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创新理论下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路径探索——基于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经验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强 杨正宜 李昊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6期42-55,共14页
为推进中国国家实验室的开放和协同创新,运用协同创新理论,基于对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分析,结合中国当前面临被西方主要国家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探讨协同创新促进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路径。协同创新包含了多方创新... 为推进中国国家实验室的开放和协同创新,运用协同创新理论,基于对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分析,结合中国当前面临被西方主要国家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探讨协同创新促进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路径。协同创新包含了多方创新主体、共同目标、优势互补和合理分工、复杂的相互作用和整体协同效应等五方面的核心要素,其结构从简单无序布局向高级有序组织变革转变为网络化创新结构,因此要确保协同创新成果实现,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和风险控制等因素。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与使命、充足的财政投入与多元化经费来源、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人员组成多元化的强大科研团队,其发展总体呈现开放化、网络化的对外合作趋势,在协同创新方面形成了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聚焦、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及鼓励创新、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等经验举措。借鉴美国经验,深化国际合作和加强内部合作是应对挑战、促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的两翼。因此,应对当前西方国家技术封锁,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共享与合作交流的理念,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建立高效协同机制,实现多领域协同创新、引领学科交叉创新,并积极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探索的科研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实验室 协同创新 开放共享 网络化 多元化 国际科技合作 美国经验
下载PDF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就及发展思路
2
作者 朱学彦 胡曙虹 张仁开 《科技智囊》 2024年第2期26-32,共7页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总结当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就,对新形势下持续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持续...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总结当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就,对新形势下持续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持续快速推进,在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营造创新生态、优化治理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影响力尚有不足、一流科研机构和顶尖科研人才缺乏、领军型企业数量少、创新网络枢纽功能亟待提升等挑战。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未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的进一步思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集群,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少干扰、强服务、审慎监管的创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 建设 成就 发展思路
下载PDF
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演进路径与风险应对
3
作者 陆军 韦天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2,共11页
在全球化经济和社会面临严峻转型挑战的背景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在阐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诞生背景与空间转移过程的基础上,从发展驱动力、创新机构... 在全球化经济和社会面临严峻转型挑战的背景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在阐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诞生背景与空间转移过程的基础上,从发展驱动力、创新机构来源与主导产业类型这三个维度,分析总结不同时代背景下代表性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可构建处于迭代中的五大核心组织功能:基础科研、集成创新、产业驱动、辐射引领与制度试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其在组织形式、组织载体、驱动力量、关联模式、引才策略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演进路径,提出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需积极识别并化解应对在硬科技、创新成本、创新资源,及其全球科研竞争与协作方面潜在的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功能迭代 组织功能 产业驱动 硬科技 全球科研协作
下载PDF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底层逻辑、协同特征与前景展望——基于层级、领域、强度的三维视角分析
4
作者 颜廷标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1,共7页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已经10年,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内容,也是利益调节难度大、协同带动力强的内容,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速度较快,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协同共享、... 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已经10年,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内容,也是利益调节难度大、协同带动力强的内容,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速度较快,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协同共享、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京津冀协同创新呈现三个特征:京津冀协同创新全面展开,但创新协同深度参差不齐;政府功能与市场机制互动,构成了由表层走向深层的双重动力;完善共建共享利益机制是突破点,科学可行的协同创新模式是关键。未来京津冀协同创新目标将更加清晰、协同内容不断优化、协同模式呈多样化、协同政策统一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创新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以校地合作平台构建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基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案例研究
5
作者 傅方正 周谷平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34-53,共20页
