目的研究IFN-γ CA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易感性的关系,探讨AA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血液科确诊的54例AA患者的静脉血和/或骨髓标本,51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采用PCR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IFN-γ CA重复序列多态性进行检测,对两组的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AA患者中IFN-γ CA12-12纯合子和CA12单倍体分别为18.52%及50.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00%,26.47%(P=0.008,P<0.001)。急性AA患者中IFN-γ CA12-12纯合子及CA12单倍体分别为12.00%和48.00%,慢性AA患者中IFN-γ CA12-12纯合子及CA12单倍体分别为24.14%和53.45%,两组IFN-γCA重复序列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没有显著性(χ2=1.311,P=0.252,χ2=0.319,P=0.572)。结论IFN-γCA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在决定个体再障遗传易感性方面有一定意义,但其与AA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没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基因多态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IFN-γ基因+87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常红 张家友 孟文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25-327,共3页
本研究采用扩增不应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对51名健康者和54例再生障性贫血患者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遗传易感因素。结果表明,再生障碍性贫... 本研究采用扩增不应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对51名健康者和54例再生障性贫血患者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遗传易感因素。结果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IFN-γ+874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42.6%与65.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的17.6%与39.2%(χ2=13.780,p=0.01;χ2=14.811,p<0.001)。结论:IFN-γ+874A/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IFN-γ+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情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单核苷酸多态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易感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文金全 冯海琳 +3 位作者 庞菊萍 王华 李丹 孟烈素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s,GS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确诊的42例初诊AA患儿,对照组选择68例保健门诊查体儿童,分别抽取骨髓及外周血2 mL,用淋...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s,GS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确诊的42例初诊AA患儿,对照组选择68例保健门诊查体儿童,分别抽取骨髓及外周血2 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单个核细胞,储存于-49℃冰箱备用。用血液TIANamp Genomic DNA kit提取DNA,多重PCR检测GSTT1和GSTM1基因型。结果 GSTT1基因型:AA组42例,基因缺失16例(38%);对照组68例,缺失36例(53%),两组缺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6,P=0.1297)。GSTM1基因型:AA组缺失15例(36%);对照组缺失34例(50%),两组缺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5,P=0.1430)。GSTT1/GSTM1基因双缺失型:AA组双缺失6例(14%);对照组双缺失20例(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1,P=0.0697)。结论 AA患儿GSTT1、GSTM1基因缺失率似乎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GSTT1、GSTM1基因缺失对AA的易感性可能降低,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儿童 贫血 再生障碍性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TNF-α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峰林 刘秀华 +2 位作者 李金梅 汤海蒂 周晋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8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型别的多态性和TNF-α蛋白表达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AA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TNF-α含量,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TNF-α...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型别的多态性和TNF-α蛋白表达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AA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TNF-α含量,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TNF-α基因型别的多态性变化,并与31名健康献血者对照。结果AA组血中TNF-α蛋白含量(1.960±0.103)显著高于对照组(1.17±0.075),P<0.01;AA组TNF-α(308A)等位基因频率(40.12%)显著高于对照组(9.68%),P<0.01,提示该等位基因频率和血中TNF-α蛋白表达增高与AA相关。结论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TNF-α基因308位点的多易感态性和TNF-α蛋白表达与AA的易感性相关联,TNF-α(308A)等位基因可能是AA的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2E1基因多态性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海霞 王晓春 王铁兵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5期477-479,482,共4页
目的探讨CYP2E1基因多态性对再障遗传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用PCR-RFLP和PCR方法分别分析72例再障病人和80例健康对照的CYP2E1的PstΙ和CYP2E1的96bp插入多态性。结果CYP2E1(c1c2,c2c2)基因型在再障组... 目的探讨CYP2E1基因多态性对再障遗传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用PCR-RFLP和PCR方法分别分析72例再障病人和80例健康对照的CYP2E1的PstΙ和CYP2E1的96bp插入多态性。结果CYP2E1(c1c2,c2c2)基因型在再障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50.00%,45.00%,差异无显著性(P>0.05);CYP2E1的96bp插入多态在再障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41.67%,27.50%,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分析时,发现CYP2E1(c1c2,c2c2)+Ins96(+/+,+/-)基因型的个体较正常野生型个体患再障危险性升高(OR值为4.88,P<0.05)。结论CYP2E1(c1c2,c2c2)+Ins96(+/+,+/-)基因型与再障遗传易感性有关,可能在再障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YP2E1 多态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IFN-γ+874A/T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强 王红 +1 位作者 常红 刘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75-1379,共5页
