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363-3p inhibit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targeting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
1
作者 Yun Wang Shao-Kai Bai +1 位作者 Tao Zhang Cheng-Gong Li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3年第9期1556-1566,共11页
BACKGROU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olorectal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are far from being elucidated.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icroRNA-363-3p(miR-363-3p)in the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METH... BACKGROU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olorectal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are far from being elucidated.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icroRNA-363-3p(miR-363-3p)in the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METHODS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miRNA expression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s and paired normal colorectal tissues.PITA 6 was utilized to predict the targets of miR-363-3p.Dual-luciferase reporter system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target of miR-363-3p.Plate colony formation assay and wound-healing assay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cancer cells’clonogenic survival ability and migration ability,respectively.Cell proliferation was examined by cell counting kit-8 assay.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in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tissues.The TCGA and GTEx database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FITM1 mRNA in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s and normal colorectal tissues and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FITM1 mRNA and overall surviva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of patients.A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 with a deficiency of IFITM1 was constructed,and the regulation effect of IFITM1 on the clonogenic growth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was clarified.RESULTS MiR-363-3p was decreased in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s compared to normal colorectal tissues.IFITM1 was characterized as a direct target of miR-363-3p.Overexpression of miR-363-3p led to decreased clonogenic survival,proliferation,and migr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which could be reversed by forced IFITM1 expression.CONCLUSION MiR-363-3p can constrain clonogenic survival,proliferation,and migr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via targeting IFIT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363-3p Proliferation Clonogenic survival Colorectal cancer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
下载PDF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IFIT1) polymorphism as a genetic marker of cerebral malaria in Thai population
2
作者 Saw Thu Wah Hathairad Hananantachai +3 位作者 Jintana Patarapotikul Jun Ohashi Izumi Naka Pornlada Nuchnoi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8年第6期376-380,共5页
Objective:To know whether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IFIT)1 polymorphism influences the susceptibility of cerebral malaria outcome.Methods:Case-control association study wa... Objective:To know whether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IFIT)1 polymorphism influences the susceptibility of cerebral malaria outcome.Methods:Case-control association study was performed among 314 Thai patients(110 with cerebral malaria and 204 with uncomplicated malaria)infected with Plasmodium falciparum.Genotyping for five tag-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f IFIT1 was performed by endpoint genotyping.Results:Genotype frequencies of all tag-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howed no association with malaria outcome.However,C allele of rs11203109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tection from cerebral malaria(OR=0.62,95%CI=0.38-0.99,P=0.048).Two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rs5786868 and rs57941432)were in linkage disequilibrium with rs11203109.Conclusions:This suggests that our associate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rs11203109)might be a genetic marker of cerebral malaria progression in the Thai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 POLYMORPHISMS Cerebral malaria THAI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SKIV Infection of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IFIT1) in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3
