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derstanding the viscera-related theory that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are exterior-interiorly related 被引量:6
1
作者 倪金霞 高思华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93-298,共6页
Pairing of the viscera and bowels is an important theory,which provides guidanc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linical practice.Investigating this theory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y of T... Pairing of the viscera and bowels is an important theory,which provides guidanc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linical practice.Investigating this theory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y of TCM.Recently,researchers have performed many studies on the theory that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are exterior-interiorly related,which is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to that of previous literature,recent clinic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and these recent studies have enforced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the statement.However,there are problems in some of these studies including recent clinic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In the current article,literature on the viscera-related theory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are exterior-interiorly related is reviewed from physiological,pathological,and clinical views,and some opinions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 大肠 临床实践 传统医药 研究人员 实验 中医
原文传递
从“金郁泄之”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2
作者 张颖 韦鹏飞 +2 位作者 杨懿馨 陈家淇 张怡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金郁泄之”理论出自《黄帝内经》,“金”是肺与肠的基本属性,“郁”指郁滞,壅塞不通的异常状态,故“金郁”可理解为属金脏腑如肺、大肠所发壅滞、阻塞之证。“泄之”是五行属金脏腑郁滞的治疗方法,其具体含义应随“金郁”的病理产物... “金郁泄之”理论出自《黄帝内经》,“金”是肺与肠的基本属性,“郁”指郁滞,壅塞不通的异常状态,故“金郁”可理解为属金脏腑如肺、大肠所发壅滞、阻塞之证。“泄之”是五行属金脏腑郁滞的治疗方法,其具体含义应随“金郁”的病理产物、病位的不同而不同。溃疡性结肠炎多由邪蕴肠腑,气血瘀滞,肠道传导失司,湿、热、瘀于大肠相互搏结成郁,改变肠道属金肃降之性所致,其核心病机为湿热内蕴,气血瘀滞,属于“金郁”的范畴,病位虽在大肠,可波及于肺。故治疗应顺应“泄之”的法则,以祛除肺肠之郁为主,包括清泄与宣泄两种方法,同时补益肺、脾、肾三脏之气,以恢复肺肠之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目的,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金郁泄之 气滞血瘀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Analysis on clinically drug-used law for lung-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被引量:3
3
作者 Luan Gao Jian Wang +2 位作者 Fenggang Li Sihua Gao Yong De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23-528,共6页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laws of clinical drugs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method with the clinical literatures guided by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 used as the object.METHODS:Re...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laws of clinical drugs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method with the clinical literatures guided by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 used as the object.METHODS:Retrievepubliclypublishedclinicalliteratures about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inrecent30years,establishthedatabaseofclinical literature,and study on the clinically drug-used lawsbydescriptivestatisticalanalyticmethod.RESULTS:The common high frequent drugs used for the lung-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were Gualou(Ructus Trichsanthis),Dahuang(Radix et Rhizoma),Kuxingren(Semen Armeniacae Amarum),Gancao(Radix Glycyrrhizae),Houpu(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Zhishi(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For the different clinical syndrome types,in the commonly used drugs there we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reflecting the principle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CONCLUSION:The common high frequent drugs used for the lung-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are Gualou(Fructus Trichsanthis),Dahuang(Radix et Rhizoma),Kuxingren(Semen Armeniacae Amarum),Gancao(Radix Glycyrrhizae),Houpu(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Zhishi(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which are commonly-used drugs for the lung-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with differences for different syndrome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使用 相关疾病 法律分析 临床 肠道 文献数据 统计分析方法
原文传递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of Lung-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s Based on Data Mining 被引量:1
4
作者 Fang-Fang Mo Le-Peng Wang Si-Hua Gao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linical practices, and to reveal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linical practices, and to reveal the theory meaning.Method: Based o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s database, 245 ancient medical records and 373 modern medical records were studied with the general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rule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summari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on lung-large 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records.Results: In modern medical cases, intestinal diseases appeared with the main symptom of constipation due to deficiency of lung qi and qi stagnation of large intestine were always treated by purgation together with replenishing and restoring lung qi. In ancient medical cases, large intestine heat was always caused by lung heat and a variety of diarrhea symptoms appeared. They were always treated by clearing heat and moistening lungs. In addition, the symptom of bound stool caused by qi stagnation of large intestine due to lung qi stagnation was always treated by lowering lung qi to regulate and smooth large intestine qi. And Armeniae Amarum Semen was used by both as a core medicinal herb.Conclusion: Ascending-descending of qi movement is the core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relationship. In other words,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communicate through q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cases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 lung-large 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Comparative study
