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appeals to the individual's pro-social behavior tendency
1
作者 Qi Haifeng Zha Linro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8期79-81,共3页
At present, from the aspect of promoting consumers' pro-social consumption behaviors, the public service ads has a clearly insufficient persuasive problem. In order to make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provide sugge... At present, from the aspect of promoting consumers' pro-social consumption behaviors, the public service ads has a clearly insufficient persuasive problem. In order to make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is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public service ads' appeals on the tendency of individual' s pro-social consumption behaviors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at comparatively speaking, altruism orientation of public service ads' appeals can make the individual to produce higher levels of pro-social consumption behavior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respectively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s about public service ad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rofit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service ads pro-social behavior advertising appeal
下载PDF
全人类认同提升亲社会心理和行为及其解释机制
2
作者 赵偲琪 刘若婷 胡晓檬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7-1708,共12页
在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背景下,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全人类认同对亲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其解释机制至关重要。全人类认同指将全体人类视为内群体,并关心人类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全人类认同对于个体的亲社会心理和行为具... 在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背景下,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全人类认同对亲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其解释机制至关重要。全人类认同指将全体人类视为内群体,并关心人类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全人类认同对于个体的亲社会心理和行为具有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群际交往、环境可持续以及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三个领域。全人类认同影响亲社会心理和行为的机制主要有关联性、责任、义务以及情绪,但当前这四项因素彼此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未来应深入探究全人类认同作用于亲社会心理和行为的综合理论模型、进化和生物机制以及边界条件,考察人工智能浪潮对全人类认同与亲社会心理和行为关系的影响,以及全球化视野下二者关系的文化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类认同 亲社会心理和行为 群际交往 环境可持续 公共卫生危机
下载PDF
团队间竞争对亲团队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一个跨层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永军 李亚 +1 位作者 邓传军 刘智强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6,共10页
团队间竞争是激发群体活力、提高团队产出的重要策略,但其潜在的伦理风险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基于伦理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通过68个团队的266份数据对团队间竞争影响个体/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HLM... 团队间竞争是激发群体活力、提高团队产出的重要策略,但其潜在的伦理风险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基于伦理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通过68个团队的266份数据对团队间竞争影响个体/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HLM跨层分析结果表明:团队间竞争既可以激发个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也可以推动团队成员集体实施亲团队非伦理行为,进而涌现出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促进焦点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一方面,团队间竞争通过个体促进焦点正向影响个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另一方面,团队间竞争通过团队促进焦点既可以积极影响个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也可以导致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最后,本文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指出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间竞争 促进焦点 亲团队非伦理行为
下载PDF
不同社会距离下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纠纷中攻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毕亚萱 丁川 王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距离下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群际威胁引发的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医患纠纷事件作为群际威胁的实验材料,采用竞争反应时范式和内隐联想范式获取攻击性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社会距离的攻击性差异。结果:...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距离下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群际威胁引发的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医患纠纷事件作为群际威胁的实验材料,采用竞争反应时范式和内隐联想范式获取攻击性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社会距离的攻击性差异。结果:不同社会距离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群际间威胁所引发的内隐攻击行为影响不同:当社会距离较远时,隐性攻击明显增强[t(58)=2.59,P=0.013]。结论:建立社会距离更近的医患双方共同内群体认同有利于建立更好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纠纷 社会距离 共同内群体认同 群际威胁 攻击行为
下载PDF
Social Enterprises’Institutional Rationale and Its Inspirations for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5
