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significance of the Devonian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Dachang deposi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被引量:9
1
作者 YAN Yongfeng LIU Chenming +1 位作者 QIN Dexian JIANG Ka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Recently discovered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Devonian strata at Dacha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re dominated by basalts and andesites. Most of them belong to the calc-alkali and alkali serie... Recently discovered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Devonian strata at Dacha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re dominated by basalts and andesites. Most of them belong to the calc-alkali and alkali series.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data indicate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may be formed in a continental rift environment. The volcanic rocks are in conformable contact with the overlying and underlying wall rocks, with such typical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s laminated and striped ones, and the host rocks of the volcanic rocks contain lots of marine fossils such as tentaculite. Many pieces of evidence indicate that the eruption environment of the volcanic rocks is a sea-facies one. The volcanic rocks are of the LREE-enrichment type, with high ratios of light rare-earth elements to heavy rare-earth elements. In addition, they display moderately negative δEu anomalies and moderately negative δCe anomalies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LREE and HREE fractionation. Through the Q-cluster analysis of the REE sample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ores have a closer relation with the layered volcanic rocks, and also possess a certain inheritance-consistency relationship with the layered volcanic rocks.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may be related with volcanism.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ore deposit in the study area should be genetically explained as the result of marine volcano-sedimentary exhalation of hot water and late superposition-rewor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基性火山岩 成矿意义 地质特征 矿床 泥盆系 轻稀土元素 重稀土元素
下载PD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in intermediate volcanic rocks:A case study of Longfengshan area in Songliao Basin 被引量:1
2
作者 XING Jian SHAN Xuanlong +3 位作者 REN Xianjun YI Jian LIU Chaoyang NIU Penghui 《Global Geology》 2022年第2期69-83,共15页
The basin margin slope area of Changling fault depression in Songliao Basin is dominated by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of Huoshiling Formation,an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 The basin margin slope area of Changling fault depression in Songliao Basin is dominated by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of Huoshiling Formation,an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in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in this area.Taking the intermediate volcanic rocks in Longfengshan area of Changling fault depression as an example,a comprehensive study was undertaken via core observations,thin section porosity analysis,rock physical property test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combined with well log and seismic d ata.As a result,formation mechanism of a high quality reservoir was made clear based on dissolution modification effects of the volcanic rocks,and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high quality reservoir under t he dual control of lithology and fluid was established.