作者 WANG Lei MA Teng +4 位作者 XU Wenteng CHEN Zhangfan ZHOU Qian ZHENG Guiliang CHEN Songl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83-392,共10页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IFIT1), also known as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56(IFI56) or Interferon-stimulated protein 56(ISG56), was originally identified as a protein induced upon tr...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IFIT1), also known as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56(IFI56) or Interferon-stimulated protein 56(ISG56), was originally identified as a protein induced upon treatment with interferon and inhibited by viral replication and translational initiation. In this study,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IFIT1(ELIFIT1) gene was clon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mplete cDNA of El IFIT1 gene includes 2921 nucleotides, and encodes a 437-amino acid(AA) protein. The putative ELIFIT1 protein has 9 TRP domains and is highly similar with IFIT1 proteins in other teleosts. In healthy fish, ELIFIT1 gene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blood, which indicate its specific function in the peripheral immune system. Its expression was also observed in various immunity-related tissues including spleen, intestine, and kidney, Inducted with spotted knifejaw iridovirus(SKIV), ELIFIT1 gene expression was upregulated in the spleen, kidney, and liver 24 h after induction and reached its peak at 72 h, indicating that ELIFIT1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ivirus.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ntiviral regulation of ELIFIT1 gene in tele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IFIT1)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TPR)motif expression pattern antiviral function
下载PDF
血清LTBP2、TM4SF1在大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研究
4
作者 方玲 夏永欣 张向东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大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108例作为试验组,同期10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大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108例作为试验组,同期10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LTBP2、TM4SF1水平;比较不同血清LTBP2和TM4SF1表达水平的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析大肠癌组织中LTBP2、TM4SF1的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血清LTBP2和TM4SF1表达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TBP2和TM4SF1联合评估大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试验组血清LTBP2和TM4S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05,P<0.05),大肠癌组织LTBP2和TM4SF1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直径>5cm、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有脉管瘤栓的大肠癌患者血清LTBP2和TM4SF1表达水平高于患者肿瘤直径≤5 cm、肿瘤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无脉管瘤栓的大肠癌患者(P<0.05)。血清LTBP2、TM4SF1联合预测大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86。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LTBP2和TM4SF1水平升高,二者联合对大肠癌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四次跨膜蛋白1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中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情况与术前LETM1、TIMP-1表达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万云杰 夏甘树 +1 位作者 王子铭 张志忠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情况与术前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的中期胃癌患者102例,术前行LETM1、TIMP-1检查,以术后3年内胃癌是否复发... 目的探讨中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情况与术前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的中期胃癌患者102例,术前行LETM1、TIMP-1检查,以术后3年内胃癌是否复发为评估标准,经ROC曲线分析术后3年,术前LETM1、TIMP-1及联合检测在评估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状况中的预测效能(敏感度、特异度);比较生存时间≥3年及<3年患者术前LETM1、TIMP-1表达情况。结果术后3年内胃癌复发57例(55.88%),未复发45例(44.12%)。其中65例LETM1阳性患者中,共有48例(73.85%)复发,17例(26.15%)未复发;37例LETM1阴性患者中共有9例(24.32%)复发,28例未复发(75.68%);TIMP-1阳性共63例,有46例(73.02%)复发,17例未复发(26.98%);TIMP-1阴性共有39例,其中有11例(28.21%)复发,28例未复发(71.79%)。联合检测预测3年内复发71例(69.61%),无复发31例(30.39%)。LETM1高表达共54例,其中43例(79.63%)生存时间<3年,11例(20.37%)生存时间≥3年;LETM1低表达共48例,其中10例(20.83%)生存时间<3年,38例(79.17%)生存时间≥3年;TIMP-1阳性共有62例,其中46例(74.19%)生存时间<3年,16例(25.81%)生存时间≥3年;TIMP-1阴性共有40例,其中共有7例(17.50%)生存时间<3年,33例(82.50%)生存时间≥3年。结论中期胃癌根治术后是否复发与LETM1、TIMP-1表达关系密切,同时LETM1、TIMP-1检测亦可用于预测中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状况,且准确率较高,具备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胃癌 复发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
