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hibitory Interac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nalyses of Berries Phenolics Against Listeria monocytogenes Virulent Protein Internalin B
1
作者 Abhishek Kumar Archana Vimal Awanish Kumar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1-80,共10页
Background: Traditional plants, their parts, and phytochemicals obtained from them are beneficial for human beings. They are used as potent antimicrobials, but very little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the use of tradition... Background: Traditional plants, their parts, and phytochemicals obtained from them are beneficial for human beings. They are used as potent antimicrobials, but very little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gainst food-borne infection. Different berry plants are rich in phenolic compounds and conventionally known to have many properties such as antioxidants, anti-carcinogenic, anti-inflammatory, anti-bacterial, and anti-diabetics. However, only limited polyphenols are known for their antilisterial effect.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antimicrobial efficacy of phenolic compounds of berr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food-borne infection caused by the bacteria Listeria monocytogen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employing the Swiss DOCK server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henolic compound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varieties of berries. Internalin B(Inl B), a virulence protein of L. monocytogenes was selected as a target. Th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and toxicity profiling of each test ligand was done through the Swiss ADME tool. Results: Among all the test ligands, p-coumaric acid, epicatechins, chlorogenic acid, and quercetin showed better binding efficiency with the target protein Inl B. The binding energy obtained for quercetin, p-coumar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and epicatechins was-8.93,-8.23,-8.18,-7.58, kcal/mol, respectively. Quercetin and p-coumaric acid were forming 4 H-bonds, whereas chlorogenic acid and epicatechins were forming 3-H bonds inside the binding pocket. Conclusion: In a nutshell,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identified ligand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lock the virulent protein Inl B of L. monocytogenes and help combat Listeria infection. These phenolic compounds could be a substitute for synthetic antimicrobials and can be used in food preservation and combat food-borne diseases. However, future in-depth in vitro and in vivo analysis is needed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on these four phenolic ligands of ber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ry plant internalin B Listeria monocytogenes pharmacological analyses phenolics potent inhibitor traditional medicine
原文传递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内化素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马金锐 史文静 +8 位作者 田常青 董志杰 赵学慧 芝吉 曹青 魏衍全 宋维丽 薛惠文 苟惠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69-4076,共8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方法。通过PCR扩增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M)内化素G(InlG)基因,构建pET-32a-InlG重组表达载体,通过诱导表达获得InlG重组蛋白,将其纯化后免疫小鼠(100μg·只^(-1)),经细胞融合、克...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方法。通过PCR扩增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LM)内化素G(InlG)基因,构建pET-32a-InlG重组表达载体,通过诱导表达获得InlG重组蛋白,将其纯化后免疫小鼠(100μg·只^(-1)),经细胞融合、克隆和筛选共获得了3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D2、1D2-1和2H10。经鉴定,其分泌抗体亚型均为IgG 1。利用制备的1D2-1作为捕获抗体,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兔多抗作为检测抗体,初步建立检测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株单克隆抗体(mAb)与InlG均可发生特异性反应。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与沙门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均不发生反应。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LM纯培养物的检测限为1.0×10^(6)CFU·mL^(-1)。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变异系数在5%~10%之间(<10%)。综上,本研究利用抗内化素G蛋白的mAb和兔多抗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内化素G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内化素(Internalin)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优化