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is area consist of six lithologies:andesitic hydrothermal breccia,andesite,andesitic volcanic breccia,andesitic tuff,dacitic tuff and sedimentary tuff,which are controlled by structure,eruptive source,eruptive action and palaeotopography.The proximal facies of the volcanic edifice were located on the basin margin,distributed along faults mainly consisting of overflow facies intermixed with eruptive facies,and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thick eruptive facies(middle-source facies)and volcanic sedimentary facies(distal facies).The reservoir space of volcanic rocks was dominated by dissolution pores,which were formed by weathering and dissolution by organic acidic fluids.The thermal debris flow subphase in the middle-source facies of the volcanic edifice had a large amount of easily dissolved volcanic ash,which was close to the source rock in the centre of the basin and was a favourable ar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ssolution pores.This study is providing a guide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slope of Changling fault depression in Songliao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Changliang fault depression intermediate volcanic rock DISSOLUTION RESERVOIR
下载PDF
盆地火山岩相研究进展——基性火山熔岩及水下喷发火山岩相新成果
3
作者 单玄龙 邹玉洁 +5 位作者 衣健 郝国丽 李昂 石云倩 陆俊杰 李嘉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1-734,共14页
火山岩相是火山物质喷发类型、搬运方式和就位环境与状态的总和,划分火山岩相是刻画盆地火山岩分布,寻找火山岩有利储层的基础,对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前人以火山岩的“岩性-组构-成因”为分类依据,建立了盆地火山岩“5相1... 火山岩相是火山物质喷发类型、搬运方式和就位环境与状态的总和,划分火山岩相是刻画盆地火山岩分布,寻找火山岩有利储层的基础,对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前人以火山岩的“岩性-组构-成因”为分类依据,建立了盆地火山岩“5相15亚相”分类方案,极大推动了我国盆地深层火山岩勘探进程。目前,我国大规模的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随着勘探的深入对该岩相分类方案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丰富:针对基性火山熔岩,建立了基性溢流相,以及板状熔岩流、辫状熔岩流和玻质碎屑岩3种亚相及相模式;针对湖盆水下喷发,建立了水下爆发相,以及气携水下热碎屑流、水携火山高密度流和水下降落3种亚相及相模式,形成了“7相21亚相”的新的分类方案。基性溢流相中,辫状熔岩流亚相储层发育条件最好,玻质碎屑岩亚相次之,板状熔岩流亚相稍差;水下爆发相中,气携水下热碎屑流亚相控制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基性溢流相的建立,克服了基性熔岩因单层厚度薄,钻井和地震亚相刻画困难等问题;水下爆发相的建立,实现了沉积盆地从陆上到水下不同喷发环境火山岩相的准确刻画。两种岩相的建立为进一步探索基性火山熔岩发育区和水下喷发火山碎屑岩发育区储层发育规律,寻找有利储层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相 基性溢流相 水下爆发相 火山岩储层 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层中-基性火山岩有利相带及储层“甜点”逐级识别
4
作者 李宁 李瑞磊 +2 位作者 苗贺 曹开芳 田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1-815,共15页
松辽盆地深层下白垩统火石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广泛发育,岩性-岩相复杂,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储层“甜点”识别难,制约了油气勘探和开发。以查干花地区为例,研究了松辽盆地深层中-基性火山岩岩相及储层特征,提出了火山通道、有利岩相、有... 松辽盆地深层下白垩统火石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广泛发育,岩性-岩相复杂,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储层“甜点”识别难,制约了油气勘探和开发。以查干花地区为例,研究了松辽盆地深层中-基性火山岩岩相及储层特征,提出了火山通道、有利岩相、有利岩性及储层甜点识别方法。研究表明:①火山岩岩相主要为3相6亚相,优质储层岩性主要为粗粒、细粒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在近-中源相带中火山爆发相储层最为发育,相带控制了有利岩性凝灰岩的分布区域,物性和含气性是火山岩“甜点”的主要控制因素。②通过分析每个喷发期次的裂缝密度,结合蚂蚁体与地震数据的叠合剖面,识别出了不同喷发期次的火山通道,以判断火山近源相带,再结合火山机构厚度和能量半衰时属性划分中源与远源相带的边界,实现储层“甜点”发育区的定性刻画。