下载PDF
TMEFF1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增殖的调控
6
作者 贾安娜 郭金鑫 +4 位作者 张璇 战世佳 于永波 郭永丽 常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37-644,共8页
目的探究具有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和两个卵泡抑素样结构域的跨膜蛋白1(TMEFF1/tomoregulin1)对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系SN-K-BE(2)增殖和迁移的调控效应。方法RT-qPCR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N-K-BE(2)、IMR32、SK-N-SH、SK-N-AS和正常细... 目的探究具有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和两个卵泡抑素样结构域的跨膜蛋白1(TMEFF1/tomoregulin1)对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系SN-K-BE(2)增殖和迁移的调控效应。方法RT-qPCR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N-K-BE(2)、IMR32、SK-N-SH、SK-N-AS和正常细胞系MCF 10A、hTERT RPE-1中TMEFF1 mRNA表达量。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瞬时敲低MCF 10A、hTERT RPE-1细胞和SN-K-BE(2)NB细胞中TMEFF1表达,RT-qPCR检测TMEFF1 mRNA瞬时敲低效果后,结晶紫染色、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TCA)检测细胞增殖;CellTiter-Glo(CTG)检测细胞活性。利用短发夹RNA(shRNA)稳定敲低正常细胞系和NB细胞系中TMEFF1表达,进一步通过集落形成实验、RTCA、CTG检测细胞增殖和活性,此外,通过免疫荧光检测Ki-67细胞阳性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结果与正常细胞系相比,NB细胞系中TMEFF1 mRNA表达量显著较高(P<0.001)。敲低TMEFF1对正常细胞系增殖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在SN-K-BE(2)细胞中敲低TMEFF1,RTCA和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Ki-67阳性细胞率减少(P<0.001),CTG结果显示细胞活性降低(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敲低组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MEFF1是一种特异在NB细胞中高表达的膜蛋白,TMEFF1敲低后不影响正常细胞系的增殖,但显著抑制NB细胞系的增殖、迁移,提示TMEFF1可能在NB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NB靶向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和两个卵泡抑素样结构域的跨膜蛋白1(TMEFF1/tomoregulin1)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藏红花素通过跨膜受体蛋白/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信号通路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王玉风 付珂 王洪亮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93-197,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处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筛选合适浓度。培养RGC-5细胞并用氯化钴(Co...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处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筛选合适浓度。培养RGC-5细胞并用氯化钴(CoCl_(2))处理建立缺氧模型,分为缺氧组、藏红花素组、阳性对照(抗坏血酸)组和藏红花素+跨膜受体蛋白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组,另设对照组。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钙荧光探针(Flou-4)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钙离子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跨膜受体蛋白(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蛋白(Bax)、钙依赖性蛋白酶家族1(Cal⁃pain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藏红花素组细胞活力0.83±0.08高于缺氧组0.45±0.04,细胞凋亡率(17.92±1.21)%低于缺氧组(51.82±5.36)%,钙离子水平0.27±0.04低于缺氧组0.7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红花素+DAPT组细胞活力0.50±0.06低于藏红花素组0.83±0.08,细胞凋亡率(36.50±3.50)%高于藏红花素组(17.92±1.21)%,钙离子水平0.65±0.05高于藏红花素组0.2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氧组比较,藏红花素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otch1、Hes-1mRNA表达、Bax和Calpai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藏红花素组比较,藏红花素+DAPT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otch1、Hes-1mRNA表达、Bax和Calpai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藏红花素对体外培养的缺氧RGC-5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阻滞Notch1/Hes-1通路,提高细胞内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花 细胞低氧 基因 BCL-2 藏红花素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跨膜受体蛋白Notch1 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血清LAPTM4B-35及DKK1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徐鹏 于德洋 +2 位作者 董茹婷 王宁 王磊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LAPTM4B-35)、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在肝肿瘤血清中的表达以及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急诊创伤外科进行治疗的160例肝...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LAPTM4B-35)、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在肝肿瘤血清中的表达以及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急诊创伤外科进行治疗的160例肝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n=74)和恶性组(n=86)。比较两组血清LAPTM4B-35、DKK1水平及低剂量超声造影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LAPTM4B-35、DKK1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LAPTM4B-35、DKK1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达峰时间低于良性组(P<0.05),峰值强度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LAPTM4B-35、DKK1、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是发生肝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LAPTM4B-35、DKK1、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检测诊断肝恶性肿瘤的AUC为0.960,敏感性为89.53%,特异性为91.89%,优于其各自单独预测(Z两者联合-LAPTM4B-35=5.116、Z两者联合-DKK1=4.986、Z两者联合-达峰时间=4.657、Z两者联合-峰值强度=4.214,P<0.05)。结论肝肿瘤恶性患者血清LAPTM4B-35、DKK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联合低剂量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35 Dickkopf相关蛋白1 低剂量超声造影 肝肿瘤 良恶性诊断