目的:探讨IFN-γ+874A/T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易感性以及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确诊的133例汉族AA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其中有62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且观察期超过4个月,100例汉族健康成人... 目的:探讨IFN-γ+874A/T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易感性以及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确诊的133例汉族AA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其中有62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且观察期超过4个月,100例汉族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测序法检测A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IFN-γ基因+874A/T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1AA组中IFN-γ+874 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4.8%和4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0%、23.0%(P<0.001,P<0.001);2 62例AA患者中34例免疫抑制治疗有效,其中携带IFN-γ+874A/T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5%及71.4%,显著高于携带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者的27.3%和41.2%(P=0.008,P=0.001)。结论:IFN-γ+874A/T基因多态性与AA易感性和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基因多态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1,4-苯醌对IFN-γ不同基因型髓系祖细胞集落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彩霞 孟文彤 常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511-1515,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IFN-γ不同基因型(AA,AT和TT)髓系祖细胞在1,4-苯醌(1,4-BQ)作用下造血损伤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采用PCR对36例足月分娩脐带血(cord blood,CB)标本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IFN-γ不同基因型(AA,AT和TT)髓系祖细胞在1,4-苯醌(1,4-BQ)作用下造血损伤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采用PCR对36例足月分娩脐带血(cord blood,CB)标本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检测筛选,依据筛选结果将标本分为3组(AA组,AT组,TT组),使用完全甲基纤维素培养基(METHOCULTTM GF H4434)培养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用不同浓度的1,4-苯醌(1,4-Benzoquinone,1,4-BQ)处理,进行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检测。结果表明,收集的36份CB中IFN-γ+874AA,A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56(,88.89(,5.56(。在不同浓度1,4-BQ(0,5,10,20μmol/L)作用下IFN-γ+874A/T不同基因型(AA、AT、TT)组内比较集落生长能力,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AA=0.033,pAT=0.009,pTT=0.001,均小于0.05。1,4-BQ浓度?5μmol/L时,表现出细胞毒性,而且随着1,4-BQ浓度的增大,集落计数就越少,且形态也越小。同一浓度1,4-BQ作用下,IFN-γ+874A/T不同基因型(AA、AT、TT)各组集落生长能力未表现出明显差异。AT组内标本3和TT组内标本2较其它标本集落计数明显少。结论:1,4-BQ对IFN-γ+874AA、AT、TT不同基因型髓系祖细胞生长均有毒性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但在同一浓度1,4-BQ作用下,IFN-γ+874A/T不同基因型(AA、AT、TT)髓系祖细胞集落生长情况未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苯醌 造血祖细胞 干扰素-Γ 基因多态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IL-2-330T/G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易感性和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强 常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探讨IL-2-330T/G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易感性及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确诊的103例汉族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其中有46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且观察期超过4个月,100例汉族... 目的:探讨IL-2-330T/G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易感性及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确诊的103例汉族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其中有46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且观察期超过4个月,100例汉族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测序法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健康对照者IL-2-330T/G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中IL-2-330 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2.6%和27.7%,与健康对照组的12.0%和33.5%均无明显差异(P>0.05)。4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29例免疫抑制治疗有效,其中携带IL-2-330T/G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者的有效率分别为31.0%和64.8%,与携带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者的48.3%和61.8%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2-330T/G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易感性和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30T/G 基因多态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多态性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霍明瑞 于燕 +3 位作者 刘海燕 郗斌 黄晓军 李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SSP)DNA分型技术对242例MDS和115例AA患者及2264名正常对照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MDS患者和AA患者的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93%vs.17.25%,x2=9.662,OR=1.428,P=0.003;26.52%vs.17.25%,x2=12.924,OR=1.732,P=0.001)。另外MDS和AA的男性患者的DRB1*15都明显高于正常组(24.68%vs.17.25%,x2=194,OR:1.572,P=0.001;29.29%vs.17.25%,x2=13.563,OR=1.987,P=0.001),而女性患者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S和AA的男性患者DRB1*15等位基因频率都明显高于正常人群,HLA—DRB1*15可能是男性MDS和AA患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遗传多态性
原文传递
HLA-DRB1*1501和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预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疗法的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文婧 郭农建 +2 位作者 丁卜同 陈昀 周亚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HLA-DRB1*1501表型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其免疫抑制疗法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40例初治AA患者,给于环孢菌素(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应用PCR-SSP方法分析HLA-DRB1*1501表型,用PC...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HLA-DRB1*1501表型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其免疫抑制疗法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40例初治AA患者,给于环孢菌素(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应用PCR-SSP方法分析HLA-DRB1*1501表型,用PCR-RFLP技术检测TNF-a308位点基因型,并随访评价上述各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HLA-DRB1*1501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和46.2%(P=0.024);TNF-a308A(TNF2)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8.6%和48.1%(P=0.039);HLA-DRB1*1501阳性TNF2阳性、HLA-DRB1*1501阳性TNF2阴性、HLA-DRB1*1501阴性TNF2阳性、HLA-DRB1*1501阴性TNF2阴性四种预测概率值分别为0.963、0.785、0.754、0.354。结论 HLA-DRB1*1501和TNF-a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肿瘤坏死因子-A 基因多态性 HLA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