③为降低地震反演定量预测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的多解性,优选出低波阻抗表征沉凝灰岩,低密度表征高核磁孔隙度储层,低拉梅常数表征气层,基于此,在叠前反演密度预测孔隙度数据体的基础上,逐级剔除干扰沉凝灰岩、低孔隙度层及非气层,得到较为可靠的火山岩储层“甜点”空间分布预测结果。经验证,预测结果符合有利相带分布规律,且与已钻井气层解释结论吻合。应用有利相带定性认识及逐级定量刻画“甜点”空间分布,部署井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可在深层火山岩“甜点”分布地震预测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级识别 火山通道 有利相带 储层“甜点” 中-基性火山岩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黑龙江富源沟晚三叠世中-基性火山岩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东 刘涛 +3 位作者 周传芳 杨华本 杜兵盈 刘宇崴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6期670-680,共11页
黑龙江省西北部漠河市西部地区新厘定出非正式填图单元——富源沟中-基性火山岩,其岩石组合为灰色、灰绿色玄武安山岩、辉石玄武岩、英安质火山碎屑岩等.获得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45±3 Ma,其最小的岩浆锆... 黑龙江省西北部漠河市西部地区新厘定出非正式填图单元——富源沟中-基性火山岩,其岩石组合为灰色、灰绿色玄武安山岩、辉石玄武岩、英安质火山碎屑岩等.获得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45±3 Ma,其最小的岩浆锆石^(206)Pb/^(238)U谐和年龄为201±2 Ma,另外获得火山口附近英安质火山角砾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01±1 Ma,其形成时代应为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源沟中-基性火山岩为一套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Sr等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和重稀土元素,具有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该火山岩的厘定说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存在晚三叠世中-基性火山岩浆活动事件.综合本区火山岩的特征并结合区域上研究成果,认为其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大洋板片南向俯冲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基性火山岩 岩浆活动 锆石U-PB年龄 晚三叠世 蒙古-鄂霍次克洋 黑龙江省
下载PDF
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谢昕 徐夕生 +1 位作者 邢光福 邹海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5-398,共14页
浙东早白垩世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中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到伴生的基性和酸性火山岩的影响。它们的微量元素协变关系证实:中性火山岩是由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混合形成... 浙东早白垩世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中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到伴生的基性和酸性火山岩的影响。它们的微量元素协变关系证实:中性火山岩是由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具有与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相类似的主量元素特征,但两者的微量元素特征相差较大。根据东南沿海在早白垩世时期的构造背景是由挤压向伸展拉张转变,以及各种元素具有不同的扩散速度,提出了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形成模式:若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仅进行了部分微量元素的交换,没有来得及发生主量元素的交换,就在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喷出地表,则形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若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在地壳深处共存的时间较长,发生一定程度的主量元素交换,则形成偏基性和偏酸性的中性岩浆,若进一步发生化学成分的交换,则可形成典型的安山质岩浆,喷出地表就形成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火山岩 岩浆混合 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 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浙东
下载PDF
中基性火山岩井约束地震岩相刻画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冯玉辉 边伟华 +4 位作者 顾国忠 黄玉龙 仇劲涛 孙昂 王璞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6,共9页
基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红星地区112.5 km2三维地震和8口钻遇古近系沙三段火山岩探井资料,应用火山地层学原理,通过单井和连井的地质、测井、地震综合研究,识别中基性火山岩三级火山地层界面(期次→机构→岩相),揭示有利勘探相... 基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红星地区112.5 km2三维地震和8口钻遇古近系沙三段火山岩探井资料,应用火山地层学原理,通过单井和连井的地质、测井、地震综合研究,识别中基性火山岩三级火山地层界面(期次→机构→岩相),揭示有利勘探相带。沙三段火山岩序列依据期次界面可分为3期,期次内可分为1个或多个火山机构-地震相单元,火山机构内可进一步划分火山岩相-地震相单元。以单井点为基础,通过连井地震剖面刻画火山机构-岩相分布模式,以期次为单元提取相干属性识别火山岩体(叠置火山机构),提取波形分类属性识别火山机构及火山岩相,建立点-线-面火山岩相-地震相单元关系,实现火山岩相平面识别与刻画。结果显示本区中基性火山岩相主要发育2种平面相序:火山通道相→侵出相(→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其中近火山口相组合(火山通道、侵出和爆发相)油气显示较好,可作为后续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基性火山岩 火山岩岩相 地震相 火山岩地层 火山岩期次 辽河坳陷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二叠纪—白垩纪中—基性火山岩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朱弟成 潘桂棠 +3 位作者 莫宣学 廖忠礼 江新胜 王立全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2,共7页
