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Symbol-Based Narra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ities
1
作者 Zhang L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4年第4期41-52,共12页
Cultural symbols,a manifestation of cities’cultural resources,are not only signs that frame concepts but also forms that express meanings.Explor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 Cultural symbols,a manifestation of cities’cultural resources,are not only signs that frame concepts but also forms that express meanings.Explor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s,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pth how cities create their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an era of symbol-based digital media,and how they develop their narratives and explain meanings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symbols when telling their stories to international audiences,thus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i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eff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i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symbols city narratives
下载PDF
Conversation with presence: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nursing at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2
作者 Carol Chunfeng Wang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CAS 2017年第1期43-50,共8页
Aim:the aim of this methodological article is to reflect on and extend cur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narrative inquiry research giving voice to students, and to expand the power of story by sharing t... Aim:the aim of this methodological article is to reflect on and extend cur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narrative inquiry research giving voice to students, and to expand the power of story by sharing the philosophical,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f narrative inquiry in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ntext.Background: there has been much discussion about the need in providing a ‘voice' to people across the society, who feel marginalised in many contexts,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about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Australia. In particular,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Chinese nursing students has not been fully explored nor understood.Discussion: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ntexts, and to cater better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ir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There is no better way to achieve this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han to let students' voices be heard, to let them speak for and about themselves because reality exists within these students' perceptions.Conclusion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arrative inquiry as a research methodology,when used with sensitivity and reflexivity, through the power of stories, offers a new dimens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rative inquiry Story Voic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inese students
下载PDF
Analysis the Australian Children's Literature “Lennie Lighthouse” on Labov's Narrative Model
3
作者 关雅卉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4期137-139,共3页
