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循环UASB-好氧接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及酯废水 被引量:4
1
作者 官赟赟 顾锡慧 +3 位作者 王昊 滕厚开 陈军 张艳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1,共4页
高浓度丙烯酸及酯废水成分复杂,毒性高,处理难度较大。利用内循环UASB-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浓度丙烯酸及酯废水进行处理。在进水COD约为10000mg/L的条件下.UASB反应器出水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均处于200mg/L以下,pH维持在7.0左右... 高浓度丙烯酸及酯废水成分复杂,毒性高,处理难度较大。利用内循环UASB-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浓度丙烯酸及酯废水进行处理。在进水COD约为10000mg/L的条件下.UASB反应器出水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均处于200mg/L以下,pH维持在7.0左右,COD去除率为70%-80%,说明UASB反应器运行良好;好氧接触氧化出水COD达到50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2%~96%,且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好氧接触氧化 高浓度丙烯酸及酯废水
下载PDF
厌氧反应器的酸化及其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于雷 彭剑峰 +1 位作者 宋永会 徐东耀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34,共5页
随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内循环反应器(IC)等厌氧反应器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启动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酸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酸化问题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厌氧反应器的推广。针对厌氧酸化问题的产... 随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内循环反应器(IC)等厌氧反应器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启动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酸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酸化问题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厌氧反应器的推广。针对厌氧酸化问题的产生及危害,着重讨论了厌氧酸化后物理、化学和生物恢复方法,以期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稳定化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厌氧消化 酸化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内循环反应器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膨胀床反应器颗粒污泥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敏 吴静 +1 位作者 陆正禹 吴伟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7-131,共5页
研究了内循环厌氧膨胀床反应器 (theinternalcirculationanaerobicexpandedbedreactor ,ICAEBreactor)的颗粒污泥特性 .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在平均COD容积负荷 2 8 2kg/ (m3 ·d)下稳定运行时 ,平均COD去除率为 89 0 % ,内循环比约 1... 研究了内循环厌氧膨胀床反应器 (theinternalcirculationanaerobicexpandedbedreactor ,ICAEBreactor)的颗粒污泥特性 .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在平均COD容积负荷 2 8 2kg/ (m3 ·d)下稳定运行时 ,平均COD去除率为 89 0 % ,内循环比约 12 5 .反应器中培养出普通颗粒污泥和悬浮颗粒污泥 .位于反应器第 2反应区液面的悬浮颗粒污泥层具有动态稳定性 ,相对稳定的运行条件可降低其对反应器的不利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膨胀床反应器 内循环 厌氧颗粒污泥 悬浮颗粒污泥
下载PDF
煤气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吴翠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5,共3页
首次采用预处理+二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其中预处理(隔油-气浮-脱酚-蒸氨)以脱油、去除悬浮物、回收酚类和氨为目的,二级生物处理(二级内循环UASB-ABFB)是降解以非挥发酚为主的COD和生物脱除高浓度氨氮,最后采... 首次采用预处理+二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其中预处理(隔油-气浮-脱酚-蒸氨)以脱油、去除悬浮物、回收酚类和氨为目的,二级生物处理(二级内循环UASB-ABFB)是降解以非挥发酚为主的COD和生物脱除高浓度氨氮,最后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残余的COD。该工艺出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具有耐冲击负荷和出水水质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废水 内循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曝气生物流化床 深度处理
下载PDF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齐亚兵 叶世超 +3 位作者 彭锋 李天友 潘霄恒 易美桂 《广东化工》 CAS 2008年第9期81-83,150,共4页
以活性碳和陶瓷颗粒为载体粒子,采用快速排泥挂膜法启动实验,在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加大进气量及进水量,直至出水COD浓度达到一个较低水平。分别考虑了进水COD浓度、空气流量、废水流量、容积负荷四个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 以活性碳和陶瓷颗粒为载体粒子,采用快速排泥挂膜法启动实验,在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加大进气量及进水量,直至出水COD浓度达到一个较低水平。分别考虑了进水COD浓度、空气流量、废水流量、容积负荷四个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到第13 d时,COD的去除率达到了一个较大值,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快速排泥挂膜法 化学需氧量
下载PDF
烟气碱液吸收/厌氧-好氧生物转化脱硫的非稳态工艺与产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娟 曹媛 钟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4-50,10,共7页