介绍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基性火山岩的研究进展,报道了新近在该带中部地区二叠系到白垩系地层中发现的11个层位的中—基性火山岩,讨论了在特提斯喜马拉雅火山岩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在反演印度大陆北缘大地构造属性方面的意义。... 介绍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基性火山岩的研究进展,报道了新近在该带中部地区二叠系到白垩系地层中发现的11个层位的中—基性火山岩,讨论了在特提斯喜马拉雅火山岩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在反演印度大陆北缘大地构造属性方面的意义。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二叠纪火山活动可能与新特提斯洋的开启有成生联系,中生代火山事件则主要与印度大陆北缘不同时期的伸展活动有关。新近发现的中—基性火山岩的科学意义体现在3个方面:查明印度大陆北缘二叠纪—白垩纪长达225Ma时间跨度范围内的大地构造属性;了解印度大陆北缘构造活动的时空演化规律,重建特提斯的构造演化格架,为全球对比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 中-基性火山岩 二叠系 白垩系 大地构造 火山活动 新特提斯洋 中生代 火山事件
下载PDF
中基性火山作用喷出物类型、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璞珺 印长海 +4 位作者 朱如凯 闫林 边伟华 黄玉龙 吴颜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9-481,共13页
基于松辽盆地中生代和准噶尔盆地古生代火山岩研究资料与长白山、五大连池等现代火山考察,结合国外典型实例,将火山作用喷出物分为熔岩、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4类;前两类岩石冷凝固结,后两类压实固结。按成分-组构-岩相... 基于松辽盆地中生代和准噶尔盆地古生代火山岩研究资料与长白山、五大连池等现代火山考察,结合国外典型实例,将火山作用喷出物分为熔岩、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4类;前两类岩石冷凝固结,后两类压实固结。按成分-组构-岩相分类方案划分出34种岩相。详细论述了各岩相的成岩方式、成分、组构、成因和产状,并给出各岩相类型的实例和典型照片。建造-改造和继承-变异分析对比显示,现代火山与古火山都常见的岩相包括厚层熔岩、熔结结构碎屑熔岩、柱状节理熔岩、枕状熔岩和玻璃质熔岩。现代火山常见而古火山少见或未见的有浮岩、渣状熔岩、绳状和块状熔岩。火山穹窿垮塌是常见的同生改造作用。裂隙式与中心式喷发往往相伴而生,常表现为沿着深大断裂的一系列中心式喷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准噶尔盆地 白垩系营城组 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 中基性火山岩相 火山岩储层 火山岩
下载PDF
南兴安岭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被引量:63
10
作者 高晓峰 郭锋 +2 位作者 范蔚茗 李超文 李晓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748,共12页
南兴安岭地区的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上存在同期的两类中酸性火山岩组合。第一类火山岩以满克头鄂博组的安山-英安岩和流纹岩组合为代表,其SiO2为60.0-74.9%,MgO变化在0.36- 2.04%之间,具... 南兴安岭地区的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上存在同期的两类中酸性火山岩组合。第一类火山岩以满克头鄂博组的安山-英安岩和流纹岩组合为代表,其SiO2为60.0-74.9%,MgO变化在0.36- 2.04%之间,具有LREE略富集的REE配分模式(Ce/YbCN=2.6-3.0)和富集Rb、Ba、K和不同程度的Nb-Ta、Ti-P-Sr亏损的微量元素特征;在Sr-Nd同位素组成上类似于同期的玄武安山岩(87Sr/86Sr(i)=0.70522-0.70709;εNd(t)=-1.5- -0.4),而且在空间上与玄武岩共生,为玄武质岩浆高度分异或同化混染作用(AFC)的产物。第二类以玛尼吐组英安岩为代表,以富Al2O3(15.87-16.36%)、Na2O(4.63-4.79%,K2O/Na2O<0.4)、高Sr(709-832μg/g)、低Y(6.9-10.4μg/g) 和低HREE(如Yb=0.37-0.51μg/g),具有与现代俯冲带adakite岩石相似的特征;在Sr-Nd同位素组成上,它们较同期或近期玄武安山岩更低Sr和高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0409-0.70425;εNd(t)=+0.9-+2.1),为造山带下地壳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产物,其低Y和HREE以及高Sr的特点说明残留源区中有石榴子石存在,而斜长石为主要熔融相进入熔体。在熔融动力学方面,同期的玄武岩浆底侵提供大量的热源导致下地壳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南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不同成因类型中酸性火山岩为造山带伸展背景下岩石圈地幔起源的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和深部岩浆房分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中酸性火山岩 晚中生代 南兴安岭