原文传递
中医学对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理论认识
5
作者 于晨阳 祝翠燕 +3 位作者 于京芳 朱冉 王富乐 张铁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28-34,共7页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臌胀”“肝癖”“痰浊”“积聚”等,认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是本病主要特点,痰、湿、浊、瘀、热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随着...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臌胀”“肝癖”“痰浊”“积聚”等,认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是本病主要特点,痰、湿、浊、瘀、热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和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与肝脏功能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揭示了肠-肝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相关,饮食、抗生素、益生菌及益生元、粪菌移植、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干预措施均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现代医学对肠道菌群生理功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现代医学“肠”的消化吸收、调节代谢、改善免疫等功能可属于中医“脾主运化”“脾主升清”功能的范畴。文章从中医“肝脾相关”“肝与大肠相通”“肝从左升,肺从右降,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视角出发,就中医学对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认识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阐述中医学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道菌群 肝脾相关 肝与大肠相通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肺-肠-重症肺炎关联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彬彬 易琼 戴飞跃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6期213-216,共4页
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是肺部炎症进展后出现全身中毒表现及器官功能障碍。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实践中也证实肺肠同治更有利于重症肺炎患者康复,但对于其中关联性尚不明晰。肠道菌群是近年的研究热点,... 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是肺部炎症进展后出现全身中毒表现及器官功能障碍。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实践中也证实肺肠同治更有利于重症肺炎患者康复,但对于其中关联性尚不明晰。肠道菌群是近年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重症肺炎相关,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阐述肺-肠-重症肺炎的关联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重症肺炎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国内外“肺肠同治”研究可视化分析
7
作者 韦丽妮 王瑞琪 +4 位作者 施长琪 鲁瑶 赵宁 赵晨 李立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727-743,共17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肺肠同治”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搜集2000年以来“肺肠同治”相关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 目的分析国内外“肺肠同治”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搜集2000年以来“肺肠同治”相关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发文时间、期刊、地域分布、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751篇、英文文献384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发文量排名第一的中文和英文期刊分别为《中华中医药杂志》(38篇)、Frontiers in Immunology(25篇)。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文文献发文量最高的机构(90篇),并与16家机构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英文文献发文量最高的机构为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12篇)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12篇)。基于VOSviewer中文关键词形成12个聚类、英文关键词形成7个聚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经典理论挖掘、肺肠相关疾病、方药、机制探索、相关因子等方面。结论“肺肠同治”研究呈上升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研究热点及前沿仍在肠-肺轴、肺肠微生物等方面。不同机构间应加强和深化合作、促进学术交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理论,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治 肺与大肠相表里 VOSviwer CITESPACE
下载PDF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讨支气管哮喘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因果关系
8
作者 梁家浩 杜玉晗 王海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9期21-27,共7页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支气管哮喘和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下载包含20629例患者和135449例对照的支气管哮喘数据集(finn-b-J10_ASTHMA)以及含有4605例患者和182423例对照的肠易激综合征数据集(fi...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支气管哮喘和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下载包含20629例患者和135449例对照的支气管哮喘数据集(finn-b-J10_ASTHMA)以及含有4605例患者和182423例对照的肠易激综合征数据集(finn-b-K11_IBS),筛选出6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支气管哮喘的工具变量,2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工具变量。分别使用逆方差加权、加权中位数、MR-Egger、加权模式和简单模式方法进行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优势比(OR)评估支气管哮喘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双向因果关联。利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MR-Egger拦截检验水平多效性,Cochran's Q检测异质性。结果逆方差加权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与肠易激综合征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OR=1.131,95%CI:[1.027,1.245],P=0.012),肠易激综合征也与支气管哮喘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OR=1.063,95%CI:[1.017,1.110],P=0.006)。留一法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MR-Egger拦截检验无水平多效性,Cochran's Q检验不存在异质性。结论支气管哮喘和肠易激综合征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支气管哮喘可增加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风险,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患支气管哮喘的风险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肠易激综合征 孟德尔随机化 肺-肠轴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肠合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思路探析
9