下载PDF
血清GP73、CHI3L1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病理变化程度的关系
9
作者 卢瑾 闻名 +5 位作者 唐情容 徐春华 占春玲 徐逸洲 杨丽晖 杨丽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6-159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80例CHB感染且发生肝纤维...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80例CHB感染且发生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肝纤维化组,感染科门诊既往确诊的CHB感染但未发生肝纤维的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GP3、CHI3L1、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并根据Scheuer系统标准将肝纤维化组患者分为轻度、显著肝纤维化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GP3、CHI3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GP3、CHI3L1、GP3+CHI3L1分别绘制ROC曲线,其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62.81%、60.94%、96.33%,特异度为:80.66%、80.05%、75.30%,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2、0.756、0.908;肝纤维化组患者的ALT、AST、HA、LN、PCⅢNP、CⅣ、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LT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49例(S2期33例、S3期16例)、轻度肝纤维化患者31例(均为S1期),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血清GP3、CHI3L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DBIL、ALT、AST、HA、LN、PCⅢNP、CⅣ、CG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LT测定值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GP3、CHI3L1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两项指标结合应用有利于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Scheuer系统
下载PDF
全真一气汤通过HIF-1α/VEGF通路抑制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旺生 王世聪 +5 位作者 陈慧 陈永忠 林秀明 陈成 杨裕华 李希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6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全真一气汤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将39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9)、模型组(n=10)、氨茶碱组(n=10)和全真一气汤组(n=10)。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LPS联合烟熏的经典造模法进行C... 目的:探讨全真一气汤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将39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9)、模型组(n=10)、氨茶碱组(n=10)和全真一气汤组(n=10)。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LPS联合烟熏的经典造模法进行COPD造模。验证造模成功后,各药物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给药28 d。处死各组大鼠,收集样本并行HE染色、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测。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肺泡结构完整,肺泡间隔无明显增厚;模型组大鼠可见肺泡腔扩张明显并且破裂、肺泡间隔明显增厚,单位面积内的肺泡数量明显减少;氨茶碱组大鼠可见肺泡腔轻度扩张并且部分破裂、肺泡间隔轻度增厚,单位面积内的肺泡数量稍有减少;全真一气汤组大鼠可见肺泡腔轻度扩张、肺泡间隔轻度增厚,单位面积内的肺泡数量稍有减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单位面积内的肺泡数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和全真一气汤组大鼠单位面积内的肺泡数量明显增加(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空白组线粒体(M)未见明显肿胀,大多结构尚可,基质较为均匀,嵴存在;全真一气汤组线粒体(M)未见明显肿胀,大多结构尚可,基质较为均匀,嵴存在;模型组线粒体(M)损伤严重,整体呈中重度肿胀,膜破损,基质较多溶解,嵴消失;氨茶碱组线粒体(M)损伤严重,整体呈中重度肿胀,膜破损,基质较多溶解,嵴消失。4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存在一定程度差异性。模型组、氨茶碱组线粒体(M)损伤最为严重,整体呈中重度肿胀,膜破损,基质较多溶解,嵴消失;空白组、全真一气汤组线粒体(M)未见明显肿胀,大多结构尚可,基质较为均匀,嵴存在。4组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未见明显差异,数量较少,排列稀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IF-1α、VEGF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1),occludin、ZO-1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大鼠肺组织HIF-1α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5),occludin、ZO-1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全真一气汤组大鼠肺组织HIF-1α、VEGF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occludin、ZO-1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IF-1α、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大鼠肺组织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真一气汤组大鼠肺组织HIF-1α、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全真一气汤可能通过下调HIF-1α、VEGF基因及上调occloudin、ZO-1蛋白的表达,进而达到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全真一气汤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跨膜蛋白 大鼠
下载PDF
内质网滞留蛋白1功能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章璐 刘晓亮 赵彦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4-939,945,共7页