下载PDF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基性火山岩相地震响应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冯玉辉 黄玉龙 +3 位作者 丁秀春 于小健 刘飞 王璞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21口典型钻井13 043m火山岩井段的岩性和岩相,观察描述了218m岩心和294个岩心薄片,据此划分出该区火山岩5相14亚相;通过地震资料井旁地震相分析,识别出了火山颈亚相、次火山岩亚相、侵出相、爆发相、玻质碎屑岩... 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21口典型钻井13 043m火山岩井段的岩性和岩相,观察描述了218m岩心和294个岩心薄片,据此划分出该区火山岩5相14亚相;通过地震资料井旁地震相分析,识别出了火山颈亚相、次火山岩亚相、侵出相、爆发相、玻质碎屑岩亚相、板状/复合熔岩流亚相和火山沉积相等7种岩相/亚相,分析了各种火山岩相的地质属性、地震反射特征和地震响应机理;根据7种岩相/亚相的反射特征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地震识别模板。将该识别模板用于研究区火山岩相填图,结果为钻探所证实,表明所建立的火山岩相地震识别模板适用于研究区新生代中基性火山岩储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新生代中基性火山岩 火山岩相 火山岩储层 火山架构-地震响应
下载PDF
辽河坳陷中基性火成岩相分类及储集意义 被引量:32
12
作者 黄玉龙 单俊峰 +4 位作者 边伟华 顾国忠 冯玉辉 张斌 王璞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1-680,共10页
根据岩心、岩屑观察和薄片鉴定,结合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建立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中基性火成岩相分类体系和识别标准。辽河坳陷新生界中基性火成岩相包括6相16类亚相:火山通道相(隐爆角砾岩、次火山岩、火山颈亚相),爆发相(火山碎屑流、... 根据岩心、岩屑观察和薄片鉴定,结合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建立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中基性火成岩相分类体系和识别标准。辽河坳陷新生界中基性火成岩相包括6相16类亚相:火山通道相(隐爆角砾岩、次火山岩、火山颈亚相),爆发相(火山碎屑流、热基浪、空落亚相),溢流相(复合熔岩流、板状熔岩流、玻质碎屑岩亚相),侵出相(外带、中带、内带亚相),火山沉积相(再搬运火山碎屑沉积、含外碎屑火山沉积亚相),侵入相(边缘、中心亚相)。从火成岩结构构造、岩石组合、成因和物源、产状与分布等4方面刻画亚相特征和识别标志。火成岩亚相决定原生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组合,并影响后期构造和溶蚀改造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从而控制储集层的物性和有效性。溢流相复合熔岩流、侵出相外带和侵入相边缘亚相是东部凹陷新生界中基性火成岩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可作为重点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东部凹陷 中基性火成岩 岩相 火成岩储集层 裂谷盆地
下载PDF
溧水盆地两类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被引量:25
13
作者 高晓峰 郭锋 +1 位作者 李超文 蔡观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共12页
下扬子地区溧水盆地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上存在同期的两类准铝质高钾钙碱性中酸性火山岩。第1类以龙王山组粗面安山岩为代表,它们在空间上与玄武岩共生,SiO2含量为58.0%~58.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 下扬子地区溧水盆地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上存在同期的两类准铝质高钾钙碱性中酸性火山岩。第1类以龙王山组粗面安山岩为代表,它们在空间上与玄武岩共生,SiO2含量为58.0%~58.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104×10-6~117×10-6,Ba=651×10-6~695×10-6)及LREE(如Ce=47.4×10-6~49.0×10-6),强烈亏损Nb_Ta,基本无Eu异常或弱异常(Eu/Eu=0.87~1.01,平均值为0.95),和同期玄武岩具有非常相似的Sr和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0551~0.70557;εNd(t)=-3.6^-2.9],为同期基性岩浆经历了角闪石+斜长石+磷灰石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第2类火山岩由大王山组粗面岩组成,其SiO2含量为61.9%~66.4%,MgO变化在1.07%~2.56%之间,表现出与龙王山组中酸性火山岩类似的微量元素元素特征,但具更高的K2O、Rb、Th、REE、HFSE和低的FeOT、TiO2、P2O5、CaO、Sr和相容元素含量,较龙王山组基性火山岩具高Sr和低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0663~0.70813;εNd(t)=-7.7^-4.8],其高钾、准铝质的英安岩成分特征难以通过地壳部分熔融作用来解释,而相对同期基性火山岩高Sr而低Nd的同位素组成反映它们为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大陆上地壳物质同化混染作用(AFC)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中酸性火山岩 晚中生代 溧水盆地
下载PDF
阿尔金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SHRIMP年龄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柏林 李松彬 +11 位作者 蒋荣宝 陈正乐 韩凤彬 崔玲玲 李丽 赵树铭 祁万修 杨屹 王世新 王永 周永贵 郝瑞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8-727,共20页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是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的中段。该区广泛发育火山-沉积岩系,前人将其确定为中元古代。本文运用锆石SHRIMP U-Pb方法对区内火山-沉积岩系中...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是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的中段。该区广泛发育火山-沉积岩系,前人将其确定为中元古代。本文运用锆石SHRIMP U-Pb方法对区内火山-沉积岩系中的中酸性火山岩进行测年,获得477-485Ma的年龄,确认喀腊大湾地区早古生代中酸性岩浆喷发活动的存在。