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合金电镀金鼓包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
作者 李大洋 熊俊良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5,共5页
铝合金零件镀金层出现鼓包故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鼓包位置有晶间腐蚀形貌,沿晶腐蚀与表面贯通。镍层在局部位置沿晶裂纹渗入到基体内,且在沿晶裂纹内存在P元素。说明沿晶腐蚀在镀镍前已经存在,电镀后晶间腐蚀处被镀层覆盖,因此在结合力... 铝合金零件镀金层出现鼓包故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鼓包位置有晶间腐蚀形貌,沿晶腐蚀与表面贯通。镍层在局部位置沿晶裂纹渗入到基体内,且在沿晶裂纹内存在P元素。说明沿晶腐蚀在镀镍前已经存在,电镀后晶间腐蚀处被镀层覆盖,因此在结合力检测过程中,在晶间腐蚀产生应力的作用下,该处形成鼓包现象。机械加工和电镀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防锈措施后,解决了该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镀金 鼓包现象 晶间腐蚀
下载PDF
灵宝某金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璐 王守敬 卞孝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灵宝某金矿石属于石英脉型金矿石,金品位为1.94 g/t。为了给该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依据,对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中有回收价值的元素为金,主要以自然金和碲金矿的形式存在,与金矿物关系密切的矿物主要有黄铁矿... 灵宝某金矿石属于石英脉型金矿石,金品位为1.94 g/t。为了给该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依据,对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中有回收价值的元素为金,主要以自然金和碲金矿的形式存在,与金矿物关系密切的矿物主要有黄铁矿,其次是磁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2)矿石中的自然金多以粒状、不规则粒状、麦粒状、棱角粒状被黄铁矿包裹,其次呈叶片状、不规则粒状以裂隙金形式产出,少量以粒间金的形式产出;碲金矿多以粒状、圆粒状、不规则粒状被硫化物包裹,其次呈不规则粒状以裂隙或粒间的形式产出。(3)矿石中71.10%的金被黄铁矿包裹,裂隙金、粒间金占总金的24.22%,仅有4.68%的金被其他脉石矿物包裹。(4)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或他形粒状,可见方铅矿、黄铜矿沿黄铁矿粒间或裂隙充填产出及粗粒黄铁矿包裹细粒黄铜矿和脉石颗粒现象等。黄铁矿以中、粗粒为主,粒径多在0.5~2 mm,少量黄铁矿呈细粒嵌布,粒径在0.15~0.6 mm。(5)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0%的情况下,97.03%的黄铁矿得以解离,黄铁矿主要分布在0.10~0.037 mm粒级,+0.10、0.037~0.01 mm粒级次之。因此,采用浮选工艺富集黄铁矿并强化对裂隙金、粒间金的回收就可实现该矿石中金的充分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工艺矿物学 黄铁矿 自然金 碲金矿 裂隙金 粒间金 赋存状态
下载PDF
胶东台上金矿成矿机制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凤英 李兆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56-465,共10页
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台上金矿床的成矿机制为:胶东群地层重熔形成滦家河花岗岩岩浆时,初始岩浆为几乎均匀的熔体相;随着结晶成岩作用的进行,由于局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产生富K^+、Na^+、Ca^(2+)、Mg^(2+)、F^-、Cl^-、S^(2-)、CO_3^(2-)... 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台上金矿床的成矿机制为:胶东群地层重熔形成滦家河花岗岩岩浆时,初始岩浆为几乎均匀的熔体相;随着结晶成岩作用的进行,由于局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产生富K^+、Na^+、Ca^(2+)、Mg^(2+)、F^-、Cl^-、S^(2-)、CO_3^(2-)及挥发份CO_2、CO、H_2O等的流体相,并不断从已结晶矿物及残余熔体中,以[Au(HS)_2]^-、[Au(HS)S]^(2-)、AuCl_4]^-等络合物形式汲取Au,形成含矿流体。当温度下降至固相线下,这种流体被封存于结晶矿物颗粒间,成为含矿粒间溶液并处于高压状态。当岩体受到构造作用,形成断裂带及微裂隙时,处于高压状态的含矿粒间溶液便向处于低压状态的裂隙中运移。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粒间溶液对已形成的矿物产生交代;同时,粒间溶液中含Au络合物分解,Au沉淀,从而形成了具有典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特征的Au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机理 模拟实验
下载PDF
热加工对430铁素体不锈钢“金粉”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邵泽斌 陈海涛 +1 位作者 郎宇平 朱心昆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6,共6页