Lennie Lighthouse is written by Paul Jennings, who is an English-born Australian childrenbook writer. His books mainly focus on short stories whichcould lead the reader into an unusual series of events that ended with... Lennie Lighthouse is written by Paul Jennings, who is an English-born Australian childrenbook writer. His books mainly focus on short stories whichcould lead the reader into an unusual series of events that ended with a twist. Now Paul Jennings has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and has became a well-known children's book writer. In this paper, the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he narrative structurein"Lennie Lighthouse"would be analyzed based on Labov's narrative model, especially the external evaluations and internal evaluationsin the story.Finally it intended to explore that how the children story could attract such a diverse group of reader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legendary story would be deduced and writing stylewould b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rative structure model external evaluations internal evaluation
下载PDF
共情叙事视阈下弥合中国故事“双重镜像”的创新策略
4
作者 张爱军 唐欣雨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5,共11页
围绕“讲好中国故事”的政策话语,共情叙事已经成为国际传播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从国家叙事学角度诠释“中国故事”,可以从中国观视角、叙事视角和国际传播视角进行解读,并进一步发现中西方叙述中国故事的“双重镜像”。面对这... 围绕“讲好中国故事”的政策话语,共情叙事已经成为国际传播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从国家叙事学角度诠释“中国故事”,可以从中国观视角、叙事视角和国际传播视角进行解读,并进一步发现中西方叙述中国故事的“双重镜像”。面对这种情况,共情叙事成为一种进路。将共情与叙事结合能够达成情感与认知的协同发展,有效引发情感共情、认知共情与行为支持。基于这一作用机制,共情叙事可以开辟国际传播实践探索的新思路,即打造第三文化共情模式、加强多模态式共情实践和构建国际传播共情矩阵,从而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有效弥合“双重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双重镜像” 共情 共情叙事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中国话语译介叙事的文化寻根及阐释指数--基于中国经验的外宣翻译实践
5
作者 章彩云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4-99,共6页
外宣话语及其翻译是“中国话语”的一部分,其叙事体制的阐释:从表象看,是中国话语翻译传播的中国视角及中国关键语外译中国特色化的语言符号系统;从深层看,是反映自我民族传统、时代精神的翻译思想阐释体系。而要趋近外宣翻译中国话语... 外宣话语及其翻译是“中国话语”的一部分,其叙事体制的阐释:从表象看,是中国话语翻译传播的中国视角及中国关键语外译中国特色化的语言符号系统;从深层看,是反映自我民族传统、时代精神的翻译思想阐释体系。而要趋近外宣翻译中国话语的意义本质,译介叙事之文本内力的聚成是关键:一是在翻译叙事的回应中,应深耕本土文化资源,凝练中国思想,揭示外宣翻译实践的文化基因;二是在翻译叙事的话语权意识协调中,选择代表中国经验本质的正能量话语,用中国表达来讲述原创性中国叙事,体现“正向传达”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升把控国际话语及其舆论导向的言说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宣翻译 中国话语 叙事 阐释特质
下载PDF
中国乡村振兴模式的国际化讲述——以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为例
6
作者 黄毅 姜少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3-87,共5页
国情教育是读懂今天的中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国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的重大成就,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从来华留学生的“他者”视角进行中国发展故事的国际化讲述,以乡村振兴为中国国情教育创设独特... 国情教育是读懂今天的中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国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的重大成就,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从来华留学生的“他者”视角进行中国发展故事的国际化讲述,以乡村振兴为中国国情教育创设独特的社会情境,能够有效探索促进多元文化认同、完善制度执行保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借力技术赋能的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化路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世界人民了解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提供渠道和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际化讲述 来华留学生 中国国情教育
下载PDF
《恶老头的锁链》的叙事艺术
7
作者 周一凡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2期86-88,共3页
《恶老头的锁链》是俄国作家普里什文的自传体小说,以往的研究将重点投诸其自然主题,忽视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将内聚焦瞄准自身,零聚焦对准自然,不同的聚焦模式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叙事张力;用不可靠叙述揭示了对于家乡和自然难以隐藏的思... 《恶老头的锁链》是俄国作家普里什文的自传体小说,以往的研究将重点投诸其自然主题,忽视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将内聚焦瞄准自身,零聚焦对准自然,不同的聚焦模式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叙事张力;用不可靠叙述揭示了对于家乡和自然难以隐藏的思念和热爱;用象征的手法贯穿和展开整个叙事过程,独具魅力的叙事策略使得小说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并在俄国文学史中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模式 零聚焦 内聚焦 不可靠叙述 象征
下载PDF
“于是”和“所以”的异同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继懋 《汉语学报》 2006年第4期27-34,共8页