同时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这套火山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构造环境,其岩浆源具有I型及I与S过渡类型特点。结合前人对红柳沟-拉配泉一带的蛇绿混杂岩、高压变质泥岩、榴辉岩、中酸性侵入岩等相关年代资料及构造环境示踪,作者认为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大地构造环境,其时限与蛇绿混杂岩的末期非常接近,代表了洋壳俯冲碰撞过程中形成的同碰撞中酸性火山岩。据此可以将区域上红柳沟-拉配泉一带的构造演化划分为洋壳扩张期(晚元古代末-寒武纪,蛇绿混杂岩年龄510-580Ma,但扩张起始会早一些)、洋壳板块俯冲碰撞期(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早期,中酸性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年龄为477-488 Ma(部分花岗岩年龄延迟到467Ma左右),以及高压变质岩的退变质年龄479-491Ma),碰撞后伸展期(晚奥陶世—志留纪,蛇绿混杂岩变质基质岩系的变质年龄450-455Ma,代表蛇绿混杂岩最后就位,碰撞—碰撞后S型碱性花岗岩年龄417-431Ma,代表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三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火山岩 SHRIMP年龄 构造环境与演化 喀腊大湾地区 阿尔金山
下载PDF
松辽盆地安达地区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8
15
作者 单玄龙 高璇 徐汉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48-1357,共10页
松辽盆地中基性火山岩主要发育于安达次洼陷地区,其产出的天然气量占研究区深层产能总量的60%左右。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气藏以沙河子组暗色泥岩和煤层为烃源岩,营城组三段粗面岩、玄武岩、中基性火山角砾岩等为储层,登娄库组二段泥岩为... 松辽盆地中基性火山岩主要发育于安达次洼陷地区,其产出的天然气量占研究区深层产能总量的60%左右。研究区中基性火山岩气藏以沙河子组暗色泥岩和煤层为烃源岩,营城组三段粗面岩、玄武岩、中基性火山角砾岩等为储层,登娄库组二段泥岩为直接区域盖层,并发育多种岩性、构造圈闭,具备有利的成藏条件。利用地质资料和物性数据分析有效储层特征,结合测井综合解释和试气结果分析了气藏在剖面和平面上的分布特点,研究了安达次洼陷地区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成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岩性和岩相影响有效储层的发育,喷溢相粗面岩和玄武岩是该区主要的有效储层类型,爆发相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储层物性最好,今后勘探中应予以重视;火山旋回控制气藏的纵向分布,即气藏主要位于各个火山旋回/期次顶部和上部;火山机构相带控制气藏的平面分布,气藏主要分布于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营城组 中基性火山岩气藏 成藏主控因素 火山岩
下载PDF
松辽盆地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作用:矿物晶出序列、杏仁体充填和储层效应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万洙 黄玉龙 +1 位作者 庞彦明 王璞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利用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显微镜观测、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的矿物晶出系列和杏仁体充填及其储层效应。本区中基性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和粗安岩。斑晶矿物的晶出顺... 利用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显微镜观测、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的矿物晶出系列和杏仁体充填及其储层效应。本区中基性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和粗安岩。斑晶矿物的晶出顺序为:橄榄石最早并几乎全部蚀变为蛇纹石、伊丁石和磁铁矿,仅保留橄榄石假象;辉石被斜长石包含或与之交生,说明辉石晶出有的略早于斜长石、有的与之同时。基质呈间隐间粒结构,为比斑晶偏酸性/碱性的板条状微晶长石堆积搭成格架、内充填玻璃质及微晶粒状矿物(橄榄石、辉石和磁铁矿)。基质结晶晚于斑晶,晶出序列为微晶粒状矿物→微晶长石→玻璃质。有单成分和复成分两种杏仁体。单成分者主要见硅质和钙质,具结晶世代性,为后生流体沉淀充填形成,可作为储层变差或非储层的标志。复成分杏仁体是原生火山玻璃固态下水合与蚀变作用的结果:包括蛇纹石/绿泥石-火山玻璃、石英-方解石-皂石/方解石和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组合类型,通常可作为储层改善或有效性增加的标志。中基性火山玻璃蚀变分为四个阶段:新鲜火山玻璃(折光率1.57)→水合火山玻璃(折光率降至1.53)→橙玄玻璃(铁镁质微晶矿物集合体)→新生矿物(石英、方解石、蛇纹石、绿泥石、皂石);由火山玻璃变为新生矿物的体积减小或孔隙增加效应为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营城组 中基性火山岩 成岩作用 杏仁体 矿物结晶序列
下载PDF
松辽盆地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储机理 被引量:52
17
作者 黄玉龙 王璞珺 +1 位作者 舒萍 张彦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92,共11页