3
作者 王得原 陈泓霖 +6 位作者 陈晗雪 李明汝 欧阳媚 罗彩妹 彭银辉 胥鹏 蔡小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55-2163,共9页
内化素(Internalin)作为细菌表面蛋白是细菌侵入上皮细胞、肝细胞等非吞噬细胞并被宿主细胞内化的重要因子。本研究克隆了无乳链球菌Internalin基因(GenBank登录号:MN265365),该基因全长2160 bp,编码71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80.38 kDa... 内化素(Internalin)作为细菌表面蛋白是细菌侵入上皮细胞、肝细胞等非吞噬细胞并被宿主细胞内化的重要因子。本研究克隆了无乳链球菌Internalin基因(GenBank登录号:MN265365),该基因全长2160 bp,编码71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80.38 kDa,等电点为6.73,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定位在细胞膜上。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存在1个组氨酸三聚体超家族、1个LRR超家族结构和1个未知功能的DUF超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鱼源无乳链球菌internalin与链球菌属关系最近,聚为一支。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pET-internalin重组蛋白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100 kDa。对影响表达的诱导时间、IPTG浓度、诱导温度进行了优化,表明在28℃、0.4 mmol/L IPTG诱导6 h时,可大量表达pET-internalin可溶性蛋白。经纯化后重组蛋白条带单一,表明纯化效果较佳。该结果可为进一步制备无乳链球菌internalin多克隆抗体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内化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内化素InlJ对噬菌体敏感性及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半红 胡梁斌 +5 位作者 陆睿 吴立婷 包红朵 周艳 王冉 张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98-204,共7页
为深入探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inlJ基因在噬菌体敏感性和生物被膜中的作用及功能,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构建inlJ基因缺失株Lm NJ05-ΔinlJ,鉴定其生长、黏附及侵袭特性,解析其对噬菌体敏感性和生物被膜形... 为深入探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inlJ基因在噬菌体敏感性和生物被膜中的作用及功能,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构建inlJ基因缺失株Lm NJ05-ΔinlJ,鉴定其生长、黏附及侵袭特性,解析其对噬菌体敏感性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Lm NJ05相比,构建的缺失株Lm NJ05-ΔinlJ对RAW264.7细胞的黏附率和侵袭率分别为20.05%和4.42%,黏附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Lm NJ05-ΔinlJ对李斯特菌噬菌体vB-LmoM-NJ05的成斑率提高至2.72倍;体外裂解分析表明噬菌体vB-LmoM-NJ05对缺失株Lm NJ05-ΔinlJ裂解效果更强;噬菌体效价分别在105PFU/mL和108PFU/mL能够完全抑制和清除Lm NJ05-ΔinlJ生物被膜;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转录分析表明,噬菌体作用缺失株Lm NJ05-ΔinlJ后,degU、agrA、agrD、luxS、yneA、recA和hpt基因的转录均下调(表达水平趋向于0)。由此可见,inlJ基因的缺失能够增强Lm对噬菌体敏感性,下调Lm对细胞侵袭力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因此,内化素基因inlJ不仅具有调控Lm自身的作用,还能够调节其对噬菌体的相互作用,为噬菌体的生物防控技术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内化素InlJ 噬菌体敏感性 细胞黏附和侵袭 生物被膜
下载PDF
内化素G在单增李斯特菌入侵巨噬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文静 刘圆园 +5 位作者 王子坚 王学俭 齐玉梅 田常青 苟惠天 薛慧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6-62,共7页
为探究内化素G在单增李斯特菌(LM)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中的作用,以单增李斯特菌ATCC19111标准株为模板,扩增出用于缺失内化素G(Inl G)的上、下游同源臂。应用同源重组将上、下游同源臂融合扩增得到LM-ΔInl G缺失株,然后比较分析标准株... 为探究内化素G在单增李斯特菌(LM)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中的作用,以单增李斯特菌ATCC19111标准株为模板,扩增出用于缺失内化素G(Inl G)的上、下游同源臂。应用同源重组将上、下游同源臂融合扩增得到LM-ΔInl G缺失株,然后比较分析标准株与缺失株的生长特性、对细胞的侵袭能力及转录组测序结果。结果显示,LM-ΔInl G的生长速度与LM相比无显著变化,Inl G不参与温度调节,不影响细菌对酸碱的耐受性;细胞黏附侵袭试验表明,LM-ΔInl G增强了LM对细胞的内化作用(P<0.01);GO富集分析显示,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裂解酶活性、小分子结合和氮化合物代谢过程;KEGG pathway分析,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群体感应、丙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甘油磷脂代谢和丁酸代谢等22个代谢通路。表明Inl G与LM的毒力有关,缺失Inl G可以加强对细胞的内化作用,为阐明LM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内化素G 同源重组 缺失株 转录组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内化素基因inlA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玲玲 纪顺师 +4 位作者 王艳 毛盼 陈晋妮 刘凌云 叶长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0-248,共9页