文章指出"于是"和"所以"在表义和功能上的分工是:"于是"主要用于叙事,"所以"主要用于说明或论证;"于是"用于陈说因果情境的外部现象,"所以"用于陈说因果情境的内在关系。... 文章指出"于是"和"所以"在表义和功能上的分工是:"于是"主要用于叙事,"所以"主要用于说明或论证;"于是"用于陈说因果情境的外部现象,"所以"用于陈说因果情境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两者的句法组合差异的成因作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说明 论证 外部现象 内在关系
下载PDF
论清代文人小说叙事的演进——以《儿女英雄传》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昕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112,共7页
清代白话小说在叙事方式上对说书程式进行了多方开掘,对说书情景的戏仿是成就独特的一点,《儿女英雄传》用叙事层次的颠倒内化了小说评点功能;作者变成人物进入故事层,由说书人对其叙述过程进行评价。作书人形象的出现使限制叙事更自然... 清代白话小说在叙事方式上对说书程式进行了多方开掘,对说书情景的戏仿是成就独特的一点,《儿女英雄传》用叙事层次的颠倒内化了小说评点功能;作者变成人物进入故事层,由说书人对其叙述过程进行评价。作书人形象的出现使限制叙事更自然。评点式叙事降低了叙述的权威性,用评点家的"文法"标注出小说的大结构。小说将读者熟悉的通俗文学经典中的故事和人物拆解变形,作为组成情节的模块,以表达作者批评意见以及反讽的意味。重复叙事因小说独特的时间结构而来,解决了线性结构与立体的时间和人物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女英雄传》 说书人 内化的评点 评点叙事
下载PDF
谈《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矛盾现象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铁生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5-93,共9页
《红楼梦》研究中关于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矛盾的一些说法,虽不乏有真知灼见的颗粒,但大都淹没在个人的主观情感之中,即使对文本同样一个情节、同样一个事件、同样一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可见,问题的要害不仅在于重视文本,... 《红楼梦》研究中关于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矛盾的一些说法,虽不乏有真知灼见的颗粒,但大都淹没在个人的主观情感之中,即使对文本同样一个情节、同样一个事件、同样一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可见,问题的要害不仅在于重视文本,更要重视文本的研究方法,即应把握《红楼梦》整体叙事结构的原则,也就是审美感受的把握和文本细读的客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后四十回 内证 整体性 叙事
下载PDF
论《祝福》的叙事者形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月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9-61,共3页
《祝福》是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里的文章。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作品的成熟离不开艺术的成熟。鲁迅尽管将小说作为改良社会的武器,但他也从未忘记小说也是一种艺术。堪称鲁迅现代实验小说典范之作《祝福》的创作是作者对小说叙事... 《祝福》是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里的文章。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作品的成熟离不开艺术的成熟。鲁迅尽管将小说作为改良社会的武器,但他也从未忘记小说也是一种艺术。堪称鲁迅现代实验小说典范之作《祝福》的创作是作者对小说叙事艺术的成功运用,匠心独运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作品中不同叙事者形象的出现,论文主要通过叙事者形象中的外叙述者和内叙述者对作品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外叙述者 内叙述者 祥林嫂
下载PDF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内聚焦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辉 韩巍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49-53,共5页
文章以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叙事手法为切入点,应用叙事学中的内聚焦理论,对其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詹姆斯作品中固有的心理描写开创了文学创作心理描写之先河,这种... 文章以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叙事手法为切入点,应用叙事学中的内聚焦理论,对其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詹姆斯作品中固有的心理描写开创了文学创作心理描写之先河,这种创作手法一改现实主义初期刻板的人物形象塑造,使伊莎贝尔的形象因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而栩栩如生。因此,詹姆斯通过内聚焦手法所展示的这幅心理画像实际上是一个立体画像,画像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内聚焦 聚焦主体 叙事学 心理画像
下载PDF
原文聚焦与译文选词——《红楼梦》文学翻译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琳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71-74,78,共5页
依据尤金.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聚焦是叙事文学作品翻译中应当充分考虑的因素之一。原文聚焦与译文叙述之间存在着原文聚焦与原文叙述之间类似的辩证关系,即聚焦制约叙述,叙述体现聚焦。所以,译者应当结合聚焦的文内与文外理据,探... 依据尤金.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聚焦是叙事文学作品翻译中应当充分考虑的因素之一。原文聚焦与译文叙述之间存在着原文聚焦与原文叙述之间类似的辩证关系,即聚焦制约叙述,叙述体现聚焦。所以,译者应当结合聚焦的文内与文外理据,探索原文聚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译文适当编码。本篇通过对比《红楼梦》杨、霍译本中典型选词的异同,着重探讨原文第三人称内聚焦模式与译文叙述中人称代词和名词之间的制约与体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 叙述 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 第三人称内聚焦
下载PDF
论小说内视角的叙事魅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沛好 《西江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67-71,共5页