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校地合作平台,是研究型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举措,也是构建完善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重要路径。校地合作平台资源投入大、要素配置方式多、运行体制机制新,其在优化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 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校地合作平台,是研究型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举措,也是构建完善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重要路径。校地合作平台资源投入大、要素配置方式多、运行体制机制新,其在优化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对于支撑构建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文章在梳理校地合作平台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为案例,基于区域创新系统与平台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剖析其发展定位、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总结校地合作平台建设发展的经验启示,探讨校地合作平台支撑构建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 校地合作平台 可持续发展 科创中心
下载PDF
发达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选择——基于美、英、日、新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6
作者 孙莹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
梳理日本、美国、英国与新加坡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发现国际税收激励呈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表现为税收激励政策聚焦企业创新行为,普惠性较强;税收政策激励形式多样,且更偏重间接优惠;政策优惠力度呈现增强趋势;对中小企业实施“加强优惠... 梳理日本、美国、英国与新加坡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发现国际税收激励呈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表现为税收激励政策聚焦企业创新行为,普惠性较强;税收政策激励形式多样,且更偏重间接优惠;政策优惠力度呈现增强趋势;对中小企业实施“加强优惠”;关注创新链条前端,引导产学研深入合作。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性有待提升。借鉴国际经验,建议增强政策组合协调性,扩大普惠性政策覆盖面;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政策“高质量”导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中小企业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聚焦创新链短板,激励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优惠 科技创新 国际经验 精准性
下载PDF
中俄航空航天类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王长青 李爱军 +1 位作者 陆宏湜 郭永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3期93-96,共4页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探讨了中俄航空航天领域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首先分析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指出俄罗斯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合作对象。随后阐述了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和研究进展,提出...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探讨了中俄航空航天领域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首先分析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指出俄罗斯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合作对象。随后阐述了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和研究进展,提出在航空航天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围绕中俄航空航天类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空白,急需培养精通航空航天专业知识且熟练掌握俄语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最后,明确了研究目标,即探索中俄航空航天类高层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及创新型人才教育综合改革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 教育合作 国际科技合作 教育综合改革
下载PDF
中国和欧洲精准医疗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闻雅 王丽丽 +4 位作者 黄慧瑶 周童心 章颖 杜利 俞悦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1期2-43,共42页
随着精准医学相关技术不断成熟,精准医学体系逐渐成熟走向应用。全球精准医学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科学和社会价值日益凸显,但整体也面临多方面发展瓶颈,个体化诊疗体系尚未形成。本项目组采用科学文献检索、灰色文献搜索、咨询“地平线2... 随着精准医学相关技术不断成熟,精准医学体系逐渐成熟走向应用。全球精准医学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科学和社会价值日益凸显,但整体也面临多方面发展瓶颈,个体化诊疗体系尚未形成。本项目组采用科学文献检索、灰色文献搜索、咨询“地平线2020”国家咨询联络点、中国-欧盟精准医疗合作支持计划(IC2PerMed)专家调查等方法,系统梳理了中国、欧盟精准医疗有关的政策措施、规划方案和行动计划等资料和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处理并进行对比分析,形成本报告。报告内容涵盖:精准医疗概念演变过程;国际精准医疗联盟介绍;中欧精准医疗领域政策措施、规划方案和行动计划相关性的详细信息;中欧精准医疗模式下医疗健康研究的重点方向;全球精准医疗发展目标。本报告深入分析中欧精准医疗战略,找出双方战略、计划和行动的共同点、差异和差距;明确了各自的PM创新重点;指明了中欧医疗健康研究资助机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探寻了未来全球卫生领域合作的热点。该报告一方面为IC2PerMed的专家小组在精准医疗国际标准、可转移性和扩大合作研究领域提供信息支撑,另一方面,也为促进欧盟和中国之间精准医疗领域合作指引方向,为促进中欧精准医疗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个体化医疗 中国-欧盟国际精准医疗领域合作支持计划(IC2PerMed) 国际精准医疗联盟 科技创新合作
下载PDF
中国如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思懿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4,共11页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空前激烈。在此背景下,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契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成为我国应对外部挑战、增强内部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策略。从系统论视角看...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空前激烈。在此背景下,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契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成为我国应对外部挑战、增强内部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策略。从系统论视角看,教育、科技、人才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在协同互动中演化出彼此衔接、相互支撑的三位一体有机生态复杂系统。其中,(高等)教育作为三位一体系统的核心连接点,支撑并引领着科技和人才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行为。立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系统分析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和条件。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创新体系初具规模、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和人才集聚能力显著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人才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然而,与现有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相比,我国仍存在不少短板,尤其体现在有组织科研体系亟待加强、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程度有待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方面。鉴于此,应进一步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人才培养,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合作育人,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汇聚顶尖科技人才。通过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助推我国早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创新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下载PDF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水平提升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10