作者 Jin Bei 《China Economist》 2023年第1期2-15,共14页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ways in which social enterprises contribute to society’s goals.In the new era of human development,many social problems cannot be resolved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enterprises(S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ways in which social enterprises contribute to society’s goals.In the new era of human development,many social problems cannot be resolved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enterprises(SEs).The study on these enterpri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observation.In a modern market economy,SEs have pro-social market vitality and compatibility with the market economy;their action gives a glimpse into the truth of human development.As can be seen from the socio-economic reality,numerous entrepreneurs nurture a desire to run SEs at a certain stage of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The tendency of some entrepreneurs to run 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is study.Social enterprises are hybrid enterprises as opposed to for-profit enterprises and SEs must address complex problems through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State owned enterprises(SOEs)and SEs share many topics of research and have much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and a key question for SOE reform is what makes SOEs efficient quasi-social enterprises.Both SOEs and SEs assume a social mandate,and their fulfill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s underpinned by their economic efficiency(market competitiveness).The theoretical rationale an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of SEs-not least their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formation of rules-stem from the relationship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nomic and social exchanges under market-based conditions.Social enterprises focus on altruistic social exchange but need to be supported by a certain economic exchange to finance their operations.The biggest social problem for China is its failure to balance economic and social exchanges,as well as the method of reward.Research on SEs shoul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questions and the quest for their solutions.Social enterprises may inspire more enterprises to pursue pro-soci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enterprises altruistic behaviors economic exchange social exchange pro-social behaviors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认同内容及其对群际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于海涛 张雁军 乔亲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7-865,共9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认同再次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全球化到底是削弱国家认同还是增强国家认同,不仅与国家认同的具体内容有关,还受国家的全球化水平影响。同时,个体对外群体的态度,不仅受到群体规模的影响,国家认同内...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认同再次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全球化到底是削弱国家认同还是增强国家认同,不仅与国家认同的具体内容有关,还受国家的全球化水平影响。同时,个体对外群体的态度,不仅受到群体规模的影响,国家认同内容也起着调节作用。人们越是基于语言、宗教、文化等族群特质来界定国家身份,对外群体的态度越消极;越是基于公民特质来界定国家身份,对外群体的态度越积极。今后应该整合国家认同的内容、厘清国家认同的发展轨迹、拓展国家认同的研究方法以及开展中国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家认同 认同内容 公民身份认同 群际行为
下载PDF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35
7
作者 曾盼盼 俞国良 林崇德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6,共6页
近年来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亲社会行为神经机制的研究、志愿者活动研究、跨群体助人研究,以及群体间助人研究。这些新视角及其相关的研究,反映出亲社会行为研究在各个水平以及相关学科间进行整... 近年来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亲社会行为神经机制的研究、志愿者活动研究、跨群体助人研究,以及群体间助人研究。这些新视角及其相关的研究,反映出亲社会行为研究在各个水平以及相关学科间进行整合的趋势,有助于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神经机制 志愿者活动 跨群体助人 群体间助人
下载PDF
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 被引量:213
8
作者 熊猛 叶一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8-453,共16页
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RD)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目前,相对剥夺感的测量模型主要有个体–群体RD与认知–情感RD的二维垂直... 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RD)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目前,相对剥夺感的测量模型主要有个体–群体RD与认知–情感RD的二维垂直结构模型、认知–情感RD的双维结构模型、个体–群体RD的双维结构模型以及RD的三维结构模型。影响相对剥夺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特征变量和社会环境变量。影响效应方面,相对剥夺感与心理健康、个体行为等个体水平变量以及群际态度、集群行为等群体水平变量的关系是当前关注的焦点。今后研究的重点应包括完善相对剥夺感的概念与结构、注重青少年及特殊群体研究、丰富研究内容和视角、强化纵向干预研究以及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剥夺感 心理健康 个体行为 群际态度 集群行为
下载PDF
西方社会心理学关于群际行为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7
9
作者 付宗国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2年第3期14-17,27,共5页