研究了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和表面"金粉"缺陷的关系。通过Gleeble 3800热模拟机模拟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热轧实验,以及热轧后模拟卷取对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产生的影响;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DL-EPR)法检... 研究了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和表面"金粉"缺陷的关系。通过Gleeble 3800热模拟机模拟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热轧实验,以及热轧后模拟卷取对430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产生的影响;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DL-EPR)法检测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结果表明:430铁素体不锈钢在热轧时产生敏化,在酸洗过程中造成的晶间腐蚀,最终会导致冷轧后表面"金粉"缺陷的产生。Gleeble实验表明,最终变形温度为900~950℃,冷速为水冷条件下有利于避免晶间腐蚀的产生。模拟卷取实验表明,经过650~800℃的处理能够进一步避免和消除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粉” 430铁素体不锈钢 晶间腐蚀 DL-EPR
下载PDF
胶东台上金矿床矿物中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凤英 李兆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03-412,共10页
胶东台上金矿床是近年来刚探明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矿体产于滦家河花岗岩体内部,成矿热液主要来自滦家河花岗岩体中的含矿粒间溶液。成矿热液的盐度为5.5~9.0wt%NaCl,密度为0.76~0.92g/cm^3,富含K^+、Na^+、Ca^(2+)、Mg^(2+)、SO_4^(... 胶东台上金矿床是近年来刚探明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床。矿体产于滦家河花岗岩体内部,成矿热液主要来自滦家河花岗岩体中的含矿粒间溶液。成矿热液的盐度为5.5~9.0wt%NaCl,密度为0.76~0.92g/cm^3,富含K^+、Na^+、Ca^(2+)、Mg^(2+)、SO_4^(2-)、Cl^-、F^-、HCO_3^-以及挥发分(H_1O、CO_2、CO),并由于这些挥发分的存在,使金易与[(HS)^-]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存于溶液中及迁移过程中。当断裂形成时,成矿地球化学系统经历了瞬时减压沸腾作用,导致p、T、pHfo_1等物理化学条件明显改变,含矿粒间溶液迁移和富集,在适宜地点沉淀成矿。台上金矿床形成于弱碱、弱还原的化学环境中,220~300℃,(300~600)×10~5Pa的温压条件下,是一个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床 包裹体 花岗岩
下载PDF
某微细粒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雪 陈新林 《有色矿冶》 2015年第6期18-21,17,共5页
某金矿石为少硫化物金矿石,矿石中金矿物粒度细小,微细粒金矿物占89.15%。金矿物与脉石和黄铁矿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脉石矿物粒间金占62.19%,黄铁矿与脉石粒间金占17.82%,有13.58%的金矿物包裹于脉石矿物中。浮选试验磨矿细度为-0.075 mm... 某金矿石为少硫化物金矿石,矿石中金矿物粒度细小,微细粒金矿物占89.15%。金矿物与脉石和黄铁矿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脉石矿物粒间金占62.19%,黄铁矿与脉石粒间金占17.82%,有13.58%的金矿物包裹于脉石矿物中。浮选试验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75%,捕收剂采用SK和丁基黄药优化组合,一次粗选,二次扫选,二次精选,在原矿金品位为1.88g/t时,试验获得金精矿金品位45.05g/t,金回收率为8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金矿石 粒间金 浮选 SK和丁基黄药
下载PDF
青海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金矿石特征及金矿物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卢财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3期48-53,共6页
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的东南段,金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马尔争组火山岩与石炭系浩特洛洼组灰岩的层间断裂破碎带中。控矿构造为以压性—压扭性为主的NWW、NW向断裂。矿石类型主要为重晶石型金铅锌矿,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 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的东南段,金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马尔争组火山岩与石炭系浩特洛洼组灰岩的层间断裂破碎带中。控矿构造为以压性—压扭性为主的NWW、NW向断裂。矿石类型主要为重晶石型金铅锌矿,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和斑铜矿等,矿石中有益组分为Pb、Zn、Ag、Cu和Ba。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含少量自然金。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裂隙金相对较少。粒度以细粒明金为主,其次是微粒金,与脉石关系密切,解离较难,单纯浮选很难有效回收矿石中的金,应采用氰化与浮选相结合的方法回收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赋矿岩石 粒间金 选冶性能 东昆仑成矿带
下载PDF
坦桑尼亚芒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克川 义爱文 +2 位作者 杨继兵 祝少辉 秦德雨 《矿产勘查》 2018年第4期761-765,共5页
太古宙卡哈马(Kahama)绿岩带为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区域八大绿岩带之一,长约100 km,是坦桑尼亚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带上分布有盖塔(Geita)、布鲁杨葫芦(Bulyanuhulu)、高登瑞德(Golden Ridge)、朱比利里夫(Jubilee Reef)等大型、特大型... 太古宙卡哈马(Kahama)绿岩带为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区域八大绿岩带之一,长约100 km,是坦桑尼亚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带上分布有盖塔(Geita)、布鲁杨葫芦(Bulyanuhulu)、高登瑞德(Golden Ridge)、朱比利里夫(Jubilee Reef)等大型、特大型金矿床和众多金矿(化)点,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芒果(Manangu)金矿体分别赋存于矿区北西部条带状含铁建造(磁铁石英岩)与酸性火山沉积岩(凝灰岩)的上下接触带部位,矿体形态简单,具不规则层状、似层状,金属矿物自然金呈他形粒状,亮金黄色,高反射率,均质性,多属于粒间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建造 芒果金矿床 粒间金 坦桑尼亚