内质网滞留蛋白1(RER1)是位于顺式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的一个分子量为23×103的内质网滞留蛋白。作为蛋白质早期分泌途径的重要质量控制因子之一,RER1识别底物跨膜结构域的内质网滞留信号,通过外被蛋白质复合体Ⅰ将底... 内质网滞留蛋白1(RER1)是位于顺式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的一个分子量为23×103的内质网滞留蛋白。作为蛋白质早期分泌途径的重要质量控制因子之一,RER1识别底物跨膜结构域的内质网滞留信号,通过外被蛋白质复合体Ⅰ将底物从高尔基体逆向转运至内质网。近20年来,RER1的底物陆续在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被发现。这些底物通常是膜蛋白,包括永久性或暂时性内质网滞留蛋白和多聚复合物的未组装亚基。目前研究表明,RER1通过底物的内质网滞留信号,调节底物的正确定位和充分组装,影响其细胞膜表达水平或引发内质网应激,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总结、分析了RER1的功能、底物及其相关疾病,为RER1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滞留蛋白1 跨膜结构域 内质网滞留 蛋白质质量控制
下载PDF
靶向EBV潜伏膜蛋白1的单克隆抗体促进HIV相关EBV阳性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12
作者 涂小云 陈宇 +3 位作者 熊玉红 邓爱花 孙春枝 刘阳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制备和筛选抑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的抗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EBV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transmembrane domain 5,TMD5),并以此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法制备抗TMD... 目的制备和筛选抑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的抗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EBV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transmembrane domain 5,TMD5),并以此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法制备抗TMD5单抗。ELISA法测定小鼠腹水中的抗体效价。7-氨基放线菌素D(7-Aminoactinomycin D,7-AAD)/Annexin V-PE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JC-1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势评估单抗对BL细胞系Daudi细胞的促凋亡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测定Daudi细胞内促存活信号通路p38-MAPK/IKK/NF-κB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2轮筛选,获得R2-2-5E-6C和R2-2-8D-3A两种单抗,这2种单抗均能与TMD5发生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与GAPDH无免疫反应。与NC组相比,R2-2-5E-6C组和R2-2-8D-3A组处理后的Daudi细胞中Annexin V+7-AAD+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JC-1荧光强度<104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胞内p38-MAPK、IKK和NF-κB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筛选获得的抗TMD5单抗R2-2-5E-6C和R2-2-8D-3A可通过抑制LMP1介导的p38-MAPK/IKK/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BL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结构域5 潜伏膜蛋白1 HIV-相关EBV-阳性伯基特淋巴瘤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对子宫内膜癌病人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13
作者 李儒彩 黄成谋 +2 位作者 李静 郭丽娟 潘英连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病人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病例组)...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病人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病例组)和5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为分析对象。检测病例组和实验组血清中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算NLR指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IK3CA和Notch1的相对表达量。选取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全反式维甲酸细胞(HL-60/ATRA细胞),在不同时间下进行培养,验证PIK3CA通过Notch1对NE的影响。结果病例组病人NE、LY、PLT指标以及NLR指数为(6.03±0.40)×10^(9)/L、(2.15±0.31)×10^(9)/L、(257.40±37.51)×10^(9)/L、(3.69±0.4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3±0.50)×10^(9)/L、(1.68±0.16)×10^(9)/L、(202.10±23.39)×10^(9)/L、(2.44±0.39),病例组病人Hb水平为(138.72±13.79)g/L低于对照组Hb水平(149.52±10.65)g/L,说明子宫内膜癌病人炎症微环境异常。病例组PIK3CA和Notch1相对表达量为(3.351±0.496)、(3.467±0.440)高于对照组的(1.581±0.275)、(1.519±0.279)。HL-60/ATRA细胞培养实验验证了PIK3CA高表达促进Notch1高表达进而抑制NE的增殖。结论在NE中,Notch1表达量随着PIK3CA表达量升高而升高,NE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初步证实了PIK3CA基因通过调控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中NE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4 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 跨膜受体蛋白1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LETM1表达及价值分析
14
作者 柴晓婧 蔡甜甜 邹龙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444-244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ucine zipper/leucine zipper/EF-hand-containing transmembrane protein 1,LETMI1)表达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ucine zipper/leucine zipper/EF-hand-containing transmembrane protein 1,LETMI1)表达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ETM1表达水平,比较LETM1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LETM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关系,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LETM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高表达率为57.9%(59/102),癌旁组织为10.8%(11/10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08,P<0.001)。LETM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LETM1蛋白高表达术后总体生存期为(26.74±3.78)月,明显低于低表达(43.76±5.4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LETM1蛋白高表达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蛀牙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LETM1呈高表达,LETM1可作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价值 生存期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在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娅梅 吴保平 夏欧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1-543,547,共4页