自 19世纪中叶福楼拜等作家开创内视角小说创作并逐渐兴起后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 ,内视角叙事小说一直“走红”。在我国现当代小说中 ,也涌现出大批内视角小说 ,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 。
关键词 内视角 叙事小说 表现形式 小说创伤 中国 当代文学
下载PDF
《风暴眼》的叙事聚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瑶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48-253,共6页
帕特里克·怀特在小说《风暴眼》中以内聚焦模式搭建了叙述的主要框架,将零聚焦和外聚焦模式穿插其中,建构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叙述体系。三种叙述模式相辅相成推进叙述进程,让不同位置的叙述者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加深刻、清晰地传达... 帕特里克·怀特在小说《风暴眼》中以内聚焦模式搭建了叙述的主要框架,将零聚焦和外聚焦模式穿插其中,建构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叙述体系。三种叙述模式相辅相成推进叙述进程,让不同位置的叙述者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加深刻、清晰地传达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意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眼》 叙事聚焦 零聚焦 内聚焦 外聚焦
下载PDF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从后殖民叙事角度看《北迁的季节》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晓丽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9-51,共3页
笔者通过后殖民视角对小说叙事者、叙事模式和叙事结构进行分析,认为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模式和Y型的叙事结构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反映作者对殖民主义造成的后果的深切忧思和无奈。
关键词 叙事者 内聚焦 第一人称 Y型结构
下载PDF
浅析《长日留痕》中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朝辉 王园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9-23,共5页
《长日留痕》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其中的叙事策略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的灵活运用,对建构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人称的回忆叙事策略和内聚焦的叙述方式的巧妙结合,凸... 《长日留痕》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其中的叙事策略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的灵活运用,对建构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人称的回忆叙事策略和内聚焦的叙述方式的巧妙结合,凸显了小说的双重叙述视角,增强了小说的反讽效果和叙述的不可靠性,丰富了小说的叙事维度,彰显了小说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日留痕》 叙事策略 艺术效果 第一人称叙述 内聚焦
下载PDF
《尤利西斯》中立体化内聚焦叙述方式的建构
18
作者 吴庆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28-33,共6页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的内聚焦叙述中,运用三个反英雄人物作为聚焦人物。三个聚焦人物由于各身份和个性特的不同,其各自关注的视野和感知的形式和结果各不相同,其所感知到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拼合在一起,构成内容和形式上的异质性,但...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的内聚焦叙述中,运用三个反英雄人物作为聚焦人物。三个聚焦人物由于各身份和个性特的不同,其各自关注的视野和感知的形式和结果各不相同,其所感知到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拼合在一起,构成内容和形式上的异质性,但三个人物的内聚焦叙述在小说主题上却相互一致,都是从不同侧面折射反映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扭曲异化和孤独迷茫,从整体上构成了一幅西方社会多维的精神瘫痪的立体画卷,深刻揭示小说的反英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 《尤利西斯》内聚焦 叙述 立体建构
下载PDF
《狂人日记》读法——内外叙述者“中间物”形象分析
19
作者 聂家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5-99,118,共6页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的《狂人日记》,在其形式被忽略的情况下,往往被简单地解读为对于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反抗。而其实,这篇小说的特色正在于序文与正文所构成的矛盾这一结构之中。序文与正文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不同的狂人形象...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的《狂人日记》,在其形式被忽略的情况下,往往被简单地解读为对于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反抗。而其实,这篇小说的特色正在于序文与正文所构成的矛盾这一结构之中。序文与正文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不同的狂人形象,序文在颠覆正文"狂人"的形象;但是,序文的外叙述者却又与内叙述者"狂人"的立场一致,他们都是作为"中间物"而存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这篇小说就像一个迷宫,亟待我们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 新思维 外叙述者 内叙述者 中间物
下载PDF
《寒冬夜行人》叙述风格探析
20
作者 吴远稳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42-46,共5页
《寒冬夜行人》叙述风格非常明显的表现出了作家特别关注过的"一边是晶体,一边是火焰"的外部叙述与内部叙述交错进行的叙述形式。小说不仅体现了后现代主义作家们对作家与读者关系的调整,而且它还开拓了小说叙述者、叙述对象... 《寒冬夜行人》叙述风格非常明显的表现出了作家特别关注过的"一边是晶体,一边是火焰"的外部叙述与内部叙述交错进行的叙述形式。小说不仅体现了后现代主义作家们对作家与读者关系的调整,而且它还开拓了小说叙述者、叙述对象、范围、形式等叙事学所研究的重要问题,是卡尔维诺实验小说中的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风格 叙述形式 外部叙述 内部叙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