目的分析全球不同地区单增李斯特菌内化素A编码基因inlA的多态性,及其与菌株家系、血清群和序列型(sequence types,S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国家的4115株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信息,分析inlA基因的序列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型,构建... 目的分析全球不同地区单增李斯特菌内化素A编码基因inlA的多态性,及其与菌株家系、血清群和序列型(sequence types,S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国家的4115株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信息,分析inlA基因的序列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型,构建基于inlA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结果4115株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中,除3株菌外均携带inlA基因,根据基因序列分为370个inlA等位基因型。编码完整InlA的等位基因型有292种(3164株菌),因点突变出现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stop codon,PMSC)的截短型InlA等位基因型有78种(948株菌),其中84种新的编码完整InlA的等位基因型和16种PMSC类型为首次报道。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单增李斯特菌inlA基因与菌株家系、CC克隆群及ST型具有相关性。发生PMSC突变的inlA序列型也呈现多态性,尤其家系II菌株截短的InlA编码基因多样性更高。截短的InlA多见于血清群IIa和IIc菌株中,较少见于临床菌株常见的IVb血清群菌株中。结论inlA基因在单增李斯特菌中普遍存在且序列型呈现多态性,部分inlA的等位基因型与单增李斯特菌ST型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特定型别菌株快速筛查的靶标。单增李斯特菌家系I和家系II菌株中截短的InlA编码基因的提前终止位点具有多样性,截短的InlA常见于IIa和IIc血清群菌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内化素 inlA 等位基因型 PMSC
下载PDF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inlA/inlB/inl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任静静 杨铭伟 +5 位作者 陈云飞 尹华 王欣雨 李蓓蓓 蒋建军 王鹏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3,共9页
为探究内化素inlA/inlB/inlC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融合PCR方法构建Lm681 inlC基因缺失突变体,并构建pKSV7-△inlC穿梭载体,将其转化Lm681-△inlAB感受态细胞,利用温度(42℃)和氯霉... 为探究内化素inlA/inlB/inlC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融合PCR方法构建Lm681 inlC基因缺失突变体,并构建pKSV7-△inlC穿梭载体,将其转化Lm681-△inlAB感受态细胞,利用温度(42℃)和氯霉素(10μg/mL)抗性双重压力来实现同源重组,筛选同源重组子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PCR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3基因缺失株(Lm681-△inlABC),且缺失株的生长特性与野生株相比无明显差异,溶血特性与野生株保持一致;小鼠感染试验显示,野生株Lm681、Lm681-△inlAB和Lm681-△inlABC对小鼠的致死率分别为80%(8/10)、60%(6/10)和40%(4/10),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4.36×10~4、1.35×10~6和2.95×10~7 CFU,且Lm681-△inlABC在肝脏、脾脏及脑组织中的定植能力极显著低于野生株(P<0.01)。研究结果表明,inlA/inlB/inlC基因对Lm致病性发挥具有一定的作用,为深入研究inlX基因介导Lm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内化素基因 基因突变株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食品中分离的李斯特氏菌的致病基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付萍 冉陆 +4 位作者 李志刚 姚景慧 赵熙 杨瑞馥 郭兆彪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4-245,共2页
1996—1997年作者对全国12个省市的7类食品共3746份进行了李斯特氏菌的污染调查,共分离出李斯特氏菌165株。用PCR技术对分离菌株中李斯特氏菌的2种主要致病因子李氏溶血素O和内化素的基因进行了检测,其中57... 1996—1997年作者对全国12个省市的7类食品共3746份进行了李斯特氏菌的污染调查,共分离出李斯特氏菌165株。用PCR技术对分离菌株中李斯特氏菌的2种主要致病因子李氏溶血素O和内化素的基因进行了检测,其中57株仅有内化素基因,27株同时具有内化素基因和李氏溶血素O基因。两种致病基因均未检出的共有81株。本研究说明判断单增李氏菌的主要指标是小鼠毒力试验阳性而不是其溶血反应,同时检测溶血素O和内化素2种基因对单增李氏菌有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李斯特氏菌 致病基因分析
下载PDF
PCR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 被引量:6
9
作者 梅玲玲 程苏云 +1 位作者 童哲 邱晓枫 《浙江预防医学》 2003年第12期1-2,共2页
目的 检测食品中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携带率。方法 应用GB4789 3 0 -94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检验方法分离菌株 ,采用PCR检测李斯特菌的两种致病因子。结果 从 2 0 0 0~2 0 0 1年我省采集的 2 72份食品中分离出... 目的 检测食品中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携带率。方法 应用GB4789 3 0 -94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检验方法分离菌株 ,采用PCR检测李斯特菌的两种致病因子。结果 从 2 0 0 0~2 0 0 1年我省采集的 2 72份食品中分离出 3 5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其中 11株含有内化素基因(Internalin ,In1)和李斯特菌溶血素 0基因 (Listerialysin 0 ,Hly) ,1株仅含有内化素基因 ;其它 2 3株两种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我省存在发生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建立PCR方法检测李斯特菌毒力基因对快速诊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食品卫生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毒力基因 内化素基因
下载PDF
不同来源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inlB和actA基因的克隆测序分析及基因缺失株的毒力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新斐 尚文婧 +1 位作者 王静梅 剡根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2-38,共7页