对西方社会心理学就群际行为这种重要的社会行为所开展的研究 ,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学取向的研究、相对性匮乏理论及其研究、现实利益冲突理论及其研究、社会同一性理论及其研究的研究成果 ,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 西方社会心理学 群际行为 心理动力学取向 相对性匮乏理论 现实利益冲突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 群际冲突 群际歧视
下载PDF
基于动机认知理论的突发事件网络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熊励 郭慧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131,共7页
[目的/意义]研究突发事件网络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把握用户信息分享的内在动机与影响机制,能够为政府部门有效引导舆情、化解危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过程]提出基于动机认知理论的突发事件网络信息分享行为理论模型,运用结... [目的/意义]研究突发事件网络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把握用户信息分享的内在动机与影响机制,能够为政府部门有效引导舆情、化解危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过程]提出基于动机认知理论的突发事件网络信息分享行为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信息有用性、时间紧迫性、信息价值认知、社交圈群认同、紧急规范压力、群际情绪感染、应急分享经验、应急资源易获、应急意识控制、分享态度等构成了突发事件网络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享态度在动机表现向信息分享意向转化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信息分享行为 群际情绪 动机认知理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疾病风险感知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移情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路红 邓雅丹 +1 位作者 郭蕾 张庆鹏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9年第2期56-73,219-220,共20页
根据行为免疫系统理论,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抵御潜在传染病威胁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这种规避传染病的倾向可能会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互动。本研究采用独裁者游戏范式,博弈游戏的目标对象为不同类型的疾病患者(外群体成员),验证疾病传... 根据行为免疫系统理论,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抵御潜在传染病威胁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这种规避传染病的倾向可能会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互动。本研究采用独裁者游戏范式,博弈游戏的目标对象为不同类型的疾病患者(外群体成员),验证疾病传染性与致死程度对群际亲社会行为决策的影响,并且考察状态移情在疾病类型与群际亲社会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相比于非传染病,个体向服务传染病患者的慈善项目捐献的金额更少;(2)状态移情在不同类型疾病条件下亲社会行为表现中起中介作用:以低致死非传染病为控制组,低致死性传播疾病负向预测状态移情,从而降低亲社会行为表现,而高致死非传染病正向预测状态移情,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更强烈。上述结果表明,感知到强烈的潜在风险可能会触发行为免疫系统,进一步影响后续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际亲社会行为 行为免疫系统理论 疾病风险感知 移情
下载PDF
群际行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介评 被引量:10
12
作者 付宗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18,45,共4页
社会同一性理论是Tajfel等人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中影响最大的理论。该理论认为 ,社会分类。
关键词 群际行为 社会同一性 社会同一性理论 最低限度群体范式
下载PDF
获益不对称情景下的群体间合作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湛冰 刘磊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113,共32页
掌握获益不对称群体间合作行为规律可为大量的此类合作实践提供指导。在群体内和群体间过程不能割裂的认识下,群体间自发合作本质上是个体、个体所在群体、群体间所形成嵌套社会困境下的全局公共品贡献行为。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嵌套... 掌握获益不对称群体间合作行为规律可为大量的此类合作实践提供指导。在群体内和群体间过程不能割裂的认识下,群体间自发合作本质上是个体、个体所在群体、群体间所形成嵌套社会困境下的全局公共品贡献行为。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嵌套社会困境多公共品实验室实验对获益不对称群体间合作行为进行分析和检验发现:(1)合作环境具有宽归集、内群体偏向行为特点;(2)在交互中,不公平厌恶和互惠两类条件合作的出现和叠加使此类合作从开始到持续不同于获益对称情形;(3)高水平、更稳定的群体间合作可出现于温和程度的不对称情形。该结果表明行为因素可为促进获益不对称群体间合作实践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益不对称 群体间合作 嵌套社会困境 实验室实验 行为因素
下载PDF
群际行为对女大学生时间知觉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慧中 尚俊辰 邱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5期704-709,共6页
目的:探讨群际行为对女大学生时间知觉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最小分组法,实验分为对照和控制两部分,均采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名字作为刺激材料。对照实验中,被试不分组。控制实验中,根据被试所选T恤的颜色与刺激呈现颜色是否一致,使被试... 目的:探讨群际行为对女大学生时间知觉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最小分组法,实验分为对照和控制两部分,均采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名字作为刺激材料。对照实验中,被试不分组。控制实验中,根据被试所选T恤的颜色与刺激呈现颜色是否一致,使被试与目标刺激形成不同的群际关系(组内或组外)。通过标准刺激时距的学习,要求被试比较并判断目标刺激与标准刺激间呈现时间的长短。结果:1有无分组对被试时距判断的主效应显著(F(1,30)=8.930,P<0.05);2在有分组的情况下,被试表现出对组内刺激呈现时距的显著高估(t=-2.057,P<0.05);3当刺激呈现时距为800ms时,被试显著高估组内刺激的呈现时距(t=-2.684,P<0.05)。结论:群际行为影响女大学生的时间知觉能力,在区分组内外成员的情况下,女大学生与组内成员相处时,需要更多的社会认知资源,所知觉到的时间明显长于其实际物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际行为 神经编码效能 时间膨胀系数 时间知觉
下载PDF
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刻板印象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婕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6-101,共6页
刻板印象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利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和偏差地图的外显测量、系列再生法的内隐测量,一致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具有高热情和高能力的良好刻板印象,却因乡村流动到城市的特殊经历,受到... 刻板印象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利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和偏差地图的外显测量、系列再生法的内隐测量,一致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具有高热情和高能力的良好刻板印象,却因乡村流动到城市的特殊经历,受到乡村背景、父辈身份、社会固有观念的影响,导致刻板印象引发城市居民的积极情绪被弱化,反而与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所属的高热情-低能力群体丛一样,唤醒城市居民的同情以及排斥和帮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偏差地图 系列再生法
