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流型内平动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赵自强 张春林 程爱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1-45,共5页
分析内平动齿轮传动的原理,提出由3根偏心轴作平动发生器的实用新型齿轮传动机构一分流型内平动齿轮传动,并推导其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分析发现,为平衡机构的惯性力,采用2(或3)片平动齿轮时,设计啮合点相位差应取180^o(120^o)... 分析内平动齿轮传动的原理,提出由3根偏心轴作平动发生器的实用新型齿轮传动机构一分流型内平动齿轮传动,并推导其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分析发现,为平衡机构的惯性力,采用2(或3)片平动齿轮时,设计啮合点相位差应取180^o(120^o);输入齿轮的齿数为3的倍数时,分流齿轮具有互换性;采用两片平动齿轮且内外齿轮齿数差为偶数时,平动齿轮具有互换性;采用3片平动齿轮且内齿轮齿数为3的倍数时,平动齿轮具有互换性。给出了啮合参数的编程计算方法。该新型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比大(17—300)、体积小、质量轻、输入输出同轴线、加工安装简单等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平动齿轮传动 少齿差齿轮副 传动比 配齿装配条件 内啮合变位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泵内部泄漏流量的建模与实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骥 吴盛林 +1 位作者 袁子荣 蔡盈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6-107,共2页
根据流体间隙流动特性,分析了内啮合齿轮泵内部结构及其泄漏通道,建立了内部泄漏流量的数学模型;结合NB型内啮合齿轮泵完成了内部泄漏流量的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为研究内啮合齿轮泵的内部泄漏、容积效率和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泵 内部泄漏流量 建模 实验
下载PDF
一种检测油缸内泄的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睿 张捍东 +2 位作者 汪钢 刘会领 夏建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6-188,共3页
液压油缸的内泄严重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判断油缸是否内泄的方法主要存在不能及时检测和微小的内泄不易检测等问题。本文以结晶器夹紧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为研究背景,提出采用齿轮流量计检测管道中流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时检... 液压油缸的内泄严重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判断油缸是否内泄的方法主要存在不能及时检测和微小的内泄不易检测等问题。本文以结晶器夹紧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为研究背景,提出采用齿轮流量计检测管道中流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时检测油缸内泄且有较高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四种可供参考的方案,最后设计了油缸内泄检测及显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缸内泄 齿轮流量计 液压系统
下载PDF
内啮合圆弧-摆线齿轮泵齿形研究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罗卫东 邱望标 +1 位作者 舒瑞龙 吕维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5,共3页
由内啮合圆弧-摆线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内外转子的运动关系推导出内转子摆线齿廓的曲线方程,解决了内转子加工以及损坏后难于测绘的难题。实际应用表明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测绘和加工难度,并且该齿廓方程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对于新设计圆弧... 由内啮合圆弧-摆线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内外转子的运动关系推导出内转子摆线齿廓的曲线方程,解决了内转子加工以及损坏后难于测绘的难题。实际应用表明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测绘和加工难度,并且该齿廓方程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对于新设计圆弧-摆线齿廓转子泵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圆弧-摆线齿轮泵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齿廓方程
下载PDF
CB/A14型低噪声内啮合齿轮泵结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昌勇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 2012年第1期79-81,共3页
以CB/A14型内啮合齿轮泵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该齿轮泵的齿轮结构特点,主要包括齿轮材质选择、结构确定和齿轮参数的选择。最后还介绍了CB/A14的流量脉动与密封情况。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泵承载能力大、效率高、工作噪声低,具有... 以CB/A14型内啮合齿轮泵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该齿轮泵的齿轮结构特点,主要包括齿轮材质选择、结构确定和齿轮参数的选择。最后还介绍了CB/A14的流量脉动与密封情况。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泵承载能力大、效率高、工作噪声低,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A14 内啮合齿轮泵 低噪声
下载PDF