根据GeneBank上发表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内化素B(internalin B,inlB)和肌动蛋白A(actin A,act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5株不同来源的健康绵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和一株临床分离的单核细胞增多性... 根据GeneBank上发表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内化素B(internalin B,inlB)和肌动蛋白A(actin A,act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5株不同来源的健康绵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和一株临床分离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inlB及act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分析其序列,并对2株部分基因缺失的单增李氏杆菌进行小鼠攻毒试验。结果表明:5株健康绵羊分离株单增李氏杆菌与临床分离株有较高的同源性,并且发现2株部分基因缺失的单增李氏杆菌;小鼠攻毒试验表明缺失株毒力有降低,但是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 内化素B 肌动蛋白A 克隆测序
下载PDF
inlA和inlB基因缺失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侵袭HT29结肠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武康 陈国薇 +3 位作者 吴嫚 丁承超 谢曼曼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66-172,共7页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可以穿透多个宿主屏障,而内化素蛋白家族被认为是LM穿透宿主屏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毒力因子。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LM野生菌株EGDe的inl A和i...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可以穿透多个宿主屏障,而内化素蛋白家族被认为是LM穿透宿主屏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毒力因子。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LM野生菌株EGDe的inl A和inl B基因双缺失菌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其主要毒力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以HT29结肠癌细胞为对象,研究inl A和inl B基因缺失对LM侵袭宿主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的缺失对其生长能力没有影响,但多个毒力基因的表达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发现inl A和inl B基因的缺失使LM侵袭HT29结肠癌细胞的能力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成功构建LM的inl A和inl B基因双缺失菌株,并初步研究了基因缺失对LM侵袭宿主细胞能力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内化素Inl A和Inl B在LM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内化素 基因敲除 Realtime-PCR 侵袭细胞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inlA和inlB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武康 李森 +5 位作者 陈国薇 罗勤 吴嫚 丁承超 谢曼曼 刘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4-69,共6页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对恶劣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加工环境,容易引起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LM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其毒力因子内化素A(internalin A,InlA)和内化...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对恶劣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加工环境,容易引起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LM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其毒力因子内化素A(internalin A,InlA)和内化素B(internalin B,InlB)被认为在LM穿透宿主屏障、入侵宿主细胞以及胞间传播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同源重组法将LM野生菌株EGDe的inlA和inlB基因的敲除,对inlA和inlB基因缺失菌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运用RealTime-PCR监测LM的毒力基因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基因的缺失对突变菌株的生长以及对环境中的氯化钠(NaCl)和乙醇(EtOH)的耐受能力没有影响,但多个毒力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该缺失菌株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InlA和InlB在LM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具体功能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内化素A 内化素B 基因敲除 RealTime-PCR
下载PDF
毒力因子InlA和InlB缺失影响单增李斯特菌侵袭宿主细胞和诱导凋亡的能力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武康 陈国薇 +4 位作者 谢曼曼 郭亮 王淑娟 董庆利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9-54,共6页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毒力较强、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具有穿透宿主屏障、胞内寄生的特点,因而致死率较高,被其污染的食品容易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本研究使用前期构建的LM重要的毒力因子...