松辽盆地北部安达-汪家屯地区钻井大量揭示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并在其中获得了工业气流。TAS图解可划分出8种岩性,储层研究中归纳为6大类岩石类型,逾80%的有效储层分布于玄武岩和粗面岩之中。总结了4类11种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原生储... 松辽盆地北部安达-汪家屯地区钻井大量揭示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并在其中获得了工业气流。TAS图解可划分出8种岩性,储层研究中归纳为6大类岩石类型,逾80%的有效储层分布于玄武岩和粗面岩之中。总结了4类11种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原生储集空间类型由喷发方式和喷发环境决定、其分布受火山岩岩相控制,次生储集空间发育程度受充填作用、溶解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构造作用等影响。熔岩冷凝单元由单个或多个岩流单元组成、储层发育于其顶部和上部,每个冷凝单元构成相对独立的储层单元。火山岩旋回和期次顶部、近火山口和近源相带、靠近断裂等位置是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玄武岩具有延伸范围广(10~22km)、储层厚度小(7~39m)等特点,储层勘探应优先寻找位于火山岩旋回和期次顶部的储层单元;粗面岩延伸范围小(3.1~6.3km)、储层厚度大(100~200m),储层勘探应以寻找具备有利烃源和盖层条件的储集岩体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营城组 中基性火山岩 储集空间 储层物性 储层单元
下载PDF
桂西南早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金城 邓继新 +2 位作者 陈懋弘 蒋柏昌 朱继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8,共8页
桂西南广泛发育一套与微粒型金矿密切相关的早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主要见于下三叠统北泗组第四段,具潮坪特点,层序上处于下伏的 HST和上覆的 TST之间。岩石类型为流纹岩、英安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其中的熔结角砾凝灰岩是本次 1∶ 5万... 桂西南广泛发育一套与微粒型金矿密切相关的早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主要见于下三叠统北泗组第四段,具潮坪特点,层序上处于下伏的 HST和上覆的 TST之间。岩石类型为流纹岩、英安岩和沉火山碎屑岩,其中的熔结角砾凝灰岩是本次 1∶ 5万区调中的新发现。三种火山岩均属钾质钙碱性系列,岩石化学成分显示为同源岩浆产物。运用多种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判别:其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为活动陆缘。岩浆来源深度较大,与太平洋库拉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高能热流导致上地幔部分熔融上涌,穿透巨厚壳层时吸收了部分壳源重熔物质有关,其上涌通道主要沿被激活的凭祥─东门深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火山岩 早三叠世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广西
下载PDF
中酸性火山岩中造岩矿物含量的定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郝立波 赵洪振 +2 位作者 陆继龙 赵玉岩 时艳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0-484,共5页
主要造岩矿物的含量是火山岩分类定名的主要依据。对于基质为微晶质、隐晶质的火山岩,采用常规的薄片显微镜统计矿物含量几乎是不可行的。目前已有的利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矿物含量的方法均不适用于中酸性火山岩。因此,本文基于岩石与矿... 主要造岩矿物的含量是火山岩分类定名的主要依据。对于基质为微晶质、隐晶质的火山岩,采用常规的薄片显微镜统计矿物含量几乎是不可行的。目前已有的利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矿物含量的方法均不适用于中酸性火山岩。因此,本文基于岩石与矿物之间的化学成分质量平衡原理,提出了计算火山岩实际矿物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实际矿物成分,采用最优化方法计算岩石中实际矿物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计算中的人为性。对中酸性火山岩实际样品计算表明,该方法使用简单方便,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计算 矿物含量 岩石化学成分 中酸性火山岩
下载PDF
吉林东南部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作用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超文 郭锋 +1 位作者 赵亮 李红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4-1088,共15页
详细的主、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延吉地区晚中生代(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微量元素特征(富集轻稀土(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中等放射成因Sr、Pb及类似于硅质地球的Nd同位素... 详细的主、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延吉地区晚中生代(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微量元素特征(富集轻稀土(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中等放射成因Sr、Pb及类似于硅质地球的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437~0.70525;^(206)Pb/^(204)Pb(i)=18.19~18.37,^(207)Pb/^(204)Pb(i)=15.54~15.57,^(208)Pb/^(204)Pb(i)=38.13~38.22;ε_(Nd)(t)=-2.75~+1.61)。其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类似于区域同期基性火山岩和大兴安岭地区同时代火山岩。这些广泛分布于吉林南部的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是岩石圈地幔来源岩浆经分离结晶或地壳物质混染/AFC过程的产物。吉林省东南部晚中生代不同区域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对比结果显示,辽源-延吉与通化地区分属不同构造单元,其中辽源-延吉一带则为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而通化地区为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夹皮沟-松江断裂可能是华北克拉通东北缘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中酸性火山岩 晚中生代 吉林东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