针对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设计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串联反应器并用于烟气碱吸收预处理废水的生物转化,考察了进水负荷波动、设备应急停运等非稳态工况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脱硫产物的特性。结果表明... 针对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设计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内循环生物流化床串联反应器并用于烟气碱吸收预处理废水的生物转化,考察了进水负荷波动、设备应急停运等非稳态工况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脱硫产物的特性。结果表明:串联反应器连续稳定运行30天,系统负荷达5.8 kgCOD m3d1和1.8 kgSO42-m3d1,平均SO42去除效率、有机物去除效率和最高单质硫产率分别为92%、90%和76%;串联体系具有良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系统停运26天,8天内恢复性能。说明系统能满足实际运行中间歇操作和负荷适当波动情况。脱硫产物主要由单质硫组成,还含有少量蛋白质、SO42、Cl、S2、SO32和Na+等水溶性组分,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硫磺的生物硫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烟气脱硫 烟气预处理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非稳态 负荷冲击 应急停运 生物硫磺
下载PDF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载体挂膜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玲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考察了5种粒子的挂膜特性,研究固含率对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流体性能的影响、水力停留时间和接种污泥浓度对载体挂膜的影响,确定最佳生物载体、最佳固含率及反应器快速挂膜启动的最佳操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A公司生产的生物陶粒为最佳生... 考察了5种粒子的挂膜特性,研究固含率对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流体性能的影响、水力停留时间和接种污泥浓度对载体挂膜的影响,确定最佳生物载体、最佳固含率及反应器快速挂膜启动的最佳操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A公司生产的生物陶粒为最佳生物载体,最佳固含率为5%,快速挂膜启动的最佳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1h,污泥浓度为1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挂膜 固含率 水力停留时间 接种污泥浓度
下载PDF
高温污泥厌氧消化器的启动 被引量:7
8
作者 吴静 赵鹏娟 +3 位作者 田磊 史琳 施汉昌 姜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0-523,共4页
污泥厌氧消化是最常用的污泥减量化和稳定化技术,高温消化污泥稳定快,但我国缺乏启动和运行经验,故进行了高温厌氧消化器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的中试启动试验.所采用的消化器为内循环消化器,它属于升流式反应器,依赖回流沼气控制反应器的水... 污泥厌氧消化是最常用的污泥减量化和稳定化技术,高温消化污泥稳定快,但我国缺乏启动和运行经验,故进行了高温厌氧消化器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的中试启动试验.所采用的消化器为内循环消化器,它属于升流式反应器,依赖回流沼气控制反应器的水力状况.启动采用了分步适应的策略,促进厌氧细菌适应温度、反应器构型和处理对象的变化.主要措施有:启动初期以容易降解的葡萄糖促进厌氧细菌的稳定和繁殖,有机负荷(以COD计)为2.4 kg/(m3.d);促进内循环形成;控制反应器pH变化;逐渐增加加入的剩余污泥量并及时启动热水解槽促进污泥水解.第63 d启动完成时,有机负荷(以VSS计)为1.60 kg/(m3.d),VSS的平均产气率为0.51 L/g,即每m3污泥(96%含水率)产15.3 m3沼气,VSS和SS去除率分别为60.8%和45.8%,表明启动策略和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消化器 高温厌氧消化 剩余活性污泥 升流式反应器 启动
原文传递
基于方形内循环臭氧流化床剩余污泥中磷的释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琇 黄煜铎 +1 位作者 郑浩钿 林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39-44,共6页
剩余污泥中的磷是一种重要的可再利用的资源,为解决剩余污泥中磷的释放这一技术难题,利用自主研制的方形内循环臭氧流化床装置,探索对剩余污泥中磷释放的控制因素,揭示磷的释放机制.结果表明,在进气质量浓度3.0 g·L^(-1),pH 9.1,... 剩余污泥中的磷是一种重要的可再利用的资源,为解决剩余污泥中磷的释放这一技术难题,利用自主研制的方形内循环臭氧流化床装置,探索对剩余污泥中磷释放的控制因素,揭示磷的释放机制.结果表明,在进气质量浓度3.0 g·L^(-1),pH 9.1,运行时间1.0 h时,磷的释放逐渐稳定,总磷的释放质量达到约6.9 g/L剩余污泥(含固率5%),占污泥中磷的质量分数的77.5%,其中无机磷质量占41.1%.通过沉积物磷形态分析方法(SMT)解析各形态磷的分布特性,发现释放的磷组分主要是无机磷形式,以磷灰石成分为主.有机磷的释放质量浓度呈现先增多后减少,同时剩余污泥中各形态的氮也释放出来.臭氧流化床装置可为剩余污泥中磷的释放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臭氧流化床 剩余污泥 磷形态 释放
下载PDF
荏原内循环流化床炉在污泥焚烧工程中的应用
10
作者 于峰海 王磊甲 +3 位作者 刘德建 张文刚 纪德福 王正兵 《工业技术创新》 2022年第2期68-74,共7页
基于荏原环境设备,提出内循环流化床炉设计方案,以解决某污泥焚烧工程对含水率80%湿污泥120 t/d、含水率5%干污泥23 t/d、全厂总处理量430 t/d的污泥焚烧处理需求。考虑污泥处理量大、热值高、湿污泥比例高等特殊情况,在焚烧炉工艺设计... 基于荏原环境设备,提出内循环流化床炉设计方案,以解决某污泥焚烧工程对含水率80%湿污泥120 t/d、含水率5%干污泥23 t/d、全厂总处理量430 t/d的污泥焚烧处理需求。考虑污泥处理量大、热值高、湿污泥比例高等特殊情况,在焚烧炉工艺设计中包含了湿污泥给料系统、双回旋流动、“3T+E”(温度、时间、湍流、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控制、一次风温提高等设计要点。按照当地(新加坡)烟气排放标准,设计了“炉内干法脱硫(石灰石)+干法脱酸(碳酸氢钠)+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的烟气净化工艺。实施效果表明:炉出口温度在905℃上下微弱浮动,锅炉出口氧量控制在8%左右,蒸发量控制在5 t/h左右,焚烧飞灰热灼减率远低于1%,不燃物热灼减率也远低于规范要求值5%,均符合规范要求。荏原内循环式流化床炉对污泥焚烧处理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污染物燃烧充分,烟气处理效果良好,可以适应各种热值的污泥焚烧,对污泥焚烧处置和设备研发具有广泛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流化床炉 污泥焚烧 烟气净化处理 热灼减率 双回旋流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