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毒力较强、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具有穿透宿主屏障、胞内寄生的特点,因而致死率较高,被其污染的食品容易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本研究使用前期构建的LM重要的毒力因子内化素A(internalin A,InlA)和InlB基因缺失菌株,以人结肠癌腺细胞Caco-2和人肝癌上皮细胞Hep G2为研究对象,探究InlA和InlB缺失对LM侵袭宿主细胞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nlA和InlB的缺失使LM侵袭宿主细胞的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野生株相比侵袭量下降超过50%,同时也降低了其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能力(P<0.05),与野生株相比凋亡细胞的比例下降幅度达到30%~50%。本实验确定了InlA和InlB在LM侵袭宿主细胞和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对LM的致病机理以及引起宿主相关免疫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毒力因子 内化素蛋白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所致炎症反应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亚薇 徐鹏 +1 位作者 平政 常玉梅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6期884-887,共4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典型剧毒性食源性病原体,它可穿越血脑屏障、肠道屏障及胎盘屏障,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尤其是新生儿、老年人、体质虚弱、或怀孕个体发生一系列严重疾病,包括脑膜炎、...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典型剧毒性食源性病原体,它可穿越血脑屏障、肠道屏障及胎盘屏障,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尤其是新生儿、老年人、体质虚弱、或怀孕个体发生一系列严重疾病,包括脑膜炎、脑炎、败血症、自发感染性流产等,病死率高达20%~30%。单增李斯特菌主要通过其毒力因子内化素或溶血素O等侵入并感染宿主细胞。在感染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能够引发免疫细胞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并导致感染部位发生炎症反应。我们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炎症反应性疾病的种类及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溶血素O 内化素 流产 炎症反应性疾病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InlB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小伟 施鹏 +2 位作者 彭鼎 杨玉莹 方春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54,61,149,150,共7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单增李斯特菌分泌的细菌侵袭相关蛋白内化素B(InlB)的功能,试验通过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分别表达InlB的N36~321和C392~630,并通过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 为了进一步研究单增李斯特菌分泌的细菌侵袭相关蛋白内化素B(InlB)的功能,试验通过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分别表达InlB的N36~321和C392~630,并通过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blot检测单增李斯特菌InlB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及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制备的针对InlB N端和C端的多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检测单增李斯特菌中的InlB,但不能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该菌表面的InlB。说明本研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进一步用于研究单增李斯特菌InlB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表面蛋白 内化素B 原核表达 纯化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4b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内化素基因NTSN_0462的功能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丹 姚浩 +6 位作者 蔡雪薛 孔苏伟 恽茜 谈卫军 潘志明 殷月兰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19,135,共6页
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宿主的粘附、侵袭作用与其多种内化素蛋白密切相关。本研究以4b型菌株LmNTSN的內化素基因NTSN_0462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其致病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该基因缺失的突变... 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宿主的粘附、侵袭作用与其多种内化素蛋白密切相关。本研究以4b型菌株LmNTSN的內化素基因NTSN_0462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其致病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该基因缺失的突变株,研究0462基因对NTSN在生长、细胞侵袭和体内定植中的作用。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率,以及BALB/c小鼠体内肝、脾脏中定植能力的差异。结果缺失株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NTSN_0462基因对Lm在BHI培养基中的生长及代谢未造成明显影响。以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的体外试验表明,缺失株的侵袭能力低于野生株(P<0.001)。以BALB/c小鼠进行的体内试验显示,缺失株在肝脏中定殖的能力显著低于野生株(P<0.001),在脾脏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TSN_0462基因在LmNTSN入侵肝脏和定植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侵袭相关的重要毒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NTSN0462 血清型4b 内化素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NTSNΔ0287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浩 叶舒扬 +5 位作者 王玉婷 孔苏伟 蔡雪薛 孙昕宇 殷月兰 焦新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2-28,共7页