下载PDF
青年志愿者帮助HIV感染儿童的初始动机
16
作者 徐华女 钟年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9年第2期145-170,222-223,共28页
青年志愿者为什么参与AIDS志愿服务?本研究以9名非营利性AIDS志愿组织中直接为HIV感染儿童提供服务的17~23岁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个别访谈探讨其帮助HIV感染儿童的初始动机,并以主题分析法建构结果框架。结果显示,受访志... 青年志愿者为什么参与AIDS志愿服务?本研究以9名非营利性AIDS志愿组织中直接为HIV感染儿童提供服务的17~23岁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个别访谈探讨其帮助HIV感染儿童的初始动机,并以主题分析法建构结果框架。结果显示,受访志愿者具有独特的AIDS相关知识、经历与态度,表现为对艾滋病有知无畏、对HIV感染者因接触而理解和接纳,且基于此受到多重初始动机驱动参与AIDS志愿服务,包括感受他人痛苦或需要(如恻隐之心)、感恩图报(如以帮助内群体转报曾受恩惠)、追求正义(知觉他人不公处境)、秉持助人信念(如践行长期助人信念)、共享与传承志愿精神(如榜样力量)、获得经历与理解(如了解特殊群体)以及自我探索(如生涯探索),其中感恩图报、共享与传承志愿精神体现了中国文化相关的志愿服务动机倾向。对AIDS志愿服务初始动机的深入探讨,有助于理解这类群际亲社会行为的成因与助力,亦可为AIDS志愿组织招募与保留志愿者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际亲社会行为 AIDS志愿服务 HIV感染儿童
下载PDF
群体认同对群际敏感效应及其行为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仕婕 佐斌 +1 位作者 温芳芳 谭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93-1003,共11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群际互动中个体对不同来源身份的消极群体评价的情绪反应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并从情绪-行为反应的连续性视角探索群际敏感效应的行为表现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相比内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更能... 通过实验研究了群际互动中个体对不同来源身份的消极群体评价的情绪反应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并从情绪-行为反应的连续性视角探索群际敏感效应的行为表现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相比内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更能引起消极情绪反应;(2)群体认同对群际敏感效应起调节作用,高群体认同者对来自外群体消极评价的情绪反应更加负面,而低群体认同者这种趋势并不明显;(3)高群体认同者在经历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积极行为,且消极情绪反应对此起中介作用。研究扩展了群际敏感效应的适用范围,并为探讨其内部机制和后续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际互动 群体身份 群际敏感效应 群体认同 内群体积极行为
下载PDF
想象性群际接触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内隐性别偏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娜 崔佳蕾 +2 位作者 吴琴 邹何辉 崔丽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8-925,共8页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想象性群际接触对异性间内隐性别偏见与合作行为的影响。实验1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检验想象性接触对内隐性别偏见的影响,实验2进一步考察想象性接触对囚徒困境、公共资源困境和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内...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想象性群际接触对异性间内隐性别偏见与合作行为的影响。实验1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检验想象性接触对内隐性别偏见的影响,实验2进一步考察想象性接触对囚徒困境、公共资源困境和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内隐性别偏见的中介作用。实验1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想象接触组的内隐性别偏见更低。实验2发现,在囚徒困境中,想象接触组的合作行为更多,内隐性别偏见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公共资源困境中,想象接触组男生的合作行为更少,女生无差异;在公共物品困境中,两组的合作行为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想象性群际接触能够改善异性间的内隐性别偏见,且能通过降低内隐性别偏见增加两人困境中异性间的合作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性群际接触 内隐性别偏见 合作行为
下载PDF
受助者热情和能力对捐赠意愿的影响——共情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寒 王帅 郑春东 《人类工效学》 2020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究受助者热情和能力对捐赠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招募171名大学生被试,采用2(热情:高vs低)×2(能力:高vs低)被试间设计考察受助者热情、能力对捐赠意愿的影响以及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结果(1)能力主效应显著,被试对低... 目的探究受助者热情和能力对捐赠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招募171名大学生被试,采用2(热情:高vs低)×2(能力:高vs低)被试间设计考察受助者热情、能力对捐赠意愿的影响以及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结果(1)能力主效应显著,被试对低能力受助者的捐赠意愿显著高于高能力受助者;(2)热情主效应显著,被试对高热情受助者的捐赠意愿显著高于低热情受助者;(3)热情和能力交互作用显著,在高热情的受助者中,低能力感知的捐赠意愿显著高于高能力感知;而在低热情的受助者中,低能力感知的捐赠意愿与高能力感知无显著差异。(4)受助者热情通过情绪共情影响捐赠意愿;受助者能力通过认知共情影响捐赠意愿。结论受助者热情通过情绪共情影响捐赠意愿,而受助者能力通过认知共情影响捐赠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心理学 热情感知 群际情绪 能力 情绪共情 认知共情 捐赠意愿
下载PDF
个人怀旧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
20
作者 常保瑞 谢天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9年第2期34-55,218-219,共24页
本研究探讨了个人怀旧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研究1以344个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考察了个人怀旧、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2以14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该领域常... 本研究探讨了个人怀旧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研究1以344个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考察了个人怀旧、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2以14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该领域常用的事件回忆任务,通过实验法操纵个人怀旧(VS控制组),并考察其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个人怀旧显著正向预测群际亲社会行为,并且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个人怀旧和群际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怀旧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 群际亲社会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