作者 杨鎏 王卫锋 鱼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178-18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炎症性肠病,患病率日益升高,其除以反复发作性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症外,亦可病损及肺导致肺损害。西医治疗UC尚无特效疗法,且副作用明显,疗效欠佳,而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从肺论治U...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炎症性肠病,患病率日益升高,其除以反复发作性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症外,亦可病损及肺导致肺损害。西医治疗UC尚无特效疗法,且副作用明显,疗效欠佳,而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从肺论治UC可作为一种新思路。故本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中医及现代医学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认识,其中主要分析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联系,从神经递质、蛋白表达、微生态、血液指标方面探讨UC与肺损害的发病机制。本文认为肺脾气虚、肺肠湿热为UC的主要病机,应以补肺健脾、清热化湿作为治疗大法,旨在为UC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从肺论治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肺病患者肠道便菌群特点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张良登 冯兴中 +4 位作者 姜敏 王占荣 魏玮 孙晓红 吴孟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病患者与非肺病患者便球杆菌群特点,为肺肠同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将112例患者分为肺病组47例和非肺病组65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肺系疾病及病程、非肺系疾病及病程、用药、饮食、睡... 目的探讨肺病患者与非肺病患者便球杆菌群特点,为肺肠同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将112例患者分为肺病组47例和非肺病组65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肺系疾病及病程、非肺系疾病及病程、用药、饮食、睡眠、情志、体力及大便情况。采集粪便标本,行涂片法检测球杆菌比值。结果肺病组、非肺病组分别脱落3、5例。肺病组球杆比平均值为0.78,非肺病组为0.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肺病组革兰阴性杆菌平均值为56.59%,非肺病组为6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肺病组革兰阳性球菌平均值为33.52%,非肺病组为23.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肺病组革兰阴性杆菌异常型23例,非肺病组4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肺病组纳差21例,非肺病组1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肺病组便秘23例,非肺病组1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肺病组便溏15例,非肺病组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肺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有明显的纳差、便秘、便溏,存在肺肠同病趋势,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肺肠同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表里相关 肠道微生态 肺肠同治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治疗ALI/ARDS的临床疗效报告 被引量:31
11
作者 徐彩超 刘新桥 +1 位作者 刘恩顺 苏景深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统合征(ALI/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统合征(ALI/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疗效性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P<0.0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 d病死率比较,P>0.05,两组在28 d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临床症状方面组内、组间比较,均P<0.05,两组在改善症状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室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均P<0.05,两组在改善病情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均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ALI/ARDS的方案可有效缓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源流及其内涵探讨 被引量:60
12
作者 莫芳芳 马师雷 +6 位作者 李鸿涛 赵丹丹 王柳青 倪金霞 田甜 林燕 高思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历经千年发展,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以梳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发展源流,探讨其理论内涵为目的,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得出&qu...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历经千年发展,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以梳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发展源流,探讨其理论内涵为目的,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得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以《黄帝内经》的"脏腑相合"为源头,经秦汉、晋隋唐、宋金元和明清等各个时期医家的不断阐发和应用,其理论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所表达的基本内涵——肺与大肠之间通过互相观察彼此,可相互表征彼此,以体现相互配合的关系。这种肺与大肠关系的实现以经络为沟通联络基础,以气机升降为功能基础,以气血津液为重要物质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象 肺与大肠相表里 源流 内涵
下载PDF
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呼吸道与肠道微生态同步动态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被引量:31
13
作者 郑秀丽 杨宇 +2 位作者 王宝家 唐洪屈 周新颖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在"肠病及肺"过程中呼吸道和肠道微生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微生态机制。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实验...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在"肠病及肺"过程中呼吸道和肠道微生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微生态机制。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实验性大鼠UC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8天、第29天和第50天三个时间点对呼吸道和肠道的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进行同步检测。结果:UC大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其呼吸道部分菌群同步出现相关变化。造模后第8天,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增多,厌氧菌总数和肠杆菌在肠道增多而在呼吸道减少。造模后第29天,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减少,厌氧菌总数和肠杆菌在肠道减少而在呼吸道增多;造模后第50天,呼吸道和肠道的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增多。结论:肠病大鼠可出现呼吸道菌群的改变,在"肠病及肺"病理传变过程中,肠病大鼠呼吸道和肠道的部分菌群出现同步增多或减少的相关性变化,提示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和表现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病及肺 肠道微生态 呼吸道微生态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娜 傅强 赵二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569,共4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几千年来,广大中医人对这一理论不断深入探讨和挖掘,使其从基础理论到临床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对指导中医临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10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学者对这... 肺与大肠相表里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几千年来,广大中医人对这一理论不断深入探讨和挖掘,使其从基础理论到临床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对指导中医临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10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从文献到临床,从现代分子生物到免疫学,从胚胎学到内分泌学,从肠病及肺到肺病及肠等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不断地从各个层次探讨肠与肺相关的机制,包括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而且还发现了各种机制间的内在联系。这些不仅为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开辟了研究新途径。总之,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理论经过古代以及近现代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进展,为指导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机理的研究——高氧刺激对肺肠黏膜免疫因子含量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5