目的检测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FITM1)mRNA及其蛋白在Peutz-Jeghers(P-J)息肉中的表达,探讨其在P-J息肉发生及恶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P-J息肉、正常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腺癌各16例组织中... 目的检测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FITM1)mRNA及其蛋白在Peutz-Jeghers(P-J)息肉中的表达,探讨其在P-J息肉发生及恶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P-J息肉、正常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腺癌各16例组织中IFITM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J息肉、正常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腺癌各32例组织中IFITM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并比较表达程度的差异。结果IFITM1 mRNA及其蛋白在上述组织中均有表达;IFITM1 mRNA在正常肠黏膜组织、P-J息肉、腺瘤性息肉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表达增高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704,P=0.0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FITM1蛋白的阳性着色分布于胞膜和/或胞浆,IFITM1蛋白在正常肠黏膜组织、P-J息肉组织、腺瘤组织及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依次增高,经多组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H),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6.705,P=0.000)。结论IFITM1在正常肠黏膜组织、P-J息肉组织、腺瘤组织及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水平依次增高,提示IFITM1可能与P-J息肉的发生及恶变有关,且有可能成为P-J恶变风险的良好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跨膜蛋白-1 PEUTZ-JEGHERS综合征 大肠腺瘤性息肉 大肠腺癌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基因的扩增、克隆及蛋白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宇虎 钟东 +5 位作者 柳娟 张振书 陈村龙 武金宝 肖冰 郭文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nterferon-inducibletransmembraneprotein-1,IFITMP-1)基因的扩增、克隆及蛋白表达。方法以含IFITMP-1基因的cDNA为模板,用Pfu酶做PCR扩增,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UCm-T质粒测序。...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interferon-inducibletransmembraneprotein-1,IFITMP-1)基因的扩增、克隆及蛋白表达。方法以含IFITMP-1基因的cDNA为模板,用Pfu酶做PCR扩增,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UCm-T质粒测序。进一步克隆到pET-Trx蛋白表达载体质粒,优化蛋白表达条件。结果含有IFITMP-1基因的PCR产物约1000bp。重组pUCm-T质粒经EcoRⅠ、HindⅢ双酶切,有相应大小的cDNA片段插入,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正确,证实目的基因的扩增、克隆成功,并成功克隆进pET-Trx蛋白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在BL21(DE3)plysS中有融合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扩增克隆IFITMP-1基因,并成功表达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IFITMP-1基因在大肠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跨膜蛋白-1基因 大肠肿瘤 PCR 克隆 蛋白表达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对结肠癌SW480细胞株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骆红蕾 喻晓娟 +3 位作者 何敬东 李进 冯婉婷 陈小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IFITM1)对结肠癌SW480细胞株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并且转染大肠癌细胞株SW480,免疫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RT-PCR和Westernblotting鉴定IFITM1/pEGFP-C3重组...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IFITM1)对结肠癌SW480细胞株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并且转染大肠癌细胞株SW480,免疫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RT-PCR和Westernblotting鉴定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G418筛选稳定过表达IFITM1的SW480细胞株(IFITM1/SW480),细胞侵袭性实验、明胶酶法测定MMP-2和MMP-9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9蛋白表达及IFITM1/SW480侵袭和转移能力。结果成功构建IFITM1/pEGFP-C3重组表达质粒,获得IFITM1/SW480细胞株;细胞侵袭实验显示SW480细胞、IFITM1/SW480细胞的细胞穿透数分别为(448.64±38.09)个和(540.45±44.6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胶酶法测定显示IFITM1/SW480细胞MMP-2、MMP-9活性较SW480和pEGPF/SW480细胞明显增强。Western blottin显示IFITM1/SW480细胞MMP-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W480和pEGFP/SW480细胞株。结论 IFITM1可增加大肠癌SW480细胞株侵袭和转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 结直肠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LETM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宝勇 蒋宁 +2 位作者 廖锐 郑军 杜成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42-1947,共6页