下载PDF
黑龙江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侯蕊娟 杨帅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期172-173,共2页
黑龙江某金矿矿石中硫化物较少,金矿物以粒间金及空洞边部金为主,属于易加工易选冶矿石。通过研究认为全泥氰化—炭浆吸附提金工艺在该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使用全泥氰化—炭浆吸附提金工艺流程,在磨矿粒度-200目占90%,氰化时间24小时,... 黑龙江某金矿矿石中硫化物较少,金矿物以粒间金及空洞边部金为主,属于易加工易选冶矿石。通过研究认为全泥氰化—炭浆吸附提金工艺在该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使用全泥氰化—炭浆吸附提金工艺流程,在磨矿粒度-200目占90%,氰化时间24小时,金浸出率:95.62%,金的回收率为9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间金 氰化浸出
下载PDF
莒南金矿金矿物嵌布特性及选矿理想技术指标预测
10
作者 李彪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通过研究矿石中金矿物嵌布特性,以及其他矿物的嵌连性质,对不同选矿方法所能获得的选矿理想技术指标进行了预测,认为唯有采用混合浮选,而后分离黄铁矿的流程,才能获得好的选别指标。
关键词 金矿 选矿 金矿物 嵌布特性
下载PDF
乌干达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代正和 李书会 +2 位作者 韩冰 谢恩宽 李超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东非乌干达Busia金矿为中等硫化物石英脉型含金矿石,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占6.71%,以黄铁矿为主,金属氧化物占1.63%,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及褐铁矿;通过“重选—浮选”、“重选—全泥氰化”和“重选—浮选—浮选精矿氰化”三种工艺流程的对... 东非乌干达Busia金矿为中等硫化物石英脉型含金矿石,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占6.71%,以黄铁矿为主,金属氧化物占1.63%,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及褐铁矿;通过“重选—浮选”、“重选—全泥氰化”和“重选—浮选—浮选精矿氰化”三种工艺流程的对比,最终确定采用“重选—全泥氰化”工艺来回收金。在磨矿细度为-0.045mm占80%,氰化时间为24h的条件下,采用“重选—全泥氰化”工艺流程可以获得精矿金回收率为92.23%;而在再磨细度为-0.0385 mm占85%,氰化时间48h,采用“重选—浮选—浮选精矿氰化”工艺流程可以获得得到精矿浸出率为90.07%,金回收率为8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间金 重选 浮选 全泥氰化 浮选精矿氰化
下载PDF
湖北阳新富水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研究
12
作者 洪汉烈 谢路昌 《湖北地质》 1992年第2期47-55,110,共10页
富水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强烈硅化作用形成的石英,玉髓并不含金;借助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的分析,查明金主要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晶体的边缘;褐铁矿,赤铁矿中的包裹金是金的重要赋存形式;另外,金部分地以... 富水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强烈硅化作用形成的石英,玉髓并不含金;借助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的分析,查明金主要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晶体的边缘;褐铁矿,赤铁矿中的包裹金是金的重要赋存形式;另外,金部分地以显微粒间金的形式产出,这些成果为研究矿床的成因,矿床的综合评价和工业利用提供了必要的,可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 金矿床 次显微金 包裹金 粒间金
下载PDF
SUS430铁素体不锈钢砂金缺陷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云霞 《甘肃冶金》 2021年第3期56-59,63,共5页
结合生产实际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砂金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追溯与分析。结果表明:卷板在罩式炉退火过程中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外圈敏化,使其在酸洗过程中极易发生晶间腐蚀,是后续发生砂金缺陷的重要原因。针对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生产过... 结合生产实际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砂金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追溯与分析。结果表明:卷板在罩式炉退火过程中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外圈敏化,使其在酸洗过程中极易发生晶间腐蚀,是后续发生砂金缺陷的重要原因。针对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生产过程改进方案,将砂金缺陷等级控制在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晶间腐蚀 砂金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