面齿轮磨削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明兴祖 罗旦 +1 位作者 刘金华 严宏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569-2574,共6页
基于磨削面齿轮工艺参数的分析,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和磨削加工条件等设计约束的前提下,建立了以磨齿效率和表面质量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将内点罚函数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用于该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获得了三组最优的磨削用... 基于磨削面齿轮工艺参数的分析,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和磨削加工条件等设计约束的前提下,建立了以磨齿效率和表面质量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将内点罚函数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用于该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获得了三组最优的磨削用量方案且三组方案均能使磨齿效率和表面质量得到较大提高。根据优化后的结果设计并完成了工艺实验,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 磨削 工艺参数 多目标优化 内点罚函数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二级行星齿轮机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蒋鸣雷 《机械》 2014年第7期22-25,共4页
体积和承载能力是衡量行星齿轮机构优劣的重要指标。在确保承载载荷不变的基础上,以行星齿轮机构体积最小为目标,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优化,确定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及应满足的约束条件,建立了行星齿轮机构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SUMT内点法... 体积和承载能力是衡量行星齿轮机构优劣的重要指标。在确保承载载荷不变的基础上,以行星齿轮机构体积最小为目标,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优化,确定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及应满足的约束条件,建立了行星齿轮机构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SUMT内点法优化行星齿轮的结构参数。在风电机组二级行星齿轮增速器的实际应用中,该优化设计方案减小了行星齿轮机构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SUMT内点法 行星齿轮
下载PDF
内齿轮加工机床的数控及电气系统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毛竹群 齐中武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7,共5页
文中通过内齿轮加工原理,详细描述了内齿轮加工机床的加工过程及其数控系统的研究,从系统的选择、系统综述以及系统的软件编制和接口设计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阐述,并对该机床的电气部分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内齿轮 磨床 CNC系统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变速器的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周艳平 黄秋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5-177,共3页
首先简述了无级变速器的发展与应用概况,然后,介绍了双斜盘同步旋转内功率分流液压无级变速器特点、原理、现存问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无级变速器 内功率分流
下载PDF
降低齿轮泵压力脉动与噪声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佩琳 葛思华 +1 位作者 梁中平 史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9-86,共8页
本文对齿轮泵的压力脉动和噪声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降低齿轮泵脉动和噪声的新方法,即减小齿轮泵的内部阻抗,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齿轮泵内部加入一个微型滤波器后,在额定压力2.5MP_α下,噪声下降了5—8.8dB(... 本文对齿轮泵的压力脉动和噪声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降低齿轮泵脉动和噪声的新方法,即减小齿轮泵的内部阻抗,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齿轮泵内部加入一个微型滤波器后,在额定压力2.5MP_α下,噪声下降了5—8.8dB(A),脉动减小了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压力脉动 噪声
下载PDF
风电渗碳齿轮内部疲劳断裂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柏厚义 朱才朝 +3 位作者 周烨 陈晓金 冯厚斌 叶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113,132,共9页
齿轮内部疲劳断裂作为风电渗碳齿轮典型失效形式,是限制风电齿轮箱服役性能提升的瓶颈之一。基于应力强度模糊干涉函数和齿轮材料强度退化理论,结合风电LDD载荷与Dang Van多轴疲劳准则建立渗碳齿轮内部疲劳断裂可靠度分析模型,通过与某2... 齿轮内部疲劳断裂作为风电渗碳齿轮典型失效形式,是限制风电齿轮箱服役性能提升的瓶颈之一。基于应力强度模糊干涉函数和齿轮材料强度退化理论,结合风电LDD载荷与Dang Van多轴疲劳准则建立渗碳齿轮内部疲劳断裂可靠度分析模型,通过与某2 MW风电齿轮失效样本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采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分析齿轮硬度梯度和微观修形对内部疲劳断裂失效的影响,通过材料暴露系数回归方程进行望小优化设计获得主因子最佳参数匹配。研究结果表明心部硬度、齿向鼓形对内部疲劳断裂失效影响权重最大,通过优化设计将该齿轮副内部疲劳断裂可靠度由0.968 399提高至0.972 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齿轮 轮齿内部疲劳断裂(TIFF) 可靠度 强度退化 硬度梯度