目的探讨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ucine bnzipper/EF-hand-containing transmembrane protein1,LET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通过RNAi技术靶向LETM1基因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ucine bnzipper/EF-hand-containing transmembrane protein1,LET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通过RNAi技术靶向LETM1基因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 blot检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共6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中LETM1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 G2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中的LETM1蛋白表达情况。将LETM1 siRNA经Lipofectamine 2000TM脂质体转染SMMC-7721(实验组为si-LETM1、对照组为si-NC),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ETM1转染后肝癌SMMC-7721细胞株中LETM1 mRNA及蛋白的表达。CKK-8及流式细胞术检测LETM1低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ETM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44/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28.33%(17/60,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ETM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量(2.335±0.221)较癌旁组织(1.386±0.081)明显增高(P<0.01)。2LETM1蛋白表达与肝癌肿瘤直径及门静脉侵犯有关(P<0.05),而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甲胎蛋白、HBs Ag、Edmondson分级及TNM分期无关(P>0.05)。3LETM1蛋白在SMMC-7721及Hep G2中的表达相对量[(分别为(1.447±0.149)、(1.190±0.113)]均明显高于LO2[(0.918±0.027),P<0.05]。4si-LETM1组与si-NC组和空白组比较,si-LETM1组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P<0.01),尤以72 h及96 h最为显著;si-LETM1早期细胞凋亡数(14.6±2.3)%与si-NC早期细胞的凋亡数(6.3±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LETM1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基因沉默LETM1后的肝癌细胞其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凋亡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RNA干扰 LETM1 细胞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协同干扰素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敬东 张振书 +3 位作者 肖冰 周高速 张以洋 耿焱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05-707,716,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协同干扰素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影响。方法:将IFITM1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SW480,G418... 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协同干扰素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影响。方法:将IFITM1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SW480,G418 500mg/L筛选阳性克隆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RT-PCR检测IFITM1的表达。实验设pEGFP- C3/SW 480组、IFITM1/SW 480组、IFITM1/anti-IFITM1/SW 480、空白组,除空白组外,每组加入IFN_(-α) 1000 U/mL。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性。结果: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转染SW480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融合蛋白位于细胞膜周围,RT-PCR在IFITM1/SW 480细胞中检测到IFITM1 mRNA表达,SW 480细胞及pEGFP-C3/SW480细胞中未见IFITM1 mRNA表达。MTT分析细胞增殖示pEGFP-C3/SW 480组、IFITM1/SW 480组、IFITM1/anti-IFITM1/SW 480组的D_(570mm)处值分别0.745±0.0267、0.346±0.0316、0.696±0.0613,空白组的D_(570mm)值是0.835±0.0362,IFITM1/SW 480细胞增殖比pEGFP-C3/SW 480细胞及IFITM1/anti-IFITM1/SW 480细胞低(P<0.05)。而pEGFP-C3/SW 480细胞的增殖与IFITM1/anti-IFITM1/SW 480细胞增殖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FITM1可协同IFN-α抑制SW 480细胞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 细胞增殖 转染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溶酶体相关四次跨膜蛋白B、三叶因子家族1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铁英 李莹莹 郭娟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2219-2222,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溶酶体相关四次跨膜蛋白B(LAPTM4B)、三叶因子家族1(TFF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集的80例胃癌组织及40例胃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LAPTM4B、TFF1蛋白...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溶酶体相关四次跨膜蛋白B(LAPTM4B)、三叶因子家族1(TFF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集的80例胃癌组织及40例胃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LAPTM4B、TFF1蛋白表达情况,观察不同病灶最大径、TNM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程度及胃癌组织中LAPTM4B、TF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胃癌组织中LAPTM4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25%、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75%,胃癌癌旁组织中LAPTM4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5.00%、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5.00%;胃癌组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TNM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LAPTM4B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9%、74.42%,高于TNM分期(Ⅰ期+Ⅱ期)48.94%、未发生淋巴结转移45.95%的病人(P<0.05);在TNM分期(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的胃癌组织中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81.40%、87.10%,高于TNM分期(Ⅰ期+Ⅱ期)53.19%、未发生淋巴结转移54.05%、高分化和中分化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LAPTM4B、TFF1表达强度明显较癌旁组织增强,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溶酶体相关四次跨膜蛋白(LAPTM4B) 三叶因子家族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