内化素蛋白家族是一类重要的表面蛋白,其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宿主的黏附侵袭作用密切相关。Lm NTSN_0287基因编码含有信号肽序列和LRR重复结构域的内化素家族蛋白,其作用机制有待于阐明。通过荧光定量... 内化素蛋白家族是一类重要的表面蛋白,其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宿主的黏附侵袭作用密切相关。Lm NTSN_0287基因编码含有信号肽序列和LRR重复结构域的内化素家族蛋白,其作用机制有待于阐明。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发现该基因在Lm侵袭Caco-2细胞时上调表达,达到体外表达量的1 300倍。为明确该基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LmNTSNΔ0287缺失株。与野生株相比,NTSNΔ0287缺失株对Caco-2细胞的黏附与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对HeLa细胞的黏附能力下降,侵袭能力增加。经口服和尾静脉途径接种BALB/c小鼠,NTSNΔ0287缺失株在脾脏和肝脏中的载菌量均降低,但其LD_(50)与野生株相比无明显差异。因BALB/c小鼠缺乏人所特有的细胞表面内化素受体E-cad,并不是最佳实验动物模型,下一步将选用同时具有内化素受体E-cad和Met的沙鼠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NTSN_0287 内化素 同源重组
下载PDF
InlA和InlB介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入侵宿主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莹颖 张强 +2 位作者 黄兰红 秦龙娟 罗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94-1900,共7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在造成宿主食源性感染的过程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凭借其独特的表面蛋白入侵宿主的非吞噬细胞。内化素蛋白家族(Internalins)是介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在造成宿主食源性感染的过程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凭借其独特的表面蛋白入侵宿主的非吞噬细胞。内化素蛋白家族(Internalins)是介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入侵宿主非吞噬细胞的主要因子。本文根据国内外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近几年的工作,综述了在侵染宿主的过程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的内化素蛋白InlA和InlB介导细菌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阐明食源性致病菌致病机理、预防和治疗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内化素蛋白 宿主屏障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一株ST477型单增李斯特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inlA基因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亚鸽 闫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0-1107,共8页
【背景】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不同型别菌株在宿主范围和毒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内化素基因inlA在入侵宿主上皮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单增李斯特菌序列型(Sequence type,ST)为477菌株的基因组特征及内化素基因i... 【背景】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不同型别菌株在宿主范围和毒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内化素基因inlA在入侵宿主上皮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单增李斯特菌序列型(Sequence type,ST)为477菌株的基因组特征及内化素基因inlA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使用相关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tilocussequencetyping,MLS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基因inlA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MLST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自不同国家的菌株具有较近亲缘关系。以分离自中国食品的ST477型菌株为参考菌株,通过SNP分析表明,加拿大食品中的ST9型菌株发生的突变位点最少(91-93个)。7株复合克隆系(Clonal complex,CC)为9的菌株其inlA基因序列间核苷酸相似性为29.8%-100%。【结论】初步分析了ST477型别菌株的进化及基因组特征,同时研究了部分CC9克隆系菌株inlA基因突变情况,为研究ST477型别菌株的进化及单增李斯特菌的毒力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ST477型别 内化素基因 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单增李斯特菌内化素家族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蓝莹 陈绵绵 +1 位作者 程昌勇 宋厚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9-1228,共10页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阳性病原菌,是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病原体,在免疫力低下的人和动物中能够引起高死亡率。该菌致病的关键是其能在非吞噬细胞发生内化作用并在其中存活。内化素家族蛋白(internal...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阳性病原菌,是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病原体,在免疫力低下的人和动物中能够引起高死亡率。该菌致病的关键是其能在非吞噬细胞发生内化作用并在其中存活。内化素家族蛋白(internalins)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族蛋白是一组以N端有保守亮氨酸重复区(LRR)和信号肽为特征的蛋白。过去几十年里,内化素家族蛋白促进单增李斯特菌细胞侵袭和感染的分子基础已逐步阐明:细胞壁锚定内化素,如InlA和InlB,决定了单增李斯特菌黏附侵袭的建立;而分泌型内化素,如InlC,能够帮助单增李斯特菌在细胞间迁移,并逃避宿主的先天免疫。本综述中,总结了内化素蛋白促进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结构基础和生物学功能,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食源性细菌胞内感染时内化素家族蛋白致病性的深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内化素家族蛋白 黏附侵袭 细胞迁移 免疫逃逸 胞内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