下载PDF
基于多样性特征的汽车内饰副仪表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健 赵丹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157,共9页
目的探索基于多样性特征的汽车内饰,找寻其品质提升方式。方法以副仪表为研究对象,划分多样性特征区域,通过实验筛选出用户最关注的多样性特征区域;根据实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建立多样性特征的创新研究框架,通过与有代表性的传统形式对比分... 目的探索基于多样性特征的汽车内饰,找寻其品质提升方式。方法以副仪表为研究对象,划分多样性特征区域,通过实验筛选出用户最关注的多样性特征区域;根据实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建立多样性特征的创新研究框架,通过与有代表性的传统形式对比分析,归纳多样性特征创新的具体形式。结果实验显示用户对副仪表多样性特征区域关注度普遍集中于换挡机构区域,提出针对换挡区域的3个多样性研究维度,即造型创新、行为创新、材质创新;其中材质创新倾向于与整体内饰的氛围统一;行为创新倾向于提升内饰的多样性;造型创新则兼具统一性与多样性。结论通过对多样性特征区域的筛选以及针对性创新设计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内饰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提高汽车内饰审美愉悦感,从而达到提升汽车内饰感知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 多样统一 多样性特征 换挡机构设计
下载PDF
大模数内渐开线型面的冷轧工艺
13
作者 周丹 《机械》 2006年第9期39-40,共2页
对于制造大模数渐开线形的内齿和花键,设计了特定冷轧粗加工工艺及其装备。设计研究表明,用该方案能够对m=1~3.5的大模数渐开线形的内齿和花键零件进行有效的加工。
关键词 冷轧 大模数渐开线形 齿轮 轧辊
下载PDF
TI内螺纹蜗杆砂轮磨齿的新工艺
14
作者 李志香 刘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TI(渐开面包络环面)内螺纹蜗杆砂轮磨齿是一项生产率与加工质量结合完美的新工艺。这里以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该工艺的啮合理论、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例子说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渐开面包络环面 内螺纹 啮合分析 磨齿
下载PDF
同极内嵌式永磁游标电机电磁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进 张秋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为了简化双极表贴式永磁游标电机(DP_SPMVM)拓扑结构,减少永磁体用量、提高转子强度,采用有限元法综合分析一种同极内嵌式永磁游标电机(CP_IPMVM)的电磁性能。所建立的CP_IPMVM和DP_SPMVM模型具有相同的尺寸参数和材料特性,DP_SPMVM和CP... 为了简化双极表贴式永磁游标电机(DP_SPMVM)拓扑结构,减少永磁体用量、提高转子强度,采用有限元法综合分析一种同极内嵌式永磁游标电机(CP_IPMVM)的电磁性能。所建立的CP_IPMVM和DP_SPMVM模型具有相同的尺寸参数和材料特性,DP_SPMVM和CP_IPMVM的磁力线走向一致,CP_IPMVM转子铁心极实现了DP_SPMVM转子上永磁体的效果。CP_IPMVM满足DP_SPMVM的工作原理,当永磁体极弧系数为0.6~0.7时,CP_IPMVM的转矩能力有极大值。取极弧系数0.6,与DP_SPMVM相比,虽然CP_IPMVM的气隙磁场中引入了额外的谐波分量,齿槽转矩和铁损稍高;但转子上永磁体的用量减少了2/5。转子转速为214 r/min时,空载电动势提高了~8%。当I rms<~9 A时,CP_IPMVM的输出转矩大于DP_SPMVM的输出转矩,当I rms>~9 A,CP_IPMVM的输出转矩小于DP_SPMVM的输出转矩。测得的空载电动势呈正弦变化,幅值与转速呈线性关系,传动比与设计值G r=3.5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游标电机 同极内嵌式永磁体 转矩能力 空载电动势 传动比
下载PDF
高速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婧萍 胡青春 +1 位作者 麦千里 陈兴彬 《微特电机》 2019年第5期1-5,11,共6页
高速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主、辅隔磁桥容易损坏,有必要对高速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进行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基于高速离心力、变形协调机理,建立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结构力学解析方程,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进行对比验证。结合飞轮... 高速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主、辅隔磁桥容易损坏,有必要对高速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进行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基于高速离心力、变形协调机理,建立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结构力学解析方程,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进行对比验证。结合飞轮储能磁力耦合传动装置中对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的设计需求和适应性条件,提取主隔磁桥、辅助隔磁桥相应的径向宽度和切向宽度、永磁体到转子中心的距离、V型永磁体间夹角等表征参数作为优化参数,建立以转子质量、最大应力及最大变形为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永磁转子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内置式永磁转子 结构强度 动力学分析 磁齿轮永磁电机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