15
作者 韩俊阁 刘晓燕 +1 位作者 张刘扛 郭霞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0-82,8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氧下大鼠肺、肠黏膜细胞因子IL-1β,IL-2、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空气组、高氧组(吸入40%浓度氧),比较2组肺泡灌洗液、肠黏膜灌洗液中IL-1β,IL-2、IL-... 目的:通过观察高氧下大鼠肺、肠黏膜细胞因子IL-1β,IL-2、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空气组、高氧组(吸入40%浓度氧),比较2组肺泡灌洗液、肠黏膜灌洗液中IL-1β,IL-2、IL-6、TNF-α的含量。结果:造模5 d后,大鼠肺泡灌洗液和肠黏膜灌洗液中的IL-1β、IL-2、IL-6含量均较正常空气组呈现明显下降(P<0.05);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肠黏膜灌洗液的TNF-α也表现为较正常空气组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肺肠之间在黏膜免疫方面具有同步性,这可能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重要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高氧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肺肠合病”模型大鼠肺、肠CGRP与CCK8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贤荣 杨宇 +3 位作者 张显明 朱素有 叶建红 郑旭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91-2092,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结肠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表达量的变化,从而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制。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两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GRP与...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结肠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表达量的变化,从而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制。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两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GRP与CCK8的表达。结果:在肺肠合病状态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肺、结肠组织中CGRP与CCK8的表达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肺肠合病状态下,肺、结肠组织中CGRP与CCK8的表达均发生了变化,提示在上述病理模型情况下,说明在上述病理模型情况下肺与大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提供了部分支持"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病 CGRP CCK8 哮喘 便秘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便秘对小鼠皮肤、肺组织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圆 田黎明 +4 位作者 张翀 田代志 严进 郭岚 王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观察便秘对小鼠皮肤、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空白组和D-半乳糖致衰模型作对照,采用限水(1.5ml/d),叠加复方地芬诺酯(10mg/kg.d)灌胃6周建立便秘模型。观察整体状态及小鼠体重变化并检测皮肤AQP3及肺组... 目的观察便秘对小鼠皮肤、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空白组和D-半乳糖致衰模型作对照,采用限水(1.5ml/d),叠加复方地芬诺酯(10mg/kg.d)灌胃6周建立便秘模型。观察整体状态及小鼠体重变化并检测皮肤AQP3及肺组织AQP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便秘组趋于老化,体重明显降低、皮肤AQP3、肺组织AQP1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衰老组比较,便秘衰老组体重继续降低,皮肤AQP3、肺组织AQP1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便秘导致肺组织AQP1、皮肤AQP3表达下降,肺部水液潴留,提示便秘可能通过调节肺AQP1的表达影响肺部水液输布进而导致皮肤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皮肤 水通道蛋白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瑞娟 柳越冬 +2 位作者 潘海鸥 陶弘武 王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概念阐释的肺-肠联系进一步诠释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科学性。此理论指导下衍生出从肺论治、从肠论治及肺肠合治等不同的溃疡性结肠炎治法。今后有待进一步从多分子、多细胞等层面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成分、药理学机制和作用靶点等,完善优化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肺-肠轴 从肺论治 从肠论治 肺肠合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调节肠道菌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天浩 程羽 +1 位作者 戴晨 袁嘉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41-2444,共4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中脏腑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体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肠道菌群在内环境的作用机理,中医从整体出发,通... "肺与大肠相表里"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中脏腑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体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肠道菌群在内环境的作用机理,中医从整体出发,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达到微生态平衡,使机体保持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作者通过研究近年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旨为中医药治疗与微生态学的发展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从模型大鼠肺肠功能与组织形态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相互传变的特点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郑秀丽 杨宇 +3 位作者 王宝家 王菊 唐洪屈 惠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063-1066,107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肺病"和"肠病"模型大鼠的肺功能、胃肠功能和肺肠组织形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探讨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相互传变的特点。方法:建立"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肠病"(溃疡性结肠炎)两种慢... 目的:通过观察"肺病"和"肠病"模型大鼠的肺功能、胃肠功能和肺肠组织形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探讨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相互传变的特点。方法:建立"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肠病"(溃疡性结肠炎)两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动物模型,分别选取三个不同的时间点,同步观察各组模型大鼠的肺功能、胃肠功能、肺组织和结肠组织形态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肺病"模型和"肠病"模型的肺功能和胃肠功能(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率)在各时间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P<0.01或P<0.05)。"肺病"模型和"肠病"模型各时间点的肺组织均不同程度的出现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结肠组织出现灶性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肺病"模型在肺部病变加重的同时,肠腑病变同步加重,在模型第50天肠腑组织出现显著病变。"肠病"模型在肠部病变加重的同时,肺脏病变同步加重,在第8天肺脏组织出现显著病变。结论:"肺"与"大肠"之间是否发生传变,主要取决于原病脏腑的病理损伤程度。同时,原病脏腑出现病变的时间越长,则传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传变特点 肺肠功能 组织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