作者 石琨 杨国航 +1 位作者 蒋韬 魏建华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73-76,共4页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梳理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做法...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梳理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水平提出了强化与国际高水平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优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提高国际化人才队伍综合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科技创新 平台建设 国际化人才
下载PDF
中科概念验证中心的案例研究与政策启示
11
作者 夏子叶 姚畅 +1 位作者 初玉 张微微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目的/意义]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了解我国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现状,对于规范概念验证工作的开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具有深刻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访谈与实地调研,总结了中科... [目的/意义]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了解我国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现状,对于规范概念验证工作的开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具有深刻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访谈与实地调研,总结了中科概念验证中心的运行机制与发展经验,并就我国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提出了经验启示与建议参考。[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科概念验证中心采取了“主任负责制+合伙人制”双轮驱动的运营机制、线下线上联动的技术经理合伙人服务模式、全链条的项目管理模式,其成功的关键特征在于构建了价值共创的创新生态系统、健全了“信任+制度”的双元协作机制、创新了“引导-反哺”的循环商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布局与管理创新分析
12
作者 廖婷婷 孙燕琨 王诗忠 《科技智囊》 2024年第7期71-76,共6页
[研究目的]高校是科技、人才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是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阵地,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方法]从科研管理视角出发,基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五所国际化合作水平较高的国... [研究目的]高校是科技、人才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是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阵地,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方法]从科研管理视角出发,基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五所国际化合作水平较高的国内高等学府关于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布局与管理创新,从战略规划、体制机制、专项基金、人才队伍等角度总结了国内高校为推进国际科技合作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校级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开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结论]对此,提出国内高校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转变合作思路开拓新赛道、组织实际举措确保战略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开放创新 科技合作 科研管理
下载PDF
高校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孙睿敏 程晨 《产业经济评论》 2024年第5期51-68,共18页
内部审计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性的环境和机制,然而较少有实证研究考察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9年的高等院校数据样本检验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发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业务覆盖面以及审计人员数量提... 内部审计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性的环境和机制,然而较少有实证研究考察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9年的高等院校数据样本检验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发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业务覆盖面以及审计人员数量提升了高校科技创新。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在科研人员多、科研经费多以及科研项目多的高校中更加突出,高校所在地研发投入强度强化了因果关系。对机制的考察发现,高校通过内部审计优化了科研管理机制,提升了激励与约束的效率,并为高校与外部机构进行科技管理体制上的对接提供了条件,推进了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内部审计 科技创新 论文发表 管理体制
下载PDF
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展现状与对策
14
作者 陈讯 朱林 +5 位作者 高小娟 周凝 牛淑锋 魏盛秋 李爱民 杜新江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通过梳理科技部发布的有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政策文件,调研已建22... 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通过梳理科技部发布的有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政策文件,调研已建22家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进展,发现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存在功能定位不准确、决策机制不健全、角色分工不清晰等问题。据此,研究提出明确功能定位、健全决策机制、厘清角色分工、优化激励政策、加强经费支持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体制机制创新 科技创新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
下载PDF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验证中心研究综述与展望
15
作者 许彬彬 周超 范存义 《杭州科技》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着力点,概念验证中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概念验证中心的定义分为三类:新型组织模式、可行性验证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梳理,本文提出概念验证中心的... 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着力点,概念验证中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概念验证中心的定义分为三类:新型组织模式、可行性验证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梳理,本文提出概念验证中心的功能,即技术评估、创新指导、融资助力和教育培训。概念验证中心发挥了加速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和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的作用。概念验证中心对成果转化方案的技术、生产、投融资和商业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服务,促进方案的优化、迭代和转化。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议,希望在政府引领、完善流程、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体系创新方面进行强化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中心 评估评价 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创业指导
下载PDF
以国际科技组织为纽带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
16
作者 王亮 田贵超 +1 位作者 项欢欢 段然 《今日科苑》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随着全球科技治理体系的日益复杂化,国际科技组织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研究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产研院)与世界工业技术研究组织协会(WAITRO)的合作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国际科技组织加强我国在全球科... 随着全球科技治理体系的日益复杂化,国际科技组织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研究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产研院)与世界工业技术研究组织协会(WAITRO)的合作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国际科技组织加强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参与和贡献。分析了WAITRO的创新生态体系及其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推动作用,并详细阐述了江苏产研院利用此平台促进国际合作的策略和成效。基于案例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资源整合、探索全面参与国际科技组织的方式以及创新与其的合作模式。研究为深化我国与国际科技组织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组织 科技创新合作 全球科技治理 资源整合 创新合作模式
下载PDF
中国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风险研究
17
作者 韩彻驹 张向前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3,共8页
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构建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的系统性风险,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和科技创新价值链分析主体性风险。研究发现,全国2015-2021年平均系统性风险指数均低... 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构建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的系统性风险,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和科技创新价值链分析主体性风险。研究发现,全国2015-2021年平均系统性风险指数均低于0.45,系统性风险整体稳定可控,但是需要加强防范三类人才安全风险和四类科技安全风险。中国应当建立包含情报收集、分析预警、防范处置三个部分的人才与科技安全风险治理体系;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建设,深化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改革,构建高质量链式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有利于提高创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初创科创平台的国际形象构建与国际科技合作策略——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大型科创平台的报道为鉴
18
作者 王威力 王海文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7,共11页
通过分析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等影响力较高的西方主流媒体在过去35年间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南山科技园等中国大型科创平台的新闻报道,辅... 通过分析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等影响力较高的西方主流媒体在过去35年间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南山科技园等中国大型科创平台的新闻报道,辅以在超过4万个媒体报道及商业数据源中检索有关以陕西秦创原为代表的初创科创平台的报道,借助内容分析法,在媒体报道的基础信息、报道主题、信源类型、科创平台相关描述四方面进行类目构建及编码,运用基于计算机辅助的主题建模,对上述新闻报道进行主题聚类与层次聚类,探究媒体在报道层面存在的相似与差异,探讨形成原因及背后逻辑。研究发现,相关报道呈现出中国科创平台与西方国家公共议程关联度不高、媒体对特定主题存在普遍兴趣但关注点存在差异、共同利益形成与否对西方媒体的报道影响显著等特征。有鉴于此,基于实证研究数据的支撑,以国际合作的认知、语境、共识等层面为出发点,提出对标全球相似知名科创平台强化初创科创平台与全球公共议程关联度、善用“经济框架”将初创科创平台置于全球经济循环话语、构筑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追求的发展模式,并在形象塑造中设置更加精巧的叙事等策略,从而有助于在当前的媒体与认知环境中构建中国初创科创平台的国际形象,促进国际科技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园区 国际传播 科技形象 国际合作 科技合作
下载PDF
学科交叉背景下的科研建筑创新
19
作者 孙大鹏 王寅 王舒曼 《当代建筑》 2024年第2期55-59,共5页
在我国大力建设交叉学科的背景下,本文参考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的建设实践,归纳和总结学科交叉型科研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该类建筑的设计策略,并结合复旦大学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项目,重点介绍了学科交叉型科研中心建设的创新点。
关键词 学科交叉 科研建筑的发展脉络 实验空间 复旦大学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构建全球知识管道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20
作者 王亮 项欢欢 胡晓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2,共5页
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浮现,创新研发活动日渐统合。作为网络组织中创新资本最为集聚的地方,节点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构建的主要支撑载体,创新型城市应如何探索出一条能够集聚创新资源、参与国际创新活动、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的有效路径,... 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浮现,创新研发活动日渐统合。作为网络组织中创新资本最为集聚的地方,节点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构建的主要支撑载体,创新型城市应如何探索出一条能够集聚创新资源、参与国际创新活动、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的有效路径,显得至关重要也迫在眉睫。文章以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基于全球管道一本地蜂鸣理论,通过梳理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的现状和挑战,探索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及其运作方式对于构建以地方为中心、由点及面的全球知识管道的价值体现。通过国内外两端的实体机构协同,搭建“哑铃式”资源平台,打造“多中心一基地”的模式,可实现全球创新网络中创新资源的“全球管道”和“本地蜂鸣”的最佳汇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国际科技合作 全球管道 本地蜂鸣 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